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设计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笔记范文1
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事件运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准备:
1.黄色、白色乒乓球若干,摸球袋子若干;摸球情况记录单。
2.每人准备1个硬币、8个红圆片、8个白圆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古代欧洲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大臣冒犯了国王,国王很生气,决定将大臣处死。但是他又不能马上把这位大臣处死,为什么呢?因为按照这个国家当时的法律,这位大臣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片,一张写着“生”,一张写着“死”,让这位大臣来摸。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则“死”。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大臣会摸到什么呢?
生1:可能会摸到“生”,也可能会摸到“死”。
生2:两种可能都有。
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知道这个大臣究竟是生还是死。同学们,其实这个故事里面就蕴藏着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板书:可能性)。这个大臣的命运到底如何呢?学完这节课你们就会知道了。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在抛硬币中——感知“可能性”
1.师抛硬币。
教师示范抛硬币,让学生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揭示课题——抛硬币。
2.生抛硬币。
(1)出示游戏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猜,每人轮流抛5次,在抛硬币前先让同桌猜一猜然后再抛。
(2)学生同桌抛硬币。
(3)全班交流:你在游戏中猜对了吗?想一想为什么有时猜对?有时猜错呢?
(4)师小结并板书。
(5)说一说:用“可能”这个词语说一说刚才抛硬币的情况。
活动二:在摸球中——体验“可能性”
1.体验“一定”和“不可能”。
(1)体验“一定”。
①师把6个白球装到空袋子,请同学猜一猜,如果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
②把这个球放回去,再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呢?
③学生验证继续往下摸,会摸到什么球?
④为什么一定是白球呢?
⑤板书:一定
(2)体验“不可能”。
①老师把6个黄球装到另一个空袋子,猜一猜,如果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
②从这个袋子里面可能摸出白色的球吗?为什么?
③板书:不可能
④除了不可能摸出白球,还有什么不可能?
2.体验“可能”。
(1)小组活动。
老师往这个袋子里装3个白色的球和3个黄色的球,如果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球呢?
学生体验摸球。
先出示比赛规则:①四人一小组,轮流摸球,每人摸2次后,第二个同学接着摸。②组长记录摸球结果。(是什么颜色就在什么颜色那里打“√”)③观察记录表,小组每个成员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按规则摸球,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交流。
师:从各组汇报的摸球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3)小结。
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三个词语来说一说刚才的摸球活动。
活动三:在摆圆片中——运用“可能性”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色、白色两种圆片。
1.怎样摆一定能摸到红圆片?
2.怎样摆不可能摸到红圆片?
3.怎样摆可能摸到白圆片?也可能摸到红圆片?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行间巡视,最后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话提升
1.连一连。
数学书第93页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反馈,课件展示结果。
2.选一选。
请选择“可能”、“一定”、“不可能”来填一填。
(1)太阳( )从东边升起。(2)公鸡( )下蛋。(3)老师( )是女老师。(4)爸爸( )比我大。(5)明天( )会下雨。
3.说一说。
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可能会发生的?哪些一定事情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4.揭示故事结尾,渗透思想教育。
刚才故事中那个大臣的命运到底怎样呢?如果是一生一死让他摸,结果可能是生也可能是死。可是,狠毒的国王偏偏想让这个大臣死,于是派人悄悄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掉,换成“死”字。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下大臣是生还是死呢?
生:这个大臣不管摸到哪张纸片都是“死”字,所以这位大臣一定得死。
有个好心人悄悄地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臣,这个大臣想了一夜,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
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大臣选择生死时,这个大臣拿起盒中的一张纸片,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子里。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张纸,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盒中的另一张纸,只见另一张纸上写着“死”字。大法官便说:“大臣吞下的一定是‘生’字,他不该死。”于是便把大臣给放了。这个大臣用他的智慧把不可能活下来变成了一定可以活下来,从而赢得了生命。
(出示幻灯片)大家看,这几幅图是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的图片。同学们,几百年前,人们认为人是不可能飞到太空的,我们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努力和创造,把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我希望同学们也要敢想敢做敢创造,把一些现在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将来变为现实好吗?
教学设计笔记范文2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放入电场中的导体如何达到静电平衡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在此基础上理解静电屏蔽及其应用。鉴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电场的概念,对电场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和生疏,因此对放入电场中的导体如何到达静电平衡的过程,教师可采用设问并让学生自己解决的方法,让所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思,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电场的理解,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放入电场中的导体从不平衡到到达静电平衡的过程,这样可以很自然地得到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静电屏蔽实际上是这一点的应用,到此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静电屏蔽的原理。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观察物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并能够寻求恰当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推理和验证来揭示和总结物理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因此,这一节课应该以实验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观察实验,总结物理规律,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教育教学目标
(1)教学学习目标:①理解静电感应发生的过程。②建立静电平衡的概念。③理解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2)教学情感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和想象、合作与交流,理解静电屏蔽现象并能科学地加以解释,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教学德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引领学生热爱大自然,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准备:验电羽、验电器、高压感应线圈、感应起电机、金属导体球、金属网罩、法拉第笼、绝缘材料。
(2)教育教学准备: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进行讨论、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实验一:通过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修订本)序言中的一个实验引入新课,课本中是用感应起电机给装有小鸟的金属笼带电,而金属笼中的小鸟安然无恙。此处为了加强实验的演示效果和方便操作,将感应起电机换成用高压感应线圈对金属笼放电,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思考和学习。
(1)静电感应。
实验二:静电感应实验。这一段的教学主要采用学生观察实验并加以解释的方法,让学生建立静电感应的概念,并明白感应电荷的含义。放入电场中的导体,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将在导体内部重新分布,这种放在电场中的导体,自由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叫静电感应现象。此时导体两端出现的电荷叫感应电荷。
(2)静电平衡。
A.此处用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研究静电平衡的过程。
①图中“ ”表示放入匀强电场E0中的一段导体中的一些自由电子,匀强电场E0方向水平向右,请在图中作出匀强电场E0对这些自由电荷的电场力的示意图。②你认为这些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向哪一端迁移,迁移的结果将使导体左右两侧分别堆积何种感应电荷? ③感应电荷建立的电场分布情况如何,请在图中画出感应电荷建立的电场电场线的大致分布。④请在图中画出感应电荷建立的电场对这些自由电子的电场力示意图。⑤随着两端堆积的电荷越来越多,感应电荷的电场越来越强,最终是否还会有电荷的定向移动?⑥最终感应电荷建立的电场与外电场叠加后,导体内部场强应为多少?
B.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①标志:自由电荷停止定向移动;②特点: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3)静电屏蔽。
①根据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静电屏蔽的含义:导体壳可以保护它所包围的区域,使这个区域不受外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叫静电屏蔽。
实验三:静电屏蔽实验。用感应起电机让金属导体球带电,导体球能够使放在它附近的验电羽张开,而用金属网罩将验电羽罩住之后,让金属导体球带电,验电羽将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该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做,亲自感受静电屏蔽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四:法拉第笼实验。用高压电电击金属网做成的金属笼,笼内站一人,笼内的人不受任何影响,而且可以用手触摸金属笼内壁,不会受任何影响。
②静电屏蔽的应用。1)高压带电作业时所用的屏蔽服。让学生观察工人高压作业的图片,想象屏蔽服的结构并作出解释。2)通信电缆外面包一层铅皮。
③空腔导体外部的屏蔽。
实验五:用感应起电机给金属导体球带电,导体球与一个验电羽用一个金属笼罩住,另一个验电羽放在金属笼外,当给导体球带电时,内外两个验电羽都张开,当把金属笼接地时,笼内验电羽依然张开,而笼外验电羽不张开。
该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接地时,笼内、外场强均不为零,而金属笼接地后,笼内场强不为零,而笼外场强为零。(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球壳内部放入点电荷,不接地时电场的分布情况,再分析接地后电场的分布情况,从而作出解释)
五、教学流程
实验一:鸟笼实验?陴静电平衡概念?陴静电平衡特点?陴静电屏蔽概念?陴学生分组实验?陴法拉第笼实验?陴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笔记范文3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波浪滔天、自不量力……”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善用计谋,善借自然,善启智慧。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自学、分析概括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阅读能力以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富有聪明智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培养遇事多分析、勤动脑的好习惯。
(四)重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归纳出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根本原因;理清“火攻”一段的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五)难点
理清“火攻”全过程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古词激趣
1.课件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并呈现歌词。
师:听了歌曲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2.导入:《三国演义》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书中给我们讲述了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三国故事,刻画了一个个极富个性的英雄人物。本节课,就让我们在快乐中走进大家喜爱的《三国》,共同笑谈其中的一个故事。
3.学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读好课题)
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解题:“赤壁之战”是什么意思?(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完整: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1.快速浏览全文,想想火攻的计策是谁提出来的,他为什么要提出用火攻的计策。勾画出有关的句子。(第三自然段黄盖对周瑜说话的句子)你从黄盖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黄盖是怎样一个人)你认为怎样读黄盖的话?(引导学生读出“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的语气)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从哪里到哪里是描写火攻的。(5至11自然段)
3.(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细读5-11自然段,说说“火攻”这一仗具体是怎么做的,借助了什么条件。(出示: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A.学生按提示的问题自学,教师进行巡视;B.分成四人小组进行汇报交流;C.抽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引导,并归纳板书:写信诈降、借风驶船、火烧曹营、乘胜追杀。D.这四个顺序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能不能调换呢?(引导学生弄清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的写作方法)
(四)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写信诈降”(第五自然段)(课件出示本段内容)
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他此时的心情怎样?(高兴、麻痹大意)
过渡:除了这封诈降信以外,还有哪一个条件是战役取得的胜利的保证?(东南风)
2.“借风驶船”(6、7、8自然段)
快速浏览课文6、7、8自然段,勾画出描写东南风的句子,并说说东南风与“火攻”有什么关系。
引导朗读,读出东南风的急,读出行船的快,读出曹操即将失败的危急。
(课件出示句子: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说明曹操此时的心情怎样?(高兴,完全相信,放松了警惕)
3.“火烧曹营”(9、10自然段)
过渡:黄盖是怎样火烧曹营的?请同学们自由读9、10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抽生回答)
师:熊熊的大火借助东南风,很快地烧燃了曹操的战船和营房,顿时,火光照得满天通红,哭声喊声混成一片,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读出那惊心动魄的火烧场面。齐读10自然段。
4.“乘胜追杀”(11自然段)
师:事情的结果怎样呢?指名读11自然段。
哪个词可以看出曹操败得很惨?(丢盔弃甲)
“丢盔弃甲”是什么意思?(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五)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学了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外延伸
教学设计笔记范文4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经历探究封闭线路“植数”问题特征、规律、解决方法等过程,感悟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应用重叠问题和“植数”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棵数=间隔数”的规律、多种思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示范图。
学生准备:学生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1.复习非封闭路线(一条线段)上植树的三种情况。
学生口答。(黑板出示以下3张贴图,大屏幕结合出示规律)
■
2.由直线路线植树转化到封闭路线植树(揭示课题)
设问1:哪一种情况最容易转化为封闭路线?
请学生上台用贴图操作,学生观察评价,教师适时引导。
设问2:转化成封闭路线后,棵数和段数有怎样的规律?
3.在这些图形中也有这样的规律吗?观察,思考,发现。
■
(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封闭路线中“棵数=间隔数”的规律。)
4.练习加深:课本第122页练十第4题。
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几盏灯?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四(1)班参加仪仗队表演,同学们排成方阵。
(1)解决问题1:一共有多少人?
(2)重点研究问题:最外圈有多少名同学?
2.展示学生圈画的点子图,请学生说想法和算法。
预设方法:(板书)
①8×4-4 ②8×2+6×2 ③(8-1)×4 ④6×4+4 ⑤8×8-6×6
=32-4 =16+12 =7×4 =24+4 =64-36
=28 =28 =28 =28 =28
(重叠思想) (按边算) (棵数=间隔数) (不重叠) (实心―中间部分)
3.沟通几种算法间的联系,寻找最简方法。
三、精心设练,乐中求新
1.课本第121页做一做第3小题。
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同学排成右图的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火眼金睛,快速猜数。(课件出示)
3.课本第121页做一做第1小题。
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
四、全课小结
教学设计笔记范文5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75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二、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和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比的应用,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本单元教材例5教学是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没有给出按比例分配的名称,也没有指定的解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找到解法。“试一试”在例5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解决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三部分的问题,在这里结合具体问题第一次呈现三个数量的连比。由于连比的含义与两个数的比有所区别,教学时应予以指导。
“练一练”和第1―4题主要是让学生巩固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其中“练一练”第2题虽然与“试一试”的问题类似,但此题需要学生根据三个班级的人数自主确定比。通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思考,不断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灵活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4.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五、教学准备
水彩笔、方格纸、设计水果沙拉的表格、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流程图
操作感知?邛实践应用?邛拓展创新。
七、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知,准备铺垫。
1.动手涂一涂。(课件出示例题图。)
师: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个方格?(停顿)
师:给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你怎么涂呢?两种颜色各涂几格?同时请写出两种颜色方格的比是几比几?(停顿)
操作后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当出现红色和黄色各涂15格时,问:这种涂法把30个方格各分成了15份,其实是什么方法?
2.(从刚才学生所说的比中选取3:2)教师边读边说:看到这条信息,你会联想到些什么?(份数、各种比……)师适当板书学生说的:如红方格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黄方格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利用这道操作性开放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学生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法,既认识了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例,又通过主动探索初步感知了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注意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新知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概括方法。
1.结合操作、合作探究。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如果要求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黄方格各涂多少格又应怎样算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讨论后在本子上列式解答。(停顿)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适当板书两种常见不同的解法。
师小结: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我们可以这样想:可以把红色的方格数看作3份,黄色的方格数看作2份,总格数就有这样的5份。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师追问:“3+2=5”表示什么?“30÷5”表示什么?问什么还要“×3”?
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我们还可以这样想:从中可以看出红色的方格数占总格数的■,黄色的方格数占总格数的■。
师追问:分母3+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停顿)
师:刚才我们把上面的比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出了答案,像这样把30个方格按“3∶2”来分配的方法,通常称做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常用的分配方法,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如果把“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改成“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1∶1”,你想到了什么?(停顿)
师: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解法,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内涵。在最后3∶2与1∶1的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了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的关系。]
2.继续深化新知,拓展创新。
(1)完成“试一试”。
①师:如果把上图的30个方格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呢?
生:我认为没办法涂或只要随便涂就可以了。
师:你最怎么想的?
生:因为题目没有要求按怎样的比来涂色。
(这正是教师所期望的,说明学生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基本要素之一要有一个比才能分配,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
师:如果让我们按“1∶2∶3”的比例来分配,你怎么想的?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的解答过程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不同的解法,利用课件核对答案。师生共同小结。
②比较:“例5和试一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这两题都告诉我们总数,都是将30个方格按照“比”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看成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不同点:例5是两种量的比,试一试是三种量的比。
(2)拓展。
①师:我们学校为了锻炼同学们,把十二个楼梯口的卫生管理分给了我们六年级四个班,你们说该怎么分配呢?
A:按人数多少分,因为每个班的人数不一样。
B:好像不行,因为十二个楼梯口不能再把它分成分数或是小数了,不方便。所以应该是平均分比较好,也就是12÷4=3(个)。
大家附和表示同意。
师:(赞赏之情)了不起,能想得这么周到。下次这样的分配只要交给你们来设计了。
②师:好,老师就把任务交给你们了:开学初,学校分给我们660本练习本,该怎样分配合适?
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致指出,按人数分配比较合适,因为每个人发的本数应该是一样多的,所以只要知道四个班,每个班有多少人就可以了。
师:真是太了不起了,四个班的人数其实就是四个班的比。(课件打出)六(1)班有42人,六(2)班有41人,六(3)班有40人,六(4)班有42人,你能算出每个班应该分多少本吗?
[简析:两个例子,来源于南京武家嘴实验学校的真实素材,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矛盾中加深理解了平均分是生活里必须的按比例分配的特例,又进一步深化了一般情况下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与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三)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1.生活中的例子。
师:像这种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在生活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你了解到多少呢?
(学生说出了很多,如:调配油漆、牛奶、酒、饮料、农药,利润分配等。)
教师补充说明:在分配利润或其它物品时常听说:四六开、三七开等,其实就是一种按比例分配。
2.拓展应用,自主创新。
师:喜欢吃水果的同学请举手。水果很有营养,多吃有益,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水果拼盘。
准备的果肉有:苹果、梨、香蕉、菠萝、葡萄干、哈密瓜、桃子、松仁。
目标:选择几样果肉,根据自己的品味与喜好,按一定比例,做一盘500克的水果拼盘。
[完成表格,然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成果,适当评价。]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什么感受?
(五)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也蕴藏着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请课后查一查有关人体各部分比例关系,量一量身高,再算一算各部分的长度。
八、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适当加工了教材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六年级人数的素材中引发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设计笔记范文6
【关键词】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灵活性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98-01
正文:
开放性的问题,综合性强,知识广,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下面就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某些方面的体会谈一下:
1 设计开放的实际应用问题,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学数学,用数学,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数学,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这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时,我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而是出了这样一道题,课间同学在一起跳皮筋,小明跳12下,小红跳28下,小青跳36下,小刚跳19下,他们一共跳多少下?在这真实的问题中,学生需要要检索与这问题相联系的旧知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等。这些对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挑战,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想出不同的解法:(1)12+28+36+19=95(2)12+28=40 36+19=55 40+55=95等在这种有用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学生也就从原有的旧知中,总结出新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创新。
又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懂的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图像,非常感兴趣,思维容易被激活,即创设一种小兔吃萝卜的图像情景,即一个小朋友给小兔喂食,左手笼子又6只小兔吃萝卜,右手笼子有4 只小兔吃萝卜先让学生叙述这个画面,再提出10的加减法的数学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生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2 设计开放的练习题 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深化的过程。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学会创新
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修路工人要修3000米长的路第一次修了全长的1/4”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学生经过积极思考提出下面问题:
(1)第一次修了多少米?第二次修了多少米?
(2)两次共修全长的几分之几?两次共修多少米?
(3)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修几分之几?第一次比第二次少修多少米?
(4)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没修?还剩多少米?
(5)第一次修的是第二次修的几分之几?
这样训练帮助学生弄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的创新意识。
又如在教学加法的简便算法时(1)159+99 (2)159+101 第一题是学完新课后的模仿,第二题则是开放性的,答案有多种150+9+101 150+100+1+9 159+100+1……,这样,学生在改写第二题的过程中,已从简单的模仿走向创新。学生在做第二题时,个个跃跃欲试,由于答案不唯一,学生就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只要学生掌握了方法,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就会找出答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3 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实践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背景,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把所学的单一知识加以组合,整理,转化成技能,从而学会创新。
如在讲统计图这部分知识时,我课前先让同学准备好尺子自己亲自量身高,然后我把每个同学的名字都写在自制得统计图中,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把本组量到的数据填在统计表中,根据这个统计表,你们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个个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举手,生问:我和小丽比谁高? 哪个高度的人数最多? 哪个高度的人数最少?比我高的有几人?和我一样高的有几人?比我矮的有几人?……每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其余同学都能积极动脑并对答如流,我没想到这节数学课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会这么盎然,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们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学生以学习小主人的身份,积极自主探索,这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测量的方法;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价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状态。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学习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