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经济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经济与管理范文1
内容摘要: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实施准入制度和实时监控与动态跟踪管理,构建具有可追溯性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交易、物流配送等高效运营的基础,是北京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并就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为主导等三种具体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封闭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物流模式 核心企业
自2006年首次提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概念以来,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管理一直是管理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是以农产品安全为目的,利用封闭性的生产经营渠道,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并通过管理制度规范和管理模式创新,确保农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销售终端处于多层次的监督管理和检测之中,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最终实现农产品消费安全的供应链系统。
北京市是一个特大型的农产品消费城市,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个性化、新鲜化、无害化、及时化的要求,一直是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北京市农产品物流来看,近年来,北京市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超市、专卖店等为主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出现了自营、中介主导型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型等农产品物流模式,但目前仍存在着物流环节多、物流效率低、物流信息流通不畅、供应链缺乏整合等问题。现阶段解决北京市农产品物流问题,关键是创新农产品物流模式,构建起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发展专业化物流配送。因此,北京市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价值、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效率与效益、提高北京市农产品物流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北京市世界城市的形象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的提出
模式是人们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演生出一种新知识。按照中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是某一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使人照着样子去做的一种标准样式”。农产品物流模式是对农产品从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物流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的组织方式,是农产品物流渠道结构特征与存在形式,它包括渠道结构、物流形式、物流各个参与主体的相互关系、合作组织方式以及各主体间相互协调的手段,等等。科学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进物流资源整合、优化供应链库存管理、提高企业响应市场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是在封闭供应链上对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的组织方式,是农产品物流模式的高级形式。国外先进的农产品物流模式都具有物流市场化、信息化、一体化、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并且每种模式的发展都与其所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北京市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时,应遵循农产品物流模式演绎规律,适应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发生活方式变革的要求,符合农产品物流特性,做到物流环节精简、物流信息传递顺畅、物流环节衔接无缝、物流专业化运作。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运行,需要通过一系列运行策略来实现维护农产品物流及安全的目标,它需要核心企业发挥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因此,封闭供应链是围绕着核心企业建立起来的,是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一切向前的关系,以及核心企业与分销商、分销商的分销商及一切向后的关系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作为整个链条的管理者,其协调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供应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核心企业除了充当本链条的管理者之外,还要能够保持链上企业之间的信任和交易关系的稳定。任何一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增强整条供应链的价值、提高整体效率都会认真考虑本链上其它成员的利益,并通过突出核心企业的管理地位,使封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由传统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组成供应链联合体,与其他供应链相竞争,最终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运行的关键是核心企业。封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是封闭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是封闭供应链上农产品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是封闭供应链上农产品质量的“保证中心”。
北京市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的总体思路
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以及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市应从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高度重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问题。在现有农产品物流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核心企业为链主构筑农产品供应链,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经济活动纳入到封闭供应链的体系之中。在封闭供应链内部形成围绕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科学的运行机制,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中,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构建有效的质量安全体系,搭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的、良性的、现代化的运营机制;对整个封闭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可靠性,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在封闭供应链外部,通过着力于服务体系的培育,推动北京市农产品物流的良性发展,构建起柔性好、响应快、过程简洁、信息共享、运行效率高、用户满意度高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新模式。
(一) 建立封闭供应链成员的准入制度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保证整条封闭供应链的健康运行,核心企业要对封闭供应链成员实行一定的准入制度。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应依据现有政府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供应链运行的标准体系,包括信用标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流程标准等。企业要想加入这条封闭供应链,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封闭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都会影响整条链的利益。在封闭供应链建立之初,就要按照规定标准对加入供应链的成员设立准入制度,并应依据现有国家标准及其他标准,进一步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从而对供应链成员进行有效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二)加强农产品检测和实施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是以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安全为首要目标的供应链。参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要求,在多级供应链物流节点上设立严格、可靠的流程监督和检测模式,是确保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这个多级检测节点体系中应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方权威监管机构,这个权威监管机构可以由政府部门或行业权威组织出面担当,并与封闭供应链成员企业保持利益关系上的独立。同时还应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机制。实行农产品追溯制度,可以强化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的责任,通过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不断优化整个封闭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管理哲学,其精髓主要体现为:以顾客的需求为大前提,通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有效地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强调供应链整体,以及核心企业与相关成员的协调运作;强调速度及集成,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即时信息可见度,以提高效率。
在农产品物流中导入封闭供应链管理,并非只是渠道成员的简单合作,而是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优。要实现供应链总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自律机制等。
(四)实施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机制
在构建基于封闭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模式时,必须重视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加强整合,提升农产品物流组织的经营能力,努力寻求合理的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转换机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北京市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的具体形式
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关键是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核心企业是整条供应链得以维持的中坚力量,具有提升供应链的能力。作为供应链的领航者,核心企业应具有一定的规模、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强战略整合力。考虑到北京市不同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发展情况,从封闭供应链对核心企业的要求出发,研究者认为有可能发展成为核心企业的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因此,以上述三种主体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将是北京市未来一定时期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的三种具体形式。
(一)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模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随着企业化批发市场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建立起了现代化的经营组织管理机构,对市场内部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与供应链上其他节点企业相连接,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价格、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些成熟、规范的批发市场运营商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承担封闭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角色。
在该模式中,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来担任,通过将前一体化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批发环节连接起来,通过将后一体化将农产品的分销和零售环节连接起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存储保鲜、配送以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在这条封闭供应链中,担任核心企业的大型批发市场运营商负责组织协调整个封闭供应链,制定供应链成员的准入标准和封闭供应链流程规范,并依据第三方监测部门的行业产品质量标准订制更加严格的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并定期与合作伙伴探讨供应链合作问题,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条码、射频等)记录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以备追溯查询,负责整条供应链质量安全。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如图1所示。
整个封闭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农产品及其相关的加工品都在供应链内部封闭流动,并通过封闭供应链上供应商、批发市场运营商、零售商三级节点的三级检测,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不会采购非签约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经销商和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也不会销售给非签约的零售企业。
该模式供需、质量、价格等信息在链条上交流畅通,能有效提升物流功能,使得供应链整体绩效得到提高,能确保交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模式
为满足北京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产品高档化、多元化、营养化、快捷化的消费需求,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商业信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它们具有组织协调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运作的能力,有一定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加工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它们的生产经营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所在的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因此,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作为封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
在该模式中,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通过自建或联合建立社区专卖店或直接进入超市,控制销售终端,组织协调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运作。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如图2所示。
该模式流通环节少,信息反馈及时,市场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冷藏、保温物流运输条件,提供及时、快速的配送服务,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可加快物流速度,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
(三)以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为主导的模式
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程度的上升,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通过超市购买各类农产品。超市以其商品标准化、加工化和包装化经营所具有的优势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北京等大城市,生鲜农产品日益广泛地进入大型超市的生鲜区,从而促进了以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的产生。实践证明,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是最短的,在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中,超市直接与消费者相连,对市场反应最灵活,农产品消费成为核心,以农业产业链的下游或末端的产后加工、流通和消费为主要关注对象,以消费者需要为出发点,协调农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环节,建立互惠机制,有效组织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同时通过自建的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实现供应链物流功能,创造和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
在该模式中,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超市配送中心向上游延伸和发展,形成生鲜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辅助生鲜农产品交易,配备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信息平台,使其成为连结生产、零售的核心环节。以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为主导的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如图3所示。该模式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利于实现产品标准化。
总之,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推进。为此,应明确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的思路,充分发挥政府和核心企业的作用,积极采用现代化物流技术,建立有效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魏国辰,肖为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2.焦志伦.基于食品安全的封闭供应链设计初探[J].物流技术,2009(4)
3.崔彬.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8(2)
食品经济与管理范文2
约谈会上,亭子食药监所通报了2017年春季学校(幼儿园)食堂专项检查的总体情况,并就各民办学校(幼儿园)食堂在从业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设备、食品采购存储、加工制作、食品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等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强调和温馨提示,指出了其危害性,提出了详实具体的整改要求,并就民办学校(幼儿园)要切实把好食品安全的“六关”作了重点强调:
一、是把好责任关
要求各民办学校(幼儿园)要认清目前食品安全形势,明确其主体责任和落实校(园)长是幼儿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把好进货关
要求各民办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落实进货查验制度,食品原材料、调料必须从有资质的单位购进,并索证索票,按类别建好台账。
三、是把好制作关
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食物必须烧熟煮透。
四、是把好留样关
严格按照留样要求,做好标识、记录,且留样量大于100克,置于冷藏冰箱保存48小时。
五、是把好清洗消毒关
餐饮用具使用过后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后置于保洁柜中保存。
六、是把好贮存关
定期检查食品库房,查看库房内的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是否霉变生虫,及时处理并禁用超过保质期、已霉变生虫的食品。
同时,执法人员还重点领学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与各民办学校(幼儿园)签订了2017年《达川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书》。
食品经济与管理范文3
云南省昆明市77256部队医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对药品质量管理在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必要性和方法。调查全院范围的药品管理现状,对造成该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存在药品管理制度未落实、采购和库存管理不科学、储存环境不规范、摆放混乱和有效期管理不严等问题。从加强基层医院人才培养,完善药品监察制度,加大投入,完善药房基础设施,强化药品采购和药库的管理,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医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方法。
[
关键词 ]基层医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措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c)-0062-02
我国基层医院的药品经营和质量管理在一直不断进行完善和改革的医疗卫生体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在基层医院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非常必要的[1]。医疗、护理、药学三方面是医院主要的药品管理工作,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药品储存、基数、有效期和保存方法等的管理是重中之重[2]。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的药品管理,不仅可以保证用药安全,还能避免资源浪费。笔者通过调查全院范围的药品管理现状发现,医院药品存在保管、储存、摆放不当,有效期管理不严等问题,临床用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将调查的具体情况和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1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药品管理制度未落实
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院内药品的采购、保存、使用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并未切实执行这些制度。药品包括特殊药品在内,常常出现无人管理的状况。保管时,药品的属性和说明医护人员不能正确、合理的进行,在领取药品、有效期统计和不合格药品的管理方面,记录缺乏或记录混乱,忽视了定期检查药品的工作。按照要求,分装人员应该标明药品的剂量、名称、有效期、生产批号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对药品进行分装。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缺少某一项标记或是只标记名称和生产批号的情况。
1.2药品采购和库存管理不科学
基层医院的药品采购员多是凭借经验制订采购计划,很少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库存量[3]。药品采购与临床用药密切相关,采购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根据临床各科室的用药特点和规律进行。对本院药品的采购和库存盘查发现,药品采购与临床需求脱节,常出现某类或某几类药品缺货,延误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或者出现多种药品超过有效期,造成资源浪费。药品采购的出入库管理也较为混乱,出入库手续办理和发票传递不及时,财务的药品账目与药品会计记录有出入。信息系统的更新不及时,临床用药和库存不同步,药品供应不足出现患者急需用药却无药可用的状况。
1.3药品储存环境不规范
储存环境(包括光线、温度、湿度等)对药品质量有影响,不同的药品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储存。若没有根据药品的属性进行存储和处理,容易导致药品变质或失效,严重的甚至发生药品毒化反应[4]。如头孢唑林等药品见光容易发生氧化,分子结构经氧化后变化,导致药品失效甚至危及患者,故需要避光保存,且环境温度需低于20℃。
1.4药品摆放混乱
普通针剂由药房分发给病区时通常没有包装,即使有包装完好的针剂,更多的也不是为患者的安全使用考虑,而是为了方便。脱离包装后的针剂在病区一般用小药柜存储。药品的摆放经检查发现,非常混杂,如10mL的10%氯化钠放进了10mL的10%氯化钾中,维生素C混放在维生素K1注射液中,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混放进了肾上腺素注射液中等。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用药时医护人员出现错误或偏差,更为严重的,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1.5药品有效期管理不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49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三)超过有效期的”[5]。在检查中发现,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或少数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在药品补充后,药柜中新药、剩药同时存放,取药时为了方便,未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导致剩药过期,浪费了药品资源。此外,同种药品有多个厂家和批号,病区药品退回时不能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处理,造成混乱。
2GSP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
2.1GSP的概念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作为质量管理准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概念,药品经营单位均必须遵守,在药品的流通环节中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6]。实施GSP主要是为了控制和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稳定,防止假药、劣药等不合格药品进入流通领域,医疗保健的需求需按质、按量、按期、按品种,并以合理的价格来满足。
2.2GSP实施的必要性
GSP是药品经营单位必须遵守的质量管理准则,有助于使医院药品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在药品经营过程中,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方法对于医院确保药品质量非常必要。有研究显示,在每年到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可达95%以上,医院的药品如果存在质量问题,患者的生命健康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通过在基层医院实施GSP管理,可以使药房的药品质量得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也得到解决[7]。
3基层医院实施GSP的具体方法
3.1加强基层医院人才培养
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医护人员对于药品安全的重视不够,对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理解不深,相关的知识掌握不熟练。医院应该对现有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学习《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其他关于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定期检查,督促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培养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秉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以良好的责任感坚守岗位。鼓励并提供一定的条件方便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新药越来越多,药品管理和其他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药物知识,掌握常用药品的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等。
3.2完善药品监察制度
在全院范围内设立药事管理小组,不定期的对院内药品进行调查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落实,做到不漏检、不漏报,积极改进。切实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对国家规定的特殊药品,做到“四专”即专人负责、专用处方、专柜保存、专用账册记录[8];在包装上详细、正确地注明药品的相关资料对于需要分装拆零的药品。
3.3加大投入,将药房基础设施完善
实施GSP的重要支撑即为完善药房基础设施。药房营业场所在GSP中明确规定,应整洁明亮,布局合理,无污染源,同时配置货架、通风、防蛀、防盗等房屋条件及相应的温湿度调节设施[9]。医院应建设具有避光、除湿、冷藏,能同时存储多类药品的储藏室,由专人按照不同药物的特性以及相同药物的不同批号、有效期等分别存储。
3.4强化药品采购和药库的管理
采购药品应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在采购过程中评估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定期评价供货情况[10]。由药事管理小组根据医院用药情况制定周期性采购计划,贯彻落实药品招标采购的规章制度。严格审批新药的购进,对药品的出库和入库详细记录。定期清查、整理药品库存,列出目录清单,及时共享药品库存信息,保证各部门信息畅通。对于短时间内用的药品,应该退回药房保存,避免出现浪费和安全隐患。
3.5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
药品是否处在有效期是判断用药效果和安全的重要标准,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出药品,可以有效避免药品过期[11]。药品的摆放,应该“不同药品分别摆放”和“同一药品的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分隔摆放”。此外,医护人员在使用药品时应查对药品标识,避免因有效期问题造成安全隐患。药房应建立“药品效期表”,发放有效期较短的药品时,针对药品有效期问题重点给出提醒或交代。
总之,在基层医院实施GSP,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医院的管理人员还是药房技术人员,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秉承着对患者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正确用药。在病区,药品的使用依靠医护人员来执行,一定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做到规范用药。药品库存不足时,应及时采购补充,避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1]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组织.2012年度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76.
[2]万向平.基层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2):487-488.
[3]马桂峰,马安宁,尹爱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对医院运行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17-20.
[4]俞刚.我院在药品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的探索与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3(13):109-1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2001.
[6]张庆平.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思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34-36.
[7]郑雪琴,王黎霞,夏碧珍.基层医院实施GSP的必要性与途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75-76.
[8]刘莹,黄珊,刘月彬.加强管理监督确保特殊药品使用安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22(6):478-480.
[9]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2012.
[10]舒永全,童荣生.医院药品采购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J].中国药房,2011,22(33):3114-3115.
食品经济与管理范文4
现就执行《关于归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的通知》(京房地物字〔1999〕1088号)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1999年1月1日以后签定房屋买卖合同的新建商品住宅(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及与住宅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等)的购房者,在办理立契过手续前,应按房屋买卖合同上标明的购房款的2%交纳商品住宅维修基金。
售房单位将其商品住宅转为租赁、经营或自用的,也应按本通知规定交纳维修基金。
二、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由市和区县小区办代收。在区县房屋交易管理部门办理立契过户手续的购房者,其维修基金由各区县小区办代收;在市房屋交易管理部门办理立契过户手续的购房者,其基金由市小区办代收。
市、区县小区办在代收维修基金时,须向购房者开具市财政局统一监制的“北京市住宅维修基金专用收据”,并在收取维修基金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其转入市房地局指定银行的维修基金专用帐户。
三、交易管理部门应在审核查收小区办开具的“北京市住宅维修基金专用收据”后,方可为购房者办理立契过户手续。
四、1999年1月1日以后签定商品住宅房屋买卖合同、已经办理完立契过户手续但未交纳维修基金的购房者,应到市小区办办理补交手续并由市小区办为其开具“北京市住宅维修基金专用收据”。
食品经济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食品产业;挑战;机遇与对策
1引言
随着社会对由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对自然资源消耗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小、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少、创造的环境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食品行业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只有在分析我国食品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才能更好的促进食品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2低碳经济对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带来的挑战
2.1低碳经济会增加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我国食品行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多采用生产成本低、耗能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生产。食品生产企业采用低碳经济模式进行食品生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对原有的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在这个过程中食品生产企业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食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2低碳经济降低了我国食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在低碳经济的技术改造中具有起步比较晚、购买先进技术和设备资金投入大、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困乏、食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率低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我国食品行业采用低碳经济模式生产的数量和规模造成严重影响。
3低碳经济对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带来的机遇
3.1低碳经济将改变我国食品企业经济增长模式。在过去,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资本投资,采用耗能高、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工艺进行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这导致食品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比较低下,排放的污染物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在低碳经济生产模式下,会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加入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中,这就要求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节约含碳原料的使用数量和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3.2低碳经济促进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战略转型。低碳经济在给食品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给食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为降低低碳冲击波给食品企业带来的负面冲击,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会通过提高从原材料收购到出厂——整个食品行业的生产链,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对于生产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可能通过对食品行业的某些领域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技术改革和创新来促进食品企业的发展。有的食品企业会更加关注原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有的则会在食品的保存和运输方面来应对低碳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中小食品企业向高端化。细致化的方向发展。低碳经济对整个食品产业链带来的变化,会促进食品行业向低碳生产、低碳营销、低碳服务的转变。
4我国食品企业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做大做强需采取的措施
4.1政府部门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和扶持力度。相关的政府管理机构应该利用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方式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则、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方向进行宣传,使更多的食品生产企业认识到低碳生产、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行业的资金投入,使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出优质、环保、安全的自然生态食品。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行政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自觉深入食品生产企业,了解并解决食品行业在进行经济生产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政府管理机构还应把低碳食品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关于食品低碳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使食品低碳化向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健康的方向发展。4.2食品行业要提升相关经济领域的相关技术。食品产业向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进行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这要求食品加工企业提升和低碳生产相关的技术,如节能技术、新材料研发技术、食用菌发酵技术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工作。食品行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增加专业人才在科技研发和创新中的比例,提高科学技术在食品行业研发的速度和效率。食品生产企业要加深与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更好地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向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食品行业应当增加和国际食品生产商的交流和合作,吸取和借鉴国外低碳食品行业先进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经验,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5结语
食品经济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成本核算;食品企业;管理
0 前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抓住了发展的第三次机遇,综合利用内外资源,取得了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于经济大发展来说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通过在社会主义中加入市场的元素,成功的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今经济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经济总量上年年增长,经济市场中其企业发展也享受着经济市场带来的巨大福利,而在此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间逐渐在产品质量价格上掀起了一场战役,作为社会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食品企业要在这样的竞争中存活,除了不断促进自身经济利润的增加,还必须不断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的输出,才能促进其食品企业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当今经济形势下的成本核算管理
中国经济在近来的几十年间,迎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浪潮,首先是在经济制度上的改革,由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这是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一步,通过承认市场大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加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活性的发挥,使得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得以发挥,各种经济成分都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开展经营与竞争,这使得中国经济在发展的几十年间连续翻了好几番,另外便是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不断与各大国家开展经济贸易,由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经济贸易交往更为密集层面更为深入,使得各种经济因素不断涌入市场,大大的提升了经济市场的活力,其次在便是在国家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中国大力发展科技,在经济竞争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在经济竞争中成败占据了重要的比例,这一系列的发展在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发展面临这更大的挑战,要在经济竞争中存活下来需更多更好的管理模式与技术,首先便是对外开放几十年来不断增长的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不仅被动的要求质量得到提高,而且面临着更为强大的对手,使得企业生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次便是经济转型下带来的巨大的冲击,由于对传统企业的摒弃,使得企业面临着极大的转型压力,而且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企业间不断掀起价格战争,于是使得不能运用好经济预算管理,难以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面临灭顶之灾,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转折,良好的机遇,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食品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不足
(1)成本统计存在相对的模糊化
现今经济的发展态势中,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这也使许多企业意识到经济发展中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由其是对于成本核算的管理,这使得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现今食品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上存在许多的漏洞,其中一个便是在成本核算上的模糊化,由于食品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以及零散的生产成本,因此在对成本进行统计时往往会进行相应的模糊化处理,笼统的将各种成本合并到一起,这便使得在最终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难以对这一成本进行较科学的统计,从而会使得此项成本长期存在,而且即使在经济进步技术更新的背景下也不好对此项成本进行降低,便大大的损耗了食品企业的利润,不利于其长期的发展。
(2)部门分工不够科学合理,核算部门难以发挥最大作用
当下经济发展中许多企业都保留着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深蒂固,使得企业对其依赖相当严重,而食品企业在这一方面则表现的尤为明显,虽然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生产逐步采取现代化生产模式,而且在现今几乎所有大型食品企业都已经实现了生产的现代化,然而其内部所存在的各种管理弊端依旧存在,很明显的一个就是企业部门安排不合理,还尚未达到专业化科学化的程度,这又使得核算部门的工作难以较好的开展,其他部门在进行生成以及管理时,核算部门必须药油较为精准的成本数据,而由于上游工序的成本模糊化,导致其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也难以统筹兼顾,最终使得成本核算难以有较大的作用,这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来说是具有极大的弊端的,要促进食品企业的长期发展,便要不断纠正这一弊端。
3 促进食品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作用
(1)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食品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我国,许多食品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造成的。通过成本核算,取得的是进行项目管理需要的信息。这种信息的获取在发展前期往往不受重视,但是其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同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一样,其获得是需要成本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有大量的生产与生活需求,食品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战略。这时,企业预期成本核算工作的费用支出要大于预期收益,不愿意分配管理资源于成本核算工作,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现在行业发展到了成熟期,食品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向管理要企业竞争力。当某一项目信息成本大于信息收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加强成本核算是不经济的。但是,从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来看,从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体系产生的收益将远大于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这便是促进信息收集加强食品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作用,由其是在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这种成本核算的作用体现的更为明显。
(2)促进食品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现今企业在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优势上纷纷改革生产技术从何大大的降低了前期的生产成本,同时有跟多的企业不断的涌入到市场经济中进行竞争,这便使得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竞争更为激烈,食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前期的产生费用,而且减少了不必要成本的支出,这对于促进企业利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手段,除此之外,在成本低于其它企业的情况下,企业在价格上拥有者巨大的优势,对于促进食品企业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食品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3)有利于促进食品企业的成功转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浪潮的不断推进,经济形势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企业在这种转型中成功与否基本上决定了其在日后竞争中存活与否,拥有较大优势的企业在转型上是拥有更大优势的,在成本核算上占据优势便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食品企业在成本核算上占据较大的优势的话,日后进行改革的话也能后在较低的市场价格下存活,成功渡过改革转型时期,同时成本的控制能够使食品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兴模式的开发与实践上去,进一步加快其转型的步伐。
4 结语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要促进经济的长久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经济生活中企业等经济因子的合理发展,从何为经济的进步提供内在动力,现今的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勇敢的迎接挑战,通过不断对企业进行改革创新,推动新型科技的发展,依靠优良的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理财版). 2015(10):5-18.
[2]姜爱玲,王鲁焱.战略成本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J].时代经贸. 2013(S9):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