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延续性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延续性护理范文1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其中,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急性脑血管病事件。脑卒中作为目前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心脑血管疾病,其由于发病后易于遗留的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心理功能的障碍导致对病患远期治愈率有明显影响。针对脑卒中的长期治疗和护理需求,其康复治疗在出院后持续进行的必要性亦尤为突出[1]。本论述主要针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措施的规范展开作出研究进展综述。
2延续性护理意义
在针对脑卒中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延续性护理的发生发展得以不断形成。其普遍概念是指系列动作的规范设计下确保病患能在不同场所得到妥善且持续的护理工作,通常是从院内的出院、转诊到社区、家庭内的延续性规划。具体到细节是由脑卒中患者高级护理人员为其制定的全面计划,使得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贯彻其生活日常,且同其与家庭成员形成长期且动态保持下的互动过程,使得其远期的功能恢复,并发症规避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显著提升[2]。
3延续性护理内容
3.1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干预者及其要求 较多研究指出延续性护理的直接干预人员应为具备长期临床实践工作的高级护理人员。基于脑卒中护理工作其繁杂程度及国内目前社区普遍落后的医护条件,应在护理工作人员配置上着重强调病患受益率,同时兼顾经济成本的护理干预工作者安排。针对延续性护理是从医院到社区、家庭的延续性时程关系,不同时段的干预人员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及侧重点。在院内的康复治疗干预成员主要组成包括主治医师,专科护理人员及理疗专业医师,除在院内的专业性指导和治疗外,出院后亦需远期的协调及合作,主要是针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及依从性提升。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重点着重在社区医护人员,主要是由社区全科医师及专科社区护理人员形成干预群体,使脑卒中病患得到针对性干预。但由于目前国内社区医疗条件的分配不平均等突出问题,使得社区康复的有效开展处于长期受限状态。
对于延续性护理工作组的成员要求度及整体规划均需较高水平,不论是延续性护理时程的院内阶段还是社区阶段,都需要高水准的医疗综合团队作为医疗输出后盾。对于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干预人员的要求,不仅局限于护理全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对个体患者的个体措施制定有相对要求,此外,同病患及家属的协调沟通能力亦纳入要求范围中[3]。
3.2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内容 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内容的个体化制定特点是其的突出内容,依据不同水准的医疗综合团队支持,针对脑卒中病患应有不同的延续性护理工作规划。在护理内容制定时,要以病患受益为目标,以家庭背景为基础,医院医护人员同社区医护协作的制定方向,进行预见性干预措施的制定并在后续工作中及时针对反馈效果作出工作上的细节更改以更好的完善干预内容的个性化和有效性。
对于初步干预工作的开始时间,国内外研究并未给出明确范围,一般以出院后2d~1w开始。早期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开展是必须的,主要由于病患在出院后失去了院内全面、规范的治疗护理,病患在社区、家庭的治疗及护理接受角色转换使得计划的接受和完成度难以保持在较高水准,因此,越早的开展延续性护理越有利于远期病情的恢复。在早期开展的基础上,延续性护理的干预频率及强度应在综合团队基本水准的最大上限水平上予以开展,保证干预工作在同病患自身病情发展相一致的步调上,让病患最大程度的享受到干预工作的有效性及优良性[4]。且早期开展的工作中,由于病患院内外角色转换等问题的存在,应提高护理工作的频率及强度。相关报告给出的频率和强度数据,以1次/w~1次/月的递减,从密集型干预模式到后期的逐步减少。强度主要体现在康复训练的每天维持,相关数据建议最少1次/d,每次最少2h为好。
对于早期高强度高密度的延续性护理持续时间,较多研究指出,以发病后3月内为最佳时段。脑卒中发病半年后功能恢复速度逐步下降,1年后的康复意义基本失去,因此早期且3~6个月,1年以内的延续性护理工作为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最有效阶段。但由于病患的远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早期全程的护理性干预外,远期定期随访和心理干预亦是必须[5]。
关于脑卒中延续性护理成效的评价,主要集中于病患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如及远期恢复以及心理状况的评定几个方面,不同方面均可依据相应的评价量表进行规范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应及时针对个体病患作出相应干预措施改善已达到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从而积极改善病患预后[6]。
4结论
尽管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在全球开展时间早,开展度较高,但国内外均未有较规范且可依据的操作指南进行参考。目前,我国针对脑卒中患者的院内护理其重视度和规范度均处于较高水准,但院外的延续性护理因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而有所限制。强大的医疗综合团队的形成较难建立,专业的护理干预成员较难配备均对延续性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不小的挑战。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病患出院后的病情恢复受益率毋庸置疑,且远期正面影响意义极高。因此,脑卒中病患延续性护理模式规范、科学、系统的制定目标应作为当前医疗工作者长久的探索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海利.H型高血压与缺血脑卒中预后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2.
[2]Boockvar K,Vladeck BC.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J].J Am Geriatr Soc,2004,52(5):855-856.
[3]李永红,林聘妹,王翠华,等.家庭健康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1):144-145.
[4]刘俊青,么丽春.社区分级康复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费用效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7):1596-1602.
延续性护理范文2
关键词:中医延续性护理;再入院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13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3],同时排除肺结核者、无气流受限表现者、过敏性哮喘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6~77岁;病程2~14年。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60~75岁;病程2~16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住院期间疾病的基本知识、健康宣教以及用药与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出院后按照医生医嘱定期门诊随诊。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情志护理:中医认为异常情志的变化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情志过急,则可能导致心、肝、脾、肺、肾的损伤,导致病情反复或者加重[4],也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COPD患者受疾病困扰,容易出现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我们可以采取以“喜”克之,如讲解趣事奇闻、成功案例等,以消除患者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2)饮食调节:嘱患者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容易过敏等食物,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辨证体质,给予不同的治疗,如肾虚、脾虚、肺虚型,建议以高营养、容易消化、滋润的食物为主,如肉汁、豆类、奶类等;针对肺气郁闭患者,可以多食用杏仁粥、生姜萝卜汁等宣肺、开郁的食物;针对风热犯肺证者,可服用金银花茶等清热化痰;(3)穴位按摩: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可以对风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揉按,时间2min/次,对天突、膻中、太渊、中府等穴进行点按,时间同样为2min/次,可以起到化痰止咳、调理肺气、促进气血通畅等功效;(4)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可指导患者慢跑、快走、腹式呼吸等,每次5~10min,以增加肺脏的储备功能;(5)随诊观察:出院后,由责任护士每10d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情况,并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同时对患者的下一步中医护理提出建议。
1.3效果评价
观察3个月内2组患者因COPD发作再入院率,同时用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5],比较中医延续性护理的成效。COPD管理量表包括51个条目,每个条目积分范围1~5分,总分51~255分,该表包括自我效能(9个条目)、信息管理(8个条目)、情绪管理(12个条目)、日常生活管理(14个条目)以及症状管理(8个条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3个月内再入院率对比
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在3个月内再入院率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自我管理评分情况对比
2组患者出院时的COPD自我管理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比较2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自我管理评分情况,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的COPD自我管理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
延续性护理范文3
【关键词】电话随访;慢性病;延续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48-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的医学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传统的护理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医疗保健意识。并据统计,全国老年人群慢性疾病患病率达51.8%[1]。为了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和精神,加强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的全程的连续的服务和管理意识,将健康教育延伸至家庭,使患者真正受益,同时也为了加深病人对责任护士角色的认知度,本科老年病房从2013年3月开始,推出了责任护士对自己分管病人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工作。出院后电话随访作为一种建立在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成员之间,可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是目前我国延续性护理的主要形式[2]。目前,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中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3年3月至12月共对180名老年病房明确诊断,治疗稳定后出院的慢性病患者,女性81例,男性99例,年龄65―92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03例,高中以上78例进行电话随访。
1.2 方法
对出院慢性病患者在出院当天建立电话随访登记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入院时间、出院时间、联系电话、反馈结果、随访护士签名,同时发放多种宣传资料,告知病区联系方式、联系人等。
1.3 随访安排:责任护士负责所管辖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工作,护士长监督检查。出院后一周开始初次回访,初次回访后2周再次回访,以后每月回访一次。回访时间多安排在下午3点到5点,每次回访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大约掌握在15分钟左右。
1.4 延续性护理随访内容的具体实施
出院后患者用药情况根据出院医嘱带药的时间、种类、用法进行随访,询问是否遵医嘱用药。
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饮食、休息、功能锻炼,卫生常识等方面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对患者遗忘的内容,再次向其详细宣教直至理解。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出院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跌倒、坠床、压疮、用药安全、烫伤等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给予预防性措施的指导。在电话随访中提醒患者及家属预防不良事件的重要性。
取得主管医生的参与和协助:对电话随访后了解的一些情况和健康教育的落实及患者的用药情况等,随访者应主动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并再将新的健康指导等信息及时反馈给患者,使患者能更好地落实。对来院复查的患者提前与医生预约,以减少患者等候的时间。
2 结果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实施10个月以来,患者的依从性由30%提高到80%,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由实施前的25%提高到了70%。通过护理人员的反复强调和及时干预,患者出院后压疮、烫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0。通过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护患关系得到了改善,患者的满意度逐渐提高,医院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 讨论
3.1 电话随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慢性病病程长、康复慢、病情反复,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舒适的环境,更需要被理解、关心、尊重。出院后来自医务人员督促的中断,出现不按要求服药,生活起居不规律,不能遵循饮食要求的原因,导致遵医行为低下。开展电话随访和患者谈健康,提供疾病知识,及时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坚持锻炼,促进康复。
3.2 开展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电话随访,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认知水平的提高,深化对治疗依从性的认识,调动了患者在治疗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减少或避免易患因素,普遍提高保健意识。
3.3 开展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护士的要求
扎实的理论是维系沟通的纽带,这就要求随访护士学习综合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不断积累经验,高质量的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认真建立随访档案,对随访中不能解答的问题,及时查阅文献,与医生商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涛 我国老年护理现状研究与展望.中华现代杂志,2012,18(6):716-718.
延续性护理范文4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地改善脑出血患者疾病康复进度,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脑出血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60-01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因为其具有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快、病情重、发病急等特点,因此此类患者在初发是应需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且发病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伴随偏瘫,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坠积性肺炎、压疮、便秘等临床几率较高,所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如何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1]。本次试验对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2例和20例;年龄范围在34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5±4.5)岁;发病后2h-10h住院;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表现,可通过头颅CT或者MRU(MRI)确诊为脑出血患者;出血位置为基底节区。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例,两组患者在知情的条件下进行本次试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
1.2.1成立延续护理干预小组,选择的护理人员必须是学历大专以上、固定工龄5a以上的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干预小组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回访时间、内容、语言功能锻炼方法、并发症护理要点、营养护理要点等等经过考核之后方能够正常进行访视。并可运用整体性医疗团队资源,邀请管床医生参与,从而提供全面,高质量延续性医疗护理服务。
1.2.2建立回访渠道:患者在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进行相应的解释,告知患者预约回访的目的、意义及时间(出院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及半年,半年回访完成后每隔半个月电话随访一次,或上门探访,直至出院1年);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健康指导、用药情况等等,并进行日常生活评分,向患者发放联系卡,若是患者及其家属有疑问可通过电话咨询或者来院复查,实施下双向交流。
1.2.3延续护理干预的内容:对患者的血压水平、饮食、睡眠、肢体功能、自理能力、心理状态、自我护理技能、并发症、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并继续为患者提供患肢康复训练,指导皮肤护理及管道维护、营养调配、用药指导。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在半年以上的约有50%以上,伴随不同的心理障碍,因此家属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获得有效的家庭支持。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制定康复计划[2]。
1.2.4教授患者基本护理技能:首先应讲解脑出血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示范并教授相关护理技能,并纠正偏差和不足,直到患者及其技术掌握为止,告知患者生活要有顾虑,保证情绪稳定及充足的睡眠,忌兴奋、暴躁、紧张,维持稳定的情绪;忌暴食、戒烟酒,并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控制体重增加,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水果、高蛋白、低盐等食物。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良好生活方式、肢体语言功能、并发症发生率、遵医嘱率、满意率及脑出血复发率、患者出院后坠床、烫伤、跌倒、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
1.4统计学分析。本次试验中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详情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延续性护理指从患者的角度所体验到的协调、顺利的护理过程,即为护理的不中断,其是指护理服务没受到限制,尤其是指护理服务没受到地点的限制[4]。随着患者回家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对患者提供完整、连续、便捷的护理服务,形成了无缝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国外的一些系统综述表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结果,减少患者对急诊的使用次数,降低其急性住院后的再住院率[5]。延续护理与传统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其有效的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医院的信任,明显的缓和了护患之间的关系,稳固病原渠道,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英,徐少娜.80例脑出血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3):287-288
[2]潘文妍.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后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3):458-459
[3]康有霞.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实施与康复指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3):269-270
延续性护理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b)-0182-03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LAI Pin-ying GU Yan LI Yan-qun LIANG Yan-qio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oqing 5260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same treatment method in hospital,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no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health behavior,the blood pressure,the rate of rebl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all indexes of health behavi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the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 of MBI in the observ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Continuous nursing;Hypertensive;Cerebral hemorrhage
脑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危急症,该病作为高血压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该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伤残率均较高,给患者的健康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1]。脑出血一旦发病,将很难控制且病情发展迅速,临床通常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意识障碍、偏瘫等后遗症。故术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肢体的康复,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再出血的风险[2-3]。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关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延续护理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而护理工作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x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以上所有患者均已高血压脑出血,且经过治疗出院时意识均为清醒状态。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0~89岁,平均(59.7±5.1)岁;高血压病史2~35年,平均(12.7±2.9)年;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5例,脑叶12例,丘脑18例;平均出血量(52.4±10.4)ml。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41~87岁,平均(57.7±9.9)岁;高血压病史2~33年,平均(13.3±2.2)年;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6例,脑叶14例,丘脑15例;平均出血量(53.3±9.9)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经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或锥颅穿刺外引流术,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相同,出院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出院指导,包括饮食、药物、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为患者进行讲解指导,出院后不进行护理。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本科室护理人员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收集患者的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QQ、微信等,向患者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15 d进行一次电话随访,进行病友座谈会1次/月,交流出院后康复过程遇到的问题。延续护理内容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及良好地控制血压的重要意义。不良生活方式需要改正,如吸烟、饮酒以及饮食不合理等问题,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生活要有规律,并且定期进行血压的检测,对于体重超标的患者,与患者沟通选择合适的减肥方式,适当减轻体重。②康复训练:调查了解患者康复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洗手、洗脸、进食以及穿衣等活动,各个训练要分步骤循序渐进的展开,对于有后遗症的患者,要帮助其进行合理的情绪疗法,培养患者正常的社会功能,给予患者信心面对生活。③用药指导:在保持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向患者重点强调规范、长期、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意义,并告知患者家属,将患者所用药物分盒放置,根据血压变化规律给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④心理指导: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是导致血压波动再出血的重要因素,告知患者要保持平稳的心态,在沟通过程中教会患者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例如肌肉放松、向外倾诉、情绪转移等调节心理的方法。在整个延续性护理过程中,注重患者家属的重要性,鼓励其对患者进行协同护理,监督患者的康复训练进程,对其心理状态及时进行评估。两组随访时间均为1年。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健康行为的比较:结合相关文献,制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包含疾病知识、饮食、药物、心理、症状、自我监测、运动、预防复发以及定期复查9个方面内容。每个内容包含若干小题,每个小题分为依从性好、大部分依从和大部分不依从,各项分别记为3、2、1分,采用百分制。②两组患者血压情况的比较:清晨起床后8:00测定,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5 min,取平均值。③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的比较: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能力越好。④再出血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行为的比较
观察组健康行为各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血压、生活能力以及再出血率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MB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延续性护理范文6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喉癌;生存质量;影响
喉癌(cancer of larynx)是耳鼻喉科常见恶性肿瘤,与喉黏膜上皮组织病变有关,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毒感染等均是喉癌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应当注意戒烟戒酒并做好预防工作[1]。为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本文以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接诊收治的46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接诊收治的46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部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7版)相关诊断标准,均接受手术治疗。将入选病例按照术后临床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5例,年龄为48~64岁,平均年龄(58.42±6.33)岁,手术类型:喉部分切除术17例,全喉切除术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3例,年龄为46~65岁,平均年龄(57.10±5.98)岁,手术类型:喉部分切除术16例,全喉切除术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前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叮嘱注意事项,告知其回院复诊时间。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术后行延续性护理:①建立患者个人信息档案。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联系卡并建立患者个人信息档案,联系卡内容包括主治医生及值班室电话,个人信息档案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手术方式、治疗结局等,便于作为日后随访的参考资料;②上门随访和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电话随访需2w 1次,上门随访需每个月1次,如果患者存在沟通障碍应当适当增加上门随访次数,随访中需给予一对一指导,了解患者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③创建病友交流平台。医院应当积极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使医护人员能够在线解答患者的疑惑,同时还可以定期组织病友交流大会邀请出院患者参加,为病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造机会,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并树立康复信心,为提高生存质量奠定基础。
1.3评价方法 评价时间:对照组评价时间为出院前,观察组评价时间为患者出院后最后一次随访时,采用EORTC-QLQ(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共计6个维度,每个项目满分5分,得分与生存质量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SPSS 17.0软件,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由(x±s)表示,并行t值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EORTC-QLQ各维度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术后EORTC-QL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但是部分喉切除、全喉切除均使患者的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从而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方式等产生消极影响[2]。随着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其已成为衡量喉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关键则在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常规术后护理往往在患者出院后即终止,导致患者出院后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延续性护理则将院内护理拓展至院外,从而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持续的护理支持[3-4]。延续性护理借助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网络平台等方式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能够互动交流,从而在专业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对23例喉癌患者术后实施了延续性护理,随访结果表明该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未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对照组,P
综上,延续性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泽琴,李燕,覃刚,等.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03-1104.
[2]金淑均,陈卓华,周美琴,等.延续护理模式改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3):385-387.
[3]孟玲,赵娜,林冬,等.延续性护理在喉癌术后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7):3484-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