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的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贫血患者的护理

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1

关键词:功血;贫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国内外研究表明,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30%发生于育龄期,20%发生于青春期[1-3],而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功血患者来说,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过长往往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针对这一状况的临床护理也显的颇为重要,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患者而言,青春期下丘脑与脑垂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功血病情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影响学习和生活[4,5]。本文则针对这一状况,以本科室中某位青春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心理、活动、药物、饮食、病情观察护理与预防感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针对性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沈某,住院号589330,女性,13岁,学生,父母体健,社会关系清楚,心理状态紧张,无。患者主诉子宫出血1个月余,患者月经来潮近1年,月经欠规律,月经量不多,末次月经2015.4.26,阴道出血至今,量时多时少,多时每天使用卫生巾10余片,少时2~3片,同时伴有头晕乏力,未诊治,2015年5月中旬就诊当地医院,给予静脉输液止血治疗5d,口服药物升血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2d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量多,曾口服宫血宁治疗,于6月8日就诊我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膜相对增厚,为行进一步治疗于6月8日由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49g/L,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明显,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贫血饭,病危,遵医嘱给予止血升血药物以及戊酸雌二醇2mgQ8h口服,分别于6月8日,6月9日给予悬浮红细胞2u静脉输血治疗,后复查血红蛋白为81g/L,患者口唇及颜面转为红润,活动后无头晕乏力症状,遵医嘱停病危,于6月21日改戊酸雌二醇2mg Q12h口服,患者主诉无阴道出血,于6月25日出院。

2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即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6],尤其是对于功血继发的贫血患者来说,做好整体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患者病情转归并恢复健康,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下文即围绕所选患者分以下几方面阐述实施的护理研究工作。

2.1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陌生的医疗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等产生一系列比较特殊或特有的心理活动[7,8]。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掌握并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最大程度上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疑虑的同时,耐心、和蔼的讲解与功血有关的科学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了解,减轻患者的焦虑,稳定其情绪,使之能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患者为青春期少女,情绪容易波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内心十分脆弱,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态度要和蔼,热情,给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尽快了解和适应陌生环境,保持病房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2活动护理 活动护理是当功血患者出血时间长、量多,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症状,且入院时患者血红蛋白较低或为重度贫血,同时伴有明显头晕乏力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的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安放床档,勿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大小便时尽量在床上或床旁进行,避免跌倒坠床的发生。当经过输血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升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量应适量,指导患者避免久坐就站,动作宜缓慢,避免跌倒发生。

2.3药物护理 药物护理作为护理人员重要的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对健康保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给药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尤其是针对青春期因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在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与时间的同时,更要引导患者严格遵嘱使用合理的性激素与升血类药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原理、剂量与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同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监督患者服药,防止其漏服或随意停药,以免患者因性激素使用不当引起子宫出血。

2.4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是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也是实施整体护理最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应在全面评估患者营养与饮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及时通知营养科为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饮食指导,向患者说明贫血饮食时不宜喝浓茶、咖啡等抑制铁质吸收的饮品,应多吃含铁量多的食物,如禽蛋类、乳类、鱼类、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同时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与绿叶蔬菜等,以摄取足量的高蛋白物质,从而帮助患者维持并恢复良好的身体状况。

2.5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对于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要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注意患者阴道出血颜色、出血量和性质,准确估计出血量。当发现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时,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做好止血、配血和输血等相关措施,并进一步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2.6预防感染 做好预防感染措施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9]。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正确的指导患者做好会阴护理,使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上行感染。与此同时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证病室每日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3结论与讨论

功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因而针对患者这一状况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少女患者来说做好针对性护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期间需做好活动指导与饮食指导,在治疗方面应严格遵照医嘱给药,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的同时,更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保障患者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使其建立并增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避免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诸多不良情绪,从而为患者疾病的恢复增加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巢莺.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206-206.

[3]邱晓燕.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9):5218-5219.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5]王慧荣.60例大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44-46.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2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1】。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多见的类型,其病情轻重不一,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2】。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除了补充铁剂外,给予正确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速度。选取我科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83例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83例,其中男为25例,女为58例;年龄在13-46岁间,平均年龄在27.6±2.8岁间。观察组为83例,其中男为32例,女为51例;年龄在10-54岁间,平均年龄在30.4±2.4岁间。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易倦、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口腔炎、舌炎等临床症状,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心理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缺血缺氧引起活动无耐力,自觉工作能力下降,易出现激动、烦躁和郁闷的心理。在治疗期间我们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要点和护理重点,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2.2 饮食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每日以80克左右为宜【4】;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B族维生素可以防治贫血,含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来源,即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荤素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忌饮浓茶和咖啡。

1.2.2.3 药物护理

患者在服用铁剂时,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饭后服药;服用铁剂的患者禁忌饮用浓茶;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铁的吸收;静脉注射铁剂时应避免药液外渗,肌肉注射时应采取深部注射,利于吸收。

1.2.2.4 健康教育

定期定时开展缺铁性贫血的健康讲座;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要提倡科学健康饮食,强化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用药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两周血红蛋白升高,1至2个月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服铁剂3-6个月【5】。

1.3 观察项目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83 66(79.5) 15(18.1) 2(2.4) 81(97.6)

对照组 83 45(54.2) 20(24.1) 18(21.7) 65(78.3)

X? 3.234 3.245 3.239 3.304

P值 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8%,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9.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83 71(85.5) 11(13.3) 1(1.2) 82(98.8)

对照组 83 47(56.6) 19(22.9) 17(20.5) 66(79.5)

X? 0.344 0.372 0.365 0.386

P值

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3

【关键词】 肾性贫血;临床路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6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55-02

肾性贫血是肾内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为了确保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我科人员对患者提供规范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62人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006年美国K/DOQI工作组制定的关于慢性肾脏病肾性诊断标准[1],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19-72岁,平均56.2±23.1岁。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肾脏病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肾性贫血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对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患者入院第1天,首先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设施和病房制度;收集患者数据,录入电子病历;介绍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神志、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根据医嘱安排患者做各项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告知标本留取的方法。抽血查血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指导记录出入量、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建立护理记录单。同时给予患者低盐、低蛋白、低嘌呤、低磷饮食。了解病情,做好健康教育。

1.2.2 入院第2天,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各项检查结果和化验指标,向患者和家属交代引起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和初步治疗方法。根据医嘱给予口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制剂、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向患者讲解每种药物的作用、用药剂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科学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腹膜透析及非血液透析患者首先给予口服铁剂或者静脉使用铁剂,对于血液透析者则应优先选择静脉输液方式。皮下注射红细胞生成素,每周2-3次。首次铁剂静脉注射要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1.2.3 住院后7-10d,评估患者贫血状况的改善情况,复查入院时指标异常的项目,评估患者贫血改善情况,有护士长和管床医生检查诊疗计划和护理计划落实情况,仔细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制定随访制度,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讲,让患者理解门诊随访的必要性。

1.2.4 出院当天,给患者和家属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核实住院费用,整理病历资料,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嘱咐患者出院带药,并交代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送患者出院,床单元终末处理。

1.3 评价标准 满意度调查问卷统一采用我院制定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技术水平、交流沟通情况、心理疏导、服务态度、健康指导落实情况。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表为自制答题问卷,满分100分,包括肾性贫血相关知识、患者的饮食、按时用药、活动、功能训练等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各项疗效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期Hb、Hct、SF、TSAT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

2.2 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尿毒症血浆中部分毒素可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降低等均可导致肾性贫血的产生。慢性肾病患者并发肾性贫血后,常可表现为面色萎黄、纳差、乏力、记忆力减退、唇甲苍白无光。有些患者则无明显自觉症状,因此治疗护理及用药依从性不高,对疾病认识欠缺。本研究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了解贫血程度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对于纠正贫血的治疗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可使患者更好的明白诊疗计划,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了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因此临床护理路径逐步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应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临床路径发展小组统一进行管理,查阅大量病历资料和参考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心理、药剂、检验、营养、康复等综合医学知识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并及时修订和改良临床路径,针对某一疾病的治疗、护理等所制定的一个科学、完整、高效的护理计划。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医疗工具。其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住院时间。

本研究通过对肾性贫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将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护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及时的解决患者出现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避免了以往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可准确、高效、及时的完成护理工作。同时也为护理管理者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各项疗效指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群体所制定的一种针对性、科学性、完整性的综合治疗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根据路径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护理工作,从而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成本、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服务质量。有效的推动了科室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付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0):90-91.

[2] 春玲,张瑞敏,主编.临床护理路径[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5.

[3] 彭银燕,邝沛玲,黄红友等.肾性贫血病人维持性血透中静脉补铁的治疗及相关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35-436.

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4

(广西合浦县中医医院肿瘤科 广西合浦 536100)

【摘要】

目的:探讨癌性贫血针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并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癌性贫血肿瘤患者52例,将其设为D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非癌性贫血肿瘤患者52例,将其设为D2组(对照组);针对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患者KPS评分结果以及放疗等系列因素同癌性贫血疾病之间表现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选择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针对两组肿瘤患者展开调查,研究癌性贫血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同患者的年龄、患者的KPS评分结果、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化疗以及放疗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同患者的经济状况、患者的性别以及患者的肿瘤类型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在PF(生理功能)、GH(总体健康)、RP(生理职能)以及VT(精力)几方面,D1组低于D2组肿瘤患者明显(P<0.05);在BP(躯体疼痛)、RE(情感职能)、SF(社会功能)以及MH(心理健康)几方面,D1组与D2组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其年龄较高,当处于疾病的晚期后,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较低,临床选择实施化疗以及放疗会导致患者出现癌性贫血的现象,患者表现出癌性贫血症状后,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成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癌性贫血;肿瘤;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70-02

针对肿瘤患者,因为癌症因素的影响以及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系列影响,患者较易表现出癌性贫血现象。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大部分会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贫血症状。对于肿瘤患者表现出癌性贫血症状后,会对患者的化疗疗效、放疗疗效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避免患者表现出癌性贫血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针对癌性贫血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癌性贫血肿瘤患者52例,将其设为D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非癌性贫血肿瘤患者52例,将其设为D2组(对照组);D1组患者中:男32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3岁-8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5±1.9)岁;其中患有肺癌的患者13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5例,患有肝癌的患者3例,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12例,患有胃癌的患者1例,患有恶性淋巴瘤的患者5例,患有宫颈癌的患者5例,患有鼻咽癌的患者3例,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5例。D2组患者中,男33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岁-8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3±2.1);其中患有肺癌的患者12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6例,患有肝癌的患者2例,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13例,患有胃癌的患者2例,患有恶性淋巴瘤的患者4例,患有宫颈癌的患者4例,患有鼻咽癌的患者4例,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5例。在一般资料方面,所有肿瘤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针对两组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患者的性别、患者肿瘤类型、患者的经济状况、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患者KPS评分结果以及患者的化疗以及放疗情况等[2]。选择SF-36针对两组肿瘤患者进行仔细调查,探讨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后,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两组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同患者的年龄、患者的KPS评分结果、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化疗以及放疗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同患者的经济状况、患者的性别以及患者的肿瘤类型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在PF(生理功能)、GH(总体健康)、RP(生理职能)以及VT(精力)几方面,D1组低于D2组肿瘤患者明显(P<0.05);在BP(躯体疼痛)、RE(情感职能)、SF(社会功能)以及MH(心理健康)几方面,D1组与D2组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3讨论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较易表现出癌性贫血的现象,并且诸多恶性肿瘤患者会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贫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癌性贫血的原因较多,宿主原因、疾病原因以及治疗原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癌性贫血的现象。对于宿主原因主要包括患者长时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患者出现了月经异常的情况等;疾病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肿瘤的影响以及患者出现了骨髓浸润的情况等;治疗因素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化疗以及实施放疗治疗等[3]。临床针对肿瘤患者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癌性贫血的现象,具体步骤为:

3.1 对患者认真讲解导致出现贫血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了解给予临床治疗后获得的疗效。协助患者完成预期结果的准确评估,针对患者的陈述要求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针对患者阐述的症状进行肯定,对于患者因为长时间贫血导致出现的系列症状,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耐心讲解。

3.2 在对患者实施化疗以及放疗的过程中,因为癌性贫血的影响,会导致患者的化疗周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延长,导致放疗疗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降低。进而导致患者表现出疲劳等系列的不良反应。对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患者的接受能力进行认真分析,认真讲解相关病情的临床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以及鼓励,认真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将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消除。要求患者认真进行放松训练,将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缓解[4]。

3.3 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在饮食方面需要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将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合理增加,将蔬菜水果摄入量进行合理增加[5]。

总而言之,诸多原因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现象,针对临床治疗前表现出癌性贫血的患者,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针对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原因进行详细了解,针对贫血症状进行有效纠正。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针对癌性贫血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最终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 高艳,许崇安,刘殊等.癌性贫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16(24):1957-1960.

[2]赵贇博,黄莹莹.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0):593-597.

[3]高艳.癌性贫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3:59-62.

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5

贫血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发生贫血时,会有头晕、疲倦、活动力降低等临床表现。发生贫血时不能及时有效的纠正,就会给患者造成心血管、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一系列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患者体力不支、工作能力下降、社会的参与能力也下降,同时会增加患者死亡率。本文分析了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比容的护理干预对策及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透室30例Hct

1.2方法 成立护理责任小组对其进行责任制护理,干预前对30例患者进行Hct过低原因分析,及干预前贫血状况评估。根据Hct

1.3 Hct过低主要原因 ①EPO使用量不足及给药方式吸收较差,②铁剂缺乏,③血液流失,④透析器或循环管路凝血,⑤患者营养不良,⑥其他疾病。

1.4护理干预

1.4.1铁剂的补充 铁是合成血色素的重要物质,铁的缺乏是造成EPO反应变差的最常见原因。铁剂有针剂和口服,其中口服铁剂利用率差且患者有胃肠道反应;静脉补充铁剂是一种快速的手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铁剂首选静脉给药,在铁剂静脉治疗前需评估是否有过敏反应。

1.4.2 EPO的使用 EPO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的首选药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主要是EPO不足,使用EPO治疗预期可有90%~95%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采用皮下注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药物半衰期为4~9 h,皮下注射半衰期可长达24 h,可以更好的维持血药浓度,且皮下注射的剂量可减少为静脉的30%。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 g,可与促红素发生协同作用,促进Hb的升高,并能显著改善肌肉痉挛、肌无力、心衰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4.3输血治疗 输血在短期时间内可明显改变贫血症状,但血液制品的输入有输血过敏反应、溶血、铁质沉积等输血反应。护理人员给患者输入血液制品前需严格“三查十对”,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1.4.4减少血液流失 据相关资料报道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失血2~5 ml,严格血液透析操作流程是干预血液流失的重要手段。

1.4.4.1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时应选用纽扣式或绳梯式打法,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局部皮肤松弛渗血及血管瘤形成;穿刺针需妥善固定,避免透析过程中穿刺针滑脱导致出血;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穿刺部位渗血或皮下肿胀。

1.4.4.2避免透析器或管路凝血,上机前检查透析器及管路的质量,有无破损;预冲管路时最大限度排除干净透析器及血路管内的气泡;遵医嘱准确使用抗凝剂的剂量,对于高凝患者需提前10~20 min静脉给予首剂肝素抗凝,并使用足量肝素维持,必要时加大剂量并及时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血路管;无肝素透析患者需及时进行生理盐水回冲透析器及血路管,降低透析器或血路管凝血的发生。

1.4.4.3透析开始前检查各连接口是否连接紧密,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如发现破膜,应立即更换透析器。

1.4.4.4规范回血操作流程,采用生理盐水回血;动静脉内瘘拔针后按压压力不当易导致渗血。

1.4.4.5下机后嘱患者观察30 min,护理人员检查止血情况、评估内瘘功能后给予松止血带,方可离开,强调患者内瘘的自我管理。

1.4.5营养宣教 饮食指导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积极做好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保持Hb在110~120 g/L对降低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十分重要。指导患者合理选择膳食,正确进食高动物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含铁高的蔬菜。指导患者多食含叶酸、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木耳、海带;富含优质动物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小白菜、南瓜等以促进铁的吸收。告知患者及家属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2~1.4 g/Kg/d,且应为高生物效价蛋白,并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明显的营养不良可造成患者贫血加重,生存质量下降。

2 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患者血比容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63-0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增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恶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40-60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它会侵犯骨髓及骨质,发生溶骨性病变,在临床上引起骨痛,骨折,出血,贫血,肾功能损害等免疫球蛋白异常的一系列表现,本病临床复杂,病情变化样护理上有一定的难度。

现对本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有所体会:

1骨痛的护理

骨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广泛的骨骼破坏引起骨痛,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外伤,以免引起骨折,告知患者卧硬板床,使骨骼,脊柱保持平直,以免骨组织受到损伤,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牵,拉,拖会引起病理性骨折。主要观察骨痛的部位和性质,轻微疼痛给予心理护理,沟通,局部按摩,热敷,听音乐,转移疼痛注意力,对疼痛剧烈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增强机体抵抗力,进有高蛋白,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注意和绿色蔬菜,粗粮搭配,做到营养均衡,避免坚硬,带骨刺食物,以免损伤牙龈,引起口腔黏膜出血,忌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要少量多餐,注意饮食卫生。

3贫血的护理

贫血是骨髓瘤的重要临床表现,由于正常骨髓细胞受抑制,红细胞寿命缩短,易出血等因素,造成贫血,嘱其定时复查血常规,贫血严重时,遵医嘱给予输同型血,纠正贫血,增加营养饮食,卧床休息。

4心理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性肿瘤疾病,患者对本病的认识,担心患血液疾病会影响工作,家庭,生活,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打击,容易产生沮丧,抑郁,悲观,焦虑心理,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给予患者理解,同情和关爱,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释本病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注意事项及药物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口腔护理

密切观察口腔,牙龈有无出血现象,每日用5%碳酸氢钠和洗必泰交替漱口,化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口腔溃疡,出现口腔溃疡时口腔异常疼痛会影响进食,口腔溃疡剧烈疼痛时给予利多卡因含漱,遵医嘱对症处理。

6化疗期间的护理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神经性反应,如肢体麻木,头晕,头痛,心动过速等,遵医嘱停药或减量,并给予相应对症处理,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水肿,发白,口腔溃疡,给予对症的漱口液含漱。胃肠道反应是化疗药物的最常见的一种,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嘱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水。化疗药要现用现配,最好采用深静脉置管,以防药液漏渗现象,如果出现漏渗,应立即回抽渗入皮下的药液,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7出院指导

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减药,定期门诊复查血象,骨髓象,保证足够的饮食和睡眠,注意口腔卫生,女性患者注意月经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病情。通过临床用药及护理可以延续患者的生命以达到治愈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