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范文1

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灾后农村基础设施和住房重建的重要途径,是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村社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省建设厅将我县柳树镇竹林村、金华镇上方村、瞿河乡金龟寺村、明星镇五通桥村、金鹤乡才子村列入省级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切实抓好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川建村镇发〔**〕203号)要求,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要求,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规划建设为动力,以治理村容村貌和开展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为载体,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住房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机构

成立射洪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纪检组长

**县规划和建设局局长

**县城乡规划局局长

成员:县目标办、县政府督查室、县农办、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县林业局、县旅游局、县畜牧食品局、县农能局、县爱卫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规划和建设局,由县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李伟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原则

结合灾后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农房修缮加固,确保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顺利开展。本着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环境治理与创造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条件,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基础配套设施,保护林盘资源,培育农村支撑产业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引导,节约土地,扎实有序地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四、工作目标

通过治理,试点村要达到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成为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特色突出、生活舒适,充满活力的村庄。

五、治理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结合当地实际,修建符合要求的村内主干道和户通道路,完善供排水、能源、通信、电力等基础,修建村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治安联防室、便民商店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配套路灯、绿化、健身等附属设施;广电、通讯、电力安装规范,进村入户。

(二)治理农房院落。在开展“两池六改”和“六清四化”工作的基础上,拆除乱搭乱建房屋和残垣断壁,统一围墙、建筑风格,清洁墙壁,整理屋瓦,清理院外林盘,填埋粪坑灰池;柴草农具杂物分类整齐堆放,做到院外风格一致,院内整齐干净,室内清洁卫生。农房重建的设计风格要与川西民居风格一致,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

(三)整治村容村貌。以治理“脏”、“乱”为重点,推行柴草农具入户进屋措施,治理乱堆乱放现象;改变家禽满村放养习惯,改为院内圈养,解决村户院落粪便满地问题;修建垃圾池、垃圾中转站,配套垃圾清运制度,改变房前屋后堆放垃圾的不良陋习;疏浚沟渠河道,清淘堰塘垃圾淤泥,建设生产、生活污水沉淀过滤和净化设施,实现水流干净清亮,村容整洁清爽。

(四)民居建设。对试点村内的木质穿斗结构、小青瓦坡屋面、三合或L型布局为特征的传统农家院落采取维护、修缮措施,对风貌不协调的农居要按照当地民居风格进行调整,要做到与当地的古建筑风貌、人文环境和地域特色相一致,与历史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的农耕文化气息。

六、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4月25日至**年5月25日

在已确定农村环境治理试点村的基础上,做好试点村的调查摸底工作,明确治理目标和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完成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时进行宣传动员,全面部署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二)实施阶段:**年5月26日至**年11月30日

按照治理目标、内容和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规划设计方案,根据各试点村的治理工作计划,缓急有序地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在**年11底顺利完成。

(三)验收考核阶段:**年12月1日至**年12月15日

县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形式对5个乡镇试点村的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考核。

七、工作措施

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任务重、综合性强,各试点村乡镇要紧紧围绕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修缮加固实际,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注重实效;相关部门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在充分尊重农村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使治理试点村的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整合力量,组织专家分析并解决治理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各试点村乡镇为试点村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治理试点工作的落实,每月底前将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书面报送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四结合”。

1.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修缮加固相结合。以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为切入点,加快试点村道路、沟渠、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受灾群众在原有宅基地和房屋上重建和维修,避免异址建设,占用耕地。

2.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农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相结合。对试点村内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要配套完善道路、沟渠、垃圾池、沼气池、通信等基础设施,满足社区功能要求,提高其环境承载能力和居住凝聚力。

3.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林盘资源保护相结合。对试点村内已纳入规划保护的林盘,一是要加强聚居型林盘道路、供水、排污、电力、能源、通信和卫生等基础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提升林盘内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二是要保护生态型林盘的树木和植被,禁止砍伐、移栽和买卖林盘内竹林、树木,挂牌保护古树名木,维护林木树种的多样性,治理林盘周边的河流、沟渠,保护林盘整体的“田园风光”景观和生态系统。

4.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各试点村要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立足自身地域条件、资源特点和产业布局等实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地处城镇、风景名胜区周边及河流沿岸等生态环境较好、林盘规模较大、传统民居保存较好的村庄,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农耕文化资源,通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环境、卫生、房屋的治理,增强接待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体验农耕文化气息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对其余村庄要积极探索,整合现有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适宜小型化生产的庭院经济、苗圃园艺、反季节蔬菜、水产牲畜养殖、中药材等特色生态农业,并加以科学规划和引导,不断凝聚产业力量,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使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把握治理重点,突出治理效果。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综合性强,各试点村乡镇要从灾后农房重建、修缮加固实际出发,把握轻重缓急,明确治理重点,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从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密切的路桥沟渠、拉圾清理、污水治理等方面入手,突出治理成效,解决与农民利益密切联系的基础公共配套设施缺乏问题,使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为争取农民积极参与治理打下基础,提供动力。

三)协调部门分工。相关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在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有序推进治理各项工作。

县规划和建设局牵头抓好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试点工作,协调试点村乡镇与部门之间相关事宜,为试点村镇房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试点村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的指导协调工作;

县城乡规划局负责村庄人居环境规划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村庄道路修建、路标设置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河沟堰塘等水利设施和农民饮用水水源规划建设工作;

县农能局负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使用的指导工作;

县畜牧食品局负责畜禽、水产养殖的技术指导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本级财政经费落实和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污染源治理和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指导监督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绿化树种选择栽培的指导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对试点村卫生院提供业务指导。

县旅游局负责试点村内乡村旅游、农家休闲开发规划指导和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县爱卫办负责改水、改厕、改圈、改厨的卫生达标和灭“四害”的指导工作;

县农办负责对试点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业务指导。

县目标办、县政府督查室负责将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范文2

我局认真组织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贯彻省、市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的相关文件,明确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提高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重大决策的实际行动。及时召开干部职工动员会部署该项工作。为抓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这项活动, 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活动的组织实施。制订了《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与直属单位签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行动“进机关”责任书,制订了工作计划和措施。

二、强化宣传,全民参与

为加大宣传力度,我局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发动干部职工献计献策、积极参与,为创建整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作出贡献,营造出良好舆论氛围。以争创文明科室、文明职工、五好家庭为活动载体,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文明新风,树立文明和谐意识、节约环保意识、作风效能意识,提高文明素养,争做文明职工。实现了办公区域及职工宿舍的“三美、六不”(即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家禽、不乱停乱放),努力做到不留死角,养成文明、健康、有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三、突出重点,综合整治

我局围绕努力打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营造欢乐、祥和的深厚节日氛围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坚持突出重点,对内部薄弱环节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购置和更换了一批环卫设施,坚持每周整理一次办公室,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楼梯、过道、墙壁、厕所干净卫生,确保无痰迹污渍,无乱贴乱画,无乱扔乱放,无蚊蝇异味;对部分墙壁进行了粉刷,对绿化带进行植物补充和更换,添置绿树盆栽,清除了绿化带中的白色垃圾,完善绿化管理,进一步绿化美化了办公场所;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做到摆放美观,增强了机关“讲文明”的良好氛围,切实打造了“洁、齐、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范文3

1—9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镇GDP达到67728万元。工业总产值2599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6%;工业销售产值26533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5%,利税总额完成51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5%;粮食总产达35949吨;油料总产达3390吨;水果总产量1749吨;小家禽出栏90万只;生猪出栏43873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96元;计划生育率80%。

一、灾后重建工作

二、创新思路,努力推进“三农”工作

1-9月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紧紧围绕“稳定农业调结构,突破发展增收入”这个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工作。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仅1~9月份,全镇新购农机具489台,发放农机补贴资金 69.58万元。

(四)搞好防汛工作。全面做好了抗旱防汛准备工作,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小组,制定出台了全镇防汛抗旱实施方案,落实了防汛队伍和防汛物资,加强了凯江河排洪险工险段的查防,为防大汛、抢大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六)切实做好林业工作。狠抓退耕还林补植,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兑付退耕还林资金38.95万元。统一捕灭竹蝗100余亩。抓好对退耕还林的管理和林政执法,加强对天然林保护,搞好森林防火。

三、抓民生、构和谐,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建设的需要。一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民生精神,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多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努力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抓好场镇环境治理同时,把重点放在农村环境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上。围绕城乡环境治理目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宣传教育,强化督促检查,加快营造清洁、整齐、优美、文明的城乡环境,着力提升发展环境质量,为促进我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迎接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和“两基”迎国检工作: 今年五月,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加强“两基”迎国检的领导,根据国检要求,重点抓好领导职责、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扫盲、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学校管理等7个方面的工作,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镇战略,教育工作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使我镇“两基”迎国检工作基本达到了上级要求。

(八)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今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48799人,参合率达 95.54%;加强了对卫生院的监管力度,每月对村级卫生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进一步落实了对各种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四、狠抓城镇经济,搭建富民平台

在县委县府关心下,在北片区督导室相关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回龙镇今年大力实施城乡互动战略,优先发展场镇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着手扩大回龙场镇辐射能力、吸纳能力,立足街灯改造、路面维护、环境治理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快政府街、太白街的开发,配套完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城镇功能。逗硬落实严管轻罚措施,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客运车经营管理,规范生活市场、废旧物品收购市场和农贸市场管理。深入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塑造畅、净、靓的回龙城镇新形象,为城乡居民创收创造条件。搭建就业平台,提高吸纳力。积极抓好就业平台搭建,努力为城镇居民、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城乡居民增收创造机会。认真搞好输前培训、转中组织、输后跟踪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健全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民务工就业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信息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服务,做大劳务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自富士康招募工作开展以来,1—6月完成19人,在新一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措施得力,截止目前实际已完成送入进厂59人。

五、与时俱进,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

六、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建成能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和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镇党委、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加强镇党委建设入手,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不断的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驾驭农村复杂工作局面的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百村党建富民”行动结合起来,深化“勤廉双优”工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创造性的开展党建工作。

(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步伐,改善行政村的办公条件,目前,我镇24个村办公室重建工程中中皇寺村已全部完工,其余村重建工程即将完工;另外5个村的村办公室维修工程已全部完工。抓班子,带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荣誉,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以新的更高要求推进了农村党建工作。

(三)共青团、妇女儿童工作正常开展,工会组织机构健全,活动正常。

七、存在问题

虽然回龙工作在县委县府关心和北片区督导室的指导下有了很大起色,但离领导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距离。毋庸置疑,我们的工作开展也还有形形的困难,主要集中在:

1、是五个公益性沙场还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目前还需要各方面做大量工作。

2、是目前党委政府运作资金匮乏,近一年来历届党委政府表态债务就有40余万,且目前化解困难较大。

八、年末计划

(一)继续以灾后重建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做好灾后重建的后期扫尾工作,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力争在2011年全面完成全镇灾后重建任务。

(二)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抓好场镇环境治理同时,把重点放在农村环境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上。

(三)继续抓好计生、民政、殡葬等社会事业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计生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质量,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目标任务;继续以人为本,做好民政救助工作,按政策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殡葬改革,力争殡葬处理率达到100%;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创新,强化教育班子与队伍建设,保证“四率”达标;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及城镇医疗保险制度。

(四)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完善场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范文4

一、扎实推进 “五水共治”,共建生态河道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核心,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

流淌了数十年的臭水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硬化的道路、园林小品。这仅仅是治水的一个缩影,治水之难,难在追根溯源。既让“面子”好看,河道“垃圾漂浮、臭气熏天”的状况要改观,更要使“里子”通畅,截污纳管、生态修复才是根治之法。

2014年大唐镇投资约3000万元对冠山溪、五泄江沿线主要排污口及镇北片区主要路网实施污水管网配套建设。通过安装无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方式对冠山溪和五泄江沿线15个小型排放口进行了净化改造,基本上杜绝了河道两侧直排污水的现象。2015年,大唐镇新建污水管网11.7公里,涉及大唐镇集镇主要道路污水网管铺设,铺设完成后,将转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为进一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化提升,镇党委政府将“清三河”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各责任办公室和村(居)、部门履职范畴,做到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协同推进。第一时间召开动员大会,统筹布置实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以人为本、普遍受益的原则,制定工作计划,布置工作任务,层层签订分区包块责任状。制定出台大唐镇“五水共治”河长制巡查机制、投诉举报受理机制、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督查指导机制、例会和报告机制、上下游协调机制、河长考核奖惩及问责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等八项机制。镇级河长由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村级河长由各行政村相关责任人员担任,并配套设立“河道警长”。各级河长严格按照河长工作规程当好宣传员、调研员、战斗员、巡查员、监督员和信息员。镇级河长每周不少于一次,村级河长每日一次,开展常态巡查,建立河长日记,记录每次巡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

全力实施防洪、排涝、保供和节水工程。大唐镇计划总投入5500万元,重点抓好五泄江箭路段和冠山溪二期河道治理工程等五只重点项目。目前,冠山溪二期13km河道清理维修已于3月底完成,五泄水库北干渠2km渠道清理维修也已完成;冠山溪(八七房四化新桥—骆家大治新桥)生态示范河渠创建计划10月份完成。继续扎实推进上游水厂至马店、青山水厂大三线、三环线区域等饮用水工程,确保全体大唐人都能喝上放心水。认真抓好城镇居民和工业、农业节水工作,推进“一户一表”和节水器改造,完善阶梯水价管理制度,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培养全民护水、爱水、节水的良好习惯。

以美丽乡村创建为载体,大力开展广告清理、街面清爽、环境清洁、卫生清扫、绿化清新“五清”行动,提升集镇形象。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着力推进旧住宅区、旧厂区、镇中村改造等宜林地绿化,进一步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做到“无既有违法建筑、无新增违法建筑、无规划盲区、无管理死角、无‘一户多宅’、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安全事故”。

二、深入推进“五气合治”,改善大气环境

“五气合治”是指控烟气、降废气、减尾气、消浊气、除臭气。是实施“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之后又推出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旨在有效削减本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提高市区空气质量。

第一、重点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诸暨市出台了《诸暨市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实施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明确责任主体,环保部门牵头,各镇街三级联动,交警、公安等积极配合;加强动员部署,分管领导先后组织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实施督查,黄标车淘汰办每周召开工作例会;设置考核分数,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发动各级干部,对重点淘汰对象进行包干到户。

第二、全面整治低小散企业废气。在推进低小散企业“四个一批”集中整治过程中,各镇街各部门重点对于涉及大气污染的企业采取了强有力措施。涉气低小散企业实施取缔关停;对符合整改条件的企业实行整改提升工作,鼓励安装废气处理设施。特别是城乡范围内纺织、印染等中小企业,加强监督,安装废气净化设施。

第三、着力强化垃圾禁烧监管。一是提升环境,减少生活垃圾污染;二是加强巡查,加大对经常发生垃圾焚烧行为区域的巡逻力度;三是完善设施,加强对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监管,对运行能力不足的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工作,入口处安装摄像头,有效遏制垃圾焚烧行为。

第四、强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一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对实施稻草粉碎还田、秸秆收储转移利用、购买与秸秆利用相关农机的农户,在中央、省、市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补贴的基础上,可考虑再给予一定奖补,可有效提高了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宣传和监管。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禁烧网格,一方面,依靠驻村指导员的力量上门开展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驻村指导员的考核之中。

第五、有效加强治理道路扬尘。一是增加洒水遍次,将每日2遍的频率增为每日4遍,并提早开始作业;二是试点高压冲洗。利用电瓶高压冲洗车结合人工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油污、积泥进行清扫、冲洗,试验效果较好。

第六、进一步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工作。2014年,全市范围内实行六项整治,关停淘汰全市范围内燃煤锅炉。淘汰燃煤锅炉主要依靠企业关停、煤改气或煤改生物质的方式实现,有效的减少了废气减排。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范文5

自"十二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商务为民、兴商富民,增强了商务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县经济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近几年来商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二、外贸工作扎实深入

1、截止今年10月底全县共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和备案注册企业465家,其中常年开展对外贸易并有较大业绩的有兆鑫、亚华、嘉炜、泰鑫、诚信等5家企业。近五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促进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经常深入基层和企业调查研究,了解出口动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利用国家、省市对出口基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发展我县机电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出口。三是积极为企业争取中小开、出口信用保险、境外展、电子商务等政策扶持资金。四是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贸易洽谈会、博览会48次,扩大了外贸出口。

三、内贸工作稳步推进

2、民生工程顺利实施。2011年来,全县累计已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13家,农资店160家,网点基本涵盖了全县行政村。加大对国计民生商品及特殊经营的监管,加强对农贸市场、菜市场、成品油、酒类和再生资源市场的规范,积极申报成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此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方面,前期签约和在谈项目少,重点签约项目履约进度和资金到位进步缓慢,项目储备少,缺乏大项目的支撑;二是外贸出口方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比重仍然较低,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自我保护以及面对金融危机的适应和调整能力上亟待提高,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和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三是商贸流通方面,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不够平衡,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四是在县城,一些大型商业设施、大型市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2016年及"十三五"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引外资、扩内需、促出口、保增长"为目标,不断突出以商招商,强化物流项目建设,完善城区市场功能配套,提高服务业水平;以全面激活农村市场消费为重点,继续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着力培育特色商业、专业市场、现代物流,不断加快城乡市场建设和城区商业区建设;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成品油、酒类流通市场秩序,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商务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三)工作重点

1、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发挥我县"一城三区"的平台载体作用,围绕我县服装服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主招产业链缺失环节、短板环节、核心技术、配套产品,促进完善完整产业链条;突出招大引强,集中力量引进一批国内外500强、行业50强、上市公司、外资项目,力争在引进项目规模和质量上有新突破;加大已签约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尽快履约实施;加大投资软环境建设,强化环境治理工作,确保为全县招商引资搭建更优越的平台。

2、创新引资方式,开展外资利用新模式。在直接投资的范围内,除了传统的独资、合资、合作等投资方式外,积极探索采用扩大合作开发、组建中外股份公司、外商股份制公司等投资模式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在利用外资上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元化。

3、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流通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促进大型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我县的优惠政策,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品建设"的原则,以县城城区总体规划和建设为契机,制定商业网点规划,做好商业网点布局,提高商业网点和专业市场建设的数量,建立起结构合理,竞争有序,能够满足居民消费需要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

5、努力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提高我县经济的外向度。 到2020年,全县达到出口实绩的企业400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30家,出口超5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70家。未来五年间,着力搞好外贸自营出口,在调结构、保增长的前提下,培育扶持龙头出口企业3—5家。工作重点着力于裘皮裘革的生产加工和对外贸易;组织鼓励县域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督促、帮助进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国内知名会展及各种境外会展。积极打造我县农产品品牌,创造我县出口特色。

6、履行商务职责,强化行政执法。加强酒类管理,对全县各批发企业、名酒店铺、商场超市等场所进行监管,消除监管"盲点",杜绝管理漏洞,严禁不合格酒产品进入市场,让群众喝上"放心酒";打击成品油超范围经营、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取缔无证经营,关闭存在安全隐患的加油站点,保障成品油市场安全稳定运营。切实转变商务管理职能,履行市场管理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7、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建立覆盖城乡多品种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实现废旧回收率达到80%以上,分拣率达60%以上,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发展。

(四)2016年工作重点

2、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积极研究我县大商务、大流通体制,推进商务经济及服务业、三产的"三合一"统计口径改革,实现商务企业跨行业、跨部门统一主管制度或联系办公制度,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强废旧回收项目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搞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试点示范,加强农贸市场、菜市场及酒类商品的执法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3、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各级关于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跨越式发展现代物流业,使之成为我县调结构、转方式的新动力,成为提高服务业比重的突破口,成为产业支撑和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新引擎。

4、积极争取省市对外开放政策扶持。继续争取上级各项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小开资金、服务外包资金和出口基地各项政策资金,刺激企业自营出口的积极性。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范文6

一、工作目标

到年,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酸雨、灰霾等污染明显减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一)全面完成“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二)火电、建材、印染、化工、合成革、制药等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实现排气口与厂界“双达标”。

(三)建成覆盖全市的机动车排气检测和监管体系,机动车年审排气污染同步检测率达到100%,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四)清洁能源使用率金华市区建成区达70%以上,县(市)城区达50%以上。

(五)城市市区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配备率达到100%,并建立运行维护制度;城市市区所有建筑工地现场施工达到扬尘控制要求。

(六)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基本杜绝秸秆野外焚烧现象;“烟尘控制区”覆盖城市市区;完成绿色矿山创建任务,需治理与修复的废弃矿山治理率达98%以上。

(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1%以上,力争一批城市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

(八)全市大气复合污染监测和预警体系建成投运,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九)全市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酸雨率和酸度均有所下降,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出现频率明显下降。

二、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初步建立区域大气环境管理与协调机制;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确定重点整治名单,编制清洁空气行动实施方案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二)推进阶段。全面开展区域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完成年度大气污染物减排任务;实施重点城市大气复合污染监测体系建设方案,逐步建立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到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进一步健全,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增强,环境空气质量趋于改善。

(三)深化阶段。巩固和深化工业、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污染治理成果,确保到年全面完成“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污染重点问题基本解决,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三、实施内容

(一)实施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1.优化城区工业布局。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及时搬迁对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高污染企业。同时,严格限制新建钢铁、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等废气高排放企业。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委、环保局。

2.完成火电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新建和在建燃煤发电机组、热电锅炉应同步配套建设高效除尘、脱硫和脱硝设施。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在确保除尘、脱硫设施高效运行的基础上,开展烟气脱硝治理或低氮燃烧改造。到年,现役35吨以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率与脱硫设施投运率分别达90%和95%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金华电业局,市经委、环保局。

3.加强水泥行业大气污染整治。完善水泥企业除尘设施,通过燃烧器改造等技术,逐步降低水泥回转窑氮氧化物排放。到年,全市所有水泥回转窑实现氮氧化物减排,所有水泥厂(含粉磨站)、水泥制品厂生产设备排放的粉尘及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均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环保局、发改委、经委。

4.推进有机废气污染控制。有机废气排放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加强对有机废气的收集,增强废气净化效果,做到污染物排气筒排放浓度和厂界浓度双达标。所有印染企业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定型机废气整治并确保稳定运行。化工、医药、农药、印刷、家具(玩具)制造、喷漆、涂料、塑料、橡胶以及合成革等行业在年底前完成有机废气整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环保局、经委。

5.控制工业锅炉窑炉污染。所有工业锅炉窑炉使用单位均要配备符合要求的污染治理设施,确保各种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禁止直接使用含硫量超过0.5%的煤炭。鼓励4吨/时(含)以上、20吨/时(含)以下的燃煤锅炉逐步分批进行清洁能源改造或煤气化、水煤浆等洁净燃烧技术改造。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委、环保局、质量技监局。

6.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石灰窑土窑和不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采石生产企业,淘汰工艺落后的生产稀释剂、涂料、油墨、黏合剂等小化工企业和污染严重的铸造冲天炉、单段煤气发生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年底前,淘汰窑径3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委、环保局、国土资源局。

(二)实施绿色交通物流工程。

1.加强新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全市新车注册登记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力争提前执行国家下一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公安局、环保局。

2.实施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对“黄标车”实行区域限行。同时,加快“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进程。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贸易粮食局、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农业局。

3.加快建设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线。检测机构应按规定的技术规范与检测方法对在用机动车进行检测。环保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管,并视需要向检测机构派驻监督员。责任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市环保局、公安局、交通局。

4.建立在用机动车检测与维修制度。在用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按国家规定的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期限同期进行,同步检测率达到100%。建立省、市、县机动车排气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体系。责任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市环保局、公安局、交通局。

5.切实提高油品质量。自年月日起,全市统一供应符合国家第三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加强油品供应升级后的市场监管,确保车用成品油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积极推广新型能源,鼓励使用甲醇汽油。责任单位:中石油、中石化金华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市贸易粮食局、经委、发改委、质量技监局。

6.加快油气回收工作进程。对现有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开展油气综合治理,新建加油站、储油库须按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建设。自年月日起,全市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排放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责任单位:中石油、中石化金华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市环保局、质量技监局、安全监管局。

7.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加快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快速便捷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推进交通管理现代化建设,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减少因道路拥堵造成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鼓励发展和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探索建立电动汽车商业运营模式。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交通局、公安局、建设局。

8.发展“绿色”物流。加强对货物装卸、物料堆场、化工原料储罐的管理,大力整治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强化对低速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环境管理,督促物流企业使用绿色环保标准的货物运输车,规范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制度,减少因交通运输及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交通局、环保局、农业局。

(三)实施城市“蓝天工程”。

1.推行清洁能源。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逐步扩大禁燃区范围,结合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重点工程,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工作。到年,金华市区建成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0%以上,县(市)城区达50%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金华电业局,市经委、环保局。

2.防治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各地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规定。建筑工地采取道路硬化、主体结构施工外脚手架密目网全封闭、车辆出工地进行冲洗等措施,确保施工工地内外环境整洁。建筑物拆除必须边拆除、边洒水、边清运渣土,渣土、垃圾应在拆除完成后3天内清运完毕,暂时不能清运出场的,要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行政执法局、环保局、建设局。

3.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城区内排放油烟的所有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建立运行维护制度,按要求定期对油烟净化装置进行清洗,确保油烟达标排放。城区内的居民住宅或者以居住为主的商住楼内不准新批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行政执法局、环保局、工商局、卫生局。

4.开展服装干洗业污染治理。新(改、扩)建干洗店应使用具有净化回收干洗溶剂功能的全封闭式干洗机。现有洗染店使用开启式干洗机的,须限期更新为全封闭式干洗机或进行改造,增加压缩机制冷回收系统,强制回收干洗溶剂,实现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工商局、环保局。

5.整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产生的废气。对工业企业的污水治理设施和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所产生的恶臭废气进行收集和净化。鼓励回收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禁止直接排入空气。逐步开展垃圾填埋场废气治理,采取气体导排、处理和利用措施及除臭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垃圾焚烧设施的废气治理设施建设,确保废气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建设局、环保局。

6.控制地面和道路扬尘。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减少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地面。加大道路和地面的改造投入,逐步改造低质材料路面。增加高压冲洗车、喷洒车等设备投入,有效减少城市道路扬尘。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建设局、林业局。

(四)开展农村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1.鼓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到年,基本形成秸秆还田和多元利用的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农业局、经委。

2.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废弃物。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严格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禁止露天焚烧秸杆的长效管理机制。各地要对遥感监测发现的秸秆焚烧点,及时快速响应。到年全市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秸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农业局、环保局。

3.加强烟尘控制。城市市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郊结合部、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两侧1000米范围内要全面创建“烟尘控制区”。各类炉窑灶排放的烟尘、粉尘和林格曼黑度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环保局。

4.控制农业氨污染。大力开展化肥农药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化肥施用量,减少氨逸出和挥发。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农业局。

5.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按期完成绿色矿山创建任务,到年,符合创建条件的生产矿山70%以上创建绿色矿山。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到年,全市废弃矿山治理率达95%以上;到年达98%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

6.实施森林碳汇工程。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和中幼林抚育,实施阔叶化改造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着力提高林木质量,增加森林碳汇功能。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林业局、建设局。

(五)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监测与评价体系。

1.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优化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位,增加大气臭氧、细颗粒物、一氧化碳、有机污染物、大气能见度和灰霾等监测设备,建设覆盖全市的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网络。到年,基本完成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到年,完成监测站位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环保局、气象局、财政局。

2.提高特殊污染因子的监测水平。加强对大气特殊污染因子的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掌握全市大气污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等特殊污染因子。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环保局。

3.完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把臭氧、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有害废气等因子逐步纳入城市空气质量评价范围,使空气质量评价结果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气象局。

4.逐步开展低能见度和灰霾等天气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建立区域大气能见度、灰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尽量降低其危害性。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根据应急处置方案实行统一指导、分级响应。建立大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服务系统,依托环境质量、气象信息等系统有关信息。责任单位:市气象局、环保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金华市清洁空气行动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发改、经委、科技、公安、财政、国土资源、建设、交通、农业、林业、卫生、环保、贸易粮食、行政执法、安全监管、工商、质量技监、气象、电业、中石化、中石油等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领导实施全市清洁空气行动,并与周边地市共同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健全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明确任务,完善措施,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资金保障到位。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进一步健全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将清洁空气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各级生态建设考核体系,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生态县(市、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以及主要污染物减排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挂钩。

(三)严格执法监管。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并将处罚信息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作为企业资信评价的重要依据。各地要逐步完善环保经济政策,用价格、信贷和土地等要素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没有完成治理任务且空气质量状况恶化的区域,要实行“挂牌”督办;对工作责任不落实、工作进度滞后造成重大污染事件的地区和部门,要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