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创新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创新总结范文1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结构
熊彼特研究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带来发展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是在经济中引入某种新东西,与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即使没有技术上的发明,也仍然可以进行创新,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从历史上看,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创新的发起国是英国,创新在社会系统深化过程中起着根本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为了论证价格是社会经济唯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给定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传统经济学把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变革看作是经济进程中偶然发生的干扰因素,注意到了它们的影响但忽视了它们的出现。最早研究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做出初步理论解释的是熊彼特(Schumpeter,1921,1942)。熊彼特力图把握历史进程的脉搏,把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看作是经济生活内部的创新活动,探讨了不断实现这种创新的发展机制。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基于历史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变迁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随着1733年飞梭的问世和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1785年,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同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带动着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造成了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18世纪30年明了用焦煤冶铁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木炭为燃料进行冶炼的落后工艺。6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熔铁炉,此后又研究出了精炼法。炼铁技术的革新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煤炭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如1700年英国年产煤炭260万吨,用了蒸汽机后1835年年产煤炭达到3000万吨,在100多年间增长了10多倍。采煤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而这种能源又为冶金业提供了新的燃料,英国的冶金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推动着另一个技术创新,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促进着另一个工业部门发展的局面。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已能成批生产,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诞生了。
工业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巨大高涨,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产品获得巨大增长。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所有这些巨大成就都源于工业技术创新,并由此带来的工业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相继建立,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煤炭业、冶金业、近代造船业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其时代技术创新的典型特征是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并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导致近代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制度随之确立,并在工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工厂从产权的角度看,属于业主制性质,即资本所有者投资而成为工厂管理者。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为了分散风险,于是出现了合伙企业。在工厂里,作为企业主的资本家受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驱使,对工厂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内部动力。同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开始自发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资源和产品的稀缺性、市场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的信号直接作用于工厂,为了取得更高的市场效率,从而形成了生产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19世纪后半期,德国人奥托发明的内燃机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伴随着电磁学理论的进展,工程技术专家纷纷投身于电力开发、传输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1882年法国的一位电气技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实验线路。1890-1891年,从法国劳芬到德国法兰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随着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流输电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一时期,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和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
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19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由此,在能源领域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
作为第二次技术创新中的最大受益国,美国经济开始了快速增长。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1870年到1913年间,工业生产增加了8.1倍。德国在第二次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也获得了跳跃性增长。1870年到1913年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9%,工业生产增加了4.55倍,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重工业产业兴起,使这些重工业部门日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这次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集中化的大资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形成了少数大资本家垄断市场和生产的局面。市场机制对垄断资本的运行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国家基本不干预经济的运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技术创新,而且企业都希望通过创新来获得超额的利润。为了提高企业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和积聚更多的资本,股份制公司出现并成为了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战场。创新体制逐步从独立发明走向了研发的企业内部化。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二战结束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的发展形成了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使人类利用信息的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空前扩大。1913年到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长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1.7%;而1946到1970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6%左右(高惠珠,1999)。
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变化,从而带动组织管理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改变。例如计算机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世纪技术进步的历程表明,主要的新技术机会越来越依赖科学知识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
技术创新总结范文2
为满足2013年10月国家新颁布的GB28662-2012《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5年后烧结机头粉尘排放标准为50mg/m3、烧结机尾粉尘排放标准为30mg/m3、岗位粉尘标准为8mg/m3;鞍钢炼铁总厂近几年在烧结粉尘治理措施、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1 烧结粉尘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烧结机头粉尘治理存在的问题
烧结废气含尘量一般为1~5g/m3,这与是否设辅底料有关,采用铺底料生产技术,机头烟气中含尘量由5~6g/Nm3(不设铺底料时)降至2g/Nm3左右;鞍钢烧结机全部有铺底料,粉尘产生量每生产一吨烧结(球团)矿约产生粉尘20~40kg。烧结机头粉尘成份和特性较复杂,大致的化学成份为:Fe的氧化物、K2O、Na2O、MgO、CaO、Al2O3、TiO2、SiO2、MnO、P2O5、还有部分重金属及二恶英等。粉尘比电阻一般为104Ω·cm--1012Ω·cm;粉尘粒径分布范围较大,大致从0.1μm至100μm的粒径分布。
由于机头烟气含有10%左右的水分、600~2000mg/m3SO2,腐蚀性非常严重,如机头除尘采用布袋除尘器,机头烟气造成布袋腐蚀及布袋结露板结阻力增高,将直接影响烧结机生产等诸多问题,目前国内烧结机头全部采用电除尘器。
烧结机头烟气粉尘比电阻在1010Ω.cm以上,并且随烟气工况变化,比电阻会增高,沉积在极板上的尘粒释放电荷的速度缓慢,形成很大的电附着力。这样不仅清灰困难,而且随着粉尘层的增厚,造成电荷积累加大。产生正离子,中和了带负电荷的粉尘。同时也抵消了大量的电晕电流。使粉尘不能充分荷电,甚至完全不能荷电。这种现象称为反电晕,在反电晕情况下,导致粉尘二次扬尘严重,除尘性能恶化。这是影响烧结机头电除尘效率主要因素。机头电除尘效率不稳定,排放也不稳定。鞍钢炼铁总厂烧结机头电除尘器设计排放情况见表1。
二烧机头电除尘收尘板面积11466m2,且为顶部振打,投产后顶部振打故障率非常高,电场经常短路运行,除尘器实际排放在150mg/m3,西烧机头电除尘实际排放90mg/m3,新烧机头电除尘由于投产时间长,除尘器本体漏风板线不同程度损坏,实际排放 180mg/m3,只有三烧机头电除尘,生产稳定情况小于50mg/m3。
1.2 烧结机尾粉尘治理存在的问题
烧结矿经烧结机尾卸下后(温度大约750~800℃),进入冷却机(常用的有带式冷却、环式冷却和机上冷却)冷却至150℃以下,该过程主要产生废热和粉尘。机尾粉尘含铁在50%以上,磨啄性很强,烟气温度约80~150℃,遇水有粘性并能结垢;粉尘浓度5~15g/m3(设铺底料时),10~30g/m3(不设铺底料时)。
烧结机在2005年以前投产的机尾除尘大多为3、4电场电除尘,2005年以后投产的机尾除尘大多为布袋除尘。电除尘器设计排放浓度在50mg/m3以上,布袋除尘器50mg/m3,现有机尾电除尘的排放大多不能满足国家新标准30mg/m3。鞍钢炼铁总厂现有烧结机尾除尘器6台,全部为电除尘(见表2),分别为3、4电场的电除尘,排放在50-100mg/m3。
1.3 烧结原料翻车机粉尘治理存在的问题
烧结原料粉尘治理的难点不是除尘器的排放,而是岗位粉尘能否有效捕集也就是岗位环境能否达到国家新标准8mg/m3的问题。烧结用原料大多采用火车运输,由翻车机进行卸料。根据结构,翻车机可分为转子式、侧倾式、端侧式、双车转子式等多种,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应用多为转子式,转子式翻车机有O型、C型两种方式。翻车机进行翻车作业时,由于物料快速高落差落下会产生大量扬尘,导致翻车机室粉尘到处飞扬,经检测,粉尘浓度可达上千毫克每立方米,严重危害着岗位工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转子式翻车机采用的方法是水喷雾(水力除尘)或厂房密闭负压吸尘的方法,水喷雾除尘受季节性的限制,东北地面不适合;厂房密闭负压除尘只能用于单台翻车机单独厂房,且由于厂房空间大,大于常规设计的风量也无法满足除尘效果,很多钢厂翻车机干脆没有考虑除尘,炼铁总厂原翻车机上料系统没有除尘设施,岗位粉尘污染非常严重。
2 烧结粉尘治理措施
2.1 烧结机头粉尘治理措施
二烧机头电除尘于2009年进行改造。原厂地有限,只有原除尘器东侧新建1台除尘器的位置,另1台需在拆除原除尘位置新建。由于烧结机头电除尘是在线生产设备,为减少影响生产时间。施工方案:在东侧空地新建1台除尘器,待此台除尘器建成后第一次接点将东台烟道接于此台除尘。拆除原东台除尘器再新建另1台除尘器,待此台除尘器建成后,第二次接点将西侧烟道接于此台新建的除尘器,二烧机头电除尘器于2009年末完成,除尘器设计排放浓度为50mg/m3。二烧、三烧机头电除尘在生产正常情况下可满足国家新标准。但西烧、新烧排放不能满足国家新标准要求。
国内、国外烧结机头烟气净化全部采用电除尘器,国家新标准要求排放低于50mg/m3,这是目前机头电除尘很难达到的,虽然电除尘增加为4电场,但是烧结机头电除尘受工艺影响温度、湿度、比电阻在波动,烧结机头电除尘的排放也在波动,尤其是烧结生产波动、烧结机开停机等情况。目前全国的烧结机有一半以上已完成烟气脱硫,即烟气中粉尘经过电除尘器后又经过脱硫工艺进一步处理,外排烟气完全可满足国家新的排放标准。
根据国家“十一五”减排规划要求,炼铁总厂从2009年开始采用丹麦的旋转喷雾半干法脱硫工艺,陆续完成6台烧结机的烟气脱硫设施,经过脱硫布袋粉尘排放≤30mg/m3,现炼铁总厂6台烧结机头粉尘排放完全满足国家新标准要求。
2.2 烧结机尾粉尘治理措施
为满足国家新标准30mg/m 3的要求,可对现有电除尘器进行增容改造:一是增大流通面积,使电场风速降低,延长烟气介质在除尘器内的停留时间,这相当于将现有除尘器全部拆除,在原基础上加宽、加高;二是增加电场数量,原除尘保留,在原进口或出口喇叭口拆除增加到4、5个电场,从而增加电场的收尘板面积,延长烟气在电场中停留的时间,以提高除尘效率;另一种方案是电改袋方案:保留原电除尘基础、壳体、灰斗、喇叭口及输灰系统,只将原电场的板线、振打系统全部拆除,重新制作上箱体安装布袋,但由于布袋除尘增加的阻力,需将原电机进行增容。上述方案从运行的稳定性、效果、投资、工期、场地等综合考虑,电改袋方案最优。
2.2.1 滤料的选择
根据所处理的粉尘特性和除尘器进口烟气温度(≤120℃),选用覆膜滤料,使粉尘只停留于表面,容易脱落,提高了滤料的剥离性。原设计排放浓度为50mg/m3机尾布袋除尘器,只需在更换布袋时,布袋的密度选择550g/m2-600g/m2三防覆膜涤纶针刺毡。
2.2.2 过滤风速的确定
过滤风速是确定除尘器结构的关键参数之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性,又要考虑实用性。机尾除尘最佳工作过滤风速为1.0~1.2m/min。如一味追求低风速,成本会大大增加;高过滤风速,必将导致布袋寿命急剧下降;过滤面积大幅减少,布袋不堪热负荷的持续冲刷,形成局部或大面积变形,以致失效;风量很快在短期内下降,影响捕集效果等。
2.3 烧结原料翻车机粉尘治理措施
鞍钢炼铁总厂烧结现有O型转子式翻车机、C型转子式翻车机两种形式。O型、C型翻车机区别在于C型本体有拔车机,用拔车机进行车机牵引、对位;O型翻车机没有拔车机,靠机车车头进行牵引、重车推移。翻车机用于卸球团矿、铁精矿,用于球团矿的新烧2#、3#(互为备用)、西烧3#翻车机卸车时粉尘浓度达一千毫克每立方米。鞍钢炼铁总厂于2008年、2010年分别完成新烧O型翻车机、西烧C型翻车机除尘,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并获得国家专利(ZL 2008 2 0230323.X)。
2.3.1 O型转子式翻车机粉尘治理措施
考虑外界气流影响,新烧2#、3#翻车机(互为备用),欲以最小的风量达到最好的收尘效果,2#、3#翻车机分别设一大型密闭罩(如图1),只设1个移动的顶盖(哪台运行,上盖就在哪台翻车机上),将翻车机上部至料仓口外围整体密封。并考虑为不妨碍翻车机检修可在密闭罩上方设电动式移动顶罩,其运行导轨建在翻车机进出口端部向外约300mm处的轨道梁上,轨道梁由地面钢架支撑,当翻车机内需要检修时,现场操作可使电动顶罩迅速开启,以保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为防止翻车机室南北向的火车进出门有穿堂风对密闭罩内负压的影响,在密闭罩的南北方向设置电动对开门。其启闭与翻车机联锁控制:当摘钩平台抬起的瞬间,车厢即将进入翻车机室时,电动对开门自动开启;当转子准备翻转瞬间,给电动对开门电动联锁信号(与翻车机转子翻转电信号联锁),电动对开门自行关闭,而当车厢出转子时,给电动对开门信号(与推车器电动信号联锁)使其自动开启。整个过程自动控制,并设人工现场控制。
另,在密闭罩适当地方(尽量远离扬尘量大的地方)开设观察窗及小型单开门,便于岗位人员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及维修。
新烧2#、3#翻车机(互为备用),只考虑1台翻车机工作的风量,吸风罩设置在大型密闭罩-3.2m平面、+3.35m处共两层;+3.35m水平分布四个吸风口,每个吸尘口风量20000m3/h,共80000m3/h风量,用于收集从料仓口吸尘罩处的粉尘并维持罩内负压;-3.2m平面吸尘罩布置在下密闭罩,水平分布四个吸尘口,每个吸尘器风量为30000m3/h,共120000m3/h风量,翻车机密闭罩内总风量为200000m3/h。
2.3.2 C型转子式翻车机扬尘治理措施
炼铁总厂西区烧结上料有3台翻车机,3#翻车机为C型,翻卸球团矿,此次考虑的是3#翻车机除尘。车厢南进北出,西侧(即车厢运行方向左侧)有一拨车机。
结合O型翻车机除尘经验,欲以最小的风量达到最好的收尘效果,同样设一大型密闭罩(如图2),将翻车机上部至料仓口外围整体密封。与O型翻车机的区别在于,该C型翻车机配套有拨车机牵引车厢进出翻车机平台,进出密闭罩,故该密闭罩在拨车机侧需预留拨车机拨杆运行通道。即,密闭罩西侧侧板需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侧板做成悬挑式。
扬尘较大部分集中在西侧,欲控制这部分含尘气流,结合现场实际空间位置考虑,抽风点设置在翻车机室-3.3m平台西侧为最佳,既可保证不影响设备检修又能较近的捕集该侧的粉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抽风量。该吸尘点定义为吸尘点Ⅰ(4个吸尘罩,风量均分),因东侧亦有较大量的扬尘,故利用其土建结构特点,直接在东侧±0.000m平台上开孔设置吸尘点。但因该侧粉尘在翻车的前期上升速度较小,且大部分扬尘在±0.000m平面上下范围内的区域回旋,故该侧风量的设计可相对西侧取小些。该吸尘点定义为吸尘点Ⅱ(4个吸尘罩,风量均分)。因西侧±0.000m平面上有拨车机来回运行,故其上部不能再如前一台翻车机在其西侧上部设置抽风点,而只能在其东侧设置。用以捕集未能被下部吸尘罩捕集的粉尘。该吸尘点定义为吸尘点Ⅲ(4个吸尘罩,风量均分)。
=160000=96000=64000除尘总风量=320000
3 烧结粉尘治理实效
3.1 烧结机头粉尘治理实效
鞍钢炼铁总厂现有烧结机6台:2台360m2、2台328m2、2台265m2,现有烧结机头除尘全部为电除尘,二烧、三烧电除尘为双室四电场电除尘,西烧、新烧为三电场电除尘,从2009年开始,现已全部完成6台烧结机全烟气脱硫,机头外排烟气全部满足国家新标准要求。炼铁总厂烧结机、机头电除尘及排放情况见表3。
3.2 烧结机尾粉尘治理实效
全国已有很多机尾电除尘改为布袋,宝钢2008年、2009年、2012年分别将1#、2#、3#烧结机尾电除尘改为布袋除尘,机尾除尘器排放≤30mg/m3,现完全满足国家新标准要求。
鞍钢炼铁总厂现有烧结机尾除尘器6台,全部为3、4电场的电除尘,排放在50-100mg/m3,已完成电改袋方案可行性的论证,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现有的机尾电除尘全部改为布袋除尘以满足国家新标准的要求。
3.3 烧结原料翻车机粉尘治理实效
3.3.1 O型转子式翻车机粉尘治理实效
2008年完成新烧翻车机室粉尘治理项目,翻车机室岗位粉尘浓度从850mg/m3降至5.1mg/m3(见表4),岗位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每年减少粉尘排放量1000吨。这样在确保除尘效果的前提下,既保证翻车机的正常检修又大大节约投资。翻车机除尘技术应用在国内尚属首创,已获得了国家专利,三烧翻车机及及鲅鱼圈烧结的O型翻车机也陆续采用此方案进行治理。
3.3.2 C型转子式翻车机粉尘治理实效
鞍钢炼铁总厂2010年完成新烧O型转子翻车机室粉尘治理项目,翻车机室岗位粉尘浓度从985mg/m3降至8.5mg/m3(见表5),岗位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每年减少粉尘排放量1100吨。
4 结语
鞍钢炼铁总厂烧结粉尘治理及烧结烟气脱硫方面已得了较好效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环保治理还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对工业粉尘及SO2的治理早已完成。目前,国外烧结烟气脱硝正在开展,脱硝技术主要有活性炭法、活性焦吸附法、循环流化床法、半干喷雾法、高能辐射—化学法、奥钢联的MEROS烟气净化技术等。
烧结烟气脱硝则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但我国钢铁企业还没有烧结烟气成功脱硝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实例,鞍钢正准备在西烧进行脱硝的工业性试验。因此必须尽快寻求适合我国烧结烟气脱硝的技术,确实保证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样不仅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总结范文3
关键词:文献综述;研究生学位论文;继承与创新
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
一、文献综述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文献综述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在于介绍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设计的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选题的创新之处。这样,既能反映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又可以使评审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研究的价值,判断研究生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
(一)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寻求切入点和突破点
对撰写学位论文的研究生而言,综述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分析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生通过撰写综述,对不同研究角度、方法,不同研究设计,特别是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批判与反思,可以深入了解各种研究的思路、优点和不足,在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论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首先,从对现有研究缺陷的分析中寻找问题;其次,可以通过对不同甚至是矛盾观点的比较寻找问题;再次,研究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或实践经验寻找那些尚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的问题;最后,可以尝试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研究问题。
(二)为课题的研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论证依据
文献综述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最新成就,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到的启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论文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新线索,使相关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为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丰富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
(三)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有专家估计,我国有40%的科研项目在研究前其实在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成果。重复研究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将导致科研本身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文献综述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占有已有的研究材料,避免重提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做前人已有的研究,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二、文献综述对论文研究继承性与创新性的体现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
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是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弥补或突破。任何研究课题的确立,都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的研究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的趋势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可能性。但创新不是空穴来风,创新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创新都是在其独有的遗产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因此,学术研究的创新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文献综述对论文研究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具体体现
就某项具体的研究而言,文献综述起码要解决以下基本问题:一是要体现哪些人做了微观研究,哪些人做了中观研究,哪些人又做了宏观研究。这三个层次的研究是齐头并进的,还是分阶段依次递进的;彼此是相互孤立的,还是藕合关联的。二是要体现哪些人做了原理性研究,哪些人做了原则性研究,哪些人做了制度性和政策性研究,哪些人做了技能性与技巧性研究。如果说,以往的研究只是聚焦或局限在某类研究或某些研究上,没有完成从原理到技巧的系统探索,那么还有哪些区域的研究是缺位的,这些区域是否函待研究或值得研究。三是要体现以往的研究整体上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之研究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彼此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性;后期研究是如何继承、突破和超越前期研究的;继续研究的起点或制高点在哪里,未来的研究空间如何拓展。四是要体现以往的研究有哪些优点或取得了哪些可资借鉴的成果,整体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如何弥补这些不足。
(三)怎样通过文献综述实现研究论文的继承与创新
文献综述是为了明了过去研究的状貌,把握或占领当下研究的制高点,最终形成创新的研究成果。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观点,并用合理的逻辑将它们准确地表述出来,并梳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动态,理清研究现状进展与困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成功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是描述与解释、欣赏与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的有机统一。
研究生应当通过对当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文献进行“再研究”,全面掌握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找出某一问题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文献综述体现某研究在该研究领域的继承及发展,进而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实现在某领域研究基础之上的创新,明确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三、结束语
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应通过文献综述找到研究的起点,但要力避过度依赖别人的研究成果。如果过分地依赖于以往的研究抑或某种理论与观点,最终将难以实现突破和超越,取得更大的创新性成果。然而,不少研究者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撰写文献综述之后,很难走出别人的思维框架,总是不自觉地重复别人已做过的研究,复述已有的学术观点或思想。另外,还有不少研究生喜欢或习惯于在别人做过大量研究的领域选择学位论文主题。在这些人看来,在已有相当研究基础的研究领域选题,可借鉴的研究成果多,研究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如此种种,无疑都是对以往的研究过度依赖的表现,不利于学术创新和研究领域的拓展。
参考文献:
[1]王琦.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
技术创新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总结评价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传统生产方式已经被逐步改造。加之市场需求个性化趋势愈演愈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使得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发企业已无力独自承受,于是世界各国开始寻求产业技术创新的新途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特征,联盟组织模式及其联盟的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新展望。
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及特征研究
在研究初期,学者们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战略联盟。David J. Teece(1992)认为,战略联盟是指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性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包括技术成果互换,R&D 合作协议等。 [1]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和日本竹田志郎教授认为技术创新联盟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速度加快及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必然趋势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结成的具有一定相互依赖性的战略关系。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战略联盟,转向关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李学勇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总结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2]相对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更能形成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关系。赵志泉(2009)则进一步界定了联盟主体的功能,他认为,政府的作用是为重大科技专项,提供专项资金;企业的作用是提供创新所需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员和科研设施,参与研究开发和进行技术推广;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是通过提供智力资源参与研究开发。[3]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研究。张晖明,丁娟(2004)认为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技术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与一般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联盟相比,技术创新联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技术创新联盟是以大型企业为活动主体的组织间合作;(2)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大规模的、常常要涉及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综合型合作;(3)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相互依存的战略性合作。[4]蒋芬(2009)基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背景和目的考虑,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组织相比,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1)联盟建立在企业发展内在需求之上;(2)体现国家和区域战略目标;(3)具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联盟协议;(4)实行开放发展的组织和运行机制。[5]胡争光,南剑飞(2011)进行了最新的研究,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一般特征归纳为:(1)主体企业化;(2)目标产业化;(3)合作自由化。[6]总体来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有一般技术联盟所共有的合作互利,战略长期性等特征,同时也有自身鲜明的独立特征,它不仅是产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达成的技术联盟协议,而且也是一种建立在整个产业发展内在需求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同时体现的是国家发展的目标。
我们根据当前产业经济激烈竞争的现状以及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初步概述,可以看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生是必然的结果。在某一个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初阶段,它都是封闭的,不与外界相联系的,是组织内部的创新,通常是利用整个产业的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现有的资源进行自我的创新,在开始阶段,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创新后的产业壮大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产业内部由于缺乏知识资源支持,知识更新慢等原因,独立创新能力减弱,整个产业开始下滑,甚至最终面临消亡的危险。如果某产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相联合进行创新活动,由于高校、科研机构是重要科研成果产生的主要阵地,而这些科研机构无法将这些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某产业与其联合之后,运用其科学成果进行创新,既能创新自己的产业,又能使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因此整个产业会出现长期的不断壮大发展的势头。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大型的创新活动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的支持,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合作者进入战略联盟的条件和进行利益分配存在分歧,这就需要政府的的政策约束管制。因此,由于缺乏政府资金支持以及政策约束管制,整个产业最终还是会走下坡路。从长远来看,只有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联合起来进行创新活动才能使整个产业不断持续的壮大起来。由此可以看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现有文献中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以及特征的归纳总结,以及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得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主体及其作用定位,用以下图的“金三角”表示。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及其组织模式研究
学者对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及其组织模式研究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对其研究也比较少,没深层次的剖析。胡耀辉,张莉(2009)认为技术创新联盟各种组织形式,应根据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进行选择,目前国内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以股权方式为主,69%的联盟采取合资方式。他们认为从事大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技术创新联盟选择合资型联盟组织形式比较合适。[7]张晓等(2009)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他将运行模式分为:(1)采取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2)采取模拟公司模式;(3)聘请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管理。他认为无论是哪种模式的联盟,都必须坚持开放发展机制。[8]蒋芬(2009)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和协调者的角度,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合作模型分为龙头企业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和政府推动型四种模式。[5]可以发现,已有的研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联盟的类型进行划分,而对于各种类型的联盟优劣势缺少分析问题的研究也较少。
3.关于联盟的收益及其分享机制的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所产生的利益分配合理与否,是影响产学研战略联盟之间能否实现有效合作的关键。陈菊红等(2002)则引入贡献系数因子以衡量成员相异的核心能力,认为对动态联盟的成员,当其核心能力越独特,越重要,贡献系数越大时,则其相应的分配系数应该越大。[9]张延锋,刘益,李垣(2003) 建立一个简单的价值模型,首先分析了战略联盟价值创造的源泉,然后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了合作者进入战略联盟的条件和进行利益分配的几个基本规则。他认为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来源于三个主要途径:知识学习与创造,共享相关资源降低成本,获得市场力量。任何一个联盟成员的参与都会给战略联盟带来价值增加,联盟成员的预期价值分配取决于各自的机会成本与台作的成功概率,根据这一定理引进了风险因子n改进了shapl印值分配方法,从而得出了合作者参加联盟的预期收入,对shapley值进行了调整,同时根据联盟中权力与利益不对称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用博弈的观点来分析战略联盟中收益分配的问题。[10]何卫平,龙昀光,马亮(2008)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对技术联盟问题的可行性分析,他从技术联盟的产生目的、合作伙伴的甄别确定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收益分配等,都涉及到联盟各方的利益,共生是技术联盟存在的原动力,也是技术联盟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11]因此,建立共同投入和成果共享机制以及风险分担机制,可使联盟成员成为利益共同体。
4.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全新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国内外将其当作研究的热点。在以上分析中发现,现有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主要是从内涵、特征和运行模式等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而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中管理机制、冲突协调机制以及如何选择联盟伙伴,如何降低联盟风险等重要问题,研究还很少,应继续从不同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
项目基金:山东软科学项目(2011RKGB4012)。
参考文献:
[1]David J.Teec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7, 509–533(1997).
[2]李学勇.“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R],2010.
[3]赵志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2009(4):18-19.
[4]张晖明,丁娟.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分析[J].社会科学,2004(8):5-8.
[5]蒋芬.“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趋势[J].华东科技,2009(12):36-37.
[6]胡争光,南剑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1):74-77.
[7]胡耀辉,张莉.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形式及其运作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2-55.
[8]张晓,盛建新,林洪.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52-55.
[9]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 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02(1).
[10]张延锋,刘益,李垣.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3(2).
[11]何卫平,龙昀光,马亮.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发展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8):104-106.
作者简介:
技术创新总结范文5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网络;有效路径
一、引言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就是由企业创新活动引发而产生的网络,即在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享用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无法分享技术创新成果的企业将在竞争中逐步边缘化,构建合理的创新合作体系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出路。现如今,技术追赶的社会化进程加剧,企业之间的联系频繁,创新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路径依赖的社会化过程。技术创新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进行技术创新的平台。
企业如何有效构建技术创新网络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国内外均已经出现了成功的技术创新网络,随着我国的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企业在参与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方面应当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方法。
本文研究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有效路径,旨在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来体现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方面的行为方式,为企业在自身创新体系的建设上提供一个可靠的流程参考经验。
二、文献回顾
随着非线性创新理论在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过程的复杂性。由于创新过程的多层次、多环节及多参与主体的交互作用,创新体系的建设单靠人为的构造已不可能。学者们寻找突破创新的缺口开始从创新体系的结构上面着手。
技术创新网络是创新结构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个议题最早是由Freeman提出来的,他指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这是技术创新网络理论最早的结构框架形式。在我国,盖文启是最早探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基于国外的技术创新网络体系理论,把侧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理论框架角色性质明显,具象化到了企业、大学或者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及区域金融机构等五个方面。王大洲指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发起起点是多种可能的,创新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起点,同时他从创新交互及反馈机制的角度指出了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六大原则。刘兰剑、司春林总结大量文献,多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网络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党兴华、郑登攀进一步总结和分类,探讨了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分类。最近的研究大都属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与演化课题,刘晓燕、阮平南等在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网络理论从国家创新系统框架脱离之后,侧重点逐渐从国家政策战略层面转移到市场层面,宏观上的创新策略从国家干预角度逐步转到了市场自主合作角度,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网络核心的研究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但是,这些创新网络理论的研究或是关注创新网络作为整体发挥作用,或者侧重研究内部演化过程,他们相对的直接钻入到创新网络的非线性理论之中,对创新网络形成的过程基本上不做讨论。
三、路径解析
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由于其层次较多、环节复杂、创新主体多样,创新价值实现的任一过程都可能出现创新,因此技术创新网络的实现是多路径的。本文力图从多路径的技术创新网络实现方式中找到一种概括性的、线性的规划方式,将创新的复杂性包容进去,构建一条有效的技术创新网络路径。
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拥有最多最广的资源,是其他各创新主体的最终服务对象,主导或者辅助支撑着创新的环节,在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由于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任一环节的创新过程都可以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表达,本文选择企业作为网络构建路径的起点,规划技术创新网络的复杂互。
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是基于两个平台的建设。一是技术创新网络外在表现出来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勾连,如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正式或者非正式关系、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外在表现出来的结构平台的建设。二是技术创新网络的内部学习消化模式,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来消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平台来创造知识,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内在表现出来的学习平台的建设。这两个平台的建设是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建设上利用资源和创造知识的基本途径。
(一)结构平台建设
企业的创新活动过程,既有技术性的创造活动又有非技术性的要素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结构平台的建设来协调这两个过程,通过网状形式的结构建设达到创新的目标。结构平台的建设实质是企业联接各创新主体,表现是企业网形式。许多学者通过明确的角色安排来表现结构平台的建设。资源要素决定着结构平台的广度,企业通过网络整体的资源欠缺状况来发掘拥有相关资源的创新主体。
企业仍然在结构平台的建设上起着核心的作用,这是由于:1.企业是创新市场要素的最好综合体,是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最好结合体,其他创新主体或者市场要素形式单一,或者职能形式单一,不具备平台建设的基本素质;2.企业对盈利的关心超过其他创新主体,企业更加关心创新的产出,是追求创新利润最理想化的角色;3.规模效应决定了只有企业有这种能力来建设这个平台。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平台建设表现为挖掘的模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稀缺资源促使企业发掘合作伙伴,通过挖掘来追求技术进步或弥补非技术要素影响,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结合。结构平台的建设代表着创新网络的价值取向问题,通过小单元的连接构成系统的雏形,是在创新利润的驱使下成本合理的结构补偿形式。
(二)学习平台建设
创新过程的本质是学习,创新主体之间内部交流方式属于共享式的学习。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是在合作交流基础上的知识共享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关系到企业知识总量的变化,决定着创新的方向,是一种螺旋上升的重构学习模式。
学习平台能够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上所有的显性知识,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来重新构造自身的知识体系,知识总量增长的同时,创新主体自身的知识更加靠近创新的方向。所以,创新主体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者,也是技术的改造者。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内,任何创新主体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体系做出贡献,螺旋上升式的知识改造平台使得成员之间的学习机制不仅仅是复制,还有重构。
技术创新网络内的知识学习是从简单到复杂,然后高层次利用,新技术往往是创新合作关系的凝聚点,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引起创新网络内的学习效应。技术在创新网络内的流转也是在不断进化,新技术采用的越多,被开发和改进的就越多。同时,技术创新网络在结构上扩张,新加入的创新主体成为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相互学习的对象增加,知识总量也相应增加,这会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
四、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运转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终极目标是把概念化的商品通过技术转化为产品,并攫取商业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构建网络的组织机构是实体形式的,而它们之间的联系构成的存在形式则是虚拟形式的“网络”。包容创新的复杂性,把技术创新简化成线性模式,它的构建过程的脉络就如同蛛网结网过程:商业概念和技术源头构成网络的起点,靠吸收和网络嵌入方式进行联接,企业之间的联系构成网络的线条脉络。具体来讲,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不仅涉及到网络的具体组建流程,还涉及运转方式。
(一)组建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组建流程是从源头开始,慢慢进行扩散,最终丰富稳定。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源头是成型的商品概念,通过初始的技术来进行组建。由概念到商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开始组建网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初始的技术准备成熟――概念商品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时机已经形成,初始的技术成果是组建流程的起点。但是,作为最初始的技术有着不安定的因素存在,技术的成熟需要不断结合来实现,这就要求网络通过吸收成员来满足资源需求,网络的拓展过程随之而来。这种需求涉及市场上多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伴随着网络成员之间的频繁联系与繁复管理,同时,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
在网络化的过程中,各种市场要素之间的相互支撑尤为重要,例如技术和资金之间的支撑,资金与劳动力的支撑等,互补的资源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只有经历了最终的磨合,创新产品才能规模化生产、投入市场、获取商业利益。
(二)运转过程
相对地,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过程的运转过程主要是偏好选择和创新空间扩散的问题。
网络的选择过程十分复杂,但是从创新环境发展的角度上还是有迹可循的。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环境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分别是创新主体成员的融合和解散,系统在稳定的运转中发展壮大。主体成员融合的原因是创新主体需要的资源能够被提供,随着网络在资源上得到丰富,它的偏好就有了自我意识,选择成员的目的性更加明确,随机性减弱;同时,在偏好选择形成的过程中,之前无意识形成的网络,会随着资源状态的改变,或者保留,或者清除。这种偏好特性保证了系统的螺旋状上升式的发展。
创新空间的拓展支持着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支持着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创新体系的建设。在技术创新网络中,随着网络结合的成员越多,创新空间就越大。但是,随着产品概念结合技术的成熟度提高,技术发展的可塑性就越低。创新空间的改变牵涉到技术创新网络创新体系中合作规则的变化,合作形式多样化是技术创新网络的高级追求。
五、陷阱突破
创新总是希望力图打破现有技术的平衡,随着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演化,经常会陷入陷阱之中,这阻碍了技术创新网络进一步发展。
网络的延伸性会带来创新活动链条增加,信息的递增收益使得不同创新主体对技术的理解出现“势能差”,对技术理解能力高的就容易主导整个技术创新网络,对技术理解能力低的就容易脱离技术创新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势能低的企业越来越多,网络会出现停滞不前或者萎缩。
由于技术的相互关联性,与新技术相关的新技术会得到开发,形成技术同盟,这造成了新的技术壁垒,阻碍具有突破性质的技术的引进,技术创新网络的扩张受到影响。
网络自身有着很强的自适应机制,通过网络治理的方式来规划和治理是重要突破口。
六、框架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总结出如图1所示的框架。
本框架是以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为代表,通过构建结构平台和学习平台来达到资源互补和内部学习的目的。整个框架是基于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基础平台的建设,同时考虑陷阱突破设计,为企业构建技术创新网络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本文将技术创新网络的复杂性内化,从复杂的系统中找出一条有效路径,通过构建框架的形式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脉络表达出来,能够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过程性表现出来,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提供一种简明的参考范式,为企业在市场中的创新活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任锦鸾.创新机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5).
[3]王大洲.论企业创新网络的建构原则[J].科技管理研究,2006(05).
[4]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机制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05).
[5]刘兰剑,司春林.创新网络17年研究文献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04).
[6]党兴华,郑登攀.对《创新网络17年研究文献述评》的进一步述评――技术创新网络的定义、形成与分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03).
技术创新总结范文6
【文章摘要】
本文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义,对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从政府建设、政策建设和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对策
迈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所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技术创新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这已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1 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
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对于技术能力的研究开展的却比较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水平,所以现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开始逐步重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但由于技术创新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多而复杂,学术界有很多不同观点,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存在很大争议,一直没有作出明确、科学的规范。现在学术界一般都是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区域)和宏观国家这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和定义。笔者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包括若干能力要素,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合理运用和支配这些能力以及各种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技术流的能力。
2 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和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具备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一定的比较优势。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支柱产业是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优势产业是医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特色产业是能源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和纺织产业。但吉林省做为老工业基地,其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导致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偏低主要是下面几方面的问题:
2.1 首先是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政府支持力度弱
技术创新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科研院校的投入,但吉林省由于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均显不足,造成产学研无法合作开发大的项目,同时也无法进行高水平的技术开发,无法给经济发展带来大的影响。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的指导协调作用还不够,缺乏必要优惠及鼓励政策,无法促进产学研合作。
2.2 其次是没有建立起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调研发现,企业和科研院所均感到缺乏为他们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社会中介数量偏少,对中介机构缺乏足够的信任,作用也不明显。另一方面,社会中介服务又感到需要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客户很少,因此很少有中介机构愿意专门从事技术创新的服务。还有一个的主要原因是委托方的违约、毁约、逃约现象严重,这种情况会给中介机构带来严重的损失,让中介机构无法生存。
2.3 产学研整体环节衔接不顺畅,科技成果转化不利
企业与科研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其利益目标的不同和风险因素的未知性使他们之间的合作无法顺利进行。科研院校的优势是科研力量强,技术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成果多,其弱势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因此科研院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结构性矛盾。具有先进性的科研成果在现实企业的生产工艺上无法生产或转化成产品,二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产学研前后环节整体衔接的不顺畅。
2.4 最后是产学研合作风险投资机制还未建立
对于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存在着利润大、投资大和风险大的问题。这样大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客观需求,而企业的自筹资金又非常有限。因此,若想做大的据对已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调项目,必须使用过银行贷款、从股市中筹集、国内风险投资、发行企业债券、国外风险投资等融资形式,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3 提升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3.1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创新意识
要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策引导、激励和监督等方面,不要直接干预企业的创新活动,在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之间起到组织领导和间接调控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财政、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支持性政策,建立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政府不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把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培养成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建设好创新中介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创新中介服务能力,以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3.2 完善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首先要制定科技投入政策。由于技术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和风险性,而单个企业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有限,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牵头建立立技术创新的风险基金,采取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其次要制定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如果想鼓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可在现有税收政策上进行减免,采取加速折旧制度和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减轻企业的税负。对企业的新产品或者是高新技术产品实行低税率征收政策,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还要制定金融信贷政策。由政府牵头,带动企业、科研院所、银行及其他投资者合作投资成立风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创新的投资或担保。
3.3 建立和完善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实质上是“产、学、研、管、中、金”相互合作的过程,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市场监管等诸多部门。吉林省创新体系建设就是在吉林省产业和科技发展的优势领域,进行积极投入,重在知识创新能力建设和企业技术科技的创新能力的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推进吉林省“一线两翼”区域的建设,创新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还要完善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创新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体系建设,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吉林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F.M.谢勒,技术创新一经济增长的原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傅家骥,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