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1
作者简介:武素芳(1962-),女,大专,主管护师。
糖尿病病人在治疗中,由于治疗不当或者饮食失节.急性感染等因素,而发生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既往死亡率较高,继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和积极补液疗法以来,抢救成功率已大大提高。我院自2008年以来共收住糖尿病患者361例。其中合并酮症酸中毒的47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抢救成功。现将治疗与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35-73岁。文化程度文盲-高中,职业工人、农民、干部。
2 治疗
原则补充生理盐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补钾等。
2.1 补液:补液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由于酮症酸中毒常伴有血浆渗透压的升高,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补液量和速度视失水程度而定。如病人无心力衰竭,开始时补液速度应快。在2h内补1000-2000ml。以便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血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及临床症状,调整补液量和速度。一般第一个24h应补液4000-6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10000ml。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者,快速补液不能有效纠正者,应补胶体溶液,并采取抗休克措施。由于治疗初期血糖浓度已很高,不能给葡萄糖液。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输5%葡萄糖液,并加入速效胰岛素。
2.2 胰岛素治疗:通常0.1U/ kg/h的胰岛素开始应用。然后,根据血糖及酮体的监测,及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在胰岛素的应用中要防止血糖下降过快及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可静脉点滴,当血糖浓度持续在11mmol/L左右,尿酮体转阴.尿糖(+)时,改为皮下注射。停静脉点滴前1h,先皮下注射,一般为6-8U。以防血糖回跳。直到症状纠正后,改为常规治疗。
2.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包括急性感染.治疗不当.饮食失节.以及精神刺激.疾病的应激状态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使血糖更进一步增高,酮症酸中毒更加严重。所以要针对病因对症处理。
2.4 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轻症病人经上述治疗后,酸中毒可逐渐纠正不必补碱。当酸中毒严重,经过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可给于小剂量的5%碳酸氢钠静脉点滴。酮症酸中毒病人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钾。如治疗前血钾水平低于正常,开始治疗时即应补钾。头2-4h通过静脉补液,每小时补钾约1-1.5g。如果病人尿少或无尿,应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定时监测血钾水平,并结合心电图.尿量调整补钾的量和速度。
2.5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a. 心血管系统:补液过多过快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失钾或高钾时,易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降低血糖过快或血糖太低时,可发生心肌梗死,甚至休克或猝死。血液浓缩凝血因子加强时,可引起脑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b. 脑水肿。c. 急性肾功能衰竭。d. 严重感染和败血症。e.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f.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g. 其它:如急性感染.胰腺炎.急性胃扩张等。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观察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血压的变化。详细记录液体的出入量。如病人出现高热应立即采取措施给于药物和物理降温。
3.2 建立两路畅通的静脉通路,一路补液,另一路小剂量给胰岛素。小剂量胰岛素有治疗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较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低血钾等,可使血糖稳步下降。在胰岛素治疗阶段应注意抽取胰岛素的量要准确,并及时监测各项指标,如及时留取血、尿标本,动态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等,并根据测定的指标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补钾。注意标本的采集要准确,避免在输液同时同侧采血,采取尿标本同时,要嘱患者排空膀胱的残余尿液,以免出现假阳性。尽可能地鼓励患者进食,对进食少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适当输入含糖的液体,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的剂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3 严密监测血糖、酮体和电解质的变化,血糖和酮体可每2h测一次。电解质可1-2h测一次,根据它们的变化,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和补液速度。
3.4 预防继发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每日用消毒液对物体表面和地面擦拭两遍。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长期保留尿管的病人,对尿道口每日用碘伏消毒两次,尿袋每日更换一次。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每日取尿液一次送去做尿分析或遵医嘱。
3.5 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全身皮肤每日用温水擦拭1-2次。保护受压部位和骨隆突处。保持被褥及床铺整洁、干燥。
3.6 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进食,减少液体的补充量。避免因液体输入过多而引起的并发症。
3.7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口腔护理2次,同时观察口腔及粘膜的变化,以防口腔感染或溃疡的发生。
3.8 保暖:经常触摸患者的四肢末端,特别是双足,必要时加盖衣被。DKA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末梢循环障碍。保暖能改善周围循环。应每日用温水泡双足,并按摩四肢和双脚。
3.9 心理护理:因DKA病程长,病情较重,大多数病人容易产生悲观、孤僻、烦躁不安、厌世等情绪,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要多关心、安慰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及心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护理。 首先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顾虑。使病人了解病情及发病机理,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给病人讲解此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很高,多数病人对治疗报有信心,能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希望达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患者掌握应有的知识,认识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平时如能积极治疗,坚持糖尿病个体饮食疗法,定时做血糖.血钾.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症治疗,是完全可以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生活规律,对生活充满希望。
3.10 健康教育:普及糖尿病知识,把糖尿病知识制成老百姓易看、易董、易接受的电教片和小本子,在医院、下农村、到街道进行宣教。给病人讲解药物一定要长期、规律、足量用药。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定成份,不能暴饮暴食、坚持日常监测和到医院定时检查。消除不良因素,严格控制体重,消除肥胖,少抽烟饮酒。做好自身保护,避免感冒和各种感染。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2
关键词: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对人体的影响极大,受高血糖影响,患者的神经和血管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又以糖尿病足威胁最大[1,2],可能引发严重的足部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截肢。目前针对于糖尿病足,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介入治疗,但其手术操作较困难,需要患者的默契配合,因此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极高。本文以98例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为例,分析了综合护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包含对象98例,均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糖尿病足患者,疾病的诊断符合WHO相关标准,均行介入治疗。按患者自愿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5例,男女比例为32:23,平均年龄(64.1±3.7)岁,糖尿病足平均病程(1.2±0.3)月,行Wagner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Ⅵ级患者比例为6:7:15:19:3:5;对照组患者43例,男女比例为26:17,平均年龄(63.8±4.5)岁,糖尿病足平均病程(1.3±0.2)月,Wagner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Ⅵ级患者比例为7:4:12:16:3:1。两组患者一般信息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充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和单纯求囊扩张术,观察组中两种方案患者分别有31例和24例,对照组中分别为28例和15例。均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下开展手术。
1.2.2 围手术期护理方案 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前主要进行针对于手术的健康宣讲,同时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术后主要行生命体征观察。
对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术前护理主要还包括如下工作:①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任何不良心理反应,如悲观、焦虑等,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逐步消除各种不良心理。②深入的健康宣讲。健康宣讲不仅需要涉及到手术配合相关知识,还应该涉及到疾病的一般常识、血管介入治疗的注意点等,同时还应注意邀请手术成功患者回院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指导;术后护理主要还包括如下工作:①进行饮食指导,要求患者多饮水,使用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②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恢复,鼓励患者开展有氧运动,穿柔软透气的袜子与鞋,遵从医嘱用药。③强化病情监测,注意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穿刺点出血这类常见症状,做好郑毒性处理。
1.3 统计项目 统计项目主要包括组患者手术配合不良率、手术时间、疾病知识不达标率、术后并发症率,其中手术配合不良项面向主刀医生、疾病知识不达标率面向患者,均行问卷调查,使用模糊数字法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上述数据,对计量数据,以x±s 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对计数数据,以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若P
2 结果
见表1。分析可知,观察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足对患者的威胁较大,可能进一步导致患者坏死,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导致基础疾病的治疗更为困难,因此需要积极应对。目前利用介入手术的方式,我们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较为成熟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拯救了千千万万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3],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可能因为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方式不了解,而使得手术配合不默契,最终影响手术效果。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结合心理护理、健康宣讲、饮食指导等于一体的综合护理,却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果,本例中观察组未出现手术配合不良情况,术后也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这使得手术过程要更为轻松,充分保证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其研究结果与刘凌云等[4]开展的研究相类似,充分显示出综合护理的有效性。
总之,从本例的研究中能够看出,介入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措施,为了提升患者的预后,我们应该开展积极的综合护理。
参考文献:
[1]杨扬,王峰,李克,等.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0):826-828.
[2]李雪,陈金华,,等.糖尿病足介入治疗中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11):874-875.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3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增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是CRF的最重要病因。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收集我院3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67岁。血管通路其中颈内静脉长期管26例,动静脉内瘘10例。均规律血液透析>2年。
1.2方法 采用德国Fresenius 4008B型透析机,给予Fresenius Fx 60高通量透析器,尿素转运面积系数967 mL/min,超滤系数46 mL/mmHg/h,有效面积1.4 m2。血流量为200~250 mL/min,2~3次/w,4 h/次。
2观察与护理
2.1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低血压是指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30 mmHg,或收缩压降至
2.2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透析中低血糖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ESDN患者外源性胰岛素从肾脏排泄时间延长,造成血浆胰岛素半衰期延长,代谢减慢,而且透析不能清除胰岛素这类大分子物质,引起胰岛素蓄积。经过透析后胰岛素受体活性增强,使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增强;②由于尿毒症使得体内毒素积聚、酸中毒、贫血等原因,患者通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再加上严格限制饮食,糖摄入过低,热量摄入不足,造成透析中发生低血糖;③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在4 h的常规透析中会丢失20~30 g葡萄糖,再加上使用无糖透析液,更易引起低血糖。④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干扰糖的代谢。⑤糖尿病胃瘫可导致患者胃排空延迟,出现餐后低血糖。⑥充分透析后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透析时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血糖及用药情况,发现有引起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早干预处理,并给予健康宣教。针对高危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血压、血糖。一旦发现头晕、恶心、心慌、出大汗等情况,立即测血糖,暂停超滤,减慢血流量,血糖
2.3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 接受透析的糖尿病患者多有固有的心脏疾患、尿毒症状态及代谢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口服药物以及受透析相关因素的影响。透析中发生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很多,包括心衰、心包炎、严重贫血,电解质(钾、钙、镁)异常、酸碱平衡紊乱、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低血压及药物 等[1]。我科心律失常患者常见脱水过多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高钾血症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低钾血症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针对高危患者,透析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定期监测血清钾离子浓度,给予吸氧,避免脱水过快过量,控制超滤率,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纠正贫血,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合并心脏疾病及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患者,透析液钾离子浓度不宜过低。加强健康教育,控制透析间期体重,根据血清钾浓度指导饮食。
2.4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心力衰竭常见原因为心肌损害、容量负荷过重、严重心律失常。糖尿病肾病患者还要经受肾衰竭本身贫血、高血压状态及代谢因素的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还受透析模式、超滤量、超滤率、透析液温度、透析液电解质浓度及酸碱度、內瘘血流量的影响。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心力衰竭常见诱因为高血压、水钠潴留。透析前反复强调控制体重增长的重要性,低钠饮食,合理应用降压药。透析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等变化,发现急性心力衰竭征象,给予吸氧,应用镇静剂,安慰体贴患者,解除恐惧心理,配合医生及时给予强心、扩血管治疗,给予单纯超滤减轻心脏负荷治疗。
2.5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透析中高血压多半在透析中、后期发生,轻度升高可无自觉症状,血压超过180/100 mmHg,患者可有头痛,严重可出现恶心、呕吐。透析中高血压常见原因透析液钠、钙浓度较高,失衡综合征导致颅内压升高,超滤后引起肾素水平升高、透析中清除降压药物、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精神紧张焦虑等。针对可能原因,透析时多与患者交流,使患者心境平稳,心情放松;告知患者低钠饮食,控制体重增长;调整透析液钠、钙浓度;密切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增高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选用合适降压药。
3结果
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4000例次,干预对策前后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4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成为CRF的首位发病原因,在我国也成为继慢性肾小球肾炎后第二位发病原因。糖尿病肾病引起终末期肾衰竭人群的年龄在逐渐增大,而且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在慢性高血糖的长期作用,可引起眼、肾、心、血管、四肢、神经系统等器官系统严重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因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失衡,贫血等因素的影响,并发症更加严重[2]。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有低血压、低血糖、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有些并发症的发生有时是一瞬间,不及时处理可危急生命,因此血液透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特别针对一些高危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心率情况,及时发现不良症状及体征,及时查找病因,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在日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针对高危患者提前给予干预措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给予干预措施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加强透析间期的管理,医务人员利用合适时机,展开全面健康宣教,对高危患者反复强调合理饮食及控制液体的重要性,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4
关键词 初诊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40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为达到近乎正常的血糖控制需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并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模式,用计算机控制将外源性胰岛素按时定量地注入人体,使胰岛素在体内的浓度更符合生理水平,胰岛素吸收更稳定,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1]。2008年4月~2010年4月对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应用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并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认为胰岛素泵在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危险方面等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均符合1998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将其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治疗(CSII)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CSII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42±5.59岁,平均病程1.16±0.74年,体重指数(BMI)23.2±4.1kg/m2;MSII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43.63±6.17岁,平均病程1.21±0.77年,BMI 24.1±3.8kg/m2。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配餐,并接受相同的健康教育,以及手指微量血糖的检查方法。两组的年龄、病程、BMI、和治疗前血糖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见表1。
治疗方法:CSII组采用美国Minimed507型胰岛素泵,重组人胰岛素R(优泌林R),基础量为总量的40%~50%,50%~60%为餐前追加量。MSII组采用重组人胰岛R(优泌林R)3餐前皮下注射,21:00给予精蛋白锌胰岛素(优泌林N)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两组治疗中每天测7次血糖(3餐前、餐后2小时、凌晨3:00时)。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的稳步型血糖仪ONE TOUCH SureStep测定末梢血糖。两组治疗前均记录每位患者年龄、体重、BMI、每天胰岛素用量及糖化血红蛋白。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目标血糖值:3餐前及睡前血糖≥3.6mmol/L且≤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ol/L且能持续3天。末梢血糖≤3.5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定为低血糖。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
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见表2。
讨论
护理体会:⑴心理护理:由于该组均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所以对胰岛素的治疗尤其是胰岛素泵的使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顾虑。胰岛素泵为引进的高新仪器,患者对仪器的效果及可靠性都不太清楚,这就需要护士热情、耐心的讲解,消除其顾虑。说明此方法具有安全、方便、可靠、疗效确切等优点,用泵后可在短时间内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且较为平稳,免除葡萄糖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2],尤其告诉患者采用强化治疗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单纯依靠饮食和运动就可以维持血糖基本正常,消除患者及家属所谓的胰岛素依赖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意接受并积极配合置泵治疗。⑵使用胰岛素泵的护理:①置泵前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文化水平、身体素质、家人的支持、饮食情况、经济能力等,并正确选择胰岛素的种类,只用短效和速效胰岛素,注意胰岛素的有效期。做好患者皮肤准备,避开有皮肤病或疤痕的部位,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消毒,避免感染。②置泵及带泵期间的护理:密切观察血糖情况,注意有无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刚使用胰岛素泵的时候需要勤测血糖,必要时每小时测1次,保证其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患者的教育,在行走、睡觉时注意保护胰岛素泵,避免管路扭曲、滑脱或跌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洗澡或外出检查可用快速分离器浆泵取下,但不得超过1小时;护理人员经常检查输注装置是否通畅、注射部位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出血、硬结及感染、过敏等表现,每周更换敷贴2~3次,更换输注装置1次,出现问题及时更换。⑵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在使用胰岛素泵期间仍应坚持糖尿病饮食,并定时定量,严格按照营养科制定的食谱进食,有何不适及时与医生、营养师沟通,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⑷运动护理: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很重要,根据糖尿病患者身体情况,鼓励其适当运动。携带泵运动时,提醒患者不宜剧烈、幅度较大的运动,并注意活动时间的选择,不能空腹运动。
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依从性,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手段。持续24小时的基础胰岛素输注可抑制肝糖生成,从而使夜间和两餐之间的血糖平稳下降,餐前追加剂量以控制餐后血糖高峰,更易获得稳定的血糖控制,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宋淑燕认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3],是目前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泵的操作技术及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晓平,戴小英,邹朝春.23例儿童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6(8):544-545.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5
【关键词】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评价
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岛。是一系列持续注射胰岛素的装置,它模拟人体胰岛分泌功能,控制人体血糖。将注射器内装满胰岛素放入泵中,用于输液管前段相连的引导针头注射患者皮下,在胰岛素泵的推动下把胰岛素输注到患者体内,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的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以保持全天血糖的稳定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1 资料与适应症
1.1临床资料 我科使用胰岛素泵对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106例,女14例,年龄在14-78岁,平均为39岁;病史为0-15年,平均7.5年,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118例,同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及该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2胰岛素泵的适应症 采用普通胰岛素多次注射血糖控制不好者;血糖波动大经常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者;频繁发生低血糖但又无感知者或经常在半夜发生低血糖者;胰岛素需要量7.8mmol/L)的患者;生活极不规律,经常上夜班不能按时就餐的特殊职业者,经常出差的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与欲怀孕的患糖尿病的妇女;使用胰岛素泵对初发的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强化治疗,有利于胰岛的自身修复与再生;已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者;外科手术前及术后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我们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胰岛素泵的特性,讲明使用胰岛素泵的目的及意义,解除患者顾虑,使其了解胰岛素泵是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使其树立信心,更好配合治疗。
2.2操作方法
2.2.1病人准备 使用胰岛素泵前应淋浴,特别是注射部位应清洁,更换宽松、棉质衣服,以避免注射部位感染。
2.2.2胰岛素泵使用时的护理 (1)注射部位的选择,以腹部为注射最佳的部位。(2)胰岛素泵的准备:注射前应提前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在室温下0.5h以上。抽好胰岛素的空针应排尽空气,不要摇动空针以免产生气泡。(3)胰岛素泵管的准备:根据病人腹部脂肪厚薄程度选择适合的胰岛素泵管装置,腹部脂肪软薄者选用斜插式针头或PMM针头,皮下脂肪较厚者选用12MM针头。(4)胰岛素泵的调试:没量基础量、餐前追加量,由以往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以及体重等指标综合估算,总数的50%为基础输注量的输入,余下的50%以餐前剂量输入。(5)胰岛素泵注射针头置入:因碘可以使胰岛素失效,用75%的酒精消毒两遍,待消毒处皮肤干燥后,一手提起皮肤,一手持针柄垂直进针,迅速将针头插入皮下,用护肤膜固定针头。外露的输液管弯曲固定于体表,以防管道堵塞、折曲,并调好输液管长度后,将胰岛素泵置于专用口袋中。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药液渗漏,确认胰岛素泵正常工作。
2.2.3胰岛素泵安装后的护理 (1)医务人员应熟练撑握胰岛素泵的操作技术及故障处理。及时发现、处理常见故障。(2)血糖检测:置泵后前3-7天每日检测血糖8次,由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3)皮肤护理:密切观察输注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出血、针头脱出等。一般情况3-5d更换一次输注部位及输注导管。新穿刺点距上一次穿刺点应相隔2-3cm以上。(4)指导患者活动量: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避免剧烈活动。
2.2.4胰岛素泵的管理 (1)胰岛素泵避免接触强大电磁场,如需做放射性检查应取下。(2)使用电话时必须与泵保持一定的距离。(3)加强对常泵患者的教育。泵在使用时避免接触尖锐或坚硬的物品,避免被撞击、滑落,以免损坏仪器。
3 结果
我科120例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素泵的治疗后,血糖迅速下降,全天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4 讨论
胰岛素泵的使用避免每天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全天24h血糖特别稳定。在护理工作中体会到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程序,细致观察患者病情,保证泵的正常运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好患者健康宣教是保证胰岛素泵治疗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胰岛素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灵活的胰岛素治疗方法,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均排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1~79岁,平均(64.34±3.24)岁;糖尿病病程(7.18±4.33)年;血糖波动在10.2~14 mmol/L,溃疡面积1.7 cm×2.5 cm~11 cm×21 cm,浅至表皮层,深达肌肉层,7例伴下肢持续性钝痛,并有淡黄色渗液,其中3例伴全身水肿。溃疡程度[2]:Ⅰ级14例,Ⅱ级28例,Ⅲ级12例。
其中活动受限9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37例,合并脑血管病变8例。随机分为中医组30例,对照组24例,组间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先应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疗程均为90 d。
1.2.1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用过呋喃西林、雷佛奴尔、过氧化氢逐步清除坏死组织。
1.2.2中医组:(1)内服中药:以蒲公英、茵陈、薏苡仁各30 g,丹参、苦参、赤芍各15 g,黄柏、栀子各10 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2)中药外洗石榴皮、苦参、土茯苓、虎杖各30 g,黄柏、龙胆草、生大黄各15 g,明矾、川楝子、蛇床子各10 g,水煎250 mL,每日1次外用,洗下肢创面,去腐生肌;(3)外敷包扎,外洗后以锡类散+盐酸山莨菪碱均匀涂上后以无菌纱布包扎。
1.3护理方法: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护理,中医组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护理1.3.1创口及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创面经常换药,换药时要先清创引流,用无菌纱布沾中药外洗,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做到动作轻柔,必要时,对足三里、三阴处、阳陵泉、涌泉、血海等穴位做点揉按摩,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注意有无水泡、肿胀、擦伤,外敷包扎不宜过紧。指导患者冬天注意保暖,禁用刺激性强的洗浴产品和电暖器、热水袋等。趾甲修剪不宜过短,皮肤痛痒或脚癣切忌挠抓。
1.3.2饮食调护:指导患者有规律地进食,以低糖、低脂为主,如猪胰、玉米须、山药、豇豆、豌豆、茭白、苦瓜、葫芦、洋葱、菠菜根等,食盐每日<3 g,主食每餐<100 g的低糖止渴的食物。
1.3.3肢体运动护理:勤换内衣、裤,选择大小适宜的鞋和软而宽松的棉毛织品袜,要合适的鞋,多进行腿部活动,以定时、定量散步为宜,不宜做较剧烈的运动,足部有开放性病变的,有坏疽、急性溃疡合并感染的,应卧床休息,不宜行走,患肢要制动避免溃疡部位受压,并抬高患肢30度~40度,以利静脉血回流。
1.3.4情志护理:祖国医学认为,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血和,糖尿病病程长、难治愈、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患者多有焦虑、紧张和消极心理。为此,要注意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经常给予关心、安慰和鼓励,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治疗顺利进行。
1.4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溃疡完全愈合,局部肿胀消失,皮肤颜色复常:显效:溃疡面缩小70%以上,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有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无效:达不到有效指标。
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两组均无临床截肢及死亡病例,中医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治愈和总有效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转贴于
2.2两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愈合时间比较,中医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观察: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查血、尿、粪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特殊不适。
3讨论
3.1中药疗效机制:糖尿病下肢溃疡是在糖尿病慢性血管病变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继发细菌感染,需要从纠正代谢紊乱,控制感染,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及局部处理对症治疗多方面综合治疗。现代药理证实,内服中药有蒲公英、茵陈、薏苡仁、丹参、苦参、赤芍、黄柏、栀子等合用有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周围组织营养、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外用药物有石榴皮、苦参、土茯苓、虎杖各、黄柏、龙胆草、大黄、明矾、川楝子、蛇床子合用;方中桂枝具有通经活络、扩张血管、消炎杀菌之功效,可进一步改善局部供血、供氧,疏松腠理、活血通络,控制感染。因此,中药内服并外用治疗糖尿病下肢溃疡能取得疗效。本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医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证明其治疗糖尿病下肢溃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阴虚燥热,消灼津液,大多因为情志、嗜酒、过食肥甘,以及生活没有节制所导致[4]。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症,。但临床上三证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不同程度的同时存在。中医护理讲求辨证施护,除重视袪腐生肌、收敛止痒外,还注重饮食和情志调节,注意保护肢体和适当锻炼,促进药物的最大发挥。
总之,糖尿病下肢溃疡的发生与多病理因素有关,中医治疗护理辨证施治内外结合、标本兼治,不仅在消炎、镇痛上能消除病变障碍,而且促进新陈代谢、组织再生,有利于加速溃疡愈合。
参考文献
[1]杨小梅.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6):129.
[2]尚德俊,崔公让,马海涛.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