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技术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技术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技术创新

医院技术创新范文1

医院图书馆,是从医人员获取医学信息的主要场所,更是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机构。医学知识的传播利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医院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进展[1]。因此,为提升用户体验,促进医学研究,对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以下为笔者对图书馆管理创新所进行的分析和总结。

1.当代医院图书馆管理的需求分析

根据近代医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医学具有发展速度极快、涉及面极其宽广、专业性极强、诊疗方法众多而繁杂、信息量巨大等特点[2]。这对于从事医学研究或者学习的人员而言,则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同时还要花费巨额的精力和时间来整理和学习,才能获取到有用的医学信息。因此,医院图书馆的管理应该针对获取医学信息过程中的便捷与耗时问题进行创新,创新后的管理对医学信息应该具有高度的实效性、准确性和便捷性等特点[3]。为此,重点应该是知识服务方面,这可从服务的理念、氛围为、层次等角度进行切入,实行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水平,致使图书馆的功能更具灵活性,适应于用户的根本需求。

2.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全面创新

(1)理念创新,以人为本。

从医人员要想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医疗技能,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多种价差性的医学科学信息。由于医学信息量巨大,读者往往为节约信息获取时间,通常会依赖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帮助和服务。将以人为本作为创新理念,渗入读者与馆内管理人员。其目的是对人进行和激励,极力开发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读者和管理人员的活力与效率。在传统的知识服务主要是针对于读者,往往忽视了馆内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致使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下降,降低了两者的互动效果和汲取医学知识的深度。理念创新后,注重读者需求的同时,也对管理人员给予肯定和重视,激发馆内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热情,提升积极性,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管理服务,方式创新。

医院自身的技术,知识和人才非常密集,信息的更新极其迅速,这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中,主要是单一方向的需取,文献实体主要以馆藏资源形式存在。如今信息网络环境的发达,使人们在知识的获取方式与途径方面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人们不再全部依赖于图书馆的实体资源,因此,图书馆要想保持竞争力,必须利用好网络环境完成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实现双向交流,及时获取。在服务过程中,针对知识特性采取适应策略,全面整合信息资源,保证读者及时获取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3) 改进服务,技术创新

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文献资源加工管理技术非常重要。由于现代的网络环境与信息技术,具有高效和快捷等优点,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改进服务模式,利用网络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加快医学信息的传播速度;引入先进的关键词云计算技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起到提高效率和打破传统局限的作用。因此,医院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知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本身的竞争水平。

(4) 管理队伍,培养创新。

构建服务队伍时,应合理搭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知识等优势,进而提高医院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图书馆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在职再教育的机会,支持馆员进行再教育。只有使图书馆服务人员掌握了牢固的图书基础理论和医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等,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前沿的医学动态和科学成果,为医学研究人员及时提供所需的知识服务,保证医院图书馆正常开展服务工作。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现代的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会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而不断升高。同时,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使得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增强,完成了医院图书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医院图书馆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地位,充分彰显了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医院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不断升高的社会需求,将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方向不断迈进,进而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涛.知识经济时代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2):109-110;116.

医院技术创新范文2

关键词:创新型工作;基层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

创新是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的过程,创新服务意识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1]。2010年初卫生部提出了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2]。为深入落实这一核心工程,我院手术室结合其工作特点的特殊性,积极创新,自2012年3月以来从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12名。学历:本科3人,大专9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7人。

1.2方法

1.2.1管理创新 ①完善排班模式,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因为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改革采用弹性排班模式,既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了一线、二线、三线人员,以应对各种突况的发生。②建立了护士需求登记本,护士可将休假或者工作安排上的特殊需求提前记录并告知护士长,护士长可根据具体工作情况予以回复,进一步完善了护理管理,也使得护士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③建立了手术医生习惯、意见登记本,每一位护理人员在结束手术配合工作后都可以及时将手术医生的各种合理意见、建议、手术习惯和特殊需求记录下来,在护士之间传阅,有利于加强医护协作,构建良好的医护关系。④改革绩效考核方案,实行同工同酬。科室根据实际情况改革了薪酬分配方案,将工作质量、工作量和工作年限、职称相结合,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同工同酬。⑤设立了手术室室长,将每一间手术室的管理责任到人,调动人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⑥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制作了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随机悬挂,为护理人员尽快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提供了方便。

1.2.2服务创新

1.2.2.1将人文关怀贯彻到整个围手术期护理中,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对病员来讲是一种压力源,会对病员身心方面产生影响。手术室全期护理旨在通过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专业及持续性的护理活动,为病员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1.2.2.2改变访视模式,提高访视工作质量 ①耐心的做好术前访视 。我们针对术前访视工作作了集中的培训,广搜众议,将访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统一规范,要求术前1 d下午到病房访视病员,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解答患者最关心和最担忧的问题,让患者感觉到手术准备是充分的,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手术。针对部分访视时不在病区的患者,我们通过电话告知其注意事项,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重视。这项工作的实施保证了术前访视率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严把了质量安全关,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②细致的做好术中护理工作。做好微笑服务,做好患者的低温管理,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护患者的安全。③做好贴心的术后回访工作,主动反馈提升服务内涵。由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术后3~4 d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真实心声以及对我们工作、服务的满意度;手术室护士长不定期的参与术后回访工作,真实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1.2.2.3温馨的后勤服务 手术接连台间隙,手术医生由于长时间手术工作,易疲惫,手术室积极采取关爱措施,为手术医生准备好可口饭菜及各种生活用品,融洽了医护之间的关系,让医生在手术后以清爽而愉快的心情离开手术室。

1.2.3技术创新 ①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入手术室的工作年限将护士分为新护士(1年以下)、3年资以下、3年资以上3个层次,采取分层次的培训带教方法,并分别制定每个层次的理论和操作学习重点,以进一步提高带教工作质量,有利于年轻护士更快成长。②实行责任组长制,将全科护理人员分为普外、腔镜、骨科三个专业组,由组长负责各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且护士长尽量安排专科人员配合专科手术,保证了手术配合质量。

2结果

2.1开展创新型工作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1。

2.2开展创新型工作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2。

3体会

护理创新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品质的提升[3]。手术室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程序,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化了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科学的管理方法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增强了医护间的协作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韩蔚,吴益芬,樊慧红.医院文化在创新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52-1753.

医院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官员异质性 企业技术创新

引言: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政策影响地方企业的经营环境,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由于政府主政官员承担了政府决策的责任,通过官员视角研究企业问题具备合理之处。基于此,本文以“官员-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企业行为”的逻辑展开。借鉴现有文献对团队异质性理论以及地方官员特征与政府行为偏好的研究,本文引入官员异质性的概念,着重分析同一政府内两位主政官员个人特征差异程度对地方企业技术创新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官员异质性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有利于从主政官员团队整体的角度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治安排。

1.官员异质性的定义

由于地方治理环境和政府决策的复杂性,以及官员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单个官员无法对地方各项事务拥有完全的决策权。从地方政府的规定看,地方事务的决策需要多方配合,地方政府中分管党、政的主政官员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官员个人的关注转移到主政官员团队上,研究主政官员差异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官员异质性定义为,同一政府内党政两位主政官员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及观念、价值观、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主要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是主政官员在度量空间和时间的相统一,如地方政府层面上同一年度同一政府内主政官员间的禀赋差异。二是官员特质是多层次的。借鉴Jehn等对团队异质性的研究,官员异质性可通过信息异质性、社会范畴异质性和价值异质性等进行分析。其中,信息异质性指团队成员在知识和观点上的差异,通常受到教育背景、工作实践等影响;社会范畴异质性指成员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差异,比如年龄、性别、民族、种族等;价值异质性则指成员对于团队任务、目标和使命等的理解差异。

2.官员异质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官员异质性能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影响企业行为。一方面,地方政策和制度由政府主政官员决定,而官员的个人特征影响其决策偏好。地方事务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官员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多样性以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形成更全面的政策安排,从而提升地方经营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官员异质性可能导致地方决策冲突,造成政治波动。企业受到外部政治不稳定性的影响,可能降低技术创新投入。因此,官员异质性可能在地方政府主政官员间产生两种对立的效果,即互补和互斥效应。

2.1官员异质性的互补效应

官员异质性可能使主政官员产生互补效应。异质性程度大,意味着官员可能在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大。其有利的影响是官员对同一问题考虑的因素和关注点不同,容易产生更全面和多样化的地方政策,形成更完善的地方治理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善减少了外部经营风险,使其对研发投入风险的接受度提高,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比如,官员受到专业背景影响,会更关注专业领域相关的地方事务,那么差异化的专业背景就会使地方政策在不同的领域得到重视。法律背景和经管背景的官员可能分别更了解地方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问题,从而完善相应领域的制度和政策。

2.2官员异质性的互斥效应

官员异质性也可能使主政官员产生互斥效应。异质程度大,可能意味官员面临更多的观念冲突。维持决策团队稳定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成员基本一致的观念和想法。一旦一致性消失,团队可能面临冲突甚至解散的严重后果。对于地方政府的主政官员来说,分管党政的官员应当配合以维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如果二者的异质性过大导致政府效率低下或政策频繁波动,企业的外部经营风险也将随政治波动而提高,从而降低其对研发投入风险的接受度,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3.官T异质性对地方官员配置的启示

在中国大力倡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发现官员异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对地方政府的人事安排提出有益的启示。在地市政府主政官员队伍的建立上,既要考虑官员自身能力,也要考虑官员个人特征的异质性。通过积极利用市长和市委书记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的异质特征因素,避免负向影响的异质特征因素,从而实现地方官员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人事安排,使政府和企业行为更加的以创新为导向,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Y Chen,D Luo,T Zhang,H An, 2015, “Capital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C Evidence from Chinese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 Turnover”,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S Claessens,L Laeven, 2002,“Financial Development,Property Rights, and Growth”,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58(6):2401-2436

[3]BK Jehn,G Northcraft,M Neale,2010,” Why Differ-ences Make a Difference: A Field Study of Diversi-ty,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 in Workgroup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44):741-763

医院技术创新范文4

[关键词]医学院校 人力资源 管理创新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各类医疗机构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和人才竞争,也给各医学院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提高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综合竞争能力,适应未来的医学教育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将成为各医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

一.医学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我国公立非赢利性医疗机构和赢利性医疗机构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和人才竞争,出自国内著名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才将成为它们的“争夺”对象,而普通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将会严重影响医学院校的生源,乃至阻碍其发展,因此,医学院校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临床教学水准,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加大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力度,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步伐,最终提升自身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综合竞争能力。其中人力资源是其综合竞争能力的核心,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是各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尚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相对滞后

一些医学院校的行政领导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解,认为医学院校的发展主要靠资金的投入,资金的短缺是医学院校发展的瓶颈,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医学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忽视了真正制约医学院校发展的是人力资源。并且医学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只重视传统的人事工作,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瓶颈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干部职工队伍。

1.2高层次人才短缺

高层次人才,特别学术带头人短缺是目前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有些医学院校也相对的缺乏。高职称教师、科研人员比例偏低;专任教师及管理者队伍整体学历偏低;拔尖人才年龄老化,学术带头人相对短缺,有些院校中青年教师、科研骨干不同程度上相对缺乏,出现了高级人才的“断层”现象.教学科研人员中一般人员居多,高精尖人才缺乏;管理人员中具有管理思想与领导能力的研究型管理的人才稀少;中青年教师中高层次人才短缺,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

1.3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转换迟缓。不论在总量方面、结构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存在相当程度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全国医学院校在校生规模急剧膨胀,医学院校专任教师的数量也不断增长,但增长率较之学生规模增长相对缓慢,从而使得医学院校生师比一路攀升。尽管医学院校人力资源规模迅速扩大,但是专任教师人数增长却一直落后于教职工总数的增长。

1.4医学院校人力资源缺少科学的评价与考核体系

绩效考评过程应当是医学院校管理者与教职员工进行沟通的过程,但在一些医学院校,绩效考评通常被看作人事职能部门的一项程序化的例行工作,考核只认“指标”,很少“沟通”。

二.医学院校人力资源建设的新理念

医学院校除了担负着医学教育任务以外,还承担有重要的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工作。一般的医学院校都设有教学本部、科研院所、临床实习基地和附属医院,这就使其人力资源的建设更为复杂。因此,在医学院校留住人才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带动学院以及某学科发展必须要求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更新理念.更新理念的关键是领导者应当把帮助每位职工寻找并达到最佳方位看作是自己的天职。领导者应该为其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让人才脱颖而出有用武之地,留住创造性人才.创新体制又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留住创造性人才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条件,是创造充分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的潜能释放出来,只有当领导者把脱颖而出的拔尖人才放在一个适合于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里,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也才能留得住创造性人才。

三.强化医学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

3.1聘人和用人机制的创新

所有应聘人员和毕业生的不同专业和学历,确定一个准入标准,只有符合本院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基本学历要求,并经考试和面试合格者,才能准入;但进来以后,没有能力开展正常工作,或具有不作为倾向,可启动退出机制,降级使用甚至辞退。实行“以人为本”的选拔、聘用机制。学校在进行选拔人才、竞聘上岗的管理工作中,在坚持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还应特别注意应聘者与学校双向需求的吻合。

3.2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建立和完善人才全程培育机制。即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激励人才和爱护人才、不拘一格、全方位地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准则。要善于用火热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

3.3 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建立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改进人事制度。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其关键在于建立多维度的科学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考该评价标准,以能力业绩论人才,谁有能力、有创造、出成果、出效益、有水平、有贡献,谁就是人才。管理人才,要群众认可;专业人才,要同行认可。建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定量标准,以人为本,全面评价。

参考文献:

[1]彭剑峰.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特点[J].中国人才,2000;(1):15-17

医院技术创新范文5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建设高效、先进的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就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搭建学校、工厂、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从实训基地的架构运营、综合管理、项目开展、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创新模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72—02

本文系商丘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运作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JGXM52。

收稿日期:2013—10—07

作者简介:范军(1978— ),男,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硕士,城市雕塑设计师,研究方向:美术学雕塑艺术。

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实践能力等目标而搭建的一个系统的实训平台。黄淮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推动下,进一步夯实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就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运行机制等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一、立体化、系统性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平台的建立

(一)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成立校企合作发展联盟,从宏观上进行了实训平台的整体布局。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同河南省内18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定期进行实训汇报。校企合作联盟在应用型教学及人才培养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我们以“校企融合,实境育人”的理念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基地,推进“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改革,将实训和就业紧密结合。学生和企业深入沟通,企业用人、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能够落实,实现校企双赢。通过构建合作发展联盟,高校与市场、行业、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与深度融合。

(二)实践内容融入学生课程的专业平台——“梦工厂”。为了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黄淮学院建立了与实践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实训平台——“梦工厂”。梦工厂并非以班级或者专业划分的,而是以功能划分的,共分为陶艺雕塑区域、金属制品加工区域、木艺材料制作区域等。为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度分析、实际操作器材提供了创造空间,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和谐统一。“梦工厂”对于学生来说设计的不只是草稿、方案、效果图,只要有好的创意,都可以在这里付诸实践,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想。

(三)建立特色艺术工作室,邀请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企业进驻学院,实现无缝对接。为了学科和专业的健康发展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落实,艺术设计学院在充分调研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确定河南省百年尚品装饰公司、河南佳艺艺术品公司、驻马店博雅装裱艺术工作室等企业入驻学院,并制订特色艺术工作室的运行方案与管理办法,通过实体入驻、企业化运作等方式完善特色工作室。

二、推进过程性、方法论的课程改革和实践性、综合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师资素质,完善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高品质的课程内容、实施高效的课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它直接关系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效果和优秀人才的培养。艺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仅要求在实践环节上教学硬件的健全,更需要把企业文化融入课程。学生在课程实训中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还要感受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建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方式和评价体系。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对于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来说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我们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考评,它们分别占有不同的比重。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化的课程体系,可以改变学习课程与实践课程分离的状态,学生经过课程培训,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进入工作状态,融入工作环境,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学校的师资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双师型”教师是指那些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而且具有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经过市场检验,拥有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

三、以学生为中心,密切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从专业方向、教学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开发优质的实训基地运营管理模式

(一)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了由系、教研室主任和企业经理组成的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指导小组,共同负责实训基地的管理,沟通、协调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实训基地的运作借鉴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制度的模式,制订系统、高效的运营管理制度,制订以《教育法》、《劳动法》、《安全法》等为依据的指导章程和合作方式管理办法。

(二)实训基地引入现代企业的组织理念,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或者建立具有经营资质的公司、企业。这将增加实训基地的滚动发展能力,能保证实训基地持续良性地发展,实现学生、学校、投资者和地方政府的多方共赢。按艺术教育规律、市场运作规律对实训基地进行教育、生产和管理,完成产业、行业对接,建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训基地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微缩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参与实训的学生本身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甚至管理的主体,这种结合不只是对理论、教材的模拟,而是与企业经营有机结合,切身体验真实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各种所必需的知识与能力。

(三)学生协会组织和企业组织架构相融合。学生协会这一传统的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已经比较完善,黄淮学院艺术学院把这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运用在实训基地管理上,采取公司组织和学校学生协会双负责制,学生根据专业和职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协会组织,这些学生组织同企业公司密切结合,其主要职责是对外开展业务和日常营运。

四、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水平,实现成果转化,推进实训基地良性发展

(一)学生的实训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效益,才能切实发挥实训基地对教学课程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艺术设计行业促进成果的转化,关键就是实现实训成果与地方经济的一体化。

(二)对市场、社会开放,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现有实训基地的效益。艺术设计学院为建立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很大的投入,购置了很多生产设备和实验器材,而且每年还有新的追加,设备不仅需要维护、保养,而且还会损耗。我们要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使设备运转起来,开展“以训养训”的发展模式,变“消耗型”实训基地为“产出型”实训基地,最大化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

(三)实训基地要与企业搭建资源高度共享的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实训基地把企业开发项目作为实训课题,或打包进行生产,合作建设新产品开发设计研发中心,对学生开展专项培训,在生产、运营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各项专业技术能力。

黄淮学院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国内知名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加速学校转型提升,实训基地建设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实训基地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方向的选择和框架的搭建,还要注重内涵的提升,这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裴朝军.实现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应用能力[J].艺术教育,2009(9).

[2]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3]程书燕.创新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及其实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

医院技术创新范文6

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理工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05-03

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一支高水平的设计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规模迅速膨胀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尽管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许多毕业生无论在前期分析、概念构思还是细节设计上都缺乏应有的能力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甚至被称为“设计蚂蚁”。[1]

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当前主要的两种模式中,较为“正统”的是在美术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进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人才的就业市场不断扩大,为数众多的各类理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也纷纷加入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队伍。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人文教育底蕴缺乏,毕业生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在后者显得更为突出。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发挥已有学科群的特点,创造务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备适当能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

籍着高校扩招的东风,许多理工院校相继依托原有学科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本身是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的领域,同时也可以看成一个设计创作的综合方法系统,交叉互补的学科背景对于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导致设计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高校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倡导学科交叉,发展务实的、特色的设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来看,努力发展学科交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向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转变,正是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理工院校严谨的作风、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组成背景、学术研究积淀和资源优势,结合艺术类生源特有的人文气质、学习方式及学术诉求,有利于使学科的道路越走越宽。

艺术类学生逐渐走进理工院校,既为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艺术专业考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艺术类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尽管他们在艺术直觉、领悟能力、图解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在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当前艺术类高考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过低的现实,也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艺术考试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倘若入学以后未能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正确的认识,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主动性或导致盲目学习;而如果缺乏对设计史论和相关支撑学科的认真研究与学习,则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设计作品缺乏形式美感和思想深度,更无创新可言。

二、影响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

1. 教学观念

传统的“艺术”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类院校往往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内涵并不了然的情况下,片面地以“艺术”代“设计”进行教学。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停留在视觉和形式的“审美”范畴,对艺术设计创新的理解停留在设计形式、语言与手段变异的表层。无论在课程设置、学时比例,还是在教学重点上,都偏重于对造型、色彩、肌理、表现手法等设计所呈现形式因素的反复研习,甚至用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替代设计基础课程,颠倒了美术与设计的关系,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意识的培养。而机械地用视觉和形式审美原则评判设计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必然会造成设计教学中学科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差。

事实上,现代艺术设计最初是为了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2]正如大卫·瑞兹曼所说,设计“一直都在对产品、消费、社会和环境作出积极的回应,所有这些又反过来刺激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创造了永远延续下去的条件”。设计的“艺术性”不是视觉化的装饰展示,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存活动的视觉层面的形式或形态之美,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它与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存行为建立的紧密联系。[3]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也并非按照纯粹的审美法则构成的封闭体系,而必然受孕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并反构着它。[4]因此,设计艺术的创新植根于生活,引领着生活,富有鲜明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果缺乏对人生存方式、文化语境、精神诉求的深刻理解与研判,设计作品就不可能具有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