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形像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卡通形像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卡通形像设计

卡通形像设计范文1

1.通过图片导入及教师当堂示范为切入点,降低学生学习卡通人物画的难度,让学生对动漫人物形象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2.让学生在愉悦的创作中感受动漫形象的可爱。

3.欣赏大师佳作,感受夸张画法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4.利用画笔对头脑中的人物形象加工,感受利用画材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创设人物,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引导学生的作品创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征,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线型人物造型的学习,创作出优秀的卡通作品。

课前准备:课件、音乐、作范画的工具和学生作画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

1.今天任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请看黑板,这些人物头像上都缺少了什么,同学们能不能帮忙找回来?谁来试一试?

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找齐了,但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他们变得和平常人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眼睛、耳朵都变大了。

师:有了大家的帮助,这几个人物有的嘴巴变大了,有的耳朵变大了,变成了一个夸张的卡通人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创作一个夸张的卡通形象吧。(导出课题——《夸张的卡通形象》)

2.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达到夸张的效果呢?(导出改变比例来进行夸张)除了把人物的五官中的某一个放大之外,我们能不能同时改变两个呢?

师:人物的五官、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进行夸张创作,可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带着这个问题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些作品。在改变比例的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人物自身的特点加以强化。

我们在对人物进行了夸张之后,可以给人物加一些动作或是背景来体现人物个性和职业特点。如果要对老师进行夸张的话,老师的背景可以加些什么?

生:黑板、粉笔、教室等。

看到这里,任老师想看哪个细心观察的同学发现了。这幅画又夸张地表现了什么呢?(姚明的身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我们在夸张的时候,除了改变人体的比例来进行夸张之外,还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来形成对比,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夸张。

二、示范(并作讲解,2分钟)

1.仔细观察,看看任老师怎么创作这种夸张的卡通形象。

2.我们从一个超大的器官开始,记得一定要画的超大。规则是其他部分要正常才可以突出夸张的效果,如果一个人物所有的部分都夸张了,就达不到夸张的效果了。(示范画任意选一个)画完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当然同样的一个人物,我们除可以夸张他的嘴巴外,还可以夸张其他的地方,就像这样,很有意思吧。老师的这张画夸张了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夸张的?

同学们说得真好,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画一画呢?心动不如行动,那我们就动手吧!

三、创作练习

1.展开想象,设计一个夸张的卡通形象。

2.要求构图饱满、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

四、评价

从四个方面进行点评:夸张的程度,夸张的方法,刻画的生动程度,构图的饱满。

师评:选一到两张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讲解与评价。

自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说说创作的感受、困惑;你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五、欣赏,延伸,结束语

卡通形像设计范文2

关键词:卡通形象;包装设计;课程教学

当前,我国的经济市场飞速发展,对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课程教学过程需要结合市场的发展动势,“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为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计结构,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以动态的战略眼光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充满活力的教学道路。《包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与软件技术、设计思维、实践操作、市场营销、视觉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要做到各种能力知识相互融合和渗透,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结构同时,又能与市场需求做到顺利的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卡通形象在当今市场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积极参与各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传递品牌信息,不断加强品牌识别度和美誉度,与受众能够进行亲切的情感交流,激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现在的《包装设计》教学中卡通形象的运用着重训练技术的应用以及局限的设计思维,缺乏市场导向,导致学生的发展不能与市场的发展及时接轨。本文将分析卡通形象的市场优势,《包装设计》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以及卡通形象的市场优势对《包装设计》教学的推动作用。

一、现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现在现行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中,电脑软件类课程占了专 业课程的主要课时,学生几乎很少去图书馆深入研究,更加缺乏市场 调查,时间花在电脑制图和掌握电脑技巧上。在做设计时,考虑设计 问题的思维非常局限,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所谓设计创意几乎都是根据网络资料改编而成的。说明《包装设计》课程现行的教学体系缺少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作为专业的艺术设计人才,最终的教学目的不在于培养专业技术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敏锐的思维方式,其设计结果紧紧与市场需求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寻求一条切合实际、灵活多变的教学之路,激发学生发挥最大主动性和创造潜能,既能具备完善的专业设计素质,又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开拓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随着市场发展的快速推进,国家也提出要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当别是市场方面对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有着更加实际的要求,既要求设计师具有观察市场变化、消费者心理、观察生活的能力、设计表达与实施能力以及综合的创新能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设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其教学环节又是关键中的重要一环,理所应当要明确和及时改进艺术设计教学的定位。

从当前《包装设计》教学设计来看,主要以企业形象方案设计和概念创意设计两类来进行组织教学的。企业形象方案设计着重于训练学生的技术能力,并且有大量的参考实例,其设计结果比较容易实现,但学生的设计思维及设计的实际使用方面处于被动地位。现在艺术设计实践平台使很多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设计层面,不能准确地指导改进设计工作。在概念创意设计教学中,着重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掌握灵活的设计思维与表现方法,培养学生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其实都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素质。缺乏与市场需求的联系,也缺乏市场消费的检验,使得学生在投入实际工作中,不能与市场及时接轨,而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资源去探索市场。因此,《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必须立足当下,针对其专业特性,来寻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与需求。本文将以卡通形象设计在市场中的运用为切入点,在理念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的改革,在教学实施上注重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渗透与交叉,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设计教学平台,突出对学生应用型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卡通形象设计市场宣传中的角色及优势

在当前的市场营销宣传中,专业和理性的消费决策和行为正在慢慢转变,卡通形象作为极具感性化和情绪化的信息传达元素,其市场需求的空间越来越大。卡通形象将成为成为品牌塑造情感化的趋势,卡通形象设计发挥的空间就会很大。

情感化正在成为企业品牌价值塑造的发展趋势,作为情感传递、加强沟通、具有亲子效果的卡通形象,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巨大市场作用。卡通形象设计以其本身夸张或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及视觉瞩目度,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凸显出企业品牌的独特属性和优越性,从而使消费者能更快速、更明确地识别和接受品牌内涵。

首先,卡通形象设计在企业品牌形象构成中有着关键的地位。很多卡通形象运用好的企业品牌,能够产生很好的市场效应。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卡通形象设计是仅次于企业名称、标志和色彩的一项重要品牌要素。其次,卡通形象设计的运用具有可持续性,如果使用好和规范好,就能持续不断发挥出作用。在企业品牌发展过程当中,卡通形象的设计具有规划性和发展性,让其能够为我们不断增添品牌价值。例如,米其林为轮胎人“必比登”制定的周密而系统的发展和营销路径。卡通形象“必比登”的成长过程创造了米其林的成功。这个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三、卡通形象设计的市场优势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推进作用

第一,卡通形象在选择使用之前,肯定需要充分的理论论证和基础设计工作。要考虑好所创造的卡通形象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定位和角色,梳理好卡通形象在品牌信息传递过程当中的节奏以及与各个品牌要素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到卡通形象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必要性和可持续性等等。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在《包装设计》学习中的主动性,因为设计前的市场调研任务明确,所需理论知识的信息量也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研究卡通形象的内涵以及市场发展的动势。

第二,卡通形象设计在企业品牌营销中与企业精神和品牌核心价值紧密连接性。不得不推进在《包装设计》教学中把握企业精神文化和品牌营销的核心价值。这样卡通形象的设计才能保持生命力,使学生不至于因一时市场形势的改变而措手不及。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时刻把握卡通形象设计所传递出的情感化倾向与企业品牌所要传递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相一致。如果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失去这个原则,那么卡通形象设计就不会准确传递其代表的信息,从而干扰了品牌的定位与个性。

第三,卡通形象设计的设计过程以及推向市场的过程,整合了《包装设计》课程的体系,使每一个设计环节紧紧相扣,具有整体性和联系性。改变了以往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是知识内涵的运用和技术训练结合起来,既拓展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又使技术训练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在设计过程完成中,学生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加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设计素质将全面发展。另外卡通形象的运用具有广阔的市场优势,卡通形象在年龄跨度以及品牌跨度上的运用都十分广泛,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就要求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市场调研的力度,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使得教学充满活力。

第四,近几年随着卡通形象的市场优势不断提高,注重在市场营销中运用卡通形象的设计公司和企业不断增多。为《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提供了校企结合之路 ,开发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拓展学生的就业途径。优秀的设计部门可以以最实用的设计理念指导学生设计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学与市场的脱节问题,学生的设计成长可以随卡通形象在市场的成长不断地更新换代。

四、结语

卡通形象的市场优势促进了设计与市场的发展与融合,为《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技术展现的平台。随着信息文化的快速传播与交流,卡通形象的市场优势将推动企业的全球化营销步伐。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明确设计教学的单纯理念实现并不是促进教学改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应该在基本技术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开放课堂教学,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课程教学调整。《包装设计》课程的整合与发展也将促进教学与市场的融合,通过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课程结构重组构建共生共赢的发展模式,实现教学与市场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彭欣.由“卡通热”的文化现象引起的思考[D].重庆:西南大学,2006

卡通形像设计范文3

2013年8月31日,魔漫相机上线,短短两个月累计下载1824万次,迅速爆红网络微博、微信和朋友圈,单日下载量高达325万次,而在泰国、中国港台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它也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用户数持续呈爆发式增长。

而黄光明,是“魔漫相机”之父。

漫画遇上IT,撞出“人漫”火花

黄光明是学计算机出身,四年前在美国微软公司工作时,遇到了合伙人任晓晴。任晓晴在海外学习艺术多年,先后学习过油画、设计和美学算法,毕业后一直受聘于美国沃尔玛公司,从事个性化礼品制作和设计等工作。

最初,黄光明从“街边自画像”中受到启发。一天,他走在街上,看到一位流浪画师正在街边为别人画一张肖像画,一直画了很长时间。黄光明突然觉得,身处科技时代,依然有画师画像,抛开金钱成本不说,这么长的时间成本简直不可想象,不可能成为大众型消费产品。如果利用私密性很强的数码相机,岂不更快速便捷?

2008年,黄光明遇到任晓晴后,两人一拍即合,选择回国。因为在海外早已是动漫领域资深人士的任晓晴,深知漫画颇具娱乐性,如果将漫画和个性化定制结合起来创一番事业,没有人会拒绝卡通漫画。

回国后,二人合伙创办公司,专注于线下个性化卡通漫画礼品制作和销售。他们把这种商机称为“自漫”模式,也就是把客户的面部形象“漫画”到任何一件商品上,每个人都重视自己的脸,“自漫”能为客户提升形像及价值,生意非常红火。

2010年,黄光明及其团队有幸在上海世博会上争取到了摊位,为参观世博会的游客们现场制作卡通式护照,单价为60元人民币,大受欢迎。

那段时间,摊位前每天都排起长龙,而黄光明却发起了愁。由于需求量非常大,而制作一本护照需要5分钟,相对于大众型的产品来说,5分钟时间几乎是致命的高门槛。此外,技术上也经受大考验,从人像转化成漫画(简称“人漫”),机器却难以识别黑人,一有黑人过来要拍护照,制作则需要10分钟以上,制作起来总是倍感压力。

上海世博会过后,黄光明果断放弃线下漫画礼品业务,开始在线上找出路,希望借助计算机设备,压缩时间成本。那时,虽然国内漫画市场已具规模,漫画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在市场上尚未出现一款受大众广泛关注的“人漫”产品。

将漫画引入手机,生活从此百变

2010年,正值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移动互联网蠢蠢欲动之际,黄光明已觉察到“人漫”产品的大众市场和潜在商机。此后,黄光明及其团队从底层技术做起,接连诞生和推出了两款线上产品―――漫画微博和小人儿说。

“漫画微博”是一款通过打字就能创造出漫画的手机客户端。只需一张大头照,就可在数秒内将自己变成卡通主角,背景立即成为漫画中的场景素材,身入其境参与到漫画中去。而“小人儿说”号称是全球第一款改变人类交流方式的图像交流工具,只需输入文字,通过语义识别瞬间生成应景漫画,真正做到用漫画表达思想,描述生活。

然而,由于这两款“人漫PS”的线上应用操作较为复杂,用户需要很多操作步骤才能做出称心的自漫肖像,因此虽然并未引起网上更多关注,却印证了市场需要的“人漫”产品一定是尽可能地简单快捷。

2011年下半年,黄光明及其研发团队在完成个性化素材、技术和产品研发等积累的前提下,决定集中于人像转化成漫画技术,正式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APP转型,开发一种实现傻瓜式操作的软件。直到2013年,一款真正能让大众相对满意的自漫产品终于诞生,制作速度从10分钟减至10秒,最终缩短到1秒,就能为用户生成一幅妙趣横生的漫画。“魔漫相机”由此横空出世。

2013年8月31日,魔漫相机安卓版首先上线,很快爆红网络。2013年10月22日中午,魔漫相机iOS版上线,当天下载量就过万。第二天新增20万用户后,第三天则跃居iOS免费榜第二,仅次于斗地主。第四天登顶免费榜。此后,360手机助手迅速将魔漫相机置顶推广,在91无线和GooglePlay的安卓榜单上也陆续登顶了。

很快,用户用自己的真人照片而制作的自漫画形象,在网络微博、微信和朋友圈等渠道疯狂地传播开来。有瞬间变身奥巴马,在台上激情演讲的形象,也有落魄如奥巴马在街上吆喝卖煎饼的情形,更有一秒钟化身柯震东,优雅地品着咖啡的模样。

这些“漫化”作品,与漫画家的全景漫画实时渲染不同,真人照片结合漫画特效,强化了人像转化成漫画的技术和创意设计,用图像展现人的幽默感,每拍一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也可瞬间变成性感猫女、大胆秀身材、卖萌小魔女、可爱到尖叫、帅酷吸血鬼等,或搞怪、或幽默、或清新、或唯美,既充满个性又创意十足。

11月份仅仅过去一周,魔漫相机用户数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用户数已达1824万。不仅如此,其火爆程度不仅仅限于国内,在泰国、中国港台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颇受欢迎,泰国用户超过100万人。截至11月上旬,魔漫相机安卓版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用户数跃升至2000多万,简直是个奇迹。

“魔漫”二字从何而来?创始人黄光明饶有兴趣地介绍:“顾名思义,‘魔漫’就是像魔法一样,把用户所拍或上传的照片通过几秒钟的时间变成一幅漫画,而且漫画主角正是用户自己。”

的确,得大众者得天下。魔漫相机使用起来既简单又快捷,普通用户能够轻松上手,更贴近大众的生活。重要的是,魔漫相机集中一个技术优势充分挖掘,只提取用户脸部轮廓嵌入到各种丰富而精美的漫画场景,简化了用户通过自拍照片生成自漫图像的流程。

好玩的地方还在于,手机上的时间是碎片时间,你可走到哪儿拍到哪儿,魔漫相机立刻为你提供漫画中的场景素材和个性化创作,随心变换涂鸦、钢笔画、文艺复兴等多种风格。这些“人漫”趣图不仅用来自我欣赏,还能发到微信、微博和朋友圈等社区,用作聊天时的表情图像,大大增加了趣味性,能形成主动传播和病毒性传播的裂变效应。

打开魔漫相机应用,只需要拍下你的脸,手动或者自动进行人脸识别,然后选择性别,APP软件会自动为你绘制出一张属于自己形像的漫画。魔漫相机中,200多种主题漫画场景的模板均为原创,这些个性化素材的知识版权归魔漫相机团队所有。

最为用户称奇的是,魔漫相机的“美妆”功能相当出彩,通过挪动自己的脸部,调整脸型、发型、眼睛、眉毛来改变面部的效果后,回到主页,可一键调整到你最喜欢的样子和更喜欢的场景模板,或变成明星的脸型及各种时尚发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或被PS到哪一种漫画的情景中,捧腹大笑的幽默,超萌的甜美,淡淡的清新,奇幻的cosplay,会让你生活惊喜不断。简单一拍,让你看到百变大咖那样不一样的自己,生活从此百变起来。

线上线下齐行,多种盈利并进

魔漫相机除了免费的背景漫画素材之外,线上收入主要来自于付费素材,付费素材比免费素材更多样。因此,魔漫相C的盈利模式远不只有一种。黄光明表示:“要想从线上收费挣钱,还是得把它落实到一件一件的商品,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放弃线下盈利。此外,魔漫还计划发展线下加盟店,寻求更多的合作与共赢商品化模式。”

2013年11月下旬,魔漫相机上线一项新功能―――线下定制。这是魔漫相机团队与电信运营商等渠道合作,在苏州、杭州等城市开设了线下个性化漫画产品的定制体验店。用户在店内,从拍照开始到获得自己满意的自漫商品仅需2分多钟。体验店拥有一整套自漫设备,用户只需提供魔漫相机上制作的自漫像作品,体验店就能为用户印制或定制到杯子、T恤、笔记本等各种商品上,体验店会负责邮寄到家。

现今,魔漫相机团队分成几组,分别立足北京和苏杭等处,现已有成员近50人,在获得3000万元人民币资金的注入后,黄光明正在筹划新一轮融资,让团队以更大精力完善产品的体验空间,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卡通形像设计范文4

关键词:网站设计;视觉设计;需求要素;信息时代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81-01

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成熟,网站建设与设计也越发的引起大众的注意和设计师的进一步探索。网站设计的艺术性也随之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与平面设计或包装设计一样,网站设计对编辑,排版,图形处理,插图创作等,都有极高的要求,在这里笔者简单的对当今几中不同类别的网站设计作以简单的分析。

一、资讯类网站

搜狐新闻,新浪新闻等,都是当代比较热门的资讯类网站。此类网站信息较大,主要以文字为主,配以显著性标题和少量图片。布局一般采用网格体系排列法,使得整体整齐,文字之间一般以不同颜色区分段落或篇章。

二、购物类网站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上银行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网络购物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冬”中,仍然表现出如火如荼的势头,成为受危机负面影响最小、发展势头最好的行业之一。网络购物行为正在由一种网络时尚逐步成为大众消费模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并引发网民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的转变。因此购物网站也成为网站类别的最主要之一,如淘宝网,天猫购物,当当购物,京东商城,聚品美优购物等等,这些都是消费者所耳熟能详甚至经常使用的购物网站。

而这类网站的特点一般会图文结合,产品信息量大,导航支持等。其使用着年轻女性居多,在颜色上会更为活泼鲜艳,图文上会使用促销类视觉符号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布局上一般以三栏竖排为主。其中,团购网站近几年也日益火热,这类网站布局模块简单,提供的信息需要简单明了,比如商品价格,原价格,团购促销后的价格,折扣力度等,这些数字或文字类的信息是团购网站最突出的地方,配上团购物品的图片,使得整个信息简单明了。

三、游戏类网站

一些游戏类网站,比如盛大网络,太平洋游戏网,新浪游戏,泡泡堂,腾讯游戏等。此类网站视觉特点尤为突出,视觉冲击力强,页面以图片为主,一般会以游戏环境色作为页面背景或主要色系。而游戏类别不同,页面的视觉设计也有很大区别,比如休闲类游戏,卡通画占主导,色彩则鲜艳活泼,游戏道具包括按钮都会亮丽一些,相比网游攻略游戏,大多为男青少年群体,颜色会更为浓郁,配合特效音乐,能很快使人融入游戏场景中去。

四、教育类网站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课堂也跟风而来。北大课堂,新东方网络在线教育等,更多的教育基地开始了网络授课。此类网站主要以蓝色或绿色为主,内容简单,画面清新,横向布局。

五、功能性综合网站

这类网站是最大众化,包含内容最为丰富,覆盖面最广,使用的群体范围也最广泛。百度,谷歌,搜狗等,都是功能性综合网站较为突出的几个代表。总体来讲,这类综合型网站布局简单,但包含的内容板块很丰富,也因此,色彩平和,简约,视觉上使用户感觉舒适,其板块布局也清晰,易搜索。如百度,点击进入首页,画面简单,以百度LOGO和搜索框为主,分类为新闻,网页,贴吧,音乐,图片等。这样使得用户的目的更明确,把需求放首位,背景色为白色,适用于各种群体对象。

六、企业型门户网站

企业网站是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络建设和形像宣传的平台,相当于企业的网络名片,可以人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企业风采,加强客户服务,完善网络业务,还可以与潜在客户建立商业联系。这类网站不同于一般的平面广告设计,它可以利用多媒体,比如动画网页,特效音乐,配合广告设计将企业文化表现的非常突出。这类网站,着重的是企业LOGO,VI,品牌文化,更多的展示企业良好形象,比如企业动态,企业面貌等。因此这类门户网站设计比较复杂,颜色一般会以企业VI为主,横向布局居多。

网站设计是一个相当灵活的设计场地,也是视觉设计的一个重要技术标志,与一般的平面设计相比,具有更多的探索性和前卫性,随着国家的建设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涉及到更广的领域,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的网站设计中,设计是不应该独立独行的,而应该成为其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网站也需要具有强烈个性的视觉设计,这样,设计才能发展,网站设计才能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卡通形像设计范文5

关键词:幼儿;图书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目标指出:“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图书,是我们获取知识,伴随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阅读能力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将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现在市场上有许多种类齐全、形像生动的幼儿图书,家长朋友也很乐意投资为孩子购买各种书,幼儿园纷纷设有图书角、阅读区等等。可是,孩子们喜欢看书吗?会看书吗?图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吗?事实并不乐观,由于教师和家长对阅读指导的忽视,幼儿的图书阅读效率低。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挖掘图书潜在的价值,为他们一生的阅读行为奠定良好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对我园进行了幼儿图书阅读的测试和跟踪调查。试图通过“幼儿图书阅读有效性”这个研究,帮助教师和家长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育儿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图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初期对中班的60名幼儿、家长及幼儿园老师调查结果如下:

(一)幼儿阅读效率低

我们看到幼儿比较喜欢看书、听故事,但90%以上的幼儿独立看书时,注意力持续时间不超过3分钟,看书无目的,不会讲。更不知道阅读的方法,甚至有近一半的幼儿不知按顺序翻书。

(二)家长对阅读忽视,了解甚少、方式单一。

许多父母不知如何选择阅读时机和创设阅读环境,家中的幼儿图书很多,却对亲子阅读缺乏正确的观念和心态。一些家长用书打发孩子,把书当成自己免受打扰的“工具”,导致幼儿对书反感。

(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强调单向控制,忽视幼儿的自主性和师幼间的积极互动。有些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有灌输的现象,有的图书角成了摆设,有的则放任自由,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引导。

三、促进幼儿图书阅读有效性策略

(一)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观,“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教材观,以幼儿的眼光为幼儿选择读物。

1、以愉悦性和适宜性为原则收集优秀的读本,从幼儿的情感出发,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让阅读内容更有价值。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有一百个幼儿就有100种语言,每一个独特的表达都弥足珍贵。图书选材要兼顾愉悦性和适宜性,如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我们就选用了《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一阅读材料,通过查理与萝拉兄妹一场充满想象力和游戏色彩的对话,说土豆泥是来自富士山顶的白云,而番茄则是喷水月亮等,这种蕴含一定教学价值又童趣盎然的内容为有效阅读奠定了基础。

针对幼儿特点,我们结合手势、姿态、表情等其他表达方式,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百种语言”来表达表现图书内容。如:阅读故事《橡皮膏小熊》,幼儿明白了小熊受伤的原因,可让幼儿表演故事,并模仿“接、扶、抓”等这几个动作。

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形象、简单,同时好动,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选择图书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就要选择画面形像清晰,主体突出,色彩鲜艳,同时单页单幅的图书。

2.提供多种变化的材料,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我们的图书区材料非常丰富,有幼儿画刊、亲子自制图书、教师自制大图书等,针对不同层次幼儿进行多方位的指导。

(1)大图书集体阅读和小图书自主阅读活动相结合。

集体看大图片时着重引导幼儿观察阅读的顺序,培养幼儿按序仔细观察画面,将前后画页联系起来理解的阅读能力。同一内容的图画故事书或小图片幼儿人手一份,能帮助幼儿获得独立阅读的经验,让幼儿找与教师描述相应的页码或画面,或提供打乱顺序的图片让幼儿按顺序排列,培养幼儿的有序思维能力。

(2)照片式阅读活动(亲子自制图书)

我们建议家长收集幼儿在外旅游和玩耍的照片,做好照片书,放进教室中的图书角中。这样,孩子们看到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不但会有一种亲切感。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物同时会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图书的喜爱。

(3)每月推荐一本书。发动大家把自己看过的好书推荐给全班乃至全园小朋友看,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培养幼儿的成就感和分享快乐的良好品质。

(二)创设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1.阅读角的设置和幼儿生活环境的布置。

把阅读角设置在教室里相对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区域。根据幼儿的喜好,投放桌椅和卡通抱枕。这样,每当幼儿走进阅读区便可以围聚在一起看喜欢的图书,或者随意靠着软绵绵的垫子席地而坐,悠然自得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对家长提倡在家中也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对安静温馨的学习区。

在幼儿的活动区域内,还可充分利用墙面(走廊、厕所等)进行环境阅读,幼儿抬头就能看见墙上的图画和文字,不用去翻开书本。在墙面上贴一些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让幼儿从这些直观的画面上了解到翻书的要求、图书的正确摆放方法等。

2.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多种选择,让幼儿轻松阅读。

我们组织孩子去图书阅览室,感受阅览室的氛围,看看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在看书时是怎么样的。通过亲身经历,孩子们有了“图书室里静悄悄”的初步概念,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图书投放时,我们把书分门别类的放好,尽量让每一本书多投放一些,便于支持幼儿喜欢拿同一本书的行为;阅读图书后,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将自己阅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三)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满足幼儿的多方位需求

1.正确翻书的习惯。

情景1(倒看书):天天找了一本封面上印着老虎的书坐下来看,可是把书拿反了,但仍在一页一页地翻着看,饶有兴趣地指点着上面的小动物……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将一张大大的人像图片倒挂在教室里,让孩子发现图片的方位有错误并纠正:“图片挂倒了。”另外,我故意在阅读区墙上粘贴倒放的图片,让孩子们去发现。一段时间后,倒拿图书的孩子明显少了。

情景2(无序翻书):在阅读活动中,我发现贝贝看书的方法是从后往前看,帅帅则从中间看起,也有的孩子是任意前翻后翻,即无序地看书。

我指导幼儿看书,先看封面,封面上是有字的。我还在书的封面上贴上红点等作为标记,并告诉孩子。孩子拿到书,看过封面,很容易就翻到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在这种图书的帮助下,幼儿看一页翻一页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情景3(翻书方法):孩子们翻书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是两手一起翻书;有的孩子是用手掌拖着翻页;也有的孩子是五指抓翻或等别人来帮忙等等。我们设计了游戏活动“翻书找一找”,把画有小动物的图片装订成书,然后让孩子们在听到信号后,用大拇指和食指翻书寻找。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中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不正确的翻书方法得到了纠正。

2.游戏化的阅读过程,引导幼儿关注图书

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因此,在让幼儿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我们把过程游戏化。

如“采蘑菇”的故事:“谁去草地上采蘑菇?后来怎么了?小老鼠想出了办法吗??他用了什么办法?

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自己翻书,寻求答案,阅读内容。这是一个游戏过程,孩子是寻宝者或者发现者,而书中的角色和剧情就是宝藏。这样孩子的兴趣被激发了,体验到了看书的趣味。

3、培养幼儿看图讲述能力。将散步、参观、游玩时好看的风景,有趣的事件变成定格的画面,成为幼儿讲述的材料。如春游去的照片,散步时的花草图片,参观后的观赏门票等。或者可以将画面、照片图片等部分隐藏,利用幼儿在餐前三、五分钟的时间,开展“想到什么就说”、“看到什么就讲”的智力游戏,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可以一个人讲给大家听,也可以三三两两地对话,还可以几个人小组畅谈。将智力游戏与讲述蕴于阅读活动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兴趣,使幼儿觉得“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阅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孩子们乐于说、敢于说、勤于阅读。

(四)家园携手——共同引领宝宝有效地进行图书阅读

1、改变家长的观念。利用家长宣传栏、校讯通、QQ群等定期向家长介绍有关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介绍新书等,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阅读发展情况,能及时发现幼儿的变化与进步,相互反馈信息,判断确定幼儿的发展需要,有效实行家园共育。

2.尝试自主选择图书,从内部心理激“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图书是父母买的、选的。我们向家长倡议让孩子自己选书,付钱,取书,整个过程由孩子独立完成。事后,80%的家长反映孩子对于自己买的书特别珍惜。相对的,也从内心对图书产生了移情作用。

3、每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每月的最后一周作为阅读周,由孩子和家长自愿报名,周五在全班讲故事给大家听,鼓励有时间的家长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幼儿大胆讲述的能力和各方面和谐发展的能力。

4、“三位互动”的图书阅读方式。家长重视家园合作工作后,家长不再是阅读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和孩子、教师一起成了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形成三位一体互动交流的阅读模式。有一阶段,孩子们对动物很感兴趣,几位家长主动向教师提出“去动物园参观”的建议,有的家长则和孩子一起寻找收集动物的图片、书籍,于是引发了大家对“动物”的关注,幼儿集体谈论“动物”、阅读“动物”的书等。

四、研究的成效与结论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研究后,我们再次对当初的60名幼儿、家长和教师进行测试。

(一)幼儿的发展是可喜的

1.独立性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增强了,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大胆、自信,能兴趣盎然地翻书、看书,兴致勃勃的讲述,发表自己的意见,乐意与同伴交流。

2.兴趣浓厚,主动性提高:幼儿逐渐处于“我要看”、“我想看”、“我要说”、“我能说”的积极状态,经常会有看书、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3.创造性萌发:幼儿的创造性萌发了,有了初步的“求异思维”,很多小朋友开始探索与别人讲的不一样。

4.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一直很注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爱护图书,有物归原处的意识,同时轻轻的翻,私下交流时轻声等等。

(二)家长支持图书阅读培养的价值

研究前后家长在幼儿阅读观念上有了明显转变,在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形式上也明显提高。他们积极地给孩子购买各类合适的阅读材料,为孩子创设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经常陪伴孩子阅读。

参考文献:

[1]《回到基本元素去——走进新纲要》——李季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2]《前阅读活动的新经验》——陈帼眉《学前教育》2004.2

卡通形像设计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读者认同;外宣翻译

1 读者认同与外宣翻译

纵观翻译理论的发展史,翻译活动的重心是从原文原作逐渐向译文读者转移的过程。传统翻译观中译文读者往往被忽视,20世纪语言学理论成果被引入翻译研究后,对文本功能的重视逐渐将译文读者纳入翻译研究的范围。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文读者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读者对译文的认同也越来越受到译者的重视。跨文化交流下的翻译研究,已从单纯语言文字层面的转换变成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读者同时反作用于译文,文本意义价值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于读者的反应和认同。

在居于主流地位的传统译论观点中,翻译活动始终要围绕原文的意义中心,译者居于翻译活动的从属地位,其任务是解读居于权威地位的原作的意义,译文读者则完全缺席。在西方第一部翻译理论专著《论翻译的原则》中,作者亚历山大・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仅要求译作在思想,风格,通顺三方面与原作保持一致,其后的翻译理论大都围绕译文是否应该保留原作的形式开展争论。

当代译者开始摒弃刻板的理论教条,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和质朴平易的语言,力求让更多的读者看懂。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的观点认为,针对信息和呼唤的文本,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强调译文语言的自然流畅。在中国90年代影响最大的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在其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翻译指导思想中,突出了“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观点,强调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针对语言学翻译观的局限,提出了文化翻译观,认为应当把翻译单位从人们接受的语篇转移到文化转换,翻译不只是一个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翻译应该重视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要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交际活动。(张健,2013)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深入了解并尊重读者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特点和需求,将对外宣传变成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以获得最佳宣传效果。为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该熟练运用“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根据“三贴近原则”,为了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译者应该根据译文读者的接受习惯,对源语文本进行调整,以获得译文读者最佳认同和接受。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交流的契机。导览手册作为世博会重要的外宣资料,承担这对外宣传和介绍世博会的重要任务,其翻译质量将对世博会的举办效果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读者认同的角度,分析《2010年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以下称《导览手册》)的特色,探讨旅游类外宣翻译可采取的策略。

2 外宣翻译中读者认同的体现

寻求目标语读者认同意识意味着目标语读者对中国的认知结构。外宣翻译的目标语读者,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人士对中国的情况了解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在外宣翻译时,译者必须重视不同社会文化差异,进行“解释性翻译”。通过解释性翻译,对中国独有的事物添加必要的时间概念、背景知识或关联性信息,贴近西方读者对中国的认知结构,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寻求目标语读者认同意识还意味着重视英汉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擅长综合、形像思维,西方人擅长分析、抽象思维,思维方式在语言文字上的差异表现为,中文是重意合(parataxis)的语言,行文上讲究音韵和节奏,句子常常呈松散的流动型结构,英语是中形合(hypotaxis)的语言,行文结构严谨,逻辑缜密,表意精确,句子呈一SV为主干的树形立体结构。对于这类句子的英译,必须首先深入原文的深层结构,从英语的思维角度理清原文的信息重心、主次结构与相互关系,然后明确英文的主干结构,按显性的句法关系,组成有机规范的英文译文,以复合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

寻求目标语读者认同意识也意味着重视英汉两种语言背后在文化传统、修辞风格和审美习惯方面的显著差异。汉民族倾向于将主观情理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讲究气氛的烘托与意境的体现,行文遵循美的传统,为了加强语气,常使用丰富的修饰词,甚至使用重复或对称的表达,为增强美感和气势,特别青睐四字结构。西方民族则与此大相径庭,倾向于物我分离和对立,主观对客观进行摹仿和再现,行文偏重形式、写实和理性,突出个性,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让词汇之间的修饰关系在呈空间构架的上下文中体现,为突出英语理性的特色,英语表达须“清晰、适切、自然、鲜明、生动”,不如汉语能突出体现“文采”和“韵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英语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用简洁直观,准确贴切,地道流畅的英语对气势宏伟、文采华丽、行文对称的汉语原文进行重新译写,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3 读者认同角度下旅游类外宣翻译策略――译写

旅游类外宣文本翻译效果如何,取决于文本能否得到读者积极的反映。因此,在翻译以读者认同为导向的旅游类外宣资料时,通常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采取灵活的手段,对原文进行调整和改写。结合《导览手册》的英译,具体举例如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原文是导览手册扉页上对世博会会徽的简短介绍,是汉语典型的归纳型表述方式。在英译时,应该充分考虑英语表述观点型段落特点,首句点出世博会会徽的人文追求的主旨,然后说明该主旨是怎样通过会徽的精心设计来体现的,其“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完全可以表述成“通过沟通和理解达到合作和欢聚”的共同追求。此外,导览手册的读者对象是游客,向游客发出邀请,因此在语气上应找到与游客(此处是手册的读者)找到共同点,在此,不妨把“积极追求”改写为“我们共同的追求”。笔者试译如下:

The emblem for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showcases the effort to focus on the humanistic core. It resembles the Chinese character “世” (meaning “the world”) and the image of a family holding hands, symbolizing the happy family of mankind in our common pursuit of “cooperation and reun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以下是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设计理念介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意为“四海之宝”。它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原文以海宝的寓意与“人”的核心创意统领全篇,然后对海宝身体各部分的设计理念分别进行介绍,最后点明“人”的理念怎样体现世博会的主题的,把“人”的核心创意与世博会的主题有机结合。全篇结构简洁清晰,主旨部分与细节部分详略分明。笔者认为,本篇译写的重点是把对海宝身体各部分描写的分散段落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段落,分主次信息组合成复合句子结构,复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可以提高篇章的可读性。此外,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也应该做到简洁和信息重心突出,简洁清晰的段落更符合英语规范句子的表达方式,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笔者试译如下:

The mascot for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HaiBao (literally “sea treasure”), is a cartoonish for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人” (meaning “people”), embodying both the good will of the peace-loving Chinese and the people-first conception expressed in the emblem.

Sprightly, lovely and friendly, HaiBao is ready to welcome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iBao is presented as the beloved son of the sea with an ocean-blue body and tossing hair like the rolling waves. Its big, round eyes sparkle with anticipation for visitors. Its cheerful smile and raised thumb express the warmth of the Chinese people. Poised in an easy and confident manner, HaiBao is stretching its arms to embrace you and guide you to the breathtaking extravaganza.

The Chinese character “人” features two strikes relying on each other, carrying th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the world, and that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the society so as to build a better city and enjoy a better life.

4 结论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形式,读者认同是译文实现其价值的检验手段;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检验传播得失成败的关键在于传播效果和读者反馈。旅游业的主要性质是服务游客,其的发展取决于能否吸引更多的游客。所有这些因素表明,旅游类外宣翻译应该把读者认同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为了得到读者认同,译者应放弃原文文字和结构的束缚,采取灵活手段,在充分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对原文进行改写性翻译。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ida, Eugene A. & Taber, Charles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衡孝军,等.对外宣传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外宣用语现状调查与规范[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5]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6]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7]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游手册[Z].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8]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文学季刊,2013(0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