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护理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肺栓塞护理要点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1

肺动脉栓塞是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老年人肺栓塞多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复杂,是老年患者的常见死因[1]。循证护理[2],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本文旨在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确诊的老年肺栓塞患者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60-90岁,平均76±3岁。其中深静脉血栓28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35例。本组患者症状、体征多样,无特异性。呼吸困难42例,晕厥6例,仅有乏力、但未有明显低氧血症者5例,无明显症状者3例,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即“肺梗死三联征”仅2例。所有患者经肺部大血管CT(CTA)、D一二聚体等证实。

1.2 治疗方法 经溶栓(尿激酶或艾通立),抗凝(低分子肝素+华法令),配合吸氧、抗休克、抗感染、止痛、扩血管等综合治疗。

2 循证护理

2.1 循证问题 1)病情观察要点。2)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护理。3)饮食护理。4) 排便护理。5) 疼痛护理。6)患肢护理。7)心理护理。8)卧位。9)健康宣教。

2.2 循证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对其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将所获得的证据和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患者的愿望和需求相结合,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

2.3 循证护理

2.3.1 心理护理 由于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一旦患者发病,可表现为表情痛苦,极度紧张、恐惧、濒死感、烦躁不安、焦虑、悲观、绝望、忧郁或苦闷[3]。护士应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及支持,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告知各项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3.2 卧位 如果已经确认肺栓塞的位置,应取健侧卧位[4]。在急性期和溶栓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肢体制动,卧床时间2周左右。急性期过后,可下床适量活动。需长期卧床者,2周后协助定期做下肢主动和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

2.3.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咯血等症状。由于50%一70%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合并有肺栓塞存在[5],因此评估患者腿部的疼痛、苍白、麻木、变冷、感觉异常、无脉搏的情况。

2.3.4溶血或抗凝的护理 溶血剂和抗凝剂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护士要保证患者持续的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付作用。观察是否出现口腔黏膜出血、鼻出血、皮下淤斑、呕血、黑便、血尿、颅内出血等,及时处理。尤其是静脉穿刺点是观察的重点,注射完毕应延长按压时间。嘱病人勿挖鼻、用力咳嗽,选用质地柔软的牙刷,避免外伤。

2.3.5 饮食护理 合理安排膳食,保证水、蛋白质、维生素及粗纤维食物的摄人,不可多食对华法令作用有影响的食物,如卷心菜、萝卜、菠菜、咖啡等。

2.3.6 排便护理 保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因用力排便时,可诱发肺栓塞。如出现便秘时,可口服缓泻剂或外用软便剂。

2.3.7 疼痛护理 由于病变累及胸膜,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了解胸痛的性质、部位,给予舒适的卧位,应根据疼痛程度及时予止痛剂。止痛剂可以缓解疼痛和焦虑,以保持患者镇静,减轻呼吸困难。

2.3.8 患肢护理 当合并有下肢静脉血栓时[6],患肢抬高于心脏平面20一30 cm,下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但不能过紧,以减轻患肢肿胀。保护肢体防止过冷过热的刺激并减少压力,衣着柔软。禁止热敷、针刺、按摩,以防栓子再次脱落。严密观察患肢疼痛、周径、肿胀程度、皮肤温度、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

2.3.9 健康教育 积极在老年人群中倡导保持心情愉快、戒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长途旅行时,要多饮水、下地走动,避免发生“经济舱综和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定期检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加强其一级和二级预防[7]。

3结果

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除2例死亡外,其余治愈或好转,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

4 讨论

肺栓塞发病急、病情凶险、易复发。因此要求护士注意对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循征护理使护士以新颖、科学的方法实施治疗方案,加强了医护间的协调和护理的科学性;为患者提供标准化、人性化及经济的护理,增加患者对洽疗的依从性,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循征过程,护士可获得大量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宝成. 老年肺栓塞的诊治进展.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2,23(3):137

[2] 张宏,朱兴春.循证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2,21(4):155.

[3] 颜喜梅.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817-1817.

[4] 周美华.肺栓塞护理新进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57 -158

[5] 王美堂.高同型半胧氨酸血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血栓栓塞.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30(10):423-425

[6] 王树伟,心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13-815

[7] 何建国,程显声.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J].中华医学杂志2013,83(24) :1730-1731.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2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肺栓塞;置管药物溶栓;护理

作者单位:350025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何秀芳 阎成美);福州总医院护理部(阎成美);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林瑞娇 夏印)

通讯作者:阎成美 Email: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1]。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目前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既能阻挡3 mm 以上的栓子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又不至于影响静脉回流,且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2]。置管药物溶栓(CTD)就是利用血管腔内技术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中,经导管直接灌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药物溶栓术治疗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使阻塞的血管再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76例,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6.3±7.8)岁,均经下肢彩超和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58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患侧腹股沟以下肿胀、疼痛伴麻木,肢端青紫,活动受限伴跛行,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1.2 手术方法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常规消毒铺巾,于健侧股静脉穿刺,导入鞘管,进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口径及有无解剖变异,确定肾静脉开口位置,了解髂静脉及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存在,导入下腔静脉滤器外鞘管口在下腔静脉近肾静脉开口1~2 cm以下,导入下腔静脉滤器予以固定,撤出外鞘,释放滤器,再造影观察滤器的位置。然后在DSA协助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由腘静脉置入溶栓导管,保留鞘管。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合抗凝溶栓治疗,治疗昱日患者下肢水肿消退,疼痛、麻木减轻或消失,于出院前2 d取出下腔静脉滤器,平均住院7~22 d,术中术后未发生肺栓塞、滤器移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超声检查下肢血流通畅,无继发栓塞发生。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缺乏了解,往往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既想尽快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又担心疗效。因此,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耐心细致地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向其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该治疗的基本原理,手术过程,介绍成功病例,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2 术前准备 ① 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胸片,心电图,超声检查等。② 食易消化食物,避免术后便秘,导致腹内压增高,引起穿刺点出血,停用延长出血时间及显影的药物。③ 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需要卧床及肢体制动。④ 作碘过敏试验。⑤ 备皮。⑥ 术前1 d晚上适当给予镇静剂,消除紧张心理。

3.3 病情观察 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未置入滤器前禁止按摩患肢,不宜频繁翻身和深呼吸、咳嗽,以防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常规监测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肺栓塞的表现。观察皮肤温度、颜色、疼痛程度等。经常检查肿胀程度是否改变,以软尺测量患肢周径,同健侧下肢比较并做好记录。

3.4 术后护理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 h内穿刺侧髋关节禁屈曲,穿刺部位纱布加压包扎压迫6 h以止血,密切观察局部有无出血情况,适当减少术侧肢体的活动量,并经常给予活动脚趾,仍需抬高患肢20°~30°,以利静脉回流。注意患肢腘窝处溶栓导管和静脉鞘管有无脱出。持续心电监护24 h,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的发生。

3.5 用药的护理 ①溶栓护理:术后遵医嘱从患肢腘窝处溶栓导管和静脉鞘管持续微量泵入溶栓药物,一般给NS100 ml+尿激酶20万Uq8 h溶栓导管持续泵人,NS100 ml+肝素钠注射液6250Uq12 h静脉鞘管持续泵人,低分子肝素钙5000万U皮下注射,2次/d,经溶栓导管泵入尿激酶溶栓时间5~10 d;术后每2~4 d经导管鞘造影了解血栓溶解情况,根据溶栓情况逐渐退出导管。泵连接管要每日更换,连接处用0.5% 碘伏消毒,注意排尽气泡,防止空气栓塞。尿激酶宜现用现配,每次配制药液时50 ml针管上要标识药名、剂量、开始时间,以便下一班核对和观察输液通畅情况。应用尿激酶期间,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点、有无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伤口有无渗血、大小便颜色有无变化,还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表现。少数用尿激酶患者可出现皮疹、头重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症状一般很快消失。溶栓期间,每天监测患者血常规、PT(凝血酶)及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FIB(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imer),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使凝血指标维持在正常的1.5~2倍,一般PT>正常值2.5倍,ATPP>90 s即停止溶栓,尽量避免各种创伤性操作,应集中采血,减少穿刺次数,且穿刺后注意加强局部压迫。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时,应在患者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进行,注射针垂直进人拇指和食指捏起的皮肤皱褶处,直至注射完毕,用干棉签按压5 min,可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②口服抗凝药物:本组病例术后3 d给予华法令1片,1次/d,并嘱患者不能漏服或停服。术后前2周每周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以调整华法令的剂量,用药期间凝血酶原时间应保持在25~30 s,凝血酶原活性至少应为正常值的25%~40%。一般连续使用半年,告知患者某些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如波菜、白菜、动物肝脏、花生、芝麻、等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均可降低药效;乙酰水杨酸、保泰松、水合氯醛、利尿酸、奎尼丁、氯贝丁酯消炎痛、磺胺类等,能增强其抗凝血作用,从而增加出血倾向;苯巴比妥、格鲁米特和苯妥英钠能加速本品的代谢,减弱其抗凝血作用。

3.6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进低脂、粗纤维、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如新鲜水果和黑木耳等,避免用力排便,便秘时给予缓泻剂,防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病房内禁止吸烟,避免尼古丁诱发小血管痉挛,妨碍康复。嘱患者戒烟、酒,肥胖者控制体重,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久行及重体力劳动,鼓励加强日常锻炼,遵医嘱口服华法令,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现象,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指标,根据病情电话随访,如发现下肢剧痛,呼吸困难马上就诊。

4 讨论

4.1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绝大多数发生在下肢,50.0%~70.0%患者并发肺栓塞,其中25.0%~30.0 %患者因未接受正确及时的治疗而死亡[3]。一旦发生大面积肺栓塞,抢救成功率低,故临床上以预防为主。自从1982年腔静脉滤器应用于临床以来,下肢静脉血栓所致肺栓塞发生率由60.0%~70.0%下降至0.9%~5.0%[4]。本组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置管药物溶栓过程中无一例发生肺栓塞,说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

4.2 置管药物溶栓能有效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尿激酶对纤维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能迅速渗入血栓内部,激活纤维蛋白溶原酶成纤维蛋白溶酶,后者对血栓的主要成分纤维蛋白有很强的水解作用,从而使血栓溶解,恢复血液灌注[5]。因此疗效的提高取决于尿激酶尽可能多的与血栓接触。置管药物溶栓可以使溶栓尿激酶直达血栓部位,增加药物接触血栓的时间,从而能迅速溶解血栓。1994年Semba等[6]首先报道采用CDT治疗急性下肢DVT,血栓完全溶解率为72%,部分溶解率为20%,临床疗效满意。代雪娜[7]研究证实介入溶栓治疗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效果优于经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

4.3 加强用药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溶栓时机体呈低凝状态,极易造成内出血和皮下出血。据Joffe HV报道[8],溶血栓治疗出血发生率为5%~7%,致死率约为1.0%,故观察和防止出血是其护理重点。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可能与每天严格的抽血检查血常规、PT、APTT、FIB,及时调整药量有关。总之认真细致的用药观察和护理是溶栓成功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景在平.血管腔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0305.

[2] 黄连军,蒋世良,赵世华,等.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介入放射学杂志,2000,9(2):7677.

[3] 梁善言,康俊升,周玉藤.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意义.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11):659661.

[4] 郭曙光,陈翠菊.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6):446448.

[2] 杨景文.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机制的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9):450454.

[6] Semba CP, Dake MD. Iliofemoral venousthrombosis aggressive therapy with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Radiology,1994,191(2):487494.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3

肺栓塞是由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分支)及静脉系统引起的呼吸功能及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肺血栓栓塞症是最为常见的症状[1]。临床诊断误诊、漏诊率较高且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研究证明积极的溶栓治疗及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率。为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护理要点进行探讨,该研究对该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6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34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0.36±5.72)岁。所有患者入院均经心脏及下肢超声、胸壁CT、D-二聚体及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等检查,并联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确诊。纳入标准:超声检测发现肺动脉高压,肺动脉血栓形成,右室肥厚或右心扩大;彩超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呈阳性;胸部CT可发现肺动脉附壁性或中心性充盈缺损,肺动脉分支被完全阻塞且相应肺段楔形高密度影。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给予病情分别选用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或者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溶栓(2 h)方案。具体操作如下:尿激酶2万IU/k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泵注,2 h内滴完。

1.2.2 护理方法 ①溶栓前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安排抢救病房,给予吸氧辅助,同时进行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立即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并备好除颤器、急救药物、微量输液泵及套管针等,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准备止血、溶栓药物。医护人员采集患者血标本,并尽快对血型、血常规、NR、APTT、PT、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及心肌酶谱等进行检查,排除溶栓治疗禁忌症。②溶栓治疗:先对患者进行生理盐水静滴,保证通道通畅后连接提前备好的尿激酶溶液,滴注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对滴管进行冲洗。药物滴注时,禁止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时输液必须2 h内完成。医护人员将床上大小便技巧告知患者,对于不习惯者进行协助。患者治疗期间保证充分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次数,若必须搬动则需用平车进行接送,避免血栓脱落引起的再次栓塞。在溶栓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出现皮肤瘙痒、头痛、头晕等不良症状患者要及时给予停药等针对性处理。同时观察肺栓塞再次形成及重要器官出血等现象是否发生。同时要对患者的APTT、PT等进行严密检测,定时抽取静脉血标本并送检,为治疗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治疗期间,尽量减少各类穿刺及注射,穿刺及注射后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技术娴熟,避免加重患者的痛苦。③溶栓后护理:出血是溶栓治疗后最为常见并发症,具有一定的致死率,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颅内出血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治疗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观察鼻腔、牙龋、静脉穿刺点、全身皮肤粘膜及大小便是否有出血现象,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同时对患者的表情、瞳孔变化进行观察。患者卧床休息期间,设置专人陪护,协助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护理。保持患者床褥及衣物的干净整洁,同时帮助患者定时翻身,避免压疮的出现。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指导,多食纤维丰富、清淡易消化食品,保证患者大便通畅。呼吸困难者给予供氧。④心理护理:患者病情发展较快,且多伴随着呼吸困难等症状,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安抚患者,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保证溶栓治疗的顺利进行[2]。

2 结果

患者临床治疗痊愈29例(43.9%),显效23例(34.8%),有效12例(18.2%),无效2例(3.1%),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症状,其中3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痊愈,患者治疗中心率及血压等均平稳。

3 讨论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4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53例非手术患者,从一般处理、用药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95例随访至今,情况良好。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必不可少。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观察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静脉血液成分不正常地在血管内聚集、凝固,阻塞管腔而导致血流障碍,并激发血栓远端以下的静脉高压与肢体肿胀、疼痛及静脉扩张等临床表现。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将通过顺行繁衍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体,并将出现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乃至出现生命危险。临床上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患者住院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以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主。现将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53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53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87例。年龄12岁~84岁,各个年龄段均有患病,其中左下肢患病58例,右下肢患病34例,双下肢均患病61例。平均住院天数15d。

1.2结果本组153例DVT患者中除10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外,出院时治愈率32.5%,好转率59.7%,护理过程中除1例截肢,1例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8例肺栓塞抢救成功,7例有出血倾向抢救成功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出血、肺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满意度达99%以上。95例患者随访至今情况良好。

2护理

2.1一般护理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一般为2周。并抬高患肢,肢置高于心脏水平20cm~30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1],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注意患肢卫生,勿使其损伤,以免因肢端供血较差发生感染而形成溃疡。详细观察并记录肢体温度,肿胀程度,末稍循环色泽变化。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应加强基础护理。若起床活动,应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以增加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水肿加重。

2.2心理支持患者住院后往往会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障碍:对疾病本身不了解,害怕治疗无效,害怕症状加重,害怕溶栓过程中出现意外等。并因此而悲观失望,恐惧不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社会背景及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介绍本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比如常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溶栓治疗的必要性,溶栓药物的机制,溶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其相对应的措施,应注意的事项等,通过宣教解除了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我们还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最新的医疗信息,同种病例的治疗效果,让病区内同类型且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同时叮嘱患者及时向医护人员诉说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让患者明白,他们关心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关心的。用我们的形体语言,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使患者有了安全感,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增强了他们占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为患者的康复打下基础。

2.3用药观察

2.3.1尿激酶首选用于溶栓治疗。溶栓期间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用药剂量必须准确,现用现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作相关的化验并做好记录。

2.3.2肝素首选抗凝剂,可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由于肝素应用不当容易引起出血,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用量及给药方法。

2.3.3硫酸镁硫酸镁溶液给患肢局部湿外敷,以促进水肿消退,减轻疼痛。一般浓度为50%左右,温度为30℃~50℃,若>50℃,会增加局部组织需氧量而加重缺氧;若<30℃,则刺激局部肌肉收缩,血管痉挛使疼痛加剧,还可增加血液粘稠度。

2.4并发症的护理

2.4.1出血是DVT最常见并发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及全身出血倾向[1]。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剂量准确。定时查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准确记录凝血酶原时间。本组病例中,在首次溶栓治疗后第9小时刷牙时3例牙龈出血;第72小时后2例在输液扎上止血带后,前次穿刺点有渗出;第5天后2例患者痔核出血。护士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后症状消失,避免了大出血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

2.4.2肺栓塞是DVT最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在30min内死亡。本组病例中8例患者在用药平均5h左右出现胸闷,气短现象。值班护士立即给半卧位,吸氧,同时通知医师,快速静脉滴入尿激酶等。40min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于溶栓第14天2∶00,起床小便后突然出现胸痛、气短、端坐呼吸,随即呼吸心跳骤停。即给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快速溶栓等抢救措施,30min后抢救无效死亡。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应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有条件者24h心电监护。绝对卧床[2],严禁患肢按摩及压迫性检查。提高警惕,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准备抢救患者。

2.5饮食护理

2.5.1低盐低脂清淡高热量饮食DVT患者血脂较高,应给低脂肪饮食,以减少血液粘稠度。低盐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同时清淡饮食可防刺激性食物对血管的刺激。高热量高纤维饮食可补足机体所需能量,亦可防大便干燥,并告知患者饮食对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使其积极配合。

2.5.2糖尿病饮食153例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者占75%。饮食控制是控制血糖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首先为患者讲解控制饮食的目的及重要性,适时进行有关讲座,激发他们实施饮食控制的主动性。不仅平时遵守,而且在遇到较多的社会和心理障碍时如聚餐,应酬或他人劝食时也能较好控制。不但自己积极控制,还会作义务宣传,向新病友传播自己的新知识。

2.5.3戒烟宣教戒烟重要性,使患者明白吸烟可引起血管痉挛,又可增加血液粘稠度而自觉戒烟。本组病例中有吸烟史者通过自己努力,加上护士监督鼓励已全部戒烟,回访亦无复吸者。

3健康指导

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食物。适量运动。发病后10天左右可床上活动,定时作屈伸运动。2周后下床,步行时疼痛即刻休息,缓解后继续活动直到达到预期目标。鼓励逐日增加活动量。遵医嘱服药。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预防和消除形成溃疡的原因。每日清洗足部有湿疹,足癣尽早去皮肤科就诊。

4出院指导

需继续服药者,应遵医嘱服用;给予清淡高纤维、高热量饮食;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个月~6个月,做好弹力袜保养,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以防复发;禁烟;定期门诊复查,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5小结

通过对153例非手术住院患者回顾性研究,笔者体会到,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必不可少。对该病患者的护理,除了基本措施,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2周,抬高患肢[2,3],不可过度伸展或膝下垫硬枕,指导床上活动;疼痛时遵医嘱给止痛剂[2],忌按摩和搓擦患肢,以免栓子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用力排便使腹压增高,造成下腔静脉、髂静脉、股静脉等静脉血栓脱落,收起肺栓塞。不宜穿紧身内衣,以免血液淤滞;下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和减轻下肢浮肿;若有浅静脉炎症时,避免久站久坐或长时间行走,站立变换负重,加强腓肠肌收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肺栓塞症状出现,立即平卧,高浓度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通知医师积极配合抢救;溶栓抗凝期间,观察过敏反应及并发症。刺激性药物,饭后服用;定期随防。新晨:

参考文献:

[1]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5

【关键词】脑卒中;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52-011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收住入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的卒中患者经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符合卒中诊断共计488例,于发病7―10 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高度可疑DVT的患者1周后重复超声检查。结果示DVT的总体检出率为21.7%,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0―79岁组(28.0%),女性DVT的发生率(29.4%)高于男性(180%),P=0.004。卒中合并严重瘫痪者DVT发生率为25.9%。

2预见性护理措施

2.1饮食:宜进食低脂肪、低糖、高蛋白质饮食,应富含均衡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多饮水, 3 000 ml/d,降低血液粘度,尤其是茶水,茶叶有促进排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应该包括较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解大便时增加腹压,影响下肢血液循环;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保证营养和热量的供给。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以防止烟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

2.2锻炼:①如果您不能配合运动时,可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其要点是伸屈活动每个关节,配合进行下肢肌肉按摩,每次约15 min左右,被动活动量及活动幅度以不引起患者不适为宜。左侧肢体活动量应大于右侧,因左侧髋静脉受腹主动脉和左侧髂动脉及腹股沟韧带的压迫,影响左侧下肢静脉回流而易发生DVT。②如果能够配合运动时,除了进行上述被动活动和按摩以外,同时增加患者主动运动,方法为:伸屈髋、膝、踝和趾关节;或平卧位,屈髋屈膝并膝,双足蹬于床上,尽可能抬高臀部, 5次/d,10 min。

2.3摆放:活动间期仰卧位时,用软物垫起患侧下肢高于床面20―30 cm;向健侧侧卧位时,屈曲健侧下肢,患侧下肢伸展放于健侧下肢上;尽量避免患侧侧卧位,使健侧下肢压迫到患侧下肢。

2.4静脉保护:保护下肢静脉正确选择穿刺静脉血管,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维护血管内壁的完整性。输液时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尽可能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同时注意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条静脉反复穿刺,在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应稀释后慢滴,输液前后均应用等渗液体冲洗输液通路。

2.5其他方法:穿弹力袜,使用弹性绷带等。白天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护腿,以促进静脉回流,夜间脱下弹力袜,用梯形垫抬高下肢,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免影响睡眠。

2.6病情观察:注意双下肢的变化,如每日定时试双下肢皮温,测量双下肢周径并记录,做横向(双侧下肢)比较和纵向(同侧新旧数值)比较,以监测有无肿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患者突发胸闷、胸痛、憋喘、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氧保和度下降时,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7药物及机械装置预防: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及普通肝素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确切的作用。药物使用有禁忌症可使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8健康宣教: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DVT的知识,讲解患病的危险因素,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清楚定时抬高下肢、穿弹力袜及被动锻炼的意义。

2.9心理护理:患者高龄且卧床,对潜在的并发症感到恐惧和担心,护士要尽可能从各个方面讲解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DVT发生的重要性及安全性,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工作。

为降低住院患者DVT(包括致命PE)的发生率,了解患者的危险和施以适当的预防方法是必要的。

3讨论

原因:脑卒中患者发生DVT多在脑卒中早期1―2周内,其高发原因:①血流缓慢,由于肢体肌肉瘫痪无力,其深静脉失去血液回流的主要动力,血液淤滞。②血液高凝状态,由于脑卒中患者脱水剂的使用,造成血液黏滞度高。③静脉壁损伤,是由于静脉反复穿刺造成的。

临床表现:DVT形成后是否出现症状取决于血栓的范围、伴随静脉的数量、静脉堵塞程度和炎性反应大小。此外,还与对血栓耐受性有关。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胀是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三大症状,根据下肢肿胀的平面可初步估计静脉血栓的上界,一般小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静脉,膝以下水肿疼痛为股浅静脉,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静脉,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双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疼痛多为坠痛或钝痛,浅静脉曲张多为慢性侧支循环建立的表现,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需依据每人用卷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对照,比较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之差,达到1 cm则有临床意义。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②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③Homans征:将足背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血栓静脉而引起。④浅静脉曲胀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使浅静脉曲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一旦血栓脱落,栓子可沿无静脉瓣的下肢静脉系统移行到右心,游离的栓子最终引起肺动脉栓塞,出现肺梗死等表现。肺梗死的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严重者危急生命。

参考文献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6

【摘要】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平均住院天数15 d,满意度达95%。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是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DVT后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将通过顺行繁衍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体,并将出现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乃至出现生命危险。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术后预防和积极护理。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49~79岁,平均64.5岁。血栓发生于左下肢患病12例,右下肢患病6例,双下肢均患病2例。

1.2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0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平均住院天数15 d,满意度19/20达95%。20例患者随访至今,情况良好。

2.护理措施

2.1增加活动 术后清醒患者可指导和鼓励其适当在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下肢的主动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伸屈、举腿活动。对意识障碍者,必须定时给予翻身,改变,作适当的下肢被动活动,以促使患肢血液循环、肌肉松弛。

2.2减少血液淤滞 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适当抬高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2.3保护静脉 长期输液者宜使用静脉留置针,尤其在使用甘露醇等刺激性药物时注意保护静脉,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瘫痪侧肢体的静脉置管。

3.护理体会

3.1心理支持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此类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忧郁或烦躁、易怒等情绪。我们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介绍本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比如常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其相对应的措施,应注意的事项等,通过宣教解除了患者及家属的顾虑。用我们的形体语言,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使患者有了安全感,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为患者的康复打下基础。

3.2一般护理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一般为2周。并抬高患肢,肢置高于心脏水平20 cm~30 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注意患肢卫生,勿使其损伤,以免因肢端供血较差发生感染而形成溃疡。详细观察并记录肢体温度,肿胀程度,末稍循环色泽变化。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应加强基础护理。若起床活动,应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以增加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水肿加重。

3.3用药观察

3.3.1尿激酶首选用于溶栓治疗。溶栓期间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用药剂量必须准确,现用现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作相关的化验并做好记录。

3.3.2肝素首选抗凝剂,可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由于肝素应用不当容易引起出血,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用量及给药方法。

3.4.3硫酸镁硫酸镁溶液给患肢局部湿外敷,以促进水肿消退,减轻疼痛。一般浓度为50%左右,温度为30 ℃~50 ℃,若>50 ℃,会增加局部组织需氧量而加重缺氧;若

3.4并发症的护理

3.4.1出血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并发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及全身出血倾向。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剂量准确。定时查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准确记录凝血酶原时间。

3.4.2肺栓塞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外,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

3.5饮食护理 告知患者饮食对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使其积极配合。进食低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纤维素、免辛辣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DVT患者血脂较高,应给低脂肪饮食,以减少血液粘稠度。低盐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同时清淡饮食可防刺激性食物对血管的刺激。高热量高纤维饮食可补足机体所需能量,亦可防大便干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时腹内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3.6 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 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食物。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做好弹力袜保养,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以防复发;禁烟;定期门诊复查,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做好出院后药物服用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告之患者持续应用抗凝药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但过量可增加皮下出血、脑出血等危险,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4.小结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在上述3种因素中,任何一个单一因素都不足以致病,必须是各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才可能酿成血栓形成。而手术及创伤就涉及应激、制动,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流缓慢。因而大手术后及严重创伤病人,一定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克服怕痛心理,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切实协助病人术后早期活动,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