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施工

1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当前高层建筑的层数一般在二十层到五十层之间,特别是二十层到三十五层比较多,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已经建成的建筑在这个高度范围内的就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从中也能够看出这种高度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经济的进步,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别是高层建筑很少出现单一的功能,一般都是地下部分是停车场,地上部分是住宅或者是办公区,当前来看,在高层建筑中存在转换层结构的占百分之八十,可见对转换层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转换层施工。要想做好转换层,就必须对其中的各个部分严格限制。从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来看,转换层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如果转换层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上层的建设,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各个施工部分都能够做到科学合理,满足施工要求,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还能够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2.1 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工程中常用以下几种模板支撑体系:

2.1.1 一次性支模。从转换层底一直撑到底层地面或地下室底板,需要模板支撑材料,适用于施工现场可用的支撑材料较多,且转换层位置较低的情况。

2.1.2 荷载传递法支模。将转换梁(板)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传递给若干层楼板,支撑楼板的数量应通过设计来确定。另一种方案是充分利用转换层支撑柱的传力作用;使一部分通过楼面设置的竖向支撑构成的梁下排架体系传递给下面若干个楼层。

2.1.3 叠合浇筑法支模。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化梁(板)分2次或3次浇筑成型,支撑系统只需考虑承受第1次的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同时应对叠层浇筑的转换验算。

2.2 混凝土工程施工

2.2.1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预测监控混凝土在浇筑后1个月内的各部位温度的变化情况。

2.2.2 应采用以下方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蓄热保温法,即常规保温方法;内降外保法,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通水冷却降温,在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表面及面采取保湿措施;蓄水养护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高度100。

2.2.3 施工方法:首先应该进行转换层结构周围的混凝土浇筑,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在夏季的时候,由于外界温度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冰水进行搅拌,进而降低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保证煤层的厚度在三百到五百毫米之间,并在前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最好是采用叠合梁原理进行浇筑,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温度过大而产生裂缝。

2.3 钢筋工程施工。

转换梁(板)的含钢量高,主筋长,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因此,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2.4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结构施工

2.4.1 采用择期张拉技术,即待转换结构上部施工数层之后再张拉预应力,在此之前转换结构下的支撑必须加强。

2.4.2 在预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预应力筋用以反拱,该部分的预应力筋是使用阶段不需要的。

3 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模板安装、拆除的质量控制。

3.1.1 梁侧模板的安装。①应采用30mm×2.5mm的扁铁作为拉片,其长度为梁截面宽度加2倍钢模板肋高,两端适当位置钻孔。②钢模外侧应用以8钢管扣件夹具竖向夹住梁的模板,每根小横杆上设置一付夹具,并用水平背杆将这些夹具横向连通。③梁、板支撑的部分横向水平杆的端部应顶住梁的两侧模板,并与钢管扣件夹具连接,以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向压力。④为确保混凝土不漏浆,应采用塑料泡沫条或毛草纸对拼缝进行嵌缝。⑤当梁、板的跨度不小于4000mm时。若无设计要求,梁、板底模应按全长跨度的2%起拱量起拱。

3.1.2 底板模板的安装。底板模板最好是使用二百厘米乘一百厘米乘一点八厘米的竹压板,竹压板的四周最好是包上铁皮,这样能够减轻碰撞带来的损害。在安装模板之后应该用钉子固定。在接缝处可以使用五厘米的不干胶进行封闭,避免出现渗漏。在模板安装完成之后,应该由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相关标准的检测,在合格之后才能够浇筑混凝土。

3.1.3 模板的拆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对于模板来说,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针对梁来说,如果跨度小于八米,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设计强度的百分之七十五时,如果梁的跨度超过八米,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百分之百,就可以拆除模板了。在拆除之前,应该向相关项目负责人申请,经过检测达到要求才可以拆除。

3.2 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钢筋是建筑物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材料,钢筋的安装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所以为了保证钢筋安装的准确性,应该最好相关的措施。也就是使用二十五的短节钢筋横向放置于两层钢筋之间,同时放置楞头铁间趾使其隔开。

梁底部的钢筋应该浇筑厚度达二十五毫米的钢筋,通常我们可以使用二十或二十以上的混凝土作为垫块,但是对于截面高度超过一百二十厘米的框架梁,钢筋的截面直径超过了二十五,而且钢筋的数目还比较多,钢筋总体的重量比较大,细块混凝土垫层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必须使用长度为一点四倍梁截面宽的钢筋做垫块,短钢筋和纵向受力钢筋应该呈四十五度角铺设。

3.3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3.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同的施工要求所选择的混凝土配合比也是不同的,所以必须由专业人员根据该项工程需要做好施工所使用的水泥、砂子、外加剂等的试验,找出最佳的配合比。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所以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施工冷缝,应该添加减水剂。

3.3.2 混凝土浇筑及下料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是有一定顺序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浇筑建筑物的边梁,然后再浇筑垂直边梁的各个框架梁,然后浇筑盖板,使用这种浇筑方式,逐渐的向前推移,一直到浇筑完。针对框架梁的浇筑,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例如,针对截面高度达到一百八十厘米的量应该经过四次浇筑,四次振捣,而且要保证每次的浇筑厚度都不应该超过五十厘米;针对于截面高度达到一百二十厘米的量应该浇筑三次,振捣三次,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裂缝的产生,增加梁的承受度。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 燃气供应系统 设计建造准则

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高层建筑作为集约土地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城市的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加之随着城市计划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高层建筑居住率较高,人口呈密集状态,对能源的消耗较大。建筑内使用的燃气本身就是一种十分易燃的气体,加之前述因素,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难度正不断加大,业界对天然气供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因此应加强对高层燃气系统的建造准则和技术进行分析,须以环境友好、可靠、安全的工程理念为基础来提高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指数,力求产生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建造准则

1、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一般都会配备电表房、水表房及消防设备房、燃气表房、垃圾房等必备的设备房间,对于燃气表而言,通常情况下同一层的住户燃气表都集中设计在同层的燃气表房内,保证每个燃气表上面都清楚地标示出业主单位名称。将燃气表集中安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燃气系统设计理念,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维护住户的隐私空间,另外也为燃气公司收集用户数据提供了方便。基于安全的建造准则,应在燃气表房门贴上提醒注意安全的标志,并附上燃气供应商的名称及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接通的处理电话。燃气专用的管线与燃气表房的位置不能靠近消防隔火房间,不能设置在楼道电梯、电表房及逃生通道附近,须采用不可燃的材料建造燃气表房门,房门应设计为向外开启且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耐火功能,还应进行房门自动关闭的设置,建造时注意燃气表房间一面靠近建筑物外墙,保证房间有良好的通风性。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燃气表房和燃气管井具置的设定会对整个的建筑布局,如安全疏散路线的设计、防火分区的设置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整个燃气系统的设计时,应注意谋求建筑与技术间的和谐,力求做到建筑物配备系统与环境间的和谐,从而达到既协调又合理布局,实现最大的使用价值。在进行燃气管井和燃气表房的设计时,应注意符合以下的建造准则:第一,在建筑内设计燃气管道时,应注意确保燃气管道经过地区的通风环境;第二,特别注意公共通道内防止燃气发生泄露和扩散;第三,若发生燃气泄漏,应尽快将泄露的燃气排出建筑物;第四,注意将可能产生的爆炸的破坏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在爆炸发生时被保护的通道(如楼梯)依然能够使用。

2、高层建筑物是一座城市的风景线,在便于维修及不影响建筑物美观的基础上,建筑燃气系统的管线应被安装在建筑物内的管道竖井中,这样能够使管道长度减少,扩大建筑物的利用空间。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的立管应安装在专用的管井中,通常管井会从地面贯通裙楼,与各层燃气表房相连接,燃气管井应采用不可燃并有两小时的耐火性的材料进行建造,在燃气管井最低和最高位置设置通风口联通外界,通风口的面积须大于0.1m2。在进行燃气管井设计时应预留检修口,注意从公共通道能直接到达检修口。建造检修门时,应配备有自动关闭功能、不漏烟气的装置,选取的材料须为不可燃且同墙体有相同级别的耐火性能,而且应将检修门保持关闭状态,在门上贴上警示牌。从安全准则角度出发,高层建筑的燃气供应管道的供应气压宜低于150kPa,设置在专用套管、内管道上的运行压力则不应该高于40kPa。应尽量避免采用法兰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管道,最好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管道连接,使用前两种连接方式的条件为管道有拆卸必要或者无法保证管道现场焊接的正常施工以及在进行路线设置时管道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燃气供应系统的建造技术

作为燃气供应系统安全控制链中的末端,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设置在用户室内的燃具的安全条件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整个供气系统设计建造是以用户能安全且不间断使用燃气为最终目标。大多数的新建住宅楼宇,用户室内的燃具也是与室内装修相配套一并交付用户使用的,因此作为楼宇燃气供应系统的组成部分,燃具的安全技术条件也需在整个燃气系统设计建造过程中予以详细考虑。否则,整个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功亏一篑。燃具的安全技术条件反映在3个方面:① 燃具设计是本质安全的,其性能含有内在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包括失误一安全功能(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一安全功能(发生故障时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② 燃具的安装技术条件也能完全保证安全运行。③ 用户的正确使用行为。

2、美观是建筑设计者追求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燃气系统设计中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方案优化,支管暗埋技术是设计的重难点。外漏的管道除会占用建筑的空间外,还会对居住环境的美化造成障碍,另外管道铺设时外露时间过长,就会在管道上堆积灰尘,使管道生锈,影响居民的生活。在综合考虑安全原则后,应对建筑的管件、管子进行暗埋,加强对其铺设方式、材料质量的标准考察。传统的暗埋方法是在建筑物建成后进行打凿,在墙身或者是建筑物楼板上开洞铺设管道,待完成后再进行填补,这种方式会影响建筑物内部结构,严重的话会使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降低。现在的建筑物多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建筑物内的燃气表房到每家每户的用气端支管暗埋的方式主要是:当建筑物处在建筑混凝土的建造期间时,从墙体或者楼板上扎钢筋钉的模板,将需铺设的燃气管线或者其他的设备管线,如电信、电力等管线一并铺设,注意不同管线间保持安全距离。暗埋的管线应尽量采用最短的路径,燃气表终端的用户支管在保证对特定用户的燃气供应外,不应穿越其他用户的私人空间,对建筑物的密闭性、通风性、隔音性等都不能造成影响,更不能穿过建筑的抗震缝、沉降缝等变形缝。不能采用诸如卡接、压接、胀接等机械的连接方式暗埋的燃气管道,应优先选择焊接的方式连接管道,尽量将焊接的次数减少,在管道拐弯时,使用冷弯的方法铺设管道。

为减小用户使用燃气压力的波动范围,克服附加压力对燃具的影响,提高燃具燃烧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实现安全及环保,在工程实践中,在用户的燃气表前设置独立的用户调压器。基于本质安全的设计准则,每一个用户调压器可内置一套压力保护的安全装置,亦称限流器,限流器可在出现以下任何一项情况时,能自动切断燃气供应:① 上游压力低于或超过正常值的一定比例;② 下游压力未达到(因流量过大)或超过预设的压力值。当用气条件正常后,限流器无需手动,可自动复位而恢复燃气供应。此类限流器多用于由于下游需求的非正常的突然增大(如漏气发生)而燃气流量突然增大的情况,此时限流器自动关闭,可防止漏出更多的燃气而导致危险发生。另外还有一种安全的做法是将燃具前的阀门选择为有限流功能的阀门,或普通阀后加装一个限流阀。该限流阀也是一个安全装置,正常情况下开启,当燃气流量超过设定值(一般而言是额定流量的1.5倍)时会自动关闭。这样,限流阀就可以防止下游管道或燃具发生燃气大量漏出的危险(特别是因连接燃具的胶管松脱或破裂)。

参考文献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文3

关键字:高层建筑;深基坑;设计;施工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high-rise building, deep excavation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t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urban high-rise, high-rise buildings to highlight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deep foundation, deep found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deep excav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城市中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因为设计参数很多,存在很多地质不明因素,所以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很大困难。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1. 我国深基坑工程的主要特点

随着深基坑工程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增加,基坑开挖与支护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深基坑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越来越高,基坑越来越深;(2)基坑开挖面积是对支撑系统的挑战;(3)软弱的土层中,基坑开挖导致较大的位移和沉降,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4)深基坑的施工工期长、场地狭窄,降雨、重物堆放等不利于基坑的稳定性;(5)支护型式的多样性。

2.深基坑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具有高技术性和高危险性,普遍需要施工人员深入到地下十几米到几十米的空进行施工作业,这就要求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必须做到科学、安全、合理、有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深基坑支护项目的顺利施工和按期完工。设计方案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2.1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

2.1.1充分的资料

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尽可能的多准备资料,对深基坑有一个全面了解。这主要包括各种图纸(如工程用地红线图、地下工程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各种报告(如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调查资料(如地下管线分布图)以及基坑的一些特殊要求。

2.1.2动态设计

目前的设计技术还不成熟,设计参数仍需改进,百密必有一疏,施工时可能出现一些意外,但是只要设计人员足够重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技术参数,做到动态设计,工程才会圆满完成。

2.1.3支护结构选择

支护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虽然具有选择的余地,但是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基坑深度、土质情况、周边环境等等,选择最合适的支护方案。所选方案首先必须保证安全,在施工期间不破坏结构或较大变形,其次经济有效,由于基坑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在地下室完工后就丧失了价值。

2.2支护结构的强度设计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强度至关重要,是保证支护工程顺利进行的核心。深基坑支护的强度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工程质量标准与技术要求,这与地基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寿命、耐腐蚀性等直接相关。要满足强度设计,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结合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同时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2.3不同地质条件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重点

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也有不同,必须根据基坑的周围环境和土质情况,进行不同的支护设计。对于软土,设计人员可采用悬壁式、单支点及多支点式等支护结构,土层较软的部分要进行加固设计,使深基坑的整体硬度和强度达到要求;对于淤泥质黏土,应特别留意挖掘机械的使用,开挖深度要尽量控制在6m-10m之间;对于填土,应注意地下水渗流对支护系统的腐蚀,力求降低深基坑中的存水量。

2.4明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责任

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基坑设计人员明确表明深基坑的重要性,提高各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在设计书中,一定要明确施工项目责任人、施工监理、管理人员、所有施工人员和深基坑支护设计人的责任和主要施工的任务,并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这样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在未来施工中,不仅能够使得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加强大家的责任感,而且如果出现问题,更容易的找到责任人。

2.5加强基坑设计的审核

现在基坑设计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各种等级的设计层出不穷。有些基坑的设计完全是照搬他人的方案,只是走个程序。有的虽然是按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但是由于不具有针对性、措施不够具体,基本上没有指导意义。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坚决拒绝不合格的方案,要求其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报,对于特别复杂的方案,有必要组织专家汇审。

3.深基坑支护施工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

3.1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准备主要包括现场准备、技术准备和材料机械准备。现场准备主要包括提供水电,清理场地,明确道路,确保各种手续的齐全等,这些细节方面的事情,主要是为施工提供场所。关于技术准备,首先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便组织施工,组织对各工序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材料机械准备包括机械设备的进场、钢筋水泥等材料的送试、喷射混凝土配比的确定等。

3.2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为了安全文明的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应具备严格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规范等进行施工,对于有违反规范或者条例的行为,应该严加防范和严厉处置。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现场负责人要立即根据实际情况向设计人员汇报,再由设计人员根据现场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进行设计变更。

3.3减少地下水对基坑稳定的影响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据统计,60% 以上的基坑事故直接与地下水相关。地下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破坏土体的强度,对深基坑的稳定造成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主要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个方 面考虑。在基坑开挖之前,对地下水进行抽降,确保基坑开挖的正常进行和基础底板的正常施工,基础底板能正常施工后,严格限制地下水的继续抽降。为了达到排水的目的,施工时必须保证泄水孔的质量,利于基坑边坡土体内的积水快速从泄水孔排出,否则会导致基坑变形乃至破坏。

在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止水帷幕是最常用的止水措施,主要有浆喷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压力注浆法和粉喷深层搅拌法等。在止水帷幕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桩体的质量,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否则不仅会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也破坏了止水帷幕。

4.结语

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也有了一定过得发展,但是发展还不成熟,需要进行革新与完善,通过不断地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逐步提高相关的技术水平与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凤宇.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8) .

[2] 王大军. 小议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2) .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文4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雷;设计;施工

建筑的高层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高层建筑比一般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要大得多,而一旦遭雷击,损失将非常严重。普通建筑物防雷保护的防雷装置把强大的

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泄入大地,在附近空间产生了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上感应

出雷电过电压,因此普通建筑物防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

统,反而可能会引入雷电。因此,高层建筑的防雷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一、高层建筑防雷设计

高层建筑综合防雷设计要点,应将外部防雷设计和内部防雷设计进行整体统一的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物防雷更加安全、可靠。

1、外部防雷设计(1)接闪器的设计。

外部防雷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获闪电,即把雷电流引下,然后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把它泄入大地,其设计通常采用滚球法和网格法。在设计时,用一40×4镀锌扁钢在建筑物顶部,沿女儿墙、楼梯间、电梯机房屋顶四周暗敷,并焊接连通成环状作为避雷连接线,避雷短针(用Φ12镀锌圆钢高600mm,间距3m)与避雷连接线焊接连通作防雷接闪器。

(2)引下线的设计。

引下线应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中间与各层均压环均

相互焊接连通,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在设计时要注意引下线尽

可能短,并尽可能地利用建筑物内四个角的主筋作为引下线;在30 m以上部位,每隔两层,

沿建筑物四周敷设一道水平避雷带与各根引下线相焊接;当引下线很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

间部位增加均压环,以减小引下线的电感电压降;高层建筑30m以上部分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金属构件和较大的金属装饰件均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具体施工时,将引下线和楼层的主梁连接,由圈梁与主梁的钢筋引出至预埋件,然后将预埋件焊一条与金属门窗相连接。

(3)接地装置的设计。

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之处,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每种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并不一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符合规定的,应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当达不到规范中规定的条件或基础包在防水卷材层内时,

可做周圈式接地装置,但应将周圈式接地装置预先埋在基础槽的最外边(必须离开建筑物3m以外);对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物,必须做独立引下线并采用独立接地方式;当土壤电阻率大,使用接地极较多时,也可做周圈式接地装置,减少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有利于改善建筑物内的地电位分布,减小跨步电压;采用独立式接地方式时,以钻孔深埋接地极(约4~12m)的效果为最好,接地极可采用0.25m左右,2~3mm厚的铜板,再用编织扁铜线将各接地极相连;在楼群间进出,相互联接的线路,也需穿钢管或铠装或双金属屏蔽层,并两端接地,以杜绝过电压自芯线引入。

2、内部防雷设计

(1)等电位联接。

在做等电位连接时,每层外墙的金属栏杆、门窗等与均压环连通(每一构件不少于两处);玻璃幕墙的支架、钢龙骨等(每层、多点)与均压环连通成等电位,以防侧击雷;架空或埋地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电缆金属外皮及其保护钢管等,在进出建筑物处(通过与由基础接地主钢筋网焊接引出的200×200×6预埋钢板相连通)与防雷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联结;各管道井及各电梯井所在处,均由基础接地主钢筋网焊接引出一40×4镀锌扁钢与金属管道及电梯导轨作等电位联结;把接闪装置与梁、板、柱和基础可靠地焊接、绑扎或搭接在一起,同时再把各种金属设备和金属管线与之焊接或卡接在一起,使整个建筑物成为良好的等电位体。

(2)屏蔽设施。

屏蔽的主要目的是使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精密仪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免遭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可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即建筑物内地板、顶板、墙面、及梁、柱内的钢筋,使其构成一个六面体的网笼,即笼式避雷网;当钢筋密度不够时,可按各种设备的不同需要增加网格的密度,从而实现屏蔽。良好的屏蔽不仅使等电位和分流这两个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对防御雷电电磁脉冲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建筑物的整体屏蔽还能防球雷、侧击和绕击雷的袭击。

二、高层建筑防雷施工技术策略

1、基础接地与人工接地装置

(1)建筑物基础

基础接地焊接是接地施工中的第一环节。特别是在设计接地电阻值比较小、技术要求比

较高的情况下,就更加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以保证质量。除了认真按

设计图纸施工外还要认真检查施工质量,创新和改进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达

到设计图纸要求的目标。

(2)室外人工接地体

室外接地体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组成。接地极有镀锌角钢、镀锌圆钢、镀锌钢管等。接地

线有镀锌扁钢、镀锌圆钢等。

2、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防雷接闪装置和接地装置的一段导线。其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入接地装

置。引下线可以是由若干并联的电流通路,其电流通路的长度应是最短的。

3、接地电阻测试

检测接地电阻的工作要摆脱单纯检测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还要注意均压措施是否符

合规范要求。由于接地体属于隐蔽工程,地下部分的检测难度很大,因此要认真查看露出地

面部分的施工工艺,做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确保用户使用安全。测量铝门窗接地电阻值时应该注意按测量仪器使用说明书有关事项进行。另外还要注意阴雨天地面潮湿使测量值不准时,尽量不测量;土建基础周围水泥砂浆地面较多,测量时有关探针必须插入土壤中,且间距合适;测量时测试导线与铝门窗夹层处应轻轻打磨掉氧化层或喷涂层,位置应选在与防雷引线连接一侧边框的较隐蔽处;由于接触不良,土壤潮湿不同,摇表转速不同和其他人为与自然因素,每次测量同一门窗读数都不会完全相同,但只要电阻值在设计值范围内都属合格。

参考文献:

[1]关润培. 论高层建筑采用防雷保护技术及综合布线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5).

[2]杨伟强.浅谈建筑防雷设计[J].硅谷,2008,(9)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文5

关键字:超高层建筑;供配电设计;安装

一、超高层建筑供配电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使得房屋建筑的高度不断提升。而且超高层建筑一般都建设在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对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对超建层筑供配电系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

超高层建筑电气配电系统运行方式主要是两路10 kV的电源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的方式连接,这样一来,电源分列运行,而且两路互为备用,当一路电源出现故障时在继电保护作用下,分段断路器上的电源回路断路器便自动断开。这时非故障段母线可以继续运行,缩小了母线故障的停电范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灵活性。超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要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其他个别的部分采用链接方式进行配电。超高层建筑、电梯、空调电源、照明设备以及消防设备分别由变电所低压屏放射式供电。树干式供电由变电所将各类电源分别引入各竖井,通过桥架数值各层。各竖井内分别配置有照明、配电、空调以及应急照明配电箱。配电、照明分别放射到各个区域的配电、照明配电箱,各个区域的计量表应该设置在竖井配电箱内,空调配电箱配电至竖井区域内的普通空调机以及风机盘管。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及特殊要求的用电设备均采用双路供电。一路电源由正常母线配出,另一路电源则由应急母线配出,即一级负荷与二级负荷均为双路供电末端自投。

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电源等级要求,应急电源系统根据实际规模,采用双电源切换或者柴油发电机组系统,应急电源系统。而超高层建筑电源供电方案首先考虑采用柴油发电机组系统,由于受到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使用面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方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进而优化管理,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省使用面积,将柴油发电机组设置在地下一层。另外,为了达到环保要求,柴油发电机排出的废气要通过排烟管,经过消声器沿着排烟竖井排出,在排烟口处还要安装二次燃烧过滤网,将所排废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二次燃烧,进而降低外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一套大容量的应急电源系统来代替柴油发电机组,这种方案最大优点是可以带感性、阻性负载,增强适应负载的能力,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柴油发电机进排风以及排烟井等问题。但缺点在于这种方案的供电时间较短,设备的投资费用高而且占地面积大,达不到供电的可靠性以及节约投资的目的,所以现行的应急电源设计方案普遍采用柴油发电机组。

超高层建筑的照明设计也十分重要,超高层建筑的照明设备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各种类型的要求,甚至还要考虑到一些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由于目前的超高层建筑大都普遍采用树干式的电气配电方式,但是伴随着城市用电负荷的大幅度增加,这种配电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假如分别给每个单元采用一条干线的方式进行供电,由于导线的截面积过大,势必会给施工和接线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应该采取分段的方式进行电气配电系统设计。另外考虑到大型商业建筑或者多层单元式住宅的面积比较大等特点,除了将大型商业建筑或者多层单元式住宅的公共部分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外,对超高层建筑一般的照明采用两条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供电,在每层的电井内设层照明总箱并在配电总箱内装设置手动双投开关。两条母线槽作为备用,各个楼层的配电电源使用不同的母线槽,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每条母线均能够承担各自楼层的全部照明用电负荷,而且如果某一楼层的照明线路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检修时,电气专业维修人员只需要合上楼层照明总箱的手动转换开关,即可以确保故障层以及检修层的一般照明用电。

二、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安装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以及电力系统。如今科技的发展促使建筑物的电气设备种类不断增多,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务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电气建设施工的复杂程度,所以我们不单单要注重建筑物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更要重视电气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质量的建筑电气设备安装体现在电气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准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一个良好的工程质量是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的,在一项建筑电气工程当中专业施工人员自始至终都要在现场做好质量监管工作。除此以外,要确保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其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电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在施工项目开工前对相关电气工程施工图纸进行细致审阅;严格检查各专业配套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预备工作。

必须对电气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图以及相关专业施工图纸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在施工前仔细审阅电气施工图,它是电气安装的主要依据。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该与其他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研讨小组,对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细致的研究,对供电方案的制定,图纸会审内容的整理和细节问题的排查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日后的实际操作中进行重点控制;目前由于工程设计的缺陷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屡见不鲜,所以电气设备安装人员除了要了解电气设备的构成和功能,还要充分考虑到线路的走向以及用户所需的设备等因素,做到合理划分,避免在施工主体完工后造成一些线路浪费或者另需重新布线进而给工程带来更多困难,所以要严格检查各专业配套设计;电气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它是电气工程的实体,由于它性能的不同也导致了型号种类的多样性,所以在订货方面要对厂商提供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每种材料及设备都要有完整的资料,杜绝使用不合格的廉价电气产品,对已经采购回来的电气设备和材料也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发霉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在施工中相关人员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检验,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确保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以及法规条件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管理计划突出质量与安全并重的原则。如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或者是设计问题,应及时提出审议并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施工过程中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改变设计施工。

三、结束语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对于供配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所以必须足够重视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工作。因此除了要注重建筑物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外,还要更加重视电气配电系统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相关专业的电气设计人员更加努力的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设计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将建筑电气配电系统的设计做得更加科学、完善,这样才能使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不断优化,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志冲.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特点的探讨[J].建筑与规划设计,2008.

[2] 程晓荣.宽带电力线通信信道特性及网管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6.

[3] 吴正平.超高层建筑配电系统设计介绍[J].建筑电气,2008.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文6

Abstract: Because there is no detail of the practice of the node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steel reinforcement ratio is too large or the lack of reinforcement anchorage on the node reinforcement for some companies.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ode reinforc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by quoting the construction cases in Tangsha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will be useful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ode reinforcement, which in turn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companies an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设计;施工

Key words: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teal;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210-02

随着我国近年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唐山市作为抗震8度多震地区,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破坏的情况主要有:①框架柱的压弯破坏、剪切破坏、弯曲裂缝;②框架梁的斜截面破坏、正截面破坏、锚固破坏;③板四角的斜裂缝和平行于梁的通长裂缝;④框架节点核芯区钢筋配置不当导致的破坏。施工单位虽然对钢筋材质、钢筋连接、钢筋加工方面给予了重视,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和进步,但由于目前施工图纸中没有明确框架结构的节点设计,各种施工资料也没有明确的阐述,造成某些钢筋的节点设计与构造措施不能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或设计的节点形式不能顺利实现,容易出现上述框架梁的斜截面破坏、锚固破坏和框架节点核芯区的脆性破坏等情况,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会同设计单位共同完成钢筋的节点设计,保证节点钢筋设计的合理性。

1梁柱受力主筋位置的设计

1.1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框架柱的受力主筋和框架梁的受力主筋位置发生矛盾:(1)框架梁的截面宽度等于框架柱的边长。(2)框架梁的一边和框架柱重合。

1.2 节点设计的原则: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是“强剪弱弯、强柱弱梁”,首先保证框架柱受力主筋的位置。

1.3 解决的办法:(1)框架梁主筋在框架柱内侧通过。(2)为保证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在框架梁靠近柱侧四角增加4根钢筋作为架立钢筋。框架梁与框架柱主筋的关系及工程做法。

1.4 经济效果分析:通过上述方法保证了框架结构受力构件的受力主筋的位置,得到了设计师的认可,便于施工。

2墙梁节点钢筋设计

2.1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或者次梁直接搁置在核心筒墙体暗梁或过梁上,如果框架梁的截面和暗梁或过梁的截面高度相等,就造成框架梁主筋和核心筒暗梁或过梁主筋位置互相矛盾。

2.2 节点设计的原则:

根据固定端框架梁的弯距形式,框架梁在支座位置上铁受拉,下铁受压;墙体暗梁或过梁受扭。

尽量保证暗梁或连梁箍筋的完整性。

2.3 解决的方法:

2.3.1 过梁下铁设置不超过六根主筋分为两排布置,框架梁下铁布置在过梁下铁第一排和第二排钢筋之间,且框架梁的接头位置全部位于支座附近,接头按照50%的比例错开。

2.3.2 框架梁上铁直接搁置在过梁上铁上,保证框架梁主筋的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根据GB50204-2000规范中规定,过梁的箍筋尺寸取负误差,框架梁箍筋的尺寸取正误差,从而保证过梁和框架梁保护层厚度。

2.3.3 将过梁或暗梁截面降低或减小5cm,框架梁上铁直接锚固在过梁上,保证框架梁及楼板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

2.4 效果分析:

2.4.1 通过调整框架梁下铁受力主筋接头位置,确保了过梁箍筋不被破坏。得到了设计师的认可。

2.4.2 在规范许可范围内,征得设计师确认,将过梁及暗梁截面降低5cm,同时应用正负误差原理,避免了工程上通常出现的核心筒墙体根部混凝土超高的问题。在节约商品混凝土的同时为精装修提供了条件。

3主梁和次梁节点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主梁和次梁的节点非常重要,主次梁钢筋的设计位置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常规做法,次梁上铁钢筋在主梁钢筋之上,板筋在次梁主筋之上,如果主次梁节点钢筋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板筋或次梁上铁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不利于结构的抗震。

某工程存在次梁支座在主梁上的情况,故现场主梁上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本工程为15mm)+现浇楼板钢筋ф10+次梁主筋直径(28mm)=53mm>35mm(设计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4主梁延伸出的悬挑梁和主梁上的次梁的关系

4.1次梁的上层钢筋在主梁钢筋的上侧,由主梁延伸出的悬挑梁上层钢筋自然就在次梁的下侧,从而造成悬挑梁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因为钢筋设计和操作工人控制等因素造成现场悬挑梁构件上铁钢筋保护层过大,对悬挑构件的受力显然是不合理的。悬挑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施工控制的关键;

4.2但现场施工对于上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的保证存在一定困难,故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悬挑梁保护层厚度过大的不利因素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密切注意悬挑梁的上铁保护层,尽量做到误差最小。

5劲性柱主筋和框架梁主筋的锚固长度的关系

5.1 随着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劲性混凝土结构在工程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框架梁主筋和H型钢柱的节点设计成为结构工程施工节点设计的重点。

5.2 因为施工条件的限制,现场施工中某些部位的钢筋锚固长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故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节点深化设计。实例如下:

框架梁通过框架端柱,其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直锚长度,现场施工必须进行弯锚或采取机械锚固措施,因为该框架柱上层钢筋的连接点在跨中部位,由于弯锚端钢筋过长(施工现场挡安全措施距离结构面仅50cm)使该钢筋的连接现场不能实现。故上层钢筋不能进行弯锚,否则现场施工很难操作。

5.3解决的办法:现场施工采取了两种解决办法,都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一是图集中明确规定的焊接同直径钢筋的方法(见图3),二是在钢筋端部增设直螺纹连接套筒,增加钢筋的握裹能力,通过现场制作试拉钢筋混凝土试块,结果表明端部增设直螺纹套筒的施工方法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且施工方便。

6结束语

本文作者根据施工现场部分钢筋节点作出了相应的受力分析及不利因素的解决办法,其中的做法值得设计师和施工单位进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伯龙,张琨联,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