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管理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概论

档案管理概论范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都相继进行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档案工作,若继续沿用党政机关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一种模式管理所有类别的人事档案,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必须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本文主要谈谈这种模式的含义、特点及建立这种模式的意义。

一、档案管理改革新模式含义

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

1.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但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应运而生,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而是面向社会,其管理对象包括该社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其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1.2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1.3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导致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1.4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减弱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二、档案管理改革新模式特点

2.1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内部组织人事机构分别管理,比较封闭和内向,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这种模式不应成为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应更新、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这两种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各有利弊。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人事档案的保密、保护,方便本机构使用具有优势,但过于封闭,利用面不广,实行规范化、网络化管理难度较大;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但存在易泄密、丢失等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克服各自弊病,使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更加充实与完善。

2.2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由于流动人员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其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特点,因而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流动人员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工作变动较大,与原单位没什么联系,他们的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这种机构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市场性的特点,适用于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但有的人才市场还不规范,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2.3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预示着更大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一种方向和发展趋势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成为可能。

今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机构庞杂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将得到整治,精简机构、合署办公、联合办学的大口径管理方式将被采用,每个小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将被取代。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会使政府对人事管理逐渐淡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可能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企事业职工、科研人员及教师等类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其业绩、专长、爱好等经历经验的记载,值得保密的内容不多;同时,这些人员“干部本位”思想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政治身份级别看得并不重要,特别是企业破产、兼并出现之后,企业干部任用上出现招聘厂长、经理,企业干部自己可自由择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可转岗下岗,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科研人员变动日益频繁,构成逐渐复杂,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按照干部、职工等级由组织人事部门分开管理,完全可以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三、档案管理改革新模式意义

档案管理概论范文2

1.1 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制度没有结合学校实际

档案管理是服务于学校整体建设以及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校的相关主管部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强调该项工作很重要,但在实际中很难落实。负责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较少,业务检查往往是应付、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内容。此外,一些中职学校把档案管理及其建设放在教学工作的后面,平常不闻不问,只有在上级检查时才会有所关注;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将档案管理工作的上级指导文件生搬硬套、机械使用,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造成学校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益差,管理比较混乱。

1.2 管理设备落后,管理措施不到位

当前,档案信息化和电子化管理成为许多学校改进管理方式的首要选择,但是相关的管理设备还很落后,表现为硬件装备水平和配备建设没有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软件的功能不齐全,只有对档案信息进行检索或者保存的功能,相关的统计分析等高级功能还不能实现。同时,一些中职学校对档案资源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在相关制度落实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例如,由于上级有关部门缺乏相关的监督检查,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源存在归档不完整、档案资源丢失、归档不及时等情况,内部缺乏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导致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难以保证。

1.3 使用效益比较差

档案是记录中职学校关于学校教学、日常工作等基本信息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及其管理工作,丰富的档案资源和档案材料等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管理改进等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同时,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就业质量是学校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档案管理能够为中职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推动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益比较差,重馆藏、轻使用一直是档案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根源所在,没有充分发挥为学校决策、科研、教学服务的综合价值,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2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2.1 提高重视程度,创新管理理念,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

提高中职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树立全员参与意识等都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重要前提。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有许多的社交平台如微博等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社交平台对档案管理的制度以及重要性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学校师生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其次,学校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主动关心并积极参与督管工作,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增加相关的资金投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好档案管理面临的各种问题。最后,学校要树立全员参与档案管理的工作意识,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各个科室要主动地将相关的资料进行归档,将具有重要信息价值、保存价值的资料主动收集、整理、上交,形成上下一体、统一共管的工作局面。

2.2 拓展档案的信息来源,做好档案的需求分析

一方面,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做好档案资料的鉴定和分类,将具有不同收藏价值、利用价值、信息价值的资料进行分类收编,以方便日后的管理与更新,及时将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资料清除,减少管理工作的劳动量。要有效拓展学校档案收集的信息来源,综合采取主动收集、合作收集、跟踪收集等收集方法,提高档案收集的效率,合理地推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学校要做好档案资料的需求分析工作。结合学校的教学情况、科研情况等,对档案的归档、利用、规划、发展等进行合理的预测,做好长期的发展规划,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学校还要做好相关科技成果、发展成果、教学成果、管理成果等的整理工作,及时了解学校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结合学校实际完善需求分析。

2.3 提高电子化管理的水平,使其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

档案管理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是为了充分实现对资源的管理目标,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存量以及档案管理工作量的增加,电子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提高档案资源的使用效益。学校要紧紧围绕发展的实际需求,提高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档案电子化管理指的是将档案资料及其信息实现数字化存储,通过软件管理平台、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档案电子化管理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今后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仅要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更新传统的管理观念。因此,学校要配置质量满足实际需要的现代化、电子化设备,提高档案归档、收集、处理、使用的效率;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网络的建设,提高档案资源的信息化使用水平,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共享,使数字档案信息的上传、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功能更加便捷、高效。档案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管好”,还要“用好”,发挥其应有的服务功能,在保证数据资料可靠的前提下,将能够公开的信息及时地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公布,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动态能够得到有效的宣传,提高档案资源的使用效率。

档案管理概论范文3

【关键词】地质部门 人事档案管理 改革 问题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15-01

一、前言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每个单位都渴望。怎样知人善用?往往人事档案就是提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是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业绩和才能的文件,包含着种种的个人隐私。目前,随着地质部门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在地质部门人才战略上,人们越发地感受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地质部门人事档案上的管理水平,我们就必需充分利用人事档案的优势及其作用,改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二、改革中地质部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数量不足

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繁琐、复杂,任务庞大,并且具有极高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因此,其这样的特点对于人力数量上的投入也是相当多的,不然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在地质部门当中,会出现专门管理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较少,或者没有的一种现象。这样的现象会大大的淡化了大家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及其质量。

2.人事档案管理的设备与制度不完善

领导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越来越重视,但是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的投入还是不够。比如,在设备上,人事档案管理依旧采取纸质记录,缺乏时效性和先进性。在制度上,条文规定通常都笼统地制定,没有与本部门的特点和文化相结合,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加上“手工模式”的管理会很大程度上拖慢管理工作的进度,降低人事档案保存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效率。

3.人事档案记录材料作用不理想

在审核人事档案内容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某些项目内容单一而且参考价值低,某几项项目内容相似,造成资料繁杂多余。同时,浪费人力物力,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部分职工对人事档案的不重视,对资料的填写随意不真实,内容前后不一致。这样的行为将会导致档案所传递的信息失去其作用,也会使领导者得不到可靠的人事信息和人事档案就不会产生其应有的价值。

4.低下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在资料审核的这一阶段的工作就会做得相对马虎。一大部分的材料还是靠手工分类排序再分别加工,整理装订,整个程序不仅复杂费时,而且一环扣一环,前面误则后面错,这样就会降低效率。

三、改进地质部门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1.务求档案管理员专业化

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具有高度的系统性、条理性与严密性。在其位则谋其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当的职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不得随意传播档案中的隐私而影响地质部门的团结与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需进行具有地主部门特色的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程度。再深一层,必须增添人事档案工作团队的人数,务必做到量上与质上的改变。除此之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挑选熟悉信息技术的年轻工作人员担任本职务,确保有精力有耐心的对待档案的繁琐工作。

2.保证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

为了使得本部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化、规范化,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和规章制度进行的进一步的完善是势在必行。特别是地质部门的上级领导们的对人事档案管理提高相应的重视,不然,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人事档案的价值就不易体现。对于档案材料的收集的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单位非管理人员必须遵守。

3.确保人事档案内容真实化

结合地质部门发展的特点,更深一层根据个人事实丰富材料的内容,目的是未来得到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人事资料,强化地质部门的人才发展战略,增强地质部门人才建设服务的功能。建议根据地质部门职工岗位的类别设置对人事档案进行重新分类,制定对各类型人才的材料的收集、审核、管理的标准,增强针对性和具体性。

4.力求档案管理设备先进化

一改以往的手工模式,跟进科技的步伐,把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应用程序应用到人事档案管理中,构建管理信息化的高效模式,争取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资源的价值。建立人事档案的数据库系统,利用扫描仪等先进的现代化设施,把数据录入系统,不仅高效,而且文字图片并存,实现了形式多样化,信息具体化。实行人事档案动态管理,对本部门的职工个人情况及时更新,提高效率,而且电子化的档案占用空间少,使用期限却很长,可谓功能强大。

四、结束语

地质部门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是必然的。破旧立新,管理才能得以完善,才能符合新环境下的地质部门对人事的需求。积极改善部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加强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才能够为地质部门的各个岗位提供更有能力的人才,才能尽最大的可能为本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概论范文4

公空间也较小,这样就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档案管理和保管的实际需求。此外,在档案管理的方面也是比较陈旧,缺乏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技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技术逐渐地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实践中,对于计算机设备的应用还是比较的落后,人工操作还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使得检索的速度难以提升,难以存储较大的信息量。此外,医院的管理人员更多的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档案的管理上,而忽视了对于电子信息和资料的管理,难以将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新医改下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及建议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创新改进出一条适应当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才能适应时展。

2.1加强日常学习

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日常工作内容的学习,积极地对档案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相关领导干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观点的转变,从而提升他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此外,还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医院整个的管理工作之中,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同医院的建设保持同步,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促进这项工作的科学落实和有效组织。

2.2促进资源共享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但要对医院日常的一些重要资料进行常规的管理和收集,还要展开各种不同形式的调研活动,这样可以对医院内部不同科室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更好的加以了解,将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还要积极地开展和组织编研的工作,加强对于检索工具的编制,这样可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信息和资料。将医院内部各科室以及不同医院之间存在的界限打破,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从而真正地实现医院档案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更好地提升医院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医疗以及科研工作的展开提供必要的保障。

2.3积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使各级严格把关,责任到人,还须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笔者所在医院将此内容纳入科室管理责任书之中,将档案管理与科主任工作实绩考核奖惩挂钩,明确科主任对科室档案工作的管理责任,要求科主任抓好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促进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2.4对病案的管理工作加以规范

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制度化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病案管理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急需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因此,医院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于病案书写能力的全面提升,真正地实现对病案的科学管理。此外,在进行病案书写的时候还要严格地按照标准来进行,组织专人来对这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负责。加强监督和日常的管理工作,可以采用病历抽查等方式来端正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促进医疗质量的有效提升,避免出现医患之间的纠纷。病案管理人员要以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新医改的落实,共同推进病案管理向电子信息化网络化共享的方向发展,树立起全新的电子病案管理理念。病案管理也应满足社会需求增强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

2.5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

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开发利用的主要功能。在目前最重要、最基本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是计算机管理,将档案内容按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病案管理、业务管理、科研教学、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财会等分门别类地输入计算机,这具有检索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使查档案材料费时费力的原始劳动,变得在几分钟甚至数十秒钟便可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是人类劳动能力的解决,更是工作质量的飞跃。加大电子档案管理相关规范的宣传教育,可以使档案信息在现代化机器设备中迅捷、准确、方便地再现,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三、结语

档案管理概论范文5

一、声像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复杂

主要表现在:

1、管理制度不健全,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很多单位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调查发现,有近20%的单位有积存照片没归档,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文字说明更难说清。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从录音、录像带的归档情况来看,更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是"一盘带子反复用",原始录音(像)没有保存下来。另外有些部门或个人手里保存着部分珍贵的声像档案,虽管理不规范,但当档案部门去收集时,往往不愿交。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意识不强,对声像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3、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很多单位都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受损等,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悔之晚矣!

4、收集渠道不畅,声像档案馆、室藏匮乏

目前馆藏声像档案极为匮乏。基层单位照片档案散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正是由于多年来沿袭下来的声像档案分散保存,难以及时完整归档统一管理,致使基层档案室声像档案不齐全,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也就没了来源。源头没控制住,加之征集措施不得力,渠道不畅,造成今天的尴尬局面。

5、重大活动档案失控,声像档案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每次区里或基层单位组织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馆(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单位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各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各自负责一块工作,相应形成的档案材料缺乏协调、统一、集中,活动结束后,档案材料也各归东西,声像(包括文书、实物等)档案流失在所难免;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

二、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争取领导重视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要争取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各立档单位要善于抓住机遇,结合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通过馆、室藏档案以及生动的利用实例,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很必要。同时,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永久、长期保存的声像档案应定期向区档案馆移交;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

(三)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现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人员、设备、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促其逐步规范管理;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建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不留死角。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

从长久保护和利用考虑,声像档案要求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而目前声像档案保存条件普遍不符合上述要求,短时间内都配齐专柜或设专室又不现实。我们认为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是当务之急。首先,声像档案要独立成卷,使用声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其次要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远离光线、磁场等;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保护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五)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

要实现声像档案收集完整,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物质保障,建立并疏通收集渠道,运用多种形式收集也很重要。结合地区实际,各立档单位、区档案馆要全面出击,采取多种形式收集。

档案管理概论范文6

关键词:农网 项目 档案管理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自1998年国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以来,我国农村电网结构明显增强,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用电价格普遍降低,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受历史、地理、体制等因素制约,我国农村电网建设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些已改造过的农村电网与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不相适应,又出现了新的线路“卡脖子”和设备“过负荷”等问题。为统筹城乡发展,2011年国务院再次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意见”的通知。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省重点建设项目,县供电企业作为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主体,如何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对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用电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其工程档案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程竣工验收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有效的做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管理,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和系统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管理谈些看法,供参考。

1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10kV及以下工程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是项目从立项、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真实记录,是项目今后运行、维护、改(扩)建的重要依据和凭证。在2011年已完成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档案移交、整理过程中,发现农网10kV及以下工程档案管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工程项目金额不大,但数量多、周期长、环节多,影响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政策性强、规范性要求高,一个工程项目从计划下达、勘测设计、招投标、物资供应、施工、监理、工程竣工验收到最后的工程决算,一般要跨越几个月时间,资料可能因工作周期长未及时整理归档,造成工程档案的不完整。

1.2 工程涉及面广、归档内容多,收集难度大,容易造成个别资料缺漏。一个完整的项目建设要牵涉到业主、设计、招标、施工、监理等各个单位,且资料种类多、数量大,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内容:立项资料、设计资料、物资资料、施工及监理资料、验收及决算资料。由于不同的专业有不同部门的人员在负责,因而要及时全面收集相关材料,其难度比较大。

1.3 工程专业性强,相关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影响工程资料的规范性,易造成重复工作。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资料大部分内容都是技术方面的,专业性很强,档案管理人员一般不熟悉,工程技术人员一般也不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在资料整理过程中易发生返工现象。

2 如何做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10kV及以下工程的档案管理

2.1 主动开展学习和培训,强化管理意识和自身素质,是顺利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认真学习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规范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10kV及以下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闽电办农改〔2011〕16号)等文件精神,初步了解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等,结合新的形势,将农网改造升级中相关的政策、规定及相关业务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①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与计划管理部门联系沟通,适时了解和跟踪省公司下达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专项投资计划,对本单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做到心中有数。

②档案管理人员要善于与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管理部门、施工部门进行沟通。尽早介入工程建设活动,时时了解工程建设活动,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单项工程验收、评审活动,对工程中所产生资料把好质量关,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程档案收集工作。

③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参加省公司举办的新一轮农网改造档案培训班。全面熟悉和掌握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整个工作流程和档案管理职责划分,农网改造升级10kV及以下工程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及整编工作规范等。

④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档案知识培训,提高其工程资料编制的规范性;加强工程管理与档案管理人员交流,提高双方的工程管理和档案知识水平,共同促进工程档案收集、整理、编目和归档水平的提升。

2.2 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开展全过程动态管理,是有效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力保障

全员参与、过程管理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农网改造升级过程中要坚持贯彻执行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的“超前介入、同步管理、依法治档、从严要求”的16字方针。坚持项目档案收集、整理与工程进度同步原则,实行部门立卷制,即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档案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及安全。

①各单位成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农网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全过程的协调和推进工作。

②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部设置兼职档案员,负责对项目全过程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归档。同时工程档案资料的编制要严格做到“三同步”(指工程建设一开始就与开展档案工作同步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与竣工资料的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时,要与一整套合格的竣工档案的验收同步进行)和“五统一”(“五统一”是指工程的计划管理、施工管理、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图、施工技术记录编制移交统一进行)。

③各单位综合档案室管理人员负责农网工程档案监督、指导。加强与各部门、施工、监理单位联系和沟通,就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组卷及竣工图编制和交接验收等问题明确具体档案要求,指导和监督部门立卷档案的质量,减少因意见不一致而造成的返工工作量,真正做到移交精品工程的同时归档精品档案。

2.3 引入绩效考评机制,加强监督和考核管理,是全面实现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管理的有效手段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与一般的文书档案在形成和管理上都有很大不同,各项工程档案是随着项目建设环环相扣、段段相连、步步延伸,逐渐形成的,其档案涉及参建单位多、建设工期长,形成的工程档案数量大、内容庞杂,单项工程完工时间前后不同,客观上给项目工程档案收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必须及时规范收集和整理工程资料,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要时还必须引入严格的考核机制,才能切实做好农网改造升级的档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