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沟通技巧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沟通技巧的方法

沟通技巧的方法范文1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91-01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和整体护理模式的进行,人性化的护患沟通制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寻求一种建立相互信任、尊重、配合、友好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是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需要。

1护患沟通的形式

分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两种,二者之间无绝对界限,以语言沟通为主,配合非语言沟通。有效的护患沟通是二者相辅相成的结果。

2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2.1 非语言性沟通:护士的仪表姿势,护士应着装整洁,化淡装上岗。避免过度修饰或不修边幅,同时应注意坐立行走符合职业规范,操作时要轻,保持自己的美好职业形象,赢得病人的信任。面部表情,与病人沟通时表情亲切自然,要不时用目光注视对方,显得投入,提倡微笑服务。形体语言,有时无声的动作要比语言沟通效果更好。出于对专业的需要,对病人接触和触摸是种无声的安慰,它可以使不安的病人安静下来,脆弱的病人变得坚强。特别对听力和视力不佳的病人,可加强沟通效果。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搀扶;给无人陪伴的病人付费拿药等,将对病人的关心、呵护体现在细微的动作中,可增强沟通效果。

2.2 语言性沟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语言应通俗易懂,简单明确。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医院常用的省略句,应使用温和的语调、适中的语速进行沟通。(2)应使用礼貌语言,尊重病人人格。(3)应使用安慰性语言。病人有病求医来到陌生的医院,首先期待的是同情、体贴、温暖的话语,满足情感的需要。因安慰性的语言可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产生信赖、安全感。但安慰性语言并非说假话,去欺骗病人,而是在语言上讲究委婉,有针对性地解决病人提出的问题,对于有关诊断,治疗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回答时应留有余地,不要轻率地做结论。(4)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并采用特殊性的语言沟通。个体差异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社会家庭、文化背景不同,要求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应有所不同。(5)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要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对于患者及家属比较敏感的话题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有准备地与病人沟通,语言要委婉、含蓄,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3小结

急诊护患沟通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护士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急诊护士的言行对患者可治病也可致病,要想达到理想的护患沟通效果,护士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通晓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学会慎言、能言、善言,有效地与病人沟通,解决其心理问题,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完成现代急诊护理服务流程规范。

参考文献

[1]袁耿搞.医学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15.

[2]李文鹏.医学伦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144.

[3]陈丽.新型医患关系在医疗实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杂志,2006,20:635-637.

沟通技巧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沟通;有效性;技巧方法

一、沟通概述

(一)沟通定义

沟通是通过语言和身体语言与沟通对象的交流,实现一定沟通目的的过程。而有效沟通则是沟通的肯定形式,是一种成功的沟通。

(二)沟通形式

语言又可以细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而口^语言载体又可以分成更多的具体形式。如演说、私人谈话、正式会谈、小组讨论、捎口信、口头命令、电话、电话会议,录音带、可视电视对话等等。书面语言又可以分成备忘录、信件、内部刊物、布告、文件等等。随着通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出现了幻灯片、投影、VCD、CD、电子邮件、电子会议等等诸多新的沟通途径。

上述的还仅仅是语言沟通。在现实生活中,更大量的存在的是非语言沟通。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简单的身体姿态,一件衣服,一个特别的位置,一件物体,等等,诸如此类的众多非语言途径,都能构成沟通。

二、沟通障碍与有效沟通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这就是沟通障碍与有效沟通,只有克服沟通障碍实现有效沟通,才能取得成功。

为什么会出现沟通障碍呢,这就是著名的沟通漏斗效应。那么

工作过程中如何克服“沟通漏斗”效应。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心中的想法和思路或许很完美,但一级一级执行起来却可能差之千里,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团队要发展壮大,各成员之间必须达成有效的共识与合作,而上述的默契来源于沟通,是对沟通的升华。沟通的结果直接影响执行力。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沟通漏斗”的效应。

“沟通漏斗”是说信息传递者传达的信息会呈现一种由上至下的衰减趋势,就像漏斗的特性在于“漏”。对于沟通者来说,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思想、信息,当你在众人面前或在会议场合用语言表达你的信息时,这些信息已经漏掉20了,也就是你说出来的信息只剩下80了。而当这80的信息传入别人的耳朵时,由于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理解能力等关系,只剩下60。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了、消化了的东西大概只有40。等到这些人遵照领悟的40具体行动执行时,已经变成可怕的20了。

从以上数据看来,“沟通漏斗”效应非常影响工作的成效。在工作过程中如何提高执行力,尽可能减少“沟通漏斗”效应,才能更好地理解、更出色的完成工作;还能避免他人不全面或错误理解影响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三、有效沟通开启成功的大门

(一)三个因素影响沟通的有效性

第一、7%用字遣词。

第二、38 %声音、语调。

第三、55 %表情动作。

(二)要达到最有效的人际沟通,除具备说话的技巧之外,还要学习到以下的七种技巧才行。

第一、眼睛的沟通。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能传神。诚恳坚定看着对方,眼神带着友好的情感。 专注、持续看着对方,不要乱飘、不敢注视对方。看对方两眼之间或鼻梁骨,看对方的时间也要适宜。

第二、姿势动作的沟通。

包括行走姿态和静态姿态,行走姿态指走路时的姿态,静态姿态指静止不动时的姿态。

挺着胸站立,挺着胸走路,挺着胸坐着,要够自信。体重应整个平衡的落在脚趾之间。

第三、手势面部表情的沟通。

微笑可以缩短距离。充满自信,精力充沛。手势要大方、丰富以及具有美感。

第四、声音言语表情的沟通。

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语调和他的面貌表情一样重要占38%。研究指出:透过电话沟通,你说话的声调,抑扬顿挫、共鸣感,决定了你谈话内容可信度的84%。放松、呼吸、发声、共鸣是形成声音表情的四个因素。

第五、穿著服饰的沟通。

服饰包括服装、化妆、发型到配件都在透露一个人有关的信息。

第六、物体语言的沟通。

人们有意无意摆放的一些物品,以及身上的配饰等都能透露出很多信息。

第七、人体空间位置的沟通。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空间(约小于0.45m)只有感情亲密的人才被允许进入亲人、情侣。个人空间(约0.45m-1.2m)亲切友好,只有相当亲近的人才能进入亲人、熟人。社交空间(约1.2m-36m)正式社交、外交。公开空间(大于36m)演讲。

相传佛主释迦牟尼曾经问他的学生:“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枯?”学生们苦苦思索: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干,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能有几何?怎么能保证不干呢?学生们始终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让它流向大海”。学生们恍然大悟。细细品味这段富有哲理思辨、启迪人心智的精妙问答,感悟颇多。

集体是战斗的堡垒,力量的源泉,它蕴藏着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光和热,个人的聪明才智只有熔化到集体之中,才能取得巨大的成绩。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成功,就要进行有效地沟通沟通再沟通!

参考文献:

[1] 张多中.管理中的沟通技能[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

[2] 杨洁,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J].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文集。2008-04-01.

[3] 秦丽娜 刘烨 刘柏青:沟通与人际冲突[J].商业研究,2003,6.37-38

沟通技巧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 护患冲突;护患沟通;沟通技巧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084-02

Primary hospital pediatric clinic nurse-patient injection room to reduce conflict and evaluation

ZHONG Wanhong,HUANG Xiuting,WANGZhandi,CHEN Miaoju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ilong Town,Donggu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5233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communicating skill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and to reduce the conflict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Methods:The nurses were trained with etiquett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ng skill for injection nurse in child outpatient department, and to apply the investigate lis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and the effects were compare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for patient and family treated in child outpatient department.Results:After do training of communicating skill, there were obvious improvement in relation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nurs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vel, mastering of communication descriptions, familiar with communicating skill (P

[Key words] Conflict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Communicating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Training of communicating skill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患者集中,病种复杂,流量大,就诊人员有不同的需求,而患儿因其年龄等特殊原因,在沟通、语言能力等方面与成年人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1]。只有掌握好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做好护患沟通,才能减少护患之间的磨擦和冲突。为此,本科2009年4~11月开展减少护患冲突的研究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科护士8 名,均为女性,年龄22~50岁。学历:中专6名,大专2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4名。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及言谈的方法。首先召开科会议,针对沟通的重点制定“护患沟通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沟通内容掌握程度、沟通技巧熟练程度等7项。要求调查者于培训前(2009年3月)和培训后(2009年11月)对患者进行调查。培训前(2009年3月)和培训后(2009年11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前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培训后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1.2.2培训方法与内容

1.2.2.1护士礼仪培训聘请礼仪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礼仪、着装讲座。

1.2.2.2 举办护患沟通技巧讲座通过讲座,让护士掌握护患沟通的概念、方法与技巧、注意事项、宣传教育技巧等。

1.2.2.3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掌握,特别是新毕业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或选1个护理理论和护理操作技术掌握得较好的护士做培训老师,每月培训1次。

1.2.2.4做好健康宣教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2]。通过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护士衣着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得体,面带微笑,塑造出护士可亲可敬、乐观自信的美好形象,增加对婴幼儿的亲和力,从而减轻患儿紧张感和消除其陌生感,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减少护患的冲突、纠纷。通过培训,护士对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能熟练掌握,对患者的病情掌握得较好,并提供良好的护理工作,对患儿及家属提出的医学问题,能详细地解答,使其能较好地了解病情,减少误会。同时,也增加其对护士的满意度;运用沟通技巧,可准确获得患者的信息,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帮助满足其需要。表1示,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提高,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宗青,陈正珊,李素坚.儿科门诊分诊护士沟通的技巧[J].现代临床护理,2007,6(3):68.

[2]黄萱,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学杂志,2005,20(17):64-65.

[3]叶贞.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纠纷与差错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41(7):56-57.

[4]袁文丽.浅谈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的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7):168-169.

沟通技巧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护患沟通;创伤护理;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nursing c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uma care. Methods 100 cases of trau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care on the basis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obser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 of the two groups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t 4.54 3.88 days after trauma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wound care is beneficial to patients' recovery and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Wound nursing; Value

骨科创伤患者,长时间卧床,生活难以自理,易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患者与护士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多,护患沟通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不仅需要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也要尊重、关心、体贴患者,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和需求[1],充分利用沟通技巧给患者治疗带来最大利益。本研究搜集我院诊治创伤患者90例,平均分为两组以观察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患者,分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患沟通技巧。男64例,女36例,年龄(42.14±9.53)岁。车祸31例,工伤24例,打架斗殴31例,一般伤14例。两组一般资料间无明显差异。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应护理,及时向患者讲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等,稳定患者情绪。密切注意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有效处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观察组护理期间采取护患沟通技巧。①了解心理状态。为了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沟通效果,需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资深护士可以向经验较浅患者讲述骨折患者常见不良情绪,多数患者因肢体疼痛、活动障碍、自理生活能力降低等原因,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在掌握相应情绪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②情感交流。沟通期间给予患者必须情感关怀,仔细倾听患者主诉,尊重、关心、体贴、支持、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③形体沟通。护理人员合理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给予患者肯定、鼓励的眼神,注意手势、表情,面带微笑,可触摸、拥抱,以形体语言给予患者鼓励和肯定。④心理沟通。患者突遇伤害后,特别希望得到家长的照顾和关心,护理人员可允许家属、亲戚朋友探视,给予患者心理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孤独和痛苦,以此促进患者康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 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创伤后恢复时间 两组创伤后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对照组(25.76±4.54)d和实验组(19.79±3.88)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满意度调查 两组患者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给出整体评论表,得出如下,实验组为:很满意46%,满意30%,一般22%,不满意2%,对照组为:很满意20%,满意30%,一般42%,不满意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6,P=0.018)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骨科外伤患者也随之增多,多呈现突发性、复杂性、多发性,并不乏有累及大面积软组织及多器官损伤,给骨科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及挑战[2]。如何配合当今有效的外伤治疗,作为护理专业的护士人员所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以使创伤患者获得最大治疗益处。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中的骨科护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护患沟通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必须要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和生理需求,运用丰富的沟通方式,以此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在入院时,应与患者立即沟通,帮助患者建立和谐关系,讲解住院期间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到病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迅速,先不要涉及有关治疗费用的问题,以免患者出现愤怒、反感 [3]。同时以娴熟的操作技术、丰富操作经验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以此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护患沟通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

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90例创伤患者实施护患沟通技巧效果观察,护患沟通技巧施加组在治疗恢复速度上明显快于单纯常规护理组,在治疗总体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组,病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有此可见,在创伤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有利于患者恢复及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叶巍. 骨科护理中护患沟通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5000-5001.

沟通技巧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CT增强 沟通 技巧

沟通是人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方式。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提升医院社会形象,打造服务品牌的有效途径,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和CT技术检查的不断普及,CT增强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病人来做CT增强检查前往往经过住院初步的治疗,对自身疾病诊断心存猜疑,在检查过程中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利于使CT增强检查顺利进行,提高检查和护理效果。

1 检查前的护患沟通技巧

1.1良好的仪表 仪表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前提,通常对方先用视觉注意人的年龄、衣着、姿势,当人没说话之前这些特征作为构建一个人轮廓的原材料就已传递给对方了,因此穿戴整齐、态度和蔼、坐立行走符合职业规范的护士有利于建立威信,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人们常说:“微笑是最好的语言”,以微笑待人,是人际交流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

1.2使用文明用语 每一位患者都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使用尊重患者的文明礼貌用语,是护士沟通的首要环节。“您”字开口“请”字当先、“谢”不离口,对患者不分年龄、职业、地位,应一视同仁。称呼患者要讲究,可在其姓名后面加上诸如先生、同志或职务等修饰,避免直呼姓名。对年纪较大的患者可以称呼“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对年轻的患者可以称呼“先生”、“小姐”;对患儿可以称呼“小朋友”。称呼得当,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感。

1.3检查前注意事项的沟通 护士接诊时要面带微笑,主动热情地介绍CT增强检查的程序,给患者讲解增强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给每一位患者递上1000毫升温开水。说明检查或操作可能给身体带来的不适,让患者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副作用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促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检查和操作。

2 检查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2.1心理支持的沟通技巧 因患者对扫描室环境陌生,且机器庞大,扫描时产生噪音,从而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此时护士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要善于从患者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他们的需要,因此在摆的同时,使用愉快和鼓励的声音,以微笑影响对方,使患者情绪放松并感到心情舒畅。

2.2使用高压注射器时的沟通技巧 因高压注射器压力大、速度快,大部分患者注入造影剂时可有全身发热、轻度麻木感、喉痒、恶心和头痛,因而要耐心地解释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患者如有不良反应给予动作提示,我们会立即停止注射并给予处理。认真核对药品,熟练无菌操作技术,选择合适的血管。为方便扫描一般选择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注射造影剂时注意观察针头有无脱落、阻塞、移位、局部皮肤有无红肿胀痛,并反复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在造影剂注射过程中采用非语言沟通,如握手、抚摸等均能使患者的心理感到宽慰。

3  CT增强检查后的护患沟通技巧

3.1检查结束后的沟通 CT增强检查结束后并不表示护理服务结束,相反是护理服务的延续。结束后应向患者进行温馨告知或进行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在观察室休息15-30min,无不适再拔针并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和时间,叮嘱患者多喝水以便造影剂排出体外。同时对我们的服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2与不满患者的沟通 少数患者对造影剂有轻度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不满,此时护士要有耐心。如患者家属的言辞或行为激怒,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视其不满为一种健康反应,尽量让患者或家属表达和发泄焦虑和不满,解决他们的问题,稳定他们的情绪,使其身心尽快恢复平衡。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与患者保持眼神的交流,并适当地有所回应,可以轻声回答“是”或点头表示接受他倾诉的内容,等患者把心中的不满情绪倾诉出来后,适当给予帮助和安慰,使患者稳定情绪。

沟通技巧的方法范文6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共220例骨科外科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渗透沟通技巧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骨科临床护理中渗透护患沟通技巧,可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骨科患者恢复,护理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护患 沟通技巧 骨科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05-01

骨科患者入院时,多有伤痛在身,情绪十分不稳定。骨科临床护理渗透护患沟通技巧,对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骨科患者恢复具有关键意义。本组研究结合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接诊的共220例骨科外科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现对研究过程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共220例骨科患者,男187例,女33例,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渗透沟通技巧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在骨科患者住院期间,采用观察法、询问法等本组22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均进行了收集,对临床护理方法也做出了相应记录。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骨科患者常规护理:入院术前指导,术中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与病情观察指导饮食指导早期康复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

实验组,给予骨科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渗透护患沟通技巧,灵活采用沟通方式选择时机进行沟通,手术前后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沟通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护理等。现对实验组护患沟通技巧进行说明:

1.2.1 护患沟通技巧。

(1)依据骨科患者病种及病情差异,灵活采用对应沟通方式。骨科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病急、剧烈疼痛、出血、肿胀等原因致使较难对骨科伤情准确判断。护士应善于观察,体会患者及其家属心情,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向患者说明相关注意事项等,避免引起家属的反感和愤怒。沟通不可过分涉及费用有关,应以娴熟的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使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入院宣教,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病情严重的患者,护士应择选时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术前、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情绪,使其为手术做好思想准备。

(2)术前护理。给予患者手术前1天及手术晨护理,告知需进行的各项辅助检查,按时回收患者相关诊断资料,为进行相应的骨科手术提供辅助资料。及时给予术后做适应性锻炼等方面的科普宣教,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手术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术前饮食指导:应指导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维生素及果酸丰富的食物,利于术后组织恢复和提升抗感染能力。术前4~6h 应禁水,12h禁食。此外,术前禁食辛辣食品。

(3)术后护理。患者术后出现不适合症时,护士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和问候。术后及时给予骨科患者正确妥善的放置,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伤口恢复情况、血液循环情况以及伤口渗血情况等[1]。护理人员指引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尽可能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功能锻练指导:依据患者病情,适时安排进行功能性训练,使患者明确功能性训练重要性。术后早期可进行简单收缩训练及用力关节活动,训练时间以每次不少于10min,次数以3次/日。活动时间与活动量根据自身恢复程度,逐步由弱到强,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给予局部皮肤按摩和揉捏。不同手术的患者,应选择对应的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性锻炼。

(4)心理护理。恐惧不安心理不利于骨科患者的护理与康复。护士及时疏导患者内心淤积不良情绪,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临床护理不得采用粗暴语言或动作,如导尿、换床单,翻身等护理操作尽量动作准确,轻柔,避免刺激患者伤痛。护士应当尽可能与患者家属沟通,配合使患者保持舒适。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因素[2]。

1.2.2 评价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应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术后调查结果,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0%,P

3 讨论

伤痛给骨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负担较大。通过渗透护患沟通技巧于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对应护理,可有效提升骨科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患沟通技巧应注意:①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及时灵活采用沟通方式;②注意及时进行科普宣教和健康指引;③做好术前、术后患者心理、生理上的沟通,询问和护理。有效的护患沟通可减少护理患间纠纷发生,利于提高患者疼痛耐受性,增强患者信心。护理人员增强服务患者的意识,提升沟通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尽可能通俗易懂的向患者传递信息。护士应加强学习沟通相关知识与技巧,应用于护理实践,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本组研究分别给予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传统护理基础上渗透护患沟通技巧,所得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渗透护患沟通技巧是骨科护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使骨科护理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骨科患者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海丽.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01: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