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范文1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防治;调查
学校和幼儿园人群高度密集,接触密切频繁,容易导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我国传染病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1],学校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认识高低、各项防治措施是否落实,对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区各类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发现当前学校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市区学校传染病管理的模式,为改进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014年10月,在教育部门配合下,我们对长治市城区所辖各类中小学开展了传染病防治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长治市城区所辖各类中小学及幼托机构。
1.2 方法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法规制作调查问卷,培训调查人员,采用现场查看、询问、核实的方式填写有关问题和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组织建设、设施配备、管理制度、知识知晓等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调查城区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75所。其中中学24所、小学21所、幼儿园30所。按举办主体,公办53所,民办22所,其中中学5所、幼儿园17所。
2.2组织建设情况 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中,以正式文件下发,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组,并有明确分工的有41所,占到54.67%。其中24所中学中,公办有传染病防控领导组文件的11所,占中学的45.83%,民办5所中学中,有1所,占中学的4.17%;专职校医配备总体为24%(18/75),其中民办机构校医配备率为4%(1/25); 设疫情报告责任人机构有36所,占到调查机构48%,其他详见附表。
2.3基本设施情况 调查75所学校机构,有24(32%)所设专业校医室,其中中学、小学、幼儿园分别为8、2、14所;配备常规消毒灯或剂(如紫外线灯、84消毒液等其中一项)的共56所(74.67%),有专门用于晨检的体温计的47所(62.67%),各类公办机构均高于民办机构,详见附表。
2.4制度建设情况 调查75所机构中,有36所(48%)学校制定了应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2(42.67%)制定了详细、规范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对75名学校制定的疫情报告人提出5道传染病相关基础知识,回答对3题为及格,结果及格数(及格率)分别为中学7(29.17)、小学10(47.62)、幼儿园10(33.33%),各类学校及格数分别占调查学校的9.3%、13.33%、13.33%。详见附表。
3 讨论
中小学生及幼托儿童具有人群易感性高、抵抗力差、聚集性大等特点。欧洲的一项调查表明,学校是空气源性传染病的高发场所[2]近年来,从我市各类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看,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各类学校能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各项校园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是有效防控校内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关键所在。
3.1本次调查75所各类教育机构,从传染病组织建设看,建立传染病防控组织,明确相关责任的学校占到54.67%,有专职校医的仅占到24%,指定并明确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占到48%。由次可见我区各类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极不平衡,只有少部分领导高度重视,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麻木不仁,认为传染病是卫生部门的事。当然,这与多年来无专职校医配备也有关。尤其是小学和民办幼儿园,校医配置缺口很大,直接影响到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3]。
3.2从被调查校园传染病设施配备情况看,常规消毒设备和晨检设施拥有率普遍较低。如公办机构体温计拥有率为76%(38/50),民办为36%(9/36),民办机构普遍较低,有37.33%(28/75)学校就没有最基本的晨检设备;从校医室建设看中学有8所公办,民办均未设置。21所公办小学有校医室的只占调查小学的9.52%(2/21),民办幼儿园拥有率仅为20%(4/20)。说明我区各类学校应对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3.3从传染病防控制度建设看,各类机构制度传染病应急预案率为48%,公办机构55%(33/60)高于民办机构12%(3/25),中小学高于幼儿园,主要与缺乏专业医务人员有关。同时相当一部分预案、制度只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从传染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看,及格率仅为36%,主要对传染病发生的3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回答正确率低。有相当调查对象认为学校传染病暴发后,第1责任在卫生部门。可见,他们对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因此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传染病应对能力是当务之急。
3.4建议 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落实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首先要提高各类教育机构领导对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认识,要有忧患意识,依法依规将学校传染病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专业人员,落实晨检、疫情报告、接种证查验和消毒隔离等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各级卫生专业机构要依法加强对校园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对民办教育机构加强准入审核和日常监督,增加督导频次;再者要强化学校、托幼机构安全、卫生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开展应对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水平[4]。
参考文献:
[1]金连梅,荆瑞巍,罗莉,等.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55-59.
[2]于建新.崇左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46-947.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范文2
幼儿园水痘病应急预案为了有效控制水痘在校园内的传播,在区教育局、区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方案。
一、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校医)(分管具体防控工作) 组 员:全校老师
二、全体教职工严格落实“五早”要求,对水痘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早发现: 交待学生及家长,发现皮肤上有红疹及水疱,及早到医院就诊。
2、早报告: 出现疑似病例,要第一时间隔离学生并报告学校校医及有关领导,同时告知学生家长,带医院确诊。
3、早隔离: 一是对患者及时隔离,通知家长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二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隔离,通知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到医院检查。患病学生病愈后返校学习(必须是疱疹结干痂后),需带病历或医院的复学证明到校医务室。
4、早治疗: 发现水痘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并将学生送往医院治疗。
5、早处理:患者离校后,应及时对桌椅、抽屉等公共设施,进行科学的消毒处理,教室内开窗通风,拉开窗帘,晚间学校统一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三、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防控水痘疫情监测系统,各班级建立因病缺课上报制度,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
2、重视信息的收集。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随时保持联落,密切关注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防控工作。
(二)疫情报告
1、学校召开预防水痘会议,指定疫情报告责任人,由校医负责每日疫情防控报告。
2、严格执行学校水痘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出现水痘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校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流行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响应
学校一旦发现流行传染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1、启动日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2、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4、发现传染病疫情时,要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追踪管理,做好教室消毒工作。
5、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出好宣传专刊,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五、全体教职工必须把水痘的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等造成疫情扩散传播或对师生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要实行安全责任追究。
六、落实防控措施
1、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班主任要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对出勤学生进行询问,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及主要症状。建立班主任校医校长三级上报防护网络。
2、缺勤缺课登记制度。对每天缺课缺勤的师生要做好登记(由各班在因病缺勤登记簿上填写),并注明原因,每日登记情况及时反馈给校医。
3、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慌心理。学校密切关注水痘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网、升旗、班会课、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地进行预防水痘知识的专题宣传和防治动态的相关报道,普及水痘的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恐慌心理。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环境卫生,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5、建立资金保障制度。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如消毒用品及器械的储备。
七、疫情应急处理
1、当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立即报告教育部门和疾控中心,并采取果断措施,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2、对与水痘等传染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就地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无相关传染病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复课。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范文3
关键词:学龄人群 学校常见传染病 发病率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趋势研究,不仅仅有利于分析区域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性,还能够在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流行趋势,有利于在校学生的发病情况研究。近年来随着昆山市周市镇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导致随迁子女大量激增,传染病尤其是学龄儿童年龄段的传染病发病趋势近年来也随之出现明显的变化。本文针对周市镇2006~2011年全镇法定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了整理,重点针对3-16周岁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昆山市周市镇2006~2011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周市镇派出所人口资料年报,学龄人群本文研究对象界定为3-16周岁。
1.2 传染病报告职责:昆山市周市镇预防保健所成立于2004年,根据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要求,负责包括周市、陆杨、新镇等大周市范围内所有传染病的报告与分析工作。
1.3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用SPSS系统进行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 本文所用传染病分类:为1990年以后国家统一采用的5大分类法,包括:肠道传染病(霍乱、肝炎、菌痢、手足口病、伤寒、脊灰)、呼吸道传染病(甲流、白喉、流脑、麻疹、百日咳、肺结核、流感、腮腺炎、猩红热等)、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梅毒、淋病、HIV、新生儿破伤风等)、虫媒及动物源性传染病(乙脑、斑疹伤寒、疟疫、回归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等)、其他接触传染病(炭疽、水痘、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2 结果
2.4 报告发病顺位:周市镇2006-2011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其中手足口病顺位第一,其他感染性腹泻次之,第二位是接触性传染病,其中水痘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在学校内的发病不容小觑。呼吸道传染病在学生当中主要以流行性腮腺炎为主,麻疹疫情随着昆山市近年来不断得体麻疹疫苗免疫强化及查漏补种,疫情现在已经逐渐得到控制。
3 讨论
传染病防治,尤其是学校各种散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治,不仅关系到家长和儿童的身心健康,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人群密集,而且主要以幼儿、青少年为主,防病能力有限,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暴发,因此学校的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1]
近年来,虽然传染病的平均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着周市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正逐日增加,昆山市各级政府对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优惠和照顾,使得周市镇各幼儿园、中小学机构的学生数量逐年激增,以致周市镇无论是总体发病,还是3-16周岁人群发病,每年网报传染病却是逐年增加的。
发病顺位显示,影响周市百姓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病种是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而影响3-16周岁人群的传染病主要是肠道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的上升一方面与人群基数的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与近年来昆山卫生局逐步加强对各乡镇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规范化管理、控制传染病漏报密切相关。
从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发病率显示,肠道传染病和接触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符合近年来各地传染病发病总体形势。然而周市镇3-16周岁中水痘疫情的发病率不得不引起重视,尽管水痘疫苗作为二类疫苗早已获批进入昆山预防接种疫苗范围之内,然而发病例数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以目前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听加强儿童计划免疫,保质保量提高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同时还要扩大水痘等计免相关二类生物制品的推广使用,对控制10岁以下儿童相应传染病发病率十分必要。[2]
参考文献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范文4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6-0041-03
传染病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根据不同病种及病例数疫情分为4级:由社区主导处置的三级预警疫情和二级预警疫情,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导处置的一级预警疫情和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导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上海田林地区是人口导入区,社区面积小而人口密度大,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防控,我们对2009-2012年地区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上海田林社区14所托幼机构,13所中、小学,3所大专院校,2处外来人口聚集地、散居儿童中发生的所有常见传染病突况资料。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分级依据卫办疾控发(2006)108号文件《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卫办应急发(2005)288号《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和《徐汇区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徐汇区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分级和应急处理规范》文件。
1.2 方法
查阅并核实各类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初步流行病调查报告、突发事件报告记录单、现场处置记录,个案调查表、调查一览表、幼托机构手足口病关班协议书、续发报告、结案报告[3-4],进行数据统计和疫情分析。
2 结果
调查显示“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主要还是分布在托幼机构和小学,以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为主。重症手足口病以散居儿童而为主。病种主要以聚集性发热、水痘和手足口病为主。以上情况与这3种疾病的传播方式和人群的易感性有关。中学和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多,这与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和中学的消毒隔离现状有关。因此托幼机构中的幼儿和学校学生中的传染病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重点[5]。2009-2012年田林地区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病种分布,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分级[4]统计见表1~3。
3 讨论
3.1 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
据调查,各学校领导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健老师处置基本到位。有些学校的工作细致深入,如田林某幼儿园手足口发生后及时进行了终末消毒,在发病人数达3例之后又及时关班,但仍有新发病例,保健老师通过家访发现因为患儿回家后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导致传染。另一幼儿园出现水痘疫情,保健老师则发现与儿童校外体操训练有关,该幼儿园幼儿停止了一段时间的训练,疫情即得到了控制。如何消毒隔离也影响疫情,我们在手足口病爆发事件调查中发现,有一班级在所有防控工作到位的情况下仍不断有新病例出现,区疾控的医生发现该班为托小班,幼儿使用同一便器接触引发了流行,采取措施后,未见新病例,我们将这一经验及时进行推广,整个地区未再有类似的暴发流行。
但目前中小学晨检工作力度不够,通常消毒工作仅停留在空气消毒一个环节,这对于可以接触传播的手足口病等是不够的。餐具、饮水机的消毒还有待督导。一些营利性幼托机构则少有晨检,传染病后的消毒隔离也难做到规范化。而中小学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传染病瞒报现象时有发生,这极易造成暴发流行。据对今年的一起散居儿童手足口突发事件调查,散居儿童居家消毒隔离工作情况不容乐观,外来人口聚集地人口密度大,环境状况较差,卫生设施缺乏,患儿家长缺乏消毒隔离的意识,该地区控制传染病流行爆发有一定难度。
3.2 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卫生宣教
学校在传染病发生后会及时进行卫生宣教,但效果如何未见有人进行过评估,缺乏评估就难有更好更适合的方法。而大学、营利性幼托机构、散居儿童则少有宣教。
3.3 建议
在基层,传染病管理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管理分属疾控不同的条线,当传染病发生时由传染病条线进行管理;发生到一定程度传染病突发事件条线才会接手管理。如水痘,托幼机构发生1例时,由消毒条线管理,2例时属传染病突发事件,传染病突发事件条线才会接手进行管理。
从对田林地区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情况分析,建议上级部门对传染病极易发生而又没有消毒隔离措施的营利性集体机构,和外来人口聚集地的散居儿童地区应制定传染病突发卫生事件的管理意见,以便基层卫生工作者防控工作有章可循,便于日常督导。其次,加强中小学常见传染病突发卫生事件后晨检工作的督导力度,使晨检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落实保健老师传染病后的统计上报,认真地做好家访,杜绝瞒报。有必要对各类场所卫生宣教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使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Z]. 2006-6-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Z]. 2005-12-27.
[3] 李申生. 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规范[M].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8: 20-52.
[4] 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汇区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分级和应急处理规范[Z]. 2012-03-12.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范文5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带来的威胁,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特制订出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在幼儿家长中加大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坚持每一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里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阻挡的危害
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疾病高发的情况,应该加大力度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幼儿的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要做到有备无患。
2、依法管理、快速反应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的瞒报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幼儿园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传染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的处理,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幼儿园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幼儿教师
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1、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预案。
2、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班级预防突发事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班级定期开展突发流行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
4、建立和完善幼儿的每日一次的晨午检记录,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坚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等一系列的反应措施,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和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
5、如发生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要及时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6、所有应急小组领导成员的通讯方式要24小时保持畅通。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讲突发事件的登记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结合本幼儿园的特点和实际,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所在地区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相应,立即启动一日一报告制度与加强疫情的通报,二是加强幼儿园各个班级以及部门的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检疫工作,积极采取消毒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三是加大对校园进出入人员的检查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疫情进入校园。
(二)所在地区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首先在校园内开幼儿园的幼儿开展定时测量检查身体状况,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排查和及时救治,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三是加大对幼儿园的消毒力度,配合上级医疗部门做好隔离工作,最后及时通告疫情防控情况。
(三)所在地区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首先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二是全面掌握流动进出幼儿园人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是幼儿园加大对力度对幼儿园各公共设施的消毒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四是加大防控和监测力度,并做好疫情的防控情况公布。
(四)园内出现疫情
幼儿园出现疫情后要启动应急预案,针对感染的幼儿或者老师要及时进行隔离,同时要向上级有关管理部门通报情况,另外加大力度排查校园的感染人数,有关部门到来后,通过排查对幼儿园师生进行检测,对幼儿园进行隔离,杜绝感染者离校,根据疫情的发展的状况制定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和消灭疫情的扩散,维护幼儿园的健康。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范文6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灾后防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灾后防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组织和协调全中心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中心的人员、物资实行统一调度。
(二)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
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与中心办公室合署办公,配备2名专职人员。负责全中心日常应急管理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作出的各项决策,汇总中心应急处理工作信息,统一对外联络和协调。
(三)应急小分队
组建应急小分队,由传染病防制、卫生、检验等相关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实行24小时轮值制。遇较大级别突发事件需临时调整应急小分队时,经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应急办公室组织安排。
二、应急准备
(一)人员准备
日常做好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做好人员培训与演练,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有关技术要求和处理程序,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实行应急人员24小时值班制,做好疫情应急电话值班及网络疫情监测值班,接到疫情报告后能够立即出发赶赴现场。
(二)经费及物资准备
设应急专项经费,纳入业务经费预算。日常建立应急物资库房,做好应急所需的防护用品、消毒药品、消毒器械、实验室检验耗材及仪器的物资储备,保证供应。定期检查清理,及时更新过期物资。做好专用消杀设备的维护,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三)车辆及通讯准备
建立应急处理人员通讯录,为应急值班人员提供通讯补助,定期和不定期抽查通讯畅通情况。做好车辆的维护使用和应急值班,保障交通安全。
三、传染病监测和报告
(一)医疗机构常规监测
1、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各医疗卫生机构在灾情发生及处理期间,加强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的网络直报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在2小时内网络报告,其它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进行网络报告。一旦发现传染病异常增多等情况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度警惕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等),应立即电话(2小时内)报告市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预警信息,市疾控中心要确认后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
灾情发生及处理期间,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将常规开展的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日报。
若受灾地区医疗机构不能实现网络直报,采用电话、手机直报等方式进行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数据报告。
(二)灾民集中收治点监测
灾民集中收治点医疗机构除常规做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报告外,要特别针对收治的灾民开展疾病症状监测工作,每日一次对所有收治灾民进行传染病异常症状巡查,了解发热、腹泻症状病人情况,并进行追踪观察。若诊断为疑似传染病、食物中毒或发现同一症状异常增多或存在发病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情况,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并立即对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三)灾民集中安置点监测
设立临时医疗点的安置点,疾控人员指导临时医疗点医生每日对临时居住点的灾民进行1次巡查,了解发热、腹泻症状病人情况,将统计监测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并进行追踪观察。若诊断为疑似传染病、食物中毒或发现同一症状异常增多或存在发病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情况,立即报告市卫生局,并立即对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未设立临时医疗点的安置点,疾控人员可指导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医生每日开展巡查。
(四)饮用水卫生监测
灾后,市疾控中心要开展应急卫生水质监测。在市政集中供水、自备集中供水和各乡镇集中供水、灾民集中安置点进行布点监测。对灾区集中供水已受损且无法供应的地区,应在每个村选择水质相对较好的水井进行布点监测,并加强对供水单位或居民饮水的技术指导。
(五)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市疾控中心在灾后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报告制度,加强传染病监测数据及传染病症状监测的统计分析,要做好灾民、学校幼托机构、建筑工地民工等重点人群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症状监测分析,启动传染病疫情及发热、腹泻症状监测的日分析及周分析工作,每日分析民集中收治点及灾民集中安置点的疾病症状监测数据。掌握逐日动态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变化,及时发出预警。
四、灾后重点场所和区域的传染病防制
(一)灾民集中安置点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灾民集中安置点由于居住密集、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是灾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区域。市疾控中心要指导医疗点做好传染病发病及症状监测、主动搜索和疫情报告,高度警惕监测数据的动态变化,开展分析和预警;做好饮水及食品卫生的指导,厕所、垃圾桶等重点环境的消毒灭蝇,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对集中安置点内的每一例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都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发现传染病和相关症状异常增多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正在拟建之中的集中安置点,要在建设之初提出卫生学建议,确保投入使用后满足卫生防病的需要。
(二)学校、幼托机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受灾地区学校、幼儿园陆续复课后,各地要指导学校、幼儿园做好晨检、缺课追查、疫情报告、学校卫生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要做好适应接种对象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和应急接种。同时提高警惕,加强聚集性病例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五、应急处置
(一)病例的隔离救治
1、灾区及灾民安置点内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应在指定的传染病救治医院和传染病收治点就地隔离救治;
2、集中收治医院(点)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应及时将传染病人送至传染科室进行隔离治疗;
3、当地条件不能满足病情及疾病控制需要时,可申报当地指挥部协调安排转至就近的传染病收治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4、根据不同传染病传染期确定具体隔离期限。
(二)核实诊断
对发生在集中安置点或相对集中的群体临时住所、学校及幼托机构中发生的每一例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例(肠道、呼吸道及虫媒和自然疫源传染病),要指导接诊医疗机构先就地留院隔离,并立即赶赴现场,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核实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三)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不同传染病,开展病人、密接接触者、危险因素等的流行病学调查,搞清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市卫生局果断控制和处置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四)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需进行医学观察,需隔离观察点的应将观察点设在相对独立的帐篷或医疗机构中,观察期限根据相应传染病病种确定。
(五)疫源地处理
对病例排泄物、衣物及可能污染的环境等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消毒处理。
(六)应急接种
在灾区储备适量的霍乱、钩端螺旋体病、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甲肝、狂犬病等疫苗,在疫情发生时及时进行易感人群应急接种,预防接种方案另行制定。
(七)交通卫生检疫与疫区封锁
当发生鼠疫、霍乱、肺炭疽等重大传染病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要求,依法进行疫区的确定、交通检疫与疫区封锁,做好人员的隔离与疏散安置工作。
(八)宣传教育
及时有针对的开展民众卫生宣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疫情蔓延,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公布疫情,避免引发社会恐慌,保证社会稳定。
灾后常见重点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