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知识范文1
1.1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要系统化与模块化
我们经常用到的Office办公系统软件,和广告设计中应用Ps软件系统,这是以计算机的某项应用为主,同时结合其他软件的辅助作用,我们就可以基本达到日常工作的目的,满足其基本需要。有效应用计算机解决各种课题,通过标准的技术要求,将最终成型产品提供给需要的人,这种工作就需要办公软件和PS软件的基本应用和综合,使用者必须从自如何将计算机基础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文/周蓉身内部搭建一个模块化的应用平台,知道两者的作用,形成最终的综合应用,灵活解决各种问题。
1.2基础中的重点要重点突破掌握
找出计算机运用最重点的功能方向,进行重点的突破,循序渐进,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就一步步展开,是掌握应用技术且用之于实践的有效途径,对于计算机来说,夯实基础应用知识为根本,以应用知识带动应用能力,以应用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是一个事物完整发展的全部,也是在工作中全面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范围和潜力的必然要求。计算机运用最多的就是office办公技术,它囊括了我们当前所有的办公应用,在文字格式与图片排版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将我们的需要结合了起来,便于我们的日常办公与学习。在应用软件成为我们辅助的时候,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突破,这种网络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当中,成为了人们的有力的工具。
1.3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运用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贴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实际,有效应用于工作指导当中,理论和实践操作并举,成为我们一向重要的课题,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形成知识模块体系,形成整体认知,达到全面覆盖,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为将来灵活运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2.实践的操作与拓展需要基础知识的运用
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是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巩固基础知识的必由之路。夯实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今后计算机的应用起到辅助作用的知识进行模块的构建,“计算机的数学基础,程序设计”等,都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必备知识。这是通用知识的掌握,另外想具体的知识,像专门的图像处理等,都是从基础知识上面延伸出来的。3网络基础在实践中的拓展运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已经普及到大众生活和工作,像信息的及时交流、信息的传递、多媒体技术的在线运用、电子商务的开展等,都成为大家爱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已经完全取代了人工,省时省力,在基础理论方面,涉及到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网页设计与网络宣传、网络数据库的开发应用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的基本理论。
3.评价反思感悟
计算机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6-0000-01
How to improve Vocational Computer Basics Teaching Roform
Wang Haiyan
(Hebei Qingl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Hebei0665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Computer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mon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ve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raining goal is high-quality workers,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market economy,promote vocational education,openness and puter is in vocational schools will be one of the courses offered and also the one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he skills necessary.At this stage,the computer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not only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but also in keeping students in their own ability level.This paper,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following areas described in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level changes.
Keywords:Vocational school;Computer;Teaching;Reform
一、前言
在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运用到了计算机,它不仅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性强、发展快是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主要特点,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所以,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势不可挡。
二、加强师资力量,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
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工作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师的知识储备要全面,要广,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要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计算机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有效地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合理完善师资结构。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寻找有效地师资培训方式对计算机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促进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舍弃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中职院校只注重笔试考核的通过率,这对计算机这种需要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无论是采用低要求、低起点还是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进步。中职院校不要只注重笔试考核的通过率,还要注重学生计算机平时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因此,中职院校也应该在这点上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加强计算机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计算机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价,及时有效地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完善自我。
四、选择合适教材,完善教学设施
中职计算机教材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要突破常规。中职计算机应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必要的补充一些教学材料,以保证内容的适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网络和多媒体具有信息共享、传播快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受时空限制,强大的交互将性彻底地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以,任课教师应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课堂,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顺利完成中职计算机教学。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所谓实践出真知。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操作系统、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等课程设计成一套完整的实践课,然后按照软件设计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方面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通过实践上机操作来实现程序。选择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设计的任务,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独立编写代码。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设计思路以及主要的技术手段。上机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在上机操作、程序编程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更新观念出发,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把枯燥乏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把计算机学好,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迎接未来的挑战。相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取得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任宏伟.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合作学习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计算机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 基础教学模式 等级教育 多媒体教学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况
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简单地使用计算机,它是一种基础能力的教学。高职教学与本科教学不同,高职教学的专业教育目标比较明确,教学内容较为适当,并且依据专业来开设课堂活动。
由于信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基础且常见的工具在各行各业使用的很广泛。但我国,一是因为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差异,计算机教学在实际中教学质量是有高有低的,而专业的不同决定着计算机的教学方法,比如文学类的学生需要对Word的应用较为熟悉,因此教师在教学方面应该注重这一方面知识的训练。二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时俱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教学困难重重。从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方面讲,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师脑海中过旧的知识很难与新型的计算机相互配合,无法满足今天时代的需要。例如现在计算机的处理器是因特尔酷睿系列,但教师在课堂上依旧讲述的奔腾系统,不仅使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而且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实际操作,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不能结合,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很差。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一)等级教育模式
等级教育指的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该设置与专业相关或有助于专业学习的教学内容;二学生对计算机的敏感度不同,根据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水平进行分层次的教育。分层次的教育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进行分类,从低到高的标准来划分班级,教师根据班级的级别设定相对应学习的内容。这种模式是采用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在进行等级教育时,可在学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水平摸底测试,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水平有一定的了解,依旧测试结果划分学生所在的班级,保证每个学生学习计算机后熟悉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水平也有很大的区域性。中东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计算机发展很快、普及率较高,学生可以很早接触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课堂要求对这地区的学生来说轻而易举,所以教师往往授课时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课堂过程应该以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来划分等级的高低,划分为三个等级:高级班(将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分在同一个班级);中级班(计算机水平普通的分在一个班级);初级班(不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并且较少或从没使用过计算机的分为一个班级)。依据等级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进行对应的教育。在使用等级模式的同时配合相对的专业知识,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自己专业相关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
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教学实践是围绕着教学开展的主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能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这种模式对于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是行不通的,因为如今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质量较低,这就需要较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来取代过于老旧的板书教学模式,这时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应运而生。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0ffice系列软件教学以及网络配置等实践教学要求的操作性很强。在学习这些操作性较强的软件如果使用板书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若引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会使得学生投放更多的兴趣,提高课堂上计算机学习的效果。多媒体的作用本身使得表达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多样性,而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会增加课堂的气氛,画面的直观避免了语言描述的苍白,帮助高职学生更好的理解计算机方面的具体知识,协助教师完成课堂的任务要求。在实践时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来观察实验过程,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验的不同组织符合自己特色的实验过程,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时,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通过计算机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中学生不仅能很好的理解自己专业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达到了传统板书教学方式可望不可即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计算机一讲一练教学模式
由于计算机教学需要实际的操作,现在许多高校都配置单独的计算机机房教室。现有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采用机房上课,虽然保证学生实际操作的概率,但这种模式也带来一些教学问题。因为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基本水平参差不齐,对新知识接收能力的程度也大小不一,而且学生的上机课堂纪律较次,学生课堂质量较低。所以高职学校计算机教育采用一练一讲(指的是一节在普通课堂讲述下节计算机上机操作的理论知识,下节则在计算机机房里学生练习上节讲述的理论知识)的模式。例如,学生第一节上课时可以掌握Excel的操作方法,第二节课就可依据上节的操作方法进行实践,完成课堂上的基本内容。一练一讲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水平不同的学生掌握理论和实践者两方面知识,使得老师完成教学内容的课堂要求,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保证课堂内的教学效果。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较好的并且对新知识运用自如的学生在完成自己课堂内容后可以帮助其他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仅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而且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家相互团结。
三、总结
目前,计算机教学模式应采用等级教育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计算机一讲一练教学模式这三种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怎样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式,是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思考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延梅.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78-80.
计算机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策略
Teach Thinking of "Computer Basic"Operating System Basic Knowledge
Hou Liang
(Henan Arts&Crafts School,Zhengzhou450008,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non-computer majors undergraduated"Computer Basic"course in th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content,analysis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Computer Basic"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and proposed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design based on the before concept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based on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analog case.
Keywords: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Operating system;Teaching strategies
一、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系列中,作为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重任。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核心组成部分。从理论学习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实现中所采用的思想与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在整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操作技能培养的角度看,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操作系统知识有益于对应用软件的理解和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与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相比,“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部分的教学存在着特殊之处:
(一)教学目标不同。“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结构,理解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培养其操作系统应用、维护、管理的能力,重在学习原理,掌握设计与开发技术。与之不同的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操作技能训练为辅,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些系统软件基础知识,结合操作训练,加深其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机理的认识,重在理解与应用。
(二)教学对象不同。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安排较晚,原因在于前导课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周期,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等,经过前导课程学习的学生建立了支持理解操作系统知识的知识结构,较为熟悉计算机系统。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在入学之初,大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对计算机的认识很多是靠经验和直观感觉获取的,与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差距。
二、基于迁移理论的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直观认识,但认知不够准确或全面的知识点,另一类是学生完全缺乏相关经验和背景的新知识点。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产生影响。因此,教学应尽可能的利用其原有知识、创设情境,促成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迁移理论是教学策略设计中的常用理论,它体现了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James M. Sawrey)。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也可以是逆向的。如果学生根据所学的科学概念解释了操作系统问题,或利用原有的其他领域知识获得了操作系统知识或解决了操作系统问题,这就是顺向迁移;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不严谨、不全面、不正确,不足以支持对操作系统的理解,需要通过教学,在肯定原有知识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改组或修正,这就是逆向迁移。
(一)基于前概念的教学策略。基于前概念的教学策略主要针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观念的知识点,教师应在肯定或者补充学生概念的基础上实现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科学领域学习某一概念和原理之前,根据日常经验或在学校教学情境中,对事物和现象的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和观念,称为前概念。前概念与错误概念不同,它可以与科学概念一致,只是缺乏严谨而科学的表述,对于这部分概念,教师只要稍做引导即可;它也可以与科学概念相冲突、甚至相悖,对于这部分概念,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试着去理解其合理性,进而对概念进行补充修正,实现知识的逆向迁移。
(二)基于相似情境的教学策略。一般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操作系统内容比较浅显,以基本概念居多,大多可以通过日常经验或在教学情境中形成前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但是,也有一些涉及计算机系统运行机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受实验条件所限,很难获取直接经验,加上缺乏必要的前导知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进行的,因此,对于这些缺乏经验和背景的知识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和背景,使其能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体系。
三、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课程,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相关知识必然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差异,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教学历来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这些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实践表明,这些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听操作系统内容枯燥、理解操作系统概念难的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中,随着社会的进步,该课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相关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也将继续。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高职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220-01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是全国所有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对常用软件的熟练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检测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水平,1994年,国家教育部面向全社会推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为考试合格者颁发考试合格证书。1997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颁发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1],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后,全国很多高校开始引入计算机等级考试,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逐渐围绕计算机等级考试实施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一)新生入学计算机知识水平差异很大
有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计算机,进入高校后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没有任何压力;有的学生入学前局限于网络基础知识的初步应用,例如上网聊天、看电影等,觉得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已经够用;极少部分学生来自边远山区,一直没有机会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知识完全空白。各地区计算机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导致新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差异很大。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考核自主化、单一化
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考核学生仅仅依靠一张纸质试卷,采用单一的笔试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完全忽视学生上机实践操作部分,这样的考核方式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这种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方式,根本无法全面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谈不上达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目标[2]。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无法结合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学科。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感觉自己能听懂老师讲授的内容,但是当需要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时就感觉困难重重。另外,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常年不更新,计算机台数不能满足学生正常教学使用,这样迫使实践课课时数远远低于理论课课时数,教学条件上制约了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
二、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
(一)提高教学水平,学质量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是依据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要求,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全面提高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以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评价尺度,一方面学校根据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情况给予授课教师奖励,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计算机等级考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学生如果在第一次没有通过等级考试,他们会更加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尽最大的努力通过下一次等级考试。
(二)促进学校领导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
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在高校中的引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再是高校所谓的“豆芽科”,在高校公共基础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适应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的要求,学校领导重视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投入。一方面学校为了满足教学需要,筹集资金改善计算机机房实习实训条件,更新计算机机房,增加计算机台数。另一方面,学校投资建设校园网,构建数字化校园,为师生创造创良好的教学交流平台。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创建人才培养方案,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全面推动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法、“PBL”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计算机授课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实现网上辅导、网上答疑,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协调教与学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优化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构建优秀教师团队
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引入,为了确保优秀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校领导派遣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校外培训交流会议,为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供机会。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计算机专业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高效的主导作用。因此,建立一支优秀的计算机教学团队,在未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等级考试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式相当严峻,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一张计算机等级合格证书增加就业的筹码。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计算机等级考试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只要拿到了计算机等级合格证书就万事无忧[3]。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处理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关系,证书并不是能力的体现,用人单位重视的也并不是一纸证书,他们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综合素质。大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熟练的实际应用能力才能被理想的用人单位所接受。
四、结束语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很多问题,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和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的作用。本文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见解。
参考文献:
[1]刘敏昆,李莉.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教学的导向[J].云南示范大学学报,2005,6.
计算机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方略 教学
[作者简介]刘建荣(1974-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教务教学管理。(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33-02
计算机这门综合性的科学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又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计算机基础更是实践性非常强,做好计算机基础实践性教学将极大培养学生的工作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计算机基础实践型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
1.计算机基础的现状。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的公共课程,在培养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北省高校2008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修读人数209907人,2009、2010年计算机一级考试两次考试通过总人数165289人,未通过人数44618人,全省平均通过率为76.70%。河北省高校2009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修读人数217943人,2010、2011年计算机一级考试两次总通过人数167718人,未通过人数50225人,学生全省平均通过率为72.88%。没有通过的学生大多是高职的学生。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还有相当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
2.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多学生因为经济条件不错,很早就买了台式电脑或笔记本,计算机应用起步就早,水平相对就较高;还有一些学生是从中等职业学校考试升学上来的,在中职阶段已学习了较多的计算机知识,一部分已通过了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初中、高中学过一些基础知识,但也只是一点点,现在几乎是计算机盲。当今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上都是对学生进行统一起点、统一内容的教学,既浪费了部分计算机水平较高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造成部分学生跟不上所学内容,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培养计算机基础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略
1.明确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注重实践、强调应用,但也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教学,要具有二次创新与知识转化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可协调发展,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知道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计算机是获取各种信息的有效载体。21世纪,不懂计算机就等于“文盲”。二是,教师备课不仅要掌握教材,还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高职学生不久都将走上各种工作岗位,面临社会多种多样的压力,他们更想学到对将来就业或深造有益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只有认为所学内容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真正对他们有用,他们才会有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传授给学生就业急需的,在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对个人发展有益的东西。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的实用性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做到:一是从应用性出发,面向工作岗位;二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拓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对计算机基础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主要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在初中或高中有所了解,对传统的讲解方式有的已经厌倦,因此,非常有必要拓展相关教学内容。只有学生认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内容,他们才会有强烈的兴趣。比如可以采取“蹦一蹦”的原则,对教学内容适当加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学到的知识,才有挑战性。坚持把握好拔高原则,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难度要适当,难度过大的话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握教材内容,还要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另外还要注重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用现代的搜索手段来服务于工作和生活。还要教导学生能够在参差不齐的网络背景下,明辨是非,不沉迷于网络,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
3.真正发挥省一级考试的作用,以考促练。在上课时以省一级考试为载体来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的教与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与学的每个步骤既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制约的。省一级考试的分数是客观的,任课教师不能够改变,完全由学生自己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不得半点侥幸。
省一级考试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平行班级的成绩的比较,就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考试的内容覆盖面广,深度难易适中,题量较大,这就要求平时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熟悉教材,知识掌握牢固,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较高,应试心理素质强。经过多年的考试,省一级考试的信誉已经得到了认可。因此,在课堂中讲授的内容针对省一级考试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能够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以考促学、以学带考的教学目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考试的过程中组考监考人员更要严格执考,严格考试纪律,严禁抄袭、作弊、替考等行为的发生,杜绝考试中任何舞弊现象的发生,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形成良好的考试环境,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上下级学生的言传身教,形成整个学校的良好学风。
笔者认为教师课前备课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大纲牢牢掌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大纲指出:应该坚持以广度为主的原则,突出计算机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从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陌生感,掌握计算机一些相关内容。该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本概念、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排版、数据处理、课件制作和网络知识,要求学生学完课程后达到计算机一级水平。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当中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在积极的状态,使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个别计算机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扮演教师角色。把班里同学分成若干组,成绩好的同学可以辅导差一点的同学。这样,既增强了学习的氛围,也使同学间形成了竞争协作的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更应该熟悉教材,熟练考题,能够总结出近几年和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尤其是一些难题和不常出现的题,更应该及时给学生讲解。和学生实际联系紧密的题,要设置情境,让学生来解决,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对于一些容易做错的题,教师可以有意叫一个学生来做,如果做对了,可以指出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果做错了,可以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不要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计算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侧重于实际操作的学科,计算机只有和现实生活结合才会更有意义。我们采用的是开放式的考试练习系统,这个系统针对考试大纲设置了7个练习模块,每个模块有9套题,每套题100分。在每套练习题中都会提出很多有针对性的题目,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考生目录下作答。这既要求学生的熟练程度,又要求其准确度。
5.引用实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时,教师应多举一些与实际密切相关的例子。例如,在学习word表格时,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份成绩单,其中可以插入漂亮的图案,从而练习图文混排的内容;学习powerpoint演示文稿时,可以自己喜欢的地方为题,制作演示文稿,运用各种切换方式和动作按钮,设置放映机效果,然后在全班进行演示介绍;学习网页制作时,制作简单的个人主页;学习网络和电子邮件时,让学生自主到网上查找有用的学习素材,建立自己的邮箱,申请QQ号码,成立QQ群,班长作为管理员,教师可以参与其中,有什么事情在群里进行沟通。
经过这样巧妙的教与学,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也变得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努力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各种困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计算机基础实践性教学目标的关键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以及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生活的紧密联系。课程体系必须满足学生个人素质和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时展的步伐,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清洪.论高职生计算机基础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
[2]林令霞.大学英语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