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安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安全范文1

世界节水日,也称世界水日。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重要的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受季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全国大部分地区最大四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0%,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灾。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干旱缺水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发展经济的突出问题。自然灾害,尤其是干旱,对中国的粮食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今年刚入春,云南就遭受了特大干旱,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51万亩,水资源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小时候,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广告的大致内容就是:电视画面上出现一个水龙头,它正在艰难的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枯竭了。最后在画面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一滴泪水。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我们能看的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我们更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其实做法并不难,注重生产生活细节,从小事做起,真正把水当作掌上明珠。

对于个人而言,要做到控制水龙头的流量,及时关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一水多用;不向河道、湖泊里扔垃圾,不乱扔废旧电池,防止对自然水资源造成污染;外出时,自带水杯或容量小的瓶装水,减少对剩余瓶装水的浪费等等。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做到提高工业生产用水系统的利用效率,通过实行清洁生产战略,改变生产工艺或采用节水以至不用水生产工艺,以及合理进行工业或生产布局,以减少工业生产对水的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等等。

对于政府而言,大力支持节水型产业的发展,适当提高水价,呼吁广大群众节约用水,对污染水资源的行为严厉制裁,兴修水利,发展节水农业等等已经越来越紧迫。

看似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然而若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那么就会积少成多了。把这些节约出来的水用到农业生产上,那么粮食安全危机就会大大改善。

有朝一日,也许你会发现,其实天蓝蓝,水悠悠,微风荡漾蝶双舞,庄稼汉们站在地头,望着这片黄澄澄像狗尾巴似的农田,心里就像酿了蜜一样的甜。

最后,为大家推荐一句节约用水的名言警句: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方觉可惜。——请珍惜每一滴水!

粮食安全范文2

“主销区”是从贸易角度确立一个地区在国家格局中的粮食安全定位――以贸易的方式来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而“非主产区”则是从生产的角度重新安排这一地区的粮食安全。

概念有实质性的变化。这就是原来的“主销区”应该“提升产粮大县的区域自给能力”。其意义是:原来的“主销区”,如广东、浙江,甚至北京、上海,也要有自己的“产粮大县”。也就是粮食生产基地,不能完全依靠商品粮来保障粮食安全。“产粮大县”还必须有助于“提升区域自给能力”。

所谓的“主产区”,如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南、江西等13个省份,由于有“比较优势”,成为国家商品粮的生产主体,也就是承担了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责任。但这十三个省市基本上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沿海发达的8个省市,如广东、浙江、福建等,则由于没有“比较优势”,成为“主销区”,卸下了粮食生产的“包袱”。其商品粮主要由主产区供给和中央政府调配。

这种粮食安全的格局表面上是“发挥各自区域的比较优势”,但其实是不公平的。其原因是由于粮食生产存在严重的产业缺陷,在没有足够的转移支付或补贴的前提下,越是生产粮食的地区,经济必然越是贫困。这一道理其实各个地区都很清楚。有哪个地方依靠卖粮致富的呢?又有哪个地方“招商引资”会招来农民种庄稼呢?据河南省长在一次会议上介绍,河南的十大产粮大县,就是十大财政最穷县。而同时在“主销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所谓的“经济奇迹”正是通过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排斥”来实现的。因此,政府“主产区”、“主销区”的划分,实际上就是让贫穷地区发展粮食生产,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公共责任;而发达地区则“搭便车”。

但严重的后果还不仅是由此导致的东部、西部发展差距的扩大,而是“主产区”、“主销区”这种区域粮食安全制度的安排,将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首先,尝到“甜头”的“主销区”将会继续其原来的“路径依赖”。他们几乎不可能复垦已经非农化了的耕地。并且,“搭便车”的“经验”还会在区域内不断蔓延。导致整个“主销区”的粮食生产继续下滑。1997-2009年期间,广东粮食产量从1966万吨下降为1284万吨,浙江则从1493万吨下降为728万吨,上海从230万吨下降为109万吨,北京从237万吨下降为102万吨。而“主产区”则会很快认识到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并迅速学习、效仿。结果,在增长的巨大压力、动力的驱动下,“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农民也会纷纷放弃粮食生产,圈占耕地来搞“开发”。这正是目前很多“主产区”的态势和趋势。

粮食安全范文3

“主销区”是从贸易角度确立一个地区在国家格局中的粮食安全定位――以贸易的方式来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而“非主产区”则是从生产的角度重新安排这一地区的粮食安全。

概念有实质性的变化。这就是原来的“主销区”应该“提升产粮大县的区域自给能力”。其意义是:原来的“主销区”,如广东、浙江,甚至北京、上海,也要有自己的“产粮大县”。也就是粮食生产基地,不能完全依靠商品粮来保障粮食安全。“产粮大县”还必须有助于“提升区域自给能力”。

所谓的“主产区”,如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南、江西等13个省份,由于有“比较优势”,成为国家商品粮的生产主体,也就是承担了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责任。但这十三个省市基本上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沿海发达的8个省市,如广东、浙江、福建等,则由于没有“比较优势”,成为“主销区”,卸下了粮食生产的“包袱”。其商品粮主要由主产区供给和中央政府调配。

这种粮食安全的格局表面上是“发挥各自区域的比较优势”,但其实是不公平的。其原因是由于粮食生产存在严重的产业缺陷,在没有足够的转移支付或补贴的前提下,越是生产粮食的地区,经济必然越是贫困。这一道理其实各个地区都很清楚。有哪个地方依靠卖粮致富的呢?又有哪个地方“招商引资”会招来农民种庄稼呢?据河南省长在一次会议上介绍,河南的十大产粮大县,就是十大财政最穷县。而同时在“主销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所谓的“经济奇迹”正是通过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排斥”来实现的。因此,政府“主产区”、“主销区”的划分,实际上就是让贫穷地区发展粮食生产,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公共责任;而发达地区则“搭便车”。

但严重的后果还不仅是由此导致的东部、西部发展差距的扩大,而是“主产区”、“主销区”这种区域粮食安全制度的安排,将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首先,尝到“甜头”的“主销区”将会继续其原来的“路径依赖”。他们几乎不可能复垦已经非农化了的耕地。并且,“搭便车”的“经验”还会在区域内不断蔓延。导致整个“主销区”的粮食生产继续下滑。1997-2009年期间,广东粮食产量从1966万吨下降为1284万吨,浙江则从1493万吨下降为728万吨,上海从230万吨下降为109万吨,北京从237万吨下降为102万吨。而“主产区”则会很快认识到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并迅速学习、效仿。结果,在增长的巨大压力、动力的驱动下,“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农民也会纷纷放弃粮食生产,圈占耕地来搞“开发”。这正是目前很多“主产区”的态势和趋势。

粮食安全范文4

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一直非常重要。从宏观的角度讲,应该说整个世界都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从未来粮食状况看,农业资源整体处于恶化的状况,具体到中国,环境压力和农业压力也是有增无减。

李国祥认为,中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强调,主要是由于新的粮食安全战略的提出以及深化农业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人误以为开放国际市场,甚至是粮食国际自由贸易才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李国祥指出,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量超过6000万吨,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超过10%,意味着国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到90%以下。“但事实上,谁能够为中国每年超过5亿吨的谷物消费量提供充足的来源呢”其次,粮食的运输难题也无法解决,更何况,国际形势与国际粮食市场风云变幻,粮食刚性需求如何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因此,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国内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我想这也是本次会议一再强调粮食安全的原因。”李国祥说,当然,我们也认为适度的进口对国家粮食安全是有好处的。

李国祥补充说,在保障数量的同时,国家还更为重视粮食质量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他说,中国粮食“十连增”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但也给水资源、土地利用带来了很大压力,导致地下水下降、大量使用化肥,未来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此番农村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认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

“这是中国粮食目标的新拐点,从此我们不再过分强调数量,而是更加关注质量,因而更多的问题就聚焦在如何树立百姓对粮食质量的信心,以及如何平衡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问题。”李国祥说。此外,国际形势也是促使强调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地位、进口能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和水平都在大幅度提高。

粮食安全范文5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粮食系统粮食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粮食安全事故和区域性、行业性粮食安全问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粮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谐发展。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粮食应急预案》,结合我市粮食系统工作实际,决定在全市粮食系统范围内建立粮食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以不断促进粮食系统粮食储存、加工发展为主线,对粮食安全实施有效监控,及时、快速、有效地处置粮食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和遏制粮食安全问题的蔓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粮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粮食安全预警,及时有效地消除生产、流通领域粮食安全隐患,防止粮食质量问题和区域性、行业性粮食安全隐患的发生,形成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粮食安全长效预警机制,增强生产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增强广大消费者对粮食安全的信心,提高社会满意度,保障全市粮食安全。

四、组织体系

设立全市粮食系统粮食安全应急处置领导指挥机构,成立市粮食系统粮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市粮食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副组长,成员由市地方粮食储备库、面业有限公司、市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6处市直企业及市粮食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14处原改制粮所法人代表组成,负责系统内粮食安全应急预警及处置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市粮食局办公室为粮食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办公室。

各单位也要按照要求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主的粮食安全应急处理工作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负责本单位的粮食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

五、警告与预警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施告知、警告和严重警告

1、告知:发现企业存在有不安全行为或诱发不安全的倾向,及时告知所属企业,做好预防和防范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2、警告:发现企业存在不安全行为、倾向对粮食企业有警示作用或影响较大的,及时给予警告,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严重警告:出现有可能造成粮食安全事故、社会影响或危害的行为,对有关企业给予严重警告,督促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施预警

1、发生粮食安全事故隐患的。

2、在较大范围内出现群众大量集中抢购、粮食脱销断档、价格大幅上涨等粮食市场急剧波动的。

对发生以上情况的,按照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预测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及时进行预警,有关单位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态的发展。

六、监测、预警与报告

(一)加强监测

市局在粮食系统内建立统一的粮食安全应急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及时研究分析粮食安全形势,对粮食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设立统一的举报电话。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二)加强预警

1、加强日常监督

各单位要加强日常监管,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粮食收购、销售等重点环节的安全日常监管;及时分析粮食市场的价格走向,及时作出预警。

2、建立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局举报粮食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粮食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市局接到举报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并视情节给予告知、警告或严重警告,情况严重时,启动预警预案并及时采取措施。

3、应急准备和预防

对可能导致粮食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接到可能导致粮食安全事故发生的信息后,各单位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按照各单位预案做好应急准备、预防、处置及上报工作。

(三)报告制度

1、报告时限

粮食安全事故发生后,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的1小时内,向市粮食局进行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上级的要求随时做出阶段报告;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

2、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进程、粮食供应量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3、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4、总结报告

及时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粮食安全事故鉴定结论,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建议。

5、责任报告人

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粮食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七、粮食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一)应急救援

1、粮食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相关单位主要责任人接到报告后,要视事故发生的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应在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市局粮食应急管理办公室,经市局粮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预案启动的同时,市局粮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向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市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报告。并积极组织指挥相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要积极响应,立即赶赴事发现场指挥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2、粮食安全事故发生现场工作人员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发生情况果断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并封存造成事故发生的粮油或食品,保护好现场。

3、市粮食局组织事发单位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指挥处理事故善后工作。并根据相应情况,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

(二)救援终结

粮食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粮食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终结,应急救援人员撤离现场。#p#分页标题#e#

(三)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

有关单位要在市局的指导下,成立善后处置工作组,按照有关规定,负责粮食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

2、总结报告

粮食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市局粮食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市局粮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八、粮食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粮食安全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认真做好粮食安全的监测、预测及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切实保障公众的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熟悉《预案》,组织演练。各单位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熟悉粮食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救援任务。事故发生后,视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真正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运转协调、救援有利。凡因救援工作不利,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九、奖励与责任追究

系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局粮食应急管理办公室反应、举报粮食安全事故和隐患,有权反应、举报相关责任单位、人员不履行或不按规定履行粮食安全事故监管责任的行为。

粮食安全范文6

中国粮食基本自足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已是被人类社会历史证明了的真理。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关乎国家安全的特殊商品。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逐步加大,粮食生产和供给逐年好转,我国已由过去的供给不足,发展成为供需平衡有余,部分主产区出现过剩。中国的粮食已开始进入基本平衡与年际间波动并存的阶段。

基于这种情况,国务院从1999年起,就在全国提出了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平原地区逐步由以种粮为主,发展为粮食与经济作物并重,为提高种植效益。山区退耕还林,草原退耕还草。这项政策很快见到了成效,中国的农业经济开始由单一的种粮经济向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可以这样说,尽管国家大力扶持粮食生产,但在不少地方还沉浸在我们的粮食已经过关,老百姓已经有了饭吃这种乐观的情绪之中。特别是一些基层市、县、乡镇的领导,更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乡镇企业上,粮食问题正在被逐步的淡忘。

粮食问题应警钟长鸣

中国粮食是否真正已经过剩了?

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的耕地每年都在减少,10年内,我国西部的陕、甘、宁、川、青、新等省区要退耕8 700余万亩,我国中部、东部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要有三分之一和耕地改种经济作物,中国的耕地面积除了城市发展用地外,种粮面积将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从另一角度来讲,中国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生产成本很高,不少地方还在沿用“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方式,靠天吃饭,一遇干旱、洪涝、虫害等,粮食产量就会大幅下降。据统计,2007年,全国粮食虽比上年有所增产。但从人均占有粮食的情况来看,我国人均年粮食占有量在400公斤上下,已接近世界粮食危机线人均占有量370公斤,情况绝对不容乐观。

如果我们再不加以正确引导,确保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稳定,那么,我们的粮食安全堪忧。

建立粮食安全体系已势在必行

由于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融入国际市场,国际粮食供求对我国的影响正逐步的体现出来。我们有一点需要所有中国人都牢记,不管外国市场粮食价格如何变化,中国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终究要靠自己来解决。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粮食安全体系。不仅要建,而且要快,时不我待。

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至少应包括4个方面

一是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关键。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产和粮食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国家实施了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了地方政府在粮食总量平衡中的责任,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各级政府要对本地的粮食安全负总责,在本地区内,要根据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的划分,进行农业生产地域的分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和稳定商品粮基地。作为一个地方的行政首长,保证本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有粮可用,有饭可吃,这是考察其政绩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是在主产区要坚持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主产区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使国家既可掌握粮源,又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这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粮食部门要在积极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同时,又要探索粮食部门收购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在当前粮食生产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消费者对粮食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要坚持贯彻优质优价的政策,遵从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客观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灵活多样的收购方式,为粮食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完善粮食调节体系。目前国内粮食市场闭关自守的情况已经难以维持,因此,我们要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资源来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自由贸易不能改变我国粮食以国内供给的基本特征,“立足国内”是不能动摇的,但要把粮食供求均衡问题与粮食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趋势结合起来,以实现粮食安全的空间拓展。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将成为国际粮食市场的一个稳定的大买主,我国一定要在国际上确定相对稳定的粮食采购基地,要加强对粮食进口风险的监控,将粮食外贸依存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