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1

摘要:本文由信管专业的发展史为讫点,引出目前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现状,并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信管专业为例,进而提出解决之对策,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关键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信管专业全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涉及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属于交叉综合型学科,是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由原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科技信息管理专业等发展合并而来。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在社会实践中要“与学管理的比计算机,与学计算机的比管理”,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发展,信管专业的就业渠道日渐丰富起来,通常的就业方向应该是各类政府、企业、经济实体、金融机构、IT及有关管理部门。因此,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满足社会上述大类人才的培养需求,信管专业建立以管理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为目标的属于管理学门类的信管专业人才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信管专业的发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有此专业。我国是1978年率先由人民大学开办了对应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其他高校陆续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将相关的5个背景专业整合而成的一个新专业。

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信管专业已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本科等多种办学层次。教育部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尽管有具体规定,但也准许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资源和办学定位的不同情况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我院作为浙江省独立学院之一,对自身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办学十年来,该专业在我院一直侧重于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将以为本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为研究原型,探讨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共同办好该专业。

二、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院于2000年开始招收信管专业第一届本科生,但学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人数不到10%。办学十年来期间也数度停招该专业。虽然我院在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基础上,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1)重专业、轻人文。专业课占的比重过大,人文素质课占的比重太小,存在明显的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

(2)重理论轻实践。纯理论的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实践课程占的比重太小。开设的实践课程与企事业单位中实际运用相差甚远,课程周期短,课时量明显不足;加之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导致实践课程开设成效不大。

(3)重管理轻计算机应用。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具有单个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但也有可能形成“拼盘”的可能性。一般高校都把信管专业划入管理学院(系),以致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开设比重过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占的比重相对少,使得管理类的课程几乎都开设了,以至于不少学生误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是纯管理学科类专业。

(4)重必修轻选修。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程比重过小,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课程,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由于所修的两类课程重复率较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出现部分选修课的缺课率较高。

三、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策略

高校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以满足社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重新审视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正确定位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定位

信管专业处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边缘,它综合应用了这些学科的思想方法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要准备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面向社会需求,结合区域特点,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综合运用能力,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设置定位

本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应考虑分析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脉络,科学地制定教学大纲,保证教学的系统性,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与遗漏。

其次是要与时俱进,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强的内容。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旧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实习环节。高校可根据学校情况给学生提供计算机软硬件、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分析设计及电子商务等试验环境,使学生在实验的环节中验证、理解、消化理论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

另外可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实验室,充实社会实践环节。我院地处“纺织之都”——绍兴,有柯桥轻纺城这个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因此,下设的经济管理系根据这一区域优势,建立了相关实验室,让学生进入虚拟企业实验室,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企业经营仿真训练,使学生了解企业真实的管理过程。在感悟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找自身知识体系构建的不完善之处,以便及时弥补。

(3)教学教师定位

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要同时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全面掌握企业实践案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指导好学生。可通过校企联合方式,教师努力接触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才能教学与研究并重,同时重视或强化实践能力,使其自身具有更强的实践应用素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相应素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延寿,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处2006(8).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人力资源重要性的凸显,国际人才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以人才争夺为核心的国际竞争。认识国际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流动的基本现状,根本动因,对我国培养国际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国际人才培养现状与挑战进行了综述,对我国国际人才培养提出客观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国际人才竞争态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在强调合作与竞争主题的同时,人才的竞争的态势也从隐形状态走向显形状态。经济的国际化必须以人才的国际化为支撑,这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人才竞争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剧,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 竞争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好奇心和激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宽广的知识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期将越来越短,新知识高速涌现,信息量成倍增加,社会需要的知识和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都要不断加快更新的速度和周期。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的改革和创新是多层面的、立体的,包括教育思想、理念、制度,教学内容、方法、方式以及整个教育体系诸多方面。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的国际化。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从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紧缺人才主要是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尤其是专业外语人才;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国际化的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增加,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开放办学,培养学生具有世界视野,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

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加快,国际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促进国际人才集聚,发挥海外人才优势,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中国梦的实现,对人才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不但要实现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更需要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在于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我国经济总量飞速增长,但主要依赖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资源严重破坏环境严重污染,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国际人才支撑显然,在转型期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及在培养国际人才上面临诸多挑战。

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高等教育与职业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各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国家宏观调控、立法促进校企合作。为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积累工作经验,各国政府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强调重视并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新的办学模式,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这种合作应是多向和综合的,不仅表现在人才的双向培养上,还表现在双方共同的科技开发与利用,企业与学校在职人员的相互交流,产业界向学校投资等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强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以及高职院校与企业界形成质量契约关系从而形成了灵活的开放的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

3 高等教育应对人才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政府主导下,为应对人才国际化做了许多工作。在高校管理体制方面,调整了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关系,扩大了高校办学自;在留学教育方面,200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万人,接收留学生十年间近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在专业设置方面,拓宽了专业范围,基本改变了以往专业过细过窄的局面;在课程改革方面,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部分专业引进了国外原版教材;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了对高层次创造。人才国际化引发的人才竞争是多元的。既有高层次人才的争夺,也有一般人才的竞争;既有研究型人才的竞争,也有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竞争。由此,应对人才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各高校明确自身的定位,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发挥整体优势。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与其整体优化的结构有很大关系。美国共有多所高校,纵向可分为六个大类十个小类: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大学、副学士学位授予大学和学院、专业机构等。由于层次间区分明确,各高校均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这不但促成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而且保证了高水平大学的持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层次上虽然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及大学之分,但专科与本科院校之间、本科院校与大学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显。这不但体现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差别不大,也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基本雷同,造成专科、本科、大学培养人才的层次不明显。在高等教育类型上,虽然有职业技术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分,但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不鲜明,与普通高等教育差别不大。因此,高校与高校之间不能有效地相互配合,没有发挥出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建设探索符合企事业单位人才选用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符合市场需求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实践以贡献率为主的多层次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进行激励,使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逐步实现人才薪酬水平与市场接轨,体现人才资本价值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以拔尖人才为引进重点,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环境优势体制优势和立法优势,加大政府投入,拓展引智工作的资金来源和渠道。

【参考文献】

[1]周满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2]冯晋祥,宋旭红,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0,(3):22-25.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新零售”概念;营销人才;优化策略

一、“新零售”概念解析

(一)什么是什么是“新零售”

关于“新零售”,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新零售”概念是区别于传统零售的一种新型零售业态。“新零售”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不断普及,得益于电子商务特别是商业领域线上销售模式的开发与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电商线上线下联动的不断饱和,纯电商发展的时代显得越发无力,而且电商问题逐步暴露。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家关于推动零售业转型相关政策的带动下,以重视用户体验为中心,采取线上线下以及多方跨界联动的发展模式备受业界重视和关注。它不是简单的O2O即线上线下联动和物流的简单配合,而是在注重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科技基础上的一种营销理念的变革,一种渠道壁垒的打破和渠道瓶颈的突破。

(二)““新零售”模式

对应到“新零售”模式上,业界一致认同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线上线下+物流。在原有零售业线上线下渠道开辟的过程中,增强线上线下两者的联动性,实现资源互补,从而达到线上线下合作共赢的目的。同时由于物流在当今人们消费生活别是零售产品等资源配置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业内很多人士不是积极构建自己的专业物流体系,就是积极与物流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因为在信息社会,速度就是利润,效率体现在速度上。通过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在物流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物流配送高峰期就近配送,实现同款同价,到店就近取货,使线上线下成为销售不可分割、互为一体的关系。其二,构建零售行业内部营销平台。从现代营销理念出发,产品的销售效果在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关注用户需求,同时还在于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平台的打造。在这个平台上,数以万计的制造商、营销商以及相关的合作伙伴都能够实现更深度更密切的合作。其三,利用科技打造范围更广更优质的体验式消费服务。顾客就是上帝,从消费场景化构建出发,为的就是更进一步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关系,有效影响用户的购物心理,增强顾客与商品之间的黏和度,提升客户忠诚度,最终树立品牌形象。

二、“新零售”在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价值分析

(一)““新零售”的理论基础根植于现代市场营销学

并为其延续发展提供方向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营销学大师杰罗姆麦卡锡在其著作《基础营销》一书中提出了营销4Ps理论,并在随后的市场营销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近些年,随着O2O、电子商务以及物流业融合发展新态势的出现,市场营销理论亟待得到进一步探索发展,“新零售”概念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前沿。“新零售”理论的发展为现代高校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向。

(二)““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及“新零售”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2016年,马云在杭州云溪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认为单纯的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的新时代,阿里更是将2017年定为“新零售”元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在2016年“双十一”当天下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号召实体零售业与电商融合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直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实例,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营销人才的现实需求日益增加,这不仅是“新零售”电商平台网络营销模式的兴起和高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点变化的客观现实。

(三)高校营销人才高品质培养的内在需求强烈

作为管理类二级学科的市场营销专业,担负着培养我国市场营销管理人才的重任。“新零售”理论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最新发展成果,“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使得社会对现代营销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才能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够培养出更合适的社会人才。加强对“新零售”教学的研究,调整我国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是高校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必然出路。由此可见,重视营销专业,提高现代营销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相关学术界教育界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要从对比中找到优劣势,从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从“新零售”概念的变化中发现人才培养工作的转变,加大对行业营销人才教育上的物质和文化投入,促进高校营销专业的高品质发展。

三、当前高校营销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出现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出现,培养目标不明晰不明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实用性不强

高校营销人才培养基数大,但是为社会输送的合用的营销人才却存在着极大的缺口。这既是现代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同时也是社会营销领域用人的基本情况,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两难”局面。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使得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在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上极度缺乏,有的高校甚至还在沿用传统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而营销学本身很强调实践性。因此,高校实际培养出来的营销专业人才在符合岗位要求、适应岗位环境以及专业技能实际操作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此外,从人才市场需求来看,“新零售”要求营销人才不仅需要精通营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信息素养、网络技术、心理学知识、职业素养等相关行业知识技能。

(二)课程设置存在结构性不合理现象

当前,在“新零售”背景下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上缺乏协调性。其二,各高校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缺乏必要的规范。其三,营销专业选修课没有从企业的具体需要出发,而且缺乏系统性,这就严重影响到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对照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完善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高校教师资源有限高校教师资源有限,影响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效果

任何学科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而且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档次、质量和教学效果。专业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师资质量的提升。当下高校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着师资专业素养保守传统,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教师结构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这就造成了某些专业课程由于没有师资而不能开设、新的教育培训内容无法更新等现象的出现。

(四)实践教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当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经有所发展,不少高校都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但是也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其一,校企合作的内容如何与专业实践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二,校企合作中学生如何才能切实深入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中,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合作。其三,校企合作如何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校内实践活动上。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离不开学校政策的支持。

四、“新零售”概念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科学制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办学特和办学特色,提高营销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要竭力提高营销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具体来说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导,根据“新零售”业态下营销人才的岗位用人标准,科学制定未来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真正突出营销的专业特色,重视实践教学,形成办学特色。另一方面,牢牢抓住校企合作不动摇。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振兴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零售业无处不在,“新零售”作为各类零售的必选之路,通过校企合作,把握行业需求,真正提升营销毕业生的实用性。

(二)遵循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遵循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高校营销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育人为本,德能并修首先,针对课程设置缺乏整体协调性的问题,根据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科学设定培养目标,并依据目标优化自然学科教学内容,合理增加人文学科课程内容。与此同时,从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出发,从实用角度入手,精简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营销专业内容的时间,大力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有效拓展。其次,规范和完善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教材要及时进行更新,选用知识全面、观点客观正确的教材。此外,要提高课程体系在顶层设计上的规范性,加强校际间营销专业教学交流,缩小在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差异。最后,结合“新零售”业态的需求,细化区域行业的真实需求,设置针对性、应用性、实操性更强的课程,实现课程教学与“新零售”业态及岗位工作能力的无缝对接。课程体系设置既要包含营销理念、沟通技巧、产品推广策略、客户心理等内容,也要包含线上客服、软文写作、网图处理、网页美工等,结合线上、线下工作要求综合开展营销实训。

(三)内外结合内外结合,合理分工,统筹安排改善师资

首先,在“新零售”背景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教师团队要尽快转变营销理念,变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教育技术,但又不要完全依赖教育技术而忽略了教师的引导环节。另一方面,紧跟市场形势变化,“新零售”需要的营销人才是线上线下市场均能驾驭的人才,需要加强学生以体验营销为主的软营销能力培养,所以教学内容要随之调整。其次,在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诸如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加大实践课程的仿真程度和增加实践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市场的变化和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最后,加强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转型空间。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在深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个过程需要学校有为教师转型保驾护航的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

(四)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高校在继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逐步改善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局面,建议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地方经济转型的需求来开展深度合作。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首先改变观念,明确高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地位,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办法等,使企业也成为培养高校营销人才参与者、管理者和考核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完善政府相关政策,规范高校相关制度,企业与高校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共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才的支撑,高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才力量供应的主要场所,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加强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的高质量人才输出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的人才培育成为当务之急。

1.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地方都跟不上时代脚步,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的观念相对落后

如今许多高校的人才教育观念很老套、很滞后,一些老教师思想相对保守,对于教育问题思想守旧,不思进取,导致课堂教育遵循老方法、老套路,讲课没有新意,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人才培训教育,导致学生对于课堂教育没有兴趣,迟到、早退、逃课现象严重,导致学生实际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有些教师把教课单纯地当做是对学生的灌输教育,讲课效果非常不理想,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目标。教育观念的落后束缚住高校教师培养人才的能力,耽误学生踏上成才之路。

1.2课程设置刻板,理论知识滞后

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都是安排好的固定模式,大众化的一体化教育,很少存在着灵活的变通教学。往往在高校一开学,学生就被安排好大学的一切教育,包括初始的公共科目教育,接着进行专业课教育,最后提供少量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教育。这种模式的教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不可否认,这种培养模式早期确实十分的有效,提供的人才质量提高不少,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的知识理论实际工作时用到的很少,有很多知识理论都是过去的老理论,并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情况,导致学生虽有满腹经纶,却无实际用武之地。

1.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育活动

如今的高校教育还是存在一个老毛病,就是教学的方式过一单一,往往只注重课堂的理论知识教育,照本宣科,忽视了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少数的高校虽有开展一些实践教育活动,但是也往往会忽视学生实际的需要,开展的教育活动形式性较强,内容空泛,形式单一。高校的教育应试性太强,老师和家长关注的总是学生的成绩问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被忽视,老师的关注重点是教授课本知识,学生的关注重点是考试知识点,这种现象恶性循环下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1.4教育投入和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不成比例

高校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教育资金经费不足。高校学生的招收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加,高校的教育投入也应随之加大,然而众多高校的资金投入往往不足,师资力量匮乏,教室缺乏,学生宿舍短缺,这些问题的始终缠绕着高校,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这样的高校环境往往得不到优质的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几个班级一起上课,学生听课效果十分差;宿舍食堂的缺乏使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业余生活环境。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人才的培养,使高校人才培养达不到教育的目标和期待的效果。

2.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如何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

2.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一个合格的人才所具备的条件是:有先进、丰富的理论知识,合格的实践能力,较高的素质。这样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应该遵循着这个人才条件,破除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高校的教师应该做引导式的教育,不要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路人作用,启发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寻求最新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讨和课题研究,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种人才素质的培育。这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最优化的有效途径。

2.2加大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的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师资队伍人员数量,加大教师的人员招聘数量,招聘大量高水平的讲师、教授,解决师资力量人员上的不足,这样可以缩小每个课堂的学生人数,能使学生得到优质的学习环境;二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的素质提高,这需要高校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教师培训,请优秀的专家或者学者到高校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队伍到名校学习,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这样有利于高校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素质、水平不高问题。高校优质的教师多了,教育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加合格优秀,向社会输出的人才才更加有用,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2.3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环境、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升整体的教育环境,包括改善学生住宿环境、饮食环境、文化环境。优秀的人才的诞生往往会在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地方,高校作为社会文化集中地,需要为人才培育提供良好的文化熏陶。提高住宿环境、饮食环境质量,保证学生的后勤服务,使人才的培养没有后顾之忧。努力建立健全培养优秀人才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机制束缚,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还应加强激励制度,保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为培养优质的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就业传导机制 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11-02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受扩招的影响,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就业压力日显严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既有扩招的背景因素,也有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原因,但究其实质还是要归结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业务实际脱节严重,无法达成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建立并完善就业传导机制,借助就业信息反馈与传导作用,及时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而促进学生就业。

1 就业传导机制:内涵及其意义

培养一定数量、规格和质量的学生是高等院校办学的主要工作和成绩,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成本效益的出发点和最高标准。而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即就业认可。如果学生无法顺利就业,对公共资源的投入来讲就是一种浪费,同时,对学校的品牌建设也是一种损害。在目前就业率排名的竞争压力下,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但往往在就业促进方面的举措只是临门一脚式的,而非大学期间全过程的服务,尚未形成整体有效的制度。就业信息及其反馈没有纳入学校的整体建设之中,“市场说市场的,学校做学校的”,使得招生与就业、教学与就业相互隔离,不能达到良好的衔接联动效果。

所谓就业传导机制,就是高校为更好的达成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优质人才的目标,通过对学生就业过程、结果及未来趋势的信息资料收集与分析,将相关信息传导到招生、教学等方面,使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连通互动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对就业传导机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就业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是“顾客导向技术”,而非“就业导向”。它是将学生与用人单位作为顾客,通过“顾客”的信息反馈和对“顾客”的服务来改进培养机制的一种手段。它所强调的是服务,是过程,不是就业结果。

第二,就业传导机制是一个动态组织系统,涵盖了从就业过程、结果及未来趋势的信息整理到人才培养的整个内循环过程,具有引导性、科学性与循环变化等特点。

第三,就业传导机制体现在就业与人才培养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的衔接联动上,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就业传导机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高了就业工作的地位。通过传导作用将就业信息反馈到招生、教学等环节,对其施加影响,改变了就业与人才培养相分离的现况。其次,实现了服务功能的延伸。一方面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及就业趋势预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就业信息反馈与利用有利于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用和学生就业后的胜任力,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再次,达成了高校管理的局部流程再造。就业传导机制的形成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从招生教学就业的单向度流程变为三者之间的内循环模式,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并提高其效率。

2 就业传导机制与高校人才培养

就业传导机制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生作用,就是通过信息传导,将就业结果与服务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延伸,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发生联动成为整体,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并促进办学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2.1 就业信息传导与招生

招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开始。传统模式下,高校会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对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以此确定招生计划,实施招生。这种模式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本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精确分析,导致人才培养的进口与出口相脱节。就业传导机制,通过就业信息反馈和趋势预测将就业工作与招生工作建立联动。一方面根据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方向等信息调整招生专业及人数,使招生工作更趋合理,比如法律专业毕业生市场饱和度较高,那么在招生时就应考虑减少或者调整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根据就业趋势预测,使招生工作更趋科学,比如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适时开办涉老服务等专业并招生。当然,高校人才培养不能以就业指标作功利衡量,很多基础性学科不会直接导向就业,这些专业的招生与培养还是要通过“宽口径、厚基础”的素质教育予以解决。

2.2 就业信息传导与教学

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一书中认为教学是大学的首要责任。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学生培养的结果和质量,并对学生就业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以往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通常是通过内部手段即学校评测、学生评教的方式来检验教学质量。就业传导机制,将外部信息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就业后的诉求及时传递给教学单位,以此促进教学院系更富针对性的调整课程设置,使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特别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与专业,可以根据就业信息传导进行面向实践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性教学,比如,可以聘请有专业实务经历的企事业高级管理人员开办诸如金融、会计、企管、营销等相关专业的课程。另外,就业信息反馈与传导也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贴近专业研究实务,促进其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为实现公共服务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至此,地方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转型已经拉开序幕:2013年应用型技术大学联盟成立,2014年2月国务院常委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随后,178所高校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共同《驻马店共识》,地方本科高校正式开始全方位的转型发展。据统计,到2015年,全国人才资源总量1.56亿人,其中技术人才总量6800万人,高技术技能人才总量3400万人,且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52。由此可见这次转型意义重大,它既是适应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是实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这次转型也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得以重审自身办学定位,以建设“应用科技大学”为目标,培养适合地方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探索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不够,技术应用型的高校少,而综合类学术型的高校则多,因此高端的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以致无法满足和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正是我国政府从战略高度提出地方高校转型的重要原因。如何抓住这次转型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探索“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重大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也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地方本科高校正在就职业教育转型和建设应用科技大学进行探索,相关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学术研究空白。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类型不一,有已经具备较好学科基础的老本科高校,有行业类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高职高专升格的本科,新建本科及新设民办本科等等。各种类型的院校行业背景和科研实力不同,各学科、专业点建设情况不同,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获得的财政支持少,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和对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又稍逊于高职高专,种种问题都需要针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实际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由于国家还未出台明确的转型方案,地方本科高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关的机制也并未理顺,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当前最有效的探索方式还应是立足于改革主体的身份,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寻求自身在职业教育转型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人才培养目标革新

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传统综合大学,旨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三方面目标: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科学地方法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完成新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能引进、优化和监控新方法、新工艺的使用。地方本科高校升本以来一直徘徊在学术型和教学型大学定位之间,人才培养的目的追随学术型综合大学,常以考研升学率为人才培养的指标,往往造成一种倾向:学生忽视专业应用和实践操作方面的学习,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构成了对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制约。在职业教育转型中,地方本科高校应明确自身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转向培养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相结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充分调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相结合,与用人单位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对学时和学分进行相应调整,实现企业实际需求与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接。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的革新

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应用为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一方面紧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注重与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接轨;另一方面,还致力于跨学科专业或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解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复杂性技术问题。同时,应用科技大学多立足于特色化发展路径,开辟与所在地区社会需要的特色专业和培训课程。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拥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传统特色专业,在本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知名度,属于能够提升高校品牌的特色专业。但升本后,专业设置上往往追求大而全,比照综合性大学开设大量基础性、研究性专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有的特色专业。此外,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专业和一些交叉学科复合型专业,却很难得到优先发展,滞后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行业的发展需求。在职业教育转型中,地方本科高校应在省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协调和指导下,按照产业对接的原则,革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优先发展区域内产业急需专业,合理设置交叉学科复合型专业,凸显传统特色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区域经济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将所在地区和产业的优势和特色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上的优势和特色。同时课程设计采用理论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双元制”模式,基础理论课程和其他辅助课程以专业为导向,保持理论教学宽而浅,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将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纳入实践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主体,参与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的整个流程。

三教学模式的革新

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高,其任务和内容涵盖实习、实验、操作、作业、讨论等形式,通过教师主导的科研与项目管理与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相统一,也使教学与科研、应用及学生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相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专业实习;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缺乏案例教学;校企间培养模式上的深度合作不足等。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续,在观念、形式、方法上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在职业教育转型中,我省地方高校应尽快开展实践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革新。树立实践教学理念,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工学结合的学期制度,并利用校内科研平台和实训基地,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职业场景化的“校内厂”和“厂内校”平台,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方面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同时,开展多种学生技能竞赛,鼓励师生注重技能训练和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技能大赛,从制度上保障参赛学生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激发优秀学生进行创造性和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革新

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队伍多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强调学术与实践的统一。他们的研究工作更侧重于科技开发和应用,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每年还可定期脱离教学和科研,到企业等对口单位从事实际工作,及时更新知识。此外,应用技术大学还从社会和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地方本科高校在大规模的扩招后实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向应用型师资转型困难大。其新进教师来源于学术型高校,实践教学能力偏弱,而从社会和企业引进专家和技术人员受限于其所在单位生产实际和体制、机制障碍,难以系统深入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学生在企业的岗位实习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技能指导,往往仅是参观生产过程。此外,“双师型”教师专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也未形成机制,常常流于形式,脱离生产实践。因此,在在职业教育转型中,地方高校应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系统建设。建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开展教师研修活动,每学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了解专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新趋势,并解决企业一线研发及技术难题。在实践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应考虑学术论文之外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和专利技术申请等多方面因素。同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大量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激励他们全程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革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地方高校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它的转型发展也成为必然的趋势。高校能否培养出适应并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以社会和市场需求来引导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雇佣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设计的革新、办学导向与定位、教学模式和教师队伍建设等直接影响到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如何培养出适应当前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所需要的人才也要接受新一轮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世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02:9-11.

[2]赵荷花.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应然抉择与策略取向[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06:15-19.

[3]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