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教学范文1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生物数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平静,评价教学效果以教师讲授多少知识,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为标准,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则不作为重点。而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才能使学生“动”起来,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起来。如在学习“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节时,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进行探究:蚯蚓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怎样区别蚯蚓身体的前后端?用手来回抚摸蚯蚓的腹面,有什么感觉?蚯蚓在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是快还是慢?为什么?在探究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时,又设计了以下问题?用手轻轻触动蚯蚓前后部分,它会有何反应?根据你观察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用浸过醋的棉球放在蚯蚓身体各部分,蚯蚓的反应一样吗?从你观察到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用手电照射蚯蚓身体前后端,结果如何?分析得出,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和思维,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疑难,不要把现成答案直接呈现出来,而应通过提示、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根求源、解决疑难,有“疑”才有“趣”,“疑”和“趣”是互为表里的。读书三趣,在于求知,而一知之得,非“疑”不可。当通过设疑,辨疑,解疑而学得知识时,才会其乐融融,其趣无穷。
二、努力开展探究性游戏活动
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同时它又是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物学的学习中,不要怕学生答非所问,不要怕课堂气氛太活跃,课堂气氛活跃是学生积极探究思考的表现。如在学习“人的性别遗传”一节时,关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的知识,光凭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此,我安排了一个摸拟受精过程的探究实验。课前,我叫学生准备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围棋棋子,用黑色棋子代表男性含X染色体的,用白色棋子代表男性含Y染色体的,并用代表男性含X染色体的黑色棋子代表女性的卵细胞,然后分装在两个不透光的盒子中,其中一个盒子内装入黑色和白色两种棋子代表(棋子数量要多、但黑白比例应为1:1),另一个盒子装入黑色棋子代表卵细胞,然后要求学生模拟随机受精过程,一个同学从装有“”的盒子中随机摸出一粒“”,另一个同学从装有“卵细胞”的盒子内摸出一粒“卵细胞”,放在一起代表受精卵内含有性染色体的种类(或男或女),要求学生记录共摸取的次数、XX数(或女孩数)、XY数(或男孩数)并强调小组成员一定要分工合作,眼睛不能看着摸取。每小组统计完最后结果并写在黑板上,全班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而学生也就在这种愉悦之中明白了生男生女的奥秘。虽然设置的探究性游戏简单,但它会使复杂的脑力劳动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是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可以形成无意记忆的过程。这种方法比老师讲,学生背有效得多,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分析运用,精心设计探究性习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分析运用。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不能运用,学生就等于读死书。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原则:(1)具有针对性,形式应灵活多样;(选择、填空、设图、判断、简答等。)(2)面向全体学生;(3)紧扣重点及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提高;(4)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探究性,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兴趣为主要目的。
例如,在讲解“植物”部分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移栽植物最好在幼苗期?而且移栽后要遮阴?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为什么卧室内不能放过多的花草?又如,在讲解“食品保存”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家里挂的腊肉能保存较长时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了解学生情况
生物教学范文2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
生物学涉及的名词、名称特别多,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自然不少,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当中能为学生编一些顺口溜之类的话语,帮助学生记住相关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心脏四腔与血管相连”时,我编的几句话是:做事(左新室)主动,又是(右心室)费动(肺动脉),做房(左心房)费劲(肺静脉),又防(右心房)上下枪进(上下枪静脉)来。其实,老师、学生都有许多好的的记忆方法,只是自己有没有去想象,去实践,去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告诉学生,你只要想办法把书本里的知识牢固地记住了,你就成功了。老师把有效的记忆方法教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走捷径,少走弯路,自然学习的效率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自然慢慢地会提高。
现在学生用的生物教材是新人教版的,里面的内容较以前有部分改动,需要老师对课本内容作出恰当的处理,即具备一定的教材处理能力。比如七年级上册中《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能量”的含义和形式,然后阐述“线粒体”是生物细胞内的细胞器,它能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物活动需要,举例子:人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跳动需要能量;人进行各种运动(打球、跑步等)需要能量;人的大脑思考问题也需要能量等等,这些能量从哪里来呢?就是通过线粒体转化而来。讲解“叶绿体”时,就可以简单介绍,因为后面还有详细的关于“光合作用”的知识学习,叶绿体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细胞器,只有植物细胞里才有。对教材处理得当,有助于老师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接受知识的过程。我在教初中化学课中的《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内容时,我就不是全部按照书本的方法讲解,而是先要学生数出要计算的某种分子里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然后在进行计算;在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节内容时,我就要求学生在列比例式时,不是按照书本的“左右比” ,而是按照“上下比”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会搞乱相关的量,一目了然。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会联系实际,把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简化,主要看以哪种方式讲解学生容易接受,我就以哪种方式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体系,需要老师下不小的功夫。
生物教学范文3
1.引子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的课堂上首先运用多媒体画面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可以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最后对探究计划进行初步的实施。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根据两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及时安排第二课时,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
2.正文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把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合作意识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我则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由单向传授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
首先,我在上课前利用两分钟,通过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段有关"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的文字记载,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做好铺垫。
紧接着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包括酸雨的内容,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此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评价。同时也会让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原则。但我发现由于课前只是让同学们自己在课下组间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所以同学们有的资料过于冗长,有的过于笼统,也没有进行加工提炼,其中有一位学生发言没有抓住重点、时间过长,连我听的都有点倦怠了,而其他同学就在那里静静的聆听了好久,这就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今后在这个方面一定要注意,要让同学们有个好的习惯,随时进行资料的整合与精简,避免长篇大论,要让资料言简意赅更好的为课堂服务,同时也把时间给更多愿意表达的同学,从而提高每位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讲到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我先让同学们针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个主题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大家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自己感兴趣或者想到的问题,例如"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酸雨对文具橡皮有影响吗?"、"酸雨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吗?"等等。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了,大家思考后都踊跃的举手回答,我对他们的积极表现也给予了表扬,然后我要求同学们通过提前给大家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大家开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查课本上的提示资料等等,但此时我也发现也有个别程度差一点的学生还有点茫然,于是我用多媒体大屏幕给出"温馨提示":
(1)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
(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
(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一种你认为简单明了的统计格式,以便记录观察实验的结果。
(4)只做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为什么?
生物教学范文4
一、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生物统计”这门课程比较抽象,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要想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任课老师,从而对这门课感兴趣。“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生物统计”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师生之间确立一种朋友关系,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生物统计”课堂教学在规范管理、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下,应该营造轻松、民主与和谐的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有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承认,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引起共鸣;让课堂充满笑声,一句笑话,一句简单风趣的语言,都可以激活课堂,学生在轻松、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按照老师的思路和要求,不知不觉地学到和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引入要突出趣味性。加入一些和讲授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为激发学生认知动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在讲授“显著水平”时,就以“天宫一号”的研制和发射、中国航天器空间对接技术为例,说明显著水平的依据和重要性;又如在讲授第四章“显著性检验的配对设计”时,以佳洁士牙膏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宝洁公司推出了佳洁士牙膏,这是第一个带有氟化物的牙膏。为检验佳洁士在检验减少蛀牙方面的效果,研究者对多对双胞胎进行了实验,每对双胞胎之中的一个使用了含氟化物的佳洁士牙膏,而另一个则继续使用不含氟化物普通牙膏。”这时提出问题,即将双胞体作为非独立样本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个例子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松地明白什么样的设计属于配对设计,直观地体现了有关知识的客观背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每个概念,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选择一个个有趣的实例,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性中掌握生物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有思考、研究价值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享受到质疑的成就感;浅显幼稚甚至不太合适的,要选择不同角度给予评价鼓励(鼓励其有所发现,表扬敢于质疑的勇气、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的热情,提高他们质疑的勇气,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
笔者所在生物统计教研室给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所有学生讲授“生物统计”课程。农学院农学、植保、林学、园艺、资环五个系使用的生物统计教材都是四川农业大学明道绪主编的《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专业实际、选取和专业相近的例子,分清重点难点,对现有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3]我们在讲清基本原理、思路和方法后,在举例时尽量结合专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实际。如给林学系的学生上课时,参考了续九如、黄智慧主编的《林业试验设计》,所举例题均与林木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化和森林资源调查等有关。对资环系则尽量采用农业资源调查、植物营养与施肥、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等方面的例子,有时即使将植保或者农学类的例题仅在文字上变动一下而数据不变也能取得较好效果。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同一章节的应用问题也有所侧重。如在讲“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不同的系在理论联系实际时侧重点也不同。如给农学系上课时,参考童一中主编的《作物育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重点讲授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在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上的应用;在给植保系上课时,参考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编的《农业病虫数理统计预报》,重点讲授根据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的有关环境因素预测害虫未来的发生发展趋势,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等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们明白了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总之,通过课堂讲授、作业和上机操作,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仅仅学到一些统计学的常用术语和公式,而且要意识到他们所接触的统计学比单纯地计算平均数以及用彩色图表示出来复杂得多,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对各个系都要讲授“生物统计”的基本知识,内容涉及到实验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即“田间试验”、“资料的整理与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测验”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对于有些章节如“百分数资料的假设检验”,因为数据涉及到有两个属性类别的质量性状和利用统计次数法得来的次数资料,农学系和植保系学生用的较多,因此只对这两个系讲授。对于“两因素系统分组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因为植保和资环专业用的比较多,因此只对植保系和资环系的学生讲授;对有些难度较大的章节,如“方差分析处理效应分类与期望均方”等一般只对农学系学生讲授;“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与标准误”一节虽然最难懂,但它是生物统计思想方法的重心所在,是重要基础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仔细、耐心地给学生讲清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作出科学的结论。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1.将统计方法的讲授与统计软件的介绍紧密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统计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与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生物统计教研室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了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的实验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介绍Excel、SPSS等软件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解利用Excel、SPSS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达到将抽象统计理论与直观现象操作相结合的目的。很多统计方法的计算量大,例如方差分析、直线回归等,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手工计算,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黑板上逐步计算,学生学习时觉得计算繁杂。现在我们在讲课时一边讲解理论,一边把实例的处理结果做出来让学生分析。把重点放在讲授基本原理、思路、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统计结果的解释上面,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用统计软件处理,并能做出科学、正确的解释。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统计学是生物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对将来从事农业和生物科技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有重要实用价值的课程,与数理统计学不同的是,这门课程重在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和强调“用”这个特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会应用。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实际动手能力,教研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申报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和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试验设计和实验方案,并说明自己的项目或者毕业论文用是什么统计方法来分析。此外还安排上机实习,并且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试验数据独立处理,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样使学生能够真正利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针对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生物统计”的特点是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逻辑性较强。而且该课程内容多、公式多、图表多、计算量大,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多媒体教学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多媒体教学应用广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讲授。就拿“方差分析”这一章来举例。在讲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时建议用板书讲解,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难,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讲解和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在讲不同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时,用板书讲解该试验设计的田间试验设计图、资料整理表及方差分析三步骤中涉及的公式,而讲具体实例时应采用多媒体。这种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还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时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活跃思维,积极思考,及时理解和消化知识。针对“生物统计”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在讲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因此,我们采用最多的就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生物教学范文5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运用幽默艺术从而达到教学的较高境界呢?
1.1幽默的产生,需要良好的心境
课堂上,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可能有幽默的心境。教师要有一个友善、平和的心境,要有一颗爱心。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冷冰冰地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他的话可能充满的就是挖苦、讽刺、火药味。教师也会常常遇到不顺心、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千万不可将任何个人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老师,更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1.2幽默源于生活
我们可以直接用民谣、谚语、歇后语等表达,也可从相声、小品、漫画等艺术中“移植”——提炼净化然后揉合到教学中,增强生物课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师语言的新奇生动、形象可感、诙谐风趣、含蓄夸张等均是教学幽默的精灵。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急缓、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高低缓急是形成教学幽默的催化剂。
1.3生物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的方法
移时错位法
词语的古今活用,将通俗、新鲜和富有社会生活气息的语言准确导入生物课教学中,必然产生很好的幽默效果。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的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解释为“在细胞质遗传中,卵细胞占据了几乎全部的‘股份’,自然拥有决定权。而在细胞核遗传中,卵细胞和各占50%的‘股份’,所以两者平起平坐。”将经济社会中的“股份”嫁接到生物学科,新颖别致,幽默风趣
借用歇后语、民谣、谚语、诗词
在减数分裂是也可以说,联会可以说是“有源(缘)千里来相会”,而有丝分裂则是有源(缘)无分,同源染色体分离则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总是要分开的。
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描述植物的向光性,让学生通过优美的诗词来愉快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归谬法
直接的批评,有时让人难以接受,学生还可能会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借助于幽默,不正面直接地否定学生的谬误,而是沿其逻辑引申发挥,在放大其谬误实质的同时,使其自误,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在书写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时,总有些学生在不经意间把氨基(-NH2)写成-NH3,老师在讲评时说:"请同学千万注意,别让你笔下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带上浓厚的氨气味,把我熏晕了,你们可要负责哦!"听之学生大笑,错误在笑声中得到深刻认识和改正。
巧用修辞法
一般说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固定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厌倦感,甚至昏昏欲睡。对于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高中生物更是如此。要打破这一局面,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生动形象化处理,使教学语言富有情趣,将死板的知识讲得妙趣横生。
比喻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讲到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最高时,老师感叹道:“难怪<<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我们明白,男人也是水做的!”学生在哈哈一笑中对“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有了更鲜活的理解。
拟人学习“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时,说:“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心理不平衡,变成了强盗(强氧化剂),然后从水分子身上夺得电子,使水分子妻(氢)离子(氧)散。”
夸张某些学生将植物细胞结构图画得不合要求,我在讲评时,便稍加夸张,用直尺把细胞画成标准的矩形,学生一见,忍悛不禁,那些不规范作图的学生抬头看到我善意的目光,不好意思起来。
反语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采用寓教于谐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感情,通过诙谐轻松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老师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副表情、一个手势、一种姿态、教具使用都可作为传递教学幽默信息的渠道与媒介。通过教学幽默最终实现学习者将人生哲学、思想火花、理想追求、真理探寻的完美结合。
2教学幽默的艺术性特点
教学幽默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学识、智慧、灵感和思想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综合才能的体现。它具有四个特点——情趣性、含蓄性、启迪性、愉悦性。
幽默是轻松之中包含着深沉,妙语之中蕴涵着睿智,使人在笑声中得到启示,意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并进而懂得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懂得生活的哲理,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体验,达到黑格尔所说“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之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放出精神的火花”的境界。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若能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将会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
要使语言具有幽默感,首先应注意语言的准确、通俗、新鲜和富有社会生活气息。其次应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即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似的形象,诗朗诵那样的激情。这样,能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科学的持久的稳定的学习热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进入主动思考分析的乐学情景。
实践证明,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不可放弃的教育手段。因为我们所追求的幽默语言,不是滑稽逗乐、庸俗戏谑,而是人的高尚情操和智慧的外露,具有高雅性;不是为了博得廉价的一笑,而是用委婉含蓄的语言,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启迪;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以生动鲜明、深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对他人的轻蔑,而是以轻松、愉悦、自然的方式,平易近人,给人以温和与友善。
3教学幽默还需要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是教学幽默与生活幽默的区别点,精心设计的幽默能更出色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在通常情况下,教学内容不都是对学生有强烈吸引力的,教师往往需要事先准备和设计教学情境,以期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学中没有事先精心设计的幽默方式,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容易的。精心设计幽默不仅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学生,对教师本身来说也有重要意义。经常设计幽默情景,可以使教师把幽默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在课堂上以一种善于幽默的姿态出现,而使教学活动进入幽默和谐的境界。
生物教师要多学习、多实践。向同行学、向书本学、向幽默大师们学。一方面,在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状态和现实表现的同时,努力提炼课堂语言,提高自身修养和学识,提高自身素质,使课堂语言、教学语言更简洁、生动、形象、幽默,使学生活泼愉快地上好课,教师轻松自如地讲好课。另一方面,还要锤炼肢体语言。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丰富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幽默艺术的水平。
摘要教学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不可放弃的教育手段。本文不仅从理论上对教学幽默的含义、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而且对教学幽默在生物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总结了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些常见幽默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幽默艺术
生物教学范文6
在生物探究性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因为学生的所具备的知识和观察能力都是有限的,为避免出现不能很好地完成探究实验的结果,我们应该利用小组学习的力量顺利完成科学验证。在小组的实验工作分配中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做好工作的细分和正确分配,发挥个人的最大作用,通过操作者、记录者和观察者等工作的落实,从而提升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需要学校培养合作化、能力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通过生物实验对学生的多方面锻炼,为社会打造出适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科学验证和科学探究不仅是因与果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步骤,因此我们要在实验过程中注重探究过程,在小组合作的形势下实现科学验证。由传统的生物实验所谓的重结果、轻过程,轻参与、重记忆等验证性实验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得知,只有改变以往的束缚学生思维发展学习方式,才能增加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机会和能力。例如在“植物细胞的吸水”知识学习中,让学生将蔫了的青菜放到清水、盐水中,然后进行对比观察实验,过一段时间中观察变化,而我们所强调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和参与性。
二、完善生物实验课堂,促进探究性学习
高效的生物实验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对于生物课堂的完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教师的教学手段改善课堂,进而完善探究性学习内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打造科学的积极课堂,将追求高效的课堂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现实。具体的可以从以下方面完成课堂的完善:
1.课前准备是开展课堂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研究,为教学制定一套完整的计划,首先要考虑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的课堂效果等。在保证导学案质量过关的情况下应该积极督促学生的预习,对于演示性实验等需要准备的仪器要精心布置,对于学生的预习内容教师应该给于明示,让学生带有针对性目标进行学习。
2.课内探究是开展课堂的中心内容。
首先,教师应该介绍课堂所进行的实验种类,其中包括演示实验、验证实验和探究实验。然后向学生提出课堂学习的目标,在以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实验内容,然后交由教师判断其可行性,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规划提出补充和订正,最后在实施可行方案过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和结论。
3.课堂总结是开展课堂的重要组织部分。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应该做最后的总结,通过课堂开展的效果做出评价。以便于开展下次课堂作为借鉴内容,总结是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环节,也是回顾课堂的一种形式,对于完善课堂在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