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倒影水纵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湖中倒影水纵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湖中倒影水纵横

湖中倒影水纵横范文1

马德里素以公园和绿地众多著称。其市区面积约600平方公里,人口约316万,而绿化面积则为2,800万平方米。这就是说,每平方公里内有绿地46,000平方米,而人均则接近9平方米。

在众多园林中,距我住地最近的是王宫花园:只有一街之隔。从阳台上可以望见这昔日的王宫。街边高大的梧桐树仿佛给它镶了一条翠绿的花边。花园内,挺拔的塔松和密密的黑松林从远处就可望到。但当走进大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宽数米、长数十米的草地,像碧绿的地毯从门口一直伸展到王宫,中间还夹有几座雕像和喷泉。林荫小道穿过林木花草通向密林深处。花园占地甚广而游人甚少,更显得安静幽清。

游人较多的是雷蒂诺公园。公园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园内林荫大道交叉纵横,相交处大多有雕像喷泉。道旁古木参天,绿荫遍地,树下有长椅,常有老人闲坐。

园中有一长形小湖。湖之东滨有19世纪末叶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二世的纪念碑。国王戎装骑马,立于石碑之顶,两眼前视,仿佛在遥望帝国的盛世。湖中有人携幼童泛舟。湖滨游人往来不绝,亦有静立或闲坐者。

公园内有动物园,那是孩子们喜爱的所在。还有一水晶宫。临池而建,池水被四周的树木倒影染成浓绿。水晶宫四壁多用玻璃镶成,宫内培育着各种热带植物。

我每到一个城市,都喜欢看看那里的公园和绿地,在马德里也是如此。我对商场和娱乐场所都无甚兴趣,宁肯把有限的多余时间用来和花草林木作伴。我喜爱绿色,因为绿色就是生命。

在我到过的国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瑞士,那儿的每个城市都像花园一般。10多年前,我曾访问过前南斯拉夫,到过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并沿伊斯特拉半岛的海岸线旅行。那儿的园林和自然景色也使我赞叹。因而,当我后来从新闻媒介上看到,在我访问过的一些地方,战火的硝烟在摧残绿色、屠杀生灵之时,的确感到切肤之痛。

在西班牙,我见到前南斯拉夫作协主席、现寓居美国的诗人彼德洛夫。他在一次会议上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毁坏自然界,就是孩子在杀死母亲。我在听他讲这番话的时候,立刻就联想起他那受到战火创伤的故国。

湖中倒影水纵横范文2

沈玉法从西溪到西湖,他的大半辈子都与舟楫牵绊着。

今年12月,沈玉法就要正式退休了。放下船桨对他而言,只是一种告别的形式。手划船经过的每一条河道、每一个小岛、每一座亭子,从出现、变迁到重生,都深深浅浅地落在这个老船工的心里。

哥哥与荣迷

西湖上有一条161号手划船,主人是沈玉法。

翻阅西湖游船史,有无数名人踪迹。16年前,沈玉法载带着张国荣游过一次西湖。从那时候开始,“哥哥”和161号的前尘往事,在每年的4月1日前后都会被提起。

每到这一天,沈玉法都会接到不少张国荣粉丝的电话,约他泛舟游湖。今年也不例外,他一直在接待预约前来的“荣迷”。

沈玉法与张国荣的这段缘分发生在2000年9月23日,“哥哥”到杭州开演唱会的前一天。张国荣和两个摄影师坐上了沈玉法的161号手划船,从杭饭码头出发,往白堤走,到了三潭印月,再沿着苏堤返程,游览了2个小时。

有个“荣迷”把沈玉法的手机号码贴到了张国荣的百度贴吧里,每年4月1日前后,他的游船就会被预订。16年过去了,沈玉法几乎每个月都要遇上好几批“荣迷”,从世界各地赶来,重走一遭“哥哥”的游船线路,听一听当年发生在161号上的故事。“有一个日本歌迷,连着坐了两天船,一游就是一整天。”

这些年在杭饭码头,沈玉法还接触过不少明星,他前两年还给吴秀波一家划过船。刘德华和周杰伦当年也是从这个码头上的船。

沈玉法是个念旧之人,也很惜情。六张“哥哥”游览西湖的原照,一张亲笔签名的三潭印月门票,还有当年的那个搪瓷果壳盘,他都一直留着。沈玉法也常听张国荣的歌,最喜欢的是《风继续吹》。

从西溪划进西湖

沈玉法是杭州西溪人,一家人都吃着水上饭。来西湖划船之前,这个木匠在西溪造了16年龙舟,雕龙头、制木桨、刻花板、铸兵器,样样精通。

生活在一个港汊纵横的水乡,划船是赖以生存的技能。在蒋村乡的各个村里,五岁的孩子就会嬉水弄船,端午节男人们上了龙舟个个都是飞波劈浪的高手,沈玉法也不例外。而且,他体力充沛,方向感好,应变能力强,对一个船工来说就是先天的优势。

1994年,杭州市西湖游船总公司公开招聘手划船船工,沈玉法顺利入选了,就这样走出了西溪,划进了西湖。

手划船是西湖最具传统特色的游船,其尺度、风格从明清沿袭至今,古称“瓜皮船”,近代称“划子”。1974年,手划船曾一度消失,1978年才恢复。“我刚开始划的时候,整个西湖有70几条手划船,画舫和电动船还很少,也没有摇橹船。”沈玉法回忆道。

西湖里的手划游船,按规定,每年保养一次,6年更换一次。22年间,沈玉法的161号手划船已经换了几次,一直保持着最传统的模样――船体用杉木打造,白底蓝边的布篷撑起船顶,座套、靠背、茶几台布都用了清一色的青花布。

每天早上8点,沈玉法和他的手划船准时上岗,到了傍晚6点左右,裹着夕阳,慢慢划回郭庄码头,现在夏天有夜游,要到晚上10点才收工。沈玉法对西湖典故如数家珍,他劳作一天,在划船途中,常会吟首小诗或者哼曲《梁祝》《采茶舞曲》,作为一种风雅的解乏。

湖上的惬意感受

“湖水变清了,水域变大了,游客变多了。”泛舟湖上20多年,沈玉法见证了一次次西湖的历史性变迁。

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开始。一年之后,西湖西进工程启动,杨公堤重新建成开放。“杨公堤还叫西山路的时候,那一带就是城乡接合部。只有原住民,几乎没有游客。”这是沈玉法握桨以来,西湖游船游览范围最大的一次变化。

新开挖恢复的近80公顷水面,船工们习惯称作新西湖。由于受到桥高的限制,只有手划船和岳庙码头的小电瓶船,才能从外西湖进入这个区域。到了阳春三月,沈玉法划着船进这一汪碧波的新西湖。沿着弯弯狭长的联通水道一路荡漾,他最惬意感受片片桃花瓣被微风吹落、飘满湖面的情景。

现在,整个西湖水域有28个手划船码头。这些年游湖客人逐渐增多,在旅游旺季,手划船服务常常会供不应求。从花港观鱼到六公园的南山路沿线一带,游船生意往往是最好的。船工们也往往喜欢在孤山、平湖秋月附近的几个码头扎堆。但沈玉法的手划船大都停靠在杭饭码头,虽然这里客流不大,却是冬天挡风、夏日遮阳。沈玉法和大家一样,相互之间不抢生意,依次排队接待游客,而且,只要游客双方都同意,他总按规定允许拼船。

除了警卫线水面以及水生植物保护区之外,沈玉法手划船划遍整个湖面。游客可以自主选择游览的路线,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都能上岛。不过,游客常让沈玉法自由地划,农历六月一定会去曲院风荷赏荷,中秋佳节不能错过苏堤的桂花。他最怀念2008年冬天的西湖雪景――三面环山,银装素裹,被击碎的冰湖像片片通透的翡翠。

依水而生

“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沈玉法划船几十年风吹雨打久了,如今他的掌心布满了老茧,也落下了严重的肩周炎。天气一潮湿,关节就又酸又胀。

“现在连续划上三四个小时,我的腰就快撑不住了。夏天高温的时候出船,脸和手臂被晒得又红又烫。”沈玉法每在湖上打个来回,就得靠岸休息20分钟。但再热也不忘为游客着想,休息的时候正好给船降降温,他总把揩布巾往湖里浸浸,然后擦拭一遍坐垫。

“如今,从西溪到西湖来划船的船工只剩下我一个了,还有两个船娘。”说起西湖船娘,2006年5月西湖游船总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招聘的20位手划船船娘正式上岗。沈玉法的妻子吴红美就是西湖摇橹船的船娘,前年退休后回到了西溪湿地继续摇船。在西湖,像他们这样的船工船娘夫妻档还不少,一家两口都依水而生。

记忆如涟漪中的倒影

每年5月西湖开启“夜游模式”,这就意味着沈玉法得开始上夜班了,他的手划船单双号轮流上岗。暖风沉醉的夜晚,坐在怀旧的手划船上是最惬意的,听桨声,看灯影,泛舟湖中。“不过,重新回归的西湖音乐喷泉没有夜场了,我觉得挺可惜的。”

夏天划夜船,常常会发生突发状况,沈玉法得靠自己看云识天气。“去年一个夏夜,我载着游客刚刚驶出码头天色就大变,一片黑压压的云从北高峰翻滚而来,一定是场瓢泼大雨,我拆掉船篷,迅速回撤。”沈玉法回忆说,从出船到上岸才短短两分钟,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12月,沈玉法就要正式退休了,161号手划船将会换上新的船工。不过最近,为了即将到来的G20杭州峰会,这个老船工还正儿八经学起了英语。“公司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对我们进行日常对话、景点讲解、文明礼仪、规范经营等方面的专门培训。现在我已能用英语向外国游客简要介绍,这是我们西湖的贡多拉。”

云山烟树,桥塔楼台,霏霏细雨飘洒在湖面上,远了又近,实了又虚。沈玉法说,这样的西湖谁不留念呢?“家从西溪搬到了三墩,上下班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变成了电瓶车,但工作用的161号手划船跟随了我整整22年。”

退休以后,沈玉法或许会回到西溪湿地,继续祖辈们的姿势划桨拨水,或许就不回去了。他的老家深潭口这个地名已经从行政区划中抹去,如今成了西溪湿地的一个热门景点。

湖中倒影水纵横范文3

各位团友:

山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每一片叶、每一棵树、每一朵云彩、每一缕阳光都可能会让大家演绎一份心情故事。朋友们抛却心中的承载,共同分享四面山带给我们心情的释放。首先我给各位介绍一下四面山概况。

四面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以山、水、林、瀑为一体的天然园林。它以森林为基调,以瀑布为特色,以丹霞地貌、溪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集山景、水景、林景和动植物景观于一身,秀山、悬瀑、峭岩、幽林各领。以高距152米的全国第一高瀑——望乡台瀑布为代表的“四面山飞瀑群”已成为重庆新巴渝十二景之一。它处在距重庆主城西南135公里处,幅员面积213、37平方公里,属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翼余脉,东西两面分别与綦江县和四川省合江县相邻,南面与贵州省习水县接壤,为重庆市与贵州省之间的界山。四面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7摄氏度,降雨量1522、3毫米。成因上属侵蚀剥蚀向斜倒置山地。山体由产状近于水平的白垩系夹关组砖红色砂岩夹薄层页岩组成,故可称为丹霞地貌。山体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7千米,宽12千米,面积约300平方千米。一般山峰海拔1000米--1700米,最高峰蜈蚣岭海拔1709、4米,最低处海拔900米,平均海拔1300米。地势南高北低,呈三级台阶下降,河谷深切,重力地貌发育,多裂点,嶂谷、崩塌现象。森林覆盖率达95%。由于地质运动和水流侵蚀,区域内地形山高谷深而又纵横交错,沟长坡陡,悬殊的地形高差,使河流比降高,形成了众多瀑布,构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

四面山的山,峻美而有灵性,圆锥形的山峰峰峰相连,山山相靠,如竹笋拔地而起,绵亘百里,故因此得名。

四面山的林,虽没有大兴安岭那样连绵千里,但却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仅存的亚热带阔叶林区,水土和植被都保存完好,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拥有植物种类1500多种,珍稀植物有中华双扇蕨、桫椤、鹅掌揪、银杏、香果树、红豆杉等20余种,其中中华双扇蕨属史前植物,与恐龙同代,在地球上濒于绝迹。桫椤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木本树蕨之一,是最古老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四面山有动物80多种,其中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云豹、毛冠鹿、猕猴、大灵猫、弹琴蛙、金鸡等23种,因此四面山有“动物基因宝库之称。

四面山的瀑布,千山万壑四面飞瀑交相呼应。置身四面山,飞瀑四面来。瀑布众多灵性不一,形态各异。据查,四面山有上百挂飞瀑,100米以上高度的有5挂,80米以上高度的有8挂,30米以上高度的有23挂,因此,四面山也以“瀑布之乡的美誉名扬天下。

四面山的湖泊,虽没有洞庭湖的浩瀚和千岛的曲折,却有处女湖的幽娴与宁静。湖水清明如镜,绿影婆纱,倒影如画。近万米长的洪海湖,扭曲着水蛇般的腰身,静卧在青山峻岭之间,被多才子雅士所钟爱。龙潭湖、林都湖、珍珠湖等8个湖泊,撒动着珍珠般的银光,如深山莽林中的8颗璀璨明珠,四面山因此被称为巴渝的九寨沟。

朋友们!说完了四面山的山、林、瀑、湖外,接下来再说说四面山的雾。雾起处,四面山就像笼罩着一条条洁白飘逸的哈达。朋友们,如果在1700米高的蜈蚣岭上观云海,茫茫白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环,天光云影,会引发出你的满腔情怀。云敛雾收,现出层峦叠嶂,青山翠涛,令人陶醉。

这些各具特色的山、林、瀑、湖、雾浑然天成,野趣迷人。不同的季节,幻化出不同的神韵。现已开发出一林二河三滩四坪五岭六沟七湖八洞九峰十岩、二十八挂瀑布、一百二十八个景点。春天,百花怒放、千鸟竞鸣,是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去处;夏天,山静水幽,四面葱茏,是休闲、避暑的港湾;秋天,层林尽染,山水如画,是养精蓄锐的疗养胜地;冬天,银妆素裹,天地合一,是领略南国“北国风光”的天然场所。四面山为长期生活在“水泥森林”空间的市民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良好生态自然环境。

四面山的人文景观也很有特色,最令人叫绝的是建于北宋建隆年间的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朝源观两座山门上的两副楹联,千百年来难倒无数文人墨客和宗教界人士,至今无人破解,老将军魏传统见了此联后,仅留下了“长乘胜迹联何解,留得通家过此关”的耐人寻味的诗句。 另一处人文胜景是长163米,高9米的灰千岩摩崖壁画,它有着5000年历史,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震撼的古老力量,是凝聚着原始巴人劳动、生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它填补了川渝摩崖壁画的空白。

头道河

头道河景区面积为35。47平方公里,由龙潭湖、卧龙沟花果山花岩栈道峡谷等主要景点构成,具有幽壮奇险的特点。整个游程需要10个小时。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溪河叫头道河,也是四面山的第一条溪河。河中有一只巨蛙蹲卧溪中,它体大过象,腹胀如鼓,挺胸抬头,圆目大睁,身着红装,仪态威严。人们都说它是缔造四面山的神仙们封的四面山守护神。

龙潭湖

着碧波荡漾的湖就是龙潭湖。它是天然形成的一个高山湖泊,长2600多米,宽60~100米,深约20米。据地方志记载,丙寅年(1927)5月17日夜半,半边月亮刚从东山升起,山涧轮廓隐约可见,山上异常闷热,人们想开门换换气。但是,门却打不开。"哗_",突然一声巨响,顿时天昏地暗,人们站立不稳。这是一次罕见的山体大滑坡,巨量的山石泥土被推到山下,地壳顺山走向断裂,纵横约700米,垂直下降100余米,滑动40余米,泥土添平深谷,垒起高坝,无数小溪被堵塞,汇聚而成了如今的这个湖泊。当初在这里的庙宇沉入水底,成了神奇的水下龙宫。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实说"神"了,据亲历着说:过去在头道河北岸,有一个庙宇,不知是谁,在墙上用木炭画了一条龙,龙身飞腾,远观近瞧,活灵活现。1927年5月17日那天,一个在溪边放牧的牧童在龙身上撒了一泡尿,龙受辱发怒,,于是雷雨大作,泥石惧下,堵住了小溪,形成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湖泊,原溪边的庙宇也遭灾受淹。于是在四面山留传开了一句话;"这才是真真的水淹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大家抬头看,碧水悠悠的龙潭湖中段西岸,在峭壁六绿荫间,有一巨石,高约10米,宽约8米,如同一个天然猴头俯视龙潭,尖嘴猴腮,活灵活现,就像孙大圣再世。据说,孙悟空师徒去西天取经路经四面山时,被奇峰美景和满山野果吸引,便将猴身隐于山中,露出猴头观赏湖光山色,品尝美味佳肴,人称"猴王探海"。大家再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龙潭湖北段西壁,两岩叠立百丈,中间被一峰阻隔,宛如一对恋人,咫尺天涯,对目相思,人称"相思岩"。从这峡谷处我们上岸,就到了卧龙沟。

卧龙沟

这里是卧龙沟。它是一条地貌奇特,保持着原始生态,充满自然野趣的神奇山谷。这里有5群共350只猴子。大家看左面这间石头砌成的房子,是养猴人住的,右边这两个大铁笼里关着一些淘气的猴子,其它300多只猴子到林间觅食去了。

我们沿山谷继续前行,大家看,前面那块巨大的岩石上有一棵奇树。树高20余米,母树像一条龙,扭曲着身躯,5棵子树像5个嗷嗷待哺的龙儿,依偎在母树上,这就是以奇特闻名的"母子连环树"

大家再看,右边峭壁上有一条凿刻的在凹岩上的龙,长7米,蟠龙昂首,腾云驾雾,跃然欲飞,我们称它为云龙,接下来还有水龙,盘龙,喷水龙,卧龙。5条栩栩如生的龙给这幽静神秘的山谷,增添了无穷乐趣。这是1993年根据卧龙沟的传说和岩石上的自然龙形图案,请石刻工艺师雕刻而成的。我们在白瀑织成的素绢和青绿织成的翠锦中攀援,犹如踏着青云直登天际。

花果山

翻过这座山梁,就是花果山了,大家看,那成坡成片的梨树,桃树。正挂着的青里泛黄的梨子和毛绒绒的猕猴桃。地上一垅垅圆鼓鼓的西瓜,各位可以亲手采摘,过秤后就可尽情享用了。

花岩沟栈道

顺山脊下来,两峰夹峙的山谷突然断道,我们已来到豁口处。朝下看,深不可测,看似无路可下,但古人硬是在这绝壁凿出一条脚窝来,天长日久,形成了这条雄伟,险峻的栈道。朋友们,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古人留下的惊险刺激吧。

响水滩景区

响水滩景区面积为30。4平方公里,由望乡台、珍珠湖、林都湖、响水滩、大洪湖、小洪湖、界碑等景点组成,以幽静、秀美的水资源为主要特色。可供游览的水域面积达34公顷,整个游程需要8~10个小时。

土地岩

我们现在到了土地岩。大家看那陡峭伟岸的赤壁上,经过千百年风雨洗礼,留下了千姿百态的2公里长的天然图案,有的像敦煌飞天,戈壁的沙丘,有的像朝晖下的层层云海,大洋上的惊涛骇浪。这就是著名的土地岩壁画,它被艺术大师们誉为是“当今印象派的艺术杰作”。

回过头来看,那是土地岩瀑布,它高90米,三面赤壁。瀑布翻卷升腾,化为无数透明碎珠,形成节节梯形水帘,斜飘深谷,景象万千。

望乡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雄奇壮观、水声如雷的巨瀑就是望乡台瀑布。它瀑高152米,宽40米(比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高出一倍多),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高瀑,被誉为“神州第一瀑”。1997年2月22日,望乡台瀑布在中央电视台“全国著名瀑布”专题节目中首次亮相,名扬天下。高悬的瀑布像一面水晶帘子,又像一团团下坠的浓烟,落入潭中,激起碎玉万千,瀑声如雷,慑人心魄。遇晴日,上午9时许,瀑跌潭动,紫雾腾腾,朝阳斜照,如纱如霞的水雾便架起一座七色彩虹,若海市蜃楼,变幻万千,令游人心旷神怡,荡气回肠。

相传人死三天后要还魂,鬼魂要站在望乡台上最后看看阳间的一切后,便魂归地府,等待投生。而望乡台瀑布的传说,却是另有说法。大家抬头看,瀑布左上端有一块凸起的岩石。传说那是一个少女的化身。她士一个山外人家的美丽姑娘,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当地一个财主的公子见到姑娘后,派奴才将姑娘抓走,想霸占她。姑娘拼死反抗,被毒打后关起来。晚上,姑娘趁雷雨天气逃进四面山,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姑娘每天站在断壁顶上眺望家乡,想念母亲,地久天长,便化成那块岩石,他流下的泪水,便化成瀑布,“望乡台”因此得名。

望乡台是四面山的标志景点,有“不看望乡台不到四面山”的说法。我们现在沿着栈道等上瀑布顶。大家注意看,瀑布下面有三个雕刻再石头上的字。第一个字为“丹”,即丹霞地貌;第二个字为“玉”,即落水如玉珠飞溅;第三个字为“翠”即周围青山绿水衬托。这三字概括了望乡台的地貌和环境。我们走在栈道上,大家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彩虹。朝阳斜照,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闪动在白练与黛山之间阳光从裂开的苍穹缝隙间撒下缕缕金丝,射进望乡台壑谷间。朋友们,现在我们到了瀑布内。从瀑布内观看瀑布,水如白纱,从我们眼前飘下,“望乡披纱”由此得名。穿过引水隧道,我们来到了瀑布顶端,站在万丈悬崖边,朋友们,你会不会有“登山始觉天地广,到海方知浪渺茫”的感觉。

洪都湖

朋友们,这环抱青山,像大写的“C”字的湖泊就是林都湖。每到晚秋时节,枫叶染红湖畔,满湖流光异彩,鸳鸯、绿头鸭在湖中嬉戏,给人以动画般的美感。

响水滩

这两台相连的瀑布就是响水滩。它的上台高约3米、宽约20米,形成跌水,发出“唢呐呐,唢呐呐”有节奏的悠扬声响,入夜更加优美动听。朋友们,这不正是在为欢迎你们而喜奏迎宾曲么?

洪海 洪海又名林海,是林区人民用了3年零1个月时间(1970~1973)建成的高山人工湖泊。它全长6850米,宽60-200米,深12米,蓄水4 10万立方米。十里洪海,青山隐隐,绿影婆娑,湖水清澈,了无纤尘,如一块晶莹宝镜,镶嵌在翡翠的世界中。在湖上乘船往返,湖平波静,山上绿树红花,湖中倒影清晰可辨,被称为四面山的“地下森林”。现在让我们坐船去领略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吧!

湖中倒影水纵横范文4

贺兰山就这样矗立在西部,以一匹骏马的姿势;黄河沿腾格里边缘向北流去,滋润着河套平原的千里麦浪 ...... 贺兰之西、黄河之北、河西走廊之东,是一片2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与神奇 ,这便是“中国秘境”阿拉善。

阿拉善位于中国的最西部,与宁夏、甘肃接壤,与蒙古国交界,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20万。辖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

想了解造物主的神秘魅力,要走进阿拉善;想领略大自然的旷世奇美 ,要走进阿拉善;想寻访宇宙航天的科技奥秘,还是要走进阿拉善。

这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这是一块色彩斑斓的美地。贺兰山气势恢宏,林木葱郁,珍稀动植物种类丰富。弱水河畔 ,胡杨茂盛,柽柳丛生,相传苏武牧羊十八载不返。居延古泽,鱼翔浅底,鸭戏鹅飞,流传着老子得道“没于居延流沙 ”的神话传说。大漠戈壁,奇石根雕,令人叹为观止。雕刻着古代先民游牧生活的贺兰山岩画、曼德拉岩画使您漫步在原始社会画廊。千姿百态的怪石林与峡谷,使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旅游探险家神往的巴丹吉林沙漠耸立着世界 “沙漠珠峰”, 100 多个大小湖泊如蓝宝石般镶嵌其中,构成一幅迷人的画卷。历经沧桑的黑水城,是汉、唐、西夏和元帝国的军事重镇,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唐代大诗人王维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都曾在这里留下优美篇章。载着华夏十三亿儿女“飞天梦”的“神舟号”从这里腾空而起。这里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不乏绿洲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园浪漫,更以辽阔草原、水草丰美、驼羊肥壮的 “驼乡”闻名。

这就是阿拉善――苍天般的阿拉善 !

在阿拉善右旗的7.3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大地上,拥有“中国最美丽的沙漠――巴丹吉林”,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被誉为“上天画下的曲线”。2007年9月,随着阿拉善沙漠国家级地质公园主碑博物馆在这里落成,巴丹吉林沙漠以世界沙山最高、湖泊最多、鸣沙山群最大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独特的沙漠地质公园主园区,唤醒了她千年的沉寂,也迈开了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款款征程。

“生命之源”耸立起“沙漠珠峰”

巴丹吉林沙漠横贯阿拉善右旗全境,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其中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至今尚无人涉足。沙漠大多由绵延起伏的复合型沙丘链和高大的金字塔状沙山组成,沙山顶端,蜿蜒曲折如刀刃,沙壑纵横,沙壁如峭。远望茫茫沙漠,宛若大海碧波,又如滚滚巨浪,气势蔚为壮观。走进巴丹吉林沙漠,高耸入云的沙山、激情奔放的鸣沙、恬静安逸的湖泊、绿草如茵的湿地、如梦如幻的倒影、端庄肃穆的古庙,令人顿然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说起沙漠,人们总与“死亡之海”联系在一起,然而,巴丹吉林沙漠却是“生命之源”。这片神奇的土地,无处不在昭示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据初步探明,巴丹吉林沙漠从边沿到腹地,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小144个湖泊,湖泊大小不等,咸淡各异,最大的周长20公里,最深处达38米。凌空望去,如无数颗蓝宝石,镶嵌在沙漠柔美的肌肤上,将她点缀得无比文静娴淑。湖水清澈如明镜,碧波荡漾;湖周芦苇摇曳,野花争芳;湖心水鸟相嬉,天鹅翔湖。安静而祥和,惬意而淡雅。信步于大漠沙湖之畔,呼吸着一尘不染的新鲜空气,倾听着最优美和谐的天籁之音,拥抱大自然的纯真朴实,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安逸、宁静、祥和,生机勃勃。

巴丹吉林沙漠海拔高度1100―1600米,最高沙山相对高度500余米,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伟岸挺拔的“珠峰”直冲云霄,处处张扬着阳刚之气;恬静安逸的沙漠湖泊又洋溢着清纯、秀丽的阴柔之美。这不得不让人钦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干涸大漠雕刻得如此精美。登上“沙海巅峰”,或极目远眺,或鸟瞰群山,茫茫沙海尽收眼底,天海相接,凌空绝顶,心旷神怡。

这里的沙漠会唱歌

巴丹吉林沙漠鸣沙分布广泛,集中连片成群,走进沙漠,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犹如飞机掠过头顶时发出的轰鸣,有时因风而唱,有时无风自吟。从鸣沙山顶滑落,有如雷鸣连绵起伏,又似战斗机群的轰鸣不绝于耳,仿佛大地都在震颤,更宛若地府沉寂的巨龙咆哮腾空,这里的沙漠不但会唱歌,而且是如此的经典之作。

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由于蒸发量巨大,多为咸水湖。在音德尔图咸水湖中央一块不足3平方米的礁石上,镶嵌着宛如钻刻的108个泉眼,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泉眼竟然都是绵甜的甘泉,被当地人称为“神泉”。经专家测定,这股泉水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有机物和矿物质,对人体极为有益。难怪传说历代的阿拉善王爷都要不远千里从这里驮水饮用。

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湖中倒影水纵横范文5

身在湖州,没有能够去杭州看看美丽的西湖,成了我最大的遗憾!去西子湖畔看一看,也成了我内心的期盼。其实,即使身在上海,去西湖原本就不是特别难的事情。于是,我告诉同在上海工作的一位好友,能否找一个周末,去杭州出差,我俩还能够在一起,两个人也不孤单,也圆了我渴望去西子湖畔的梦。在我的蛊惑下,我们的计划很快成行了。而且,选择去西湖的时间极好——10月中旬,天气不算热,并且也不算是雨季。我自己所感受的南方气候,初春三月,虽然是莺飞草长,万物复苏,并且渐渐远离了冬日的湿冷,已经觉得很惬意了,但是,仍时不时有微微的凉意,四五月当然是最宜人的时令,接下来,可能就要属这秋高气爽的10月了。这次杭州行,更难得的,好友还是个杭州通。他星期五的上午就已经到达杭州,并且处理完了工作上的事,住宿都已经安排好了。

上海去杭州早已有了动车,更快捷了。我下午下班后,就从上海直奔杭州。好友发来了短信,他已经在火车站等我。在高速行驶的动车上,我也不知不觉变得急迫起来,连窗外也懒得望一眼,心思早已飞到了杭州,飞向了西子湖畔。

已近黄昏之时,动车终于抵达杭州。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天空下起微微细雨。好友说:“我们先吃饭,明天游玩西湖。”我心里虽有不舍,但是,还是勉强应和着,总之已经到了杭州,也着急不得。

杭州的菜,和上海的风格差不多,比较精致,每道菜的分量不算多,相对清淡,大多菜都会加糖,色、香、味亦俱佳。好友喜欢饮酒,我们简单点了几个杭州特色菜,“西湖醋鱼”和“东坡肉”当然是必须要品尝的了。一边吃,好友一边给我补有关西湖的课。也许好友来过多次,借着酒兴,从他口中所谈及西湖的底蕴和美,也着实令我神往。提起西湖每个相关的人、事、物、景,似乎都有着无数说不尽、道不完的沧桑故事。一个个经典景点的名字,听起来就已经令人如痴如醉。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餐后,我们便开始了真正的西湖之行!当日,天空虽然淋着细细的小雨,但是,不用打雨伞。好友说,这样的天气游玩西湖是绝佳的。我们所住的宾馆,离西湖其实很近,谈说之间,西湖已近在眼前。呈现在眼前的是辽阔的湖面,精美绝伦的湖的周围,错落有致的石梯、石碣,像少女般摆动的婀娜多姿的柳丝,精致的小桥,荡漾着的湖波,稍远处是山色空蒙,游船点点,再老远还可以望见衬托在湖光山色之间的雷峰塔……第一眼便感觉,西湖的确是一幅巨大、天然的美丽图画,真的好美!

一边走着,一边惊诧于西湖的美景之时,我们已经漫步于苏堤之上。苏堤是北宋大诗人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10月秋日之中的苏堤,长堤卧波,杨柳夹岸,六桥起伏。即使缺少了阳春三月中的烟花柳絮,但是,此时的湖山胜景,依旧如同展开的一幅美丽画卷。苏堤两边的柳叶艳桃,海棠芙蓉,在细雨之中,被洗刷得极干净,徐徐秋风吹来,舒卷飘忽的柳丝,似乎展现着无限柔情。草坪修剪得极齐整,放眼望去,满眼嫩绿,绿得醉眼、醉心。起伏之中的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错落有致。置身桥上,烟波荡漾。这六座桥也被俗称为“六吊桥”,杭州民间甚至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美誉。忽然之间,看见几个中学生在洁净的苏堤上,开心地吹着泡泡戏玩,朗朗笑声不断,她们的天真快乐,瞬间感染了我,我即刻按动了手中相机的快门,留下了她们美丽的一瞬。

西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加上白堤、苏堤恰如其分地分割,整体给游人的感受是非常的协调。加之西湖水波荡漾,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时时刻刻能让游客感觉到一种亦梦亦幻、含蓄朦胧的美……“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难怪苏轼把西湖比作如西施一样的美女,妩媚迷人。

我和好友没有歇息,陶醉流连于西湖的湖光山色之间,不知不觉之中到了白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过刺史,曾经对西湖进行过治理,后人为纪念他,将此处称为白堤。白居易也有诗写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这两个著名的景点就在白堤上。“平湖秋月”三面临水,湖平如镜的水面之中又筑了一个平台,一副诗情画意的境界,为湖山胜景的西湖平添了一份书卷之气。我在想象,当中秋月圆之时,清辉万顷的月光,静静地倾泻于浩淼的湖面上,能有机会坐在如仙境一般的平台上赏月、品茶、谈文、论道,我真的想象不出,该用怎样的文字来描写个中的感受。

紧接着,前面就是断桥了。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在断桥上,流传着许仙和白娘子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使得断桥成为西湖之上众多桥中最著名的桥。传说中的白娘子,本来是山野中修炼的一条小白蛇,有一天,小白蛇被一个捕蛇老人抓住了,要不是被一个小牧童所救,小白蛇很可能就要遭遇杀身之祸。后来,经过1700百年的修炼,小白蛇随化作人形,成为美丽的白娘子。在观音菩萨指点之下,白娘子来到西湖之边,寻找前世救命恩人小牧童。

清明佳节,烟雨蒙蒙,柳絮飘飘,观音菩萨说过:“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就在西湖断桥的桥面上,因为雨伞而传情。美丽的白娘子,终于找到了前世的恩人许仙,随以身相许,结为夫妻。在经历水漫金山的劫难后,白娘子和许仙又是在断桥邂逅重逢,重续前缘。

西湖十景之中的“断桥残雪”,指的就是这个景点。其实断桥的残雪,是指大雪初霁,残雪未消之时,似乎有些许残山剩水的荒涩之感。徜徉于游人如梭的断桥之上,我的内心却因为“残雪”二字,感到有些哀婉。不过,也许因为这个传说中的爱情故事美轮美奂,在断桥之上,一对对情侣,依偎得如此紧,显得如此甜蜜,让人顿生羡慕。

我和好友沿着白堤,经过断桥,绕过孤山,继续在漫步。在柳荫深处,看到了一座普通的石拱桥。这座与美女苏小小息息相关的西泠桥,普通得简直让我多少有点失落,它看不出与西湖二十四桥有点滴不同之处。我俩缓步过桥,便可以望见位于西泠桥的西侧那座沉默着的六角亭——慕才亭。如梦如幻的西子湖畔,景点实在是太多了,也许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亭子,根本留不住游人欢快的脚步,于是,亭外匆匆的游客,甚至顾不上望一眼这个在西湖之上可以司空见惯的亭子。细雨之中的慕才亭内,也有三三两两的游人,一边休憩,一边笑谈,我从他们轻飘飘的眼神中,多少有点为他们感到遗憾。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虽然,西泠桥是普通的,慕才亭也似乎是孤单的,但是,这里所处的位置,应该是西湖之中的一个绝佳地点。从此处浩淼的水光之间,放眼望去,便依稀可见湖中三岛。东面可以望见“宝石流霞”,西面接着岳庙与“苏堤春晓”,南面可以远眺“孤山映波”,北面临着的是葛岭和栖霞岭。至柔至美的苏小小,能够觅得如此之美的地方,作为安息之地,应该知足了。而且,隔桥相望的不远处,便是“秋风秋雨愁煞人”,至刚至烈的民族英雄秋瑾所葬之地。这两位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美丽女子,能够在此为伴,应该不会感到孤单吧!

“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刻在柱子上的对联,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了南北朝时期的钱塘,也就是当下的杭州。美丽聪慧的苏小小能歌善舞,才貌俱佳,虽然因为身世悲苦,曾经沦为歌妓,但是,她没有自甘堕落,而是敢爱敢恨,率性而为。她不愿意掩饰、压抑自己,也不想勉强屈从别人,自从与名门公子阮郁邂逅后,便一见倾心,一生独爱。自古红颜多薄命,苏小小后来也是被迫与阮郁分离,从此朝思暮想。但是,她没有恨,在孤苦凄楚之中,也没有“老大嫁作商人妇”,面对社会的歧视、侮辱、非礼,这个美丽女子,不堪其重,她淡然地接受了悄然而至的死神,并且理解为这是上苍对她最好的成全。

站在慕才亭前,我喊住了好友:“给我留张影吧!”好友按动了快门,并且还和我开玩笑道:“你又不是追星族!”我只是淡然一笑,依然凝思观望着这座千年墓亭,似乎依旧处于纷飞的思绪之中。好友也许是受到了感染,他感叹道:“历史上的美女都挺可怜的!”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也许的也许,我也是从自己所了解迷乱的历史或者传说之中感受到了景仰她的原因。

一边漫步,一边欣赏着西子湖畔美丽的秀色,和西湖有关的好多历史人物,像电影画面一样,一个个浮现于脑际。自唐代以来,就有无数的名人志士、才子佳人在这美丽的湖边留下无数传奇。比如四次归隐,五次离京的名臣李泌,享受了一生清福的大诗人白居易,纵横古今、名满天下的大文豪坡……他们皆在此为官。家喻户晓、充满智慧的济公,书画家李叔同也在此地修行过。眼前的孤山之上,更是雅士云集。比如北宋的诗人林和靖,曾在此隐居,而且植梅放鹤,有“梅妻鹤子”之说。更不用说,我们在孤山下,已经听不见孤山之上,如行云流水般的孤僧苏曼殊说禅了,对了,还有冯小青,“人间亦有痴于我,伤心岂独是小青”……

纷乱的历史人物,连同纷乱的回想,雷峰塔已经近在眼前。雷峰塔建在夕照山峰之上,位于净慈寺前面,是后来重建的,就是“雷峰夕照”的景点名。上中学的时候,还学过鲁迅先生写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我和好友在雷峰塔的,远观其雄浑,便已感觉很有满足之感了。稍稍休息了片刻后,便直奔“三潭印月”。

湖中倒影水纵横范文6

易贡藏布(藏布,藏语意为大江大河)下游左岸(北东岸)的扎木龙巴(沟)4 月9日突发泥石流,碎石泥沙堵塞了易贡藏布主河道,形成了约近3公里宽的天然坝,面积为2.4平方公里; 易贡藏布突然被堵断,堵坝上方原来已日渐萎缩的易贡错水面开始上涨,在堵坝发生的第10天,易贡错盆地已经充满了半盆湖水,并在随后的短短30天内,使易贡错的面积扩大到37.1平方公里,周围农田村庄被淹,易贡乡4000多群众处于危难之中。

一、易贡藏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易贡藏布是帕隆藏布江北侧一条大支流。帕隆藏布在通麦附近与易贡藏布会合并 突转成锐角状,最后流入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中。这样看来,易贡错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易贡藏布发育在念青唐古拉山南侧,嘉黎附近的高原雪山,作北西西流向。由于河流的发育明显受构造的控制,因此它与通麦以上的帕隆藏布江中上游几乎处于同一北西西方向的构造带上。地质资料表明,念青唐古拉山南侧是一组巨大的北西西向断裂带,由嘉黎一直延伸到然乌附近,有巨大的燕山期花岗岩体沿同一走向展布,它们控制着这段念青唐古拉地垒山,同时控制着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水系的格局,使它们成为都是与区域的主要构造线平行的纵谷。必须指出,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下游都位于雅鲁藏布江作大拐弯的北侧,这里以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为中心的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是现代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地区,地应力集中,山地破碎,地质基础薄弱,也就是这里多发生山崩、滑坡、雪崩、冰崩、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不良地质环境因素。同时,雅鲁藏布江下游切开了喜马拉雅山和高原的地形屏障,成为西南季风暖湿气流进入高原的最大通道,而念青唐古拉山东南正好面对大峡谷水气通道,地形的强烈抬升,使这里成为整个高原降水最多、最湿润的地区。山头发育的是季风型温性冰川,雪崩、冰崩频繁;水系河流的切割多呈峡谷形态,流水的侵蚀作用十分强烈。薄弱的地质基础,陡峭的地形,强烈侵蚀的外营力(流水、冰雪、重力等)作用,是这里成为山地灾害频繁的地方。川藏公路穿过这里就成为有名的“帕隆天险”段,而历史上特大的山地灾害也不乏其例。如,1952年入夏的古乡特大冰川泥石流;1962年8月拉月大塌方;1983年7-8月培龙沟特大冰川泥石流;1996年4月,波密、然乌间大雪崩等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这样脆弱恶劣的环境和具有灾害先例的情况下,2000年4月,再次发生崩塌滑坡型泥石流现象,似乎不足为怪。

易贡藏布地处北纬30?左右,但以易贡错盆地为例,这是一个河谷盆地,又处于大峡谷水气通道的当口部位,因此气候环境优越,具有亚热带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在盆地气候中,逆温现象十分显著。 如上所述,易贡湖是一个构造河谷盆地,谷地大都在海拔2100-2200米左右,谷宽可达2公里,两侧洪积、冲积扇发育,有些支谷为典型的冰川槽谷,谷地较平坦,尚保存有较完整的冰碛隆和羊背石等冰碛和冰蚀地形。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盆地内逆温现象明显,尤其冬季更显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青冈为主,林内藤本及附生植物发育较好。山地黄棕壤的发育较佳,土层原厚可达70-80厘米,层次较明显,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3%左右。局部地区有棕色石灰土发育。河谷两侧多已辟为耕地,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青稞等,一年两熟。有些地方已垦为茶园,生长良好,已成为主要的产茶地区之一。

二、易贡错的基本特征成因与演化

易贡错位于波米县境,是帕隆藏布支流易贡藏布下游谷地中的一个湖泊。素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而著名。湖面海拔2150米,面积23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25米。该湖地处念青唐古拉山的丛山峻岭中。湖盆两侧有康波弄巴、索白曲,帕隆弄巴、麻果龙藏布(即勒曲藏布)、曲泽弄巴、求杂弄巴等支沟发育,它们的源头往往雪峰连绵,冰川发育;支沟的下游受现代流水的切割,多成深切峡谷形态。某些支沟口(如麻果龙藏布、帕隆弄巴)保存有古冰川的终碛垅,在它们注入湖盆的巨大扇形地上可见到巨大的冰碛漂砾。在上湖口以上的易贡藏布主流上,交错山嘴所构成的谷肩形态十分完整,在湖滨的古坡残留有三级冰碛平台,表明了易贡湖盆曾经受过古冰川作用。在湖盆两侧的山麓,由支沟冲出的洪击扇裙,构成了湖盆底部的主要部分。在这些扇形地的后缘,紧挨山坡处还有阿砂崩塌的岩锥。但成湖的主要原因是易贡错下游左岸的藏洛弄巴。据访问得知于1900年前后曾爆发特大泥石流堵塞易贡藏布河谷而成,说明形成历史是很近的。现在,在易贡湖下口左岸泥石流扇形地上已长满青翠的松树。

易贡湖形成以后,给这山间盆地带来一泓碧水。北侧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银岭屏蔽,倒影湖中,山头冰川悬挂,其中以卡钦冰川为最大,长达33.5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季风型冰川类型,其末端下伸到海拔2800米左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山地海拔4000米上下,满山满坡葱绿的原始森林,山上植物种类繁多。湖滨有农场经营,农业殷盛,茶园垄垄,这是第一处开发的茶叶基地,所产珠峰牌云雾茶及苹果,闻名遐迩。百十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山地冰川普遍在退缩中,水源的缺少使易贡湖处在快速的萎缩中,并且上游入湖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在入湖处形成连串的三角洲,在强烈堆积淤塞的湖盆中,出现了湖泊不时变成辫状分叉的河流。这也就是前一时期易贡湖的真实写照。

我们对易贡湖从70年代以来的多次考察,前后对比,注意到它的日益变浅淤塞,河湖相互转化的复杂过程。我们实地填作了湖盆地貌图,并大量访问当地的藏族老人,他们说,易贡湖的成因是百年前下游北岸的童洛弄巴爆发特大冰川泥石流,一下堵塞铁山以上河道而成。今天在湖盆下口北东侧就能见到两个巨大的洪积扇裙,扇形地上生长的松树已有碗口粗。访问还得知,自50年代初,川藏公路修建,易贡地区人口骤增,人类活动频繁;60-80年代,盲目地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相当严重,本质上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暴露出来,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因而,易贡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也似乎是必然的自然现象,易贡湖由河变湖也在情理之中。

三、特大泥石流的发生及其反思

2000年4 月9日发生特大泥石流的扎木龙沟(亦称章洛弄巴),是一条切割很深的泥石流沟,沟头和上游左边是一个倾斜度在40度到80度的陡壁,可以看到许多大裂缝和滑坡及崩塌。下游的由于曾经发生泥石流而行成的堆积扇上,生长着植物,而且河流对堆积扇的切割很深,至少在1998年以前,扎木龙沟泥石流一直处于休闲状态。不过始终反映继续着这里强烈上升的地壳运动和流水切割作用。从卫星图像上分析,在原扎木龙沟的位置出现了流体形态的易贡土滑坡,滑坡出露总面积约为12.9平方公里,其中跨越易贡湖口的天然坝约2.4平方公里。 可以认为,易贡藏布大滑坡是喜马拉雅现代运动中的一次大规模的重力侵蚀活动,其活动性质为高速滑坡碎屑流。同时从卫星图像上可以看出,其活动过程为原扎木龙沟的沟头分水岭发生了大规模的滑坡和崩塌。这里是源头区,也是物质和能量的聚集区;崩滑的大量物质(碎屑流)通过中游相对狭窄的流通区,一路沿沟扫荡,在陡峻深切的沟谷中形成高速的碎屑流,碎屑流堵断易贡藏布后形成了约近3公里宽的天然堆石坝,这就是下游的堆积区了。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