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1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1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首这半个学期,收获颇多。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

  一、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回顾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暑假新课程培训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虽然所带的五个班的学生普遍比较差,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适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的运动”等,对于这些内容,在课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师讲述为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习进行自我领悟,最后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达到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对于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等。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我学习(有时也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学或课前预习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对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小结。这种课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地理学科而言,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地理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

  2、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3、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

  4、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学生在应试的路上跑惯了,只知道解题解题。面对在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新思路上学习,感到陌生不适应。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十分困难。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不同组之间进行答辩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于实验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可以尝试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 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我们要学会总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针对难学这一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高一的学生年龄较小,多数学生才十五、六岁,所以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学生共鸣。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作为教师,在新课改试验的第一年,我们要不断的摸索,要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教学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共六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十七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考虑到五月份的地理结业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学生知识的构建、课程改革及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得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教学改革与结业会考方面的一些成果。以下把教学的成果及经验归结为:

  一、 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为应对结业会考,本学期的教学不得不快速度、少时多量的进行。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知识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 以课改理念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学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 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三、 会考工作落实

  在完成教学教材之后,即进入了紧张的会考备考和应考工作。复习过程中,我把中国地理作为复习重点,指导学生以强化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结业会考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会考及格率为60%、补考及格率为100%。

  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著、会考成绩不尽人意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3

  时间飞逝,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首本学期的工作,有得失,也有收获。在担任初二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实际,勤恳,敬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工作

  1、认真备课、上课,备学生而、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教案。每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在知识层面注入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八年级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4、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初中地理第三册主要从中国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故此,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不足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还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2

一、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结构,精讲重难点

首先,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给学生进行全面贯通讲解。在这里必须讲究复习方法,调整复习重点,探寻复习思路,把复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上,使学生对教材知识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由厚到薄,以突出主干知识,使学生抓住关键,把握重点。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梳理,揭示联系,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依据知识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又有利于学生从纵横联系中理解某一知识,以获得更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揭示其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有助于学生将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在这一环节里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对教材中学生普遍掌握的一般性内容点到为止,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近几年结业考试题中多次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讲清、讲深、讲透。如《地球和地图》里的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部分内容,都需要精讲。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一边讲,一边辅之适宜难度的课堂同步练习题,以章为单元,以讲带练,面面俱到,把讲的知识点通过试题形式加以记忆巩固、转化迁移,使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二、以专题形式对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可以将初一与初二的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打破4本教材的界限,将地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排列。教师主要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角度重新分类、归纳,编组成一个个专题知识块,然后以专题形式有序地让学生寻找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地理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综合梳理,形成网络化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在复习时,把初一、初二的教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整合成下列几个专题版块:

专题一:地形;专题二:气候;专题三:河流、湖泊和水资源;专题四:土地资源和农业;专题五:矿产资源和工业;专题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专题七:人口、民族和聚落;专题八:读图指导;专题九:乡土地理。

通过专题训练这一环节的复习,要求学生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找出联系,分析原因,掌握规律,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把初一、初二地理内容融合起来,而且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减少了过多的死记硬背,同时还掌握了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地图的重要性,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1.图文结合。例如,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应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800mm、400mm年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等降水量线,再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等,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2.用图训练。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能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名称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进行,甚至达到在无图情况下,也可根据题意自绘图解决问题。因此,对图像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四、关注社会热点,热爱乡土地理

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活动”教学;新课标;基本理念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每一节都设有“活动”内容,“活动”的目的是提供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活动的内容大都紧密联系上下文所学的知识点或结合人类生活的实际。作为地理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组织活动内容的教学跟其他知识一样,存在着问题,即怎样进行“活动”的教学时最有效的?

1 对“活动”内容必须进行教学的必要性

1.1 是每节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完整性的要求:“活动”内容均和上下文所学知识点紧密相连。其内容的设计或是对所学地理现象的深入探究,或是对所学地理知识原理的验证,或是和其他相关知识的比较分析,或是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体现应用。无论哪一种,都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深入探究,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不仅使知识内容玩整,且得以概括、深化,同时使学习得过程前后贯通,浑然一体。

1.2 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很多“活动”内容提供给学生的地理知识,均和其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些知识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比如“活动”,“分析图,看一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布各有什么特点,再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这个“活动”与当今比较热门的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不是有很大联系吗?与我们的生活不是息息相关吗?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二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结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地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新教材中很多“活动”内容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平台,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活动”,“关于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对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进行调查”等,就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深入现实生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激发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这是顺应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掌握了,知识的获得将是无穷的,终身发展的目标也可实现了。例如,教材活动“查找本地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完成下表”。P34活动,“调查商品等级与市场服务范围的关系”。此类活动,既可让学生个人自主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查找资料,实地调查,然后根据查找、调查的资料,认真分析探究,得出客观的结论。然后,可利用地理课、班会活动课、甚至专题论坛、教育博客等进行成果的交流和展示。也可把一些合理的有一定创新价值的建议整理后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为本地区商业调整与发展出谋划策。

1.3 新高考的要求:据已公布的高考方案,将实行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三位一体招考体系,把会考作为统一选拔考试的基础;同时,采集学生会考成绩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表,提供给所有招生院校,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三是由招生院校根据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在学生成长记录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6个内容中包括学习能力和探究与实践。而这两个内容等第的提高,离不开“活动”教学。上面也提到过了,很多“活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因此,从高考这个层面来说,“活动”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教学,而且应该做得扎实有成效。

2 教学中对“活动”内容的处理及应注意的问题

2.1 “活动”教学形式要灵活得当:“活动”教学形式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因此,从教学目标和“活动”的具体情况出发,“活动”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如视听阅读型、实验操作型、动手制作型、论文写作型、社会调查型、游戏竞赛型等。选好“活动”教学形式后,还要适当引导。如社会调查型活动,活动前要引导学生设计好工作程序,认真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尽可能详尽完备,以便于日后能顺利展开调查工作。例如;我们生活的砀山县城近几年城市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谈谈城市的功能分区,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巩固学过的知识,然后逐步导入砀城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2.2 教学主体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活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最有效地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教师只是活动的配角,不能喧宾夺主。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乱搞一气,教师是“活动”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应密切注意“活动”的进程,组织指导工作不能放松。例如:通过观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这个活动操作相对简单方便。在地理课中地理教师做一定指导,把相关的原理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联系体育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去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两天以后完成,让各组的测量数据、绘制的草图、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再让同学查阅相关地图册,对照自己的测量是否正确。

2.3 内容取舍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有的放矢地选用“活动”内容。难度要适宜,要适合大多数学生,达到“让他们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这么一个难度,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激励性。也不能太简单,一眼就看出答案的“活动”不能选,否则失去了探究的必要。另外要选能够实现的“活动”,硬件条件要求高,学校现行条件下做不到的“活动”,就会失去“活动”的意义

2.4 教学要尽可能联系实际:新课标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许多“活动建议”都需要联系本地实际开展地理活动。因此,在“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和生活实际,把乡土地理、生活地理融于教学活动之中,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教材“活动”,“调查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可从当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农产品及商品率、农业区位等方面人手。请你从这几个方面调查家乡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家乡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针对这个活动我发动农村来的学生把自家的种田情况向全班同学讲解。这样也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城里的学生理解了农民的艰辛。如此一来,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报效家乡和开发家乡的热情,寓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顺利完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所达不到的。

2.5 “活动”时间要安排合理:有些“活动”可作为新课的导入,激发积极思维。有些“活动”要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有些“活动”应放在某个知识点或某个章节学完后进行,对教学内容起到深化总结、检查巩固的作用,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例如,活动“区时的换算”,应该在时区和区时知识讲解完后立即进行教学,选择两个熟悉的城市比如伦敦和北京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讲解,以达到深化巩固和查漏补缺的作用。还有些“活动”应该放在课外进行,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合作完成。

3 结语

3.1 有些活动内容如果有必要在课外进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条件、场地、经费、时间、家长、安全等因素,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避免“活动”开展的随意性。否则,“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调查之前,要尽可能地考虑周全:要分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再定好组长,组长分配好各成员的工作,可列出一张调查访问的清单或表格,不至于遗漏,并要带好野外作业的必要用品。

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图解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自身特性的学科,主要特点表现在地域性和综合性上。地域性,主要指当地特殊的地理特点,不同各地,各有千秋,复杂多变;综合性,是对世界各地全面不同进行综合性总结,本就不同各地进行综合性总结、分析。高中地理学科教材内容中关于地理事物是如何形成的及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占很大一部分,此外还包括地理事物的变化。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展示各种地域地形图和演示事物是如何形成的详细过程,由于学生大多没有相关生活实践经验,无法联想,从未体验,这些内容显得有点抽象,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依然采用平时教学方法则会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混乱,难以理解,缺少画面,导致学生学不懂。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初中文化课教学中,地理并不是同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目处于等同地位的,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科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加之教师的耳濡目染,这三科更显得重要。相比之下,地理与生物等学科是会考科目,基于这个原因,很多学生从初中就没有好好学习地理,既没有学过,又不想学,所以高中地理学习中表现出了很吃力的现象。地理科目虽然被归为文科性一类,但根据地理自身学科特性更多表现出来的是理科性,甚至还有公式类知识,所以想要学好地理没有深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清晰的思维逻辑是万万不行的,这就体现出了高中地理学科成绩低下、教学工作难进行的原因。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地理学科缺乏重视

因为地理学科在我国中考考试中所占比重很小,在应试教育国情下,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对地理学科存在偏见,认为不重要的科目不必花费太大精力研究,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到中考主要学科上才是正确的。可是学生不知道的是地理学科在高中文科类中是三大专业学科之一,在高考中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在初中没有打下良好的地理知识基础,必然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学习很吃力,高中地理知识难度系数要比初中大很多,抽象、复杂、难以想象,具有较高的实践性、理论性和综合性等,从而更加使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产生畏惧感。另外,有些地理知识属于偏理性概念,对于文科学生,利用理科思维学习知识、理解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地理被誉为“理科中的文科,文科中的理科”,因为地理内容不是简单背诵就能学好的,更多的还需要理解后才能明白其中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地理学科需要形成与学物理、数学一样缜密的逻辑性思维的原因。平时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往往采用“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对付考试,觉得可以考好,可实际成绩往往不理想。地理知识学习中,“万变不离其宗”,一个知识点可以出一片题。学生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事半功倍,错误的方法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导致事倍功半。3.教学方法不合理学习知识不只靠学生自身努力,教师采用适当方法也很重要,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地理是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特性学科,需要教师采用不同方式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教学。地理学习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难理解的地形图表、地质形成过程及地质演变等相关知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很难讲得通,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这一学科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地理中有很多抽象内容单凭一张嘴及黑板板书是讲不通的,如等高线知识模块,不同的密度、演变趋势、递变规律都需要以形象的表现方式向学生展现,没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的。

三、图解法的应用问题

1.经过上述分析,通过对图解法的应用,展现出几大优点

(1)平面直观的图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印象,提高课堂效率,深化学习成果,最终提高整体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2)教师频繁应用图解法,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确立新的学习思路,培养新的学习方法。每个人不同的绘图习惯、绘图思路,可以创新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图解法在地理课堂的具体应用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来说,学习地理有兴趣就有了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讲课方式,可以采取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图解法,让学生不得不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目光随着教师的手指转动,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师生互动是一个能很好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方法,在互动过程中,根据课堂气氛的发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问答,精心设计的问题在合适的时机出现是建设优质课堂的一大亮点。

(2)合理方式教学

地理学科最具特点的内容就是地图。不同的地区风貌、地质变化、地域划分等都需要集合地图教学,有了地图,地理知识不再是生硬的纸上谈兵,更有画面感,更易记忆。同样,“图解法”给教师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会使学生透彻理解知识点,老师对地图可谓信手捻来,学生学习起来才更方便。如讲述三大岩石的成因和地壳物质循环时,采用“图解法”辅助讲解,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陆地和海洋的剖面图,用虚线表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然后画出地幔的岩浆沿着地壳裂隙上升,如果喷出地表,就形成玄武岩,如果没有喷出,侵入地壳中,则形成花岗岩,通过边画边讲,学生理解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如果只是生硬地解释“风化”、“侵蚀搬运”这些专业名词,则学生反而不知所云。在有关大气知识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发挥图解的作用。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各自成因仅凭大脑很难记得清楚、模拟得明白。这时教师可以用图解的办法,简单的圆形代表地球,线条表示各类纬线,画出大气环流的整个系统。在对不同大气现象进行介绍的同时,分析其不同成因。看图说出不同位置相互对应,不同气压带、纬度位置、对应区域一目了然。在全球七个气压带中,如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300、600、900各纬度的气压带遥相呼应,有助于学生发现分布规律与特点。

(3)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读图能力

地理中跟气象相关的知识占了很大比重,气象在生活中每分每秒都在体现,如下雨、下雪、气候变化都是地理知识,雨雪的大小、风暴的强度也是重要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应用到生活中会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气候的变化,视情况不同分析,还可以加深印象。当分析干旱气候形成原因及后果时向学生展示他们在生活中亲眼见到的庄稼减产、地表干涸龟裂等现象,就会认识到地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根据上文可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及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学生不重视导致基础薄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的不合理教学方式都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影响。通过采用“图解法”能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地理学科内容,加深印象,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地质变化的过程等难点,给教师课堂教学带来便利,也给学生带来知识内容的直观展示。

作者:黄榕贤 单位:福建龙海程溪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书海,金国春.打造高效课堂推进教学改革[N].淮安日报,2011.

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5

一、要思想重视,目标明确

要让学生彻底摒弃“高考事大,水平测试事小”的片面认识,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水平测试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水平测试是高中阶段仅次于高考的国家级正规考试,高中学业测试成绩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高中阶段知识水平的唯一标准。每一届学生的第一节地理课,我都要告诉他们学业测试的目的、意义以及应注意的方法、问题等。这样,在高一的地理学习中,学生便会高度重视、有的放矢,最终取得学业水平测试的胜利。

二、要立足课堂,功在平时

有人认为地理好学,会考前突击背诵、记忆几天就行了。其实不然。地理学科知识面广,是介于人文和自然两大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抽象性、逻辑性、规律性、原理性、发展性等特点突出。如果不能仔细消化吸收每一节地理课的内容,注定难以学好地理。高中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高中所有的学科中,地理无疑是最难理解掌握的学科之一。实践证明,缺乏理解的记忆是难以有效和持久的。只有平时踏实上好每一节课,透彻理解所学内容,考前就不必临时抱佛脚了。

三、要吃透教材,注重基础

学业水平测试不是选拔考试,所考内容往往紧扣课本,突出基础。即使难度较大的题,也通常是对教材内容的引申和扩展,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对基础知识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再适度引申和扩展。

四、要讲练结合,融会贯通

不少同学反映,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都懂,但一做题就不知所措了。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讲授知识和巩固练习相脱节,而教师讲授的知识多,传授的解题技巧少。最终导致学生不会学以致用。如果教师能在讲课过程中有机地和练习结合起来,边讲边练、以练促教,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五、要温故知新,加强联系

尽管高中地理突出了人文内容,但无论是教材、习题还是学业测试,都大量地运用了初中学过的自然地理内容。有些同学初中地理知识本来掌握得不扎实,再加上一些知识的遗忘,对高中地理学业测试势必造成影响。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及时联系以前所学知识,适时唤醒学生头脑中沉睡的知识信息,做到温故知新。

六、要关注图表,详细解读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这里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信息。同学们说,学地理最怕读图表,考地理最怕图表题。然而,地理考试无图不成题,当然,学生考试失误最多的也是图表题。为了正确理解图表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把考试中图表题的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教学中就要特别关注图表,善于解读图表,充分挖掘图表中蕴含的地理信息,达到熟练运用图表的程度。

七、要突破难点,强化训练

教材中的某些难点、疑点问题,考试学生都会遇到。如果不能根除这些顽症,必将影响学生成绩。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教材中的难点和学生解题中容易出现的疑点,理请思路,找出规律,并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强化训练,直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与区时计算相关的知识,历次考试命题率极高,而学生答题失误率也最高。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我的做法是,先把这部分知识归纳总结为三句话让学生理解:1、东早西晚(即地球上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早);2、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求相差时区数用“异加同减”(即两地同在东或西时区用减法,分别在东西时区用加法);3、东加西减(即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然后,再通过例题强化训练,这一疑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八、要关注热点,活学活用

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许多的地理知识,但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能力基本上时从零开始培养起。同时,初一年学生的所学的科目由小学的两个科目一下子增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不好。

  二、教学目标

  加强教材、课标研究,更加高效完成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的研究内容,地理的学习方法,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同时了解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聚落等方面的特点。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读图、析图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安排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习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习内容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践行我校的校风: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的精神,从而总结出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带动“爱师、乐学、善知、会问”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一、学生状况分析

  初二年级时一个历经1个学年有序建设的、并颇有成效的年级,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全年级225名学生,有六个班级,除初二(1)外,均形成了有序课堂。初二(1)班有学生37名,班级分为活跃,最能深度学习,需要完善的是课堂秩序;初二(2)班有学生37名、初二(3)班有学生32名、初二(4)有学生33名、初二(5)班有学生41名、初二(6)班有学生35名,这5个班级基本形成了有序课堂,为有效教学事先存在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地理为中国地理的区域部分,主题是中国大区域内不同尺度的区域状况。主要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区域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让复杂的内容变简单

  2、让简单的框架丰富起来

  3、经营有效课堂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几何地图教学法”和“地理学案”的作用。

  (2)强化地理学案,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基础化”为思路,深化学案的设计和应用。

  (3)充分准备,高质量完成地理会考任务。

  2、措施

  (1)每一节课强调学习思路,明确整体线索和正在进行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