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脊柱手术的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脊柱手术的护理范文1
The spinal tuberculosis round the nursing of surgical operation period
XuXiuying WenJing
【Abstract】spinal column tubercle often the adoption focus clearance, bone grafting, such as bone and spinal column fusion etc..For make sufferer's ability very Good of match surgical operation, insure surgical operation of success, decreas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ime detection, adopt necessity of measure, establishment detailed of nursing plan combine tight implement is a surgical operation success essential to have of assurance.
【Keywords】spinal tuberculosisround of surgical operation periodnursing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病变,发病率约占骨与关节结核的2/3。在整个脊柱结核中,腰椎的活动度最大,所以腰椎结核的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颈椎、骶椎较少见。
脊柱结核发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当椎骨严重破坏时,可致脊柱后突畸形,截瘫等。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出现神经症状等手术指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常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脊柱融合等术式。为使患者能很好的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1 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住院期间心情复杂,尤其是对疾病的恐惧,担心愈后,还有一些病人为经济情况而愁眉不展。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并举一些成功的病例,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其次,对于症状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在情感及经济上的支持,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加信心,配合治疗。
1.2服用抗结核药物:术前要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在服药期间,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向患者说明有些药物服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后可能发生的反应。
1.3饮食护理: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在并发脓肿后,消耗量增大,常出现低蛋白血症,如不能及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则很难耐受手术的创伤。所以,我们应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制定合理饮食方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如:瘦肉、鱼、蛋类、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1.4卧床护理:脊柱结核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以减轻脊柱活动,防止脊柱变形及神经受损。卧床后,由于和习惯的改变,病人不适应床上解大小便。此时,我们要讲解练习床上解大小便的重要性,指导并教会其在床上解大小便的正确方法,为术后长时间的卧床做适应性的准备。
2 术后护理
2.1生命体征的观察:了解病人的麻醉和手术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相应的麻醉术后护理,注意观察呼吸的变化。胸椎手术易损伤胸膜,如果术中发现有胸膜破裂,能及时给予修补,若未发现易发生气胸等并发症,因此,观察呼吸的变化十分重要。
2.2:术后暂取平卧位2~3小时,以便压迫止血,然后根据病情每2~3小时翻身一次,保持正确的方法,防止脊柱的扭曲,翻身的同时按摩受压处皮肤及骨突出,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
2.3观察切口的渗血情况:由于胸腰椎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切口常放置引流管并接负压壶,以便引出渗出液,要务必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管腔受压,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每
日更换引流壶。
2.4观察脊神经功能、指导康复训练:由于手术后脊柱不稳,手术牵拉可造成脊髓的损伤,术后应密切双下肢运动功能,通常与术前相比较,功能有所改变,说明脊神经压迫症状有所缓解。术后三日后鼓励病人床上活动上肢,同时被动活动双下肢的各关节,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活动量以病人的承受力来定,循序渐进,在活动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疼痛、乏力等症状应暂活动。
2.5加强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术后病人身心处于极度的痛苦状态,要及时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多与其交流,耐心解释各种问题,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2.6预防术后并发症:①肺部感染:术后由于病人伤口疼痛,尤其咳嗽时疼痛加剧,病人不愿咳嗽、咳痰,容易造成呼吸道不畅而发生坠积性肺炎,故应鼓励并协助排痰,翻身时轻拍胸背部,以于痰液的咳出。②腹胀及便秘:术后三日内禁食牛奶及豆制品,要给予流质、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这是因为术后肠管麻痹,肠蠕动减慢,加之乳制品及豆制品容易引起腹胀,此时要指导并协助患者沿结肠走向自上而下进行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减轻腹胀及便秘。如有便秘,可用开塞路、石蜡油等润肠缓泻药物。③防止泌尿系感染:对于留置尿管的病人,每日用0.1%的新洁尔灭清洗尿道口2次,每3~4小时或有尿意时一次,以保持膀胱的舒缩功能。每日用0.9%生理盐水250m1+庆大霉素32万u进行膀胱冲洗,每日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④加强营养:术后病人消化功能紊乱,影响营养摄入,术后病情稳定后,应给予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饮食。及时了解病人进食及消化情况,对病人膳食进行合理调整。
3 出院指导
术后继续服抗结核药物9~12个月,服药期间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加强营养,增加机体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继续卧床6个月左右,定期复查。
4 体会
脊柱手术的护理范文2
作者:黄崇平 作者单位:百色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 百色
【关键词】 脊柱手术;脑脊液漏;护理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并发症之一,持续脑脊液漏会阻碍切口愈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致伤口不愈、伤口感染,甚至椎管内感染。我科自2005年以来共行脊柱手术346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7例。由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处理与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术后并发脑脊液漏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5.3岁。脑脊液漏均发生于腰段,发生的时间为术后1~3 d,均为保守治疗后治愈,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为4~8 d,平均4 d,无1例发生脑脊髓膜炎。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测1次,直至平稳。观察病人有无头昏、头痛、腰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同时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光线良好,温度、湿度适宜。脊柱手术后一般放置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早期发现脑脊液漏可以通过观察切口引流液进行诊断。术后24 h内引流液为血性液体,一般不超过300 ml,术后第3天逐渐减少。若24 h后引流液明显增加,色稀薄,为淡红色或淡黄色,可考虑为脑脊液漏的可能。鉴别脑脊液漏的方法为:将一滴引流液滴于纱布上,若血迹周围出现淡红色血晕即为脑脊液[1]。
2.2 护理
一旦发生脑脊液漏,应及时抬高床脚20~30 cm,取头低脚高位。同时取俯卧位对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至关重要[2]。可以让病人俯卧位和侧卧位交替进行,即俯卧1 h后,侧卧10 min,降低胸腰段压力以减少渗出。若引流量逐渐少至100 ml以下,3 d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则为脑脊液漏已痊愈。在脑脊液漏愈合前,禁止坐起或下床活动[3]。
2.3 切口护理
脑脊液漏时由于切口渗出较多,切口敷料潮湿,脑脊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不但漏口皮肤切口难以愈合,而且容易引起逆行感染,甚至波及颅内危及生命。因此,应杜绝一切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应尽快拔除引流管,更换敷料,保持局部干燥,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局部加压包扎或加密缝合。对已有感染的脑脊液漏,不能抬高床脚及腹带加压包扎,以免下腰部炎性脑脊液流向脑部或椎管其他部位,形成或加重脑膜炎。本组无1例病人术后发生感染。
3 预防
术中避免损伤硬脊膜,术后经切口椎旁肌放置引流管,并严密缝合腰背筋膜。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安置患者于正确,避免脊柱扭曲,正确放置引流袋位置,应低于切口部位,防止逆流。术中已发生硬脊膜损伤或疑有脑脊液流出者,术后不宜负压引流,可接无菌引流袋常压引流,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护士应向医师了解术中情况,有无硬脊膜损伤及硬脊膜缝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进行针对性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卫华,盖 芸.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80例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3,8(3):270.
[2] 孙垂国,陈仲强,齐 强,等.胸椎黄韧带骨化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造成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12):724.
脊柱手术的护理范文3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并发症;;护理
脊柱外科手术中,良好的手术可保持患者的术中安全,同时能为术者提供最佳的术野暴露,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条件。俯卧位是脊柱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可造成患者身体负重点和支撑点的明显改变。术者在操作中会对患者身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再加上此类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以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现将2009年1-10月对56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护理的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6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6岁。腰椎间盘摘除25例,颈椎板减压6例,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20例,颈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3例,腰椎椎管肿瘤摘除术2例。
2 摆放方法
2.1 用物准备
凝胶头托、大海绵垫(40cm×30cm×6cm)2个、小海绵垫(40cm×12cm×8cm)2个、棉垫若干。
2.2 安置
2.2.1 胸腰椎手术
全身麻醉后,麻醉师站在床头已保护气管插管的稳定;一人固定保护静脉通路;另三人分别站在床两侧和床尾,扶持患者头背部、腰骶部及双下肢,维持脊柱水平位。搬动时要步调一致。并注意躯体的同轴翻转,避免扭曲而加重脊髓的医源性损伤。将患者平移至手术床一侧,再以滚动法将患者翻转180°,使其俯卧在手术床上。头部置于特制的凝胶状头托固定,口鼻处于头托空隙处,胸部两侧各放一个小海绵垫,减少胸部受压,以保持正常呼吸。在髂部放置一个大海绵垫,两小腿胫前置一个大海绵垫,固定下肢,保持小腿呈微曲状态,双脚悬空已防止足背及足颈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1]。两上肢向上呈自然屈曲状放在两侧搁手板上,肘关节下各垫棉垫加以保护并固定。
2.2.2 颈椎手术
颈椎后路手术时要求颈部充分暴露,先将患者置于俯卧位,除在胸部两侧各放一个小海绵垫外,另在双肩及胸骨柄下横垫一个小海绵垫,肩垫平手术床前缘。将头部取适当的屈曲位,使下颌与胸骨柄的间距为1.5~2.0横指,置于头托上固定。在髂部与胫前各置一个大海绵垫,固定下肢后将手术床置头高脚低15°~20°,利用身体重力的反牵引力拉开椎间隙。
3 结果
5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未出现循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皮肤压伤、器官受损等并发症。
4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4.1 脊髓损伤的护理
全身麻醉后,由于患者肌肉完全松弛,脊柱和大小关节均处于无支撑无保护状态。在安放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整个躯体同时旋转,避免脊柱轴线扭曲,以防加重或引起脊髓损伤。工作人员安放时应多人协作且动作协调一致,缓慢,稳妥,以保证患者安全。
4.2 循环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当患者处于俯卧位条件下由地心引力和机械性干涉可引起呼吸功能改变。当胸腹腔脏器因地心引力而压迫胸腹壁,术者前臂倚靠患者的身体,及患者自身体重压迫胸腹壁时可引起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造成通气不足、潮气量下降和二氧化碳蓄积。此外,腹部只要轻轻受压,下腔回流受阻,远端静脉压即会上升,严重时可导致血压下降[2]。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们采用多重护理方案。首先,俯卧位垫可根据患者胸廓的宽窄和腹腔容量来调节中间空隙,使胸部腹部不受压,患者在呼吸时胸廓能自然发放,腹腔自行舒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使静脉回流通畅;其次,密切观察,对于术者及助手无意识地将肢体靠压在患者躯体上的行为及时提醒;再次,术中进行有创血压监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如发现因不当引发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适当调整。本组中患者均未发生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
4.3 皮肤压伤的护理
处于俯卧位时,两侧肩峰前侧面、两侧肋部、髂前上棘、膝等部位是身体的主要受力点。而且,这些部位是骨隆突处或皮肤肌肉脂肪较薄之处,长时间受压易导致皮肤压伤。因此,在放置后应检查每处受力点,对特瘦弱者在关节骨隆突处再加棉垫予以保护。术后检查患者受压处,均未出现皮肤压伤。
4.4 头面部压伤的护理
头部固定在头托时,前额和颧骨是头面部主要受力点。因此摆放时应调整面部与头托的接触点,保证两颊部都与头托充分接触,受力均匀。对于头部偏向一侧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受压的皮肤,应每30~60min托起头部1次,调整接触部位缓解局部受压。防止因长时间手术而造成头面部皮肤受损。
4.5 眼部受损的护理
一些患者在全麻后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长时间的角膜暴露会造成角膜干燥,增加角膜受损机会。而俯卧位时眼部受压可导致缺血,严重时可造成失明[3]在摆放前先用金霉素眼膏涂双眼并贴合眼睑。安置头托时应注意将患者眼部置于头托凹陷处,避免眼部直接接触头托而使眼球直接受压。在每次调整头部位置后也要检查眼部受压情况。
4.6 器官受损的护理
女性患者的双侧乳房是重要的保护器官,因乳腺组织血运丰富,在俯卧位时受到挤压容易引起损伤[4]。因此在摆放时因将双侧乳房置于悬空处,减少受压,避免损伤。男性患者要注意外生殖器的保护。与阴囊血运丰富,皮肤薄,摆放时应避免其与垫接触发生受压损伤。本组中患者均保护良好,未发生损伤。
5 小结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做好手术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正确有效的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钱蒨健,周嫣.实用手术室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0.
2 胡立萍,胡立香. 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中俯卧位患者的护理要点.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23(11):60-61.
脊柱手术的护理范文4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5.83%,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66.67%,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
结论:对于脊柱后路手术合并脑脊液漏患者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危险性较高,积极处理及预防至关重要,采取心理护理、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等整体护理,可有效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预后,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03-01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31%-9.37%。患者脊柱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呕吐,切口处可见淡红色血性液体,或者为无色透亮液体渗出。因损伤后脑脊液与外界相通,如不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措施,极易引发椎管内感染和颅内感染,可出现假性囊肿,颅内出血及压迫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因此,对于脊柱后路手术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除积极采取处理措施外,护士精心观察,细心护理非常关键,可有效降低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伤口尽快愈合,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今早康复。我院通过对近两年行脊柱后路手术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观察,充分证明了整体护理在脑脊液漏护理中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48例脊柱后路手术合并脑脊液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9.5±13.42)岁。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2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0.0±13.13)岁,其中手术部位分别为颈椎4例,胸椎3例,腰椎1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8.5±12.85)岁,手术部位分别为颈椎6例,胸椎2例,腰椎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脑脊液漏诊断标准。①术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且与密切相关;②伤口有浅红色液体或透亮液体渗出;③手术有硬脑膜损伤,并怀疑有脑脊液漏,术后引流量多,大于100ml/24h;④皮下积液穿刺可见淡红色或清亮透明液体,经鉴定抽出液体为脑脊液;⑤脊髓造影可明确诊断。
2 病情观察
2.1 脑脊液漏与外界相通,极易并发椎管内感染及颅内感染,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等症状体征 [2]。
2.2 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低颅压症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性头痛、头晕、呕吐等低颅压症状,如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及时告知主管医生,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2.3 对于患有癫痫病史患者,应预防癫痫的发作,因癫痫发作可使颅内压升高,从而加重脑脊液漏。
2.4 密切观察脑脊液颜色、量及性状,常用估计脑脊液量方法为:在前鼻孔放置棉球,待棉球浸透后,更换棉球,24小时记录棉球数量,粗略估计漏出量。
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等整体护理,具体护理措施见下。
3.1 心理护理。脑脊液漏患者由于活动受限,病情反复,治疗费用大,担心治疗后遗留肢体障碍等并发症,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另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自认为生活可以自理,自作主张,不配合医生治疗,出现不遵医嘱现象,对此需要护理人员多巡视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向患者介绍脑脊液漏的相关知识,应对方法,让患者有一定心理准备,鼓励患者多看书,听音乐,读报纸以分散注意力,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尽最大可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让患者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促进早期康复。
3.2 护理。脑脊液漏患者可通过借助重力作用封闭漏口,对于确诊脑脊液漏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正确,减少脑脊液流出。一般采取头低足高位,将床位抬高20~30cm,以减小脑脊液压力,为了预防压疮,适当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翻身时应保持脊柱不扭转,不弯曲,避免损伤脊髓。
3.3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伤口出现渗液、敷料出现污染时,及时进行更换,换药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伤口处用烤灯每天照射2次,每次30分钟,用无菌治疗巾包裹1-4袋食用盐,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压在伤口上,将其固定牢固。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有无红肿,局部皮肤有无隆起,有无脓肿形成,一旦发现感染,即可进行相应抗感染处理 [3]。
3.4 引流管护理。由于脊髓腔与外界相通极易出现颅内感染,因此,引流管放置时应低于引流部位,预防脑脊液倒流,此外还需密切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脱落及阻塞,及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引流量,引流管一般放置48小时后需拔出,引流管放置期间,应保持引流管清洁,每天需进行消毒。对于引流量较大患者,应拔管,若拔管后切口仍有渗液,可在手术切口健康皮肤处重置引流管。
3.5 预防颅内压升高。呼吸道管理,避免感冒、咳嗽、咳痰、打喷嚏,指导患者咳嗽咳痰技巧,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祛痰药物等配合治疗。需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对于便秘患者给予禁止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或者缓泻剂辅助治疗。指导患者床上小便,对于尿潴留患者及时导尿。禁止做腰背肌功能锻炼 [4]。对于躁动不安患者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治疗。
3.6 康复指导。避免受凉,感冒,避免用力打喷嚏、咳嗽,以免引起颅内压骤然升高;告知患者禁止用手掏堵塞的鼻腔和耳朵;告知患者多食含蛋白高、高维生素及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对于脑脊液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期间应加强肢体肌肉及关节功能锻炼,辅助病人进行翻身,防止褥疮发生。按医嘱进行复诊。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P
5 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表1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脊柱手术的护理范文5
关键词:脊柱外科手术;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手术室是一个医院的心脏,无数的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室进行无数的救死扶伤,手术室承担了手术治疗和生命抢救的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同时与经历手术的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化的医学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先进的医学器材、医学设备和手术器材在手术室的数量逐渐增多,传统的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效果也逐渐降低,两者的矛盾愈加明显[1]。本文通过我院的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医院感染来分析医院感染与手术护理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脊柱外科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0例脊柱外科手术,其中对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方法研究分析。20例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是34岁,2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符合笔者在文中研究的各项要求。
常见的医院感染主要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主要包括患者的身体是否受到手术、穿刺、手术插管以及体内放置手术装置等,外源性污染主要是指患者与医生、护士、家人朋友在医院发生的各种交叉感染。
1.2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方法研究分析脊柱外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与我院手术的类型、地点、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手术中是否有观察人员,手术部位等因素的相关性。使用数据分析法对这1000例患者在手术中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诱因,进而总结归纳优化医院的管理工作,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1.3统计学分析对于本次的研究笔者需要处理的信息采用了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数据采用(x±s)表示,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采用x2和t检验方法分别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进行检t检验,以 P < 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院20例脊柱外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与我院手术的类型、地点、时间、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见表1。
3讨论
我院的手术室的管理工作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手术质量和手术效果的前提条件,脊柱手术外科手术的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密切相关。在传统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问题有:护理人员不重视手术室的灭菌工作和消毒工作;护理人员责任感不强,安全意识较低;护理清洁工作不仔细,工作疏忽;护理监督管理不严,缺乏完善的考评机制[2]。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手术室管理方式和手术室护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手术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手术室的建设和管理应该与手术护理管理相适应,加快建设和改革的步伐,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院感染中常见原因有:患者免疫力下降、滥用抗生素、交叉感染、手术器材或手术设备感染等诱因。关于与手术相关的感染因素有:手术室的器材和设备以及整个手术室是否进行全方面的高温杀菌消毒;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是否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和清洗工作;手术的患者是否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手术室的隔离措施是否执行到位等。
综上所述的各个因素都与医院手术室的管理息息相关:手术室的环境进行全方面的消毒灭菌,手术环境良好且严格达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医院要改进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每一次手术的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考评,这个直接与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相挂钩;加强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训,提升护理技能;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相结合,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高效、负责、安全、严格进行[3]。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的措施来降低我院的脊柱外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娜娜.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1.24(3): 456.
脊柱手术的护理范文6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行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300例(排除外伤、原有压疮或皮肤感染等病例, 均为择期手术患者), 其中男175例, 女125例;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53.4±3.2)岁;手术部位分别为胸椎21例, 腰椎279例。手术采用俯卧位, 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一组采用压疮危险因素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干预, 作为研究分析组, 即实验组;另一组未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仅凭责任护士的经验进行评估, 并采用常规护理手段, 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压疮危险因素分析使用Waterlow评估表包括性别和年龄、体形、体重与身高、皮肤类型、控便能力、运动能力、食欲、心血管及全身情况、营养缺乏及药物治疗九大方面[3]。于术前1 d内由巡回及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参照李婉玲等[4]人的评分标准, 即累计≤10分为无危险组, 11~14分为危险, 15~19分为高危险, 20分以上为极度危险。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 根据责任护士的经验, 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
实验组(即研究分析组)患者入院后, 仔细询问患者病情、既往病史、观察患者营养状态等, 结合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全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然后采用Waterlow表进行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分析评估。术前了解手术的部位、方式, 预计手术及麻醉时间, 为术中护理做好准备。对于评分为危险以上、手术时间长、患有易导致血供不足的肺结核、慢支、糖尿病等疾病、以及长期营养不良的患者, 要在术前详细告知家属可能的手术风险及发生压疮的可能性, 并做好家属的解释安抚工作。巡回护士对刚进手术室的患者进行全面查体, 特别观察患者腹面与手术床接触的面颊、胸腹、肩、髂前上棘、大腿等压疮易发部位有无皮损、弹性如何等情况, 调整手术床的头架及脊柱架, 使用适宜的棉垫、凝胶垫等, 尽可能减轻患者受压的程度, 另外对可能发生压疮的关节等重点部位涂抹活血化瘀的药酒, 在膝、胸等重要接触部位下垫上专用敷垫, 对乳房、生殖器官等纯软组织器官, 尽量脱离床面, 避免受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患者受压区域的皮肤颜色、弹性及局部血循环情况, 并注意相应部位的保暖, 手术时间较长时在允许的情况下适时适当地调整一下患者的。术后立刻在外科医师的配合、指导下, 及时解除患者压力, 检查患者的受压部位是否有异常变化, 做好护理记录并及时与外科护士交接, 反映患者的情况, 以便进一步护理和治疗。
1. 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行t检验;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压疮发生率, 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压疮例数比较, 实验组的压疮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发生压疮例数比较(n, %)
组别 例数 发生压疮例数 压疮发病率
实验组(研究分析组) 150 2 1.3a
对照组 150 17 11.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
3 ;讨论
相当一部分脊柱外科患者, 其精神状态、营养状况、体质、行动和自理能力通常低于常人, 甚至有些患者长期有感觉或功能障碍, 本身就是压疮的好发人群。在这类患者当中, 有着糖尿病、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压疮。压疮的发生主要受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4种因素影响, 而压力是压疮发生最重要的因素, 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5]。俯卧位是脊柱手术的常规, 属于压疮发生的压力因素, 而长时间的俯卧位则会导致受压部位的血流不畅, 导致发生压疮的几率大幅增加。有学者[6]认为, 手术导致的急性压疮是患者机体对手术的一种应激反应, 是机体内环境紊乱的结果。围手术期的护理需要做好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 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以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 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