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项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项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项论文

高项论文范文1

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考试软件系统的开发、试题库的准备和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备与调适、考场和场务人员的安排与协调等工作,需要教学单位(一般为思政部或学院)、教务部门、设备处及计算机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顺利实施。南京林业大学率先对面广量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机考模式试点,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前期充分调研。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专门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副主任为组长的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机考模式的实施在我校尚属首次,但全国兄弟院校已经开始了先期探索。为了充分了解机考这一新的考试模式,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先后对已经实施机考模式的淮海工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两所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两所院校机考模式的机考系统、试题库构成、考试成绩分布、学生成绩构成比例、具体组织实施步骤、经验与体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的数据资料,摸清了现有机考模式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机考模式的实施运行情况及其中存在着的问题,为我校进行机考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有益的经验借鉴。

2.申请教改项目立项。在全校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必须取得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为此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首先积极与教务处和计算机中心进行协调,取得了教务处的首肯,并得到计算机中心的软硬件支持,为机考模式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为题,成功申请了学校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支持,得到首批立项启动经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开发机考软件系统与试题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项目立项后,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立即启动了项目的研发工作。首先,经过分析综合,制定了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整体实施方案,对机考软件系统的开发要求、试题库的开发与构成、总评成绩的构成、考试的组织实施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设计。其次,在比较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与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利弊之后,认为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成本较高,且受制于人。而自主研究机考软件系统灵活自主性强,成本较低,因而选择了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我校选择了一个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并与之签订了机考软件系统开发协议,确保按时开发出符合要求的机考软件系统。再次,将部里教师按任课情况进行分组,组成了四门公共必修课试题库开发小组,按照试题库开发要求,具体负责试题库开发工作。

4.分步骤实施。经过反复修改,历时一年多,机考软件系统和试题库开发完成,机考模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了确保机考模式顺利推进,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采取了分三步实施的策略。第一步,组织部分学生模拟。为了测试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了解试题库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及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首先选择了试题库比较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每门课程用400名学生进行现场上机模拟考试。模拟结果证明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运行稳定,考试成绩成正态分布,区分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二步,在部分课程中进行试点。部分学生模拟之后,针对模拟过程中试题库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修改完善。在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做好预案的基础上,于1011年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中正式进行机考试点,并取得了试点成功。第三步,全面推行。在前两门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1013年6月在所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全面推行机考模式。由于参考学生量大(8000人左右)、时间长(历时四天)、计算机中心条件有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对考试的监考教师安排、考场安排、考试时间安排、考场纪律要求等具体教务工作与教务处、计算机中心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做好预案,确保本次全校机考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优点

在实施机考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与传统书面考试相比,机考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节约纸张,低碳环保。传统的书面考试印制试卷需要大量的纸张,特别是对于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更是如此。以我校为例,每年校本部和南方学院每门课就有6000名左右的学生,共四门必修课,以每门课试卷最少需要6张16开纸计算,就需要144000张16开纸,这对森林资源将是一个不小的破坏。机考模式实行无纸化考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中心现有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一方面是提高现有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节约了大量的纸张,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做到低碳环保。

2.减化组织协调程序,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在原有的考试模式中,每次考试前首先需要教务部门安排考场,由于每次每门课程参加考试的学生有1000人左右,且考试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半天时间只能进行一场考试,占用了大量的教室资源。其次需要安排大量的监考人员。以每个教室两名监考人员计算,每门课程需要大约100位监考人员。由于本部门无法满足监考要求,需要经过教务部门和各院系协商确定监考人员,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和疏漏。采用机考模式以后,可以大大减化程序,减少监考人员。由于考试全部在学校计算机中心进行,毎场考试只需要1小时,一天可以安排6场考试,本部门的教师完全可以满足监考需要,本部门完全负责安排考场和考务人员,只需要考试系统维护人员和计算机中心电脑维护人员即可,大大减化了程序,减少了监考人员。

3.减轻了教师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来钻研教学改革和开展科研工作。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教学任务重,而且由于是大班教学,所以阅卷的工作量也特别大,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实行机考模式后,学生完成答卷并提交试卷后,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完成分数统计和考试结果分析等工作,既增加了评卷过程的公平性,也省却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大大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学和开展科研工作。

4.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原有的书面考试模式,虽然也制定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但难免没有人情分,对于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学生来说,显然很不公平。此外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也不少见,机考模式现场由计算机随机从已建立的试题库中抽取题目自动生成试卷,考生一人一机进行闭卷考试,每位考生的考题各不相同,但结构相同、难度系数保持一致。这样一方面由于考试时间短,学生没有时间作弊,另一方面由于每份试卷不同,学生也无法作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有利于优良考风的形成。考试结束后机考成绩立即生成,避免了很多人情关系,学生十分认可。平时成绩的获得也是有据可查,主要根据课堂表现、作业、课程论文来进行评价。所以学生普遍反映机考模式更加公平公正。

三、机考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践证明,机考模式相比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显示出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机考模式主要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有利于实现考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特别是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近现史、原理和中国化理论,但这些客观题无法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建议在采取机考模式的同时,增加一部分材料分析题,任课教师可在课程结束前利用上课时间通过PPT展示,学生当场做题,不需要另外安排考场,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现有的机考分数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过大。考试是一根指挥棒,对教学过程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多数实行机考的学校来看,机考成绩一般占总评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只占30-40%,从而容易使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前把书本好好啃一遍,平时按时上课、做作业,总评成绩不会差,从而忽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教学活动,既不利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建议在采用机考模式时,降低机考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对学生教学全过程的考核,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

高项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一活化是对青年生活世界的观照,是人文关怀的实践,意味着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真实、完整的栽体。其价值在于满足青年对幸福生活、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体验新生活的不断追求。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在教育关系上强调“双主体观”,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实践道德生活”,在教育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在教育方法上“通过实际的生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

长期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以至于在彰显个性、寻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的今天,许多青年一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甚至逆反情绪。这不仅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道德社会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造成当代青年职业责任性和道德感下降的重要原因。改进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吸引力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生活就是生存活着,又不仅仅是生存、活着。因为生存、活着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活着。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生活是指处在主体间际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受教育者生活,与其生活密切联系,而且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日常生活中,发挥日常生活情境的教育性,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观照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实质上是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晚期思想的中心范畴之一。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意指我们生存于其中,我们的一切活动和社会产物都得以产生的现实而具体的生活境遇,它是科学世界和文化世界的现实基底与意义之源。胡塞尔将生活世界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前者是以知、情、意等知觉经验和各种趣味、情感、目的为主要内容的生活场所;后者则是主观的先验世界。胡塞尔所说的“回到生活世界”是指直接地回到日常生活世界,间接地、最终地回到原始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与作用点,是它唯一的基础。离开了社会生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将走向虚无。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反思的结果,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反思。人们终于认识到其不能独立、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而应回归到生活之中,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生活世界的理性回归,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结晶。

2.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人文关怀的实践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对人文关怀的实践。“人文”一词我国最早在赐鳓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凸显了对人本身的深切关怀。非常可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的这一重要思想重视不够,理解不深。所谓“人文关怀”,从最一般的意义去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就是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给予真心、真诚的关切。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加明确地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享受人的尊严、人的幸福等权利,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境界。

3.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味着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真实、完整的载体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而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不断扩展。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婚姻家庭生活属于私人生活,它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这是一种不涉及到他人的价值、行动与利益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教育生活化不是否定理论教育,而是对理论教育的一种超越。尽管理论教育对于知识传递和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并不是教育的惟一方式,而且由于现代性境域下教育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呈现加速趋势,对生活教育的需求已显得日益紧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生活教育”,提出生活教育三原则,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主张,教育场所要从学校逐渐扩展到家庭和社会;教育任务要从传递知识扩展到提升道德修养和培育生活技能;教育手段要从课堂教学扩展到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之中。生活教育的兴起回应了教育面临的时代困境,倡导生活教育并非否定理论教育,而是针对现存教育方式的弊端和问题而提出的可能的解决方案。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两个主要方面,对人的素质教育也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文化教育。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它在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都承担着核心作用。人的“素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多方面品质的综合表现,素质教育因而成为一种深层次人格发展性的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等各种教育的高度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尤其是把这一融合的效果落实到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中,只能通过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充满生活体验与生活关怀,感悟生活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人本教育。而以青年为客体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体现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深度关切。它的宗旨在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要素,通过人际互动、主动参与、体验感悟等方式,促进青年“成为生活世界中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有爱心的人、善于合作的人、意志坚强的人、一个诚实宽容、是非分明的人,既具有健全发展的自主性,又具有健全发展的社会性”。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在生活中建构,在生活中生成。

1.满足青年对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

生活与幸福具有密切的关系。正如费尔巴哈指出:“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但人们对于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追求。我们反对低级的、肤浅的、世俗的幸福观。真正的幸福主要是一种灵魂的善,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当代有些青年“灵魂空虚、精神颓废、价值真空、道德堕落、内心孤独、充满漂泊感、疏离感和不安感,感觉到负担沉重、烦恼无比和灵魂的煎熬,显然他们是不幸福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去改变这种状况,去引导青年追求幸福、实现幸福、享受幸福,过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在满足青年对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如下功能:其一,培养青年学会过一种安静的精神生活。戒除浮躁,从生活中获得安宁,这是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前提。其二,培养青年具有丰富、真挚的生涪睛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积极的生活情感能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这是人的幸福之源。其三,鼓励个人化的幸福追求。作为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的社会个体,我们可以启发青年去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鼓励他们努力追求符合自己天性和意愿的生活幸福观,并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生命的终极价值。

2.满足青年不断超越自我的需求

人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他从不满足于自己当下的生活,总是在追求更理想的生活,不断思考生活的意义、价值,不断创造生活的完满与辉煌。青年更是如此,他们充满朝气和希望,活力四射。根据个体生活的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可以发挥如下作用:其一,引导青年向世界(他人)开放,向“类和自我开放,保持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其二培养青年的反思批判精神。反思批判精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越意义和价值的宝贵精神。其三,培养青年的追问精神与能力,在追问生活、反思生活中活出生命的尊严,完成精神的创造。其四,培养青年的哲学之思,使他们具有哲学的超越境界,这样他才能主动、自觉地去追问生活的合理性,追求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3.满足青年对人生价值实现不断渴望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价值正显著地让位于个人价值。青年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生活方式,强调个人价值,是世界青年价值观发展的趋向。青年总是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应对青年的精神世界予以关切,应当为解脱人们的精神困境投入真诚与热情,表达对青年生活基本价值维护的愿望和义务,更应当以理想的光芒给他们的生活以慰藉与照耀。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符合人的本性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指向人而且为了人的教育。青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特别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发展。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够满足青年自尊的需要,教育者在教育中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主体人格;另一方面,自觉地创设温情、宽松、诗意、人道的人性环境,为青年的生活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

4.满足青年对新生活不断体验的需要

“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是当代青年生活方式变化的突出特点。“体验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感受、主观经验和深刻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教育对象的亲身体验,因为体验是一切优秀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促进社会道德需求转化为自身品德的基础,是促成外在德育与内在德性成长需要整合的条件。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鼓励青年讲述自己独特的生活故事,因为这是最真实、最有生活意蕴的体验,它可以帮助青年找回往日生活的感觉,再现生活的辉煌,坚定自己生活的信心,鼓励自己生活的勇气。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世界,在变革中体验到自我的存在及其存在的价值,是每个热爱生活的青年的当然诉求。

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科学化、形式化、理想化的迷雾中重返现实生活,找回其本来面目,并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说,要帮助青年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创设一种新的情景。就是说,在宏观上,引导青年做一个健全的人;在微观上,帮助青年完善一个健全的人应具备的素质,使青年适应生活、超越生活、享受生活。

1.在教育关系上强调“双主体观”,把青年本身也作为主体对待

“权威意识的衰落”是当代青年价值观演进的一个显著特点。从生活化的角度审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是在教育关系上,“由原来的主客二分的主体、客体关系模式走向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否定任何一种单极的主体性,要把教育对象看成是人而不是工具,要将人们置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求它像原始社会那样完全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而失去独立性,而是使其作为价值主体积极渗入到现实生活中。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并将其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努力激发和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走向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双主体观”,即“以教育者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较强的主体能力为基础,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平等的主体性之间发展培育人们的主体性人格,而这一过程必然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实现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双主体观”要求以双向对话取代一个主体对另外一个主体的单向传播甚至居高临下的训导。对话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相互敞开、理解、交流和进入的过程,从而每一个主体在与他人分享共同的经验和互相牵扯的过程中确认自我和他人。这种对话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对规范的理解、理性的碰撞,同时更有情感的交融、心灵的相遇。

2.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实践道德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

非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在现实生活之外另外设定一个目标或主观构想另外一个世界。这样就难免造成对人和人的生活的异化,使生活的丰富性和现实陛遭到消解,使人物化或者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精神存在。以实践道德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指向实实在在的人的生活,使人过上道德的、美好的生活。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贴近青年本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避免理想化,使青年感受到目标的可实现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对青年身边的小事视而不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现实化并不是平庸化,它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注意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教育目标的现实化,一方面要避免传统模式的理想化、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使它陷入平庸化。教育目标现实化就是要使教育目标既能体现理想性、先进性,又具有现实性、普遍性;既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国家利益,又能考虑到人的现实生活利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与现实目标相结合。

3.教育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

从生活中取材,首先意味着对各种“宏伟叙事”的拒斥,应尽量避免直接向青年传授各种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也不应该不顾及人生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层次性、多样性来教育青年。否则,这一切将是无效的甚至是产生疏离感、逆反情绪的渊源。从生活中取材,就应该用青年身处其中的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事件,来激发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引发积极的道德思考,进而催生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达到实践道德生活、增进个人幸福的目的。

从生活中取材,就意味着尽可能让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

而这些丰富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融入青年的具体生活中,真.正做到让青年“口服心服”。我们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深入的研究,应尽可能让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融合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形成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使其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

从生活中取材,还应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要剔除落后于时代的旧知识,增添反映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场所的不同,其内容也要相应变动;根据不同社会成员的个性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化还要求多层次内容的内在统一,既要重点宣讲党的理论、方针与政策,又要强调生活常识、做人道理与行事规则。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可感可知可践。

4.在教育方法上“通过实际的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生活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平时被教育者忽略或者不太关注的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的各个具体环节、具体情境、具体事件纳入到教育视野,变成重新审视的对象,通过教育者的引导、设计等以充分发挥生活的教育功能。

高项论文范文3

抽象形态里最基本的元素包括点、线、面、体等,它们是在一种抽象的视觉方式下呈现的,是对形态归纳与提炼的结果。从涉及和运用的广度考虑,我们只谈抽象形态的点和线。

线条的属性及其引导作用和空间表现力线的时间性:在线上延续时间的长度要比点长。线的空间性:线的空间性与线的粗细变化以及线的透视倾向有关。粗线比细线显得离观者近,细线显得远。由于线条的属性中先天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在影视广告中利用这一点实现引导作用和空间表现的数不胜数。在一个名为“travelandliving”的影视广告中就是以线条的穿梭为主线,开头就是一线条从左到右的引导为开端,在接下来的镜头中,各种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线条分别在镜头中穿梭,从里到外,然后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点,最后出现标志。场景中也不时出现人物和各种地图标志来诠释旅游和生活的主题。但是整个广告利用了线条引导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变化把画面的方向性和纵深空间感体现得很好。

2.抽象光效的作用

用光效的引导方式来起到引导作用。他的引导方式与线条的方式不同,不一定有像线条的追踪,跟随的引导效果,有时是根据光线的范围不同、位置不同、强度不同、甚至爆炸的效果来进行引导。所以影视广告中常常利用光的这些特点进行创作。

2.1光的引导作用于标志标志在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中是核心要素,在设计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也是企业影视广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出现在片尾,常常用强度很高的光效运动引出标志,然后标志在定格之前自身再做一次光效强度的变化,以加强提示和突出神圣的感觉。

2.2制造动感效果一般是通过光点,利用光线的大小不同、位置不同、强度不同、闪动频率不同来制造动感。这个时候画面主体的运动缓慢,甚至是静止的图片,一般通过计算机的程序编写来控制光的运动。

2.3光与空间光的各种属性对空间的视觉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可以用光来表现立体层次及空间感,正如自然界中,烟雾、尘埃等既是产生空气透视的媒介,也可以增强景物的纵深感。采用侧光和逆光有利于增加空间的深度感,所以影视广告中经常用强烈的光斑来表达空间的纵深关系和神秘感。表现空间也有用光束的,但是用这种方式,纵深感没有那么强烈,但是更透气、飘逸一些,作为背景的效果较多。

2.4光与运动流动的灯光是一种流动的照明方式,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影视广告中经常用光的流动来表达速度感和运动的气势。在一个关于体育的广告中,就是用光线流表现赛车驰骋的快速,用光线拖尾效果表现人物和动物跑动的气势。在另一个先锋显示器的广告中,也是用高亮度的直线直接表达汽车运动的速度感。

3.抽象与具象的互动作用

3.1抽象形态演化为具象形态由于抽象形式脱胎于具象表现,因而决定了它传情达意的间接性,含蓄性。它只是一个寄情的载体,转换的中介。上述特点是抽象形式的局限,也是抽象表现的长处。另外,抽象形式的宽泛性开辟了更广阔的表现天地,它的不确定性扩大了想象天地。抽象形态可以独立表达意象,激发多种效应。在一个电影频道的广告系列中,画面主体是一些由圆形和线结合而成的类似原子结构的物体,通过旋转和推动镜头,你会发现那些推近的原形会迅速演化成一个你熟悉的电影明星形象或者符号,而线条上则会出现演员名字或者其他相关信息,然后通过这些符号上的细小运动或者背景的抽象元素的变化使这些符号产生动感。这种简单的技法能使原本简单的元素包含无穷无尽的变化可能。这正体现了抽象形态宽泛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3.2具象演化为抽象音乐网站的宣传广告中,画面出现的是一群极度兴奋的音乐人,在他们情绪到达顶点的时候,整个人迅速变成一群活跃的粒子,仿佛只有这些粒子才能表达他们此时激动的情感。整个画面节奏感强,衔接快速,人物表情夸张,抽象形态串联其中,很好地表达了音乐网站的活跃,跳动的主题。

4.抽象形态切割画面的作用

在影视广告中抽象形态与画面也有像平面广告中的图底关系。丹麦心理学家鲁宾在研究图底关系的时候总结了许多图底关系的规律:封闭的面更容易被看作“图”,而它之外的部分易被看作是“底”。有清晰形状与轮廓的部分易被看作“图”,而没有形状,轮廓的部分易被看作“底”;“图形”比“基底”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等。抽象形态由于自身简洁、轮廓清晰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把画面分割为若干图形,被分开的图形和抽象形态能够很好地形成图底关系,从而达到使画面丰富的效果。

5.抽象形态作为背景的作用

由于抽象形态脱胎与具象形态,从具象形态简化而来,注定了抽象形态在细节表现上要大大的低于具象形态,传达信息的准确性也就不那么确切,所以把它作为烘托气氛的背景来使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6.结论

高项论文范文4

吉祥的含义指的是吉利和祥瑞,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而吉祥图案则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事物固有属性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后形成的一种表达美好情感和幸福追求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勤劳而智慧的手工艺人不断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修改、加工和提炼,不但使其在形式上更加丰富,也使其具有了更加深厚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底蕴,并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将传统吉祥图案和当代广告设计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作品的质量,充实作品的内涵,而且能让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1.吉祥人物图案的运用

中国是一个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十分发达的国家。在这个充满想象的艺术世界中,有很多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神佛仙人,如送子送福的观音、神通广大的如来、三头六臂的哪吒、各显其能的八仙等。人们想象着,这些吉祥人物给人们带来好运,在他们庇护下,人们能够战胜邪恶,因此这些吉祥人物也就有了幸福、安康、富足等吉祥寓意。以这些吉祥人物为原型的图案,类型丰富,成为了当代广告设计中的重要素材。如2004年中国移动的新春广告中,分别为神州行、动感地带和全球通三个品牌选用了三个剪纸图案,用弥勒佛代表神州行,强调该品牌的轻松和随意;用哪吒代表动感地带,突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用关公代表全球通,彰显该品牌在全世界的认可程度。三个人物图案都是传统文化中喜庆、祥和与平安的代表,在彰显品牌特色的同时,传递出了中国移动对用户幸福安康的祝愿,使作品本身的信息得到了更加充分和艺术化的表达。学习机品牌读书郎的一则广告中,则对文曲星的形象进行了有机运用。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古时因为文章写得好而平步青云、走上仕途的人,往往被称为是文曲星下凡。广告画面中,卡通造型的文曲星正在从夜空中向下看,在看到众多孩子都在使用读书郎的学习机后,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其中的寓意十分明显,即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够在这款学习机的帮助下金榜题名。这一图案的运用,拉近了产品和受众之间的情感距离。此外还有门神、喜娃、罗汉等图案,都在当代广告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对广告设计者来说,产品主题与观众之间是一种物与人的沟通关系。而选用了人物类的吉祥图案后,这个人物形象就成为产品或主题的代言人,成为一种人与人沟通的桥梁。看到这些有着吉祥寓意的人物后,受众会由衷地产生一种认同感,使传播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吉祥动物图案的运用

自人类文明诞生开始,被驯化的动物就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在动物本身属性、文化环境和审美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很多动物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将吉祥动物图案运用到广告设计中,能够借助于图案本身的寓意,获得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被奉为神灵之物,所以人们常常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龙身上,认为龙象征平安、团圆和吉祥。在一则名为《》的公益广告中,画面主体是一个青花瓷盘,盘子中间是一条大龙,大龙的周围围着几条小龙,唯有盘子的最下方还有一个空缺。而在盘子之外,另一条小龙正在疾驰飞来。图中的寓意是非常明显的,盘子正中央的“龙妈妈”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小龙则代表着祖国的各个地区。随着1999年的到来,澳门这条飞驰的小龙,也离祖国母亲的怀抱越来越近了。广告既用龙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又用龙的寓意传递出了对团圆的向往。鱼和“余”同音,有着富余和幸运的含义,也是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吉祥图案。2010年可口可乐的新年广告就对鱼的图案进行了有机运用。作品采用了剪纸的形式,四条大红色的剪纸金鱼首尾相接,将可口可乐的中文标志围在中间,既营造出了一个喜庆的氛围,又表达出了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剪纸金鱼图案成功拉近了可口可乐这个洋品牌和中国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吉祥动物图案的运用,不但能使画面呈现出新颖的视觉效果,而且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为观众所认同,从而获得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3.吉祥植物图案的运用

植物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中国艺术创作历来有托物言志的传统,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吉祥、平安、高尚等美好寓意的化身。将植物图案和当代广告设计有机结合,同样能获得借物传情的艺术效果。中国素有“竹子之乡”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更是形成了丰富悠久的竹文化。竹子枝干挺拔,竹叶繁茂,四季常青,所以被视为平安、希望和坚韧的象征。汶川地震时期的一则公益广告中,整个作品中没有一个文字,只是三竿竖排并列的竹子,这三竿竹子有着结实的竹节、挺拔的枝干和含苞的竹芽,并列在一起,正好组成了一个“川”字。竹子的挺拔象征着汶川人民在大灾面前的顽强,结实的竹节代表着全国人民在大难面前的团结,而含苞的竹芽则象征着汶川美好的明天。尽管没有一个文字,但是深刻地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以及对汶川重建的信心。在腊月寒冬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常被民间视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事以及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在中国移动新春积分回赠的广告中就使用了梅花图案。画面采取了中国画的折枝式构图,一截梅枝从左侧的画面伸出,上面开满了桃红色的梅花。在萧瑟的寒冬,看着这些怒放的梅花,一股勃勃的生气扑面而至。而广告的创意之处,在于梅枝上并不是真正的梅花,经过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梅枝上的梅花是一个个经过精心包装的、梅花形状的礼盒。桃红色的梅花突出了新春的喜庆氛围,而一个个“梅花礼盒”将中国移动回馈客户的意愿进行了艺术化地表达。这则广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有机运用,又有结合实际的独到创新。因此,对吉祥植物图案的运用,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并使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得到丰富和深化。

高项论文范文5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一味地压制使之顺从,也不能机械地照搬教条,要采取“理解教育”对策。真正的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前提。理解是双向的,但首先是对学生的理解,才有学生对教师的理解。经常性的师生对话是增进理解的主要手段。师生对话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更重要的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在对话中,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诉说,诉说的问题并不是都可以很快解决的(受条件所限),要对学生进行劝慰和安抚,不能进行压制和讽刺挖苦,否则适得其反。

2.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就业观念,把握现实,迎接就业挑战

(1)“理解教育”最重要的是“理解自己,创造人生”。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以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认可不完美的现实;帮助学生矫正心态,使其拥有一颗“平常心”。

(2)引导学生走出择业误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由择业”“双向选择”就是“竞争上岗”。对于缺乏独立能力的高职生来说,焦虑不安是可以理解的。就目前职教中心的情况来看,存在学生对于就业“定位高”而错失良机的情况。要提高就业率,必须转变就业观念。一要转变非大型企事业单位不进的观念;二要改变操作工人只是简单的工序工的陈旧观念;三要改变只强调“专业对口”的传统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终身学习”的意识。

(3)培养竞争意识,传授竞争本领。如今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自信、自强、自立,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非常重要。职教中心要经常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向学生介绍人才市场的信息及动向,让高职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术,迎接就业挑战。

3.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高项论文范文6

各个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风俗,是乡土资源的重要部分,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以本地的历史风俗、风土人情作为乡土案例,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加深对家庭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自觉提高学生的文化情感,成功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述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与生活》第四课“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一节课的时候,笔者根据所在的地方广西历史文化风俗特点来展开教学。

如可以向学生讲述广西修建历史文化博物馆、定期维修历史文化遗址、举办民歌节等,通过这些措施来保护广西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所流传下的民族文化;并且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向世界各国介绍广西本土的文化。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加深了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成功达到教学目的。

二、以本地的时政例子为乡土案例展开教学

本地所发生的时事政治新闻,是学生所熟悉的信息并且可以感知的事例,所以是乡土案例的一个重要内容。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本地的时政例子作为乡土案例展开教学。现在的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从整体上来说落后于时事政治发展的形式,距离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也比较远。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社会问题的敏锐感,应该以本地所发生的时政例子作为优质的乡土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材内容,使本地的时政案例与课文中的理论知识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这样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带给高中政治课以活力。本地的时事政治案例,主要是学校所在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上所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