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顾城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顾城的诗歌

顾城的诗歌范文1

一、色彩艺术在诗歌中的展现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在绘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来说,色彩的冷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感。而诗人对于色彩的感知并不比画家差,甚至更喜欢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表现色彩,以期达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对感情的抒发起到助推作用。在诗人的眼中,色彩不仅仅是一种颜色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用来表达情绪的符号。对于顾城而言,更是如此。

在顾城的诗歌中有大量的色彩运用。例如他在《感觉》中写到:“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之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1] 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满满的颜色,诗人撷取“灰”、“红”、“绿”三种色彩,将“天”、“路”、“楼”、“雨”染灰,又在这灰色的背景里画出一“红”一“绿”两个孩子,简单几笔便勾勒成了一幅令人遐想的印象派画作。这三种颜色的展现与运用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冷暖对比效果,对于顾城想要传达的“感觉”这种抽象情愫有着相当精妙的烘托作用。又如《水乡》中呈现的“淡紫色的风”、“鲜黄的油菜花”、“绿麦的骚动”等诗句中鲜明清新的颜色点缀在字里行间,无疑为水乡增添了灵韵之气。再如《雨行》中写到:“云灰灰的\再也洗不干净\我们打开布伞\索性涂黑了天空……”,诗人通过“灰”、“黑”两个属于暗色调的颜色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暗示出作者低沉的心理状态。顾城在诗歌中以色彩来传达感情,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与美感享受。

二、线条艺术在诗歌中的运用

线条在绘画作品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造型手段,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在一幅画面中,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和运动的方向,线条的浓淡干湿、轻重枯涩、流畅舒缓、疏密散聚、零乱齐整等,均能传递出不同的精神信息、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意味。[2] 顾城曾自学过素描,他的画作大都是以简单又流畅的粗线条大致勾勒,不加修饰,体现出一种极简和充满童趣的画风,这正与他的诗歌风格相互呼应。

在顾城的诗中,多是用几个简单意象随性串联组合,便意味悠长。例如《小巷》中:“小巷\又弯又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诗人只是非常简练地用“小巷”、“钥匙”、“墙”三个意象便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画面,这就像是一个粗线条的速写,虽然简单却足以传神,我们从中可以想象出在深邃的小巷里,“我”敲打厚墙的那份渴望。又如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诗人写到:“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绿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顾城以一个孩子的方式任性地画下“自由”、“早晨”、“爱情”等具象和抽象的事物,其中自由曼展的线条或是潇洒的描出轮廓,亦或是在某处稍加雕琢。随着线条艺术的表现,我们可以感悟到不同心情中的顾城,却是一样的随心随性。

三、虚实结合与对比形成独特的构图

顾城的诗歌范文2

她让他的生命,多了爱情

顾城是一个清澈而又变幻不尽的人。一双眼睛,单纯又丰富深邃。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性格:多变也始终不变。

他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如果没有谢烨,他的一生也许就像他说的,和诗一起度过。是谢烨,让他在只有诗和写作的生命里,多了爱情。

1979年7月,距离顾城23岁的生日还有两个月。在一列自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上帝带给了顾城这一生最珍贵的生日礼物——谢烨。

谢烨是一个优雅的人,有着清亮的眸子。她站在顾城旁边,笑容婉转,轻灵,像极了春日,像极了软风。这样一个女子,满足了顾城对一个女人的所有想象。所以,一向孤僻,迟疑,眼睛永远直视前方,不看任何人的顾城,第一次目光倾斜了,轻轻地落在谢烨的身上。他感受到她,感受到她颈后飘动的柔软的发,感受到她的笑和光亮如星的眼睛。她的眼睛,又大又美,深深的,像是幻梦的鱼群。就连嘴角和鼻线,也有一种金属的光辉。

顾城陷入了爱情,无法自拔。

他给谢烨念他写过的诗,讲起电影和童年。谢烨认真地听着,好像那声音是出自她的心,是她无数个暗夜无数遍祈求想听到的声音。

火车由黄昏进入暗夜,周围的人陆续睡去。他们望向窗外,看到满天闪着银辉的星星。顾城和她都没有说话,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有他们知道,一切都改变了。

谢烨原是北京人,因父母离异,12岁时到了上海。顾城祖籍上海,长在北京。两人都曾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来去去,无数次的擦肩和转身,命运终于让他们相遇。那年,谢烨21岁,在顾城的心里,像一片清凉的树。

遇见谢烨以前,顾城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那里有老婆婆深夜洗衣时唱起的安徽歌谣,有姑姑哄他睡午觉时讲过的战国故事,有姐姐制作的纸苹果和不倒翁,有父亲无论怎样奔跑,都放不起来的布风筝。但此刻,穿过薄薄的世界,他听到谢烨的声音,感受到她的目光,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她活着,生长着,和他一样真实。

他害了相思,因为谢烨。因为谢烨,猛烈燃烧。

火车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太阳从海河上明晃晃地升起来,黑夜逝去,进入了清晨。顾城好像突然惊醒了,他知道这一刻正在逝去,过了这一刻,谢烨对他来说,就会成为永远的幻觉。他感到恐惧,但天生的腼腆又让他无法开口向她索要地址。看到谢烨还在冲他笑着,他却愤怒起来。火车到站了,他掏出纸片,写下住址,把纸片塞到谢烨手里,样子礼貌又满含怒气。

他不确定谢烨是不是真的会按他给的住址去找他。他应该说一句话的,告诉她:你一定要来找我,按照上面这个住址。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他想,他一定是被自己的懦弱惹恼了,以至于在她面前,也没办法装得高兴。但他又有着顽强的自信,相信谢烨会来找他。

谢烨真的去找他了。一路上,她念着顾城给她念过的那首诗:

“漫天的星星都看着我的时候,我觉得最美丽的不是星星。而是这个小小的蟋蟀的歌声。一个小虫子,拉着它的琴,在一个很小的土洞里,不是为了赢得观众,只是因为热爱。这个蟋蟀和我们的人一样有它的生命,它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支歌曲。”

谢烨轻轻念着,眼前浮现出顾城的影子。她只想快走几步,尽快穿过这片长满白杨树的小树林,尽快见到那个喜欢蟋蟀却不喜欢星星的顾城。

她是如此想念他,就像大海里的小木片思念着陆地,就像受伤新愈的鸟儿思念着天空。

她对于他,就像空气对大地

第二次见面,开门的是顾城的母亲。她好像已经知道了谢烨会来,开口对她说:“呵,这就是顾城的维纳斯吧。”一向开朗的谢烨脸上不由得泛起了红晕,原来她并没有会错意,他是希望她能来找他的。

为了排遣思念,他曾多少次在家人面前提起她啊!

顾城出来,还没睡醒的样子,黑钢笔插在口袋里。他给她讲哲学,讲灵魂和虚无,讲最初的自我,讲存在……可他真的不该给她讲哲学,因为他衣服上的墨迹惹人发笑,她没办法做到严肃。

离开时,顾城送谢烨。她问他,会给她写信么?顾城说会。写多少呢?顾城用手比了比,那厚度至少相当于两部长篇小说。

书信频繁地流转在北京和上海。但很快,再频繁的书信也难以慰藉他们的相思之苦。由于谢烨每周有几个晚上都要到徐汇区的业余大学读书,为了不耽误谢烨的学业,顾城说服家里人,在上海武夷路买下一套房子。这里离谢烨在遵义路的家很近,顾城总会在她快放学的时候,去学校门口接她。在一片星光中,并肩送她回家。

顾城给谢烨讲安徒生,讲法布尔,告诉她路边的草怎么结出果子,瓢虫有多少斑点。他的表情那样神气,在别人看来,那是属于一个贫寒诗人的清高,只有谢烨了解,那是他全部的内心世界。

1983年8月8日,顾城和谢烨的爱情终成正果。他们在北京安了家,开始了真正形影不离的生活。一起买菜,一起逛街,一起去街上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顾城常常对他的朋友顾晓阳说:“谢烨对我,就像空气对大地,一分一秒都离不开。”即使创作,也是顾城口述,谢烨记录。出国后,顾城固执地不学英语,不学开车,因为谢烨学了,他再学,就是浪费生命。

她不像在过日子,而是在过小说

如果没有李英,顾城和谢烨会一直幸福下去。在地球的另一端,新西兰那个只有两千人的激流岛上,他们会一直相依相伴。就像顾城说的,用一生默默地注视她,一起在爱的光波中,战胜死亡。

可李英的出现,成为顾城和谢烨感情最深重的裂痕。

顾城和李英在1986年的昌平诗会上认识。当时以顾城为首的朦胧诗很受打压,有个老批评家批评顾城,李英不仅力挺顾城,为顾城辩护,甚至在会场上情绪激动,为顾城失声痛哭。

次年,在顾城和谢烨出国前,李英当着谢烨的面,与顾城互诉衷肠。顾城也如实告诉谢烨自己喜欢这个女孩。

谢烨是宽容的。就像她说的,她中了儒家的毒。真心想让每个人都快乐,她用卖鸡蛋的钱给李英买了去新西兰的机票,三个人开始在激流岛上共同生活。她笑着告诉李英关于顾城的很多事,他的脾气,他的爱好,他最喜欢的颜色,他最得意的诗……

从谢烨那里了解顾城后,李英很会投其所好。以致后来顾城对李英说:“我们两个天生是一样的,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谢烨正好经过窗外。

谢烨无数次想过离开,给他们最好的成全。但她知道,没有她,顾城是活不下去的。只是,她的每一天,都不像是在过日子,而是像在过小说或者过喜剧。每一分钟都在演戏,观众就是自己曾经最爱的顾城和夺走了自己挚爱的李英。

她累了,需要一个依靠,连上帝也开始可怜她了,特地给她派来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大鱼。大鱼明白谢烨挣扎于顾城和李英之间的纠结与痛苦,他说:“你是这般大度宽容、优雅知性的女子,这样的你,不该受这样的委屈。”谢烨心动了。

对谢烨来说,顾城和自由就像鱼和熊掌之势,永难周全。她选择了大鱼,决意离开顾城,带着不能被顾城容下的儿子小木耳,重新开始生活,重新找回自由。

但谢烨容得下李英,顾城却难容大鱼。容忍李英是谢烨对顾城的成全。而谢烨追随大鱼,对顾城来说,却是背叛。

他们开始争吵。1993年10月8日, 激流岛上,顾城用一把斧子砍死了谢烨,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年仅5岁的儿子。

顾城曾问谢烨:“我们在火车上相识,你妈妈会说我是坏人吗?”

谢烨说:“没人说你是坏人,火车开来开去,上边装满了人,有好有坏,你都不是,你是一种个别的人。”自始至终,谢烨给顾城的爱都是温暖的,只是那温暖里,被顾城硬生生地牵扯进哀愁。

顾城的诗歌范文3

故事一:言而无信,两败俱伤

忙了整整一年,年终结算,有位年轻的业务人员按原定计划,他可以拿到3万块钱的销售提成,这位业务人员美滋滋地盘算着,这下可热热闹闹地过个好年了。当他要求公司兑现时,却发现老板支支吾吾,一会儿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一会儿说提成比例的百分点算错了,始终不愿马上兑现给这位年轻的业务人员。刚巧,在这时,公司有一笔货款要他去收,差不多也是3万块。这位业务员一不做二不休,把钱收了,拒而不交。于是,他和老板由原来的争吵,最后双双动起了拳头,并闹到了派出所。最后的情况可想而知,这位年轻的业务人员因私自侵吞公司的货款,按照有关法律条例,被法院判了有期徒刑,而这位说话不算话的老板,也让客户和他的员工纷纷远离,公司的生意一落千丈,很快就倒闭了。

真可谓,言而无信,两败俱伤。本来一个好好公司,因为老板的失信和业务人员对法律的无知,区区3万块钱,造成这样的后果实在是可惜。如何预防这样的经济纠纷呢?

首先,业务人员在进入公司从事销售工作时,就应该同公司签订劳动就业合同、提成报酬合同等,以便今后如果发生纠纷,才有有力事实依据。而不能凭借自己的冲动,做出对自己和今后非常不利的事情。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要遵纪守法,不然的话吃亏的是业务人员自己。本来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准备欢欢喜喜过个春节,却因为自己的冲动与无知而变成了阶下囚。

其次,作为老板,创立一个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在现在的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情况下,每向前走一步都是很难的,一个好的业务人员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如果他的销售提成是3万元的话,那么他一定为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老板不但要给他应得的劳动报酬,还应当要再给予奖励。言而无信不仅失去了优秀的销售人才、忠实的员工,还失去了客户与市场,这样一败涂地是必不可免的。

故事二:缺乏沟通,流失人才

另一位业务人员和他的公司有签定的各项工作合约,按照规定他也拿到了相应的销售提成。当然,在这一年走南闯北的酸甜苦辣却没有人会了解,为了销售公司的产品付出多少牺牲也不会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当他在财务会计那里拿完应得的销售提成的同时,向老板递上了一份辞职报告。老板非常惊讶,我该给的钱一分钱没少,说话是算数的啊,为什么会辞职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老板问他为啥要离开公司时,这位业务人员回答他是,我通过一年来独立的操作市场,我已经学到了丰富的销售与市场的管理经验,为公司销售了几百万元的产品,同时公司也给了我相应的报酬。但是,现在有一家我认为非常好的公司,要我去做经理,因为我现在完全可以独立操作了,我相信我会做得很好,因为那个公司非常有前程,而且薪金也比现在高,所以我选择辞职。

一个对公司业务流程非常熟悉的业务人员离开对公司来说是个损失,可怕的是他手头有一批忠实可靠的客户也随他一起加入了对手的竞争行列。一位优秀的业务人员经过一年来市场一线的锻炼,对公司来说是个宝贵的人才资源。由于公司的管理失策,让其流失,为对手培训人才,这是管理者最愚蠢、也是最失败的。这位老板悔之晚矣!

如何才能留住优秀的业务人员呢?请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职务留人和待遇留人这4个方面。

一、事业留人

职业生涯计划是业务人员进入企业之后,根据具体个人的条件和知识背景情况,由员工和管理者一起探讨的。让员工在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企业一起成长、一起发展,既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又可让业务人员为自己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不愿离开企业。好的职业规划对销售人员有着重要作用。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大的跨国公司学习。例如:美国微软公司是全世界最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的公司。因为,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制定有“职业阶梯”文件。其中,详细列出员工进入公司开始,一级一级向上发展的所有可选择职务,以及不同职务需具备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包适相对应的薪金待遇,使员工在来到公司之初,就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二、感情留人

现代的企业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尤其是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因为业务人员流动性大,他们长期在外,企业不能对他们像放出去的小鸟,不管不问;要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加强交流,要了解业务人员在外的困难和苦衷,比如他们在外的衣食住行,口袋里有没有钱等,尽可能做好他们的后勤工作。往往在员工的生日或节日之时,打一个问候电话,就能体现企业管理者对下属的重视和尊重,用充满温情的方法,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用真情留住业务人员。

三、职务留人

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使业绩突出的销售人员总是不断产生升职的念头,业务人员想升主管,主管想当经理,所以,对业绩突出的人员“封爵”,给他们荣誉和表扬。如,企业设立销售精英、金牌销售、销售大王等称号,鼓励大家学习,优秀的经理给他们加个总字,也未尝不可。

四、待遇留人

金钱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工作动力,也是所有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硬件”。越有能力和销售经验的人员,他们获得报酬也应当越高。薪金是人才的价值,是业务人员发挥能力的物质动力。尽管薪金不是决定业务人员留与否的惟一因素,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工资越高越吸引人。一套有效的薪资系统可以不断激励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创造好的业绩。比如,薪资用80:20理论,奖励20%优秀的业务人员,60%中间的让他们有着压力,而剩下的20%差的销售人员应给予辞退,建立一个有奖有惩的薪资系统。留住优秀的业务人员,使企业的销售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让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故事三:管理技巧,用人留人

有个30多岁的业务人员,为了销售公司的产品,整整一年没有回过家。到了年底,回到了公司,他创造了全公司销售第一,获得了销售冠军的称号,非常高兴。按照公司销售提成比例的规定,他也应该得到3万元。而庆祝会开完后,他却只拿到一万块钱的销售提成。此时,他十分恼怒,准备找老板谈谈,大干一场,然后拍桌子走人。就在这时,老板约他去吃年饭。当他匆匆忙忙赶到酒店时,一下子傻眼了,在酒店的包厢里,除他一年没见的父母亲和他的妻儿,没有旁人。老板笑呵呵地说道:“来来来,辛苦辛苦,好好吃一顿团圆饭吧。”然后,对他的父母亲说道:“感谢两位老人,为公司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我代表公司向二老表示深深的敬意!送一万块给你们过个好年吧。”又对他的妻子和孩子说道:“对不起你们,公司对你们关心不够,这一万块是给你们的,是要奖励你们,因为你们有一个好丈夫和一个伟大的父亲,就是陪你们的时间太少了!”这时,这位业务员再也忍不住了,哭着说道:“老板!你放心,明年我一定还是最优秀的!”人性的管理,人心的沟通,那是管理工作中的更深层次的运用,这位老板不但运用现代生活中诚信的艺术,而又巧妙地将管理艺术运用得淋漓尽致,但是他毕竟是生意场上的老板。

顾城的诗歌范文4

真正成功的投资者,通常都会花上很长的时间来审视自己,琢磨出自身性格的长处、短处,再参考别人的策略,为自己量身订造一套配合性格的买卖系统,然后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书中提出建立投资系统并严格遵守投资纪律,只有这样,投资者才有机会赢多输少。此外,投资者还须时刻保持平常心,放弃赌徒心理,坦然面对自己有时惘然无知、有时犯错的事实。

除了人与人性格上的差异外,男女两性在投资上的性格也有很大不同。

事实上,女性投资者人数众多,一般的平均回报率都优于男性。老曹认为,这是因为女性不耻下问,乐于听取意见;男性则较刚愎自用,不肯止损。不过能成就大事者、赢大钱者,却往往需要自我、不服输、坚持下去的性格。

男人的野心永不知止,性格大开大合,赚钱最终目的只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女性太容易满足于不俗的现状,一旦拥有,便很怕失去;宁愿安安稳稳,也不肯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因此,知足常乐的女士往往只能成为小富,赚取亿万之财的则多为男性。

此外,《论性》还认为,能看透两性关系者,更会明白何谓“选股犹如选妻选婿”的道理。娶妻求淑女,选择妻子时,贤良淑德较漂亮性感重要。只有无知少女才会在街上结识男朋友,当晚便私定终身。投资股票亦然,没有业绩的新上市股份只宜玩玩。只有上市超过一段日子、董事局作风正派以及经历过经济起伏的股份,才值得认真对待,重注下手!

顾城的诗歌范文5

在华语片的范畴内,根据真人事迹改编的电影多半是主旋律题材,比较老气、陈旧。《滚蛋吧!肿瘤君》则是一部具有现代气息的真人事迹电影,它讲述一个年轻小姑娘生命里最后的时光,正是因为年轻人持有对待生活的乐观、喜感态度,也让影片采用轻喜剧的基调和节奏。由于这是一部群众基础很强的影片,简单的故事框架似乎也没有过多的人去追究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改编上,细节的处理是不是可以变得更成熟,比如熊顿的“二”的喜感是否是残酷现实下一种病态的强颜欢笑?她的这种“二”和没得病前有没有些许差别?她的内心戏是否隐藏的一面?在影片上没有这些细节呈现,不过还是那句话,平铺直叙的抗癌故事就足以让很多人哭成狗了。

女性受众元素比重大

男神吴彦祖在本片中成了花瓶,也成了女性视角里被扑倒的对象。甚至我们会看到摄影机对准吴彦祖的光都是花痴型,这一组爱情关系就算不是生死恋,也大大满足了女观众对爱情的幻想,毕竟这个男医生是吴彦祖啊!如果要把吴彦祖的出场以及各种大幅度的特写,看成是《小时代》里的镜头语言也不是毫无根据,因为这个花痴单恋性质的爱情戏其实挺令人费解的,也就是说其实熊顿和吴彦祖饰演的医生的互动还不够,还没有到那种让人觉得他们就是爱了的节奏,从某种意义上说,吴彦祖就是用来遗憾的。

抗癌电影=全民电影

顾城的诗歌范文6

也许因为格拉斯哥的知名度并不高,所以这座城市的价值很容易被低估,可是一旦走进它,你就会被它深深吸引。这座最典型的苏格兰城市,喧闹并充满黑色幽默,到处都洋溢着一片生机,风景令人沉醉。

 

同英国的大部分城市一样,在格拉斯哥,一见到阳光就会很开心。一年中有一个月每天都是阳光明媚,白天温度在20℃以上,剩下的11个月是不定期的阴天下雨,各种大雨、小雨、太阳雨……跟据当地人的经验,风雨交加的时候就别打伞了,绝对会吹坏的。

 

格拉斯哥(glasgow)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与第一大商港,英国第三大城市,位于中苏格兰西部的克莱德河(r. clyde)河口。格拉斯哥的城市名源自布利屯语中的“glas cu”,意指“绿色的空地”。

 

格拉斯哥拥有英国最优秀的大都市艺术展览馆和博物馆,在这里生活,不时常逛逛画廊和博物馆,确实有些辜负“圣眷”的感觉。格拉斯哥大学附近的kelvingrove 艺术馆是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不仅有木乃伊、中世纪的武士盔甲,也有波提切利、莫奈、毕加索的名作,当然更少不了格拉斯哥四人组和麦金托什的著作。展厅中央悬挂着上百个白色石膏光头人脸雕像,有的笑逐颜开乐不可支,有的愁眉苦脸神情扭曲,表情各异,不管打在上面的灯光变幻成何种颜色,都与大厅四周维多利亚风格、涡旋浮雕花纹的凝重立柱,形成绝妙的反差和张力。博物馆门厅有深邃的穹顶,巨大的管风琴总会在周末中午演奏两小时,不少当地人都会专程盛装前来聆听美妙的乐曲。

 

格拉斯哥的过去和未来总是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古典和现代的奇妙融合随处可见。街头巷尾,常常看到古老庭院里摆放着现代感十足的抽象雕塑,又或者墙面古旧温润的大厦,装饰着硬朗金属的浮雕,1999年被命名为“英国建筑设计之城”。市中心女王大街上的royal exchange building是一座华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已有将近两百年历史。它的主体部分是gallary of modern art,简称goma,虽然1996年才开张,却是伦敦以外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格拉斯哥是苏格兰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英国造船业中心,同时是苏格兰主要文化中心,著名的格拉斯哥大学创建于1451年,是英国第四古老的大学。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在英国的文化和商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格拉斯哥大学同时也是是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缔造者之一 ,以及有“英国的常春藤联盟”之称的英国罗素大学集团(russell group)的缔约成员。

 

16世纪初,格拉斯哥已是英国重要的宗教与学术城市,也是苏格兰对美洲贸易的重要中心,许多商人从美洲大量输入美国烟草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白糖,然后再转售至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方。到了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时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国第二城市”的美誉。据说,当时全世界的船只和火车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制造的。

 

到了20世纪初,因为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格拉斯哥的经济开始衰退。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更被视为格拉斯哥历史的黑暗时期。当时,重工业的没落导致失业率高涨和生活标准的降低。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许多金融公司的迁入,格拉斯哥的经济有了明显改善。1990年,格拉斯哥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吸引了更多游客;2003年,又被选为“欧洲体育之都”。格拉斯哥是凯尔特人足球俱乐部和流浪者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城市。两家俱乐部的足球场分别是celtic park和ibrox stadium。格拉斯哥也是2007年苏迪曼杯羽球赛的主办城市,苏迪曼杯亦羽毛球赛曾于1997年在格拉斯哥举行。

 

格拉斯哥市素以热情友好的市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驰名。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音乐之都”的城市,其音乐风格的组成元素也是丰富多元的。首先,它是另类和地下摇滚的发源地,孕育了无数支摇滚乐队,从上世纪80年代的orange juice,到上世纪90年代的travis,再到近十年间撼动了英伦乃至整个欧洲摇滚乐坛的独立摇滚组合franz ferdinand,以及曲风小众的snow patrol……另一方面,古典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也可以在格拉斯哥大放异彩。经久不衰的民间音乐盛典,非一年一度的“格拉斯哥风笛节”莫属。这个被称为piping live的盛大活动,每年8月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几百只风笛乐队前来参加世界风笛锦标赛。那段时间,好似一夜之间,全城的男人们都穿上了传统苏格兰裙,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风笛声和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