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年级作文大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年级作文大全范文1
98分——始料未及。
校对答案之后,再仔细翻阅了一会儿。
仿句,本来就是对的,也不能这么说,对参考答案来说,它是错的,开始复习的时候,谁都知道是九年级的老师来批改,但是谁知道七年级的人数多得要命,竟然比九年级的人数还要多两三百人。我无奈地叹息,这几分本来可以“名正言顺”的加入我语文分数这个队伍,要是这道题不扣,我也可以跻身在一百分之上的队伍中了。
阅读短文——我还是败在这里了吗,说真的,阅读理解和思想品德几乎一样,都是在文章中找出正确的句子再加分析就ok了,可惜的是,无论我怎么去“理解”,我的思路总是不能和出题人的思想一致,这使我进入了一个相当冷漠的世界,出题人似乎偏偏要我难堪。对于做阅读理解来说,我就是一个“菜鸟”,这没什么好说,即使我博览群书到别人都达不到的境界,尽管我和阅读理解之间的“摩擦“也不下六年,但是我和他的距离依旧很远,我读懂了文章意思,但出题人这种客观的想法,总是会让我所写的答案,和我心灵上的”答案产生很大的差距,我只好再去背那一些“正确”的解题方式,这是我突破阅读理解这道“大关”的唯一出路。
最后一个扣分最严重的,无疑就是作文。
算一算,扣了9分呢。小学老师早就告诫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为什么?还用说么,为了作文,为了这个占尽风头的考试必考题目,作文在这次期中考试里占了40分呢,占了三分之一的分数。
“改卷的老师是九年级的老师,他们是按照中考的标准情况改的,作文至少要被扣掉6分。”看上去总是“经验老成”的小学语文老师曾经这样海阔天空地说到我们中学时会出现的某某情况,说的最多的,就是古文和作文。
古文可以,至少在这次考试里我没丢一分,除了平时的背诵,我还记得小学时代那段“痛苦”的经历:三年级“周而复始”地读论语,四年级“周而复始”地读宋词,五年级背诵知识大全里234首古诗,六年级重新再背;期间一直在背《小学生必备古诗文78首》,六年级
背世说新语背了整整65首,印象深刻,只不过班上的人除了王佳颖以外别的人都没饱尝过这种滋味。
说得都心酸,因为我即使是这么辛苦地学习,还终究是不如意。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还能在班集体中跻身前五名。我依旧可怜着我那白白失去的仿句的2分和作文的6分。但毕竟别人和我的情况都一样,毕竟——考试就是冰冷的战场,最后突出重围的不止几个人,可他们唯一和我们不同的,就是他们知道如何防御别人的攻击,知道怎样才能守护自己到最后一刻,而我们不知道,我需要的,就是明白出题人为什么要把这个题目放在这里,他有什么意图,这样一来就明显会简单许多。
七年级作文大全范文2
法,
有 法 之 后 求 其 化 。
―― 郭沫若
【教学背景】
2014年10月湖北省教学研究室下发了《关于举行湖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的通知》,比赛的主题是“作文教学”。我所执教的《与师同行――写人作文指导》有幸参加了此次比赛。
作文教学无“章”可循,无“序”可依,可选的点十分多,有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等。选择什么内容教呢?湖北省教研室蒋红森主任曾经说过:“一堂作文课指导什么,指导多少,这个问题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为此,作为执教者的我选择教学内容时,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经验毅然决定、也没有突生一计仓促决定,而是精心设计了一张《写作情况调查表》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写作现状。我一共调查了七年级学生112名、八年级学生122名。通过了解我发现,学生常写的人物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妈妈、老师、朋友。写作中80%的学生都知道可以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89%的学生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另外,我在与老师们交流学生写作现状后发现,再鲜活的人物形象,只要一进入学生的作文,常常会变得脸谱化。特别是涉及到写人物的作文,脸谱化现象更为严重,“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和绝对完美的爱心充斥着学生的作文,上百个学生的妈妈、老师、朋友的形象惊人地相似。看来写人的作文,学生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来写,因为似乎有很多内容可写,但由于不会选择素材,又使他们所写的人物特点不够突出。分析学生写作现状,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对象缺乏审视,模模糊糊,不明不白,结果要么是凭空捏造,要么是言不由衷,要么是人云亦云。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作文对象呢?审视作文对象就是对作文中要表现的某个人物进行认真地感受、审察和分析。这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走近”人物,感受人物的形象气息;“亲历”事件,在事件的细节中寻求具有表达价值的信息;“进入”场景,捕捉那些能够触动情弦的画面……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作文对象,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近”“亲历”“进入”……
因此,我认为高效益的作文指导不在于教师告诉了学生一些什么方法,也不在于提出了一些怎样的要求,关键是要有恰当的办法引导学生进入体验自己作文对象的过程。因此,“恰当的办法”“引导学生体验”成为我思考如何指导学生作文的突破点和难点。
【教学实录】
一、寻找真实
师:这次来武汉,和不少大学同学见面,回忆起校园生活和我们的老师,大家有说不完的话题。说起“老师”,同学们知道,人们最喜欢把他们比作什么?
生1:燃烧的蜡烛。
生2:春蚕。
生3:辛勤的蜜蜂。
生4:园丁。
(学生说完后将其板书到黑板的左侧)
师:我把“写老师的语句”百度了一下,有一千多万条相关信息,刚刚你们所提到的词语在其中出镜率都很高。有一个获“赞”87的语段,是这样写老师的,“老师,您像”全班齐读。
(屏显,生齐读)
老师,您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一朵朵小花;老师,您像我们的母亲,给予我们关爱;老师您像伟大的建筑师,给我们搭建知识的殿堂;老师您像路灯,给我们照亮方向。
师:你们,觉得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生(齐答):美。
师:美在何处?
生1:这段话把老师的无私奉献都写了出来。
生2:这段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师比作了园丁、母亲、建筑师、路灯,从而表现了老师的特点。
生3:这段话是排比句,从多角度展现了老师的特点。
师:既然大家觉得写得不错,那当我们来写自己的老师时,不就可以来借鉴一下。数学科代表,你们的数学老师姓什么?
生:姓吴。
师:请你将语段中的“老师”改为“吴老师”读一下。
(生读)
师:体育委员,你们的体育老师姓什么?
生:姓黄。
师:也请你将语段中的“老师”改为“黄老师”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觉得用语段中园丁、母亲、建筑师、路灯来比喻我们身边的各具特色的老师,完全恰当吗?
(许多学生摇头)
师:为什么不合适?
生1:因为黄老师是男老师,怎么能像“妈妈”?(大部分同学都笑了起来)
生2:都用这些词来写老师,显得单调,感觉吴老师和黄老师都是一个人。
生3:吴老师才二十几岁,总喜欢梳着高高的马尾,更像我们的姐姐。
生4:风趣幽默的黄老师用“园丁”“母亲”“建筑师”“路灯”来写似乎不能突出他的特点。
师:是的,我们同学一起回忆老师的时候,也不是说他们像园丁、春蚕、蜡烛,反而是他们的鲜明特点让我们印象深刻。比如说我们最喜欢教《外国文学》的“五环”老师,她的脸是圆圆的、眼睛是圆溜溜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圆形的眼镜,合在一起共五个圆圈,另外又因为她姓敖,所以我们就爱称她为“五环”或“奥林匹克”。
师:同学们,小学六年中教过你们的老师也不少,肯定也有一位老师的一个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他的样子,或者他的一个动作、表情、口头禅,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吧!
生1:我的数学老师吴老师,虽然是一位男老师,但每每讲到尽兴处,总喜欢翘起兰花指在胸前一上一下。
生2:我的班主任张老师,在他的眉心处有一个黄豆大小的黑痣,当我们犯错时,他的双眉总会将黑痣挤得变了形。
师:刚刚你们在讲述自己老师的时候,也没有用“园丁、蜡烛、粉笔”这些词,它们只是长久以来人们给老师这个群体贴上的标签、符号。用这些标签、符号所勾勒出的是标准化的、高大全的老师形象,那么,当我们来写身边各具特色的老师时就要摒弃这些标签与符号,把老师的真实面貌展现在我们的文章中。
师:现在进入初中后,同学们又有了不少的新老师,通过短短几个月的接触,咱们班的哪位老师最有特色,你最喜欢呢?
生(齐):英语老师。
师:下面,让我们走近她,广泛收集素材,来一个“真实大揭秘”!我问你答,可要注意听我的问题哟,现在抢答开始。
(屏显)真实大揭秘
师:她叫什么名字?(生答)熊萍。
师:她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生答)女老师。
师:她用香水吗?(生答)不用。
师:她的外貌什么地方最有特色?
生:圆圆的脸、圆圆的身材。
师:狠抓基础的老师,在评定作业时,最喜欢用什么符号?
生:用字母。
师:十分符合英语老师的身份。当你们犯错了,她怎样批评你们?
生:班上批评后,给家长带电话。
师:铃声一响,她会按时下课吗?
生:不是。
师:同学们对熊老师了解的还真是不少,有没有你们关注到的,而我又没有问到的内容?
生:她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KITTY猫。
师:随着问题的深入,熊老师鲜活、真实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我们来写这个老师的时候,是不是一股脑儿将这些素材都用进去呢?为什么?
生1:不能,因为都写进去的话,人物就没有特点了。
生2:内容太杂,没有条理,没有主次。
师:看来我们要在这些真实素材中进行筛选,因为我们的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么筛选的标准是什么呢?
二、发现善美
师:古人云:文以载道。文,文章;载,阐明之义,明确指出文章是阐明“道”的,那什么是道?我们来看一看“道”这个字。
(屏显)
道:形声字。字从u,从首,“首”指“头”。“u”指“行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师:中国汉字十分神奇。同学们想一想“道”字为什么有“首”呢?人们认为,只有在头脑思想的指引下,才能选择正确的路。由此来看,“道”又能引申为哪些含义呢?
生:道德、道理。
师: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用文章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这就是写作的目的、筛选素材的标准。那么我们写老师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1:赞美老师。
生2:怀恋老师。
师:不错,你们都有当文学家的潜力、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位熟悉的作家,他们写老师的目的是什么呢?
师:首先,来看一看,巍巍写的蔡芸芝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全班齐读。
(屏显)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 魏巍《我的老师》
师:这段文字,魏巍写了老师的一件什么事?
生:老师假意用教鞭责罚我的事情。
师:那她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事情来写老师?
生:因为这表现了老师是一个温柔、善良、富有爱心的人。
师:《我的老师》中魏巍还选择了另外的几件事情来表现她的这个特点。如①课外教我们跳舞;②带我们观察蜜蜂;③教我们读诗;④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⑤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⑥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些都是魏巍亲身经历的平凡小事。这样的蔡老师,你们觉得美吗?
生(齐):美!
师:同学们可能还不知道,蔡老师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按照一般的审美来看,她长得并不漂亮,那你们怎么说她美呢?
生:因为她内心散发出来的温柔、善良让我觉得美。
师:现在,你们明白魏巍写老师的目的了吧?他抓住了蔡老师温柔、善良的特点,抒发了对老师的喜爱怀恋之情。下面这位老师大家一定也会喜欢。
(屏显)
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马及时《王几何》
师:这位老师你们喜欢吗?
生(齐):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呢?
生1:喜欢绰号的王老师,让人觉得平易近人。
生2:老师用介绍绰号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十分机智的老师。
师(结):看来你们和作者有共同的感受,作家写老师的目的,不仅仅因为他们是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温柔、善良、幽默、睿智的特点让作家无比喜爱、久久难忘。
(屏显)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
三、展现真善美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前面你们说到的最喜欢的熊老师,她的哪些特点让你们无比喜爱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看哪个组找的最独特,找好后直接写在黑板上。
(学生讨论,板书到黑板――老顽童、喜欢说叠词、讲诚信)
生1:充满童心是熊老师的特点,我们组会选择一组与她的最爱“HELLO KITTY”有关的素材,如她的办公用具都是HELLO KITTY、常常用有HELLO KITTY图案的PPT背景给我们上课,特别是一次圣诞节她扮成HELLO KITTY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师:哪些人会给赞?说一说原因。
生2:我点赞。因为这些事情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让我很有认同感。
师:还有哪个组来展示?
生3:讲诚信是熊老师的特点,我们组会选择布置作业的素材来表现。熊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利用课间完成作业,她先给自己定下上午布置作业,若未布置当天就没有作业的规定。一日,她家中有事,请假出去了,未能上午布置作业。当我们都能理解她时,她坚决按照规定执行此事。
师:哪些人会给赞?说一说原因。
生4:我点赞。这个组选择的素材很具有代表性,能突出熊老师的特点,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喜爱。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真实的素材,在真实的素材中寻求表达的价值。
(屏显)真实的素材,表达的价值
师:同学们,其实像老师一样陪伴我们成长的还有许多人。当我们用笔来描绘这些普通人的时候,也应该在生活中选择那些最细心、最本真、最温暖人心的小事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才是健康的写作态度,这更是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反传统技法讲授的作文指导课,是从写作人文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作文课。新的教学角度,改变了学生“谈文变色”的状况,笑声洋溢在整个课堂中;新的教学策略,改变了沉闷、枯燥的课堂,创设了轻松、快乐、自由的课堂氛围。
45分钟就在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中结束,就在一段段包含真情实感的描述中结束。“学生的生长”充满了整个课堂,“生长”即是变化、提升。这节课,学生的起点是“老师像春蚕、像园丁、像蜡烛、像蜜蜂”,终点是“充满童心的熊老师”“讲诚信的熊老师”,起点到终点的变化、提升,已经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真实大揭秘”的抢答环节是我所选用的“恰当方法”,有效地引导了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对象――熊老师,重拾身边那一个个蕴含“温度”的记忆。另外,“百度”“贴吧”“点赞”等极具时代特点形式的运用,也让学生能始终积极、兴奋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课堂除了高高举起的小手,还有小组合作时思维碰撞的火花,更有学生互评时热烈的肯定和由衷的建议。可以说,整节课,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散发着“生长”的气息。
当然,课堂还是有让人略感遗憾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范文选用这一方面。虽然,在选择范文时考虑了其内容要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及所运用的描法不同,但是两段都源于课内的文段,不能充分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另外,由于两个语段难易程度没有梯度,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些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的方面。
课虽已授完,但我将不断总结与提升,继续躬身于作文教学之路……
(马燕凌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三中学;443000)
【名师点评】
在以“写作技法”为主流的作文教学盛行的今天,马燕凌教师所执教的《与师同行――写人作文指导》如一缕春风给人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整节课,没有僵硬的技法讲解,只有生动的写作体验;没有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只有紧贴学生生活的情景回顾;没有枯燥无味的片段训练,只有体现时代特征的思维活动,处处都体现出了执教者在写作教学之路上的思考与探索。马老师由学生常用的词语和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在替换中发现人物的“标签”化、“脸谱”化,这样既在课堂上真实呈现出学生写作的问题,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产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老师貌似随意,实则是对学生口头作文表达的引领,为学生对自己老师的介绍埋下了伏笔。发帖、点赞给“学生展示”“学生互评”穿了一件时尚的“外衣”,让学生在写作中兴味盎然。
尤其是“真实大揭秘”抢答环节的设计,一组问题的抛出巧妙地点燃了学生收集素材的热情。最后,当马老师问到“同学们对熊老师了解的还真是不少,有没有你们关注到的,而我又没有问到的内容”后,那些依然高举的小手,足以证明老师带领学生体验自己写作对象过程的成功。这个成功让学生学会了在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是从写作方法到写作意识的突破和飞跃。纵观整节课,虽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浓厚的人文气息让我感到了一位年轻教师的思考、勇敢和创新。
(朱莉萍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443000)
趣联妙对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 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 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四川乐山凌云寺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上联: 见见见,非见非见,见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