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it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it技能范文1
数据中心管理技能扩展
由于所需的技能不仅仅局限于IT技能,还扩大到了IT、设施和安全管理等技能,许多公司发现越来越难以找到合格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
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专业协会AFCOM的CEO Jill Eckhaus说: “在过去,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单单关注IT。而如今,他们要做的事情要多得多。由于公司数据中心的空间所剩无几,并且遇到了电力和冷却方面的问题,所以对数据中心的领导者而言,在设施等其他领域培养相应技能显得极为重要。”
据AFCOM估计,到2015年,数据中心方面合格的高层技术和管理专业人才缺口达45%。
Eckhaus特别指出,AFCOM去年完成的一项调查发现,该协会近40%的成员声称数据中心的职位仍空着; 15%声称“要花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高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英特尔公司俄勒冈州数据中心负责核心服务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Neal Smith说,出现这种结果不足为怪。他说: “数据中心集合了网络、设施、业务部门、安全和存储等各部分,管理者必须了解所有这些组成部分。”
Smith强调,除此之外,遵守监管法规、能源制约因素甚至找到扩建场地等任务,这些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如今常常落到数据中心管理人员的肩上。
在工作中提高
纽约的7×24 Exchange International是一个知识交换中心,面向设计、构建、使用及维护信息基础设施的人员。该中心负责项目的副总裁John Oyhagaray说: “高级管理人员不会容忍下属怪罪于设施或者系统的做法。孤立地看待问题再也行不通了。在数据中心,每个人都要对系统的正常运转负责。”
他补充说: “IT管理人员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学点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
譬如说,由于电力问题以及向环保型计算迈进的趋势,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要了解电气系统和暖通空调等方面的一些知识。
“由于采用了刀片服务器等技术,计算机的部署密度大大提高。这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电力和冷却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英特尔的Smith表示,正是由于在15年里与专家们并肩工作的经历,自己因而获得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的知识。他说: “我会与设施小组愉快地合作,因为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这方面的大部分知识。”
卡地纳健康公司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Tim Mills说,自己最近在数据中心的升级过程中学到了设施方面的技能。这次升级是从有多个单一故障点的一级(Tier 1)电气架构迁移到四级(Tier 4)双总线基础设施。他说: “虽然我不必了解细节问题,但确实要了解各个主要部件; 还要知道万一我们遇到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it技能范文2
关键词:校企合作;共生;人才培养;ICT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55-05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也强调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如何有效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各地方、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困惑、压力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日渐融合,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适应产业发展升级,迅速培养ICT产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新形势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由原始积累转向效益扩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外向型转向内需型[1]。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成本提高、技术人员短缺、产品质量提升不快,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迁移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专业发展就必须与产业高端对接。
瞄准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高端对接,如世界500强、国内行业百强企业等。首先,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具有行业的引领性和代表性;其次,很多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培训认证体系,从低级到高级,是一个非常系统完整的岗位能力培养体系,代表了行业的用人标准;再次,由于行业内企业都认可龙头企业的技术培训认证,使职业院校按照企业技术培训认证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适用于行业内所有企业,使学习与就业天然畅通;最后,与这些行业典型企业合作,能使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始终紧跟产业的发展。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接思科、华为、H3C等名企,通信技术专业对接爱立信、华为、中兴等名企,学校的ICT人才培养标准就可以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对接上世界范围内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标准。但问题是,产业龙头企业招人的门槛都很高,不仅学历要求高,而且还要名校毕业,这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因为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与企业的人才输入不接轨,职业院校与这些名企之间往往没有实质性深度合作,这就需要学校寻找一种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吸引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二、“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种在生存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2]。共生模式是共生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相互结合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互惠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互惠共生指共生个体相互依存,相互获益,是最有效率、最稳定的共生模式。偏利共生指在不影响一方的情况下只对另一方有利。偏害共生指一方获利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3]。
从共生角度来看,学校和企业之间只有选择互惠共生模式,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综合各自的利益需求,全面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多赢”的共生关系。
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对于爱立信、思科、华为、中兴、H3C等ICT龙头企业,通常还有很多合作伙伴,比如a品商、工程外包商等中下游企业。招收大专毕业生的单位大多是这些大企业产品的中下游企业,提供的岗位主要有产品的售前、售中或售后,这些企业自身缺乏统一的用人标准,招聘渠道大多通过社会招聘;而产品提供商为了保证产品服务质量,对这些合作伙伴企业都有用人标准和要求,主要是通过技术培训认证来保障。由此,龙头企业、合作企业、职业院校直接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职业院校将龙头企业技术培训体系纳入专业培养体系,使专业培养标准对接产业用人标准,培养的学生获得技术认证证书,可以到合作伙伴企业顺利就业。所以,职业院校毕业生进不了跨国公司,并不意味着就进不了这个行业,关键是找准用人单位。
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认证体系和技术人员等级标准,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则称H3C)为例,H3C公司的每个技术类别都有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的等级划分,如图2所示。
H3C公司采用渠道销售产品,具体分为一级渠道(总、一级商)、二级渠道(包括行业金牌商、行业银牌商、商业金牌商、商业银牌商、运营商金牌商、运营商银牌商、区域金牌商、区域银牌商、认证商)。渠道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H3C销售渠道体系
H3C公司对合作伙伴除了注册资金规模、业务职责等要求外,对技术人员配置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要求总商的售前技术人员满足以下条件:5个网络销售专家,3个高级网络售前专家,1个IMC售前专家,2个云计算售前专家,1个解决方案专家。评定各类专家的标准是看是否持有相应的H3C认证证书。因此,H3C合作伙伴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非常看重是否持有H3C认证证书,H3C认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其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岗位用人标准。
H3C公司有完备的认证体系、认证培训教材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H3C合作伙伴优先招收持有H3C认证证书的大专毕业生,如果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中嵌入培训认证,使学生能获取相应的认证证书,就业时必然会受到H3C合作伙伴的青睐。H3C提供用人标准和培训资源,学校提供具体的培养过程,H3C合作伙伴稳定吸收毕业学生,三方就形成了互惠共生的关系,同时也形成了以H3C为核心的泛H3C合作联盟。
三、“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实践
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三网融合”的大力推进,企业对高水平的网络技术技能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非常大,除北京和广东外,江浙沪地区需求量呈迅速增长态势。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建于1997年,2006年通过江苏省特色专业验收、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验收,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了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更好地接轨,提升教学质量和层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紧密依托信息产业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思科”)、“H3C”公司开展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深度合作,遵循国际一流企业的职业资格要求,嵌入企业认证课程,设置企业职业资格认证要求,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全面推进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校企合作共建“校中企、企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岗位置换机制,打造“职业化、工程化、国际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探索以精英班为特色的杰出人才培养机制。
(一)校企确立合作机制与组织架构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思科、H3C等3家行业领军型企业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分别成立“华为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培养术学院”、“H3C网络技术学院”,以此为载体,在人才培养与输送、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与认证、兼职教师聘请、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条件建设、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双方设立理事会作为决策议事机构,理事长由学校领导担任,副理事长由企业领导担任,理事会负责审议学院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招生和就业等重大事项,下设学生服务中心、教师服务中心、资源开发中心等3个部门,如图4所示。学校与企业各自指定总协调人、教学协调人、师资协调人、项目联络人、实习就业协调人、专业负责人等专人对接,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常态化,保障各项合作事宜的顺利开展。
(二)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与华为、思科、H3C等公司召集的合作伙伴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共同研讨明确ICT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确立“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设精英班,共同培养高素质的ICT精英人才,如图5所示。
“大类培养”是指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在第1-2学期学习相同的公共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掌握ICT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职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专业分流”是指学生在第3学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如通信工程施工与监理、通信终端制造、通信业务服务与管理、移动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在第3-4学期通过学习专业方向平台课程掌握某一领域的职业专业专项能力,在第5-6学期通过学习专业拓展平台课程拓展职业能力。
“课证融合”又称为双证教学,是指在课程体系的专业方向平台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中,分别嵌入与专业方向能力培养需求相对应的华为、思科、H3C等企业的初、中级和高级、专家级职业资格认证内容,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有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结合“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发挥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方面的集群优势。课程设置模块化,每个模块(课程群)都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认证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展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试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各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除了完成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获取规定的学分,还必须获取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三)校企互培共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聘请华为、思科、H3C公司及其合作企业专家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定期举行与校内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开展校企“双向”人才交流,学校在企业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制度,每年安排2名以上专任教师深入合作企业,参与认证培训和顶岗实习,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企业在学校建立客户培训中心,投入并更新实训设备,学校教师承担企业客户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双方利用培训中心推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培养质量。
专业教学团队由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培训讲师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学校专任教师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实施,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最新ICT技术和企业工程案例讲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毕业设计指导、实习就业指导等。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企业专业人才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比例达到1: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四)校企合作共建教学条件与资源
企业根据合作开设课程提供实训条件建设方案,学校根据现有实训条件基础对实训设备进行更新和扩充,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校企双方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软硬件条件和使用情况,围绕数据中心、路由交换技术、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安全一体化、IT管理等最新技术,研讨了实训基地的改造升级,形成了一揽子实训体系规划设计和解决方案,使学生实训更加贴近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较好地满足飞速发展的ICT技术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校遵循系统设计、合作开发、开放共享、边建边用、持续更新的原则,以能学、辅教为基本定位,整合合作企业认证课程标准、认证教材、项目案例等资源,构建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虚拟实训、专业建设标准、行业企业资源共享等于一体的资源中心和提供在线浏览、智能查询、资源推送、教学组课、在线组卷、网上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手机APP应用等服务的管理与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更易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拓展学习,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五)校企联合推荐实习与就业
在学生即将上岗实习之际,合作企业人事部门主管、渠道经理、售后经理和产品经理组成企业专家面试团队,对学生进行现场面试。面试的第一环节为技术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分别参加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技g支持和技术销售3个岗位的面试。面试内容包括职业态度、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最后,结合技术水平、面试表现、实习意向和平时表现,专家面试团队和学校专业教师综合分析讨论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实习的岗位类别、实习地点等具体事宜,实习期满,表现优异将被企业直接聘用成正式员工。通过这种深度合作,实现学生专业对口实习,毕业高薪就业。
按照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合作培养,经过短短2年的时间,涌现出了大批ICT高端技能人才,有2名学生通过CCIE(思科网络技术专家)认证、2名学生通过HCIE(华为网络技术专家)认证,23名学生通过H3CTE(H3C网络排错专家)认证;60名学生通过H3CSE(H3C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400名学生通过H3CNE(H3C网络工程师)认证。合作培养学生均被安排华为、思科、H3C等行业领军型企业的总商、金牌商等合作伙伴的技术岗位进行实习,并被企业当成技术骨干培养,实习期间岗位补贴达到3000-5000元/月,就业薪资达到6000-8000元/月。
四、“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要点
(一)具备相互所需的资源和能力是前提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学校主要在人才资源、技术攻关、管理咨询、职工培训等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实习就业岗位、兼职教师等服务。企业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学校共生单元,学校也可以和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形成共生关系的前提是: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服务要满足与之共生的学校的需求;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的的服务要满足与之共生的企业的需求,两者形成互补、兼容的关系。
(二)形成对称的互惠共生是根本
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是共生关系长久维持的根本保证,也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对于企业来讲互利共赢表现为企业产值提高、成本下降、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改善等;对学校来讲互利共赢表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师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学校知名度提高等。目前校企合作经常是校方积极主动,企业缺乏动力。究其原因,还在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受益良多,但很多学校不能为企业在产值提高、成本下降、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改善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与支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利较少,这种校企合作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4],时间一长,校企合作关系将趋于不稳定。要使校企合作可持续地运行,共生模式就要由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互惠共生进化。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规范的管理、市场前沿的需求信息,但缺乏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作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具有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稳定的师资队伍,但存在实训条件持续投入不足、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不够等问题。将这些差异化的需求和互补型的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使学校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培养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实习环境,使学生学以致用。这种共生关系提高了合作个体的绩效,降低了各自成本,使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变得更加深入和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齐守泉,石伟平.后经济时代职教校企合作如何共生共赢[J].职业技术教育,2011(6):46-49.
[2]黄立峰,刘建湘.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生发展机制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2-74.
it技能范文3
1.对课程目标理解失衡,片面追求技能的掌握
第一,强调步骤训练,忽视方法的掌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极易陷入按步骤教学的怪圈,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缺乏自主思考,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影响,更谈不上思维的高度了。思维的灵活性得不到体现,儿童只能靠已有的经验去识记,这样容易导致有些儿童能够记住而有些儿童则很快忘记的情况的发生。
第二,强调知识本体,弱化知识结构。知识的迁移和方法的指导上的缺失使得儿童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对类似或相近的软件无法实现自主学习。
第三,强调结果呈现,缺乏总结评价。课堂总结是一节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表现为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任务的环节,至于怎么完成,通过什么方法完成,有什么独特的方法,有什么改进措施等,这些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的良好途径,我们却往往忽视了。
2.对主体地位理解失衡,缺少对学生的引导
在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点的认识上,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往往对“自主学习”的尺度把握得不好,形成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形式主体,缺少主动。这一点是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会犯的错误,教师只注意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应该探究的东西都让教师代替了,学生被教师强制成了主体。
第二,过分强调主体,缺乏概括总结。没有教师的引导,一方面会使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的要领,另一方面也是教师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囫囵吞枣,对所学的知识不求甚解,只了解大概,用不了多久,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会很快被遗忘。
二、儿童技能训练中平衡策略研究
1.理解技能目标,完善儿童的知识体系
第一,理解知识技能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要了解课程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了解这样的目标对儿童的方法养成有哪些好处,同时,还要了解这样的目标对后期的学习目标是否有帮助。
第二,深挖过程方法目标。这是儿童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但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征,不能出现“被引导”的现象。
第三,重视行为创新目标。行为与创新目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创新意识。这是很重要的,有好的习惯才有好的品德。而创新能力则是一个人能够取得更大成就的决定力量。
2.优化探究过程,整体调控儿童主体地位
第一,任务设置有理、有效、有深度。教师在任务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想让儿童掌握什么,是方法还是某一项技能,儿童在掌握了这个方法或技能后有什么作用或能够为将来的学习带来什么。教师只要能够带着这样的深度去设计学习任务,儿童的学习一定会很深广。
第二,任务总结有意、有法、有新意。“意”指儿童想要达到的目标,“法”指实现目标所通过的方法或途径。教师要在儿童完成布置的任务前引导他们去给自己设问:我想实现什么,怎么实现,用老师的方法可以吗?进行拓展时,我还能怎么做?在给自己设问的过程中,儿童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3.重视总结评价,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丰富总结内容,让儿童感受创造的神奇。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总结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还要让儿童说出他们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想法,感受其他人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想法,使他们感受到新奇,提高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
it技能范文4
关键词: 教学技能 演示技能 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课堂教学中不仅运用卡片、挂图、实物、模型、实验,还兴起了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脑等[1],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对于21世纪的教师来讲,掌握并熟练运用演示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基本技能普遍有所提高。教师对演示技能中的要求的理解和意义、作用的认识都有较大程度提高,但在考评过程中出现不足。本文以演示技能的实施为例,为其他教学技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演示技能含义和功用
1.技能含义。
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直观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一般来说,学生的认知具有依赖、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各科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演示手段,运用课堂演示能促进学生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思维[2]。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可开发学生智力。
2.技能功用。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演示中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提供恰当、正确且丰富的直观材材料,这些感性经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最重要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使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对这些知识印象鲜明、记忆深刻、理解透彻[3]。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演示与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以及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观察力和思考力得到训练和发展[3]。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演示具有生动直观和新颖奇异的特性,对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兴趣,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亲身观察、动手试验认识事物,有理有据地推证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这可以说是一种最具体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自我调节[3]。
二、演示技能课堂案例
1.检测学生观察力。
德国内科医生舍莱恩在给学生讲述医生的品质――不苛求清洁和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时说:“一些老医生在对糖尿病诊断时,通常会亲口尝一下病人尿液的味道。”随即,舍莱恩把一只手指浸入盛有尿液的杯子里,然后抽出并舔净手指,这时,舍莱恩问道:“谁体验一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迅速尝了尝尿液的味道。随后舍莱恩认真地对他说:“同学,你确实没有洁癖,但你也没有观察力。因为你并未发现,刚才我是把中指浸入尿液中,而舔净的却是无名指。”这样,学生是否苛求清洁和观察力如何都被检查出来,所以演示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
2.辅助讲清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氨基酸的结构及种类是教学难点,处理这个难点时,教师可以叫几个外貌特征差异较大的学生上讲台,双脚并拢且展开双臂,双臂分别代表氨基和羧基,双脚代表氢原子,心脏代表连接各部分共同的碳原子,不同的面部代表不同的R基团,且不同的R基意味着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演示,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且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3.辅助讲清原理。
一位教师在讲解鱼鳔的作用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支直径较大的试管里,盛入4~5mL的水醋酸,加水稀释至大半试管,再放入几粒黄豆大小的碳酸钠,试管内马上产生气泡。这时把一粒樟脑丸放入试管里,它会时而下沉,时而上浮,有时还会浮而静止不动,如鱼有鱼鳔一样,可以在水里沉浮,这样能直观、简明、科学地让学生了解鱼鳔内气体的多少对鱼沉浮的作用,同时可以讲明沉浮的条件,引申到潜水艇的浮沉,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4]。
三、教师演示技能现状
1.对教学演示技能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课堂演示技能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教给学生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运用模型演示还是用媒体演示,教师通常只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相互拼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直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5]。虽然得到的公式是正确的,但没有分别将两个相同的钝角或锐角三角形进行拼接,构成三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此一来,学生就不能掌握由此及彼、综合归纳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2.演示方法不当,演示技能不过关。
课堂演示必须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指导性和示范性。如教师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用两灯对点或使用打火机点燃,用口吹灭等违规操作,对学生形成误导,留下不安全因素。
3.媒体出示时机把握不当,与其他技能结合不够。
为了更高效地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其他教学技能教学。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中,某教师将红色液体装进带有刻度的玻璃烧杯中,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红色液面所在刻度均不相同。教师对媒体的选取是恰当的,操作基本规范,但该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观察目的指导,也未介绍媒体,所以演示完后学生不能准确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4.现代教育技术演示能力薄弱。
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的比例约在20%,而且多媒体演示中一般采用单一的视觉演示或听觉演示方法,教师对所选媒体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不熟练,操控能力较弱[5]。
四、教学建议
1.明确目的,选择恰当的媒体,确定科学方法。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本课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先确定科学的演示方法、合理的演示类型,再选择恰当的演示媒体。只有在二者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演示明显,便于观察,促进学生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转化。
2.加强演示与其他技能的结合。
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必然综合体现出多种基本技能,只是在不同课题中有所侧重。在演示技能展示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演示与讲解、板书技能间的有机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
3.渗透现代教育思想,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育理念已逐渐要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归结为传递知识,而主要是激励学生思考。课堂演示应是单一的教师表演,更应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从“被动”角色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指导学生观察操作,体现教学互动的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师必须尽力掌握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媒体组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演示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吉海燕.浅谈教学技能中的演示技能[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00:179.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严先元.试论教师的演示教学技能[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8(5):12-18.
it技能范文5
应用助长开放集群
“我们希望戴尔HPCC提供的能力能与客户应用的需求匹配,用户的不同应用和规模对应着我们提供的正确的系统架构和集群大小。”戴尔(中国)政府教育事业部高级系统组总监王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科研、生命科学、动画渲染、地球物理、制造模拟,以及一些新兴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戴尔HPCC系统都正在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统计结果显示,每100套服务器中就有25套用于HPC,这正是应用要求高度计算力造成的结果。王珊认为,计算能力应当能够横向、标准化地扩展,并行化应用的发展会促使越来越多的行业转向HPC。
HPCC有何不同
戴尔在HPC领域的投入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王珊介绍说,戴尔主要的投入方向有两个:一是将全球最佳实践和知识产权在全世界推广,包括工厂、技术支持人员、技术专家、市场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二是关注更紧密的合作,HPCC是由多种组件搭建的解决方案,戴尔与Intel、Platform、Qlogic、EMC等合作伙伴一起做认证,做一些前瞻性的技术整合优化及产品的兼容性测试。
“戴尔与用户的紧密结合,并不是在现场才发生的,而是在设计架构、推出方案时,我们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工作。”王珊说,戴尔HPCC最为明显的有三大特色。一是HPCC建立在开放、标准的平台上,给用户提供了灵活、可扩展的空间。随着应用规模增长,用户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扩展。二是戴尔基于客户应用和计算能力的要求,提供了从前端咨询到中间设计,再到后端实施、支持的整体解决方案。三是经过与合作伙伴的联合认证之后,保证用户采购的集群是认证过、测试过的系统。
如果说第一项是考虑到用户应用的未来,后两项就是关注用户的当前使用,“由于我们有软硬件认证,从事先规划到实施保证,前端工作对客户来讲都是很透明的”。这些举措保证了用户可以第一时间使用集群系统,而不是花很长时间用于集群系统建设。
帮用户用好才是关键
it技能范文6
关键词:核心IT能力;基本IT能力;匹配;兼容性;网络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03909
一、IT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资源基础观(RBV)理论的核心思想强调,若要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拥有具有价值性、稀缺性的资源,并且这类资源不能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替代,以此形成一种有效的“隔绝机制”。而“隔绝机制”的有效期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
随着网络经济、信息经济趋势日益明显,大量企业对信息技术(IT)的依赖程度随之增加,企业都培养出自己的IT能力,而这些IT能力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但是,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例,当当网、卓越网都具备IT能力,并且都能够有效处理电子商务流程,明显存在IT能力等效性,可是这两类企业却拥有不同的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的市场影响力。这显然有悖于资源基础观的核心思想。基于这一矛盾,本文从网络外部性与兼容性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模型对该问题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以此提出了企业如何利用IT能力匹配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方法与途径。
(一)IT能力的概念及结构
国内外诸多学者认为,IT能力主要是由IT人力资源、IT基础设施能力、IT管理能力等要素构成[1-3],正如Bharadwaj所言,企业不可能利用IT资源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而必须将IT资源与企业组织以及其他资源相结合,形成难以模仿、替代的IT能力,才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4]。
Wade认为,IT能力是基于IT且与企业其他资源形成的互补关系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它是由内而外的能力、跨越能力以及由外而内的能力所构成[5]。 从组织能力角度出发,吴增源将IT能力分为利用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利用式IT能力是指企业调用信息技术(IT)来处理结构化业务流程的能力;而探索式IT能力则是指企业调用信息技术处理非结构化业务流程的能力[6]。
张鹤达等基于能力观理论认为,IT能力由IT运营能力要素与动态IT能力要素所构成,其中IT运营能力属于低层能力;而动态IT能力则属于高层能力[7]。
王东清等在Winter研究成果基础上,将IT能力分为三种由低到高阶层的能力:IT基础能力、IT应用能力以及IT发展能力,并从知识转化角度指出,IT能力是企业将显性的IT知识转化为隐性IT知识的特殊能力[8]。该定义所表现的是IT能力的形成机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IT能力进行了定义,然而其核心思想则只有一个:IT能力只有成为难以模仿、替代的资源、能力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这与资源基础观的本质是一致的。从客观上讲,能力观理论、知识转化理论实际都是资源基础观不同角度的表现形式。
(二)企业竞争优势与IT能力的关系
国内外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或竞争优势具有推动作用。目前,关于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核心能力、动态能力两种基本观点[4,9-12]。其核心思想认为,企业所在的市场是有缺陷的、不完全的,IT能力代表了资源的初始禀赋,并且存在流动。因此,IT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关键就在于“隔绝效应”[13]。
1.核心能力观
基于核心能力观点的IT能力研究,所强调的是IT能力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与替代性,当企业的IT资源与企业特有的其他资源相结合时,所形成的IT能力则必然具有异质性,这符合资源基础观(RBV)的核心思想——资源只有根植于企业内部,才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替代[9,14]。正如Rumelt所指出的,隔绝机制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13]。
从核心能力观分析,IT能力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专长,其载体是人、设备、组织。IT能力实际上是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有机整合,企业根据内部资源的特点,选择、利用合适的外部资源[5,15]。然而,核心能力观过度强调技术维度对企业的影响,认为技术维度的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Lenard-Barton却认为,核心能力成长必然会存在约束——核心刚性,它是阻碍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惯性力量[16]。
2.动态能力观
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较多学者喜欢以动态能力观点来研究IT能力。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整合、建立和再构造内部与外部能力以应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17]。动态能力内涵取决于市场机制,在动态环境中,能够使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
基于动态能力观,学者们认为,IT能力属于组合能力,包含了核心IT能力、动态IT能力,其中,动态IT能力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对企业的IT资源、组织资源等要素进行重组,形成新的核心IT能力[7-8,18-20]。学者们认为,动态IT能力是基于核心IT能力而存在的,动态IT能力的层级要高于核心IT能力,对核心IT能力产生正反馈效应,两者之间交替演进,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内化不断演进,动态IT能力实际就是知识的社会化、内化的转化过程[7-8,15]。
同时,动态IT能力也是一种权变能力,与组织战略、组织能力以及组织文化相结合,也能够创造企业价值,获得竞争优势[21-22]。动态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是知识转移、转化的过程,主要解决了核心IT能力的路径依赖或者能力刚性的问题,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地将外部知识经过社会化、内化之后,形成内部的隐性知识。
综上所述,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存在两个特点:(1)无论核心能力观或者动态能力观,研究对象集中于生产方,IT能力服务于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来源是生产方规模经济。(2)两种观点均认同,IT能力的异质性与隔绝机制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然而,Eisenhardt 等提出了动态能力的等效性(Equifinality)观点,尽管组织能力在细节上是异质的,但特定的组织能力在企业间却表现出一定的共性[23]。为达到某个目标,企业在运用特定的组织能力时,会产生“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其中蕴藏着有效的组织流程所具有的共同的基本特性。组织能力的这种共性使其具有可替代性,尤其在动态复杂环境下,随着竞争规则的不断改变,组织能力的可替代性更易出现。
2011年12月,国家工信部《中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体系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对提供的信息技术(IT)服务没有统一的能力要求,导致不同服务供应商对同一服务内容与交付成果不一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使得用户的应用缺乏预期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随着信息服务标准化日益普及、成熟,企业之间的IT能力往往容易产生等效性。如果根据现有理论进行判断,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差距应该会缩小。但是,从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现状来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IT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的产物,因而每个企业都应该具有异质性、等效性的IT能力,但是企业竞争优势仍存在较大差异。2009年,凭借综合品牌、销售、用户等各方面指标、网上零售影响力,当当网被综合评估为第一名,占据出版物网上零售市场份额的50%资料来源: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9年。 。这显然与资源观理论所描述的IT能力特征存在明显的矛盾。可以肯定,如此之大的竞争优势差距并非企业具有隐性知识特征的IT能力所产生的,因为传统规模经济受自然界限的局限,无法产生如此巨大的竞争优势。
以上矛盾核心在于,资源观理论认为IT能力仅作用于生产方,IT能力通过增加信息共享、降低成本来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从而实现生产方规模经济。然而,由于企业受到产能限制,不能完全覆盖市场,而未覆盖的市场只能被竞争企业占据,从而市场处于初始均衡。但是,这种状态将随知识溢出而发生改变,尽管途径比较曲折。目前,企业通过互联网交易与交互有利于IT知识溢出,因此,IT能力不再具有稀缺性。
根据资源基础观理论,当企业之间IT能力等效时,IT能力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只会导致更激烈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是不可能完全占领市场的,企业也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份额竞争者,从而形成竞争均势[24]。
从消费者理论看,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IT应用必然会直接影响消费者,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决定了企业的前景,他们会选择IT应用的主流企业以减少锁定风险,主流IT应用必然会产生信息技术(IT)服务标准。借助IT服务标准所产生的网络外部性,企业必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质量稳定、内容一致的IT服务,从而吸引、锁定更大规模的消费者群体,实现需求方规模经济性,避免了竞争均势。因此,消费者在选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时,一般都会选择人气比较集中的淘宝网、当当网等,而很少会去选择规模较小的电子商务企业。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消费者基础,竞争企业无法利用非主流的IT服务标准参与竞争,因此,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IT服务市场中,企业只能在同一IT服务标准内,沿线性轨迹进行能力演进,从而产生了路径依赖,降低了IT能力演进轨迹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在IT服务标准化趋势下,企业IT能力的不均衡分布将会被彻底改变,IT能力不再是稀缺资源,这就意味着传统的IT能力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单纯强调IT能力的隔绝效应对企业的影响毫无意义。在标准化趋势下,一方面,IT服务标准能够增强消费者信心,减少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扩大消费者规模,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另一方面,IT服务标准能够将IT能力的演进锁定在同一范式内,使其演进轨迹得以预见。本文认为,IT服务标准的出现已经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理论对IT能力的认识,IT能力所包含的能力要素,以及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从标准化战略角度出发,重新修正、认识IT能力,从本质上研究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
二、企业IT能力结构要素与匹配研究
为了突出IT服务标准化的核心观点,笔者将IT能力分为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两类,其中基本IT能力是指,在信息技术(IT)服务标准的规范下,企业利用信息技术(IT)处理企业内部、外部的结构化业务时所形成的可编码的、易传播的IT知识、经验,能够在部门之间进行准确沟通与交流的指令性语言,属于动态能力范畴。而核心IT能力则是指,在基本IT能力的基础上,企业将特有资源与可编码的IT知识进行融合、吸收,形成能够处理内部、外部非结构化业务的、具有异质性的IT经验,它以组织或人为载体,难以编码、转移,属于核心能力范畴。
从传统经济理论看,核心IT能力具有异质性、稀缺性、难以模仿与替代性,属于企业的隐性知识,能够有效改善企业产品研发、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组织学习、创新能力,从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纵向差异化、可以被准确感知的服务。每个企业所具备的核心IT能力都存在异质性,他们之间的差异并非内容上的不同,而是指IT资源与企业“特有”资源的结合程度的差异,因此,核心IT能力是不可能被模仿、复制的。核心IT能力的差距能够控制产品之间的纵向差异化程度、产品质量差异程度,从而锁定消费者,缓和价格竞争,结合程度越高的核心IT能力对消费者效用的作用就越大,竞争优势也就越明显。
从消费者理论看,企业之间的基本IT能力均来自于IT服务标准,故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等效性,从而也就能够借助IT服务标准的网络外部性,快速扩大消费者规模,帮助主流企业成为市场领导者,甚至能够覆盖整个市场。
在信息经济中,企业IT应用将直接面向消费者,使消费者也能够参与企业的经营与决策,同时,消费者也习惯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企业进行交易与交互,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就是基本IT能力的产物,因此,基本IT能力不仅能够作用于企业的结构化业务流程,而且也能够影响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距离。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接受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那么每个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也就必然增加,IT服务标准也就越有价值。由于基本IT能力来源于IT服务标准,故本文将该网络外部性称为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
由于IT能力由不同阶层的能力要素构成,核心IT能力、基本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阶层的IT能力要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也不同。从IT能力结构看,IT能力匹配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表现了企业内部的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之间的推动关系,基本IT能力对核心IT能力能够产生正反馈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不同阶层的IT能力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控制企业之间核心IT能力的差异程度;决定企业之间基本IT能力的兼容程度(图1)。因此,企业IT能力匹配也就成为各阶层IT能力要素之间的组合、协调,使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IT能力达到均衡状态。其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不同阶层IT能力要素的正向作用,形成各种IT能力之间的互补优势,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匹配实际上就成为企业协调、组合IT能力要素的规范与方法。
目前,关于IT匹配领域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IT战略领域,IT战略匹配促使IT战略与业务战略有机结合,产生非结构化IT能力,使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方规模经济。Das、Henderson、Luftman、Venkatraman等研究了企业内部IT战略与业务战略之间的匹配[25-28]。除了单个企业IT战略匹配之外,杨黎波等研究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IT战略匹配,认为合作企业之间可以通过IT战略匹配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战略的均衡[29]。
就IT能力而言,基本IT能力匹配就是横向竞争企业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兼容度的最优选择,也是主流企业对IT服务标准的控制。当竞争企业进入市场之后,他必然会选择主流的IT服务标准进行学习、模仿,以此获得基本IT能力,减少市场风险与障碍,这种行为必然使得主流企业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更加显著,市场锁定效应更加明显,未来的IT能力演进都将处于同一范式内,从而企业的IT能力发展可以预见。但是,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会趋于激烈。
综述所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就是利用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使企业始终掌握核心IT能力发展演进的主动权。本文的研究在于,企业如何根据核心IT能力的差距,选择、调整基本IT能力的兼容度,从而使核心IT能力、基本IT能力之间能够存在均衡的匹配组合,从而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动态性。
图1 横向竞争企业的IT能力匹配理论模型
三、研究假设及数理模型
为突出本文主要研究部分,现提出以下假设条件。
假设1:在横向竞争市场中,存在两类竞争型企业:在位企业与竞争企业。横向市场中已经存在IT服务标准,并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者规模,能够产生显著的网络外部性。在位企业在横向竞争市场中已经存在,竞争企业属于新进企业。在位企业的核心IT能力要优于竞争企业,同时,核心IT能力可以被量化。
假设2:在位企业与竞争企业之间具有完美信息,双方都能够完全观察到对方的行动,也能够观察到行动结果。在市场决策上,在位企业是先动者、属于市场领导者,对IT服务标准采取完全兼容策略;竞争企业是跟随者,对IT服务标准采取部分兼容策略。
假设3:为了重点研究IT能力,IT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到在位产品与竞争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并且两企业都拥有的其他资源都具有等效性,而这些资源不会单独影响产品以及企业竞争优势。
由于产品存在横向或纵向上的差异,消费者愿意为这些差异化而支付不同的费用,这并非网络外部性所引致的[30]。核心IT能力、基本IT能力能够为消费者分别提供具有纵向差异化和横向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也会因此而产生不同的消费者效用。首先,我们假设在位产品的消费者效用为:
Ub=θMb-pb+τqb+τγqm
(1)
在(1)式中,qb、qm分别为在位产品与竞争产品的市场需求,两企业共同覆盖整个市场,即qb+qm=1。根据前面理论阐述,基本IT能力来源于IT服务标准,属于显性知识,为此,我们使用兼容度γ∈0,1来衡量两企业之间基本IT能力的等效性,它既表示竞争企业与在位企业在所提供的IT服务的相似、通用程度,又意味着竞争企业对IT服务标准的重视程度,即采取跟随策略还是创新策略;假设在位企业的核心IT能力层次为Mb;θ∈θ1,θ2表示消费者对核心IT能力的敏感系数,属于均匀分布。如果消费者愿意选择在位产品,那么他们对核心IT能力的敏感系数为θ2;如果消费者愿意选择竞争产品,则他们对核心IT能力的敏感系数为θ1,而在θ1,θ2区间内则表示两类消费者共存。因此,θMb表示消费者为获得质量更好的产品或服务而愿意支付的费用,即核心IT能力所带来的消费者效用;在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定为pb;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强度为τ>0,即单位消费者对IT服务标准的认可程度,τqb则表示在位产品的消费者所能获得的网络外部性;τγqm表示在位产品消费者从竞争产品消费者处所获得的兼容网络外部性。
其次,假设竞争产品的消费者效用为:
Um=θMm-pm+τqm+τγqb-δ1-γ
(2)
其中,Mm为竞争企业的核心IT能力层次,θMm表示竞争企业的核心IT能力对其消费者所产生的效用;竞争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m;τqm表示竞争产品的消费者从IT服务标准处所获得的网络外部性;τγqb表示竞争产品消费者从在位产品消费者处所获得的兼容网络外部性;δ1-γ表示消费者放弃选择在位企业提供的IT服务,转向竞争企业时所产生的转移成本或者学习成本,其中δ>0表示转移成本的兼容性敏感系数[31]。
四、横向竞争企业的两阶段博弈
当Ub=Um时,消费者选择在位产品或竞争产品的效用相同,因而可得消费者对企业核心IT能力的临界敏感系数:
θ*=pb-pm-τqb-qm+τγqb-qm-δ1-γΔM
(3)
由上述假设可知ΔM=Mb-Mm>0,表示在位企业与竞争企业之间核心IT能力的差异程度,且在位企业的核心IT能力层次高于竞争企业。假设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产出,那么在位企业的收益函数为:
πbpb=qbpb-cb
(4)
其中,cb>0表示在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同理,竞争企业的收益函数为:
πmpm=qmpm-cm
(5)
其中,cm>0表示竞争产品的边际成本,由于两企业的IT能力不同,故cb≠cm。
因此,可以推导出在位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18]:
qb=1Δθθ2-θ*,Δθ=θ2-θ1
并将(3)式代入上式,可得:
qbpb,pm=θ2ΔM-pb+pm+δ-τ1-γΔθΔM-2τ1-γ
(6)
同理,可以得到竞争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18]:
qm=1Δθθ*-θ1
将(3)代入可得:
qmpb,pm=-θ1ΔM+pb-pm-δ+τ1-γΔMΔθ-2τ1-γ
(7)
在IT能力的匹配过程中,两企业采取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在位企业与竞争企业同时决定最优基本IT能力兼容度、核心IT能力差异程度,从而使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处于均衡状态,达到稳定匹配;第二阶段:在基本IT能力与核心IT能力稳定匹配的基础上,两企业采用序贯博弈来确定各自的均衡价格与市场产出,使两企业竞争优势都处于帕累托最优。本文建立Stackelberg价格博弈模型进行描述,并采用逆向归纳法,从两企业的价格博弈开始分析。
现将(7)式代入(5)式:
πmpm=
-θ1ΔM+pb-pm-δ+τ1-γΔMΔθ-2τ1-γpm-cm
(8)
在确定基本IT能力的最优兼容度的基础上,竞争企业通过调整其产品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现对(8)式分别求关于竞争产品价格pm的一阶偏导数、二阶偏导数:
πmpmpm=
-ΔMθ1+pb-2pm-δ+τ1-γ+cmΔMΔθ-2τ1-γ
2πmpmp2m=-2ΔMΔθ-2τ1-γ
当ΔMΔθ-2τ1-γ>0时,即ΔM>2τ1-γΔθ,必有2πmpmp2m
p*mγ=-ΔMθ1+pb-δ+τ1-γ+cm2
(9)
由于双方具有完美信息,在位企业可以根据竞争企业的定价行为及结果来调整自己的产品价格。现将(6)式代入(4)式可得:
πbpb=
2θ2ΔM-pb+δ-3τ1-γ-ΔMθ1+cm2ΔθΔM-2τ-τγ
pb-cb
(10)
在位企业也是通过调整在位产品的均衡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现对在位企业收益函数πbpb分别求关于产品价格pb的一阶偏导数、二阶偏导数:
πbpbpb=
2ΔMθ2-2pb+δ-3τ1-γ-ΔMθ1+cm+cb2ΔMΔθ-2τ1-γ
(11)
2πbpbp2b=-1ΔMΔθ-2τ1-γ
与竞争企业相同,当ΔM>2τ1-γΔθ时,在位企业也必然存在唯一的均衡价格p*bγ:
p*bγ=ΔMθ2+pm+δ-τ1-γ+cb2
(12)
现将(10)式代入(12)式,可得:
p**bγ=
2ΔMθ2+δ-3τ1-γ-ΔMθ1+cm+cb2
(13)
同理,将(8)式代入(9)式,可得:
p**mγ=
-3ΔMθ1-δ+5τ1-γ+3cm+2ΔMθ2+cb4
(14)
将(13)式减去(14)式,得到两类产品的均衡价格离散:
p**b-p**m=
2ΔMθ2+3δ-τ1-γ-cm+cb+ΔMθ14
(15)
当ΔM>2τ1-γΔθ成立时,这表明,在位企业与竞争企业之间只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核心IT能力优势,那么在位企业、竞争企业都能够存在均衡价格。只要存在核心IT能力优势,在位企业就能够拥有调整价格的权力,为获得后动优势奠定基础。
现分别对两产品的均衡价格p**bγ、p**mγ以及价格离散p**bγ-p**mγ求一阶偏导数:
p**bγ=3τ-δ2
(16)
p**mγ=δ+5τ3
(17)
p**b-p**mγ=τ-3δ4
(18)
从(17)式可以看出,随着基本IT能力兼容度不断上升,竞争企业产品或服务与在位企业在功能上的横向差异程度缩小,从而使得竞争产品或服务的均衡价格会有所上涨。
在双方确定均衡价格之后,将(14)式代入(6)式,可得在位企业的均衡市场产出q*bγ:
q*bγ=
2ΔMθ2+δ-3τ1-γ+cm-cb-ΔMθ14ΔθΔM-2τ1-γ
(19)
现对在位企业的均衡市场产出q*bγ求一阶偏导数:
q*bγγ=
-δΔMΔθ-ΔMθ2-2cm+2cb-ΔMθ14ΔMΔθ-2τ1-γ2
(20)
在上式中,企业的核心IT能力层次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大小,由于在位企业的核心IT能力优于竞争企业,所以,在位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竞争企业cm>cb,也就必然存在q*bγ0。
综合(16)、(17)、(18)以及(20)式,当两类企业的基本IT能力兼容度γ上升,两企业之间的基本IT能力的等效性增强,在位产品消费者放弃在位产品所产生的转移成本必然降低,消费者能够较为容易地转向竞争产品。同时,在位企业的核心IT能力优势着力点虽然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的纵向差异,然而,当两企业的基本IT能力的等效性较强时,可以消除产品之间的横向差异,足以抵消两类产品之间的纵向差异所引致的效用损失,从而使得在位产品的均衡市场产出减少。现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当δ>3τ时,必有p**bγ
结论1表示,当兼容性敏感系数δ较高时,两企业的核心IT能力差距较小。随着兼容度γ的增加,产品之间的横向差异也大幅缩小,在位产品的均衡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且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大幅下降,使得在位企业不能够有效锁定消费者,消费者容易由在位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转移到竞争企业。因此,在位企业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以挽留消费者,从而两类产品的价格离散程度也必然会缩小。
结论2:当τ3
结论2表示,当兼容性敏感系数δ不太显著时,当基本IT能力的兼容度γ增加时,在位产品消费者的转移成本下降幅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两类产品之间存在着横向差异,因此,在位产品仍能够有效锁定部分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产品也有一定的空间上调均衡价格,不仅能够向消费者传递在位产品的质量信号,还能够弥补市场份额的损失。但是,由于产品之间的横向差异缩小,竞争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要高于在位产品,从而导致了两类产品的均衡价格离散程度缩小。
结论3:当δ0,p**b-p**mγ>0。
结论3表示,如果兼容性敏感系数δ较低,则表示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对兼容度几乎不敏感。虽然兼容度γ增加,两类产品之间的横向差异会有所减小,消费者对兼容产品根本不感兴趣,在位产品完全能够有效锁定消费者。因此,在位产品就会有足够的空间来提高其均衡价格,并且拉大两类产品的价格离散程度,向消费者传递在位产品质量优越的信号。
五、横向竞争企业的IT能力匹配
在价格博弈的基础上,两企业需要决定基本IT能力的最优兼容度以及双方核心IT能力的差异程度。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首先对竞争企业均衡收益π*mγ求一阶偏导数:
π*mγ=q*mγp**m-cm+p**mγq*m
(21)
当双方基本IT能力的兼容度γ增加时,两类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IT服务、产品配送、订单处理等方面的横向差异程度不断减小,产品的同质性程度反而增加,使得竞争产品的均衡价格升高,那么竞争企业的价格效应必有p**mγq*m>0,市场产出效应q*mγp**m-cm>0。故本文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4:无论两企业的核心IT能力差距如何,只要竞争企业对IT服务标准采取兼容策略,那么其市场产出、收益必然会随之提高。
然而,结论4并不意味着兼容策略一定能够使竞争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他更多程度表现为市场份额的竞争者。
现对在位企业的均衡收益π*bγ求一阶偏导数:
π*bγ=q*bγp**b-cb+p**bγq*b
(22)
两企业的基本IT能力的兼容性对在位企业均衡收益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在位企业的市场产出效应的绝对值q*bγp**b-cb是否大于价格效应p**bγq*b,在位企业需要利用均衡价格的上涨来弥补市场份额的损失。
现将(22)式展开:π*bγ=22θ2ΔM+δ-3τ1-γ-ΔMθ1+cm-cb-3τ21-γ-τ-ΔMθ1-ΔMθ2-δ1-γ+cm-cb
-δΔMΔθ8ΔθΔM-2τ1-γ2
(23) 从上式可知,由于
p**b-cb=2θ2ΔM+δ-3τ1-γ-ΔMθ1+cm-cb2>0,故只需满足:-3τ2(1-γ)-τ[-ΔMθ1-ΔMθ2-δ(1-γ)+cm-cb]-δΔMΔθ>0,就能够保证π*bγ>0。由结论1可知,如果δ>3τ,必有π*bγ0,必然有δ
γ>τ3τ-δ+δΔMΔθ+τ-2ΔMθ1+ΔMθ2-cm+cbτ3τ-δ
(24)
由于基本IT能力兼容度γ∈0,1,上式中τ3τ-δ+δΔMΔθ+τ-2ΔMθ1+ΔMθ2-cm+cbτ3τ-δ存在两种情况:
(1)如果
在该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核心IT能力差距ΔM,同时根据两企业的基本IT能力的兼容程度γ的取值范围,得到多个稳定的核心IT能力与基本IT能力匹配ΔM,γ。
τcm-cb-τ3τ-δδΔθ+τθ2-2θ1
γ>τ3τ-δ+δΔMΔθ+τ-2ΔMθ1+ΔMθ2-cm+cbτ3τ-δ
(25) 结论5:当在位企业与竞争企业之间的基本IT能力兼容度γ较高时,两类产品之间的横向差异必然会缩小,从而在位企业只能选择扩大自己的核心IT能力优势,才能获得以纵向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优势。
结论5表明,如果竞争企业的基本IT能力与在位企业保持较高的兼容度时,在位企业很容易失去竞争优势。因此,在位企业必须扩大其核心IT能力优势,增加两类产品的纵向差异化程度,从而保证在位企业仍能够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两类产品的横向差异程度较小,但是,由于兼容性敏感系数δ较小,在位企业的核心IT能力优势也较为显著,仍能够有效锁定消费者,提高均衡价格,扩大均衡价格离散程度,不仅能够弥补市场份额的损失,还能够向消费者传递在位产品的质量信号。
(2)如果
τ3τ-δ+δΔMΔθ+τ-2ΔMθ1+ΔMθ2-cm+cbτ3τ-δ
在该情况下,在位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与情况(1)不同,但也可以得到多个稳定的核心IT能力与基本IT能力匹配ΔM,γ:
(26)
结论6:如果竞争企业的基本IT能力与在位企业的兼容度γ较低时,两类产品之间的横向差异并不显著,只要在位企业的核心IT能力对竞争企业仅保持优势,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结论6表明,如果竞争企业选择部分兼容策略,有意与在位企业的基本IT能力保持一定程度的横向差异时,虽然兼容性敏感系数δ较小,但是,在位企业仍能够锁定一部分消费者,在位产品的价格仍旧有上涨的空间。为了能够弥补市场份额的损失,以及能够控制IT服务标准,在位企业只需要具有核心IT能力优势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而对于核心IT能力优势的量,却没有过多限制。这种竞争优势既包含了纵向差异化,也包含了横向差异化。
然而,在位企业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却具有动态性。开放式的IT服务标准增强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有利于在位企业继续研发新技术。如果竞争企业选择了高兼容度策略,那么双方的竞争态势将逐渐向情况(1)转化,而在位企业又不得不重新面临核心IT能力的挑战,继续扩大核心IT能力优势。一旦在位企业的核心IT能力的积累速度放缓,那么竞争企业又会选择低兼容度策略,提升自己的核心IT能力,保持一定的差异化。
正如周晓东、项保华所指出的,竞争优势具有动态性,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只能不断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32]。这也说明,情况(2)所表达的竞争优势实际是在位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动力。
以上结论在电子商务企业中尤为突出。2003年,淘宝网在发展初期采用免费方式吸引消费者,并且推出了在线支付服务——支付宝,成为淘宝网的初始IT能力,使得淘宝网成为中国最大的C2C网上交易平台。2005年,当腾讯拍拍网进入市场后,在支付服务、在线交易模式、支付安全等方面与淘宝网存在相似之处,现已成为中国第二大C2C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的初始IT能力转化为基本IT能力,双方处于竞争均势。
然而,2004年,支付宝成为公司独立运营,且与银行、Visa等国际组织广泛合作,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排名第一,同时,淘宝网采取开放式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使淘宝网的基本IT能力的网络外部性变得显著,消费者预期提高,淘宝网具有继续获得新的核心IT能力的基础。2010年,淘宝网利用现有在线支付模式基础,在原有技术范式内,创新了网购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模式,实施卖家小额贷款,逐渐形成新的核心IT能力,竞争对手短期内无法复制,使淘宝网的竞争优势呈螺旋上升趋势。
六、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在企业IT能力中,核心IT能力的匹配代表了产品之间的纵向差异化,而基本IT能力的匹配代表了产品之间的横向差异化。从企业的核心IT能力与基本IT能力的稳定匹配看,企业可获得两类竞争优势,而这两类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果竞争企业对IT服务标准选择了高兼容度策略,其基本IT能力与在位企业之间存在较高的等效性时,在位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IT能力优势,核心IT能力越强,他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就越显著。然而,当竞争企业对IT服务标准重新选择了低兼容度策略,而转向提升其核心IT能力时,其基本IT能力与在位企业之间则存在较大差异,而此时,在位企业只需要保持核心IT能力优势就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总体而言,竞争企业与在位企业都在不断变换各自的竞争策略,而在位企业具有后动优势。因此,本文所指的持续竞争优势实际上也就是竞争企业与在位企业交替选择不同策略时,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不断地交替变化,并得以持续,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参考文献:
[1] ROSS J W,BEATH C M,GOODHUE D L.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6,38(1):31-42.
[2] PEPPARD J W,LAMBERT R,EDWARDS C E.Whose job is it anyway?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competencies for value crea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00,10(4):291-322.
[3] TIPPINS M J,SOHI R S.IT competency and firm performance:I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missing link[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8):745-761.
[4] BHARADWAJ A.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MIS Quarterly,2000,24(1):69-196.
[5] WADE M, HULLAND J.Review:The resourcesbased view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review, extens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MIS Quarterly,2004,28(1):107-142.
[6] 吴增源.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制造企业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7.
[7] 张鹤达, 毕新华.企业IT能力结构的研究[J].情报方法,2008(6):3-5.
[8] 王东清, 罗新星.基于能力观的企业IT能力阶层概念模型的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425-428.
[9] BARNEY J B.Firm recourses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10] CLEMONS E K, ROW M C.Sustaining IT advantage:The role of structural differences[J].MIS Quarterly,1991,15(3):275-292.
[11] POWELL T C,DENT-MICALLEF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role of huma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375-405.
[12] BINGHAM C B,EISENHARDT K M.Position,leverage andopportunity:A typology of strategic logics linking resources with competitive advantage[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8,29:241-256.
[13]RUMELT R P.Diversifieation srtategy and profitabili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2,3(4):359-369.
[14] PETERAF M 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3):179-191.
[15] 张旭梅, 任怀飞.ASP 模式外包中企业核心IT 能力及其构建研究[J].软科学,2010(5):83-86.
[16] LEONARD-BARTON D.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17] TEECE E.Strategies for managing knowledge assets:The role of firm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ntext[M].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35-54.
[18] 张嵩, 黄立平.基于资源观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4):52-56.
[19] 郑大庆, 黄丽华, 张嵩.信息系统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J].软科学,2006,20(5):113-117.
[20] 吴晓波, 胡保亮, 蔡荃.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路径和框架研究[J].科研管理,2006,27(5):53-58.
[21] TANRIVERDI, KONANA PRABHUDEV.The choice of sourcing mechanisms for business processe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7,18(3):280-299.
[22] CAO Guangming,WIENGARTEN F,HUMPHREYS P.Towards a contingency resourcebased view of IT business value[J]. Syst Pract Action Res,2011,24:85-106.
[23] EISENHARDT K M,MARTIN J A.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0/11):1105-1121.
[24] 陈宏民.网络外部性与规模经济性的替代关系[J].管理科学学报,2007,3(10):1-6.
[25] DAS SIDHARTHA R,ZAHRA S A,WARKENTIN M E.Integrating the content and process of strategic MIS planning with competitive Strategy[J].Decision Sciences,1991,22:953-983.
[26] HENDERSON J C,VENKATRAMAN N.Strategic alignment: Lever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ransforming organizations [J].IBM Systems Journal,1993,32(1):4-16.
[27] LUFTMAN J N,LEWIS P R,OLDACH S H.Transforming the Enterprise:The alignment of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ies[J].IBM Systems Journal,1993,32(1):198-221.
[28] VENKATRAMAN N.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y research[J].Academic Management Review,1998,14(3):423-444.
[29] 杨黎波,司有和,徐晓娟,等.基于供应链环境的企业IT战略匹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1):38-47.
[30] PIO BAAKE,ANETTE BOOM.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compatibility decis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1,19:26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