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it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it技能范文1
数据中心管理技能扩展
由于所需的技能不仅仅局限于IT技能,还扩大到了IT、设施和安全管理等技能,许多公司发现越来越难以找到合格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
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专业协会AFCOM的CEO Jill Eckhaus说: “在过去,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单单关注IT。而如今,他们要做的事情要多得多。由于公司数据中心的空间所剩无几,并且遇到了电力和冷却方面的问题,所以对数据中心的领导者而言,在设施等其他领域培养相应技能显得极为重要。”
据AFCOM估计,到2015年,数据中心方面合格的高层技术和管理专业人才缺口达45%。
Eckhaus特别指出,AFCOM去年完成的一项调查发现,该协会近40%的成员声称数据中心的职位仍空着; 15%声称“要花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高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英特尔公司俄勒冈州数据中心负责核心服务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Neal Smith说,出现这种结果不足为怪。他说: “数据中心集合了网络、设施、业务部门、安全和存储等各部分,管理者必须了解所有这些组成部分。”
Smith强调,除此之外,遵守监管法规、能源制约因素甚至找到扩建场地等任务,这些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如今常常落到数据中心管理人员的肩上。
在工作中提高
纽约的7×24 Exchange International是一个知识交换中心,面向设计、构建、使用及维护信息基础设施的人员。该中心负责项目的副总裁John Oyhagaray说: “高级管理人员不会容忍下属怪罪于设施或者系统的做法。孤立地看待问题再也行不通了。在数据中心,每个人都要对系统的正常运转负责。”
他补充说: “IT管理人员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学点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
譬如说,由于电力问题以及向环保型计算迈进的趋势,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要了解电气系统和暖通空调等方面的一些知识。
“由于采用了刀片服务器等技术,计算机的部署密度大大提高。这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电力和冷却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英特尔的Smith表示,正是由于在15年里与专家们并肩工作的经历,自己因而获得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的知识。他说: “我会与设施小组愉快地合作,因为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这方面的大部分知识。”
卡地纳健康公司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Tim Mills说,自己最近在数据中心的升级过程中学到了设施方面的技能。这次升级是从有多个单一故障点的一级(Tier 1)电气架构迁移到四级(Tier 4)双总线基础设施。他说: “虽然我不必了解细节问题,但确实要了解各个主要部件; 还要知道万一我们遇到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it技能范文2
关键词:校企合作;共生;人才培养;ICT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55-05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也强调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如何有效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各地方、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困惑、压力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日渐融合,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适应产业发展升级,迅速培养ICT产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新形势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由原始积累转向效益扩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外向型转向内需型[1]。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成本提高、技术人员短缺、产品质量提升不快,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迁移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专业发展就必须与产业高端对接。
瞄准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高端对接,如世界500强、国内行业百强企业等。首先,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具有行业的引领性和代表性;其次,很多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培训认证体系,从低级到高级,是一个非常系统完整的岗位能力培养体系,代表了行业的用人标准;再次,由于行业内企业都认可龙头企业的技术培训认证,使职业院校按照企业技术培训认证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适用于行业内所有企业,使学习与就业天然畅通;最后,与这些行业典型企业合作,能使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始终紧跟产业的发展。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接思科、华为、H3C等名企,通信技术专业对接爱立信、华为、中兴等名企,学校的ICT人才培养标准就可以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对接上世界范围内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标准。但问题是,产业龙头企业招人的门槛都很高,不仅学历要求高,而且还要名校毕业,这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因为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与企业的人才输入不接轨,职业院校与这些名企之间往往没有实质性深度合作,这就需要学校寻找一种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吸引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二、“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种在生存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2]。共生模式是共生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相互结合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互惠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互惠共生指共生个体相互依存,相互获益,是最有效率、最稳定的共生模式。偏利共生指在不影响一方的情况下只对另一方有利。偏害共生指一方获利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3]。
从共生角度来看,学校和企业之间只有选择互惠共生模式,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综合各自的利益需求,全面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多赢”的共生关系。
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对于爱立信、思科、华为、中兴、H3C等ICT龙头企业,通常还有很多合作伙伴,比如a品商、工程外包商等中下游企业。招收大专毕业生的单位大多是这些大企业产品的中下游企业,提供的岗位主要有产品的售前、售中或售后,这些企业自身缺乏统一的用人标准,招聘渠道大多通过社会招聘;而产品提供商为了保证产品服务质量,对这些合作伙伴企业都有用人标准和要求,主要是通过技术培训认证来保障。由此,龙头企业、合作企业、职业院校直接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职业院校将龙头企业技术培训体系纳入专业培养体系,使专业培养标准对接产业用人标准,培养的学生获得技术认证证书,可以到合作伙伴企业顺利就业。所以,职业院校毕业生进不了跨国公司,并不意味着就进不了这个行业,关键是找准用人单位。
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认证体系和技术人员等级标准,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则称H3C)为例,H3C公司的每个技术类别都有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的等级划分,如图2所示。
H3C公司采用渠道销售产品,具体分为一级渠道(总、一级商)、二级渠道(包括行业金牌商、行业银牌商、商业金牌商、商业银牌商、运营商金牌商、运营商银牌商、区域金牌商、区域银牌商、认证商)。渠道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H3C销售渠道体系
H3C公司对合作伙伴除了注册资金规模、业务职责等要求外,对技术人员配置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要求总商的售前技术人员满足以下条件:5个网络销售专家,3个高级网络售前专家,1个IMC售前专家,2个云计算售前专家,1个解决方案专家。评定各类专家的标准是看是否持有相应的H3C认证证书。因此,H3C合作伙伴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非常看重是否持有H3C认证证书,H3C认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其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岗位用人标准。
H3C公司有完备的认证体系、认证培训教材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H3C合作伙伴优先招收持有H3C认证证书的大专毕业生,如果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中嵌入培训认证,使学生能获取相应的认证证书,就业时必然会受到H3C合作伙伴的青睐。H3C提供用人标准和培训资源,学校提供具体的培养过程,H3C合作伙伴稳定吸收毕业学生,三方就形成了互惠共生的关系,同时也形成了以H3C为核心的泛H3C合作联盟。
三、“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实践
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三网融合”的大力推进,企业对高水平的网络技术技能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非常大,除北京和广东外,江浙沪地区需求量呈迅速增长态势。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建于1997年,2006年通过江苏省特色专业验收、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验收,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了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更好地接轨,提升教学质量和层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紧密依托信息产业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思科”)、“H3C”公司开展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深度合作,遵循国际一流企业的职业资格要求,嵌入企业认证课程,设置企业职业资格认证要求,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全面推进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校企合作共建“校中企、企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岗位置换机制,打造“职业化、工程化、国际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探索以精英班为特色的杰出人才培养机制。
(一)校企确立合作机制与组织架构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思科、H3C等3家行业领军型企业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分别成立“华为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培养术学院”、“H3C网络技术学院”,以此为载体,在人才培养与输送、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与认证、兼职教师聘请、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条件建设、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双方设立理事会作为决策议事机构,理事长由学校领导担任,副理事长由企业领导担任,理事会负责审议学院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招生和就业等重大事项,下设学生服务中心、教师服务中心、资源开发中心等3个部门,如图4所示。学校与企业各自指定总协调人、教学协调人、师资协调人、项目联络人、实习就业协调人、专业负责人等专人对接,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常态化,保障各项合作事宜的顺利开展。
(二)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与华为、思科、H3C等公司召集的合作伙伴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共同研讨明确ICT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确立“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设精英班,共同培养高素质的ICT精英人才,如图5所示。
“大类培养”是指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在第1-2学期学习相同的公共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掌握ICT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职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专业分流”是指学生在第3学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如通信工程施工与监理、通信终端制造、通信业务服务与管理、移动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在第3-4学期通过学习专业方向平台课程掌握某一领域的职业专业专项能力,在第5-6学期通过学习专业拓展平台课程拓展职业能力。
“课证融合”又称为双证教学,是指在课程体系的专业方向平台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中,分别嵌入与专业方向能力培养需求相对应的华为、思科、H3C等企业的初、中级和高级、专家级职业资格认证内容,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有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结合“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发挥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方面的集群优势。课程设置模块化,每个模块(课程群)都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认证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展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试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各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除了完成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获取规定的学分,还必须获取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三)校企互培共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聘请华为、思科、H3C公司及其合作企业专家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定期举行与校内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开展校企“双向”人才交流,学校在企业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制度,每年安排2名以上专任教师深入合作企业,参与认证培训和顶岗实习,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企业在学校建立客户培训中心,投入并更新实训设备,学校教师承担企业客户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双方利用培训中心推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培养质量。
专业教学团队由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培训讲师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学校专任教师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实施,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最新ICT技术和企业工程案例讲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毕业设计指导、实习就业指导等。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企业专业人才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比例达到1: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四)校企合作共建教学条件与资源
企业根据合作开设课程提供实训条件建设方案,学校根据现有实训条件基础对实训设备进行更新和扩充,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校企双方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软硬件条件和使用情况,围绕数据中心、路由交换技术、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安全一体化、IT管理等最新技术,研讨了实训基地的改造升级,形成了一揽子实训体系规划设计和解决方案,使学生实训更加贴近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较好地满足飞速发展的ICT技术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校遵循系统设计、合作开发、开放共享、边建边用、持续更新的原则,以能学、辅教为基本定位,整合合作企业认证课程标准、认证教材、项目案例等资源,构建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虚拟实训、专业建设标准、行业企业资源共享等于一体的资源中心和提供在线浏览、智能查询、资源推送、教学组课、在线组卷、网上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手机APP应用等服务的管理与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更易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拓展学习,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五)校企联合推荐实习与就业
在学生即将上岗实习之际,合作企业人事部门主管、渠道经理、售后经理和产品经理组成企业专家面试团队,对学生进行现场面试。面试的第一环节为技术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分别参加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技g支持和技术销售3个岗位的面试。面试内容包括职业态度、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最后,结合技术水平、面试表现、实习意向和平时表现,专家面试团队和学校专业教师综合分析讨论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实习的岗位类别、实习地点等具体事宜,实习期满,表现优异将被企业直接聘用成正式员工。通过这种深度合作,实现学生专业对口实习,毕业高薪就业。
按照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合作培养,经过短短2年的时间,涌现出了大批ICT高端技能人才,有2名学生通过CCIE(思科网络技术专家)认证、2名学生通过HCIE(华为网络技术专家)认证,23名学生通过H3CTE(H3C网络排错专家)认证;60名学生通过H3CSE(H3C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400名学生通过H3CNE(H3C网络工程师)认证。合作培养学生均被安排华为、思科、H3C等行业领军型企业的总商、金牌商等合作伙伴的技术岗位进行实习,并被企业当成技术骨干培养,实习期间岗位补贴达到3000-5000元/月,就业薪资达到6000-8000元/月。
四、“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要点
(一)具备相互所需的资源和能力是前提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学校主要在人才资源、技术攻关、管理咨询、职工培训等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实习就业岗位、兼职教师等服务。企业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学校共生单元,学校也可以和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形成共生关系的前提是: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服务要满足与之共生的学校的需求;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的的服务要满足与之共生的企业的需求,两者形成互补、兼容的关系。
(二)形成对称的互惠共生是根本
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是共生关系长久维持的根本保证,也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对于企业来讲互利共赢表现为企业产值提高、成本下降、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改善等;对学校来讲互利共赢表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师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学校知名度提高等。目前校企合作经常是校方积极主动,企业缺乏动力。究其原因,还在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受益良多,但很多学校不能为企业在产值提高、成本下降、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改善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与支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利较少,这种校企合作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4],时间一长,校企合作关系将趋于不稳定。要使校企合作可持续地运行,共生模式就要由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互惠共生进化。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规范的管理、市场前沿的需求信息,但缺乏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作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具有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稳定的师资队伍,但存在实训条件持续投入不足、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不够等问题。将这些差异化的需求和互补型的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使学校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培养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实习环境,使学生学以致用。这种共生关系提高了合作个体的绩效,降低了各自成本,使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变得更加深入和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齐守泉,石伟平.后经济时代职教校企合作如何共生共赢[J].职业技术教育,2011(6):46-49.
[2]黄立峰,刘建湘.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生发展机制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2-74.
it技能范文3
1.对课程目标理解失衡,片面追求技能的掌握
第一,强调步骤训练,忽视方法的掌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极易陷入按步骤教学的怪圈,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缺乏自主思考,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影响,更谈不上思维的高度了。思维的灵活性得不到体现,儿童只能靠已有的经验去识记,这样容易导致有些儿童能够记住而有些儿童则很快忘记的情况的发生。
第二,强调知识本体,弱化知识结构。知识的迁移和方法的指导上的缺失使得儿童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对类似或相近的软件无法实现自主学习。
第三,强调结果呈现,缺乏总结评价。课堂总结是一节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表现为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任务的环节,至于怎么完成,通过什么方法完成,有什么独特的方法,有什么改进措施等,这些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的良好途径,我们却往往忽视了。
2.对主体地位理解失衡,缺少对学生的引导
在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点的认识上,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往往对“自主学习”的尺度把握得不好,形成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形式主体,缺少主动。这一点是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会犯的错误,教师只注意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应该探究的东西都让教师代替了,学生被教师强制成了主体。
第二,过分强调主体,缺乏概括总结。没有教师的引导,一方面会使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的要领,另一方面也是教师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囫囵吞枣,对所学的知识不求甚解,只了解大概,用不了多久,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会很快被遗忘。
二、儿童技能训练中平衡策略研究
1.理解技能目标,完善儿童的知识体系
第一,理解知识技能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要了解课程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了解这样的目标对儿童的方法养成有哪些好处,同时,还要了解这样的目标对后期的学习目标是否有帮助。
第二,深挖过程方法目标。这是儿童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但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征,不能出现“被引导”的现象。
第三,重视行为创新目标。行为与创新目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创新意识。这是很重要的,有好的习惯才有好的品德。而创新能力则是一个人能够取得更大成就的决定力量。
2.优化探究过程,整体调控儿童主体地位
第一,任务设置有理、有效、有深度。教师在任务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想让儿童掌握什么,是方法还是某一项技能,儿童在掌握了这个方法或技能后有什么作用或能够为将来的学习带来什么。教师只要能够带着这样的深度去设计学习任务,儿童的学习一定会很深广。
第二,任务总结有意、有法、有新意。“意”指儿童想要达到的目标,“法”指实现目标所通过的方法或途径。教师要在儿童完成布置的任务前引导他们去给自己设问:我想实现什么,怎么实现,用老师的方法可以吗?进行拓展时,我还能怎么做?在给自己设问的过程中,儿童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3.重视总结评价,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丰富总结内容,让儿童感受创造的神奇。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总结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还要让儿童说出他们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想法,感受其他人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想法,使他们感受到新奇,提高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
it技能范文4
关键词: 教学技能 演示技能 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课堂教学中不仅运用卡片、挂图、实物、模型、实验,还兴起了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脑等[1],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对于21世纪的教师来讲,掌握并熟练运用演示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基本技能普遍有所提高。教师对演示技能中的要求的理解和意义、作用的认识都有较大程度提高,但在考评过程中出现不足。本文以演示技能的实施为例,为其他教学技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演示技能含义和功用
1.技能含义。
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直观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一般来说,学生的认知具有依赖、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各科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演示手段,运用课堂演示能促进学生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思维[2]。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可开发学生智力。
2.技能功用。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演示中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提供恰当、正确且丰富的直观材材料,这些感性经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最重要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使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对这些知识印象鲜明、记忆深刻、理解透彻[3]。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演示与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以及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观察力和思考力得到训练和发展[3]。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演示具有生动直观和新颖奇异的特性,对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兴趣,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亲身观察、动手试验认识事物,有理有据地推证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这可以说是一种最具体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自我调节[3]。
二、演示技能课堂案例
1.检测学生观察力。
德国内科医生舍莱恩在给学生讲述医生的品质――不苛求清洁和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时说:“一些老医生在对糖尿病诊断时,通常会亲口尝一下病人尿液的味道。”随即,舍莱恩把一只手指浸入盛有尿液的杯子里,然后抽出并舔净手指,这时,舍莱恩问道:“谁体验一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迅速尝了尝尿液的味道。随后舍莱恩认真地对他说:“同学,你确实没有洁癖,但你也没有观察力。因为你并未发现,刚才我是把中指浸入尿液中,而舔净的却是无名指。”这样,学生是否苛求清洁和观察力如何都被检查出来,所以演示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
2.辅助讲清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氨基酸的结构及种类是教学难点,处理这个难点时,教师可以叫几个外貌特征差异较大的学生上讲台,双脚并拢且展开双臂,双臂分别代表氨基和羧基,双脚代表氢原子,心脏代表连接各部分共同的碳原子,不同的面部代表不同的R基团,且不同的R基意味着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演示,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且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3.辅助讲清原理。
一位教师在讲解鱼鳔的作用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支直径较大的试管里,盛入4~5mL的水醋酸,加水稀释至大半试管,再放入几粒黄豆大小的碳酸钠,试管内马上产生气泡。这时把一粒樟脑丸放入试管里,它会时而下沉,时而上浮,有时还会浮而静止不动,如鱼有鱼鳔一样,可以在水里沉浮,这样能直观、简明、科学地让学生了解鱼鳔内气体的多少对鱼沉浮的作用,同时可以讲明沉浮的条件,引申到潜水艇的浮沉,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4]。
三、教师演示技能现状
1.对教学演示技能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课堂演示技能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教给学生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运用模型演示还是用媒体演示,教师通常只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相互拼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直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5]。虽然得到的公式是正确的,但没有分别将两个相同的钝角或锐角三角形进行拼接,构成三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此一来,学生就不能掌握由此及彼、综合归纳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2.演示方法不当,演示技能不过关。
课堂演示必须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指导性和示范性。如教师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用两灯对点或使用打火机点燃,用口吹灭等违规操作,对学生形成误导,留下不安全因素。
3.媒体出示时机把握不当,与其他技能结合不够。
为了更高效地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其他教学技能教学。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中,某教师将红色液体装进带有刻度的玻璃烧杯中,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红色液面所在刻度均不相同。教师对媒体的选取是恰当的,操作基本规范,但该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观察目的指导,也未介绍媒体,所以演示完后学生不能准确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4.现代教育技术演示能力薄弱。
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的比例约在20%,而且多媒体演示中一般采用单一的视觉演示或听觉演示方法,教师对所选媒体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不熟练,操控能力较弱[5]。
四、教学建议
1.明确目的,选择恰当的媒体,确定科学方法。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本课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先确定科学的演示方法、合理的演示类型,再选择恰当的演示媒体。只有在二者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演示明显,便于观察,促进学生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转化。
2.加强演示与其他技能的结合。
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必然综合体现出多种基本技能,只是在不同课题中有所侧重。在演示技能展示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演示与讲解、板书技能间的有机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
3.渗透现代教育思想,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育理念已逐渐要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归结为传递知识,而主要是激励学生思考。课堂演示应是单一的教师表演,更应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从“被动”角色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指导学生观察操作,体现教学互动的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师必须尽力掌握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媒体组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演示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吉海燕.浅谈教学技能中的演示技能[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00:179.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严先元.试论教师的演示教学技能[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8(5):12-18.
it技能范文5
庞春霖: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近几年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在自主车轮电组、发动机电组方面。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还是集中在后装市场和前装车载这一部分,而附加值最高的部分,比如车身系统、发动车系统、总线系统,都是国外的企业主导。2011年的汽车电子厂商排行中,国内仅有一家企业进入前10名,而且是排在最后一位。
究其原因,我国汽车电子在几个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首先是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材料器件工艺方面还比较薄弱;其次是研发能力不强。汽车电子关系汽车的安全,这个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要求的技术验证、检验周期也特别长,一个汽车电子产品从开始测试到整车,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而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检验机构大都在国外,组车厂基本上也由国外主导,中国的汽车电子产品不容易被接受。
计算机世界:您认为汽车电子的发展前景如何?
庞春霖:汽车电子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一定能够成长为巨大的产业门类。汽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纯粹的机械车,没有任何电子产品;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即能够满足人们对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需求的汽车,叫机电车;第三阶段是二战以后,特别是进入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之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弱电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这个阶段的汽车被称为电子车;最后,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这时的汽车被称为信息化车,或者叫智能汽车。未来,从汽车生产装配的成本来讲,汽车电子甚至可能占到汽车总成本的50%~70%,而汽车电子的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
计算机世界:您怎样看智能汽车与车联网的关系?
庞春霖:车联网是汽车电子的重要发展方向。机械车、机电车、电子车和信息化车都是针对汽车本身而言的,每辆汽车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车联网则是由车辆的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庞大的交互网络,就是说车联网是众多车辆组成的网络,每辆汽车只是一个组成部分,还有所谓的智能公路、智能社区在其中互联。同时,对于车联网而言,智能汽车是一个根本的基础,汽车如果不智能,没有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话,联网就无从谈起。
计算机世界:您认为汽车电子产业能给IT企业带来哪些机会?
it技能范文6
PhoneDrone的构想其实是相当精明的,比起买什么昂贵的无人飞机,你只要给你现在用的手机买个盒子就可以了。当然,还有分别针对Android和iOS系统的应用程序,能提前为你规划出确切的路线,甚至还能在天空中拍照。
如果你手头上还有多余的智能机,那么你还能用那个手机来控制“无人机”飞行。哪怕两个手机的系统不同,一个是android机一个是iphone也行。整个一系列动作利用Wi-Fi也能进行,理论上,“无人机”的飞行也可以用平板来代替控制。继而,公司也希望能通过手势来控制飞行,使导航更容易。
这款“无人机”设计造型优美,便于携带。整个设备可以折叠起来以便在旅游过程中携带,但即使是折叠起来也不会太小,因为整个设备需要能容纳Nexus 6或iPhone 6 Plus那么大的手机。虽然电池的续航能力仅有25分钟,但其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5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