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

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范文1

一、机关档案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督促、指导县直机关完成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认真细致地审批各机关单位申报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并对XX年年各机关单位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使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2、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化、数据化、现代化,保证档案作为历史资料保存不遗、不缺、不漏,完成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

3、加强民生档案建设

民生档案是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为此我们重点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和社区档案建设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协助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其更好的为百姓服务。同时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方案,开始民生档案调研工作。

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1、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加强试点乡镇、村档案室基础业务建设,对未建档的行政村依据《档案法》中有关条款,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同时建立乡镇、村档案业务工作的指导名册,使乡镇、村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

2、积极开展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档工作,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据档案所具有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三、经济科技档案工作

1、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对已上报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新增的民营企业,建档工作要做到身临其境,指导到位,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服务。

2、国有企业档案工作

加强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执法力度,对不符合《档案法》要求的企业,要下发档案执法检查通知书,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我县国有改制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和处置,并制定档案处置意见。

3、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档案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与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同步进行,我局将与林业部门沟通,积极配合林业部门的档案工作人员制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各种制度,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借以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4、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

积极参与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专项与竣工验收工作。对验收结果拟写真实的验收报告、验收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如有违反法律法规现象,将对有关建设部门下发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通知书,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范文2

一、以档案信息化为牵力,大力实施“安全第一”战略,推进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2012年我们将全面启动档案信息化工作,建设全市范围内统一的数字档案管理中心平台。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开发对外查询软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和在线查阅的目的。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设备和软件安全可用,信息安全保密。建立市级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库,对重要的电子文件实行异质备份。

2.加大重点档案监管力度。突出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力争将档案管理纳入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环节,纳入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并建立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3.加强档案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层层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制,为档案安全构筑制度保障。二是加强馆库和安全设施建设,为档案安全提供更好条件。

二、以“为普通人建档”为重点,大力实施“资源提升”战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1.推进档案规范化建设。开展档案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抓好《衡阳市档案资料接收征集实施办法》、《衡阳市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县市区档案馆建设的通知》、《衡阳市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规定》、《关于做好市直机关单位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等5个规范性文件的督查落实,扎实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2.推进档案行政监管和资源整合。2012年,我们将争取完成二级、三级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和审批工作,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和年检年审工作,注重机关行政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发挥文件管理中心“集约化”管理作用,在全市逐步推行文件集中统一管理,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3.抓好“三重一特”档案征集和涉民档案工作。深入开展“重要人物”、“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征集工作。引入社会参与,广泛征集衡阳地方特色档案资料。加强涉民部门档案业务建设,确保民生档案的完整、齐全。

三、以“为普通人服务”为目标,大力实施“服务优先”战略,推进档案服务利用体系建设

1.提高档案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加快发展,努力做到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到哪里,档案服务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利用流程,努力使档案部门真正成为领导决策的“智囊团”、群众百姓的“信息库”,社会和谐的“促进器”。

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招投标活动招投标档案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招投标档案是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交易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字、符号、图表、声像等各种不同载体的原始记录。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原始记录,这就使得招投标档案在竣工结算、监察审计、投诉处理、仲裁诉讼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实现招投标档案的优化管理,对于规范招投标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本文将阐述如何实现招投标档案的优化管理。

一硬件目标

统一招投标档案文件规范

招投标档案具有内容构成的多来源特点,这是由招投标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主体众多,包括招标人、投标人、负责监管审批职能的业务部门、负责提供服务功能的服务部门,以及负责评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完整的招投标档案,应包括以上各单位、组织在参与招投标活动中行使各自职能所形成的全部文件。

由于招投标档案内容来源多且分散的特点,这就给维护档案的完整和提高案卷质量带来很大难度。招投标档案形成主体多且分散,直接导致了档案中各类材料规格的不一致,尤其投标人报送的投标文件通常不考虑档案保管的要求,认为内容越丰富越好,包装越精美越好,从而导致招投标档案的体积越来越厚,档案实体规格不同,很多档案不便于装订入盒,保管起来难度很大。自上而下对招投标档案各种材料提出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从纸张载体、大小规格、内容涵盖等方面都做出明确要求,保证案卷整齐划一,便于业务人员收集和鉴定,也便于档案人员立卷归档。

建立招投标档案专用库房

招投标档案还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特点,主要因为招投标档案的内容还包含了一些招投标人的内部资料,招投标文件的编写更是各招投标人投入成本制作而成,对其成果应该提供必要的保护。同时由于招投标档案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数量庞大且每年递增速度较快的特点,这些都要求有一个专门的保管环境。避免与其它门类档案或资料共存,为档案的安全保管提

供保障。

建立适合招投标档案管理需求的库房保管环境,严格遵照库房保管的“八防”(即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要求。“八防”是档案库房保管的最基本要求,是维系档案寿命的根本所在。招投标档案作为招投标活动的原始记录,更是记载政府监管和规范建筑市场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只有做到“八防”管理到位,才能使招投标档案充分发挥其重要的凭证作用,才能更好的为交易主体及研究人员提供服务。

配备档案现代化管理设施

提到现代化管理设施,诸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装订机、照相摄像等设备自然必不可少,但实现现代化管理更重要的是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根据招投标档案自身特点

开发专门的管理系统,能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从而提升招投标档案的现代化管理程度。

虽然招投标档案的管理目前受招投标活动的工作流程和办公自动化程度所限,但在现有招投标活动管理模式下,可以通过预留前端接口,在办公内网中先将档案的收集、整理、编

目、检索、提供利用、鉴定销毁等流程融入设计到整个系统中,这也是实现档案全程现代化管理的必要过渡和准备。

二、软件目标

( 一)自上而下、监管得力的档案管理体系

档案管理体系主要是指档案部门的设置及其上下隶属关系,良好的档案管理体系能够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比如首先应该组建招投标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本单位与上级主管机关之间、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招标办”)与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之间、以及与下级相关招投标档案管理机构之间关于招投标档案管理的有关事宜;其次,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专业档案室(联合档案室),负责招投标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以及统筹管理各级相关机构的招投标档案,提规范、定制度、下目标,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至此,自上而下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完善各级档案管理机构,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在本单位业务部门设立专兼职档案人员,配合本单位档案部门做好招投标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二)科学合理、落实到位的档案工作制度

制度是一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招投标档案实现优化管理首先需要一套科学完备的制度来保驾护航。在此,笔者将重点论述关于招投标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问题,即建立健全招投标档案管理的两级管理制度。

首先建议由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如各省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联合同级档案行政机关(档案局)共同制定招投标档案管理办法,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的招投标档案给予明确的定位,并对下级相关单位和机构做出招投标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建委”)作为“招标办”和“交易中心”的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对于所主管的各项业务的规定以及办法的制定和颁布,最具有权威性。由其颁布的制度办法所约束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市住建委”直属的“招标办”、“交易中心”,还包括参与招投标活动的各招投标人(机构)。而档案行政机构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和监督各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因此市档案局对于“市住建委”的档案工作也具有指导责任。建议市档案局作为发文机关之一的原因,是从档案业务工作的层面考虑,对于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内的档案工作的规范要求,以档案的专业角

度出发,去界定制度办法的科学性、专业性。

因此, “市住建委”作为上级领导机关,如果能够联合市档案局共同制定宏观层面的招投标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招投标档案的定位作用,指导档案管理的专业要求,必然使该制度办法具有较高的约束性、执行性和科学规范性,对于落实制度、规范管理是具有本质意义的。

其次,由“招标办”和“交易中心”制定具体的招投标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办法,作为内部的工作条例施行。

三 实现招投标档案优化管理的意义

实现招投标档案的优化管理,有助于内部工作效率的提高。尤其优化管理软硬件目标的提出,包含了设施、制度、业务、人员等各方面的建设和要求,为档案工作的优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也为档案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从而更加有利于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档案室和档案工作方面,单位内部相关业务机构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受益。明确了工作的制度、规范和职责,业务人员才能更好的配合档案人员做好招投标档案的归档工作,避免反复重复、拖拖拉拉、权责不清的现象,尽量保证归档工作一次完成,这也将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招投标档案的优化管理,对于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更好的实现为政府部门和交易主体提供服务的功能。计算机检索系统和网络化查询的应用,满足了为用户提供快捷便利服务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而工作效率的提高还有利于档案价值的全面实现,促进档案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开展档案编研等工作,为更广泛的用户群提供服务,更为全面的实现招投标档案的价值。

同时,实现招投标档案的优化管理,对于招投标人而言,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无论是明确招投标档案的归档范围和要求,使招投标人尽量实现一次性提交文件合格,避免重复修改制作;还是明确招投标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减少纸质文件的制作装帧,以及将来完全实现招投标活动和招投标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这些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招投标人的招投标活动成本,也是节约了社会经济资源。

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二届四次、五次全会关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要求,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民生档案工作的重点,全面组织发动,积极协调推进,着力推动覆盖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机制,建立起民生档案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开展“一站式”服务的新模式,实现民生档案资源国家所有、社会共享。

二、整合工作主要任务

1、推进规范化建档,促进资源整合。根据市直单位实际情况,重点抓好社保、就业培训、房地产等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档案业务建设规范的要求,明确归档范围、种类和要求,制定保管期限表,分类进行归档整理,认真做好各类民生档案安全保管工作。

2、突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开展民生档案的信息化工作,将各类民生档案录入微机,实现数字化,建立统一、规范的民生档案数据库。

3、理顺关系,集中管理,建章立制。进一步理顺档案工作关系,建立以市档案局为执法主体、各民生档案主管单位配合的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监管体制。在此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将同级党政机关、财政供给的社会组织在履行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民生档案,全面、完整地接收进市档案馆。此外,还要明确市档案局和各单位在档案形成、流转和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建立档案正常流转机制,确保档案资料及时、逐年不断地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4、深化开发利用,大力服务民生。民生档案资源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后,市档案局要组织编制馆藏民生档案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民生档案调阅利用制度,添置民生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加快民生档案资源数字化,积极建设融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于一体的馆藏民生档案基础性数据库。努力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行“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民生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三、整合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

下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制定《市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会议,对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规范建档

各有关单位对民生档案,根据职能,认真收集、规范整理,实现数字化;市档案局对民生档案规范建档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督指导。

第三阶段:验收进馆

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对照各专业档案管理标准逐一检查验收,将符合进馆要求的民生档案接收进馆,集中开发利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抓好落实。成立市直单位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整合工作的组织实施。市档案局负责统筹协调,各专业档案主管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责抓好本系统的民生档案建设,形成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层层落实、合力推进、齐抓共管的民生档案工作机制,以确保民生档案工作的协调推进、健康发展。

2、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市档案局对各类民生档案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工作,对不同类型的民生档案,及时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研究、联合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同时加强对各单位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民生档案建档工作,将本系统的民生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管理,定期检查规章制度、业务规范执行情况,切实承担起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查阅服务的职能。

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范文5

1 相?P法律基础

1.1 通过国家档案局在2012年颁布的《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中第二条规定,“电子档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该定义从电子档案相关的技术形态、来源和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定义,而在后期修订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标准中,对于电子档案的定义表述成具有一定的凭证作用、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的电子文件的集合。从定义上来看电子档案由后期的归档操作形成,通过相关的关键环节将电子文件转化成电子档案的形式,再由移交至档案馆,并由档案馆分类再通过相关单位进行接收。

1.2 根据我国对于相关电子数据的法律条文规定,电子档案在形成时要符合多方面要求进行规范,其一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其二就是对于电子档案的可靠性进行要求。完整性是指其完成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在完成过程中的完整性,内容的完整性体现在,其内容描述特定的事件、对其时间、内容、人员以及结果的相关材料的完整。过程的完整性是指设计的中间过程环节,具体的流程等相关信息的完整,并对档案的处理活动的形式进行一定的信息保存。

1.3 可靠性的要求体现为电子档案形成来源的可靠和保存管理的可靠,具体表现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设计的可靠性和系统实现的可靠性。制度设计的可靠性要求各立档单位和各档案馆应当按照文件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法律法规对证据的要求,建立涵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明确电子文件产生、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各环节、各岗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和操作要求。

1.4 系统实现的可靠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能够保证电子档案自形成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也就是“原件”的特征要求,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及其相关信息集合在一起,经过归档操作(整理、编目、必要的格式转换、检查、确认或赋予归档标识)后形成电子档案这个时间点产生的电子档案数据包是电子档案的“原件”,确认电子档案的“原件”特征,核心点就是电子文件归档点留存的时间信息。

1.5 之后,电子档案的内容,包括一份电子档案内所有的内容信息和过程信息,在各形成单位档案室和各级各类档案馆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都不能被修改,除了发生数据格式转换和系统迁移等情况,确有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后,“格式不相同但是能够准确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二是在关键环节和特殊操作后,系统要检查电子档案内容在操作前后的一致性,如在归档、移交接收环节和格式转换、数据迁移等操作中,系统要根据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电子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要求,采取自动或人工方式对电子档案的内容进行一致性检测,保证在进行相关操作后前后内容一致,并予以记录。

2 电子档案管理要求

2.1 电子文件经归档环节形成电子档案后,一般都由档案机构,即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和各级各类档案馆进行有效管理和发挥效用。如何管理电子档案才能符合法律所要求的证据特征?从前面引用的相关法律条款可以看出,作为证据的电子数据保存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能有效呈现;二是格式不变,如有变化,内容应当前后一致;三是当电子数据保存地址发生变化时,要记录移送过程相关信息,特别是相关操作的时间信息和人员信息。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电子档案在各级各类档案机构保存时应当采取的管理要求:第一,要制订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制订档案室/档案馆的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要规范和赋予档案室/档案馆在管理电子档案方面的岗位设置和职能职责。第二,要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保证系统内电子档案不被更改,或者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证明系统内电子档案没有被更改。

2.2 根据目前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形式来看,对于技术的采用需要进行一下几种技术措施:第一种是数据格式固化措施,在归档的过程中将普通文件转化为一定的版式文件,版式文件在不同系统中呈现的内容,不会因系统的不同产生一定的乱码错版现象,并且受到一般权限的控制内容不能够进行更改;第二种对于系统内部的电子档案内容属性设定成“只读”状态,并且不能够对其内容进行更改;第三种是数据量小的电子设备存储方式采用一次性输入的光盘形式作为载体,无论相关的使用者拥有何种权限都不能对其内容进行更改。

2.3 电子档案凭证作用的生效,是多方面原因组合形成的结果,并根据相关法律部门进行认证,对电子档案的完整程度、信息的准确性和具有的一定的公信度。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传统档案证明记录方式由于信息量的增加,在测定相关的电子档案的凭证作用时,由于技术等等多方面原因无法解决目前的情况,由于档案本身具有的一定的公信度受到法律和社会的认可,所以电子档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子档案凭证作用生效的情况应当加以重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原有的权威性。

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办法范文6

(赤峰学院 计财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管理,反腐、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为经济财政研究等提供原始数据、可靠史料.要依法管理会计档案,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销毁等各项工作.

关键词 :会计档案;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作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75-02

会计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建账的民营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在会计经过努力工作会得出的会计核算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会计账簿、凭证和完整的财务报表,而这些核算材料都是用来得出工作单位财务情况的重要证明和资料,是构成我国档案全宗的必要成分.那么,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员工重要的责任就是做好会计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并尽可能的让档案适得其所.

1 会计档案的作用

会计档案具有形成的专业性、普遍性,内容和程序的严密性、连续性,所含成分的稳定性等特点,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是反腐、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和反对不正之风的有力工具,是研究经济、财政的可靠史料.

1.1 会计档案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

会计档案是机关、单位经济活动的原始记录,是进行会计监督、分析、决策和制定计划等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经济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会计档案可为国民经济计划实行综合平衡,反映和考核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关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等利用会计档案进行会计分析,对反映经济活动和财政收支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基本的数量分析,从中找出差距或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意见或措施.会计档案是编制国家和地方预算、编制单位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的重要依据,是经济管理、事业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

1.2 会计档案是反腐、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和反对不正之风的有力工具

会计档案记录了经济业务,明确了经济责任,每项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都要由经办业务部门和有关人员办理凭证手续,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负责,以实行经济管理的责任制.通过会计凭证来查清楚公司财务情况是否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是否有浪费以及腐败的违法犯罪行为,以严肃财经纪律,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各单位在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反腐倡廉中,利用会计档案查出很多重要证据,发挥了重要的凭证作用.会计档案是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有力工具,是各项经济查证的可靠书面证明.

1.3 会计档案是研究经济、财政的可靠史料

利用系统全面的会计档案核算材料,通过对比分析,从经济角度反映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的真实面貌.如会计档案的账簿,对全面了解各项财产、资金等增减变动情况,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等及资金的保管、合理使用等均具有借鉴作用.通过对会计档案的长期保存,给公司提供足够的财务状况的素材和原始记录,让有关人员进行历史研究.

2 会计档案的管理

2.1 依法管理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发的重要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并要努力学习《会计法》、《档案法》等,不断提高法制观念与水平,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努力做好单位的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保证这些档案能够完整无缺的保存好,方便相关人员查阅.

2.2 会计档案的收集

收集会计档案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核算文件的存档,要遵循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律,使会计档案齐全、完整、准确.

2.2.1 会计材料的归档范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作了详细说明.材料的归档范围包含会计的凭证材料等:依据用处分为记账、汇总和原始凭证以及其他类别的凭证.是会计核算中最初形成的重要的核算材料.会计账簿类:分为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账、经费支出明细账等),固定资产账,辅助账簿(备查账簿)等.会计账簿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连续、系统、全面记录了经济业务.财务报告类:会计报表(月报、季报、年报),附表及相关的编制说明,文字补充材料等.其他核算材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保管清册,销毁清册等.

2.2.2 归档的时间

在会计审计周期结束后(年终),当年制成的会计档案会需要有关机构保存一年,一年之后,由有关机构重新编制然后移交给单位专门部门保存.

2.2.3 电算化会计进行核算材料的存档

存档范围包括:保存在光盘等设备上的会计数据,以及纸质的会计数据统一存档,也就是说存档要“双轨制”.跟全部文档资料和会计软件程序.

2.3 会计档案的整理

会计相关文档的管理整理工作必须要符合会计相关行业要求,而且要符合相关管理的规律.由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负责整理.

2.3.1 会计凭证的卷宗

卷宗要求按时间分开(每月),每月的凭证,要求按照凭证上的编号按照时间序列排好,可以合成一卷或者若干卷.厚度一般在1-2厘米,装订后进行密封处理,加盖经手人或财务专用章,按规定填写凭证封面.

2.3.2 会计账簿的组卷

区分会计年度,把不同名称种类的账簿分别组卷,各类账簿的扉页,归档前按要求逐项填写.订本式账,不拆除空白页,会计账簿的封面按要求粘上标签,并工整填写.活页的账簿,在会计审计周期结束后(年终),去掉白页,装订完整,然后盖上公章并由经手人签字.账簿封面工整填写,保存时限达二十五年的账簿还必须要在封底完整填写备考表.

2.3.3 财务报表的卷宗

卷宗要求年度分开保管,不同的时限要求分开保存.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的,组卷时要放在一起.卷宗必须写好目录,而永久保存的还必须写好备考表.会计报表的封皮必须有单位主管或部门负责人的签名,然后装订密封处加盖财务专用章.

2.3.4 会计档案的案卷题名

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单位名称、会计年度或时间、会计核算材料的名称.案卷题名的拟写要结构完整、文字简明.

2.3.5 会计档案的分类、排列、编号

机关、企事业单位以下两种分类方法比较常用:(1)会计年度—类别—保管期限.把所有的文件按照时间区分(年度),同一年的文件再按照文件类别分开,每个类别的文件再按照保管时限的长短顺序排列,时限长的放在前面,短的放在后面.一年的会计文件按要求排列好之后再统一编好编号,做出文件目录.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会计档案形成数量较多的单位.(2)类别—会计年度—保管期限.把全部会计档案按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类别分开,每个类别下面的文件再按照时间区分(年度),同一年的文件再按照保存时限长短按顺序排列,时限长的放在前面,短的放在后面.每类的文件必须按要求编写流水号,把每个类别的文件编写出各自的目录.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会计档案形成数量较少的单位.以上分类方法只能采用一种,不能频繁更换.

2.3.6 编制会计档案案卷目录

会计档案案卷目录是会计档案的基本检索工具.案卷目录的著录项目有:案卷号、类别、题名、起止年月、页数、保管期限、存放地点、备注.编制时要著录项目齐全,字迹清晰.案卷目录一式两套,会计机构保存一套,移交会计档案时随档案移交档案机构一套.

2.4 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

2.4.1 会计档案的鉴定

会计档案鉴定的标准是《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是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会计档案鉴定工作主要是:(1)会计机构在整理会计档案,进行会计核算专业材料组卷时,明确档案的保存时限.(2)针对到保存时限的文件,需要重新进行审查,明确是继续保存还是销毁.需要由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再同管理部门进行协调.

2.4.2 会计文件的销毁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比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等),会计文件保存时间到期后需要对文件进行销毁时,要有保存部门提出建议,连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复合.

部分特殊会计档案:如涉及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涉及产权及工资发放的原始凭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原始凭证;项目建设期间的基建会计档案;涉及外事的原始凭证等,即使档案保管期限已满,也不得销毁.确需销毁的会计档案,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认真填写,并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需要一同派出专门人员检查销毁工作,销毁文件前需要再次清点文件,工作完成后要在清册上面签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