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信息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信息化范文1
关键词:SOA;系统整合;信息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中,银行之间的竞争促使银行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各家银行普遍实现了数据大集中的架构,建立数据中心,把全国所有用户的信息集中存放在大型数据库和服务器上,采用网络连接营业网点、ATM以及POS等,进一步将各种应用软件集中在应用层的服务器上,便于应用软件的整合和集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本都推出了网上银行和用户认证等安全措施。可以说,其自身的紧耦合信息系统已发展得非常完善和成熟。但是,国内银行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各应用系统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其次,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第三,各银行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许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体系,由于机型、系统平台、计算机接口以及数据标准的不统一,使得系统的整合和连接比较困难。
随着业务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提出的需求日趋多样,各银行之间竞争更为激烈,如何依托信息技术,对现有系统改造和整合,以降低成本,提高银行的竞争力,这是各家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系统改造和整合中,一方面要增加各种软件(如CRM、网上银行、认证中心)外,还需要整合和改造不同时代的新旧系统。SOA(面向服务的架构)为系统的整合和建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SOA概述
SOA是一类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是把构件如何组成一个新系统的模型,它是一种实现方案和策略。它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服务层是SOA的基础,可以直接被应用调用,从而有效控制系统中与软件交互的人为依赖性。
SOA的关键是“服务”的概念,将新旧系统中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规范按松耦合方式整合在一起,即将多个现有的应用软件通过网络将其整合成一个新系统,使得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在整个架构中,被整合的应用都是以松耦合的方式联结,松耦合系统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它的灵活性;二是当组成整个应用程序的每个服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逐渐地发生改变时,它能够继续存在。如需要增加新的业务功能,修改现有的软件,整个系统无需进行大规模变动。
当前,金融信息化的目标就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为此需要做二件事:首先要增添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各种软件,如用户需求管理CRM、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成本核算、网上银行、各银行之间的清算中心、各种信息安全措施等软件;其次就要将老系统中将开放的功能包装服务模型的接口,并设计一批新的服务和新的业务过程,用企业服务总线将其整合起来。而SOA恰恰就是为此而生。
三、SOA的实施
要实现SOA架构:第一,要提供一套工具和环境,用于将各种服务整合在一起。按SOA的定义,只要是一种大家公认的规定接口就行,早期的SOA曾采用CORBA方式来实现SOA,目前较多采用J2EE或.NET等标准。同时,还包括TCP/IP、简单存取协议SOAP、Web Service描述语言WSDL、安全性协议UDDI等,有了这些标准,SOA才被广泛流传和接受;第二,建设企业服务总线(ESB)。我们需要提供一批中间件来实现接口协议,把这批中间件组合成一个包,称为企业服务总线(ESB)。国际上的著名公司都正在开发和完善这个工具,目前国际和国内一些公司已经推出了ESB产品,开始提供试用和完善,当然目前也有一些free软件可供大家试用;第三,做到松耦合。要提供一个注册软件,登记注册被整合的每个服务,当要访问此服务时就先到注册处查询。一旦查到后就将服务和请求服务者绑定,然后调用。虽然这类间接引用要花费一些资源,但能给使用方带来极大方便。除此之外,有时还需要提供传输正确性保证、事务处理以及安全措施等质量保证措施。
在系统整合过程中,旧系统保持不变,而是把旧系统中准备开放给新系统的那些功能,包装成服务的模型提供出来,做好接口就行。针对新系统中增加的业务过程,如果被整合的各服务还不能实现新业务过程的需求,那么在新系统中要扩充一批服务,组成金融行业专用构件库,因此SOA所提供架构可以长期保持下去,可以不断地扩充和更新。
四、SOA实施的主要问题
在SOA实施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项目效果变得越来越差。在SOA的使用中存在着隐患,我们很容易被这些错误的概念或者做法误导。下面是在SOA实施过程中常见的几种问题:
1、将SOA等同于传统项目建设。在构建面向服务的解决方案时,要采用与构建传统分布式解决方案相同的构建方式。SOA既不是CORBA+XML,也不是+WSE。同样,面向服务既不是面向对象,也不是“足够接近”面向对象。SOA是基于面向服务的、与众不同的架构模型以及截然不同的设计模式。对于构建自动化逻辑――纯粹的面向服务,与SOA产业向全球规模发展保持一致――理解上述这些不同之处,是非常关键的。
金融信息化范文2
iVisionBanking是电讯盈科企业方案针对银行及金融核心业务系统旗舰方案的最新版本,它结合了中国及海外银行及金融业的最新IT技术,以及国际市场的最佳实践。电讯盈科企业方案董事总经理霍昌博士表示:“电讯盈科企业方案一直秉承专注于用户需求及持续创新的经营理念。金融行业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iVisionBanking的推出不仅有助于全面支持金融客户的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提升,同时也进一步实现集团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目标。”
霍昌博士介绍说,电讯盈科企业方案是电讯盈科集团IT的旗帜,下有8个研发中心,致力于为大企业提供ERP、灾备等IT服务。2012年10月,电讯盈科收购了专注银行和金融行业的中联兴达软件公司,使其成为电讯盈科企业方案的一部分。目前,电讯盈科企业方案金融业务的客户超过100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正在使用其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网点超过4万个,系统每天处理的业务数达1.5亿多笔,真正成为电讯盈科企业方案的“王牌”产品。
电讯盈科企业方案金融事业部销售副总裁奎建生介绍说,iVisionBanking是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系统名称中的“i”代表的是international(国际化)、integration(集成化)和intelligent(智能化),这3个“i”既是金融IT的发展趋势,也是新系统的主要特点。奎建生进一步介绍说,核心业务系统的典型特点包括:多语言、实时风险监控、移动营销、信息互联互通、搭积木式的产品组合、业务核算分离、统一视图以及运维平台。
据介绍,iVisionBanking具有两个模块,即针对银行核心业务的VisionBanking Suite以及面向金融机构的VisionFinance Suite,其目标客户包括企业融资、消费金融及网上金融机构。目前,长城汽车旗下的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和成都农商银行已签约将采用iVisionBanking应用方案。
金融信息化范文3
一、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信息化已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系统“信息化”水平的标志,在提升国家经济运行效率方面日益凸显出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金融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金融信息化人才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育机构,财经类院校在金融信息化进程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回顾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历史进程发现:金融信息化最初体现为业务操作的自动化并附加基本的管理需求;其后,是交易和管理的集中与整合,金融机构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的末期;就未来而言,将会在集中与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产品创新与客户支持体系,即金融信息化将会从管理集中、数据集中、业务集中走向风险控制集中、创新集中和客户服务集中的发展模式。从金融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不能将金融信息化单纯理解为传统的金融电子化处理过程,而是必须从新的高度将金融信息化理解为未来金融业服务与创新的基础,即需要高度认识金融信息化教学在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支持金融信息化服务方面的战略意义。由于金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正在经历从“平台开发”与“业务开发”阶段向“创新开发”与“思维开发”阶段的过度。因此,与之配套的金融信息化教学也必然存在一个从“功能阐述”到“知识体系构建”的学科演变与发展过程。然而,金融信息化技术与服务的“前沿性”与“创新性”特征,使得教学环节很难对其保持良好的对接过程,由此也导致了金融信息化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学科,其认知过程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业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与不断创新,金融信息化未来必然在业务、管理及决策等各方面代替传统金融业务与营销模式,逐渐过渡为金融业主流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模式,其功能不仅将贯穿虚拟经济,也将对实体经济构成重要影响。
二、金融信息化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
对于财经类院校而言,应该把握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借助金融教学的传统优势,着力探索和开发金融信息化教学框架与教学模式。但就现实探索过程而言,在各个层次都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与瓶颈。首先是关于“学科属性”的定位问题。金融信息化这一研究方向究竟应该归属于金融学科还是信息技术学科呢?就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金融与经济管理为主导课程,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为辅助学科,因此,其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非均衡特征;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情况恰恰相反。然而,现实对于金融信息化人才的能力需求则同时强调两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即需要同时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与创新能力,既要懂金融,又要精通信息技术,而这一复合型特征确实成为困扰金融信息化整体学科定位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关于“人才特征”的定位问题。金融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较强的“业务能力”,即具备“业务型”人才特征,又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即具备“研究型”人才特征。因此,教学过程究竟应侧重业务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应侧重理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毕竟,业务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以商业银行系统研发中心或分行科技部为例,业务型人才需要具备的是快速反应、快速学习能力,因为“应用构建”是其主要工作职能,通常包括数据库管理、业务平台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系统间接口管理、过程改进与调试管理等方面。而研究型人才的主要职能则主要包括数据跟踪与数据分析,金融建模、风险测试、业务创新等方面。综上可见,实际教学中究竟侧重业务性教学目标还是研究性教学目标,也是当前困扰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从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来看,业务型人才培养应作为整体学科人才培养的基础,而研究型人才培养应为辅助。这既符合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也符合学科建设“从易到难”的发展规律。并且,可以通过教学过程设计,在二者之间实现一定的平衡。所以,当务之急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和平衡上述两种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其关键点在于“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完整的跨学科教学框架,并基于该框架重构教学流程与教学内容”。为此,本文以下内容主要结合“学科框架”、“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对金融信息化学科的构建模式与实践思路进行尝试性分析。
三、金融信息化学科建设框架与课程结构设计
(一)学科框架设计从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分类来看,金融信息化人才包括多个层面,每个层面涉及的专业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各层次人才便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参考金融行业信息化进程来做统筹安排。具体来说,从历史发展看,金融企业的信息化有四个层次,渠道层、整合层、业务层和管理层。其中、渠道层、整合层与金融IT技术培训关系密切,业务层、管理层不仅与金融IT技术关系密切,还与金融工程、数据挖掘与计量分析、统计分析、风险管理、信用评估等非技术类金融信息化过程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从课程体系的结构安排(学科框架)上看,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侧重“应用型”人才培训的“金融信息化业务与金融IT技术整合”方向;二是侧重“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金融信息化产品设计与金融工程创新”方向。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前者为例说明。
(二)教学课程设计
1.以银行柜员系统、前置系统、核心系统为主线的“银行核心业务与技术类课程”(1)银行核心系统业务处理流程相关的“业务类课程”如:储蓄业务、国债业务、卡业务、中间业务、贴现、同城票据交换、基金、清算业务。(2)与银行业务流程配套的技术规范与开发相关的“技术类课程”A.C语言编程B.使用gcc和编写MakefileC.Linux/Unix下C语言设计D.Linux/Unix下C语言编程-通讯应用E.Linux/Unix命令及shell编程F.SQL语言及Oracle下Pro*C编程G.Tuxedo中间件开发与管理H.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开发2.以网络银行系统为主线的“网络银行业务与技术类课程”(1)与“网银系统”中产品服务、业务流程和相应金融背景知识相关的“业务类课程”A.网路银行系统框架分析;B.网络银行应用架构分析;C.网银系统安全设置与证书操作;D.网银业务:转账与清算系统;E.网银业务:电子支付业务;F.网银业务:信用卡业务;G.网银业务:黄金、外汇、基金、第三方存管、现货延期、国债等;(2)与“网银系统”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相关的“技术类课程”A.MVC框架B.ORM框架C.J2EE与EJBD.数据库技术E.网络技术F.HTTP与SSLG.PKI与CA管理H.测试技术3.以手机银行为主线的“移动金融业务与技术类课程”(1)与移动银行业务与服务模式相关的“业务类课程”A.移动银行业务构成B.移动银行盈利模式C.移动银行服务与产品设计D.移动银行营销策略分析(2)与移动银行产品开发相关的“技术类课程”A.短信移动网关SMSGB.WPKI与WSLTC.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银行开发D.移动银行中间件开发4.基于金融信息系统核心技术原理的“综合实践类课程”本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涉及金融信息系统中的一些“基础核心技术”,如:基础编程、核心安全、数据库管理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应结合实践来讲解,可参考的业务实训操作包括:(1)中国银联接口系统的模拟设计与开发;(2)在线支付接口系统的设计与开发;(3)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柜面缴费业务(中间业务)的设计与开发(5)银行自动叫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三)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金融信息化教学模式分析
金融信息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方向,因此,与其相关的知识建设进程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任何一种新兴学科的发展,必然存在来自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挑战。因此,在金融信息化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边发展边培育”的模式,注重研究领域、实践领域中的新突破与新进展,并将其与教学过程融合,从而构建与现实同步的学科发展体系。实现上述构想的关键在于:需要建立一个稳固的、能融合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平台,从而推动从“科研应用教学”的实践升级与知识转化过程。构建本文探讨的教学模式也是对传统金融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具体实现步骤如下:第一阶段:知识储备与课程建设阶段(1)推出金融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概念、教学方法、教学框架;(2)设计并开发金融信息化的相关教学内容;第二阶段: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跨领域融合阶段(1)以高校院系为依托,成立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开发与上述内容匹配的课程体系。并与金融企业(如银行)及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签署“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育体系;(2)基于上述人才培育体系,开发“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用于培养和考核金融IT类人才的职业素养。认证课程可包括“金融信息化核心技术”、“金融信息化业务与产品开发”、“网络银行与移动银行产品设计与开发”、“金融信息化产品定价与风险评估”等。第三阶段:金融信息化“职业技能资格”联合认证与人才输出阶段(1)以院校为依托,开展“金融信息化技术、产品创新与应用智能”研讨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银监会、人行清算司、科技司)、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知名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共同研究与分析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手段、金融信息化相关“标准”。(2)与金融行业及金融服务行业中知名企业签订金融IT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从而将金融信息化“职业技能资格认证”从学术及教学领域推广至企业界,并针对人才需求企业开展“一对一”的“定制化”培训,输出金融信息化人才。第四阶段:金融信息化教学与职业培训框架的标准化阶段(1)依托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联合金融IT服务外包企业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核心企业,定期金融信息化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在发挥学科研究优势的同时,与企业界联合开发可用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产品,甚至基于上述创新思想申报横、纵向课题支持,从而推动成果转化。(2)通过与不同协议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模拟系统”及相关模拟教学模块,并最终实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金融仿真系统,并可尝试申报国家级实践教学成果。如果学科条件较好,还可以将这一系统作为自主知识产权,进行成果转化,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教学品牌质量,另一方面将产品向兄弟院校推广宣传,扩展产品的商业价值。(3)向“银监会”或“信息产业部”申请,成立金融信息系统工程师协会,并将上述“金融信息化职业技能资格认证”推广为行业标准化认证。
四、总结与反思
金融信息化范文4
信息化进程亟待加速
根据WTO相关协议,2006年国内金融业将全面向外资开放,而国内银行业将不得不在本土市场上与外资银行短兵相接。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风险控制、金融创新、管理制度的完善等,同样包括金融信息化。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一种十分重要的经营模式,金融信息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银行的成败。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上说,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其存在的价值就是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即货币从居民向企业转移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银行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信息的竞争,而信息化的程度则直接体现了银行的竞争力。根据统计,95%的现代金融创新都是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借助信息技术,对复杂金融产品进行定价、分析和风险管理,从而使得这些产品的交易、赢利成为可能。
我国金融业的信息化之路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至1980年,四大国有银行的储蓄、对公业务等开始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第二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国内银行在这一时期逐步完成了银行业务的联网处理。第三阶段,则从九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末,国内银行实现了全国范围的银行计算机处理联网,互联互通。而真正意义的信息化建设,则开始于第四阶段。从2000年开始,国内各银行内部、银行间开始进行业务的集中处理,并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逐步开拓网上金融服务,包括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
同外资银行相比,目前国内银行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仅仅在6年前,由招商银行建设的国内第一家网上银行才诞生,而那时,众多外资金融巨头的信息化却都已经基本完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本世纪初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提出了金融信息化的目标。在2000年举行的第一届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陈静表示,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银行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加快金融信息化进程。
2004年9月,在第五届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再次强调了金融信息化的重要性与作用。苏宁表示,随着国内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大提高了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苏宁指出,未来国内银行要积极推进信息整合,实现银行信息化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在风险管理方面,则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实现风险管理的现代化。
法律与标准先行
2005年4月1日,在经过了多年的期待之后,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开始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不仅将为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为金融信息化的推进保驾护航。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信息化进程来看,金融信息化的立法与标准制定尤为重要。国内金融信息化在经历了多年如火如荼的发展后,法制缺失的后果正在显现。近一段时间来,工行、中行等银行均出现了网上银行账户被盗用的案件,而这种看似网络安全的问题,本质上反映的却正是立法的漏洞。实际上,如果没有立法作为保障,金融信息化必然会步履艰难。
尽管如此,由于受限于目前国内整个信息化法制建设的滞后,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法制环境仍有待完善。目前,国内金融信息化领域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与政策指引。同时,由于金融标准化尚未形成体系,各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忽视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信息体系也颇为混乱。
据IT业和金融业的有关人士分析,目前金融信息化建设中迫切需要制定的法律,不仅包括刚刚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还包括信息安全法、灾备立法、征信立法等等。除此之外,一些金融信息化过程中的标准制定也同样必不可少。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相互独立,业务相互分离,金融信息难以共享,同时也难以实现金融业务由经营模式向客户中心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金融信息化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科学、长远的规划和一个完善的金融信息化法规体系。只有建立科学、健全的信息化标准体系,金融信息化建设才能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实现健康发展。
2002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第二届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特别着重强调了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在当今世界,谁掌握先进的技术标准,谁就会在国际经济的角逐中取得优势,谁就能在市场的分配中抢占先机。”目前,由中国银联参与制定的中国EMV标准(EMV标准是指由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大信用卡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IC智能卡金融支付应用标准),在经过与VISA、MASTERCARD的多次商讨后,即将浮出水面。而类似这样的标准制定,也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金融信息化的进程。
对于金融信息化进程中的法律与标准制定,丁剑平教授认为,由于目前国内信息化法制建设整体相对滞后,因此相关法规应当参照国外较为成熟的立法经验。尽管相关法规的制定较为复杂,但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将十分深远。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国外金融企业通过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来实现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效融合,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据美国银行再造专家Paul统计,在1980至1996,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年的16年间,美国平均每年有13家银行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再造计划,而银行再造之后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别从原来的1%和14%上升到1.5%和20%,与此同时,平均成本收益比从63%下降到了50%至55%。此外,国外金融企业也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通过“数据挖掘”来实现客户关系管理(CRM)和风险管理,目前在美国100家主要银行中,有71家已经或正在实施有关CRM的项目,这些都成为信息时代中金融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金融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金融企业自身的变革,更是整个金融系统信息化基础环境的建设,这也正是金融信息化进程需要法律与标准随行的根本原因。金融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行业,而金融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自身,更需要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良好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在软环境方面,美国等金融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金融信息化的相关立法建设,例如征信法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全国(不包括各州)仅仅在征信方面的法律,就有16部之多。与此同时,国外金融信息化标准也同样非常发达,这为金融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技术环境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一开始就注重建设系统化、标准化的网络系统。建立统一的认证和数字识别中心,制定了网络连接的统一接口标准,规定了金融信息的标准,实现了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完善的金融信息化基础环境为金融企业的相互合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以及后续的发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可否认,在2005年这一国内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的前夜,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加速度”,不过正是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通过法律与标准的制定来保证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才更为重要。
链接
金融信息化现状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已经基本构成。银行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通讯网络、数据处理中心、机房和大中型计算机与各类服务器、大型数据存储设备等。目前,中国银行业已拥有大型计算机系统近300台套,中型计算机系统近1500多台套,小型机近2200多台套,各类服务器约14万台,pc机约50万台,银行终端约40万台,自动柜员机约5万台,销售点终端约30万台,自助银行近2000家。
中国各商业银行初步构建了行内统一的计算机数据系统平台,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不仅统一了主机技术平台,提高了生产运行管理的水平,还为增强业务创新和竞争能力、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加强集约化管理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平台。
金融信息化范文5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 现状 问题 发展战略
计算机技术与金融业的结合,改变了传统金融业的运营模式,也创造了全新的金融信息化时代,并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金融信息化,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金融领域内广泛应用智能创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实务物理性空间的金融活动构架,变革为虚拟信息性空间构架,通过金融电子化技术系统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信息服务的创新过程。
一、金融信息化的作用影响
作为国民经济命脉重要部分的金融业,融合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形成了新世纪影响国家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不仅创造形成了为客户提供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以及任何方式的全天候的“3A”服务模式,更推进了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首先,金融信息化改变了货币的形态及职能。交换的需要产生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货币以实物的形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但是,随着金融信息化的产生,货币的实物形态逐渐被如今虚拟的数字货币取代,最为典型的是基于银行系统的电子货币和依托整个Internet网络系统的网络货币。这种数字货币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货币具有的职能。数字货币作为抽象的货币形态,其拥有者只需要有效身份证明其所有权和密码掌握控制权,在流通过程中不再受空间的限制,但必须依靠银行等中介机构完成。其次,金融信息化促进了金融机构的演变。金融机构不再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有形的营业场所,只需要开通网络运营网点即可进行在线服务,尤其是在银行系统最为明显。还有,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信息收集储存和处理的能力,更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同时,国际资本的流动总量和速度大大增加,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
总之,金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促进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但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引用渗透到金融行业,促使金融活动的空间扩大化,信息流通快速化,时间运作极大缩短等,导致金融风险的类型也是变化多样,其危害程度也是较之传统金融业更加严重,此现实问题也是不可避免,不容小觑。
二、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信息化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银行业务为代表开始发展建设,到80年代银行部分业务实现了计算机处理操作,发展到90年代银行业务基本完成了联网处理,到了90年代末期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银行业务及办公采用计算机处理操作,发展至今更是促进了金融行业的整体创新,实现网上金融服务业务,并且已然形成如今覆盖全国范围的金融电子化信息服务体系。
迄今为止,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一是大部分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已初步完成内联网建设,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及地级城市最大范围的实现网络覆盖;二是银行业务信息自动化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具体表现为:全国范围内的银行电子清算系统初具规模;银行电子支付系统发展迅猛,尤其是银行卡类业务基本普及;银行内部以及机构之间基本实现联机对账和电子办公业务;各大银行直接连接金融电讯协会网络(即SWIFT网络),能够直接收发报文并且基本实现外汇业务自动化;三是保险行业电子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全国范围的保险机构基本安装了计算机网络系统,保险业务基本采用上机处理;四是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门普遍使用无纸化电子交易模式;五是电子化营业网点成为各电子信息化应用系统推广使用的成功项目,目前全国电子化营业网点的业务量占到全国业务总量的80%左右,成绩斐然。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在快速实现金融信息化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不足都会严重影响金融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具体分析,我国金融信息化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战略规划。由于国外对我国计算机软件及硬件平台的垄断,我国各大金融行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差异较大,尤其是银行系统,导致计算机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和动态交互难以实现。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实现统一建设标准的难度较大,阻碍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我国目前发展状况的现实需求。
其二,金融企业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银行卡业务中,规模较小的银行可以通过银行卡业务分享到大银行的资源,但是利益不平衡性导致较大规模的银行不接受此类情况等。再有,电子金融企业的网络认证标准不统一,容易促使外资金融企业的认证标准大行其道,对国内的网络认证标准构成威胁。
其三,服务产品的开发和信息管理应用相对滞后。国内金融企业的电子信息化侧重于核算及柜面业务操作,对于个性化金融业务的需求还难以满足。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尚不能适应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还有,金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建设落后。金融信息化基于传统金融业得以创新发展,扩大了传统金融风险的范围和外延,保障金融信息化的安全增加挑战。金融数据业务的集中处理,也导致金融技术风险的放大和集中。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以及国内金融系统的互联互通,也带来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安全课题。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增加了金融信息化风险的新类型和复杂性。安全监管体制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也对金融风险的防御管理和排除解决造成困难。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战略
解决我国金融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金融业在国际方面的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信息化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键。如何更好的促进我国金融信息化顺利发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划框架。围绕这一项目的规划框架,提出以下几点发展战略要点:
一是着重研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我国金融信息化总体的发展战略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发展方向及道路。进一步完善落实法律法规、政策,适应金融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及需求。同时,应该制定完善该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统一金融信息化产品的企业生产标准。
二是实现金融业务的综合化和电子化,提高金融创新能力。通过适度的政府干预和市场整合等方式,积极寻找金融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点,尽快实现金融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整合协作。大力推进覆盖全国范围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之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业务的综合化和电子化发展目标。同时,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金融信息化产品的创新能力,逐步摆脱依赖国外技术的窘境,创造属于自己的技术及产品。
三是强化金融信息安全保障,提高风险防范控制能力。信息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落实数据信息的备份中心,加强对金融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全教育,着重加强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提高金融监管的水平以及应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控制能力。
总而言之,促进金融信息化不仅是加强金融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能力,更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因此,金融信息化在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中,仍然是坚持数据集中为前提条件,综合业务系统继续完善为基础平台,切实落实金融信息安全为技术保障,增强研发金融业以及信息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能力为发展动力,推进金融企业现代化和网络化,形成一个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奠定可持续发展根基的金融信息化基本构架。
参考文献:
[1]张立洲.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1)
[2]张爽.我国金融信息化的进步与前瞻.科技资讯,2010(31):222~224
[3]李政,王雷.论金融信息化及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情报科学,2007(11):1743~1745
[4]顾亚菲,李红侠,李志超.金融信息化国内外发展战略对比研究.中国市场,2010(49):107~109
金融信息化范文6
0 引言
所谓金融信息化,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金融领域内广泛应用智能创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实务物理性空间的金融活动构架,变革为虚拟信息性空间构架,通过金融电子化技术系统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信息服务的创新过程。金融信息化是交叉的学科,使计算机领域和金融领域相结合,培养现代金融领域的实用、复合、技术性的信息化精英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还要对金融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储备。因此,设计金融信息化专业的课程将是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将是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基于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探讨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和实践能力较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这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综合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因此,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和方法应有别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的构建方法和过程。首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的课程体系、途径和方法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区别比较明显。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为目的,学生有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职业性。而职业教育和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无视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和学生的文化基础,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紧密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础需求相结合,确定岗位技能的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的预期成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最后制定学习成果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这使得课程既能够紧密与实际相结合,又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理想的过程和方法。
其次,在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上,一方面需要掌握企业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情况,两者相结合,确定学生的能力、态度、知识和理念等方面的需求,以此向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的预期成果,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 以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招聘网站中职业岗位描述分析和职业能力描述分析和专业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状况的调查,掌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职业基础能力目前状况,最后将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教育规律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和课程教学的预期学习成果,最后形成以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
3 以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3.1 企业调研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为深度的专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构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除了需要对企业人才专业和技能进行充分调研外,还需要对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并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和对比。因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包括行业背景调研、行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企业调研、行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调研等。其次进行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基础知识调研、学习能力的调研、学习兴趣调研、专业基本知识要求调研、职业基础技能要求调研、职业经历要求调研。通过两个方面的调研,可以较为确定的分析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雏形,进而为课程体系构建服务。
3.2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3.3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频次表和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专业知识、相关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和态度三方面的学习要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4 创建成果为本金融信息化专业知识技能矩阵
金融信息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兼备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现代数理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与维护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银行核心业务处理过程、银行产品的运作流程,清楚掌握金融信息化维护管理流程,熟悉软件开发周期和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金融应用软件开发商、金融信息系统提供商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IT部门从事金融信息化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方面的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根据金融信息化专业特点将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置的思路为:根据金融信息化相关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技能目标;将技能目标,转换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列出可考核的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根据学习成果设计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内容,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经考核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使目标课程与实施教学过程形成了良性的闭环。
5 总结
以预期成果为本的方法构建课程体系即为根据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的需求与课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方法,课程群有针对性的完成不同的预期学习成果,课程与相关企业岗位职责的需求紧密联系,全部课程完成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专业需求,并对应不同岗位群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使课程设置企业岗位职位需求有机结合,实现毕业到就业的良好过渡,体现技术性应用型教育的优点;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使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一目了然,而且对学生了解学习完全部课程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果也是了然于胸,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是经过有效的企业调研和学生情况调研而设置的课程设置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对专业知识重复学习和对专业技能的重复训练,使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适用更具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