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敬老院感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敬老院感想范文1
今天我们班组织去敬老院了,他们有些在院子里打麻将,有些在聊天,还有些在屋子里休息,因为重庆太热了,在外边呆着还是对老年人的身体不好的。可我们刚去的时候,有些老年人对我们还是有点不理解,可能是团支书没联系好,当听说我们是大学学生开看望他们时,他们都显得特别的感动,热情。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敬老院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敬老院心得体会1又是一个“爱心日”。
星期二下午,我们学校部分少先队员在少先大队辅导员肖主任的带领下到敬老院开展了献爱心的活动。
下午2:00左右,我们乘坐的车经过红土坡,开进了敬老院。敬老院是个大院子,里面有三栋楼房,环境十分优美,院子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橘林。
一下车,映入我眼帘的是院子中老人们投向我们那慈祥、亲切的目光,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围着他们欢快地歌唱。顿时,原来冷冷清清的院子变得热闹起来。
我们围在老人身边,给他们表演节目,拉二胡、吹葫芦丝、跳舞、唱歌、表演双簧……我们担心爷爷、奶奶们听不懂,还耐心地为他们讲解节目的内容。那优美的舞蹈让爷爷奶奶们喜笑颜开,悦耳的歌声使爷爷奶奶们陶醉。看着爷爷奶奶们高兴的样子,我们又问爷爷奶奶生活过得好不好,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好!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过得能不好吗?”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要返回学校了。临别时,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和爷爷奶奶们亲切话别,爷爷奶奶们都含着不舍的热泪朝我们挥手,我们坐在车上从车窗口探出头来高喊“爷爷奶奶——再见!”
这个短暂的下午,老人们完全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我想,爷爷奶奶们一定不舍得我们走,一定会想我们的。因为,天底下哪有爷爷奶奶们不思念自己的孙子孙女呢?同样,我们也会思念敬老院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们的。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该传承的文明礼仪。我期待着下个“爱心日”早日到来!
敬老院心得体会2重阳节前的一天,天空飘着小雨,天地之间仿佛都变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我们四一班全体同学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油田敬老院,准备给这里的孤寡老人献上我们的一份爱心。
我们先表演了小合唱、诗朗诵、舞蹈、乐器合奏等九个节目。表演快板的同学声音洪亮、动作整齐有气势;演唱《阳光少年》的.同学歌声甜美、步伐一致;表演舞蹈《飞得更高》的同学舞姿优美,动作到位;我们的节目赢得了爷爷奶奶们热烈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我们给在座的每位老人赠送了一条小毛巾,蓝色的送给爷爷,粉色的送给奶奶,借此表达我们的一份心意。然后,我和蒋轩泽、孙清扬一起扶着一位奶奶回房间,她说她姓徐,住在三区14号。外面依旧下着小雨,我们给奶奶撑开雨伞,小心地搀扶着奶奶回到房间。徐奶奶的房间虽然不大,但是很整洁,墙上贴着美丽的画,感觉很温馨。我们先把房间打扫一遍,然后给奶奶捶背、捶腿。为了让徐奶奶高兴,我和昊昊给她表演悠悠球,上下飞舞的悠悠球,让徐奶奶对我们的技术夸赞不已。我还带来了MP4,让徐奶奶听黄梅戏和豫剧,奶奶高兴地拉着我们的手聊她以前的事情。通过和奶奶聊天,我知道她今年76岁,在敬老院都住了9年了,左眼视力不好,身体其它方面都十分健康,儿子儿媳在西安,孙子在美国,平时儿子的朋友会经常来看她。徐奶奶还喜欢搜集各种漂亮的盒子,什么月饼盒子、点心盒子等,还拿出来让我们欣赏呢。看来徐奶奶在这里生活的比较满意,我们也为她感到高兴。
当广播里喊“四一班的同学请到楼下集合”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和徐奶奶道别,她一直送到我们楼梯口才回去。正当我们要离开时,徐奶奶急匆匆地跑过来,原来蒋轩泽的雨伞忘在她的房间,徐奶奶担心找不到就赶紧送下来。妈妈说徐奶奶年纪这么大,上下楼该是多么不方便,我们听了以后也十分感动。真的要离开了,透过朦胧的雨雾,我看到徐奶奶还站在大门口向我们挥手,我的心里好难过。我对妈妈说,我以后还要来看望徐奶奶,我们几个也相约以后再来敬老院看望徐奶奶。
虽然我们这次活动能给这里的爷爷奶奶带来快乐,但是平时他们仍是比较孤独寂寞的,我们以后要多关心这样的孤寡老人,哪怕只是陪他们聊聊天也可以。我想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关爱的孤寡老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一份小小爱心奉献给他们,他们一定会减少很多的烦闷和忧愁,世界也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关爱那些孤寡老人!
敬老院心得体会3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去敬老院,我高兴地手舞足蹈。1。因为可以去看望那些老人,带些好吃的给老人,学做小雷锋。2。我们小组可以展示已排练了2个多星期的“三句半”。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敬老院,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组是第2个出场的,只听老师说道:“欣赏完了优美的舞蹈,请大家欣赏四(3)班同学给我们带来的”三句半“。”我拿着话筒紧张地走上台。不争气地嘴巴老是背错台词,到了“一祝大家都平安”“大吉大利不灾难”时,曹忘记了台词,我们很着急,老师也在旁边催促道:“随便说点呀!”见她还是不说,我只好继续下一句:“二祝大家身体健康。”可曹又不知道了,我只好乱说一句前面的台词:“能歌,能歌……”她还为这样是对的,就脱口而出:“能歌善舞老来乐。”表演终于结束了,我松了一口气下台。
等到所有的节目都表演完了,老师让我们随便与老人交谈。我看见了一个老人手上拿着我们给他的礼物,因为太多了,所以不停地在往下掉,我和一个陌生的同学一起赶上去帮老爷爷捡好东西,跟他来到宿舍,把东西都给他,他夸我们,我心里乐开了花。
我们做完这些后,老师让我们回去了,虽然不想离开,但还是得回去的呀,我在心里默默地祝老人长命百岁,天天开心!
敬老院心得体会4下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敬老院,一路上,火球似的太阳挂在空中,烤着大地,地上温暖一片,刚刚走了百米路,就觉得背上热热的,衣服也湿透了。
太阳跟着我们来到敬老院,走进去,老人们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晒着太阳不时和旁边的人说说话,擦擦手背,那位老人穿着反穿衣眯着眼睛,一头雪白色的头发正向我们微笑呢,还有那两个老人正交头接耳呢。
接下来就是大家施展才华的时候了,首先是三年级的几个女生表演跳舞,只见她们面带微笑,穿着五彩华丽的衣服,个个精神饱满地走上舞台,首先迅速整队,然后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瞧,那个穿红白相间裙子的女孩左手大拇指靠在中指上伸直平放,然后一直往右转,好像一个欢乐地天使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快乐,连默默无语地老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甜甜的笑。轮到我们班了,主角是汤明睿的《上课了》,:“先来复习一下《春晓》。”“春眠不···处处···。”“好,我说一句你们说反义句。”“起立。”“坐下。”“今天天气明媚。”“今天天气阴云密布。”“别吵。”“就吵。”汤明睿老师愤怒不已,手插在腰上很生气的样子,“安静点。”“偏不安静。”此时此刻,我心花怒放,脸上笑出了花“呵呵···”老人门也欣喜若狂,似乎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最后我们给老人送礼物,我捧着礼物不知给谁是好,见那个老人一直注视着我,于是我就给了她,她把饼干拿进屋里,不舍得吃呢。
爷爷奶奶们,我想对你们说:“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敬老院心得体会5第一次活动就遇到一个老乡,没注意是怎样的一个男生。他乡遇老乡总是特别开心的饿。就充分的话多了一点。好久没最近这样开心了,遥遥来看我,活动又遇到老乡。
晴朗的天气啊,人总是活跃一点的,我就是多管闲事,帮人家女生拿袋子,结果帮人家奶奶送回房间时却忘了拿走袋子,袋子里装着服务证和多余的帽子,还有一瓶水和一个面包。不是多贵重的东西而是都是青协的财产。回去走了一半路部长突然发现袋子丢了!而神经大条的我到那时才发现自己闯祸了!这么大人,还丢东西,真丢人!他们都劝我不要回去了。可是祸已闯下,总要自己收拾好吧!我调头就向来时的路跑去,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我相信自己撑的下去!
突然后面传来脚步声,一回头就发现老乡跟过来了。当时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老乡特别义气,特哥们。一路说着话,到了敬老院他跑来跑去问,我就站在门口。
敬老院感想范文2
1
活动主题
在目前我国社会尊老爱幼以及当前全社会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珲春市网络志愿者协会决定,2015年4月25日,开展关于" 慰问敬老院老人"的活动。与此同时,我们珲春市志愿者将秉承着"爱心构和谐,青春暖人心"的理念,热情参加此项活动,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
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秉承"爱心构和谐,青春暖人心"的理念,通过慰问活动,为《珲春市英安松鹤养老院》的老人带去爱心水果和一场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给他们带去温暖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志愿者们也可以利用本次机会,在活动中充实自己,在奉献中享受快乐,并使得活动得以有效展开。借此机会充分增强志愿者们的合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并坚定我们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决心,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活动目的
1、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弘扬尊老爱幼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
3、传递志愿精神,学会如何善待老人,弘扬孝亲敬老之风。
4、借此机会充分增强志愿者们奉献精神
4
活动地点、时间、报名方式
1、珲春市英安松鹤养老院
2、2015年4月25日
3、办公室:朱景海 18643375618
珲春市网络志愿者QQ群:240192130
珲春市网络志愿者微信群:18643375618
自愿参与人员请及时报名,协会负责人安排车辆统一出发,报名者需留下电话号码和姓名,并保持通话状态。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4月23日
5
活动流程
1、参加活动人员就近选择出发地点。
一号地点市东侧7:30在永盛社区志愿者协会办公室楼下集合。
二号地点市西侧7:50在文化宾馆集合,8:00准时出发。
2、佩戴志愿者徽章,小红帽,马甲,大旗,爱心水果指定人负责携带
3、8:30到敬老院分发爱心水果给老人;
4、听从负责人指挥安排节目场地,摆放座椅,搀扶老年人安全就位
5、9:00文艺演出正式开始
6、活动结束后清点物品工具,以及活动场所的清扫工作
7、大家互相配合,协调好本次活动各环节的工作。
8、11:00集合照相合影,返回协会办公室,活动结束
6
注意事项
1、活动前禁止酗酒,活动期间禁止吸烟
2、活动期间请大家服从负责人员安排,手机静音状态,实实在在做事,勿打闹嬉戏。
3、活动期间一定要注意本人的服务态度,要有文明礼貌,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
4、在往返的路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
5、活动期间,请不要到四处闲走,影响工作进行,面带微笑 .
6、如有原因无法参加者,请提前告知组织者。
7、若因天气等原因改变计划,我们将及时通知
8、其它未尽注意事项将在人员汇合后与大家说明。
活动声明:本次活动属自愿参与公益活动,一切活动中所发生的不可估风险和给他人带来的伤害由自己承担,
7
活动后续阶段
1、针对活动进行工作总结,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做好记录,以便今后制定更好的方案。
2、与敬老院联系,听取院方及老人们的意见,及时改进。
3、征集参与活动的志愿者的感想,积极听取大家的建议。
4、做好本次活动的后续报导宣传工作。
8
活动所需经费
敬老院感想范文3
为人忠厚老实的80岁老人李珍,但近半年来,因无力偿还拖欠养老院一个月的费用搅得她茶饭不香、睡不能眠。面对自己不孝的子女,老人在亲戚帮助下,通过律师将其子女告上法庭,要求给付赡养费及医疗费的自费部分。对于老人的诉求,法院肯定会给予支持;但对于其子女的做法,我们不敢苟同。对于天下那些不孝的子女们,当你们年老后,你们的子女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你们会有何感想呢?
为求安宁老妪进了养老院
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老人李珍,共养育了四个子女,家住上海市闸北区大统路。2004年因患高血压和脑梗后行走不便、生活难以自理,依靠住在其附近的大女儿曾芳照料。2005年,二女儿曾英与丈夫离婚后搬至母亲处,并将户口迁入,因母女俩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较大,双方矛盾不断。为了摆脱这样的生活环境,李珍于2006年底与养老院签订了协议,利用自己的退休金支付养老院的费用。
无力承担欠下千元养老费
依据与养老院签订的协议,老人每月需交养老院费用1050元(其中托管费600元、护理费150元、伙食费300元),当时她每月的退休金仅为997元,靠着大女儿的支助勉强维持。2007年下半年,随着物价和生活指数的提高,加上医疗费用的上升,仅靠退休金已难以维系养老院的费用。至2007年底,她已欠下养老院1000余元的费用。尽管要求子女们一同到养老院里来协商,但除大女儿曾芳外的其他三个子女都没有允诺,更是对老人的生活置之不理,这让老人内心非常的痛苦。老人的痛苦被前来探望的亲戚发现并帮助其诉至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要求其子女每人每月给付赡养费200元及医疗费的自费部分。
调解失败赡养费无从着落
在法院审理中,老人的四个子女中,大女儿曾芳表示自愿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对老人的其它诉讼请求没有异议。其他三个子女都表示自己的生活非常困难,只愿意根据本人收入酌情支付赡养费,不同意老人的其它诉讼请求。同时,他们之间还为具体给付赡养费的数额产生分歧,争论不休,导致法院调解失败。据法院查明,儿子曾国、曾昌每月经济收入分别为2000余元,小女儿曾英每月经济收入750元。
敬老院感想范文4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要半途而废。保尔.柯察金就是好的榜样,是他,让我知道了“坚持不懈才会成功”这个道理。以下和大家分享相关的榜样的力量事迹心得感想范本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参阅。
榜样的力量事迹心得感想一
榜样,就是有他自身的闪光点值得自己去学习。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的榜样。可我有一位榜样与众不同,她并不在真实世界中,而在一部动画中的主角,她名叫巧克莉。
吓你一大跳吧!也许你会说:“不是吧!竟然以卡通人物为榜样,真够酷的!”可我认为她虽然是卡通人物,但是就算是卡通人物也可以向她们学习啊!也许你看了我这篇作文也会喜欢上她呢!
她勇敢!那天,她和她好伙伴香草正在爱心工厂进行女王后补的考试时,受到诺雅尔的袭击,面临危险,她却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当三位员工快被机器所伤时,她却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救了那些员工一命。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有谁做到这一点呢?这样的人一定很少。以前总有人说某某人舍几为人,可在现在,有谁会真正关心他人呢?有人说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可到了关键时刻有谁会出来承担?然而没有。
她有毅力!那次她和伙伴们为了救朋友而去可可亚沙漠找一位魔女。在可可亚沙漠,当他们都走到筋疲力尽时,她的伙伴们都气萎了。只有巧克莉还没有气萎,凭着这鼓毅力,终于找到了那位魔女。你或许知道某某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你知道他们背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是从无数失败中一步步向成功迈去。这靠的是什么?毅力!
每当我遇到坎坷时,总不会忘记她有一个坚强的笑容,笑容背后隐藏着毅力、勇敢……
榜样的力量事迹心得感想二
极少有几个生活中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她或许是极少中的一个。——题记
在漫漫人生路中,我们总会追赶着一个人奔跑。这个人就是榜样。每个人都有榜样,我也不例外。
我的榜样是和我做了八年同学的李奕婕。她有圆圆的脸,大大的眼,最美的还是她那对弯弯的眉毛。
上小学时她的学习成绩没有现在这样突出。
上初中后,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班级的前三名,年级的前五名,这让我惊讶不已。
我想这一定是她聪明的原因吧!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她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真正原因。
那是去年冬天,路上很滑,还淅淅沥沥地下着点雪。因为这种原因,学校决定不让我们上晚自习了。当我们全班同学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欢呼雀跃,一蹦三尺高。
只有李奕婕在默默的收拾书包;当我们兴高采烈地说着回家后要玩的游戏时,也只有她在一旁为不上晚自习而感到惋惜。
通过不上晚自习时我们与李奕婕态度上的对比使我想起了语文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态度决定高度。"我想态度好是李奕婕同学学习好的一个原因吧!
除了学习态度外,她还有一个明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我呢?是啊,我呢?我每次一回到家先坐在电视机前死皮赖脸地待会儿再做作业,作业上不会的题就空着,更别提“三清”了
“榜样是用来瞄准的,而不是用来射中的”,“瞄准天上的星星总比瞄准树梢飞得远”。这两句话是用来形容榜样作用的吧。
我会以此为戒,学奕婕同学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科学的学习方法,争取让自己早日迈上通往远方的台阶!
榜样的力量事迹心得感想三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最爱看并且感触最深的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里主要讲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小时候因为太顽皮被神甫打还被赶出学校,母亲也没少打骂他,可他没有放弃,在一家店里做工自食其力。长大后,保尔又参了军,他在战场上被砍了许多刀,三次逃脱死神的魔掌,靠顽强的毅力活了下来,最后,因为伤太重,导致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现实的残酷没有保尔,他没有失去信心,一直坚持着,写了一本巨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让我赞叹,但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憾!书中的保尔.柯察金历尽了人间的磨难,被学校开除、被迫打工养活自己、战场上受了很多伤、瘫痪、双目失明……这些种种的困难根本就熄灭不了他心中那永不言败的火焰!在我们看来,学业的失败都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了,更别说其它的了。他的这种顽强的意志实在是令人佩服啊。记得书的结尾写的“保尔没日没夜地写着,别人都说他疯了”,像他这样双目失明并且只有右手能动的人竟然能整日整夜地不怕苦不怕累,凭着顽强的毅力写出一本巨著!看到这里,我想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不禁惭愧极了。
去年,我放弃了弹了三年的钢琴,为自己找借口说什么作业太多,没时间弹,其实我是嫌弹琴太枯燥,太烦,而且耗去了我玩的时间。当时,我沾沾自喜,果真空出了好多时间让我玩。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大半年,直到我看了这本书,被书中的主人公顽强的精神所打动,我才猛然醒悟: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有胜利!于是,我又重新开始了弹钢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水平又有提高了。是啊,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就像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20多年。他们中哪一个是只用一点点时间就完成著作的?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要半途而废。保尔.柯察金就是好的榜样,是他,让我知道了“坚持不懈才会成功”这个道理。
榜样的力量事迹心得感想四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些人。这些人看是那么平凡,却拥有着一颗高尚的心,他们就是我每天都会看到的清洁工人。他们每天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风雨无阻,每天都抱着热情的工作态度,在最快的时间内把工作完成最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整洁。每次看到干净、整洁的路上有一些垃圾或树叶,他们都会把它们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即使不在他们工作的区域。
有一天晚上,天下着大雨,一个路口旁的井盖没有了,积水迅速流进井里,形成了一个漩涡。路上的行人都纷纷绕过去,视而不见。这时出现了一个身穿橙黄色衣服的老人:他推着一个三轮车,手里拿着几根树枝。只见他放下三轮车,把树枝搭在井口上。但是水流太快,树枝反被吸了进去,老人只好站在井口边对着过路的行人说:小心!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这一幕被我深深的记在了脑海里,让我感动万分!就是这样一些小事,如果放到我的身上恐怕连想都想不到去做。他们诠释了对社会的奉献、对工作忠诚的意义!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他或平凡,或伟大,或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人。他们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都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事迹心得感想五
她的学历并不算高,她的个头并不那么高挑,她的模样并不是那么漂亮……。但是她却是我心中最棒的人,我心中永远的榜样。
她在敬老院工作,当她对待老人不像其他工作人员那样不耐烦也不像他们儿女那样不闻不问。在照顾老人的时候她总是那么细心。她每天早晨5点半种起床,为了早早到敬老院照顾老人,她总是第一个到达敬老院。早晨、中午、晚上为老人喂饭,一日如一日。有些不能自理的老人,吃饭时会不方便,她总是细心的为老人在身后垫上枕头。有时,老人们洒饭了她特意为老人们准备了一个餐盒,让他们吃饭方便一些。老人们吃饭时偶尔会闹一些小情绪,不愿意吃饭,还把饭倒掉。有的没有办法的员工会请她来帮忙,她会开导老人,轻轻在老人耳畔说几句安慰的话语。因为她知道,老人们一定是想念自己的儿女或亲人时才发脾气,只要她一来老人们便会很听她的话。
她不但对老人们细心,而且还十分有耐心。老人嘛,就像小孩子一样。有些时候就好似突然“失忆”了一样。不会扣扣子、系鞋带等等。她会很耐心的告诉老人们甚至手把手的教他们。她不会像其他的员工那样对发脾气的老人们态度不好,对他们是那样细心。也不会像其他员工那样,不会扣扣子、系鞋带时就不管他们了,而是对他们十分耐心。她对待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她是所有老人们都喜欢的护理员。有时老人们的儿女给他们带来好吃的东西时总会给她一些。她——就是我的小姨。
敬老院感想范文5
冬日的上午,行进在河南省陕县“村村通”的公路上,路面坑洼,汽车颠簸。但见路边的村庄空巷荒凉,人烟萧瑟,令人咂摸出杜甫诗篇中乡村凋敝的况味。
30年来的中国市场经济大潮冲刷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淘空了这里的人气。传统农民对土地眷恋的目光,被城市五光十色的赚钱机会吸引而去。往昔的“田园牧歌”变成了“田园没歌”,“戴月荷锄归”变成了“戴月盼儿归”。
河南灵宝市大王镇的重王村,经济实力在本镇属中游。全村1.96万人,外出打工者占1/3。男的大多去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搞建筑,20岁左右的女孩子去沿海地区工厂打工,中年妇女去新疆摘棉花。今年春节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打工者回来了100多人,大多是工厂停工,或厂里提前放年假。他们春节后就又都出去了,没有一个人打算留在家乡创业。重王村的支书张玉华说:“以后土地可以流转了,农田耕作都是集约化、机械化,在家种地的人就更少了。”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作为中国的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早在1998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早已提前进入了“超高老龄化”社会,而且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更差。越穷的地方,外出打工的人越多,留守在家的老人景况越凄凉。
有乡不愿回
陕县张茅乡清泉沟村的村支书张永强,在附近山上石料场兼职打工。他说,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5个人,有3个人在外兼职打工,分别是支书、村长和村会计。
主要村干部都外出打工了,会不会影响村里工作?张支书理直气壮地说:“不去打工,我当支书一个月工资只有80元,吸烟钱都不够!反正都有手机,乡里有事一通知,我们就回来了。”
张茅乡政府办公室潘主任说,现在村支书与村长的工资已涨到每月150元,村里还补助他们30~50元的“开会钱”,但这些钱跟打工所得比起来,仍然不值一提。据潘主任及张永强说,此地村干部在外兼职打工,已是普遍现象。这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交通不便,“不打工生活不下来。”乡里也不干涉村干部们在外兼职,只要“该干工作时干工作”就行。
陕县是个贫困县,2008年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过去村子里的能人,是会种地的“庄稼把式”,现在一切都变了。农民们从秋天种下麦子、摘了苹果,一直到春节过后都无事可做,如果他们呆在家里,亦无副业及手工业可搞,只能闲着。
靠农业收入来增加财富,基本上毫无希望。陕县西张村镇一位村支书说,现在种地赔钱,一亩地投资四五百元,打下千把斤小麦,能赚40元钱,还得是风调雨顺。如果天旱需要浇地,就血本无归了。
三门峡市的灵宝、陕县等地是国内的苹果主产地之一。农民们除了种地之外,还有苹果园。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这里苹果园的影响也很大。三门峡市有四五家果汁厂,产品90%以上出口欧洲,2007年收购落果的价钱是每斤8毛多。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订单大减,每斤落果的价钱掉到8分至1毛2,还得1~3个月后才能付款。即使只为自己的生计考虑,农民们也要外出打工。
37岁的张永强,在石料场打工的月薪是1200元。他说,清泉沟是个穷村,既无清泉也无水,去年刚接了管子,水提上去够人畜吃的,但想浇地还属妄想。全村696口人,目前有400多人在外打工,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了,“想打牌都撑不起摊儿”。
据张支书看来,农村的留守老人问题不大:看病有合作医疗。小病去村医疗室,大病去乡卫生院,再不行就送市医院。老人要求不高,有吃有喝,孩子给点零花钱就行了。至于“精神苦闷”,张支书笑道:“农村人还提不到这一层。”
对农民大量信教的现象,张说,村里有100多人信基督教,大部分是老年妇女。“她们愿意跑跑,锻炼身体,不寂寞,也是好事。”
三门峡市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尚柏仁说,农民工离家时,是有一股力量推他们走的。他们的父母、亲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去城里实现自己的梦。有的青年并非真心想外出,而是出于攀比心理,谁不出去连对象都找不着。但他们却并非都能在城里打工赚钱,有的只能混个肚儿圆,有的实在没钱了,就在城市偷、抢、。年轻人之所以不回乡,不仅是由于他们自己不愿意,几年不在家乡,他们几乎已经切断了与乡村的联系,返乡后跟家乡的人交流难、沟通难,他们的意见受到乡亲的排斥,在家里也果不住。这些人多半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没种过地,不会干农活。对于他以及他的父母来说,让他重新回到田里劳作亦是家庭的耻辱。
然而,留守在家的老人们真的愿意子女都外出打工,自己独守空巢吗?
“经济收入第一,全家团圆第二。”记者遇到的所有被访者,不管村干部还是颤颤巍巍的老者,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如果年轻人都在家里,还劳力过剩哩。”
如此移风易俗
灵宝市大王镇重王村的外出打工者,婚前男女占60%~70%。婚后一般是两口子均外出打工,其中带子女外出的占30%~40%,但几乎没有一个带老人外出的。村支书张玉华说:“因为他们到城市要租房住,跟子女租一间小房子就可以了,但跟老人租住在一起就不方便,容易闹矛盾。而且老人们也过不惯城市生活,不愿出去。”
农村地区以往的传统是:父母年老时,无力耕作,他的责任田由儿子代为耕种,作为儿子赡养父母的一种形式。但现在,由于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年迈的父母不但要“自给自足”,反而还要替儿子照料他的责任田。儿子只在农忙时回来一趟,有的终年都不回家。有的外出打工者,还把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管教。老人已把自己的儿女照应成人,本该安度晚年了,现在不但自己有病无人管,还被迫再当一次“爸爸”。
另一项农村的传统习惯是:父母老了,由几个儿子共同或轮流赡养。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儿子们早就与父母分家另过了。父母自己做饭,做各种必要的家务,有时还要为儿子的孩子当免费保姆。在农村,分家似乎意味着责任感的解除,儿子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利益,父母的生活再可怜,他也可以视而不见,毫无恻隐之心。
重王村有一个席老太太,今年70多岁了。她只有一个儿子,在外打工,媳妇在家带着孩子,与婆婆分家过。席老太太还有一个傻闺女,20多岁了,母女俩相依为命。老太太每天拾柴禾自己烧,拾破烂儿换钱买油盐酱醋,好在她办了低保,每月尚有四五十元的补助。
儿媳妇不管婆婆死活,难道儿子不责备她吗?村里人不议论她吗?村民们说:“人
家媳妇也有自己的孩子要带呀……这种事都是‘家丑不外扬’,村里没人管。”
跟席老太太的境遇比起来,她的一位村邻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这位同样70多岁的老太太,含辛茹苦养育了3个儿子。“大集体”年代,她走在铁路上捡煤炭,一条胳膊被火车带走了。虽然成了残疾人,但因为有儿子赡养,村里从未管过她,也不能吃低保。20年前,她的老伴去世了,由大儿子出钱安葬,之后她被明确为由二儿子负责供养。老二一家3口都在外打工,每年给母亲一定数量的钱和粮。3年前,她的三儿子也去广东打工,留下一个小孙孙。老太太就给老三看门、带孩子。老二两口子得知这个消息后,颇不高兴,就不愿继续供养母亲了。
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农村地区,议决家庭的重大事项、纠纷,舅舅是一个重要的主持人和裁决者。民谚曰“舅大似父”。舅舅可以执行许多父亲所难为的事。“外甥打灯笼”照的是舅,外甥有了事也爱找舅。父子、兄弟间有矛盾时,舅舅就来作调解人。父子或兄弟之间分家、分遗产时,主持公断的也是舅舅。
然而,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大多不认舅了。因为“孝”的位置下降了,经济实力占了主要地位,“穷舅”说话不算数了。年轻人文化水平高,见识广,说话也有分量,即使在养老问题上,舅舅也说不动外甥了。这也是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一个新变数。
葬礼历来是中国农村的重大仪式之一。为父母“养老送终”是农村孝道的主要内容,也是“家庭式养老”的全部过程。当一个人垂死时,家庭的重要成员,特别是亲生儿女必须在床前相伴。父母死亡后,他们要迅速将噩耗通知亲戚朋友,死者出嫁了的女儿也要迅速赶回,邻居们纷纷到来,协助料理丧事。鞭炮声不时炸响,哭喊声震天动地。孝子、孝女们身服重孝,接受亲朋好友络绎不绝的吊唁,以磕头涕零来表示感谢。遗体入殓及抬棺入葬也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少则16个、多则32个杠夫抬起由灵柩台支撑的棺材,在葬礼指挥者的引导下,带领白色的丧葬队伍缓缓地向坟地行进,这通常是乡村最为壮观的景象。
然而,冲刷一切角落的市场经济大潮,使农村地区延续了几千年的丧葬传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共1900人,外出打工者六七百人。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了。谁家有红白喜事,都是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在帮工。丧事的主家以前都是大操大办,酒席流水,管不起也得管,现在是所有来客,一人一碗烩菜。抬棺入葬找不着年轻人,只好用架子车拉着走,丧葬仪式的神圣感荡然无存。政府提倡了多少年都没实现的“丧事从简”如今已然成真。甚至连打墓也找不到人了,事主只好请专业打墓队,用挖掘机来挖墓坑。以前棺材入土前的最后一道仪式,是在坟前杀白公鸡来祭奠,现在白公鸡也不易找到了,好在南沟村人会剪纸,在坟前剪一张纸鸡,烧掉了事。
南沟村的老人们,看到自己将来这样“入土为安”,心里将作何感想?
“老人们开始接受不了,时间一长也无所谓了。”南沟村的支书任黎明说。何况现在一切是金钱说话,即使对自己的身后事,老人们也没有话语权。
“孤老”之孤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有无精神上的孤独苦闷?受访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皆是:“农村的老年人没多大奢想,只要能吃饱穿暖,不生病,媳妇不烦嘴,就叫‘晚年幸福’了。”
这样的回答,不仅源于农民长期以来对精神生活的淡漠,更反映出他们面对经济大潮冲击时的无奈。
陕县西张村镇共有1.5万多户人家,农业人口5.6万人,在外打工者2万人左右。以前每个村都有小学,现在一半以上都砍了。镇中学2001年有2300名在校生,现在只有900多名了。
镇党委书记李建龙说,每年夏天,雨季到来时,他最怕的就是只有爷、孙在家的农户,他们住在窑洞里,没有人管,暴雨一下,很容易房倒屋塌。去年镇里普查过,这样的“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的农户有300多个,他们是本镇党委、政府夏天防汛工作的主要对象。
镇敬老院的院民越来越多了。前年还只有70多名,去年一下子增到130多名。这也是农村超高老龄化社会到来的一个象征。
“前几天,村里有个老党员来找我,哭着说他当了几十年党员,现在过不下去了。”李书记说:“年轻时他还能干活,现在干不了了。他有4个儿子,孙子们都上着学。有的老人能给孙子钱,他没钱,儿媳妇们给他摔脸儿。原来4个儿子每月都给钱、粮当赡养费,现在不给了,他也舍不下老脸去要,怕人家不乐意。他想申请低保,村里说他不符合条件……”
敬老院感想范文6
一、发表——天生我材必有用
发表有助于学生解放思想,看到自己身上具有的聪明才智和潜力。刚工作时,我也不敢想象自己学生的习作能上报。把文章拿到报刊杂志上去发表,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似乎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有—次,学校举行作文竞赛,我发现我班季旭同学获得一等奖的那篇《让绿意充盈心间》确实写得不错,文章立意巧妙,借自己与同学合作出黑板报的事,将同学情融于黑板报的设计、讨论之中。整篇文章语言清新淡雅,自然流畅。于是我便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把它推荐到报纸上去呢?于是我悄悄将习作寄给了《××广播电视报》,没料到不久就发表了。这时,我又想,学生习作既然能在《××广播电视报》上发表,也可能在更高层次的报刊上发表。于是我就开始向—些全国发行的小学生报刊推荐学生习作,陆续也有多篇发表在多种报刊上。陈致远同学在假期中观察地上的蚂蚁,突发奇想,编了一个童话故事《森林好人》,写了小蚂蚁力力见蚂蚁奶奶因晒不到阳光唉声叹气,便帮蚂蚁奶奶把家搬到向日葵上,享受到了灿烂的阳光,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好人”的故事。孩子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纯真的童心赋予这篇童话以人性的温暖,充盈着最美的情感。我推荐他向《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投稿,经过几个月的等待,当见到全国知名杂志上有自己的“豆腐块”时,陈致远激动得在教室里欢呼雀跃。这也给全班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这使他们看到了,那些在报刊上发表习作的学生是人,我们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关键在于怎样努力奋斗。而班上有学生发表了习作,其他的学生就会想:原来我们班上也有能人,可我并不比他差啊,我也一定会写出好作文,甚至可能也在报上发表。学生站得高了,看事物的眼光就远了,破除了神秘观念,对写好作文就更充满了信心。
二、发表——处处留心皆学问
发表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中可供写出好作文的素材多得很,只要处处留心,就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表的学生习作,均是我从学生平时的作文和日记中选出来的。学生在这些习作中,写的人不是名人、伟人,而是普普通通的人,写的事不是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平平常常的事。这些人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这些事每个学生都可能经历。如谢蕾同学发表于《语文学习报》的《爱学习的爸爸》一文,就写了自己的爸爸——学校校长兼英语教师,是怎样在做好领导工作的同时,刻苦学习,搞好英语教学的。再如王彬同学发表于《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的《坦克大战》一文,写了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学校不上课,他和小伙伴们怎样在沙坑里玩得“不亦乐乎”的。新学期,陈至一同学重新走进校园亲近校园里的植物,她有感而发写下《我的植物朋友们》发表于《扬州晚报》。可见,即使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事、常见的景,只要细致观察,认真去写,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三、发表——万紫千红春满园
发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涨涌起写作的热情。每次学生有习作发表,我都张贴出来,还在语文课上念给大家听,要大家思考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值得大家学习的佳词佳句或写作方法。在讨论张星弛同学发表于《少年文史报》(小学版)的《可爱的白白》(白白是一只兔子的名字)一文时,许多学生指出该文最突出的优点,一是注意抓特点,写出了“白白”可爱的样子和动作、神态;二是表达了真情实感,写出了“我”在养“白白”过程中彼此之间是怎样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再如讨论吕永伟同学发表于《作文天地》的《参观访问敬老院》一文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弄清该文主要特点也有两个,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把整个参观访问过程写得完整、具体、清楚;二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把在敬老院的所见所闻(这些最能反映五保老人的幸福晚年)写得详,把“我们”是怎样去的和参观访问后的感想写得较略。这样,就使学生在以前对有关写作方法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经历一个“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去年,借扬州日报社招聘小记者的机会,我动员班上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踊跃投稿。现在,班上多位学生的文章见报,学生写作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班级“比、学、赶、超”的写作风气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