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污染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污染治理范文1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一、 前言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重要的资源,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水资源的保护与水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克山县在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为了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二、 克山县水资源基本概况
克山县位于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境内,在嫩江支流乌裕尔河的南岸,境内的水资源较为充足,有乌裕尔河、讷谟尔河、鳌龙沟等五条主要河流以及为民湖、爱民湖、青年水库等六个水库。由于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年均降水量变化较大,加之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1. 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
乌裕尔河作为克山县唯一的纳污水体,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和生活污水是两个主要的污水来源,由于高锰酸盐、生化需氧量等个别指数超标严重,加之城市生活污水的影响,使得乌裕尔河下游污染物的浓度超过了其上游污染物的浓度。通过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地表水资源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选用了COD、BOD、亚硝酸盐、总硬度、汞等11项指标进行检测,在雨量丰沛期除COD的含量超标外,其余指标均低于水质的标准;雨量平水、枯水期的地表水污染指数超出了2.34,属于轻度的污染,11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
2. 地下水资源质量状况
原生沉积环境和次生环境是决定地下水资源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该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分布于第三、第四系以及白垩系的孔隙潜水处,受沉积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开发利用的影响,水质状况不好,经相应部门的检测结果发现,地下水中有含量较高的锰、氟等化学元素,属于地下水IV类或V类水质,同时企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在潜水处沉积了大量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
3. 水资源总量及其分布规律
齐齐哈尔市水务局的同统计结果显示,克山县多年的平均水资源总量为,耕地平均水量仅为,低于世界规定的绝对缺水线,属于严重缺水的地区。该县的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地下水、地表水主要分布于乌裕尔、讷谟尔两个流域,其水资源量约占总水量的3/4。水资源的分布不均,给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三、 克山县水资源和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1. 克山县受地理环境及流域的影响,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水利工程建设滞后,部分输水工程老化严重,蓄水能力的不足制约着该地区农业发展。
2. 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使得含水层的水力特性发生了改变,导致了地下水涌水量的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了开发与补给的失衡,产生了地下水降落漏斗问题,从而受到污染的潜水通过隔水层补给承压水,使得承压水中的COD、BOD、亚硝酸盐、总硬度、汞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
3. 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克山县的绝大部分水量集中在农林牧副渔上,灌溉水的利用率不足五成,水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同时,个别企业的环境法制意识淡薄,企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量没有规定的限制。为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农业方面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工业方面应建立循环用水系统,以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向民众普及节约用水的知识,并制定些节约用水的管理规范。
四、 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克山县此前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现状,开展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工作任重道远,采取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具体对策与措施如下。
1. 加强对地表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年久失修的工程进行加固修缮,同时,通过修建些小型的水库,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2. 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国家相继出台了些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同时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并积极向民众普及宣传些节水方面的政策法规,以提高企业和民众的节水意识。
3. 对于地势较高的平原地区,由于潜水区的水质较差,且易于污染,应设法开采深层白垩系裂隙处的水源为好。
4. 控制地表水的过量开采,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大工业企业与居民生活节约用水的监督力度,提高企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寻找新的水源地,重新调整水源的利用结构。工、农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选用第四层水系的潜水即可满足其要求;而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则需要较高的水质,可以选用中深层白垩系中的承压水,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5. 加大水污染的处理力度,城市污水的回用可以提高企业用水的利用率,克山县作为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县市,环境和工、农业的用水的缺口较大,通过寻找新的再生水源可以有效的缓解工、农业的用水的用水压力,一方面既有效控制了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又改善了水环境的质量状况,从而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五、结论
水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的防治已成为社会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克山县水资源的概况,了解了该地区水资源的分布规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了对水资源的保护,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用水浪费严重,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本文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切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李亚斯,慕山,吴国权.大庆市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对策.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
[2]徐国华.巢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水污染治理范文2
关键词:乡村;水污染;治理
1前言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缺水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为水源型缺水,而在工业分布地区表现为水质型缺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质型缺水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普遍,水环境污染是导致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因而,在我国进行水污染治理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图从乡村水污染治理层面研究治理方法。
2乡村水污染产生原因
2.1生活源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是构成广大农村地区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加,主要是洗涤用水和厨房污水。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相应的污水处理配套措施尚不完善,这些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地下或附近河流中。大量生活污水的累积,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及地下水,村民饮用水安全受到影响,同时其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2.2农业源污染
农业用水污染主要由牲畜粪便、农药化肥引起的。对于牲畜粪便的污染,因水体本身具有自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体造成的污染程度较低。但对于农药化肥等引起的水污染,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跟不上水体被污染的速度,使得残留物在水体中无法得到治理,长此以往,整个河湖的水体污染现象将越来越严重,治理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2.3工业源污染
随着广大农村城镇化、乡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集体或个人、外来投资者创办的各类工业企业越来越靠近广大乡村地区。这些工业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广大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尤其是在水污染方面。工业废水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未经处理的废水被直接排放到江、河、 湖泊中,而其中含有大量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3乡村水污染治理目标
3.1水质目标
乡村水污染的治理目标是通过对被污染的水源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治理,期望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农村饮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达到国家指定目标,地表水、地下水在被开发时能够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环境目标
目前我国乡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农药使用、乡镇企业排放污水、以及可见的塑料制品,这不仅导致水质受污染,同时也使水面环境受污染,通过治理,以期达到环境治理的目标。
3.3经济目标
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较为落后,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因而在治理乡村水污染问题时,不仅要达到水质目标和环境目标,同时也要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和乡村地区所能承受的经济负担,在治理过程中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4水污染治理方法
总结国内外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主要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方法可综合使用。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一些低成本的治理方法,如生物转盘、综合热能装置、高效固液分离器、高效清漏筛过滤、厌氧污泥床等方法,选用这些方法既可以达到治理被污染水体的目标,也可以节约成本,减轻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
5对策
5.1加强宣传力度,保护乡村水资源
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水污染治理,其多年的水污染治理实践,尤其在宣传力度上,为中国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此,中国政府也可以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意识,使其认识到节水、保护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让公众成为防治水污染的主角。并通过国家在制度、资金、技术、平台、管理队伍等方面给农村以支持,农村内部通过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共享规范等措施形成自主治理。
5.2加强立法,设立防治制度
农村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农村水资源,导致农村居民没有保护水体的意识、一些乡村工矿企业严重污染污染水资源不受约束。因而完善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具体措施迫在眉睫。在环境保护法中应增补关于农村水污染防治的具体内容,设立农村生产污染防治制度、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制度等,对农村水污染防治做出全面系统规定,从多个方面防治农村水污染。
5.3加强科技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公众参与、农村自治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措施,都是从防范角度而言减轻农村地区水污染状况,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水体,则必须依靠具体有效的方法来治理。科技的进步,使得水污染治理的效率有所提高。因此,一方面国家和政府需要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培养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引进高科技设备,合理有效治理被污染水源,做到防和治相结合,保护农村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孟雪靖.农村水污染经济问题研究[J].2007.4
[2]伍伟星,张可.广西农村水环境污染模式及其治理对策[J].水利经济.2015(33):37-42.
[3] 高炎.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探析[J].资源与环境.2014(36):124.
[4] 侯保疆.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知网.371-382.
[5]魏文秋.乡村水污染治理技术及评价方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农村水利与小水电).1998(3),37-40.
[6] 东敏.水污染的治理-西方国家的经验与中国的水污染治理体系改革[D].2003年.
水污染治理范文3
【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治理;对策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八成的疾病是由饮用受污染的水造成。中国有三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达标,其中水污染造成高达九干多万人饮用水不安全。水污染已开始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原因何在呢? 笔者以为,污染治理工程达不到预期效果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是控制水污染的最有效手段,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出路所在。但近年来的污染治理工程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影响了治理效果,浪费了资金,挫伤了人们的治污积极性,致使水污染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工程投资居高不下
投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污水治理工程的最实质问题,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周时又是衡量工程本身有无实用价值的关键。在水处理达到一定指标即我们获得一定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后,投资的大小成了衡量工程成败的重要指标。 若以很多的投入而得到极少的产出(指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则说明投资是低效的。无论是七、八十年代的生化处理法还是九十年代的化学处理法,都存在投资高的问题。生化处理法,由于是由生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作用,将其转化为生存、发展所需的能量,故而降解速度慢,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土建投资较高日处理8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两座沉淀地、一座曝气池等,土建规模近1000立方米,投资45万元左右,加曝气设备、泵、管线等投资超过80 万,而 COD 的降解量只有 300―500mg/L。对于现在常用的混凝气浮一活性炭吸附技术,日处理500吨污水规模的设备投资约100万,加调节池、污泥池、厂房、管线等,共需投资约 50 万元。这样的投资 COD 降解量一般为400mg/IJ左右。处理好的污水除毛纺行业能用于洗毛工段外,其它行业很少能回用.至于冲厕、冲洗车间地面等,又因管线架设复杂、投资高也并无实用价值。因此,得到的只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不明显。 这样的投资状况对我国现有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并无积极性可言,对有些企业来说甚至是一种包袱。投资过高问题严重阻碍了污染治理的进展,也是水环境状况得不到明显改善的原因之一。
二、 运转费用企业难以承受运转费用的高低是水处理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
运转费用一般说来由药剂费、人工费、电费、设备折旧费,维护保养费等几部分组成。它们的高低直接反应设备、技术的可靠程度,同时又是直接影响水污染治理效果的重要原因。 我国现有的常用技术工艺运转费用就比较高,对于经济效益不太好的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水处理负担过重。致使水污染治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药剂费售价太高。如1 吨碱式氯化铝价格约3300元,硫酸亚铁为400元左右。
2、工艺中动力消耗过大,电费太高。
3、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所需操作人员太多,人工费太高。
4、设备本身及所配电机、水泵质量太差,维护费用太高,如选用质量好的设备,则会增加投资成本。以混凝沉淀方法为例对 COD800mg/L的低浓度纺织印染污水, 用硫酸亚铁处理至 COD200mg/L左右仅药剂费、电费、人工费就要在 0.7-0.8元,而目前因对排放废水的氨氮指标也有要求,所以需在污水处理工艺内加入生化处理段。对 CODl200mg/L 的高浓度的纺织印染污水,处理费用则要超过2.0 元。这样处理过的污水也只能循环使用部分废水至生产工艺中的粗处理工序,回用水量有限,经济效益不明显。更有甚者,运转费用之高超过治理污水以前的排污费。这对于经济效益第一位的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由于运转费太高企业承受不了,污水处理设备时开时停,不能正常运转有的干脆直接不用,治理设备成了应付环保部门检查的幌子。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就是为“环保局检查时说得过去” ,治理污染成了种形式,出现污染源越治越多,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现状。这应当引起环境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单位的重视。
三、设备使用寿命短
使用寿命过短可以说是现有污水治理设备的通病, 投巨资上的设备多则使用七、八年,少则三、四年。还有极少数的设备由于设计、制作存在严重问题, 不等调试运转正常就报费的。 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水质恶劣。由于污水中时常含有酸性、碱性物质,有的还含有铰强的氧化剂等,使污水有较强的腐蚀性,设计时考虑不周全就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2、产品质量低劣。由于技术服务单位偏面追求经济效益,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就存在问题。如设计时选取的保险系数过小,制造时选用的原材料质量较差,达不到标号,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等。另外,还有选用的配套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
3、工艺选择不合理。工艺选择不合理是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短的又一重要原因。常见的主要是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处理单元。这两种技术对所处理的污水都有一定的要求,若进水污染物浓度过高,活性炭和交换树脂就会很快饱和,失去活性,就需要反冲洗活化.随着反冲洗次数的增加,饱和周期越来越短,以致全部失去作用。因此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使用条件,以延长使用寿命。
四、重点污染源难以治理
尽管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 但从成百上千单位的排水状况来看,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的重点污染源却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罪恶之魁。虽然它们的数量不多,但它们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威协,左右了区域内的污染状况。重点污染源主要是造纸、酿酒、石油化:工等,这类型企业的数量不多,但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值很大。因此搞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是保护水环境的关键措施。
但从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和经济状况来看.对污染严重的造纸、酿造等行业的污水治理还未见有可行的技术。对造纸行业提倡的碱回收工艺,对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本方法只使用于规模宏大的造纸厂,对中小厂家来说是行不通的。投资巨大运转费用高,出现严重的负效益。即使是大型造纸厂,运转情况也不理想,普遍存在运转费高于回收碱价格的现象。而对于利用黑液提取木质素磺酸钠的工艺,也存在技术不完善、投资高,管理复杂、产品销售不好的原因而一直未能推广。只有白水回收技术工艺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较为明显,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白水不是造纸污水的重点,它的回收对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影响不大。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致于酿酒、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污水处理也没有可靠实用的技术重点污染源难以有效控制是造成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治理重点污染源便成了今后改善水环境状况的根本出路所在。
五、总结:
几点对策建议从水处理工程的目前状况来看, 水环境前景实在令人担忧,但究竟如何加以控制,有识之士提出厂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笔者就水污染防治工程谈几点看法。
1、水污染应该防与治结合。单纯强调治理不仅投资巨大,收效也往往不太明显。污染物从根本上来讲是生产过程中设备、技术落后而浪费的原材料,排放的污染物越多,原材料浪费就越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就越差。因此,水污染一定应该从生产工艺上进行预防,提高工艺的科学性能和设备的先进性能,尽可能多地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轻污染。与污染治理有关的管理制度如“三同时”限期治理,环保目标责任制等, 应当在政策上督促和鼓励将单纯对污水进行治理同改革工艺、设备,加强生产管理结合起来.减少生产中的浪费现象,选择无污染工艺、设备。同时,环保货款也应带有倾斜性,给予支持帮助,鼓励对污水进行防治结合的项目上。
2、加强对技术服务市场的管理。由于环境工程起步较晚,环保技术市场管理没有走向正规化,一直较为混乱,没有形成正常的竞争机制。环保部门应当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对技术服务市场进行管理,对服务单位的技术状况,设计、施工能力,以及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投资、运行管理等进行严格把关,给企业当好参谋。企业则应当加强信息联系,对所上工程进行投标,展开竞争,对竞争单位的方案进行审查、论证,选出投资最少,运行费最低,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3、有计划地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如果要使一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就应当重点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有计划地个个击破。而对每个重点污染源而言‘由于其治理任务重,建设工期较长.应当制订年度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施工日期和施工质量,而对治理难度大的企业,则应从工艺人手加以改造,减少排污量。对那些效益差的重点污染源应当坚决予以关、停、转处理,不能以珍贵的环境为代价,换取微薄的利润。
水污染治理范文4
关键词:湖南省;水环境保护;投融资
一、问题的提出
(一)水污染问题是影响湖南发展的关键因素
纵贯湖南省境内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和“八百里洞庭”的水资源,造就了历史上的“湖广熟、天下足”,是湖南省的生命之源。然而,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以及一些人为的破坏,特别是随着湖南省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城镇化加快以及在此过程中相应的预防、保护、治理措施不到位,湖南省的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2007年环境监测中心在全省主要江河上设置了水质监测站点132个,监测河长5540公里,比2006年增加监测河长1154公里。根据监测及分析,全年Ⅱ类水质河长1481公里,占监测河长27%;Ⅲ类水质河长2479公里,占监测河长45%;Ⅳ类水质河长410公里,占监测河长7%;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河长1170公里,占监测河长21%。污染河段主要超标项目包括粪大肠菌群、总磷、氨氮、挥发酚、石油类、溶解氧等因子。这说明湖南省局部地区水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和治理,水资源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二)投融资问题是湖南省水污染治理的关键
水环境是湖南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花大力气彻底解决湖南水污染防治工作。目前湖南省水污染治理工作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加强环保部门对工业污染企业排污的执法监察;从行政角度加大力度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保证运营;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的保护本身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湖南省的水污染防治,属于典型的跨地区水域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资金投入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水污染防治的投资渠道及治污工程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是湖南水污染治理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瓶颈”。
二、湖南省水污染治理投融资现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正发生结构性变革:单一的筹资渠道逐步转变成多种渠道,单一的投资主体逐渐为多元化投资主体所取代,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机制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格局。
(一)湖南省水污染治理投资现状
湖南省水环境污染治理投入2003年为516013.88万元,占省GDP5010.95亿元的1.03%,2004年为722419.4万元,占省GDP5612.26亿元的1.29%,2005年为899138.8万元,占省GDP6468.64亿元的1.39%。经省人大提议,湖南省2005年到2007年实施的“环保3年行动计划”,省政府在3年内对省内水环境实施92个重大环保整治项目,3年投资287多亿元。
(二)湖南省水污染治理融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省的城市污水排放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日渐增加,预计到2010年,全省县城以上城市年污水排放总量将达到20亿立方米,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将达到1000多万吨。而目前湖南省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难以满足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基本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湖南预计投资186亿元,力求到2010年,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全省规划出“十一五”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共154个,总投资达325亿元。为解决湘江流域7市污染问题,“十一五”期间,湖南省拟安排在湘江流域的环境治理重点项目有108个,总投资244亿元。此外,为加大对工业污染最集中、最严重的长株潭地区污染防治力度,“十一五”期间,拟在长株潭地区实施环境治理重点项目36个,占全省项目总数的23.4%,总投资149亿元。十一五期间是湖南省环境建设的重要期间,投资需求大。目前,湖南省水污染治理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方面:中央财政投入;湖南各级地方财政投入;污染企业环保投入,我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及水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强制性规定,便利污染企业的治污资金形成了水污染治理资金来源之一;排污费收入;国际贷款。
三、湖南省水污染治理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总量不足,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由于水环境保护历史欠债多,各水域环境质量要达标,需加大投资力度。水污染治理资金缺口量大,其主要原因有:
1、融资渠道狭窄。受“环保靠政府”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水污染治理融资渠道单一,还是政府唱主角,市场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资本游离于市场之外,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地方财政和排污收费。地方财政受各种因素制约,投入不足,远不能满足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排污收费项目单一,标准偏低,收费资源流失严重,收费金额很有限。
2、融资机制落后。水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机制应该与经济体制相协调,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解决水污染治理的投融资问题,已是公认的大势所趋。但目前水污染治理项目的投入机制基本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仍然是其融资的主渠道,环境保护市场化程度明显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3、融资权责不分。现行的治污投资体制没有明晰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环境责权和环境事权,没有建立投入、产出与成本效益核算机制,没有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和“使用者付费”原则,污染治理责任过多地由政府承担,企业和个人免费使用环境资源、环境公共物品和环境设施,没有或过少地承担相应的责任、成本和风险。
(二)治污投资效率低,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水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及运营效率总的来看还是不尽人意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没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民营企业参与水污染治理投资的良好市场竞争机制。在水环保基础设施领域,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是政府投资建设、事业单位管理运营设施的模式,这种政府垄断模式从制度上排挤竞争,缺乏效率。
污染治理的社会化程度低。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大部分污染企业都是自己建设处理设施,自己运行管理,较少考虑通过委托合同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效应,让专业化企业治理污染。由于规模不经济原因,中小企业采取“自己建设和运营设施”的分散治理模式也导致了投资效率的低下。而与此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服务业的发展又没有及时跟上,没能为工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外部营运环境。
四、解决湖南省水污染治理投融资问题的对策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关键取决于水污染治理投入能否及时到位,为此必须疏通已有投资渠道,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一)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水污染治理资金总量
“十一五”期间是湖南省环境保护的重要时期,投资需求量大,环境保护投资约占同期GDP的2.42%。只有建立基于市场的多种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负担环境保护费用的格局,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1、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形式。发挥环境财政的主渠道作用,继续加大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环保的投入力度,并重点解决跨行政区的水域污染治理问题,从水域尺度统筹资金使用在加大政府对环保财政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区域水环境保护专项基金、从事环境保护的企业优先上市发行股票,以及企业的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多元化的环保融资机制,使政府投资和社会融资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扩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解决目前环保资金紧张,投入不足的问题。
2、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各级政府要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除环保专项资金外,各级财政安排的环保治理等经费要逐年增加,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债和其他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企业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落实工业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以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产业市场化为突破口,加快环保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吸引国内外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事业,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的格局。多元化、社会化环保投融资体制的建立,将改变目前政府作为环保主要投资主体的局面,为国内外的企业及个人、金融机构、投资公司、政府等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投资市场。
3、形成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在多元化、社会化的环保投融资体制下,为各类环保投资主体创造了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和服务方式,不同的投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选择直接的投资方式或间接的投资方式,也可选择两者相结合的投资方式参与环保投资。这样有利于环保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建立、健全水污染治理投资的市场机制,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1、明确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法律地位。尽快修订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谁污染、谁负责、谁付费”;“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明确工业企业可自己治理污染,也可委托专业化的治污企业来治理污染,明确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在污染治理中的相关法律责任。污染治理市场化后,针对不同的委托方式,都能找到法律的责任主体。
2、创新污染治理市场机制。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要求,深化水域内废水、垃圾处理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确保社会公众利益和城市环境效益。建立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无论是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还是城市污染治理设施,其建设和运行都应按企业方式来运作,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产权的股份化、投资的多元化,明确投资者之间的责、权、利,增加污染治理投资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在污染治理领域引入“特许经营”模式,将污染治理特许权给有实力、有经验的专业化污染治理公司,鼓励专业化污染治理公司实行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吸收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跨入污染治理领域,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3、转变政府在环保领域的职能,建立公开、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因外部性的存在,企业生产和个人生活消费对所处的环境的污染,导致市场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失灵,这就需发挥政府的作用,用政府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不足。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的应是裁判员的角色:健全监管体系,实施严格的行业监管,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并逐步完善公开、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投资效率。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环境保护局.湖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Z].2005.
2、秦凤华.流域污染治理4500亿投融资探路[J].中国投资,2008(1).
3、赵鹏高.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与环境保护机制创新[J].宏观经济管理,2007(1).
4、马明丽.重庆市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2).
水污染治理范文5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治理技术
水是自然界最普遍存在的物质之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977年联合国水会议向世界发出“水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的警告,至今水资源危机仍然是困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大难题。
1.世界水资源概述
地球上储存的天然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总水量约为136亿立方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难以被直接利用的海水,仅有2.5%约为3. 5亿立方公里是淡水。淡水中又有3/ 4存在于冰川和冰帽中,大多数的大冰块又集中在南北两极,目前还极少利用。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密切而又比较容易被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400万立方公里,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这部分淡水在陆地上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水资源与人类发展间矛盾的激化,客观上是因淡水资源的严重匮乏造成的,主观上则是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采使用造成水源的污染和浪费所致。据统计,全世界每分钟近100吨污水流入江河,多数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约有40%的河流稳定流量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全球约20多亿人得不到清洁卫生的水,且每年水污染导致10亿人患病,300万儿童因腹泻死亡。另外因科技落后、水管生锈、违章建设、龙头滴漏以及人为行为而造成了饮用水的大量流失。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植被严重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水资源的危机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联合国47届大会作出了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呼吁各国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 1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的水体污染业日益严重。我国水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江河湖库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已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发展到直接影响饮用水源,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程度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世界环境日”当天1999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我国的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水源污染日益突出。七大水系中,长江干流水质良好达到二类或三类水质;黄河五类水质占了114人监测断面中的63.1%;珠江42个监测断面中,三类和四类水质各占一半,松花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淮河干流以三类水质为主,支流为四类至劣五类为主;海河污染严重,52个监测断面中,五类及劣五类占了49.7%;辽河污染严重,52个监测断面中,五类水质占69.3 %。另据水利部门对全国10万公里河流的调查,被污染河流已占半数,其中有4万公里河流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400公里河流鱼虾绝迹。
2. 2我国水资源浪费惊人
我国水资源在紧缺的同时却存在着用水浪费的现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16%,中国造纸业生产一吨纸需消耗400 -500吨水,而在欧共体国家只需5 -200吨水,中国的农业作为最大的水用户,消费更是惊人,流经其灌溉系统60%的水被浪费掉。我国已将每年5月9日至巧日定为节水宣传日。党的十五大提出“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水资源光荣,浪费水资源可耻的公德,人人都要树立水资源是有限的有价值的新观念,养成爱惜水、爱护水和节约水的优良习惯。
3水污染治理新兴工艺
面对我国水污染现状,我国迫切需要低建设费用、低运行管理费用、低操作管理需求,同时二次污染物排放少的污水处理技术,即环境友好型的“三低一少”污水处理技术。这项技术在研究开发和工程运用方面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特别是对人工湿地、蚯蚓生态滤池、生物浮岛和人工水草净化技术等新兴工艺或技术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3.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是一种人为建造、干顶形成的综合的生态系统,系统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人工改造的湿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它利用自然生态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人工湿地具有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好(BOD5,COD去除率达80%以上)、氮磷去除能力强(TN和TP的去处率达60%和90%)、工程基建和运行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比较而言,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经济投资以及环境影响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而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工湿地按进水在湿地床的流动状态可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这几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效果、运行控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且以前两种湿地类型的应用居多。目前人工湿地的构建趋向于几种湿地类型的组合或某一类型的交替应用,即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从而达到以单一结构处理效果史为优越的目的。崔玉波等利用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发现TP的去除率达到了97%以上;黄娟等采用份段式潜流湿地的研究发现,由于改善了湿地供氧情况,COD、氨氮和T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2%, 70%和56,优于传统水平流湿地。近些年来,人工湿地在我国应用实例较多,如在将人工湿地系统与景观建设结合方面,有成都活水公园这样的典型实例。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集污水净化、城市景观及环境教育于一体的人工湿地活水公园,它的出现极具小范意义,为今后人工湿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3.2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是利用在滤床中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蛆州和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进行处理和转化以蚯蚓为代表的微型生物在该系统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这些微型生物对污水污染物质进行吞噬、分解,从而达到对污水净化的目的【11】。该工艺可以高效、低能耗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CODCr去除率83%-88%,BOD5去除高达91%-96,SS去除率可达85%-92%),几乎没有剩余污泥排放,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工艺。
3.3生物浮岛技术
如前所述,流经城镇的河段以及其它水体普遍受到污染,水体富营养程度严重,加剧了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城镇水污染治理工作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已出现多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技术,如生物浮岛技术、人工水草净化技术。
生物浮岛也称人工浮岛技术,这种技术模仿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在水面上设置浮体,将一些喜水植物种植于浮体上,利用植物的根部吸附和吸收作用,将水中的氮、磷等污染成分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又可营造水上景观生物浮岛技术对富营养化的河流、湖泊有明显净化作用,可削减富营养化水体中50%左右的COD值,对水体中的TN, TP去除效果好,并且可以为水生生物的自然恢复、生存和繁衍营造良好的水环境条件。营养物质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但藻类生长良好,对氮磷营养物质去除效率也高。Govindan【13】在利用藻类处理混合污水时发现,除了氮磷被大量去除外,BOD(生物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也减少了90% . Tam和Wong【14】将小球藻和栅藻分别培养在一级处理出水和二级处理出水中,结果表明,两种藻类在一级处理水中生长得较好,对氮、磷的去除率在培养一周后即达到70以上。
水污染治理范文6
关键词:垦区 水污染治理 难点及对策
0 引言
近两年来,农垦总局坚持实施“抓城、强工、带农”战略,撤队建区工作不断深入,土地利用率和粮食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垦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笔者认为,撤队建区工作中,管理区的水污染治理也应该同步列入规划,以防止对管理区及周边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不但是垦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应该是改善和提高当前垦区人居环境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 管理区水污染主要有如下特点
1.1 是规模小且分散
与城市和小城镇污水处理相比,管理区居民相对居住密度小,而且有些户与户之间居住较分散,而且相当部分住户仍然养殖禽畜,这些禽畜每年产生大量粪便,由于禽畜尚难以完全圈养,都会对地表水产生影响。
1.2 是水量水质变化大
管理区水质特点是水量变化较大,且比较集中;特别是早、中、晚集中做饭时间,污水量达到高峰,是平时污水排放量的2~3倍;同时,由于排水设施相对薄弱,雨污混排,受雨季影响,水量变化系数较大。生活污水的来源主要是厨房用水和洗涤用水,COD、BOD5普遍高于城镇生活污水。
1.3 是管理水平低、资金短缺
污水处理需要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目前垦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如沼气站,主要由农民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急需要提高,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及运行管理经验严重缺乏。此外,供水排水设施建设与运营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也是阻碍管理区水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如许多地方曾经广泛使用的小型沼气池,由于使用维护不当,缺乏维护资金,大多仅使用2-3年便被弃之不用。
2 管理区污水处理工艺要满足以下要素
2.1 是选择合适的规模和工艺
要重视前期调研论证工作。设计单位要根据管理区的规模、实际用水需求和排水特点,设计时照搬城市居民用水规范,造成污水处理规模不合适,避免“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现象。要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管护要求差别很大,工艺不同,运行成本不等,污水处理工艺必须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选择上并不是越“高新”越好,也并不是出水水质标准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当地用水需求结合起来,“够用”就好。通常管理区的中水回用需求多是满足于灌溉或果园浇灌,要以适用为主。
2.2 是污水处理运行费用要低
污水处理站的运行费用一般包括人员电费、工资、药剂费和消耗费,新建管理区污水处理的建站投资和运行费用大都是由专项污染治理经费中调拨,由于每年的新农村建设经费有限,因此,运行费用成为建站单位的沉重负担,其结果是建了站却用不起。因此,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应首先选择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2.3 是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要少
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站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站投资和运行费用有重要影响。在传统污水处理工程造价中,污泥处理部分投资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15%左右,且污泥的浓缩和脱水等环节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管理复杂,环境条件差,若操作管理不当,容易引发二次污染。因此,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应优先选择产生污泥量少的工艺,治理技术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应尽量简单粗放
2.4 是处理深度排放标准要适当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关系密切,但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当地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根据国家规定农村污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同时应根据作业所在区域的不同,参照地方标准确定污水排放标准。如果管理区所在地区不是国家重点控制区域或环保热点地区,排放标准可根据当地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如在封闭及半封闭水体区域,可考虑脱氮除磷的要求,而在开放式水体区域,可适当降低氮、磷等有关标准,简化运行管理、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以求建成后产生实效。
2.5 是要关注电力增容问题
进行污水处理,会使新建管理区的电力消耗增大,因此,要加强与电力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确保电力能够满足供应。
3 对搞好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