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综合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综合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综合实践

初中生综合实践范文1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素养 实施途径 初中语文

一、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实践,是对知识的深化,然而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我们往往忽视了实践,使得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点,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往往对实践活动抱有非常大的热情,这不是没有道理的,通过这类活动,学生的学习面得到了拓展,再也不需要拼命去啃厚重的书本了。可想而知,如果在这类活动中融入语文综合知识,那么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获得这些知识,这样自然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又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果。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实践能力一直都是初中生比较欠缺的一个能力,尤其是在新课标改革之前,学生的日常基本都是围绕在老师和书本之上,难以真正意义上接触社会,这就直接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频繁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了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其最终价值就是让学生可以实践、愿意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实践又绝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学生之间的彼此配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三)累积生活素材,深化思想教育成果

语文,是涉及“听”“说”“读”“写”这一系列文字活动的课程,素材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对初中生而言,尤其是在“写”这一方面 。以往学生累积素材的唯一途径便是书本,偶有机会读到好的读物,便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这样累积出来的素材,往往脱离生活,难以有什么实际价值,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用来搜集生活素材,对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同时,好的素材,对深化思想教育成果非常有意义,比如说,革命战士纪念堂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又能让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等。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从上面的讨论中不难看出,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中语文教学意义重大,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该怎么在课堂中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发掘周边资源的实践价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

所谓实践,总是学生亲自参与到周边生活中去,然而,盲目的参与进去,只能说实在无意义的玩耍,不值得我们花时间。要真正深化实践的效果,我们首先应该发动学生群体或者亲自调查本地资源的实践价值,找出有价值的人文遗迹,如名人故居等;其次,就应该积极发动学生进行走访或者参观,深化调查得到的知识;最后,还应多听、多搜,从有经验的老人或者网络上,整合这些人文知识。

(二)总结学生实践成果,积极构建实践体系

通过前面的手段,我们已经对本地资源的实践价值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这时就应该积极组织综合实践,并整合实践成果,以备课堂教学之用,同时,还应构建一个实践体系,对不同的实践内容做出不同的教学引导,例如对山水名胜和抗战遗址的教学引导就绝不能混淆,从而深化学生的实践收获。

(三)强化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资料共享

每个学生通过实践,收获到的东西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建设一个平台,让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展示、演讲、教师的综合点评来达到这种效果,通过交流,实现了学生之间的资料共享,自然就能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新课标改革的有效深化,既激发出了学生对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又使得学生的团结精神、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进一步深化了思想教育的成果。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发掘周边资源的实践价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总结学生的实践成果,积极构建实践体系、强化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以此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使其能为初中语文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静.洗净铅华. 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探究[J].科教文汇,2011(32).

[2]张利荣.提升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魅力中国,2009(20).

初中生综合实践范文2

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生物学;整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是对事物表面的关心,而是由于获得了该方面的知识或是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得到情绪体验中满足。课程改革旨在把学生从“填鸭式”“满堂灌”带来的沉重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实践活动和初中生物学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教师的一项首要 任务。

一、厘清综合实践活动和初中生物教学的关系

厘清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实践活动和生物学课堂教学。

1.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补充生物学教学内容

基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教学条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很好地克服了生物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开展“种植芽苗菜”实践活动时,根据芽苗菜发育特点,指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植物学知识,为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创造更多的机会,学到生物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

2.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

生物学的许多探究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在课堂45分钟内完成。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生物学探究实验。例如,开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时,将种植实验材料紫背天葵、暗处理和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等实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将实验结果、体会等在生物学课堂上展示、交流与总结,提高了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比如在芽苗菜种植中,种植盆是利用饮料瓶改装的,实现资源再利用,不让白色垃圾污染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境保护教育。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既要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合作、分享的快乐。这些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综合实践活动题材的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的题材众多,如何选择使之切合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是整合的前提。根据初中生物学具体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例如,种植豌豆、小麦、蚕豆、花生等芽苗菜实践活动可以和“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的教学进行整合,指导学生探究水分、空气、温度以及光照等外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也可以和“观察根毛的结构”整合,指导学生观察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毛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异同点。还可以和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无土栽培,以及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在实践中学,从实践中悟,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方式

1.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成为小老师

生物学实验时,教师难以指导每一位学生。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时,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培训一些骨干学生,实验课时,让他们充当老师的助教,担任实验小组的小老师,指导同学完成实验。这样既教会了同学,又锻炼了自己。

2.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成为课堂探究实验的材料

许多生物学实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准备。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开发成实践活动的内容,随后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成为课堂探究实验的材料,使得在课堂上不可能开展的实验变成可能。例如在学习“种子的结构”时,把综合实践活动准备的材料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分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叶脉和根系的特点。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学实验的积极性。

3.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学竞赛结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对生物学学习具有浓郁兴

趣的学生成为生物学竞赛的选手。在每年的校园科技节“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的竞赛活动,我们选送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和作品,都获得了很好的名次,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我们也推荐一些突出的成果,参加市级的生物学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让学生体验成功,收获喜悦。

四、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安全问题

初中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培训对实验操作规程并做好对学生的监控与指导。比如,挖土时要使用铲子,老师应在场,避免学生拿它开玩笑,出事故。收获芽苗菜时要用到剪刀,也要注意安全使用等等。

2.人员安排

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产生人选。根据学习程度、动手能力合理安排各小组人员。活动过程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自 信心。

3.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初中生综合实践范文3

关键词: 密切联系 体验感受 以学增知 以劳辅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根据自身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

一、拓展实践渠道,扎根校园生活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和条件,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如开展“物品义卖”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把家中的玩具或喜爱的图书标上价格,想好介绍词,向同学们进行推销。学生一听到这个活动课题就比较兴奋,回家积极准备。

二、立足家庭生活,丰富实践内容

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社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学会正确使用视听媒体,收看有益节目。以家庭实践活动为辅助,以学增知,以劳辅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正确使用各类媒体。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思考记录习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可以设置一个“每日信息”摘录本,要求学生在家里,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上等多种媒体中收集信息,选择重要的一些内容,写在摘录本里。并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还可以提高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养成关心身边事的好习惯。

2.真正体验生产劳动。

根据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学校特点,可以围绕种植方面做文章,与学生家长签约,要求学生多多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如给植物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的学生采集样本利用学校实验室的显微镜观察蔬菜的病害情况,再上图书馆、上网等收集资料,对症下药,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预防了病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劳动的艰辛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超越书本的局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参观,参与劳动、采访,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了解和接触,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懂得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加深对农民的理解和感情,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意识。

1.走进社区,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研究策略。是学生走近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如我校旁边有条平阳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可现在河水绿绿黑黑的,鱼虾全跑了,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这种社会性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初中生综合实践范文4

关键词:劳技课;风筝;综合素质

风筝作为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文化,老少皆宜,颇有裨益。然而,在现代化的生活和忙碌的社会中,风筝工艺却逐渐离我们远去,已很少有人会自己动手制作风筝了。在我校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七年级)中,有一个单元就是风筝教学,这课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学习做风筝、放风筝,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做事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论很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独立性、辨析性、理解性。在风筝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制作风筝与放飞风筝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良好的习惯、正确的审美观和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针对在风筝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就个人粗浅的认识与各同行商榷。

一、了解风筝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锻炼学生自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风筝的历史积淀了祖先的智慧与浓浓的情感,当我们回顾历史,不禁会为祖先深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所震撼,因此笔者在上风筝基础课的教学之前,会设计一个让学生熟悉风筝历史的环节。一般课内了解是有限的,所以笔者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风筝的历史,为上课积蓄充分的知识与情感储备。通过课前的搜集和课间的整理交流,学生对风筝历史有了较清晰全面的了解。如,有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从两千多年前,哲学家墨子做成了木鸟(接近于木制的风筝);到清代,风筝盛行,曹雪芹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记录了43种风筝的具体做法,并附有图片;乃至在公元510年前后,风筝技术流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等等。通过了解和讨论风筝的历史,锻炼了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查阅与搜集信息的过程中,知道了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风筝,并为世界风筝发展做出了不凡的贡献。这样,学生就会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扎制风筝骨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做事习惯

制作风筝,关键是扎骨架。按要求裁好竹条后,为了保证风筝左右的平衡,扎制风筝骨架时,要求两条膀条左右重量平衡。郑板桥有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处理膀条左右平衡就需要这种执着的精神。经常有学生在偏重一边的膀条上削了几下后,发现膀条左右还是有轻重,需要多次调整时,就显得耐心不够,到最后也不管膀条左右重量是否平衡,直接草草扎制骨架了事。殊不知,放飞时问题就出来了,由于膀条没处理平衡,风筝没法起飞,或一直侧飞直至一跌到底,根本没法调试,只能拆掉了重做。经过多次实践,学生看着自己的风筝终于平稳地飞翔在高空中,才体会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

在处理好膀条平衡后就是绑线了,风筝扎制过程中,绑线操作简单,但要求也很严格。笔者要求学生:只需左绕三圈右绕三圈,打好死结即可。看似这么简单的绑线,不会绑线的学生并不在少数。他们总是绑一堆线,绕了一圈又一圈,有的甚至结也不打,整个风筝骨架松松垮垮、摇摇晃晃的,根本不能用。一个就这么简单的绕线、打结动作,往往要花大半节课时间才能完成,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曾经看过一期“三星智力快车”节目,里面的选手都是国内名牌中学的拔尖学生,比赛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可最后一道操作题却难倒了所有学生。题目的要求是:每人用铅笔刀削一支铅笔,看谁削得又快又好。本以为这题出得过于简单,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中学生,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把铅笔削得像那么回事,甚至还有一个学生削到了手指!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要想在21世纪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门必修课。而在风筝的扎制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的处事习惯,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三、绘制风筝面,陶冶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增强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风筝面的绘制,不仅涉及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还直接与学生的综合考虑问题能力紧密相连。风筝面的绘制需要学生在纸上画出大小合适、颜色鲜艳、健康美观的图案。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教师的要求,先画出风筝面大小,再综合考虑风筝飞上天的图案效果,画的图案颜色鲜艳,大小合适,内容健康,整体美观大方。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在绘制风筝面的时候敷衍了事,不考虑风筝面的大小限制,图案画得太大,到后来不得不把图案的下半部分裁掉,留了不完整的图案做风筝面。还有些学生不考虑风筝在天空中的图案效果,画一些很细小的图案,哪知风筝到天上后,根本看不出图案,只看到白纸上几个点点。也有颜色涂得太暗的、画面内容不健康等问题。当风筝放飞到天上时,才意识到原来绘制风筝面也是个学问。此时学生意识到,不应该拿到纸就开始画,而应先规划,再设计,最后才是行动。其实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应如此,要有计划地进行,要学会全面周到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四、裱糊风筝面,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裱糊风筝面时,要求学生用直尺和铅笔在风筝面上画出骨架的位置,并认真按照纸上画的线条裱糊风筝面。但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扎的骨架基本平整,就直接进行裱糊,结果发现骨架与纸上画的相距太多,做出来的风筝左右不平衡,放飞效果很差。经过重新裱糊后,才能正常放飞。通过风筝面裱糊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要认真踏实,做事要严谨细致,否则哪怕小事也做不好。

五、通过“装提线”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管是教科书上讲到的、市场上买的或是自己做的风筝,一般都装有三根提线,学生也都非常认可三根提线。那么,到底可不可以装两根或一根提线?哪种更易操作又能平稳放飞呢?笔者在教学中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自己去寻找答案。当教师提出问题:“风筝除了可以装三根提线,到底可不可以装两根或一根提线?哪种更易操作又能平稳放飞?”时,学生立刻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说两根,也有说一根的。在老师的提示下,大家开始尝试给风筝装提线,有用一根的,有装两根的,也有装三根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放飞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装三根提线的优点:由于三点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稳定区”,刚起飞时会比较稳定,比较容易起飞。缺点:易翻跟斗,并往往“一跌到底”。风筝飞到一定高度,如果遇上旋风或风向不稳时,提线容易打绕,使风筝面与上提线所成的角度越来越小,降低了风筝的抬头能力,从而使风筝“一跌到底”。这时原本稳固的“三角稳定区”就变成了很难自行调节的、致命的“三角死区”。

装二根提线的优点:中心骨成“横侧稳定线”,调节风筝两边平衡,起飞时虽可能左右摇摆,但如果不是风筝左右很不平衡,它基本能自行调节平衡。它的缺点跟装三根提线的风筝差不多,遇上旋风或风向不稳时,易翻跟斗。

装一根提线的优点是,没有调节死角,整只风筝均在自由调节,而且风愈大,飞得愈高,愈稳。这样,弱不禁风的小风筝也能在大风中飞翔。所以,最后我们做得风筝基本都只装了一根提线。当然,一根提线的位置也是很关键的,学生经过多次放飞实践,终于找到了这个最佳点――距上膀条7厘米处。

学生在制作实践中改变了“大风只能飞大风筝,小风只能飞小风筝”的认识误区,认识到只要风筝制作精良,提线安装合理优化,小风也能飞大风筝。这样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在实践中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六、风筝调试环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在风筝的调试与放飞课上,笔者列举了一系列风筝放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实地放飞时,学生一开始一个个攥着风筝不肯试放,看着老师拿起他们的风筝轻松放飞时,才开始放飞。学生几人一组,边试飞边调试,有些女生的风筝自己放飞不上去,换男生一放就飞上天了,这时的男生就成放飞老师了,几次教下来女生也能自如地放飞了。男生那些摇摇摆摆的风筝,大多是女生帮着贴点胶带纸什么的,增加平衡性。风筝挂树上了,自有高个学生拿竹竿帮忙弄下来。因为增强了团结互助,后来几次课,基本上几个学生自己通过几次调整、放飞,就解决了风筝出现的问题。

七、放飞风筝,放飞梦想,增强自信,丰富体验

自己亲手扎制的骨架、亲手绘制的风筝面、亲手装的提线,甚至棉线也是自己亲手绕到饮料瓶上的,一切都是自己亲手做的风筝,飞在高高的蓝天上,学生能不自豪吗?一般第一次放飞时,难免会担心自己的风筝放不上去,会有羞愧感,所以一开始放飞风筝时,学生都不敢主动放风筝,为了让学生相信自己严格按照要求做的风筝一定能飞上天,笔者经常拿那些上课时很认真听课的学生做的风筝试飞,一看老师试飞成功了,他们才相信自己的风筝是好风筝,才会慢慢开始自己尝试着放放看,放飞成功后,他们还会几个同学一起比比谁的放得高,见其他同学不会放飞,主动充当小老师指导他们放飞,从那一张张充满自信的小脸上,不难看出他们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因为一次小小的成功,他们有了自信,因为有了自信,他们在其他方面也会更成功。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风筝设计、制作与风筝放飞比赛,很多学生都能大显身手,有些班级还进行后续的征文比赛,2010年6月7日的《每日商报》“快乐星期一”就有我们学生写班级风筝比赛的一批好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出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和自信,风筝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想

象力。

有学生在课后感想中写道:“原来扎风筝有那么多的讲究,做一个美观又飞得高的风筝真不容易!通过风筝课的学习,悟到了很多道理,做事要有规划、有头绪,不能冲动,盲目行事。在做风筝的过程中学会了做事要细心,注意细节的同时还要关注整体,这样放飞的风筝才漂亮。”放风筝有利于人的健康,经常放风筝可以防止近视眼或减轻症状。对于长期伏案学习的学生尤其有好处,可以缓解颈椎疲劳。作为娱乐活动,放风筝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风筝课的学习既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生犹如制作风筝,美丽的人生总需要有规划、有目标,细心经营的人生会充满快乐与幸福感;放飞风筝犹如享受生活,自信乐观,勇于探索与尝试的人生会有很多惊喜。

参考文献:

[1]刘忠,柴茂智.风筝的制作与放飞.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2.

初中生综合实践范文5

一、在初中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素质教育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越来越引起人们和社会大众的关注。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老师和家长们认识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非常低。而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峰期,此时也是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能够进行简单的探索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应用中动脑思考,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让初中生能够在仅有的初中生活中实现实践能力的飞跃,为以后踏入社会打好理论基础。

二、在初中如何实现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创新

首先我们要知道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课程都有哪些。初中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包括:科学技术活动、社会教育活动、文体艺术活动。这些活动基本囊括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培养的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制力、人际交往能力、艺术欣赏能力,认知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优良品格,所以说综合实践课程是初中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例如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我们可以请学生利用在初中物理课上学习的电磁感应原理自己搜集材料,来做一个电动的小玩具、小发明等等。在制作期间,学生可以去寻求老师和同学,甚至家长的帮助。这样的活动对初中生学习的帮助显而易见,将学习物理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具体的实践中,就是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抽象的“电与磁”的概念,通过自己动手变成实际的东西,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对学习自然科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综合实践课也要注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到养老院、福利院探望孤寡老人和孤儿,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尊老爱幼的优秀品格,以及增加初中生的博爱、普世情怀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在综合实践课上,我们还可以教学生学习他们喜欢的简单的乐器,如竖笛、口琴、笛子等,来增强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初中的综合实践课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创新形式,但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出发点。

初中生综合实践范文6

怎样有效地实施好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这一综合性技能的教学,怎样使Integrated Skills板块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精彩纷呈,怎样真正增强初中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经过反复地对日常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笔者认为,只有找出Integrated Skills这一板块的教学存在着的问题,才可以实施有效对策,从而增强初中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一、提出问题――Integrated Skills 板块的教学缺失

1.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

在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有部分初中教师对教学情境的构建表象出不屑一顾,觉得那就是小学教师常用的小把戏,是用来哄小朋友们玩的,认为作为初中的英语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听写英语单词、背诵英语短语、教授英语语法,始终坚持分数才是王道。进而对Integrated Skills这一板块进行“听材料――作练习――对答案――听材料――做练习――对答案”这样一种枯燥乏味的车轮战式课程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实施轮番型轰炸,直接扼杀了初中生运用英语来进行表达的想法、欲望及机会。

2.听力指导梯度缺失。

我们知道,听力是Integrated Skills 这一板块中教学的重点,所有的英语教师都把其当作为Integrated Skills这一板块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利用各种不同的办法翻新式地设置问题与悬念,整理英语语言素材,同时设计一些形式各样的填空题、连线题以及判断题等来深化训练听的能力,促使达到教学练习的扎实而有效。可是英语教师却往往在进行检查的时候会发现初中生们完成的效果并没有大家预想的好,其原因就在于初中英语教师只重视对听力的内容以及对听力的策略进行指导,从而忽视了实施听力指导的时候要注意到相应的层次性及梯度性。每一位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都不一样,倘若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指导,便不能够达到让所有的初中生都听清内容和完成练习。

3.口语交际情感缺失。

在日常的Integrated Skills板块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大多只是随意地按照自己想法来对教学进行设计,其中却忽视了初中生是英语教学的主体,初中生的内在学习需要要摆在英语教学的首位。初中生缺乏探索的意愿及机会,那么就更不要说对所学的英语知识加以思考与应用了。在对对话进行编撰的时候,初中生能做到的仅仅是机械式地搬用课本中的短语,呆板和教条地运用英语教师所规定了的句型,照搬照套地编撰合乎英语语法规则的对话,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交际与沟通,如此也便丧失了英语口语交际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问题――Integrated Skills 板块教学症结所在

目前面对“唯分是从”这一高压的时代,英语教师认为唯有把阅读素材给听透了, 把练习给做透了,把口语交际给读透了,才能够使初中生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知识点和语法点,方能牢牢握紧“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逐词地讲解,逐句地翻译,如此一来,书山题海将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一扫而空,只留下了苦熬。其实追求英语知识点的更高呈现率也无错,可是片面性地强调英语语法的教学,只能把英语课程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从英语课程的本质中分割出来,使英语失去本身所具有的语言之魅力。

实际上,在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初中生为主体,将兴趣当作是经,将活动当作是纬,灵活性地实施“听说为主,读写为辅”这样的英语教学活动,充分增强初中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解决问题――三点一线打造高效课堂

1.以兴趣为原则设计教学活动。

(1)话题激趣。要调动初中生对英语听力这一活动的积极性,那么就一定得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着手,仔细分析英语听力素材的核心话题,寻找话题中和初中生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唯有找到了切实有效的切入点方能够激活初中生大脑里有关的背景知识和信息,推动初中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从而为今后的英语听力教学打好基础。譬如,在 8A Unit 2 School Life当中的 Integrated Skills 教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先用初中生极受欢迎的《哈利・波特7》作为新课的导入,然后自然地引出新单词“summertime”与“length”,从而扫除听力素材中的英语生词。接着以此过渡到魔法学校霍格沃茨,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3个与霍格沃茨校园生活有关的数字,进而使初中生大胆地说,训练英语当中数字的表达方式。然后从说转为听,并引导初中生听一组与霍格沃茨有关的数字。借助听说写来训练英语数字从而为下一步的英语听力训练做好准备。这一节课是从受初中生青睐的电影着手,立即将初中生的注意力给集中了起来,之后英语课堂授课的内容就犹如拧紧的发条紧张有序地开展。

(2)活动激趣。教学过程是课堂的灵魂,其贯穿于初中生英语学习之始终。所以,英语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掌握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设贴近初中生日常生活及初中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使初中生愿学、好学,是初中生热爱英语教学活动。譬如,实施头脑风暴、开展小组竞赛、组织英语现场采访、开展英语闯关游戏活动、布置调查报告、组织角色英文表演等,以上活动的创设应该做到层层递进,从浅到深,使初中生从英语听力的内容当中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学会运用信息。

譬如,在对7B Unit 1 Dream Home中的Integrated Skills进行教学时,我就设置了“Design your dream home”这一教学活动。

Activity:

a.Talk in groups first.

b.Draw your dream home.

c.The reporters show us your works.

班上同学兴趣高涨地讲述着他们的理想家园,同时把他们的梦想家园绘画在了纸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浓厚的氛围中探讨与沟通,大家都抢着表述各自独特的梦想家园。

2.阶梯式指导提高听力水平。

(1)听力素材要整体把握。英语听力素材中会有很多的信息需要初中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进行记忆,所以,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训练初中生良好的英语听力习惯以及获得信息的技能。当听相关的录音以前,教师可引导初中生先迅速浏览一遍题目的内容,然后对材料的内容加以预测,再让初中生听英语录音。在听的过程中先完整地听一遍,让初中生明白在听的时候应做到有的放矢,形成一边听一边记录的良好习惯,可以听懂材料的大概意思并且能够简单地归纳主要的信息。

(2)听力内容应分层理解。教师应该注意,对于听力教学这一活动的设计要做到从浅入深,层层递进,应该做到层次鲜明、具有梯度性,每一个层次及每一个梯度都应该让相应的初中生易于达到。如此的分层次、呈阶梯性的听力课堂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听力的难度,使中下水平的初中生都可以听清内容、领悟大意,使初中生在英语教学中不断获取成功之体验。

(3)重视模仿跟读以促进听力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很难得到提升,除英语听力的本身具有难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便是初中生在英语语音这一方面存在欠缺,未能掌握英语听力的技能。初中生平时所讲的也不过是“中国式英语”,对欧美的连读、吞音以及失去爆破等的朗读方法还不熟悉,对于很多词汇与句子仅仅停留在能看懂却不能听懂的阶层。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在听的活动中设置任务让初中生模仿英语录音当中的语音和语调,一边听一边读,在听的过程中练习读,进而培养初中生听的能力和水平。

3.积极创设情境,注重口语交际。

在英语的听说课堂活动中,课堂教学情境的构建显得极为重要,其可影响到初中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之真实性以及实践性。英语教师在构建情境的时候应该尽量促使语言和话题相交织,活动和主题相吻合;应该做到先输入而后活动以及先内化而后输出。如此才能够让初中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大胆地说。

譬如,在对8A Unit 1中的 Integrated Skills进行教学的时候,先让初中生听短文熟悉及掌握Millie自身的未来计划,接着教师可以设置情境使初中生在小组内展开英语口语交际。以小组为单位的自由对话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初中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在增强课堂活动参与率的时候,有效地巩固了课本中的重点短语及相关的信息。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