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系诊断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1
关键词:多层次;商业企业;财务诊断;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在市场经济发展及竞争加剧环境下,财务管理地位不断提高,由原来的资金结算与收支上升到企业管理及运营关键,成为与生产及营销并驾齐驱的重要支柱,改善了我国财务分析的公式化及一般化问题,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中的财务诊断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合理的多层次财务诊断体系,可有效找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增强商业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商业企业与财务诊断
商业也称为商品流通业,所指的是对商品流通消费与媒介间专门组织商品交换的经济行业。商业企业也称为商业流通企业,所指的是商品购销企业,是城市乡村间、农业间、消费生产间与国内外市场间的纽带,属于国民经济重要构成部分。依据不同标准,商业企业可分成不同类型,依据流通地位不同,可分成批发与零售企业;依据商品所有权转移与否,可分成代销与经销等方式,依据商品销售量,可分成零售、批发及批零相兼等方式;依据优惠条件,可分成折扣及有奖销售等方式,商业企业最为显著特点为只进行商品交换,不从事商品生产。财务诊断也可称为财务咨询,所指的是专业诊断人员经过财务资料,运用科学合理方法及程序有效发现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恰当解决方法,辅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与整体管理水平的活动。
二、财务诊断体系原则
在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当中,财务诊断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协调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所指的是财务诊断目标要针对企业财务系统主要矛盾,并切中要害,有效解决决策问题,子目标和总目标间应紧密相联,不能与之无关,应紧围总目标开展,子目标价值的提高应该有效增强总目标提高,每个指标设立,也应从总目标角度开始,指标与子目标应紧扣企业总目标,形成严密合理的指标体系;协调性原则所指的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应从不同角度及侧面给予评价,像经营绩效的评价所针对是商业企业经济效果与成绩评价,而财务诊断所针对的是商业企业活动综合分析评价,包含绩效评价与财务分析内容,诊断指标体系设置要考虑不同指标体系协调性,便于各原始资料能够互相利用;可操作原则,是指财务诊断体系指标并不是用来理论探讨,而是要付诸实践的,特别是指标层,在指标设计时,要注意指标值是否能用现有数据或者简单换算获得,应从实际角度考虑,尽量选择能够量化的诊断指标,让需要和可能结合,并注意信息的可行性。
三、多层次财务诊断体系分析
1.诊断体系三个环节
现代财务管理多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开发利用,财务诊断体系设计也需要计算机程序的支持,计算机流程可分成数据输入、处理与输出这三个步骤,而诊断体系相对应计算机流程,也设置为相应的资料收集、分析诊断与报告出具这三个阶段,它们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其中,计算机流程中的数据收集对应诊断体系中的资料收集环节,将商业企业近些年的财务与经营报表数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存入标准数据库当中,通过基础数据加工,生成比较财务会计报表、各项目变化曲线图与各财务指标等图表;与财务诊断体系分析环节相对应的是数据分析,这是财务诊断体系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含综合层、指标层与因素层这三个层次,经过大量诊断方法整合,使其形成财务诊断体系,将收集资料经过诊断体系分析,生成有关的盈亏平衡图与经营雷达图,并对图中指标给予分解,直到项目,并对数据字库项目变化图进行调整,分析各项目趋势、质量与结构等,以找出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结果报告出具对应的是数据输出环节,在找出企业经营状况原因后,要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形成诊断报告,以指导商业企业接下来的经营策略及其发展方向。
2.多层次诊断指标内容
在财务诊断分析环节主要包含综合层、指标层与因素层这三个层次,其中,综合层涉及经营杠杆、盈亏平衡与雷达图等内容,而经营杠杆与盈亏平衡主要起辅助分析作用,而雷达图在综合层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涉及现金流量、资产运营、偿债与盈利等能力,通过这些指标来反映商业企业整体状况,现金流量与传统指标相比,能够反映出四种传统指标所不能反映问题,是财务诊断有力补充。指标层是在雷达图下五种指标反映,这五种指标中的每个指标又涉及不同指标,资产营运指标包含存货、流动资产、净资产与总资产的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含销售毛利润与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利润率,而现金流量指标涉及了净利润的现金含量、现金比率、回收率及流动负债比。因素层所涉及的是每种具体指标的影响分析,对影响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这层次中,主要包含了一些分析方法,如指标分解法、趋势分析法及结构分析法等,这些分析方法有效辅助指标原因合理分析,使财务状况得到准确诊断评价。
3.财务诊断体系注意问题
商业企业实施财务诊断需要有个大前提,就是财务信息质量或者财务报表需要真实有效,在企业财务诊断当中,大多数资料来源于财务报表,如果财务报表信息本身存在失真性,财务诊断质量是无从谈起的,财务诊断体系也就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作用,在财务诊断中,首先要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真实可靠。在财务诊断中,还要注意指标赋值问题,指标赋值应该以量化为基础,这是因诊断指标组成比较多样化,赋值合理性会影响诊断质量,赋值要具有一定社会认可度,国家年鉴能直接查到的可直接赋值,比较指标可先用公式计算再赋值,无法获取精准数据的指标,能应用专家定性地方法,按照等级来赋值。权重分配与指标灵活性也是诊断体系要注意问题,权重分配制确定通常带有一定主观性,应对其指标系数进行有效合理把握,财务诊断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评价,应该反映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无法实现财务全面的控制及预警,除了给予财务诊断外,还应加强诊断结果的敏感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管理较为薄弱的环节,有效改善企业整体经营环境。
四、结束语
随着财务管理重要性提高,财务诊断作为财务管理重要构成,其诊断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诊断中,诊断标准与体系选择是其关键,根据财务诊断原则,对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结果报告,建立多层次财务评价指标,合理诊断商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可有效提高商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2
一、现代学徒制与教学诊改的内涵及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形式,国际上已有很多国家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并取得了成功。它是将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跨界教育”,它是职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办学,打破了职业教育单一培养模式,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带徒师傅一起承担授课任务,缩短了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时间,节省了人才培养资源,有利于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突破了学校单一结构的课程体系,设计学校与企业互补的课程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进一步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质量,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对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
(二)教学诊断改进机制
职业教育教学诊断改进机制就是以学校日常人才培养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诊断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后不断修改完善。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使优质高职院校向更深层次发展。
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的建立目的是不需要外部的评估就可以通过职业院校自己把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升级,真正意义实现学校在社会中所担负的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研判学校提供的教学数据,来进行相应的教育监管,实现管理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责[3]。
(三)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我国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目前许多职业院校都采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尤其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它是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推手。但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逐步展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这使得加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成了促进校企合作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对当前校企合作模式的教学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就是通过自身评价,把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得更加规范、精细、到位,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落到实处,也是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现代学徒制项目的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减少试点项目少走弯路[4]。
二、专业诊断与改进的流程及内容
对于专业诊断与改进,我们是通过学校和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技术人员组建诊改小组,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相应的诊断项目,对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诊改,诊改小组根据诊断的情况提供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诊断报告和建议进行专业改进[5]。
(一)行业主导校企联合,组成专业诊断机构
要想获取真实可靠的诊断结果,必须有一个诊断主体。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诊断机构是指独立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之外的,由行业企业牵头组建诊断机构。对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试点专业的专业定位、专业课程、专业活动、专业条件、专业结果、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价并给出诊断报告及专业建设意见。
(二)依据行业标准,设计诊断项目
1.专业定位诊断
对于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试点专业,首先要明确专业的服务面向和专业的培养目标,目标要确立到位,专业建设要对接行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通过对行业和区域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专业的开设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产业的升级调整等。
2.专业课程诊断
专业课程诊断包括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情况、课程教材建设情况、课程实施管理情况三个方面。利用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生产过程制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标准,课程的开发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开设的硬件环境与条件如何,课程的考试考核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利用了校内资源和合作企业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来设计“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是否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实践指导书等,选用省级以上高职获奖教材[6]。
3.专业活动诊断
专业活动诊断项目包括专业质量监控、专业班级管理和专业研究活动等项目。主要包括教学管理过程控制设计与实施,教师、学生、相关部门(含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管理情况,对出现的教学事故的处理情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案的制定、方案的执行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班级管理包括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情况,以求得班级管理工作总体的最优化。对教学进行的评价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同行互评以及毕业生跟踪调研等活动。
4.专业教学条件诊断
专业条件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水平、专业教学文件、实验实训条件、校企合作机制、使用经费保障等项目。其中师资队伍既包括校内专任教师,也包括企业带徒师傅,主要是诊断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状态、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教学团队建设等内容。实验实训条件既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情况,也包括合作企业学生顶岗实习环境。
5.专业结果诊断
专业结果诊断主要包括学生就业质量、学生综合素养、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等。其表现主要包括学生毕业时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学生对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是否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新生近两年第一志愿报考率和录取率,由侧面可以知道社会对此专业的评价。另外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情况也可以了解到专业建设结果。专业办学如何还可以通过专业向社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范围,对企业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的情况来确定。
6.专业特色诊断
专业特色是指专业特有的,根据区域经济特点确定特色方向,专业应具有创新项目建设规划、实施及成效,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相比具有独特性。专业特色还体现在能够明显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特色也可体现在办学思路、教育模式、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
(三)明确诊断流程,强化过程性诊断
专业诊断的目的是提升专业办学质量,也就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诊断,进而发现阻碍和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过程诊断就是通过了解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收集专业的有关情况,以便于对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教学评价进行及时调整,便于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过程诊断能使专业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更加清晰,可以尽快设计出满足不同起点水平和风格的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案,尽早让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容落实落地[7]。
(四)汇总诊断结果,形成诊改反馈报告
诊断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诊断的结果需要及时地向学校公布,对于诊断找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改进,并对改正的情况进行监控,以期达到专业建设最优效果。对于诊断的结果,不仅要向教育行政部门和诊改院校,还要将结果向社会,让企业、学生家长等与教育有利益关系的群众也能够了解专业的办学情况。
专业诊改主要是为了提高专业办学质量,查找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特别是对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专业及课程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设备、教师课堂授课能力、考试考核评价等方面需要按照评价指标要求进行不断调整。
(五)依据反馈信息,进行专业建设与改进
系部、教研室以及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根据诊改报告提出的意见,逐条进行整改。通过做好专业发展规划,理清专业建设的具体思路,明确专业重点建设项目。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按照专业内涵建设要求,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实现过程的研究。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的成绩考核改革,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诊断与改进
(一)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企业和学校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即双元育人。实现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带徒师傅、学生(学徒)为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室搬到实习场地,教师与师傅的相融合,过程考核与定时考试相融合,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统一。做好六个共同,即共同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织好教学、共同对学生(学徒)进行考核、共同做好双师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学徒)的就业工作。
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特殊性,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诊断项目。建立诊断指标项目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一套科学的诊断项目就是一套具体的、可以操作的专业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标准。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参照一般专业诊断项目要素,构建现代学徒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诊断项目[8]。
(二)加强过程性诊断,汇总分析做出诊断报告
在专业诊断过程中,强调过程诊断,也就是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数据的采集。通过对量化数据采集汇总,而后进行分析,实行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对于采集的数据,能够进一步保证教学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此我们将诊断项目进行量化,对每一项目进行赋分,专业诊断过程中,只需要按照要求给每一项打分即可。最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专业年度质量报告。
(三)依据诊断报告,进行反馈整改
通过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要进一步明确现代学徒制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提高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通过职业院校的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企业的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3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11-03
教育部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下简称“诊改”)。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来,职业学校对于诊改工作认识不一,导致收效其微。理念引领行动。作为诊改的主力军,职业学校只有摒弃错误认识,树立正确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才能顺利实施诊改,使之成为学校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的内生动力。
一、厘清四个误区
误区一:又开始评估学校了。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通知》指出,引导和支持学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形式。《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方案》)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组织对中等职业学校诊改工作的抽样复核,其结论依据学校自主诊改结果与复核结果的吻合程度,分为“有效”“异常”“待改进”三种。例如在16个诊断要素中,如果学校自我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的不少于12个,改进措施针对性强,改进工作切实有效,复核结论即为“有效”。省级复核只是通过状态数据判断学校教学工作状态,判断学校自我诊断是否准确、改进对策与实施是否有效等,没有等级性结论。评估注重的是结论,诊改注重的是过程。诊改就是学校主动发现问题与不足、总结成绩与特色、自我完善与提高的过程。
误区二:办得不好的学校才要进行诊改。
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均应以本省诊改工作执行方案为基础建立本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明确诊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周期和组织,并将自我诊改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对于2016年度已验收通过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质量年度报告要以新闻会、网络公开等方式向社会,并于2017年1月15日前由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可见,诊改工作应是校校参与。《通知》提出根据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要各有重c开展诊改。如有的学校以“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为主,发展较好的学校以“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为重点。
误区三:数据填不好影响学校形象。
学校每年都被要求填报各种数据,特别是年底,各种报表更多。其中很多数据事关评优评先、今后发展,因此学校都会认真研究报表、慎重填报每项数据。《指导方案》提出的诊改第二项具体任务是“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简称数据系统)。对于学校来说,状态数据可以帮助管理者掌握真实的教学活动状态,所以必须真实采集并有效应用。状态数据应为源数据,即学校即时采集的教学活动第一手数据。运用源数据,通过计算公式和计算规则得出的再生数据,学校可以了解现状,认知工作现状与工作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积极整改、提高质量。
误区四:诊改是学校教学部门的事。
《通知》中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内涵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诊改是针对广义的“教学工作”,即按既定目标对人进行全面培养的过程,而非狭义的“教学工作”,即围绕教学本身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因此,诊改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凡是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要素都是诊改的对象。
二、树立四种认识
(一)诊改是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
职业学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主动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行业企业的必然要求。
(二)职业学校是诊改的责任主体
职业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生成者,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将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
(三)诊改强化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开展常态化周期性的诊改,将促使学校更加重视教学工作,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共同研究教学工作,将进一步凸显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四)诊改是常态化持续性工作
诊改绝不是一次性或阶段性工作。它融入学校工作全过程,没有起讫时间的限制。职业学校要逐步建成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自主诊改、螺旋提升,使诊改促进质量提升的作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把握三个重点
(一)明确诊改工作步骤和要求
1.学习领会政策文件精神。《指导方案》,规定抽样复核的学校须已经建立并实施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师生比”“专任教师中的专业教师占比”“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价值”等5项指标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对每个诊断项目要素做了说明:内涵描述解释要素的具体含义,基本要求指导学校应该做什么,主要观察点帮助学校了解日常工作状态数据与项目要素之间的关系。观察点也是诊断点,是学校自我把脉和外部检查的重要参考。
2.完善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和运行机制。学校要制定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原则、路径、要求和流程;构建教学工作诊改工作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实施诊改并根据结果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3.建立工作队伍。学校要建设五个团队。一是领导团队。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牢固树立教学立体的意识,正确理解诊改的内涵。二是教学管理团队,包括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质量办主任和系主任等中层管理者,他们是诊改的中坚力量,要掌握工作要求和实施步骤。三是科研团队,包括科研人员和校本诊断专家,他们确保了学校诊改的科学性。四是技术团队,主要由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和教务员、系教学秘书组成。他们要做好数据采集、填报、分析和数据平台管理工作。五是教师团队,这是诊改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全体教师参与诊改,才能有质量的持续提升。
4.采集填报数据。实时准确掌握学校运行状态并真实填报数据,提高源数据采集的即r性、准确性。
5.应用数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后的统计汇总、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形成数据分析结果。加强数据深度应用,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6.编制质量年报并向社会。质量年度报告要紧扣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展示人才培养状况、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学校党建等情况,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7.自主整改。根据分析结果,按照改进措施和办法进行整改。
8.接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抽样复核。按上级要求参加省级复核。
9.根据复核结论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根据认定的复核报告深化改进工作,并在完成改进工作后进行总结。
(二)重视数据分析和结果运用
1.比对数据,发现差距。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数据,了解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可以进行校内纵向比较,即本校当年与前年、去年相比较,找出进步之处、持平或略有改进之处、仍未改进之处。可以进行校际横向比较,如某诊断点数据与同等类型学校数据中位数相比,位于中位数之上,说明做得较好,要坚持发扬;处于中位数,还可以再提高;位于中位数之下,就需要重点提升。
2.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科学的诊断是改进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准确认识问题,研判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属于机制方面、人员方面还是保障方面。
3.制定措施,改进提高。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形成任务分解表,规定完成时间,责任落实到人。如果问题产生于机制方面,要在健全体制、完善制度、优化流程、细化责任上下功夫。如果是人员方面,要加强其思想教育,组织培训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如果是保障方面,要在改进技术手段、加大经费支持等方面想办法。
(三)做好诊改工作保障
1.加强学习研究。建立职业院校诊改工作制度是职业院校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将影响各系统、各层面,影响每位师生的理念意识、形态模式、行为习惯等。所以从学校领导到普通师生都要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
2.组织专题培训。职业学校不仅要组织参加上级的各类培训,更要组织校本培训,让教职工明晰诊改的内涵与任务、重点与难点、工作机制与对策、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切实提高学校诊改的实效性。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4
【关键词】风险导向 内部控制 体系构建
1.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意义
1.1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内部控制的演进总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框架四个阶段,见图1。
从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来看,内部控制的内容逐渐变得越来越广泛,逐渐由简单的“以职务分离、账户核对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发展到了“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的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的预期实现的目标亦变得越来越远大,由原来的“保障资产安全,防止会计错弊”提升到了支撑战略目标实现的高度;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逐渐由控制转向了风险。这表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我国企业应顺应趋势发展,建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1.2建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能使企业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的水平。首先,外部环境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而企业管理者又往往难以预测到未来的全部事项,或即使预测到一些事项也不一定清楚地知晓它的具体情况,因此通常短期内难以控制事项的发展。建立风险预警的长效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推进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减少甚至消除外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其次,建立一个以风险为导向的动态的内部控制机制,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将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深深嵌入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中,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方法运用到内部控制活动中,实现内部控制中对未来不确定事项的积极预测和应对,形成企业“自我免疫机制”。
2. 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2.1内部控制建设的目标
构建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体系,首先需要明确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目标,进而识别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潜在的或现实的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并评估风险程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其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控制和管理企业所面临的一切风险,避免企业遭受损失,增加企业价值。将最终目标在企业内自上而下进行分解,可将其分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风险导向的,那么细分出来的四大目标也应该是风险导向的。企业应努力规避战略目标制定、选择和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规范经营管理,查找日常业务活动中的弊端、堵塞日常管理活动中的漏洞,消除隐患,将经营风险控制在事先确定的风险偏好范围之内;采取财务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相关系列的控制措施,确保企业对内、对外报告的可靠性,防止企业因报告不实而造成的决策失误风险;采取措施确保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行规、企业内部规则和政策在企业内得以遵守。
总而言之,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导向,重点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性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和揭示,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管理从而降低风险。
2.2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
构建一个基于风险管理、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在建立或修订其内部控制体系时,一定要遵循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符合有关法律的要求。(2)针对性原则。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始终保持与国情、企业所属行业特征、企业发展阶段、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等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风险所在。(3)目标性原则。企业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应与企业战略相适应,并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4)系统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充分考虑体系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独立性和相关性,使各项控制要素、各业务循环和部门的子控制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协同作用的整体,要避免简单拼凑有关控制制度。(5)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原则。企业的内控体系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涵盖控制的全过程和所有人员,进行人、财、物全方位的控制。(6)成本与效益、效率原则。在构建企业内控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因控制所耗费的成本小于因控制所获得的收益。(7)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企业内控体系应注重内部控制体系的可操作性。(8)前瞻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应局限于现有内容,应当具有适当的前瞻性,充分吸收国际上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并随着企业发展和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3. 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水平还没有娴熟到可以将两者合二为一。因此,以风险为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只是将风险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内部控制中,而不是将二者等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有着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形成和完善都有着严密的逻辑程序。
3.1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框架
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应在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原则的指导之下,从完善内控环境、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完善内控措施、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对内控进行监督评价以持续改进几个方面展开。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图见图2。
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是以风险为中心轴的风险控制。从确认潜在风险事项入手,将整体风险分解到不同层次,再区别剖析各层次风险的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协调企业内部管理各个部门和环节,将内部控制建设为渗透于企业风险管控业务流程。
3.2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步骤
总体来说,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内控体系规划阶段、内控现状诊断阶段、内控体系构建阶段和内控效果评价阶段。
3.2.1内控体系规划阶段
内控体系规划阶段主要是对内控体系建设进行相关的计划工作和准备工作,其中设置内控体系构建工作的相关组织机构、在全公司上下进行内控宣传以引导员工积极配合内控工作的具体展开、获取管理层的支持是内控体系建设准备工作的关键。
要构建严密实用的现代企业内控体系,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或增设专门的岗位,培养风险管理相关的人才,组织专业的风险分析团队和内控体系设计人员,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其次,舆论导向的宣传对于内控体系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基础工作。在内控体系建立之初,内控部门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所有员工都明白内控体系的构建与自己的工作及企业前途的关系,以确保内控体系的建设、推广和运营更加顺利。另外,获取管理层的支持亦是内控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3.2.2内控现状诊断阶段
内控现状诊断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管理及内控体系现状的诊断和评价,揭示主要问题,确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及目标。
对企业内控现状诊断的首要问题是明确企业是否建立了内控体系?若企业已经构建了内部控制体系,则要分析企业现有内控体系是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完善的地方是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不恰当,还是内部控制的运行缺乏效率?等等。诊断的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环境、现有风险管理体系、业务流程控制措施、企业信息沟通机制、监督改进措施等,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制度审核、流程测试等等。
3.2.3内控体系构建阶段
内控体系构建的实施基于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主要从完善内控环境、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完善内控措施、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对内控进行监督评价以持续改进几个方面构建完善的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面面俱到的控制环境构成了一个单位的氛围。控制环境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权利与责任的分配、员工胜任能力、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反舞弊机制及信息系统等九部分内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就是要完善以上九大控制环境内容。例如在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方面,通过加强员工的风险控制管理,实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地对员工的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进行后续教育,将员工的守法情况、职业道德作为聘用、晋升、薪酬待遇的重要标准,对违反诚信的员工进行惩罚等。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为了防范风险,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策略、风险控制措施四步曲进行。首先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特点,从公司层面和流程层面两个层面对企业存在的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识别,建立企业风险识别模型,在企业全体员工中规范风险语言、统一对风险认识和理解。其次对识别出的各类风险进行分类细化,找出各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揭示风险发生的内外部原因、暴露状态、产生的不利后果等,并明确风险事项的关键责任单位、所属流程及现有制度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对经营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确定风险防范优先级别及管控重点。再次针对评估出的关键性风险作出回应,对比企业的风险容忍度,选择风险降低、风险消除、风险转移、风险保留等策略。最后再对企业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设计。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和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则将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完善内控措施。控制活动包括批准、授权、查证、核对、经营业绩评价、资产保全措施和职责分工等,贯穿于整个企业内所有级别和职能部门,涉及到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方面,落实到企业的各业务和管理流程之中。实施有效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控制活动,应该以风险防范和控制为出发点,结合风险评估结果,按照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类控制措施,将风险评估过程中识别出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及合规目标的实现。
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企业首先应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提高企业各种信息传递速度、共享程度和透明度,为企业领导者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其次,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明确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提升信息的精确度、及时性和可预测性,对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部门间、分子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通过对信息的识别、掌握、加工和报告,及时应对行业、竞争对手、客户需求变化,保持信息与需求间的一致性,促进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对内控进行监督评价以持续改进。根据监督的性质可以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对企业各层次、各环节组织日常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监督和控制,使内部控制随时适应新情况。通过监控风险的发展和变化,企业管理者不仅可以实时跟踪已识别的风险,关注产生的条件和导致的后果,衡量风险减缓计划需求,还可以根据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应对措施,识别、分析遗留风险和新增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企业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日常监督的有效性等确定专项监督的范围和频率。
3.2.4内控体系评价阶段
企业应结合内部监督的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如内部环境是否处于恰当的状态,资本控制、风险控制、信息控制有无发挥有效作用。自我评价是指负责某一单位或职责的人员对控制活动本身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即各管理部门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自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估其有效性及实施的效率效果,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期更好的实现控制目标。
总结
作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应在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原则的指导之下,从完善内控环境、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完善内控措施、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对内控进行监督评价以持续改进几个方面循序渐进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容忍的水平之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真真.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内控与审计,2010,(12).
[2]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丁银玲.出版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4.
[4]王海燕.基于风险导向构建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J].科技与管理,2008,(3).
[5]李影.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铜陵学院学报,2010,(4).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诊改 原则 工作思路与实现路径
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笪2015]2号),明确将“试行专业诊断与改进”作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重要任务之一。同年12月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出台“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笪2015]168号)”(以下简称指导方案)。指导方案中的五个诊改项目之一“专业质量保证”,进一步细化了专业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专业诊改)的诊断要素和诊断点。两个部级文件的出台,在政策导向上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高职专业评价的顶层设计、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专业诊改因此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志着高职专业评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一、对专业诊改工作的认识
(一)从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与新一轮评估工作的联系分析。高职院校新一轮评估的工作原则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估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方针,各评估项目最终落脚在“重在建设”,评估价值聚焦在促进高职院校改革与建设上。有专家指出,新一轮评估工作原则是“评动不评静,评软不评硬,只诊断、不开方,评估不再区分等级,分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由院校自身根据评估结论进行整改”。评估工作自上而下,体现出纵向管理主义色彩。
教职成厅[2015]2号则明确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定位于“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16字方针,诊断与改进价值聚焦在“重在改进”,即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从诊断与改进导向来看,16字方针体现出“既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又要同步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以促进诊断项目持续改进”的价值倾向。诊改工作由此成为高职院校自我诊断、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主动愿望,这种扁平化管理模式,鲜明地体现了诊改工作的校本化、人性化和个性化色彩。
(二)从专业评估发展分析。专业评估大体上经历了专业认证、专业建设水平评估、重点特色品牌专业遴选与验收等几个阶段。在高职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专业建设指标中。自2008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运行以来,专业一直是状态数据平台的重要关注指标,且数据指标项目不断得以丰富完善,成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掌握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自2009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将重点建设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的重点之一;2011年,教育部全面启动高职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可视为专业评估的信息化平台。
当前,专业诊改强调“支持对企业有较大影响力的部分行业牵头,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以院校自愿为原则,通过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等方式,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则可视为高职专业评估从“要评我”转变到“我要评”的新阶段。
二、专业诊改的工作原则
(一)问题导向。专业诊改,既不是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又不是遴选优秀、特色或品牌专业。既然是诊断,就要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入细致的勘察,以发现专业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负面清单为第一原则。无论是学校层面、教学单位还是专业自身,禁忌只谈优势不谈劣势、只谈成绩回避问题、夸大成绩缩小问题,既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更要避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局面,专业主管单位应敢于自我揭短、自我暴露并正视存在的问题。
(二)持续改进、发展取向。持续改进是专业诊改的最终落脚点,发展取向则是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价值体现。对于诊断发现的问题,评价主客体之间应结合专业发展现状,平等协商,准确定位专业“最近发展区”,商定“跳一跳,够得着”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强化落实,形成专业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最终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学校层面管理者禁忌将专业诊改发现的问题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依据,以免挫伤专业诊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专业诊改中的量性评价是以测量、统计为主要手段,将诊改工作分解成一系列具体、可测量的指标,通过设计多层次评价量表,对量表数据进行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处理测算,以此反映专业建设绩效。质性评价则强调对专业作全面、深入、细致、真实的观察,关注专业的特性与发展趋势,使专业诊改更具个性化和真实性。高职院校专业诊改应以量性评价为主,辅以必要的质性评价,两者有益结合,良性互补,实现诊改工作的科学化、公平化和客观化。
(四)数据分析与专业剖析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第三方评价数据、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职能部门统计数据等,对与专业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归类梳理。结合指导方案要求,制定符合学校“自我保证”实际的专业诊改指标体系。通过源头采集、多级审核,确保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为专业制定最近发展目标和改进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学校层面还应成立专业诊改专家委员会(工作组),组织开展专业剖析工作,通过定量、定性分析,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专业诊改的技术思维
(一)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现已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规划。其中S为优势(strength)、W为劣势(weakness)、O为机会(opportunity)、T为威胁(threats)。通过对组织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借鉴SWOT分析法,我们不妨将专业比做一个企业,设计全面、科学、可测量的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专业剖析、实地考察,综合衡量专业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进而开展质量改进活动。
(二)PDCA质量循环。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PDCA指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具体而言就是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过程监控(问题反馈)、落实改进行动。每一次改进行动的结束,即意味着新的计划或目标的产生,组织由此进入新一轮的PDCA质量循环,周而复始。值得指出的是,每一轮新的计划(目标)的产生,都比原先计划(目标)提高了一个层次。因此,PDCA循环实际上是质量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专业诊改本身可以理解为一个大的PDCA质量循环,其中每一个最近发展目标或数据指标的提升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小的质量循环,大环套小环,每一次诊断与改进都是一次质量提升。
(三)六何分析法。六何分析法是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的一般工作思考方法,即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o(责任者),When(何时做),Where(岗位、工作地点)和How(如何开展工作)。围绕5W1H制订工作方案,有助于明确工作思路、职责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具体应用在专业诊改工作中,应明确以下要点:
What:明确工作任务和对象,包括专业诊断要素、诊断点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指标数据信息采集、专业剖析、专业诊改报告撰写等。
Why:明确工作目标,包括上级文件学习、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目标的确立等。
Who:成立专业诊改组织机构,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和责任人。
When:制定专业诊改工作进程,明确PDCA质量循环工作周期。
Where:明确具体组织实施专业诊改的部门、岗位。
How:明确专业诊改的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统计方法、反馈机制等。
四、专业诊改的工作思路与实现路径
(一)院校主体,多方参与。按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工作方针,在专业诊改组织工作中应成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行业、第三方机构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在学校层面,专业诊改工作一般应成立包含分管校领导、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教师、学生、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成员在内的工作组织。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专业诊断指标数据采集方面,教职工还应全员参与。多方参与尤其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的参与,是确保专业诊断数据真实、可信、客观的有力保证,院校开展工作时既要避免把自我保证理解为“自说自话”,更不能把诊断与改进工作当做例行公事。
(二)分类评价,多层标准。专业诊改必须参照一定的质量标准。高职院校专业各具特色,即使在同一所院校存在文科与工科类专业、优势专业与普通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开设专业、国家级、省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与校级专业在建设水平和特色方面的差异,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专业,显然不够合理。因此在标准制定上应体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标准、校内标准等层次和类的区别,以保证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个性化和发展性,只有如此,才能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目标,使改进工作更切实可行。
(三)多元诊断,多维呈现。多元诊断主要体现在专业诊断指标体系设计中,实质上是对专业进行全面、全要素的诊断。指标体系设计是专业诊改工作的核心任务,应包含质性指标和量性指标,明确各个指标的即时状态、最近发展目标、可参照的标准依据及数据来源。多维呈现指专业诊断指标改进状态的呈现方式,应通过数据采集、统计处理、诊断分析,采用数据表升降符号标记、数据对比曲线图、柱状图、雷达图等多种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对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实现预警功能。
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第三方评价报告、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中与专业相关的数据指标和专业剖析工作要求,笔者认为,专业诊改指标体系至少应包含以下要素。
1.专业设置基本条件。专业设置应对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高[2004]4号)文件,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1)专业名称、标示代码应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相一致,并获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审批。
(2)应具备包含就业市场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等内容的专业设置可行性调研报告,并制定有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规划、规章制度等文件。
(3)应具有符合高等教育规律、职业教育规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
(4)应具有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必需的师资队伍和教辅人员,包括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生师比应符合1:18的合格标准)、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辅导员(辅导员数量与专业学生数一般应达到1:200)等,其中专任教师还应重点关注职称、学历(学位)年龄结构和双师型教师比例。
(5)应具备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必需的建设经费、校内实践基地(重点关注基地数量、设备总值、工位数、学年使用频率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教学场所(生均值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相关规定)等基本条件。
2.专业影响力。专业影响力侧重诊断专业在国际、国内、省内、校内的影响程度、示范水平和辐射能力,一般以质性指标为主。国际影响力主要关注:(1)专业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比例;(2)国际留学生数;(3)中外合作办学情况;(4)国际通用教材引进与使用情况。国内、省内、校内影响力重点关注:(1)专业是否为国家级、省级重点、校级(品牌、特色专业);(2)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是否为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资源库);(3)专业教学所使用教材在国内、省内、校内建设水平。
3.专业适应力。专业适应力是诊断专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主要从专业招生、培养过程、学生就业质量三个方面来衡量。专业招生方面应关注:(1)多样化招生方式;(2)招生计划完成率;(3)学生实际报到率。专业培养过程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及受教育者成长发展需求。学生就业质量应关注:(1)在校期间获取符合专业面向职业资格证书情况;(2)顶岗实习对口率;(3)毕业率;(4)初次就业率;(5)年终就业率;(6)对口就业率;(7)起薪线;(8)转岗率;(9)升迁率;(10)区域内外就业分布情况。
4.专业校企合作水平。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专业校企合作水平是衡量专业适应“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要求的主要指标。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专业校企合作水平重点关注:(1)校企共建校内实践基地数;(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3)合作企业数;(4)订单培养数;(5)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6)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7)企业支持兼职教师数;(8)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情况;(9)接受企业捐赠设备值;(10)为企业培训员工数。
5.专业满意度。专业满意度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举办方、行业企业、学校、受教育者等利益相关方需要的重要指标,主要应通过组织在校生和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等途径获取数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至少应包含:(1)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2)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3)毕业生对专业核心课程满意度;(4)毕业生对专业教学满意度;(5)毕业生对专业教师满意度;(6)在校生专业学习状况和满意度。
调查可由学校自行组织和委托第三方机构跟踪调查并持续进行,一般采用连续三年数据作为对比参照,以保证调查数据的连续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6.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社会服务水平关注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区域社会、社区等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技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以下指标应纳入诊断范围:(1)专业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项目数与到账经费额度;(2)专业教师专利申报与成果转化数量;(3)专业对外技术服务年收入;(4)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技术培训人次;(5)与专业相关的校外职业技能鉴定人次;(6)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或技术攻关情况。
(四)问题剖析,持续改进。专业诊改应对照多层次质量标准,依托校本数据和第三方调查数据分析和对比,罗列问题清单,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外部原因,识别可控因素,瞄准最近发展目标,逐条制定具体、可监测的改进措施。学校质量管理部门应针对专业制定的改进措施,实时跟进,加强改进过程管理、监控、指导和服务,为专业持续改进和质量循环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五、结语
专业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社会功能和彰显院校特色的核心载体,专业诊改因此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核心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具有“推进器”的功能。笔者依据自身一线工作实践,提出以上观点和思路,抛砖引玉,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以期不断改进完善,文中部分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
[2]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3]朱丽,赵汉华.质性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3(6):23.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高[2004]4号).
[6]麦可思报告-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2015)(六年版).
[7]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6
关键词:基因诊断;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39-02
基因诊断是在基因水平上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诊断。它是以遗传物质(如DNA、RNA)为检查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查基因的结构或表达量的改变来诊断疾病的方法。与主要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诊断依据的传统诊断学方法相比,基因诊断是病因的诊断,既特异又灵敏,其诊断结果不仅具有描述性,更具有预测性,因此基因诊断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已有广泛应用[1]。基因诊断学也成为了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检验学专业而言更是主干课程之一。
基因诊断学实验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具体的实验技术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实践课程,开设好基因诊断学实验课对于学生掌握基因诊断的原理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在高校的基因诊断学实验课程设置仍存在诸如实验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实验技术简单、师生互动不足、学生盲目机械操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理解不深刻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培养实验技术过硬的检验人才,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并推动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基因诊断实验课程进行系统地改革,以系统的实验内容为基础,以特定的实际应用为导向,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设计、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等内容,探讨以带教教师和学生共同制订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本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奠定基础。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基因诊断学实验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基础上的,具有更新迅速、技术种类繁多、实验要求严格的特点,这对基因诊断学实验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2]。对于基因诊断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秉承由浅入深,由独立到综合并鼓励创新,由通过视频学习独立的实验技术到系统性的实际操作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培训,综合性实验,开放型课题设计与实践。
1.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培训。本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基因诊断学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包括基因组DNA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提取、PCR扩增目的基因以及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基本的实验操作,为后续的综合性实验打下基础。实验技术的培训是进行后续实验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实验技术培训时要重视实验原理的学习,以实验原理为指导,结合相关的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标准正确的实验技术。
2.综合性实验。安排基因克隆和表达的综合性实验。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己实验的成败,可以选择EGF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实验。表达EGFP的菌体在显微镜下呈现绿色荧光,能够直观、快捷地观察实验结果。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在NCBI网站查找EGFP的全长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引物设计。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目的基因EGFP,并将EGFP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表达细菌BL21,并利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通过观察菌体是否有绿色荧光即可判断整个实验的成败与否。本部分实验涵盖了引物的设计、目的基因的获得、质粒提取、酶切、连接、转化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实验操作。
3.开放型课题设计与实践。许多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点突变引起的,例如镰状细胞贫血。同时点突变是所有基因突变中突变率最高的,以此为例设计实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突变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带教教师可以提供几种点突变疾病模型作为参考,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习的点突变的检测方法,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内成员的集体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并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最后,可以通过横向比较不同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对照各组使用的不同实验方案分析总结各种实验方案的优劣,从而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
1.基本实验操作阶段,为了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对实验室的安全要求、注意事项和实验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组织学生观看基本实验操作视频,内容涵盖基因克隆的相关实验技术,由教师就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解。既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实验流程,又丰富了实验教学的课堂内容[3]。
2.在直观形象的观察基本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牢牢掌握了实验课的相关实验技术,又通过环环相扣的实验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每个实验的目的。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前一个实验是后一个实验的基础,后一个实验是前一个实验的延续,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成败都将决定整个综合性实验的是否成功,而非单独的将各个基本实验分离开来,这种实验设计方案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操作。
3.在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基因诊断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作为实验课的主体,引入临床的实际应用,并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每个组约8位同学,利用课后时间小组讨论实验方案,通过理论课堂的学习和资料查找,确定小组的实验方案,并细化实验操作步骤,通过课堂汇报并集体讨论,由带教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最终确定每组实验的可行性方案。实验室应提前做好准备,为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做课题,带教教师协助指导。
三、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而合适的考核制度能够调动和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实验课程的考核可以包含平时成绩和论文式实验报告两方面的内容。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评分,并适当设计课堂提问环节,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最后的实验课成绩。对于实验报告考核的重点不在于实验的成败与否,而在于对实验成功的经验总结和对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
在学期末,开放型课题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论文式实验报告,包括题目、摘要、主要试剂仪器、方法、结果、讨论,并以讨论作为整个实验报告的重点部分。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四、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是实验课程的主体。对于实验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方面包括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考核成绩的评价,另一方面还应该包括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主观评价。只有得到了课程主体的认可,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于课程改革后的评价和建议,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不断完善新的基因诊断实验课程体系。
基因诊断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临床。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检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常规的检测技术,更应该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紧跟科学发展的脚步并进一步的推动基因诊断的发展,因而,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基因诊断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通过我们的课程改革,将使基因诊断实验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尹一兵.分子诊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吕建新.分子诊断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前景[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