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与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实践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育实践与研究范文1

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在协同创新大环境下的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是当前高校开展的教学改革重点,协同创新对提升我国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重点介绍基于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主要措施和结论对协同创新大环境下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协同创新;创新教育;高校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针对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的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该项目,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协同创新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指高校内各要素之间实现整合,加强学科联系与协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外部主要指高校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学研培养高校创新人才的积极作用。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内蒙古煤炭绿色开采与绿色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于2015年获批建设,以此中心为依托,努力发展创新教育,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单靠高校一方很难培养全面的、视野开阔、思维广阔的创新人才。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与其他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部门联系较少,合作层次较低,学生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环节缺失,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只有通过校内校外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实践资源与环境,才能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科类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除了能在工程教育、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实习等环节接触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培养外,没有更丰富和充实的实践环节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素质和基本的专业能力与较强的动手能力。

二、协同创新大环境下的创新教育主要措施

1.培养制度与机制创新

形成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创新推进工作方案,形成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联动机制,形成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工科学生创新管理机制。校企多方协同实施“1+1+1”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分阶段设置自然班、岗位技能班、项目班,实现异步教学组织形式。1年专业基础技术课程模块的系统学习和课程设计,掌握移动互联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1年应用领域的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学习和“教学企业”项目实训,掌握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设计知识,提升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1年在合作企业开发真实项目,完成毕业设计,强化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2.培养模式创新

实践“立体交叉式”人才培养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指出,“推进高校与其他培养主体的协同,鼓励高校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跨学科一体化培养方案,建立院校联合培养、国际合作培养、校企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多学科、跨院所的立体交叉式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行特区式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制度、不以考试成绩为基准,侧重考核能力与素质;实施跨学科、跨单位统筹招生,遴选优秀人才。跨导师组制度:围绕重大任务与学科交叉的培养要求,动态调整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由高校、院所、企业专家组建多学科的导师指导小组。实施本硕博一体化: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

3.激活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

充分利用“内蒙古煤炭绿色开采与绿色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集聚整合校内外、国内外资源,健全完善校校、校企、校地的协同育人机制和跨学科(院)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系统搭建面向全体、循序渐进、贯穿全程、夯实基础、激发个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不断强化实践。结合重大创新任务需求,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寓教于研、教研互动”的一体化培养。

三、结语

教育实践与研究范文2

【关键词】教学评估;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140―03

引言

在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育环节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措施。良好有效的实践教育,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并增强就业能力。同时,实践教育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的最佳场所。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学生都必须经过的培训环节,是以后从事其专业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研究电工电子实践教育的评估理论,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电工电子实践教育的,并且能够有效监控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是很有意义的。

所谓教学评估,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监控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的价值体现在其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程度。一般将教学评估分三类: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诊断性评估是指某项教育活动进行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估,其目的是了解评估对象的情况,判断是否具备条件。形成性评估是指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来对教育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保证教育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价值判断。终结性评估是总结性的,是在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进行的评估。以上三种评估在实际的评估活动中是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在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实践教育的质量,评估活动必须全面。对于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基层工作而言,形成性评估对于监控实验教学质量,随之调整教学过程更为重要。

一 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是观察、衡量和规定事物特征,反映事物内涵,标识某一事物的尺度。在教育评估问题内,指标是将教育质量进行量化的工具。评估目的和任务确定后,关键是建立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便于准确、广泛、全面地收集和处理信息。指标体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评估的准确性,继而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

指标体系的设计包括发散、收敛和实验修订三个阶段。

(1)发散阶段。发散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解教育目标,提出详尽的初拟指标。因为教育目标一般都比较抽象笼统,所以在拟订评估指标时需要对其进一步分解、细化,使之能够观察和测量。具体操作需要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力求完备。对于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质量的评估,初拟指标时应该征求理论教师、实验教师、管理人员、正在学习的学生以及毕业生的意见。

(2)收敛阶段。收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初拟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归并和筛选。归并和筛选时应注意三点:指标应具有重要性,体现评估的导向功能;指标应具有独立性,指标不重叠,避免冗余;指标应能反映评估对象的本质,应删除那些不能反映或者偏离目标本质属性的指标,提高评估的有效性。

(3)实验修订。在初步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后,应该选择对象进行小范围试验,可以对一门实验课,或者一个实验班进行评估。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必要的修订。

为了全面评估清华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质量,我们按照以上过程,通过实验中心任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领导的集思广益,初步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

整个指标体系分三部分:“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是学生针对每次实验对实验内容、教师、设备和管理的评价;“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实验管理的评价;“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是实验技术人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希望通过评估,能够全面反映实验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进行情况。在指标建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指标的全面性,同时也考虑到了各项指标的独立性,尽量减低数据采集的工作量。

表1是“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仅以“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讨论。

评估指标分为四部分,分别是:(1)教学内容。主要对实验项目的研究性、合理性方面进行评价;(2)实验教师。从讲解情况、责任心等方面进行评价;(3)实验设备。主要评价实验设备的配置与运行情况;(4)实验室管理。主要是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评估在学生完成某个实验项目,并且返回实验报告后进行。

二 评价结果及对指标体系的讨论

在对评估指标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修订后,确立了“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估实践。对一些典型的实验项目进行了评估,评估学生数量为85人,限于篇幅,此处不能以列表的形式给出所有结果。下面对此85份“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使用SPSS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图1,图2,图3和图4。从图1~图4每组指标的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各项指标的相关系数比较小,多数在0.3左右,指标体系是合理的、不冗余的。相对例外的情况是“实验教师”评估指标组中的“实验讲解(X7)”与“对业务的熟悉程度(X9)”的相关系数为0.64,这两项指标密切相关是不难理解的。如果要精简指标,可以考虑去掉其中的一个。

表2给出了评估的信度分析结果,信度为0.8823,说明使用此指标体系评估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同时,各项指标的评估结果中,“实验设计的研究性”一项的标准差最大,说明对所谓的“研究性”的理解是有差别的,或者说,“实验设计的研究性”的概念需要大家进一步探讨。去掉此项指标后,评估的信度稍有上升,从0.8823上升到0.8959,并不明显。图5是“实验设计的研究性”一项指标评估结果的正态Q-Q图,可以看出,学生对此项指标的打分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所以,评估结果也是客观的、可信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表1的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是基本独立的,评估结果的信度比较高。对某个实验项目的评估结果平均分数为82.15,基本反映了该项目的实际水平。

三 结论

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起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效监控电工电子实践教育的整个过程。我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与评估从认识到实施都起步较晚,对具体的一门或一类课程的评估与监控则更不被重视,特别是实践教育之类的课程。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评估体系。本文根据教育评估的最新理论,初步探讨了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评估的重要性,评估的过程,以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初步建立了适用于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学生评估实践,分析了评估结果,评估指标是合理的,能够反映评估对象的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及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的应用. 合肥: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 金娣, 王刚.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 Jen Harvey. EVALUATION COOKBOOK. The Learning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Initiative, Heriot-Watt University

[4] CHING-YANG CHOU, CHIA-LUNG CHIN AND KUEN-DER LAIN. The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Instrument Development for the Science Laboratory Teaching Competenc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Proc. Natl. Sci. Counc. ROC (D), 2001, 11(1): 11-19.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actice Education

DUAN Yu-shengLIU YanXING Guang-junLIU Wen-wuREN Yong

(The Experimental Center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ach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教育实践与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体育人性化;教学实践

1体育个性化教育背景分析

长时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过分注重强调生理学指标,如技术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使体育教育带有过多的强制性,教学过程也过于程式化,从而非主观性地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忽略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心理需要,因而降低了体育教育的强身效果,尤其是育心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个性化教育”概念被提出并陆续展开实施。虽然体育个性化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容易产生片面认识,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个性化的概念及其特征,个性化教育才能顺利开展,从而探索出一些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

2体育个性化教育概念分析

体育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帮助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使终身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体育个性化教育必须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承认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爱好、兴趣和需要,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心需求,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自发地找到能够“表现自我”的体育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显示“自我”的存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相同或相似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发形成学习团队,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习效果,摒弃单纯的考核式方法,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其发展个性和开发潜能。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示、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1〕。

3体育个性化教育特征分析

3.1公平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化准则,它以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为指导思想,主动变换教育模式以适应学生个性,并促进其个性良性发展,培养出具有完善个性的社会人。传统教育模式在面对个性不一的学生时,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完全忽视了其差异性,因此,个性化教育更具公平性。

3.2主导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教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引导性作用,教师应该对学生施加各种有利因素以促进其个性良性发展,这种主导性表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就是: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体育活动设定一定的目标和内容框架,并提供各种评价方式。

3.3多样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不仅包容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方位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合个性不同的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内容涵盖: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块构建和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等。

3.4全面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强调各种要素和谐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体育个性化教育,让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等多种素质全面发展。

3.5社会适应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要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个人发展的结果,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

3.6主体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注意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主体性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学生可以自主开展活动,可以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可以进行带有自我教育性质的活动〔2〕。

4体育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4.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体育个性化教育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课堂方面,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并以此为指导设计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重要延伸〔3〕,或者说课堂体育教学的目的正是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外进行正确的锻炼。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功能,学院应定期举办各种竞技体育赛事,比如:“阳光体育运动”田径运动会、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等,并定期举办非竞技性的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体育沙龙、体育评论、体育知识竞赛和趣味体育运功会等。此外,学院应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如健美操协会、篮球协会等,并鼓励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院还要定期为学生开放体育场馆,供学生锻炼,并配备体育教师现场指导,鼓励教师根据专长开设各种体育专题讲座,举办各种体育项目培训班,宣传体育知识。

4.2积极谋划,全力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体育个性化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供其自我发挥,为此,我院体育教研室精心筹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法,比如准备活动允许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练习,小组可以自选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多采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器材的潜力,一物多用等。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之间性格和能力存在差异,在课堂上表现及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化教学不能盲目地顺从学生,更不能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放任自流,否则,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比如:当学生稍微有点分心,我们会温和地纠正他,让他重回课堂中来,我们体育教研室规定对学生禁止使用斥责与惩罚的方式,因为这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将背道相驰。

此外,校园体育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我院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建设,为体育教学提供了舒适、安全、现代和充足的运动场馆和器械。

4.3注重因材施教

体育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它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其基础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需要从不同的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具体来说,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下列三种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①兴趣分组。按照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学生组成不同的班组或组别,同一小组中,由于成员都是因为喜欢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加的,所以学习会非常积极,也会全力配合教师的课堂组织与安排,教学任务易于完成,学生们也能够尽情地运动和享受,心情格外开朗。②性格分组。在进行技术学习和练习时,按照两种性格类型(内、外向型),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分组教学。该教学方法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做到了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课程密度和运动负荷,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让全体学生在心理、身体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③友伴型分组。在教学班内让学生自愿组合分组,教师注意宏观调整,保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组内的互帮互学以及组间的公平竞争。分组时,要设立组长、副组长,平时可以多发挥组长的组内和组际间的协调能力,让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得到锻炼,甚至可以实行组长轮流制度。

对于兴趣分组的组织形式,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兴趣,我院体育教研室尝试引入了快乐体育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体验。比如在健美操教学中〔4〕,我们先给选择健美操专项的学生播放健美操录像,引导学生欣赏健美操的优美舞姿,并介绍其健身价值,增加其对健美操的兴趣,让学生在感官上接受健美操运动,课堂教学中,我们精心选择伴乐,在轻松的音乐氛围里,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健美操动作,更加深了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在快乐体育课堂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4.4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体育个性化教育注重评价方式的全面性和系统性〔5〕,摒弃以几个竞技运动项目的成绩作为统一的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注重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结合,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而不是定论功能,把评价作为一种期待,尤其对学生暂时表现出的不尽人意之处,更要巧妙地运用综合评价方式以使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的期望,而不是失望,目的是使学生采取积极行动。

4.5注重教师的个性影响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师良好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能够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6〕,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把个性化教育落实到行动上。为此,我院有计划地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并鼓励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我院体育教研室十分注重将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同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相结合,要求教师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的人文内涵,在进行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身心、情感的协调发展,把体育教学从生理学层面提高到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引导学生通过技术动作的学习转向更高层次的体育精神的领悟,启发学生领悟体育所蕴涵的人生哲学、人文学、美学等意义。比如健美操教学中,我们不仅讲授健美操动作,还尝试和学生共同研究其美学意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健美操的美学价值,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4.6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师生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个性化教育要求切实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将被动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接受过程变为主动的、双向的、交流式的认识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人格和自尊心,做到在尊重个性中发现个性,在发挥个性中发展个性,在发展个性中完善个性。

4.7正确处理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还要明确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培养的辩证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下列准则,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不能只肯定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否定了严格的课堂纪律,要认识到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不能不分场合地肯定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而放弃对学生意志和信念的培养,比如,不能取消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与中长跑练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喜欢不喜欢和主动不主动来肯定或否定一堂课,应该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也就是说,在肯定学生评教结果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评教结果的局限性,不能单一地利用学生评教结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质量,要建立校督导室、教研室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三结合的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岳书蕊.高校体育教学贯彻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必

要性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4):139-140.

〔2〕韩坤.优秀运动员个性化培养的特点及意义解析

〔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3):118-120.

〔3〕王林.建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个性化教学范

式〔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95-97.

〔4〕李冰.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河南科技,2011(9):35-36.

〔5〕黄敏.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

展望〔J〕.体育学刊,2011,18(5):78-81.

教育实践与研究范文4

关键词:食品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传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具备高技能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必须肩负起这一重任。本文以高校食品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创业教育与实践展开详细探讨。

一、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实现理念与体制的创新

学校依据食品专业教学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明确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新要求,以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为具体目标。

首先,理念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使大学生得以实现自主创业。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食品专业创业教育必须树立起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使食品专业学生掌握自主创业理论和食品专业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机制创新。探索校、政、企一体化的联合工作机制。夯实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政、行、企深度融合。高校应吸收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家、管理骨干等组建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邀请他们参与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高校创业教育机构负责提供大学生创业咨询,开展创业教育以及提供创业实践等。同时,食品创业创新教育工作小组应负责相关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组织安排。政府应出台系列政策,一方面,通过政策和优惠措施给予大学生创业支持,另一方面,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食品专业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立企业家创业中心,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赞助和投资,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总之,通过多方面协作,社会、学校形成合力,并辅助以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推进高校食品专业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进行。此外,在管理上,强调刚性管理、柔性管理与现代信息管理的有机结合,并积极采用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对创业教育进行有序管理。

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创新教育研究

首先,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食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应将创业教育放在与大学生德育、文化素质教育同等重要地位,对有创业意向的食品专业大学生,应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专业培训和公共选修课两部分。专业培训可包括GYB和SYB创业培训等,公共选修课可包括创造学、创业心理学、企业家精神、商务礼仪、投资理财等。

其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就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相关问题积极与企业进行研讨,关注创业教育研究。同时,应集中研究队伍力量,围绕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相关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等问题,推动创业教育理念以及实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三、加快创新教育载体建设,提供创业实践支撑平台

学校应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可利用校内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创业一条街等。

首先,建立创业中心和创业一条街。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选择经营内容,如学生家教部、学生书亭、学生超市等。以快餐店为例,可以让食品专业的学生担任店长,结合已掌握的食品专业相关技术,借鉴国内快餐行业的成功经验进行运营,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进行。

其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中心。有实力的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中心,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最新生产设备、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通过学生自主管理,体验创业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创业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创业公司、参加创业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捕捉创业机会。

第三,网上创业。网上创业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创业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淘宝等途径,提供食品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高校应针对有网上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开展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相关培训,也可以组织网上创业设计大赛等。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

创业教育对师资队伍提出较高要求。食品专业创业教育的带头人,必须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高校应充分整合校内网优质资源,实施“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型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担任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要求其参加“KAB创业讲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资格认证考试。此外,加强与同类院校的合作,培养一批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

参考文献:

教育实践与研究范文5

关键词:教育实践研究;价值;特点;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85-02

教育实践研究是针对当前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的弊端而兴起的一种研究范式。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三次范式转型:夸美纽斯时期以前的哲学思辨范式、夸美纽斯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实证范式和在此之后的实践范式。实践研究作为当下备受教育研究者青睐的研究范式,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然而,观照当下教育实践研究热的现状,启迪我们要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促进此研究范式渐趋有效的应然视点,也是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教育研究的必然思考。

一、教育实践研究的价值解析

教育实践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近年来受到我国教育研究者关注和重视。作为一种“鲜活”的研究范式,教育实践研究“以教育行动观察作为观察与描述的焦点,以教育场域作为阐述与解释的背景,以教育惯习作为阐释与探索的主线,以具体人的日常教育生活作为研究与深描的旨归”。就本质而言,教育实践研究含有上位、中位和下位三个层面的意蕴。具体来说:1)上位层面,教育实践研究丰富了教育研究的范型,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现有教育研究缺憾的有益弥补。从哲学思辨到科学实证再到扎根实践的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化,不仅是教育研究不断深化的应然要求,也是教育研究方法论自觉的生动显现。教育实践研究客观上为研究和解决新的复杂教育问题以及增强教育研究理论的生命力提供了可能。2)中位层面,教育实践研究创新了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使扎根实践成为研究者新的着眼点。有效的研究必然要有有效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研究方法的适切与有效直接影响并决定着研究的成效。教育实践研究扎根实践的主张,创新了教育研究这一以人和教育事件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活动的方法。3)下位层面,教育实践研究为探究具体的教育问题提供了向度,有助于研究视点的下移。实际上,教育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教育问题上,包括对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教育因素的细致研究。就此来看,教育实践研究恰巧与教育研究的问题旨趣相合宜,并为扎根予具体教育场域的研究提供了视点。

由上可知,以扎根教育实践为立场、以具体教育问题为目标、以教育行动为载体的教育实践研究,一方面弥补了当前教育研究实践品性不足的缺憾;另一方面,为丰富教育研究方法和理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蕴涵在上位、中位和下位三个层面的价值,既是教育实践研究的优势所在,也是其生命力的彰显。深刻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的价值,就是要认识到其统领于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趋向,活化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落实于教育研究视点的下移。

二、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分析

教育实践研究的出现,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随着关注度的提高,教育实践研究本身的严谨性受到了追问,也就是对教育实践研究的信度、效度及其合理性产生了怀疑。据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因为特点在一定意义上是本质的显现。从学者安德森(GARY L.ANDERSON)和赫尔(KATHRYNHERR)的观点来看,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或者严谨性应体现在其有效性上,具体包括结果、过程、民主、催化和对话的有效性等。从深层次上看,教育实践研究具有上述特点与其“事件”和“行为”的定义有关。

把教育实践研究看成一种“事件”,必然要着眼于结果和过程的有效性。其实,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回避结果的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结果无效或者低效自然会被认为是失败的。对于教育实践研究来讲,追求结果的有效性就是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取向,反过来又促使研究者不断反思研究历程和对于问题本身的把握。实际上,教育实践研究正是因扎根于实践、着眼于问题、以问题的解决为旨归而不断得到关注。就过程的有效性而言,强调过程的有效性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规制了直接功利的目的取向。换言之,教育实践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不能以忽视过程的有效为代价。过程的有效一方面就是要全面关注问题发生、发展和解决的整个过程,具有整体视角和系统思维;另一方面,就是要留足等待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扎根和深入是对教育实践研究过程有效的必然要求。

把教育实践研究视为一种“行为”,则应探求其在民主、催化和对话方面的有效性。其一,民主的有效性强调的是研究所体现的民主程度以及据此所展开研究的效果,其落实在于研究所涉及的各利益相关方。实际上,任何教育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一些直接关涉的因素上。那么,教育实践研究的民主有效性必然要关注这些相关因素在面对同一教育问题时的态度,也就是追求在系统的全面观照中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路径。其二,催化的有效性是指“研究过程使参与者变得适应,并且充满力量去认识现实并改变现实的程度”。教育实践研究中的研究者,不仅是教育问题研究的参与者,也是教育问题研究的实践者。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恰当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应着眼于现实问题,并为有效解决问题不断探索新路子。其三,对话有效性就是为了促进和谐、有效对话的形成和对话实效的获得。有学者认为,实践研究只能以合作调查的形式完成,也有学者建议实践者、研究者应与其他实践研究者进行批判和反思对话或与一个“批判性的朋友”合作。实际上,这些认识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实践研究应该如何搭建有效的对话平台的问题,它不仅关乎教育实践研究者本身,还包括一些相关者。就此而言,和谐有效的对话是推进教育实践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基础。

三、有效教育实践研究的路径探析

教育实践研究的终极旨趣是发现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而何以有效开展教育实践研究,或者说教育实践研究如何能真正彰显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的价值与生命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教育实践研究的有效路径。实际上,分析和探究教育实践研究的价值和特点,目的也在于此。基于此,笔者提出从实践主体、研究方法、研究场域氛围等方面着手的思维向度,旨在推进教育实践研究的有效开展,并据此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 研究主体自我效能的不断提升――有效教育实践研究的智力依托

教育实践研究的主体是实践者和研究者。就实践者而言,他们天然缺乏扎实的教育理论,因而其实践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盲从倾向。这与当前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愿是相背离的。因此,作为具体实践者的教师,他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实践素养。就研究者而言,一般具备较好的理论积淀,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略,但研究内容与具体实践有些偏离。因此,对于缺乏实践基础的研究者,他们需要融入实践研究的情境。而只有融入了实践研究的情境,才能收集到现场资料,并从中发现问题,以使个人的研究品性得以提升。因此,教育实践研究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作为研究主体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自我效能的提升,而自我效能得以提升的研究主体,正是教育实践研究有效开展和深入推进的智力依托。

2 研究方法和视角的科学整合――有效教育实践研究的技术支撑

任何一项研究,都必然要有一定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可以说,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研究的成效。教育实践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复合型”的研究范式,不可能依靠单一的研究方法达成研究的目标。就此而言,教育实践研究者必然要根据不同的研究阶段、不同的研究情境,采取多种视角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方法的整合和视角的融合。显然,通过多个视角进行实践研究,可以更加翔实地了解问题的全貌,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践研究,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这些都有助于使研究问题更加清晰,同时也可以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事实上,要想真正保证教育实践研究过程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为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制定清晰的标准,以免产生虚假的数据。方法和视角的多样化,不是为了让研究变得“华丽”,而是为了让研究变得更加“务实”。我们认为,教育实践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研究所具有的扎根实践全程的实践品性。因此,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融合是研究得以推进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3 研究场域和氛围的和谐营造――有效教育实践研究的环境保障

教育实践与研究范文6

[关键词]中高职 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71-01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其直接目的是为中职毕业生搭建升学平台,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单纯为终结性教育的现状;其深远目的在于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在于构建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框架和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依据、原则,并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观,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实践意义在于能促使中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有效发展,特别是指导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有效衔接,构建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减少两类学校衔接中的消耗,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

二、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衔接的实践

从2000年开始,我院陆续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行“3+2”教育模式,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会计专业实行对口招生。

(一)衔接模式

中高职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经过多年的实践,我院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一贯制模式。通常叫五年一贯制,具体为“3+2”形式。我院学前教育专业采取的就是此种衔接模式,即学生在学完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再接受高职教育。

2.对口升学模式。我院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会计专业采取的是此种衔接模式。部分中职毕业生完成中职学习,通过升学考试进入我院对口的专业,接受高职教育。

(二)人才培养标准的衔接

中高职教育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学生起点不同,职业教育资源不同。因此,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一个是“一般(经验技能)”,一个是“高端(策略技能)”。因此,我院实行中高职衔接的五个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时,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既做到区别对待,又考虑其有效衔接。

(三)课程体系的衔接

中高职知识点必须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为此,我们要求专业教师和行业人员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既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了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四)教学团队建设的衔接

要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非常重要。我们让中高职教师互相参与专业教学团队活动,在共同学习、探讨和教学实践中提升能力素质,实现有效衔接。

三、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对策思考

构建中高职衔接贯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全面铺开,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提高认识

中高职衔接应该是内涵衔接模式,最终目标是打破目前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之间的屏障,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特色、互相贯通、有机衔接融合的统一、开放、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不是基于“学历嫁接”的教育层次上的简单衔接。我们必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中高职衔接的灵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中高职衔接必须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明确定位,细化标准,系统设计,有效衔接。采取集团化办学的方式,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整合中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建立中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在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相互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

(三)中高职办学主体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