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建设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建设评估

工程建设评估范文1

1.1现状评估

根据现场调查与访问,拟建场地及邻近地区未见其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地面塌陷、含水层破坏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斜(边)坡和跳蹬河岸坡的稳定性问题。

(1)斜(边)坡现状评估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周边主要存在2处自然斜坡(编号XP1~XP2)和9处人工边坡(编号BP1~BP9)。依据斜(边)坡稳定性判断方法判定斜坡XP1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斜坡XP1、BP1~BP9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

(2)岸坡现状评估拟建桥梁段属河流冲刷阶岸坡地貌,该段总体地形平缓,地势开阔。东岸坡向365°,西岸坡向75°,一般坡角5~13°,岩土界面倾角3~8°,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广泛分布,一般厚度0.5~3.5m;临近河床地段为河流冲刷陡坡地貌,切深约2.0m。现场未见岸坡变形迹象,斜坡处于稳定状态。由于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挖孔桩接承台基础,岸坡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综上所述:评估区现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

1.2预测评估

(1)路基段预测评估根据拟建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场地平场地后,将会形成15处临时性填方边坡YBP1~YBP15),边坡最高15.6m。根据边坡放坡设计,对高度小于8.0m的边坡,采用1:1.5自然放坡,高度大于8m的填方边坡采用分级放坡,第一级坡率为1:1.50,第二级坡率为1:1.75(每级设置宽2m、内倾2~4%的马道)。边坡经设计放坡后,都将处于稳定状态,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2)桥梁段根据桥梁设计,拟建桥的0#桥台、1#桥墩、2#桥墩和3#桥台在桩基础施工时会形成临时基坑边坡,上覆土层厚度0.5~4.5m(主要为残坡积积层)。其中,0#桥台、3#桥台位于桥位岸坡,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开挖后将形成临时基坑边坡,土质边坡高度为0.5~4.5m,在降雨工况下,易发生垮塌,造成周围建筑物和工程本身的破坏,其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东、西岸坡桥台开挖将形成临时基坑边坡,特别是西桥台基坑边坡开挖,将形成顺向临空基坑边坡,容易引发顺向滑坡,其诱发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拟建工程按设计方案兴建后,形成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为填方边坡和桥台基坑边坡失稳问题,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

2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分区

根据以上论述评价得出,拟建场地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为现状斜坡的稳定性问题及场平边坡、桥台基坑边坡失稳问题。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将左侧K0+200~K0+279.5段、K0+279.5~K0+356.5段、K0+356.5~K0+61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余各路段全部划为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及防治难度,将左侧K0+200~K0+279.5段、K0+279.5~K0+356.5段、K0+356.5~K0+61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余各路段全部划为一般防治区。

3防治措施建议

根据上述地质环境问题,建议防治措施如下:

(1)建议加强对场区周边斜坡的支挡及安全监测工作。

(2)建议施工时加强边坡的支挡工作。

(3)建议对场地整平时的填方边坡进行分层压实,防止不均匀沉降。

工程建设评估范文2

【关键词】 铁路工程;地质灾害; 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由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一项新的环境地质工作,与建设工程紧密结合,建设项目类型、规模不同,采取的方法与手段各异,特别是预测评估,不同类型或不同规模的建设工程其方法与内容差别很大。根据近几年对数十项道路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经验,以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为例,介绍本次评估工作内容和方法及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一、工程概况

二、地质环境条件

工程场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850~1700mm。工程沿线穿越金华江及瓯江两大水系。拟建铁路跨越浙中盆地区、浙南中低山区两个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Ⅰ2)浙东南褶皱带(Ⅱ3)丽水-宁波隆起(Ⅲ7)和温州-临海拗陷(Ⅲ8),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山体基岩以白垩系沉积岩和侏罗系火山岩为主,局部出露侵入岩,地层岩性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属复杂类型。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评估级别和范围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为复杂类型,建设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属一级评估,评估区面积380km2。

(二)主要灾害类型

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类型主要表现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裂缝、地面沉降及泥石流地质灾害不发育。本次调查发现滑坡地质灾害点12处,崩塌地质灾害点16处,采空区8处。

(三)现状评估内容与方法及结果

评估结果:①12处滑坡,现状稳定的9处,基本稳定2处,不稳定的1处;根据稳定性和危害程度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11处,中等的1处;②16处崩塌,现状稳定的11处,基本稳定的3处;不稳定2处;③地面塌陷8处,现状稳定的8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一)评估内容

根据铁路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与危害程度和工程建设本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与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将路线按分路堤、路堑、隧道、半填半挖、车站等工程类型进行评估。

工程建设评估范文3

关键词:建设工程;地面沉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051-03

1 概述

建设工程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的一种,引发原因在于所建工程的地下支撑物被移走,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面沉降。建设工程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通常来讲,建设工程地面沉降具有客观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客观性是指客观实在性,建设工程地面沉降同其他事物发展规律类似,从产生到消亡,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确定是指地面沉降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危害程度的不确性等,引发这些不确定性的条件包括人为条件与自然

条件。

2 建设工程地面沉降原因分析

建设工程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两种,那就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壳运动、地震、海啸、大气、河流、地质及地质岩等地球表面及内部变化;除自然因素以外的引起的地面沉降都可归为人为因素。这些因素有人为的挖掘(矿藏、石油、天然气、煤等)、森林的砍伐、水坝的建设等。

3 建设工程地面沉降分析

3.1 基坑工程引发的地面沉降

基坑工程所造成的地面沉降原因在于坑内被挖空以及坑外的降水。基坑坑内土体被移走,因为土体具有卸荷作用,围护结构就会向坑内水平位移,且引发坑底土体的回弹,进而造成基坑周围土体的地面沉降。降水引起土质疏松,周围的工地被疏干,引发土体的固结压密;另外,基坑降水时在坑内外形成水头差,在土体中渗流,产生的渗透力对基坑外土体造成挤压,并引发坑内土体隆起。基坑外土体的挤压作用与坑内土体的隆起都会引起基坑外土体产生向下的竖向位移,地表就表现为地面沉降。

3.2 城市地铁工程引发的地面沉降

乡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城市到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城市的交通问题。由此地铁成为了有效缓解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然而,城市地铁建设工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成为地面沉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地铁建设中有两个时点对地面的破坏性最强,最能引发地面沉降。即是施工过程中,盾构通过时以及开始挖掘隧道时。这时直接造成地层的严重损失。因为在掘进时,初始侧压力要远远高于开挖面土体所受的水平支护应力,开挖面前方土体极有可能下沉。用盾构法建设隧道时,当初始衬砌真正脱离盾尾时,就会有一环形空隙在隧道挖掘壁面与衬砌之间形成。土体由于受到挤压就会向空隙发生相应的位移,由此会引发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另一个原因是固结与蠕变,特别是在软土饱和地层中这种地面沉降

更大。

3.3 高层建筑群引发的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高层建筑的建设。通常,由于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附加应力就会相应的在地基土中出现,通常看做土层的总应力。我们知道,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综合就是附加应力,但是只有有效应力才能影响到土体变形。根据相应理论,附加应力使得时间越长,孔隙水压力越小,最好逐渐的消散。而有效应力恰恰相反,时间越长就越大,随着逐渐增长,导致地基土变形,直接形成了建筑物、周围土体沉降。根据相关理论,对于现实当中的高层建筑群而言,单个建筑物的距离很近,建筑物群就会在地基土上产生应力叠加,这一现象更为严重,会不断的加剧地面沉降的发生。

4 建设工程地面沉降评估——以深基坑所建工程为例

4.1 评估标准

对建设工程的地面沉降危险性进行评估,需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有关规定进行。对所建、在建工程引发或者加剧地面沉降的可能性作出相应评估并进行评价,为提出防治措施打下基础。

因此,地面沉降评估的目的在于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专业依据而非在于申请拿地,赚取利润。它是整个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是在设计及评估勘探阶段进行的。建设工程地面沉降评估,是工程所建项目的深化与补充。因为这项评估工作是在工程节点评估之后,所依据的资料得到很好的把握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对评估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标准。

4.2 评估内容

为实现建筑安全,我们通常对建设工程的地面进行沉降相应的危险性评价。主要方法是通过最大沉降量、沉降的有效影响范围的具体量化分析,从而验算基坑监测与控制主要的影响范围外边界的预测沉降量数值。测算设计规程范围内的,工程上能够忽略的沉降量,以及对区域沉降量的叠加作用。这样的测算过程,有助于通过测算对沉降量大的施工方案进行有效优化,减弱沉降效应,确保建筑施工及建筑本身的安全。按照深基坑工程进行举例说明,在进行深基坑工程评估时,地面沉降就要将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进行重点评价,对于工程型的地质灾害要有足够的风险预测与准确的评估。要特别关注含水层疏干降压和土体开挖卸荷时的地面沉降预测、评估与分析,对灾害预测要有准确的评价。要专门研究并反复论证井位布置、支撑结构型式、降排水量、开挖程序、回灌井布设等重点工程方案。在有效防控地面沉降同时科学设计、选择最优化的施工方案。这是评估的要点与重要内容。

4.3 危险性分级指标

工程承建单位是工程沉降与防治的责任主体,所以需要对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及周围环境的破坏负主要责任。承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协同有关部门将工程所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依据我国有法律法规和一些规章制度,根据工程实际,确认承建单位主要责任,而对于工程外所造成的地面破坏,可以按市政工程或城市有关综合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施工工程沉降控制指标体系。一般来讲,平面范围的取值为所挖深度的两倍,沉降值应当控制在3mm以内。此举说明,深基坑的施工范围有了一个明确的划分,并且规定,若基坑深度进一步加深达六倍以上,沉降量应该控制在1lmm之内。

以上沉降量标准的划定,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深基坑工程的沉降控制关系到工程整体地面沉降情况,所以,沉降标准在实情操作中应该严格执行,或是超标准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第二,所建工程各部分所产生的沉降会发生叠加与交叉现象。例如,同一区域某一工程所产生的沉降可能不会引发地质危害,但是多个工程产生的沉降相继叠加,危害可能会放大,若某些工程控制标准不达标,则危害会更大;第三,即便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所设目标,但由于现实原因而无法去执行;再者,为了有利于跟踪测量和质量的把控,沉降指标的设立应该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工作精度,若指标设立过于精细则投备无法实现,也就失去现实意义,所以以六倍开挖深度的毫米数量级进行确定,而非十倍或者十五倍。

初步拟定的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的控制指标暨危险性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危险性分级指标

分级指标 危险性分级

低 中 高

最大降量

(mm) 2倍开挖深度范围处 5

6倍开挖深度范围处 3

在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评估中,应结合沉降量与沉降范围的估算结果,对其进行危险性分级。除考虑最大沉降量以外,还需要考虑沉降速率的变化。对于数倍于开挖深度范围内,可根据沉降的实际表现和变化趋势,确定重点控制区域与一般控制区域。当基坑工程沉降控制得到很好控制的条件之下,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工程地面沉降对周围环境和区域沉降的影响。这是地面沉降控制的关键,也是地面沉降控制的主要工作。若所引发的危险性等级较高,需要对原有设计施工方案提出修改完善和优化建议,进而保证基坑工程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5 结语

建设工程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的一种,引发原因也有很多。文章通过基坑工程、高层建筑群和城市地铁三种情况举例说明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并进一步以深基坑为例分析建设工程地面沉降评估,对评估内容与设立指标及原因和危险性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 崔振东,唐益群,卢辰.工程环境效应引起上海

地面沉降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07,15

(2):234-236.

[2] 高大钊.深基坑工程(第2版)[M].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2.

[3] 姜衍祥,于强,王威.天津市地面沉降控制与城市

新发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37):

56-59.

[4] 龚士良,叶为民.上海市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评

估理论与方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工程建设评估范文4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各实验室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体制改革,很多学院都成立了实验中心,建立了平台。通过专业评估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对实验室的规模、人、财、物的利用和各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和整合,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办学效益。

2专业评估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土木工程专业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重新修订了培养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并依此为依据修订实验指导书。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工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1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

土木工程专业把实验教学分为三种类型:基础验证性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创新性实验。三种类型实验相互结合补充,建立了一个实验内容的设置从简单到复杂逐渐积累深化,实验内容环环相扣前后衔接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通过专业评估建设,实验中心把学院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整合,建立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设立共享平台实验岗位,把用途广、使用较多的大型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而对于专业面窄、专业性较强或者是专门为某项课题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在由学院共享平台实验员监管下给课题组兼职人员负责代管,从而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减少了资金投入,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实现了多学科的协调发展、交叉融合和资源共享,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支撑平台,更好地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服务。

2.3加大土木工程专业实验选修课和实验公选课力度

土木工程专业原来的实验公选课开设科普基础类实验,实验选修课开设专业类实验,现在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选修课和公选课增设了跨学科综合类实验项目,综合类实验是使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发挥特长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设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基金,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设立专项基金供教师申报课题,从本科实践教学的全局出发,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着重从实践教学结构整合与重组、实验方法、内容和手段等问题的研究和优化这些方面的综合改革进行研究。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意识与能力和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的能力等。这一举措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大家纷纷参与集思广益,实践教学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原有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把教学过程中原有的“教师督导制”改为实行“双督导”制,即学校教务处或专业教师督导和学生督导穿插检查并打分。学期结束后由每个学生填写实践教学质量调查反馈问卷,对教师主讲及指导、实践内容和条件、实验室设备及环境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考核要求,实践教学通过开学准备阶段自查、期中教学过程检查、期末结束抽查等形式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6通过举办和创造各类活动和实践机会多途径渗透,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通过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立项工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毕业后走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把教师科研充分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教师很多国家、省部级项目现在基本都有本科生参与其中了,让学生随时跟踪科学前沿,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明专利、参加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申报和维护专利费用全部由学校专项经费承担。把参与这方面工作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并与素质测评和奖学金挂钩,并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和本校研究生。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专业评估促进了学校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实验室的人文环境

原来土木工程专业的各个实验室受历史原因影响,实验室分散,分布在学校的几个不同的综合楼内,用房面积不足,管理难度大,特别是结构实验大厅是由原来的实训实习工厂改造而成的,条件差,面积小,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资产处反复与其他学院沟通协调,把多个实验室通过进一步合理规划、整合等办法扩大了实验室面积,暂时缓解了实验室面积紧张的问题。学校还投入大量资金重建了结构实验大厅并已建成完工,现已投入使用。现在学校又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为土建学院修建实验综合楼,目前工期还在紧张进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实验综合楼的建成,土建学院实验室将彻底“旧貌换新颜”。另外,针对部分老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的问题,学校还专门特批了专款购置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并划拨专项维修基金,开启“绿色通道”,快速处理急待维修的设备,使得全院实验设备完好率和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土建学院实验室硬件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和科研的人文环境。

4专业评估促进了实验室管理,推进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

为使实验室管理水平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土建学院实验室实行“三级管理责任制”。中心主任由学校聘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通过竞争上岗由中心管理;实验教师竞争上课实行流动制。加强制度化管理,制定了十几项相关管理规定、制度和办法,涵盖了实验室建设目标、管理体制、岗位责任制、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主任和教师管理职责、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设备的购置、安装验收、帐、卡、物管理,设备维修、报废、赔偿等管理、安全防护管理等,使实验室管理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有制可查、有量可衡,职责分明、管理有序。从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强运行机制管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监控,规范了实验教学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验室面向全校教师、学生进行全天预约开放,对社会开展有偿服务。

5专业评估促进了实验队伍建设,调动了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工程建设评估范文5

【关键词】机械电子 课程建设 创新

【基金项目】201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M580945);朝阳区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编号:Q50010022016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5-01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学科之一。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与我国高新科技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相关。

一、世界各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特点

(一)美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典范,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学科建设体系,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国家化水平。积极引导课程与社会、企业的广泛对接。通过推进学生与企业、市场以及国际化的交流,将新的思维、新模式、新方法引入到本课程中。

重视企业、市场的需求,授课的方法、模式及时更新。课程负责人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将授课方法,培养模式及时更新,通过现代化特别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改革授课方式、课堂管理等。及时将课程大纲、教材更新。鼓励学生在学习阶段创新技术了解市场,创新创业;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市场的及时把握直接为美国和全球的人力市场输出高科技创新型机械电子工程人才。

在授课过程中,大胆推出个性化教学。不拘泥于课程大纲的限制,依据教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学校也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组织教育教学专家指导每位学生的需求。

积极推动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教学,重视基础研究,通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保证美国科技领先和高级人才的迅速成长。因此,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授课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执行考核要求,保证了培养质量。

(二)英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英国的课程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研究生教育之一。进入到新时代之后,为了确保本国在教育界的领先地位,维护本国在世界上的学术精英地位,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

在英国,授课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学习、必须选拔一批极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授课程。因此学校、学院在遴选授课教师的时候非常重视教师的科研创造能力,并且把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技能的学生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在追求教学目标的统一过程中,英国也非常注重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尽管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最终的大的、统一的目标是为了本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进步、科技昌盛作出努力。

英国的学科建设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问题选择相应的课题。英国学校经常性的组织多个跨专业的专家和教授指导学生,发挥个人的长处,使得学生扩大视野,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得到锻炼。

此外,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与企业、工业界和政府的联系和联合。经常性的邀请企业界认识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为学生在就业市场取得相当大的前期优势。

(四)大洋洲澳新两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严格的授课教师选拔标准和流程,澳新两国一直仿效的是英国式的教育模式,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标准的教师队伍。同时特别重视授课教师和企业界的合作,经常性的聘请在企业界有着良好口碑的具有工程背景和研发经验的资深人士担任校外教师。

更加严格的入校标准,通过执行严进严出政策把握。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通过设立卓越班的形式,每几个月不定时的考察,通过授课教师组织全部人员围绕该项课程的某一点问题讨论。考察成绩由任课教师队伍加权打分,当考核不合格时随时转到普通班。

重视课程的社会服务,努力与企业界建立联系,积极与企业界沟通,探索市场需求,然后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添置教学设备和优化课程内容。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论证

由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交叉学科多,学生质量与热门学科尚有一定差距,授课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关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评估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对评价结果的逐次分解,对相关评价指标打分再乘以加权系数得到最终结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平衡积分法、专家团评价法来说虽然设立了中间层的检验环节,具有降低主观性的优点,同时计算方法简单、明了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通过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评价内容具体化,科学分解每个目标的内容。选择若干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组成评估小组对每一层的权重进行比对和确定,按照两两比对取最大的原则确定所有目标的权重。总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低、较差,通过计算每一层的最终值将会落入到相应的区域中。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评估。

三、研究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发达国家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构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评价体系,并且简单、科学。同时也可看出,国外对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建设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这一特点也为我们后续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目标的设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1):9~12

[2]李丹青. 学科建设: 转型期高校发展的根本[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2: 000.

工程建设评估范文6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估;工程地质问题

前言:在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的时候,一定要先详细的了解该工程项目的类型、规模大小、用途以及重要性等问题,同时这也是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工程地质问题在项目前期评估当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通常所说的项目前期评估工作主要是在最后签订合同之前的一段时期内,对该项目的建设地点以及其所在地的各种自然环境做到整体的、宏观的了解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所要承办的建设项目的规模、用途以及其实际的建设面积和规划面积。

2.该工程项目的建设有无具体的或者是特殊的要求。

3.该工程项目地址灾害的评估周期、时间限制以及对其评估的等级等。

4.该工程项目的建设地点所有一切与该建筑相关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等等基本情况。

5.在该工程项目的目标建设地点是否埋有不知道的地下管线,以及是否具有考古价值等等。

6.在该工程项目的目标建设地点及其周围是否留有与之相近或相同的其他建筑物。

二、在地质灾害评估过程当中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在对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运营的时候,一定会设计等到那些评估拟建场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现状的问题。在这之前一定要先拿到有关该工程项目的目标建设地点的立项论证的文件,而且要收集到那些鱼该工程项目目标建设地点相关的各种的自然环境以及其地质条件和地址灾害的发生情况。同时,还要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实际调查,一定要确保所收集到的各种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在对该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种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做到深入的掌握之后,就要严格的依照相关的规范及各种规定,对该工程建设项目目标建设地点的各种地质情况进行相近的分析,并且得到有意义的资料,为以后该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最后,在所得的各种准确的资料的指导下,对该工程建设项目在目标建设地点进行施工的可行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并且要对该工程建设项目目标建设地的地质状况做出合理的、准确的批注。主要包括:

1.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出发,对该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建设地及其计划使用的地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的各项情况做出定型的评价,主要有下面几点:(1)详细的分析该项目所面对的具体的地质情况;(2)对于该工程项目拟建地的地表所面临的基本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说明;(3)尽可能准确的掌握人类活动对该项目建设工程目标建设地的地质情况可能导致的情况;(4)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事先想到目标建设地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

2.从具体的、微观的角度出发,严格根据该工程建设项目目标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做出定量的评价。主要有下面几点:(1)对该工程艰涩好项目目标建设地的地层应该采用怎样的处理方法;(2)准确的分析该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建设地的不同的地层的各个承载力的范围区间;(3)在该工程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的范围内,不在统一层面上的个中岩土体的各种化学以及物理特征;(4)一定要格外注意哪些岩土体类别相对比较特别的分布的特点;(5)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然后对地质状况做出实际调查。

三、对于在防治措施当中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评价

在充分掌握到该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的前提下,再结合先前对该项目的评估所得到的结论,充分的考虑该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建设地点的工程地质情况以及那些可能存在的、潜在的各种工程地质灾害,最后做出定性以及定量的评价。然后,把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以及对其进行防御工作的难易程度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准确的评定出该项目目标建设地的可行性。如果可行性比较低,就要找出哪些方面具体存在这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以后可能造成的危害的程度;如果可行性比较高,也要把地质灾害的可能发生的程度提出来,还要给出对改地址状况的相应的改善方案。

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的考两次到该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建设地的经纬、高度、地形地貌、以及人类对其的改造等等,将一切可能存在的各项问题以及其可能造成的伤害情况作出详细的评价,并且给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案。

四、结束语

对于该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场地范围进行规划、初选以及最终选择的时候,无论该项目所需的实际范围是多少,一定要选择比该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所需的规模、范围高一个级别的承办单位,同时所选的建设单位一定要有各种相关的资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对该醒目建设地点的地质灾害的评估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所选择的的评估单位所做出的评估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高质量,这对该工程建设项目在投入使用以后,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只有一个准确的、全方位的评估,才能够确保一个工程项目能够在投入使用以后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于超出预期的目标。

在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的评价当中,有关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只是占有了一小部分,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也非常具有代表性。现在社会上,能够正常接受项目的单位,她们的运营能力是高低不同的,这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单位都只是把重点放在了搜集相关资料方面,而对于外业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了,在这种情形下做出的评估,最后也能得到结论。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使得其评估工作的质量以及其所得结果的精确性,都受到评估人员的自身具备的职业素质的限制,一个团队当中所有成员的职业修养就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以及其工作的侧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所得到的评估报告是不全面的,所以所得的结论也不能够对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团队的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评估结果是全面的、准确的,能够真正的为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希林.泥石流易损度评价 [J].地理研究,2009(5).

[2] 吴树仁.滑坡风险评估的难点和进展[J].地质评论,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