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实践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1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是为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然而,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手段和工具,如可架构一定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来实现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术功利性和道德性、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等棘手问题,促成了管理手段的理性反思和实践。
1.1管理制度对实践主体能动性的抑制
现行的管理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活动组织(主要是学生会组织),这些部门和组织都呈“金字塔”式的分层次分等级结构,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把每个组织机构排列在小同的层级上。这种专门化的科层制组织形成了固定的权力等级和规章制度,在现行科层制下,组织成员表现出非人格化基本特征。(张家军,2009:141-145)因此,目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刚性管理”的特征,即通过制度或规章来管理研究生组织活动、约束研究生组织行为,使之处于非主动状态,具有受制性特征,从而造成了研究生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教育管理者以一种尊上的教育姿态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组织学生及其活动,那么,无法换位思考的管理状态下,无法了解学生及其组织活动的真实动机、心理感受和实际需要。
1.2管理方式对实践主体的综合能力引导的缺失
被动管理环境下的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和发挥受到制度层面的阻碍,或受管理手段的抑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综合能力缺陷。目前,研究生年龄越来越小龄化,大部分是应届本科继续攻读,其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挑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人际沟通、学习竞争和合作能力从书本上是难以学得到的,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另外,社会对个人的领导、战略、危机处理等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需求,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在制定能力培养目标时,要理性思考并构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社会竞争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层次能力体系。(余长春等,2009:95-96)这些能力的构建要基于自主能动性合理引导研究生社会实践,科学合理地设计规章和制度,制定方案和策略。现行教育管理框架下研究生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教育客体,又是社会实践的被动管理者,因此,研究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必然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具有理性的管理方式和途径,除了需要在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奖励约束外,还需要设计能产性模型,促使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自主生成和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2、社会实践管理的策略
刚性管理的组织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但是,也不能完全取消刚性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否则,教育组织及其系统就无法正常、高效运转。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既需要刚性管理,又需要有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内容,积极引导、培养研究生的主动实践能力。
2.1基于目标管理的策略
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至今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以长期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管理手段,积极实现预期目标。它在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下,细化并明确目标体系,强调结果,重视组织体及人的能动性。依据高校组织体系的特点,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策略系统管理研究生社会实践,调动每个研究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许多高校把目标管理策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具有实践上的有效性。(朱芳转,2010:166-168)目标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以及评价结果等环节。制定目标时,管理部门需调研研究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实践目标和实践方案,构建出有效的实践能力生成模型。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建立积极的控制系统,明确责任目标,对组织活动和个性进行积极的控制,同时,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和措施,以追求实践效果的最大性。对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公平、民主,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决策和实践。基于目标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注重实践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生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具有完全的自我组织、参与、管理和控制能力,其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挥是在确定实践对象、制定实践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整个实践环节中实现的。因此,理性的研究生社会管理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有效激发研究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基于项目管理的策略
项目管理是管理领域又一成功的经验,德国将其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项目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旨在通过研究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来自我形成和培养实践和创造能力。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通过设置项目,进行招标,然后由项目经理及其自主组织来实现社会实践的目标。这种模式运用系统论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追求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仅仅提出能力目标体系和原则要求,把整个实践项目和组织活动作为一种项目并提供实践经费,向整个研究生进行项目的公开招投标。实践项目的中标者需要通过团队的形式组织、策划、执行和控制,项目团队及其成员都是临时性,是通过自主招聘和选拔成立的,或者依托不同的社团组织来完成实践项目,以此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的运作,还需要管理者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对项目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成立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渠道,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项目管理策略的运用,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来讲,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以便腾出时间进行工作研究和政策研究。同时,在自主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研究生很好地锻炼了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能力素质,也为社会孕育了民主和公平的思维习惯。
3、结语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2
关键词:积极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契合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49-02
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应人的思想,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之一,两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没有无思想的行为,也没有无行为的思想,人们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247。然而行动的动机是“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1]288。总的来说,思想与行为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注重人的实践行为的积极性,积极情绪是心理变化的一种正向表现形式,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引导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积极情绪引入社会实践,接受行为的检验,最终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
一、积极情绪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心理学界有不同的说法,著名心理学专家孟昭兰教授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2]。概括地说,积极情绪的目的在于努力转变个体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心态能动地从事实践活动,改变原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实现主体人格的完善,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目的息息相关。积极情绪注重个人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包括快乐、愉悦、兴趣、自豪、感激、满足等等,从描述中可以看出积极情绪主要是研究正向情绪,而与之相对立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悲观、沮丧、伤心、愤怒、自卑等负向情绪。积极情绪对人的身心发展、能力塑造、潜力发挥有推动作用,和消极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积极情绪条件下,有助于扩展人们的认知和行动范围,会产生多种行为或思想选择,获取更多感性材料。并能更加深入地对材料进行分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和新行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以大学生为主体,强调自我发展、自我锻炼,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在社会环境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主体的自身特点以及社会现实的残酷,会对他们的社会实践起阻碍作用,削弱主体的实践热情,以及研究问题的耐力和动力。将积极情绪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积极情绪对行为指导的内在动力,弥补社会实践的不足,将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达到社会对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要求。
二、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之间的契合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主体实践行为的变化与思想的转变息息相关,在思想转变过程中,主体内在的情绪控制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行为活动的得与失,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客观规律的制约等等,引起心理失衡,情绪波动,或喜或悲。而积极情绪体验重点在于发挥主体的内在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矛盾关系,使个体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内因外因相结合,侧重内在动力,发挥主体能动性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就是外部环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外因,会反作用于主体的内在决定性。内因既是指主体自身的思想变化和思维模式,积极情绪是正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社会实践行为影响主体的思想变化,主体的思想转变又会直接作用于主体的实践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更新,推动思想与行为向更高境界发展。将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调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主动性,通过积极地投身到社会活动中,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改变自己固有感性的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同时,积极情绪控制个体的思想,扩展个体的思维模式,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产生新思想、新观点,达到心理上的制高点,进一步促使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新的体验和探索,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两者是一种双向作用,彼此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坚持认识运动的循环性以及上升性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识过程必然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形式,但不是封闭式的循环,而是前进式的循环,即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每一次循环都会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达到高一级的程度。“积极情绪的扩建理论”的作用过程即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都会使个体原来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3]。个人的心理受到自身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引起情绪的波动,积极情绪会暂时延缓个人的愤怒、悲伤、压抑的情绪,但是无法完全阻止消极情绪的出现,会出现意志低沉——思想觉悟——情绪转变这样一种心理转变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身与社会之间会出现各种矛盾,如果消极因素大于积极因素,会出现情绪低落、悲伤、失望、抱怨等消极情绪反应,如果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则会减轻自身的挫败感,由悲观转化为乐观,从而扭转低落情绪,重振斗志。在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能够增强主体的控制能力,思想变化也会逐步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在思想与行为相互作用下呈上升趋势。
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之间的区别之处在于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积极情绪侧重于主体的心理变化,感官的体验,单纯地从思想到思想的转化,缺乏行为的引导,很容易走进思想的误区,自我控制能力有限,过于钻牛角尖而陷入死胡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则侧重于实践活动,在行动中体验,在个体与社会的接触中引起行为自身的转变,在顺境中积极进取,在逆境中由于缺乏心理上的辅导,思想与行为不一致,会出现退缩的现象。因此,根据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将两者有机结合,引导主体达到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以积极的情绪引导行为方式的转变,以积极的实践行为带动思想的及时转化,从而实现主体从思想到行为的积极状态。
三、积极情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的运用
(一)克服消极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改变以往心理学过于关注人们的焦虑、疾病、自杀等消极现象,转而关心人们的健康成长,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目标在于让人们满意地对待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追求未来的美好生活。它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偏激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4]。缓解消极情绪造成的各种紧张状态。对于初次进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新生来说,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例如:悲观、失望、泄气、压力、悲愤等等。另外,他们根据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会与社会现实相冲突,与他们的思维方式相矛盾,不可避免会受到现实生活的挑战,如果缺乏信心和勇气,往往会受到打击。对于主体来说,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转变心态,由消极转变为积极,消解紧张心理,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各种打击,愈挫愈勇,将困难看做成功的助推器,在挫折面前不是丧失斗志,而是勇敢面对。只有这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经得起考验,有所收获,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要求。
(二)提高创造力,拓展认知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促使人的记忆功能,提取更多积极材料,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完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判断[4]。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理论课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异,改变了以往纯粹的理论讲授,而是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入农村、进入企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改变学习观念,不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而是在真实的社会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并运用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需要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来发现问题,拓宽知识面来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因此,一方面,社会实践需要在积极情绪的引导下,搜集到更多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思维灵活开放,创造性能力不断提高,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想出更多的解决策略,完善社会实践的方法。
(三)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引下,以理论引导实践,检验主体的道德取向,逐步转变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人格,并且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有时难免会陷入情绪的低迷阶段,这时候就需要专业教师进行疏导,使他们明白客观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主体的心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行为活动中的各种失误和困难,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理解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一些缺乏道德约束的社会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形成良好的自我反省能力和道德行为习惯,最终形成积极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3-42.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1. 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泛指大学生通过参加课堂教学以外的社会活动培养起来的社会适应力。与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相对应,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而是为了改造自身,是为未来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作准备和积累经验的,因此,这种实践能力还不能等同于日后的职业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前职业能力”或职业发展潜力,但这种能力却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
2.专业能力
即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它无疑是毕业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分专业进行的,而用人单位也是要寻找专门人才的。在同等条件下,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其就业竞争力显然会更强一些。目前用人单位更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特别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这些能力的获得与毕业生社会实践经历呈正相关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相当部分用人单位在重视毕业生专业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原因。
3. 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
德才兼备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刚性标准。用人单位无一例外地关注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虽然在看简历和初次面试时,毕业生的人品和职业精神并不能完全被用人单位所了解,但在包括试用期在内的整个选聘过程中,如果毕业生能展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形象气质、诚实品质、社会责任感、接人待物的艺术、正确的求职态度和对用人单位组织文化的认同感,则其就业竞争力亦会得到提升。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作用
1.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实习、兼职等“模拟工作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实践、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实习、兼职、挂职锻炼等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尤其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等,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劳动能力、执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上成效显著;而科技发明更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竞争能力产生了深刻影响。每一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都会产生多方面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科学安排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以求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任务无疑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然而,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获得的这些理论知识一方面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成果,对于大学生而言,它们属于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总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技能。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为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动力,而且也为这些能力的获得提供了舞台。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了直接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新知识、新经验,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与课堂教学传授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一方面使大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其知识结构趋于完善,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大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因此其主体性的发挥更为
彻底,其知识的扩展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为明显。大学生如果能结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向选择社会实践内容和实习、兼职单位,则不仅更有利于其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由于有了供需双方直接的沟通了解,则更有利于其顺利就业。
3.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培养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对社会、对国情的切身了解中进一步使理论得到升华,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其次,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感体验舞台。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真切地体会到诚实守信、守时惜时等优良品质的可贵;再次,社会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往往要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只有在成功与失败的磨练中,他们的意志才会由脆弱到坚强;第四,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广阔舞台。只有在现实的道德冲突中,大学生才能分清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进一步健全自己的人格。几乎所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都具有德育功能。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特别是“三下乡”、“四进社区”以及“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强化了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意识,激发了他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热情。社会调查和“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使大学生加深了对历史和现实成就的了解,增强了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激发了社会责任感。勤工助学培养了大学生自立自强、勤俭节约的精神。科技发明培养了大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强化了其学术道德意识。军政训练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强化了其纪律观念。
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
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教改革提了很多年,但始终没有彻底改变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倾向。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建立开放式教育系统,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的必然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
“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职业紧密相连,特别需要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培养一专多能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内在环节和重要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不能单纯地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同于思
想教育工作或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而应将社会实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此外,高校还应引入弹性学分制,使学生能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自主决定是否推迟毕业,或者暂时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
2.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考虑到教育的公平性,应尽可能通过制度性安排,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受益。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示范作用和积累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和“点面结合”,把社会实践工作整体推向前进。学校在制定社会实践规划、大纲及具体实施计划时,既要仔细安排好面上的活动,对学生个体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也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探索适宜自己的实践方式。
3.系统规划、分层进行
大学生社会实践并不单纯是教学部门的事,也不单纯是学生工作部门或共青团组织的事,而是整个高校的事。高校应该设立统一领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机构,制定统一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规范,投入必需的经费,给予必修学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形成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低年级可以重点开展社会调查、考察、参观访问;中年级可以组织进行专业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可以组织进行社会服务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4.贴近生活,注重实效
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有必要开设社会实践方法课程或讲座,建立常设性社会实践指导机构,加强对学生平时和假期实践活动的指导,着力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教师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使自己成为“双师”――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为了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尝试着与企业合作的操作模式,即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任务,形成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5.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4
中文专业的三大就业方向:教育,新闻,文秘。这三个方向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胜任的,也可以说是比较对口的方向。中文专业在校大学生就这三个就业方向进行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有差异的。
一 中文专业文秘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文专业文秘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了解了公司文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为以后社会实践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
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在校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让他们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秘书这个职位上,技术性的劳动并不多,大多是些琐碎重复的工作,因而秘书在工作中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可能发生在几个方面。与上司沟通不好;上司给的某份工作感觉吃力,难以胜任;对琐碎重复的工作感到怨烦;与上司发生争执等方面。
针对文员这个职位的特点,具体到挫折时,不妨从调整心态来舒解压力,面对挫折。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复印、传真、公文处理等文秘工作我都基本熟练。文秘管理要制发文件,处理文件和管理文件。在各种文件中,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密性,而且各级秘书人员经常接近领导,看一些重要文件,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所以,秘书人员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对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要心中有数。
准确,是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备性。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加深对文秘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实际管理知识,对日常文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文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二 中文专业教育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教育方面,社会实践的地方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也有许多培训机构可以去。学生在假期找兼职的时候浏览的许多的求职网站,有许多的培训机构在招在校大学生做假期兼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还有就是大学生日常除了上课以外,课余时间是比较丰富的,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家教兼职,对于家教而言,一般都是以初中,高中的学生作为对象来进行辅导,大部分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难度较低。
各地方初中,高中对他们来说想获得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困难,所以他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培训机构和家教这两个方面来。
在培训机构来实践可以说是实习性质的社会实践,就我们中文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培训机构里,能力强些的学生可以担任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导师或导师助教,如果作为一名导师来说,就要对所教授的学生的大体中文能力进行评估,之后再根据教学时间来安排教学量及内容;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助教是个很不错的实践选择,在做助教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当作半个学生,而学习的内容则是在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这种方式方法下学生的理解情况,针对不同的理解情况老师又是如何应对的。当然,助教也不是一味的去学习经验,老师也会给助教安排一些能力所及的工作,对于这些工作就是作为助教的实践方式。
做家教这一方面较在培训机构实践来说要简单一些,因为家教所实践的对象是初中生,高中生,小学生。而中文专业的学生都是在高中时期的文科生,有的科目没有接触过,或是接触的比较少,那么他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他们实践的对象。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他们高中阶段的目标,中文专业的学生们可以对文综,语文这两大科目来进行实践,在辅导前要认真准备各个知识点,更多的是教授他们方法,用自己的经验来弥补他们的不足。实践对象的每一次考试都是对我们实践成果的一次检验,通过他们的考试卷来分析自己在辅导过程中有那些不足,有那些漏洞。
三 中文专业新闻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面对沉默不语的尴尬,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与别人主动交流,在工作的时候同样也要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交流。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注重的是团队精神,而且我还必须去帮助别人或是接受别人的帮助已完成工作。
自己准备一个记事本,对于刚刚才开始社会实践的我们来说,采访中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或许老师在采访中不会记太多的笔记,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着很丰富的经验,而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笔记对于后来的写作是大有作用的。
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参与采访的实际过程和写作,也开拓了视野,见识社会各界人士工作言谈。作为大学生,实践的地方可以选择地方电台,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地方电台的记者就站在本 地居民的角度上选择与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来报道,这可以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新闻业务能力方面,为优秀的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好的新闻题材,好的采访技巧,好的写作手法。这些都是在校期间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而在社会实践时,这些学过的理论知识就很难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虚心,认真听前辈的采访方式,写作方式。
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枯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虚心的向人学习,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的与他人沟通。赵主管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
善于观察。敏锐的观察力,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风起于青萍之末”就能闻风而动。新闻要有时效性,作为新闻人就应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发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闻点的讯息,这样才能及时挖掘新闻素材,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闻稿件。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5
一、布厄迪场域理论的概念与实践意义
布厄迪曾就场域这一概念说过:“所谓场域,意旨位置间的一个关系网络或者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存在某种客观限定的。”他的场域概念,不是一种被一定实在边界包围的空间领地,也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领域,而是一个内部包含着力量的、生机勃勃的、潜能无限的抽象集合。在布厄迪的概念范畴中有很多场域,譬如美学之场域、宗教之场域、法律之场域、政治之场域、文化之场域和教育之场域等。每一个场域都是以市场作为纽带,以符号化的识别形式将场域中象征性商品的生产和消费相互联系起来。例如,教育场域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教育理论家、科学学者、科研人员等。在场域中的每一名活动者都是有主体性、有自我意识的个人,都有具有本我的“情感倾向系统”,布迪厄称这个系统为惯习(Habitus)。
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场域当中,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教师的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如权利、制度、组织和管理之间形成的盘根错节的网格,它由教学资源、行政体制、管理制度等组成了具备客观逻辑性和共同趋向性的立体空间(符号性空间)。该空间具备以自身存在为必要条件的运作模式,体制内的参与个体及团体产生互联而生产出具有自为约束力的系统。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场域可作为整个大教育场域内包含的一个分支空间,是指参与教育活动的高校学生、教师和其他与之相关的参与者之间自发生产出的一种以知识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技能之制造、撒播、复制和消费的基础,以大学生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的生成与发展而作为客观的关系网络。惯习则是在长期积淀过程中,教师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一定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衍生出的科研方法和自身发展趋向的总和。惯习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也具可变性,它既是具有客观性的共同趋向,同时也是具有主观性的个体选择,它是教师与高校主管部门、高等院校行政部门以及教师之间的深层互动体系。因此,场域理论在实践层面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高校教育师资内在的关系网进行社会学的构建。
二、场域中的教师主体动机
1.薪资和福利场域。教师作为社会的必然单元,要在社会中生存得有尊严有质量,首要的需求就是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紧接着就是社会地位和被他人尊重的需求,然后才是道德的需求。因此,要想让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自觉性,首先就必须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求和获得社会尊重的需求。过往的激励机制更多地强调精神激励。我国高校基本集中在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社会生活的成本必然相对较高,高校的教师同样面临家庭生活保障问题、子女受教育的费用问题,尤其是当代不断高涨的住房价格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教师的需求层次向上发展。因而高校薪资和福利水平作为影响高校师资建设和职业水平发展中的第一场域而不可回避地存在于整个大场域当中。
2.绩效与责任场域。在资本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数字化评价方式成为各个行业重要的考核标准,因此,绩效往往作为政府、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各高校的评价的客观要求。在当今就业形势仍旧严峻的情势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往往与高校的绩效相挂钩,这种单纯以就业率来评价学生是否成才的方式被大众简单地予以接受。在这样一种社会引导下,与就业无关的很多课程(例如体育课、文学欣赏课等)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教授该类课程的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和绩效相应得不到重视,责任感难以发挥,自我进步和远期发展的内在动力自然被遏制,从客观上反而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身心均衡发展,打造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因此,绩效和责任场域本质上是牵动教育师资建设走向的动力性场域。
3.发展空间场域。发展的需要是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仅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远不能建立完整的道德人格,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是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所必需的,其深刻地影响到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一个自由宽松、发展潜力大和支持获得性强的平台对教师职业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此类空间可以更好地促进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成败。所以发展空间场域是高校外场域当中的可拓展场。
4.整体发展策略和教育理念场域。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系统及其下属主管单位对本校和本省教育的发展策略和理念方向对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重视发展策略和教育理念的情况下,一味要求教师自我提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在高校教育的课程教学当中,“身心和谐”的理念和“终身教育”的大策略实质上囊括了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长远发展、综合能力、身心和谐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要想真正被予以实践,就要求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彻底摈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那么,这必然对作为场域动力的高校管理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如何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育内容、持续提高教育水平都是作为管理方的高校管理者应当主动参与的。与技术性课程相比,人文类课程的多样、多元性使得这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性也更强,如果相应主管部门在相关发展策略上有所缺失,就会导致很多教师停滞在自己业已形成的惯习当中,失去创新和变化的活力,进而产生僵化的模式教学。因而可以把高校管理层的发展战略和教育理念场归结为引导性场域或导向性场域。
三、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场域系统构建
在心理学意义上,激励指的是外界为主体心理所提供的一种外在驱动力,源于内外交互刺激而共同产生的动机激发、行为鼓励和动力形成。激励可以使人产生足够的心理应激去应对外部现实,这个外部现实就是场域,而本研究的场域即是高校,其内部惯习是教师的自身惯习。因此,高校教育师资的激励机制就是高校场域和教师惯习交互作用结果的客观实现。
1.薪资与福利激励机制。薪酬和福利待遇之所以能够作为提升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从人的正常需要范畴看,高校教师势必会追求高报酬以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在薪资和福利机制上各有其不完善之处,传统管理理念的惯性长期存在,与现代高校人力资源制度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致使现行的教师薪资激励机制形式仍旧比较单一化。这种单一化的模式,对教师的自主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力非常有限。所以,高校应着手制定教师工作的多元绩效考核模式,让该模式既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又能够根据本校和各个分教学系统的具体情况来逐级放权,在不同的方面调整教师的收入结构,逐步建立一种以体现岗位责任心、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多元薪资评价体系。可以说,建立行之有效又不失人性化的竞争激励机制是当前让高校教师实现个人内在价值向外在价值转化的保障,以最终达到内外价值高度统一的目标。因此,应通过制度改革,在根本上为教师在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中发挥其潜能和创新精神提供核心动力,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教学的各项保障,在这种大前提下,高校教师才可能真正有条件、全心全意地为高校教育事业服务、为大学生的未来负责。
2.加强高校人文气息的建设。如果说薪资和福利激励是物质的外在激励的话,那么,加强高校强场域内的文化内涵,为教师创造开放的思想文化环境和创新环境,关注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再激励的构建过程。高校应制定明确的短、中和长期发展规划,以此为背景来增强高校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合理和科学的竞争氛围中,教师会自然地把高校自身的发展与其切身利益直接关联起来,如果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能够充分意识到个人利益是建立在高校本身良性运转基础上的,就会真正把个人的价值与高校的整体价值联系起来。团队精神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学科的建设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开放的胸襟对待科研工作,以各个学科交叉融合作为突破点,更好地把握当代学术发展的脉络,才能够组建学术目标清晰、科研能力强的团队。共同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的作用是实现某些重要群体目标的根本,深入群体成员之间的场域研究,深刻认识人与人之间如何逐渐建立各种联系,并如何在相互配合和协调下,构建起一个紧密的教学集体和科研团队,才能够最终实现整体绩效的最大化目标。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6
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和“政治社会”等同的,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那里,意指已发达到出现城市文明的政治共同体及生活状况。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坚持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分法,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的同时也满足自己”。在这里,“市民社会”是一种以需要为体系基础,同社会保障系统、维护个人利益的组织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黑格尔还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成伦理精神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市民社会是分裂的或特殊化的伦理精神,而国家是现实的或实现了的伦理精神。在此意义上,黑格尔认为,作为实现了的伦理精神的国家高于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只不过是国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或环节而已。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青年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完成的。在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沿用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用法,指近代产生的、与国家分离的私人生活领域,即资产阶级社会。在1844年黑格尔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市民社会慢慢被归纳为社会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由此看来,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有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主义分析方法,认同黑格尔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分以及将市民社会用以指称私人利益关系领域的做法。但是,马克思并不认同黑格尔将历史发展归结于精神的自我运动的观点,反对黑格尔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看法。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市民社会的内涵
在西方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揭示了研究“市民社会”的现实方法,主张要从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出发,从“物质生活关系”出发来解读“市民社会”。他深刻指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真正经济学中去寻找。”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认为的市民社会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马克思还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仍然必须作为民族起作用,对内必须组成国家。”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这种“物质交往”关系的定义比黑格尔“需要的体系”的定义更为深刻和全面。一方面,“物质交往”关系概念把握了“需要的体系”的本质,揭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的方式,即通过物质交往;另一方面,“物质交往”关系概念指明了物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更全面地把握了市民社会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市民社会的成员组成了国家,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他指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只看到元首和国家的丰功伟绩的历史观何等荒谬。”市民社会“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恩格斯也曾指出:“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三)市民社会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但也看到了市民社会本身存在的缺陷,认为市民社会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成了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而不代表实际的公共利益,这就使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了矛盾,而“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另外,市民社会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在市民社会中,生产的目的从过去那种具体的使用价值变成了交换价值,以此来看,生产越发展,生产者就越来越依赖于自己商品的交换价值。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价值就越来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交换成了生产的直接目的。这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被异化成了在交换过程中的物的关系。
马克思看到了市民社会的这种局限性,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所以,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社会形式应是人类社会,而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的区别就在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人类解放高于政治解放,只有通过人类解放,市民社会才能过渡到人类社会。“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也只有到那个时候,国家才能把本属于社会的权力全部还给社会,国家消亡在社会里,而市民社会过渡到了人类社会,也走向了消亡。
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重视经济建设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是基础,国家是上层建筑,它们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马克思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本质是经济关系。在这一点上,他的思维逻辑是,“对政治国家的解释应当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求,而对市民社会的解释则应当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的这一逻辑对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里,还是在高速现代化的现实生活里,都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要搞好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问题,也就是经济问题。没有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要搞好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重视经济建设。
(二)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为市民社会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道德水平的下降,造成文化上的精神危机。市场经济是依靠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这样一种运行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私欲的无限膨胀,加剧贫富两极分化。而和谐社会建设中所谓的“和谐”不仅仅是经济一个方面的和谐,还包括文化、政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等。所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搞好文化和谐。
(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转变政府职能
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这种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分法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在我国,长期以来全社会高度政治化,国家权力无所不及,政府采用家长制的方式对社会生活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人们看不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市民社会消失于政治国家之中。这种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民主政治的进程。”因此,为了改变这一国家与社会不分的现状,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确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和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