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新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建设新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建设新模式

工程建设新模式范文1

目前多数单位适应传统的纸质载体及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而电子信息的原始性、完整性、安全性、可读性等问题尚未解决,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完全替代传统信息载体,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加剧了工程信息的管理难度。工程信息自身的特殊性也对信息管理新模式的构建提出了要求。一是建设工程涉及面广泛,包括产业性、基础性、技术性等建设项目,与之相关的信息面广量大。二是工程信息类型复杂,既有文字类(如项目的可研报告、投资评估报告),也有图表类(如项目设计图纸、相关图表),不少建设项目还摄录了影音资料,要根据信息类型运用相应的手段进行处置和管理。三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周期较长,使息的收集、存留周期延长,其具备历史价值的项目信息需要建立档案和保留。

二、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新模式改革的探索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信息归集和整理工作效率,开发信息潜在功能,发挥信息使用价值和历史效应。必须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信息收集、整理、利用等各环节进行优化,推行信息资源标准化、规范化,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提升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利用。

(一)加快转变信息管理理念

1.树立“前端控制”理念,即从信息收集环节这一源头开始,实施主动、有效的管理。应将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基础性工作纳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相关业务环节,而且在工程起步阶段就展开信息的采集、开发、分类工作,以减少后续的重复性劳动,最大限度提高信息管理效率。投资咨询公司是以承担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咨询业务为主的中介机构,其业务信息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的批示文件、项目投资方提供的项目规划和设计资料、本公司业务部门提出的咨询报告等,其中有公文、函件、报告等文字资料,规划和设计图纸、报表等图表资料,照片、光盘等音像资料。这些资料和信息都是由公司各业务部门在开展咨询业务的过程中负责收集,汇集到公司信息管理部门。由于信息资料标准化工作滞后,各个业务部门汇集的信息常出现格式各异、资料缺失等现象,信息管理部门常常对这些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分类、记录,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于重复劳动,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必须解决信息资源标准不统一、操作流程不规范、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制定严格的信息管理制度和统一的信息资源格式标准,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制定规范的信息资源生成入库、传输利用、管理维护的操作规程;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度、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好信息的生成、汇集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化的办公自动化环境,把业务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环节有机连接,实现信息资源的自动生成、筛选分类。在这一过程中,业务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信息的开发、记录、等级分类等基础性工作,保证信息的完整、有效和真实。

2.树立“信息再造”理念,发掘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信息管理部门在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同时,组织力量对已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研究,重新筛选整理、编排分类和深度加工,这是现代信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加快数字化信息库建设

1.强化硬件,构造网络化信息运行环境。目前我国局域网技术和应用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工程信息管理方面也是如此。许多网络系统,仅能满足于一般的信息传输、交流和储存需要,且稳定性较差,安全防范系统也脆弱,必须按照适用性、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进行系统改造。增加大容量的交换机、大型服务器和新的工作站,根据管理方式的变化重新布线,形成安全、快速、便捷的网络环境;建立电子信息处置系统、高速扫描系统和数据刻录系统,为构建数字化信息资料库创造基础条件。

2.开发软件,形成切合实际的应用环境。目前,社会上推出的信息管理软件大都不仅符合工程信息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开发。应结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形成从信息生成、汇集登记、分类编目到整理存档、提供利用等一整套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应用软件的开发重在实用,工程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应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突出其实用性、便捷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结合建设工程及其信息的特殊性,对信息资料的管理流程、著录格式,编目分类及保管期限等进行标准化设置。如国家建设部将工程档案信息的著录系统分为三级,即工程(项目)级、案卷级和文件级。有些建设工程项目包含了若干个子工程,如果只著录工程项目级的档案数据,不能完整准确的反映整个工程项目的信息。可在软件的著录子系统中将三级著录改为四级著录,增加子工程的著录程序,以方便工程信息的管理和利用。

3.完善内外网站建设,构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传输和利用必须以网络为载体。目前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内外网站功能大同小异,包括域名申请、网站存储空间、栏目规划、页面设计、后台设计、系统维护等;栏目有单位简介、机构职责、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学术论坛、办事指南、资料查询、学会协会等。工程信息网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信息的特点及其浏览、利用、管理的特殊需要,加强图文编辑、传输、交流方面的功能,以及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针对性强的专题性栏目。

(三)加快现代信息管理人才的培育

工程建设新模式范文2

[关键词]建设监理;通信工程;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TE9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41-01

现如今,社会已经基本上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其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在不断提高,目前通信工程质量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且存在恶性竞争、专业水平低等问题。因此,业内急需对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模式进行创新,祛除目前存在的弊端,改善通信工程的质量。

1.我国通信工程监管模式概述

对于我国来说,通信工程算是一个新兴的建设行业,但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而发展迅猛,作为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控制环节,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工作一直是业内狠抓的重点。所谓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即指国家设立的具有国家承认的资质的相关监理单位,对通信工程的建设单位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确保通信工程的建设质量,其对于相关通信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必不可少的。监理单位会按照国家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的相关要求,结合通信工程本身以及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监理方案,对通信工程质量进行监管,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受市场、地方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通信工程监管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好,传统的监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需要不断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监理经验,不断完善现有的通信工程监理模式,无论监理理念还是监理制度都需要进行创新。就目前来看,我国通信工程监理具备以下特点,通信建设工程类别多,通信工程涵盖的建设内容比较多,包括土建、装修、消防、蓄电池、基站以及传输等多种工程项目,施工难度比较大。覆盖范围广,通信工程之所以发展迅速,就是因为其覆盖范围比较广,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也成为工程建设监理的一个难点。建设周期短,对于通信工程来说,一般要求在几个月内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建设周期是比较短的,因此,需要监理单位在建设初期快速制定合理的监理方案,方便对通信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管。

2.目前通信工程建设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恶性竞争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面积进行通信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我国城镇以及农村居民的提供通信便利,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通信技术行业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通信技术行业,由于目前国家监管体制还没有完善,市场上大量出现通信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情况,一些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随意删减通信工程的工作流程,缩短建设周期,减少资金投入,使得很多通信工程的质量没有保证。另外,一些建设单位甚至使用一些比较恶劣的商业手段来打击同行以达到企业获利的目的,严重扰乱了通信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阻碍了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监理的发展步伐。

2.2专业水平低

通信工程建设监理算是一个比较新的行业,其是伴随着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我国缺乏规范的培训机构,国内高校也没有设立相关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导致我国通信工程监理行业缺乏人才,目前就业的工作人员普遍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普遍比较低。且很多工作人员不具备丰富的监管经验,不能对通信工程建设的突发状况进行有效处理。另外,由于监理单位的人事监管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缺乏高度自律性等原因,我国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工作还处在一个艰难的上升期,需要对现有的监理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创新。

2.3监理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很多通信工程企业领导不注重通信工程的监理工作,在工程监理上投入的资金与人员都比较少,没有形成严密的建立机制,这也成为影响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很多监理人员缺乏监理实战经验,不能对通信工程建设出现的问题作出快速反应,往往导致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给企业、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很多企业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建立健全的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管,工程结束后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给通信工程后续的交接、管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

3.通信工程建设监理模式的创新

3.1构筑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

我国现有的通信工程建设监理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我国通信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快速建立起完善的通信工程监理体系,对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监管,确保通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当然,在进行通信工程监理模式创新的时候,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管理为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理经验,结合我国通信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创新,做到不盲目、不激进。要建立起包括工程监理工作、企业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组织,全面进行监理模式是创新改革,构筑先进的通信工程企业管理模式。

3.2优化监理工作流程和规范标准

无论是国家承认的监理单位还是通信工程建设单位本身,规范、科学的监理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其是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科学的监理方法以及合理的工作流程也能高效完成通信工程的监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监理,需要建设单位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监管方案,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对通信工程进行监管。另外,建设单位的监理模式不能停滞不前,要与时俱进,随时掌握最新监管动态,结合企业自身进行调整,做到不断优化监理模式,适应不断发展的通信工程需要。

3.3加强技术培训

就目前来说,通信工程行业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且通信工程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更新换代速度相当快的行业。因此,通信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跟上通信技术的发展步伐,适应其不断变化的发展需要。要求通信企业不断加强监理人才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方面企业加强内部培训,及时与同行沟通,把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传授给公司工作人员,提高企业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起良性的竞争机制,使得工作人员在良性竞争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与培训单位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培训指导,为通信工程企业建立工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当然,还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通信工程的监管水平。

3.4严格控制通信工程质量

对于通信工程的监理工作来说,其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单位应该引起重视的工作环节。对于实际的通信工程建设,企业首先要制定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并明确工作流程与监理方案,监理人员在进行通信工程建设监管时,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监理方案进行质量控制,对建设中途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作出有效的应急预案,确保完成预定的工程质量目标。同时,监理人员一定要恪守职责,对通信工程建设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说,我国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工作做得还不到位,监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恶性竞争、专业程度低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业内相关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对现有通信工程的监理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完善质量监管机制,确保我国通信工程的建设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计算机网络需要。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新模式范文3

【关键词】CM 模式;通信工程;建设

0.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在不断加强。CM建设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它比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完善。CM 建设管理模式就是在进行施工时做到准备充分,提前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相关单位同工作人员以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CM 管理模式适用于许多领域,在通信工程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通信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通信工程建设

通信工程建设主要从事的是网络布点以及硬件设备的相关安装施工,其中包括对通信线路的架设施工、网络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相关通信设备的使用等。这些通信工程建设的事项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到许多的因素和注意事项。另外还要充分掌握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1.1 项目具有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就是指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复杂和工程量较大的事项,例如在建设通信线路管道或是安装调试通信设备时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可移动的,整个工程建设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而不是多方位的移动。所以通信工程建设具有稳定性。

1.2通信设备技术先进、种类多样化

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前沿的科技领域,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一点也不为过。而现代通信设备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成果,其集成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对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施工的施工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 由于现代通信手段具有多样化特点,也决定了通信设备多种多样。

1.3对施工配合要求高

通信工程的建设内容十分庞杂,而通信线路动辄几十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一些骨干传输网络甚至能达到数千公里。因此一个通信工程的建设工地往往有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在通信设备以及线路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各个安装调试点的施工人员要相互配合来进行整个系统或者某个子功能的测试。这就要求沿线各施工点的工程施工人员密切配合,保持相互之间流畅的通讯,才能保证整个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工。

1.4 通信工程实效性比较强

目前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通信设备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一些通信工程建设的时间比较长,在工程完成后其使用的时效却比建设时间短许多,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通信工程的实效性比较强,这就要求在通信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外还要注重对通信工程的管理。

2.CM 管理模式的概述

CM 管理模式又叫两阶段招标,其主要是指由业主来委托CM 单位以一个承包商的身份,采取快速跟进的生产组织方式(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来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有时需要CM 单位亲自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活动进行指挥和管理,CM 的指挥直接影响到设计活动的效果。CM 单位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定期与承包商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和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化。另外CM 单位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不同于传统的工程建设合同,其采取的是成本加利润的管理方式。

2.1 CM 管理模式的具体含义

CM 管理模式分为许多阶段,其中以设计、施工为主要的环节。在工程设计完成前,可以采用一些已经完成的设计施工图来指导下一阶段的施工招标工作,从而提高工程的完成效率,使得工程的施工能够提前完成,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工程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整个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CM 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

CM管理模式通过分散发包和集中管理的方式, 使得施工与设计两个阶段充分衔接到一起,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 CM 单位可以随时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工程设计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减少由于更改设计方案所带来的工期延误和投资增加。 CM 管理模式通过将工程施工多次分包,每一次分包都经过严格的招投标过程,能够有效地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而且 CM 单位与分包商以及供应商之间的合同价都是公开的,不会赚取额外的合同差价。此外,CM 管理模式能够直接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通过设计与施工的协调配合,可以督促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CM 管理模式的上述优点决定了其适用于下列工程:

①工程的参与单位较多, 且可能有较多的设计变更, 技术方面仍需进一步验证的项目;

②施工工期要求紧,建设周期又比较长, 若等全部设计过程完成再进行施工难以满足工期要求的项目;

③工程投资大,建设规模大的项目;

④工程性质以及具体的建设规模尚不能完全确定,导致无法做出准确造价的项目。

2.3 CM 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对比

与传统管理模式不同,CM管理模式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许多单个工程,同时进行施工,这个划分过程是依据工序的平行过程来进行的。同时,为了避免工程划分后增加工程的复杂程度以及多个施工单位相互之间的组织协调难度,业主一般将设计与施工管理之间的协调工作转交给 CM 单位。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是施工监理负责的 CM 组织管理方式,即施工监理直接采用CM管理模式对施工过程进行组织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各个专业设计以及施工方的综合管理,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井然有序。

3. CM 管理模式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实施

3.1 通信工程CM 管理模式的运行流程

通信工程建设分为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在整个通信工程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三个不同的独立体系:控制阶段、传输阶段和接入阶段。因此针对不同的环节需要制定不同的CM 管理模式,这是通信工程CM 建设的第一个步骤,建立三个不同的独立个体。通过对通信工程建设管理进行分层,就可以指导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工作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工作。例如通过CM 单位,即施工监理单位分别在核心层、传输层以及接入层进行施工建设的组织管理,进而实现一体化、全过程的通信工程CM建设管理模式。

3.2 生产组织结构

为了确保通信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对通信施工的生产组织结构的规划。在CM 管理模式下,需要进一步对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例如在分配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施工监理单位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中的一些管理和协调工作进行监督。CM 单位则是协调单位间的组织关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工作主要由CM 单位负责。

3.3 CM 管理模式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适用性

通过CM管理模式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实践表明, CM管理模式能够将整个通信工程切分为多个单项工程。这样可以在没有工程完整规划以及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分别由各个单项工程的设计图纸就可以进行施工。而这些单项工程的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则是由 CM监理方进行。此外,CM监理方还要配合设计单位进行整个通信工程的图纸汇总以及整个工程造价的制定。CM 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起通信工程的建设, 很好地控制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和投资, 优于传统管理模式。

4.结语

随着通信工程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建设周期也必然会相应增加。而由于通信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建设周期的增加必然会给通信工程建设的业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缩短工期,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协调和管理好越来越多的参建单位,实行 CM 建设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蒙潇.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5):11

工程建设新模式范文4

关键词:流动性;设备全过程管理;寿命周期费用;项目经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098

0 引言

设备是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劳动手段,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依赖和保障,由此可见,搞好设备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搞好设备管理不仅是保证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而且对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矿建施工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因工程项目地点的不确定性、工程工期的不确定性造成施工设备经常处于不确定的流动状态,这本身就给设备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利条件,加上近几年工程项目扩张加快,一是反映出设备不够用,需大量外租或购买,二是迫使存量设备流动性加快,大大增加了设备管理的难度,设备在工程扩张中的矛盾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好便会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 当前公司项目部施工设备管理的现状

(1)看重设备是否及时到位,忽视进场设备的内在状况。导致一些进场设备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指旧设备,包括外租设备),有些问题是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是在使用后才发现,严重的甚至不能正常安全使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接下来的事就是动用其它资源来补救,项目开工初期本身就存在时间紧,维修力量不足的矛盾,这样一来更是雪上加霜,一是影响前期开工进度,二是设备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在今后的使用中设备故障率高,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同时,设备状况恶化,寿命降低,维修费用增加等。新购设备这样的问题较少,这就是为什么项目部都想要新设备的原因,特别是搅拌机、抓岩机、伞钻等。

(2)关注设备设施的安装进度,忽视其安装质量。它导致的问题和现状1基本一样。

(3)设备维护力量和力度严重不足。基本上所有项目部都存在维修工种紧缺的问题,因维修工的水平和项目部领导的认识等方面因素,在维修的力度上也跟不上,它导致的问题不用多说,影响生产、设备短寿、费用增加是肯定的了,同时安全还得不到保障。

(4)工程结束时,忽视设备设施拆除的监管。对项目部来说,认为工程结束了,设备设施的拆除好坏是公司的事,和项目部的利益关系已经不大,加上工程结束时人员不稳定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在拆除时疏于监管,造成野蛮施工、变卖零部件、备品备件,物资材料等现象的存在,不顾这样拆下来的设备设施对下一个工程项目的安装使用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设备进场又会遇到现状1的问题,如此循环!

上述四项在目前项目部施工设备管理上不同程度存在,这无疑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造成巨大影响。

2 建立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设备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矿建施工企业的最大特点――流动性,加上工程扩张加快是导致矿建企业施工设备管理薄弱的主要原因,公司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些改变,比如将机电技术人员和设备物资管理人员在工程开工筹备阶段长驻项目部,直至工程到正常生产阶段才撤回;取消设备租赁站,成立质量技术综合部和设备物资部;有条件的项目部设立设备副经理分管设备等,虽然在施工设备的管理上有所得,但没有根本性地改变现状。因此若要改变当前设备管理的薄弱状况,应针对其特点,改变目前设备管理完全以租代管的模式,丰富设备管理手段,将管理重心前移至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以项目部“设备全过程管理”方式为主,公司的租赁式管理为辅的新的设备管理模式,将大大提高当前项目部的设备管理水平,改善公司整体的设备状况。所谓设备全过程管理,是指企业对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一直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进行的综合管理,是对设备一生的管理。这是一种新的设备管理方法,暂不论整个公司是否用这种方法,但将这种方法引用于我公司的以工程项目为单元的设备管理上应是非常恰当的,这样的“全过程管理”即定义为项目部从设备计划、选型、筹备、进场、安装调试、使用、维修到拆除离场,准备进入下一工地或入库的全过程进行的综合管理。

我们知道,设备有个寿命周期费用,在以工程项目为单元的“设备全过程管理”中,其寿命周期费用即定义为设备从进场到离场项目部为其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设备租赁费、装运费、安装费、人工费、水电费、维护保养支出、检验检测费、拆除费等,有数据表明,设备的前期管理决定了其周期费用的90%,设备安装定位时,未来问题的70%已被确定,可见其重要性。设备的前期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是指设备计划、选型、筹备、安装的管理。反观我们的前期管理,计划和选型基本没有问题,但筹备和安装上出的问题太多,导致我们的前期管理是失败的;设备的后期管理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下一工程设备的顺利衔接有着重要影响,同样也没有做好。

3 如何建立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设备全过程管理”模式

建立“设备全过程管理”组织机构。主体管理机构是各项目部,项目部一旦成立,用于项目的设备的最高管理者是项目经理,从设备的计划、选型到最后离场都由项目经理负责。为了保证项目经理能够实施“设备全过程管理”,公司应赋于项目经理更多的权限和义务,公司管理和技术部门的资源项目经理都应有支配的权力(事实上公司设备管理和技术部门的主要职能应是为各项目部提供设备管理和技术服务,同时协助监管),仅仅依靠项目部的力量是不足以实施整个管理过程的,因此“设备全过程管理”组织机构中,第一级为项目部,第二级是公司的设备管理和技术部门、项目部机电小组或维修工段。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并分解到个人,制定责任追究制。

4 如何实施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设备全过程管理”

(1)项目部成立时,设备的计划和选型基本在投标阶段已经确定,前期主要工作是设备的筹备和进场,目前设备筹备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公司库存闲置,二是其它项目部直接调入,三是在外租赁,四是采购。这四个方面除采购目前对项目影响问题较少外,其它三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因公司对库存闲置和其它项目部拆除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均不到位,造成进入工地时状况不好,而且租赁费正常收取,项目部迫于无奈才接受;在外租赁的设备表面看都还不错,但到安装和投入使用后才暴露出许多问题,这说明对外租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质量没有控制好。对于这些问题,项目经理可以安排设备在没有进场前技术部门对设备进行进场前验收,不具备进场条件的,技术部门列出问题清单告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安排设备管理部门处理,中间的矛盾由部门主任负责协调,协调不了的由公司生产经理协调,直到设备性能和状况具备进场条件,技术部门确认后方可进场。(每个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应事先明确)

(2)进场后下一步准备安装,因安装费用由项目部支出,因此安装工程理所当然由项目部负责,从选择安装队伍到签定安装合同到安装后的调试验收均由项目部主导,因为“全过程管理”中项目部下级有公司的设备管理和技术部门,因此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完全有能力实施。需要强调的是项目部必须把设备安装做为项目前期筹备的重点来抓,不论什么安装队伍都必须要签定正式的安装合同,明确安装费用、工期、技术标准、质保期等,这样才能保证安装质量,为今后的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3)针对维修力量不足的问题,公司应赋于项目经理合理使用劳动力的权限,如果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不能满足项目工程的需要,项目经理在不违反用工原则的前提下有权在外聘请劳动力,也有权解聘那些不合格的劳动力,公司人力部门的职能是为项目部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和协助监管。

(4)项目部必须针对自身特点制定有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包括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点检、设备台帐、重要设备一机一档、相关资料、记录的收集等。公司设备管理和技术部门负责制度的制定,实施主要由项目部的机电小组或维修工段负责,项目部要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设备管理人员,目前设立的设备副经理应主要从事这方面工作。

(5)工程结束时,公司对项目部的考核不能结束,项目部负责对设备的拆除、检修和保养,若是请安装公司或外来队伍施工,必须签定正式的拆除和检修合同,这时公司的设备管理和技术部门应发挥其监管的职能,直至设备设施具备离场,可以发往下一工地或库房的条件,公司对项目部的考核才能结束(有些设备因时间关系或现场不具备检修条件的,由技术部门确认可以在下一个工地安装时进行,如提升机,但检修费用由前一项目部承担)。

5 影响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设备全过程管理”顺利实施的因素

(1)在实施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设备全过程管理”过程中关键人物是项目经理,因此项目经理自身素质的高低,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2)公司对项目部的政策或项目承包规则的重新修订程度。

工程建设新模式范文5

关键词: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促进着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奋进,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理念深入到各行各业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行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将其应用到国有企业中则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气息。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已经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其业务的深度也实现了高度融合,进入到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针对业务增长的需要,结合项目数量增多的现状,信息化集成共享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国有企业亟待需要通过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提升其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其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对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最佳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国有企业信息化发展升入到新的高度。

一、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一般是遵循传统的信息化部门进行管理,由信息部门指导进行统一的领导、规划、执行标准,以及相关的经济统一建设。总部信息化部门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中心对建设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一般执行过程都会安排给总部信息化公司下属的通信专业公司予以完成,比如总部数据中心的软硬件采购项目,项目的下达由总部信息化部门开展,传达给通信专业公司后,总部信息化部门只负责监督管理的工作,执行方则是通信专业公司。随着大型电力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公司的信息系统也正在向一体化方向转变,公司的信息建设系统进一步向总部集中。比如,国家电网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加强公司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使得建设项目的投资比率大大增加,这种情况下,能够极大地发挥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信息化项目的参与度和执行力。

二、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内容

1.明确组织职责

明确岗位职责是指通过具体的组织架构,进行责任分工。组织架构分为企业总部管理层面、通信公司管理层面以及地区通信公司管理层面三个层次。相关部门主要由各级通信专业主管部门、各级通信工程项目主管部门以及通信工程建设相关的集体企业和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组成。责任分工是指将工程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再细分到各个岗位上,通过细化职责,做到统筹管理。通信专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设计方案的审查,建设通信工程的指导以及重大活动的组织,从而保障还未完工的工程能够更好验收。其他分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专业通信公司进行对施工现场建设管理工作。

2.深化角色定位

深化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各阶段的角色定位可以为各个阶段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角色定位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主要是:可研阶段、初设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后评估阶段。可研阶段、初设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后评估阶段对应的归口部门为总部项目主管部门。采购阶段的归口部门为总部物资主管部门。当然这些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作。做好每个阶段的角色定位有助于工作的更好开展,能够让各个部门的工作进程彼此之间更好的互相配合,推动工作更好的开展。

3.确定阶段成果

确定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以及相应的责任部门,为确认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提供有力支撑。下面列举出一些阶段的成果。可研阶段的核心成果为《可研报告模板》、《可研报告》;初设阶段的核心工作成果为《招标文件模板》、《中标通知书》、《初设方案》、《初设方案评审意见》等;采购阶段核心工作成果有《采购文件模板》、《技术规范书》、《采购文件》、《采购合同》等;施工阶段的核心工作成果有《施工图审查意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控记录》、《预验收意见》等;验收阶段的核心成果有《验收报告》等;后评估阶段的核心工作结果有《工程总结报告》、《功成后评估意见》等。

三、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措施

1.建立工作管理机制

为保障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需要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过程中建立有关的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工作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相关部门组织,组织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安全委员,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明确的分配工作职责,按照专业公司、省公司、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监理部门等进行分工,按照完成项目的目标制定计划,成立配套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从而可以更好的部署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要求,还能够监督和检查整个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各项安全工作,组织安全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的职责还有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等。第二,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是指通信息通信公司组织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还需要省级通信公司的组织。此项目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是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严格控制,以及对特高压配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工作,还有需要将部分业主项目部的员工分配到现场进行现场管理工作。第三,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是指通信公司通过组织相关部门、省级通信公司成立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特高压配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验收工作严格把关,配合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2.建设制度标准体系

建设制度标准体系是指通过专业的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信息工程进行管理,这种专业的管理制度要遵循一定的标准。通信专业管理制度按照标准体系建立出三种制度等级,一级制度是顶层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是覆盖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环节的制度,三级制度是相关实施细则和指导原则的制度。顶层的管理制度为各归口部门的有关项目立项、计划、采购管理等通信专业性不强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是跟通信技术管理有关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评价的全过程。三级制度是根据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还有对有关组网架构、互联互通、资源命名、地址(号码)分配等方面的完善。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技术标准方面,通过梳理网络工程建设各个细节,制定出一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标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建设出门类齐全、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标准,而且能够作为今后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最后建设制度标准体系的实施,规范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提高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质量。

3.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作为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中的基础,随着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一体化建设高品质,高效率国有企业信息工程越来越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而且随着大型电力系统下高压工程发展迅速,工程建设规模也逐年增高,许多工程项目都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完成建设任务,因此,建设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对于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才队伍设置应该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保障有力,而且在选拔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时注重人才的基本素养。建立一个选拔标准,通过选拔标准选出的人才能够明确通信建设工程的核心,人才选拔后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系统正规的培训提高人才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方面的能力水平。然后适当的对人才进行激励,通过企业文化激励和薪酬激励的方式促进人才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方面有大的发展。必要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科研投资,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培养出能力更强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在维护人才队伍方面,可以再通信建设公司内部建立起一个人才交流站,通过内部的交流,使人才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这样对通信建设公司而言还能够提高人才的利用率,还可以发展更多的全面性的人才。这样为以后的公司内调动和今生提供了基础,为建设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强化信息平台建设

强化信息平台建设是指对信息化水平进行项目管控工具的完善、模块研发的优化。最重大型的电力企业对项目管理水平要求逐年增高,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成为了紧要任务,只有构建信息化平台才能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支撑得以建立,才能实现计划的随时转变,以及成本的核算制定的完善等工作。因此,强化强化信息平台建设能够为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柱。在此平台构建中,要将立项、合同签订、物资/服务采购、过程管控到验收的整个过程囊括其中,事项项目管控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让管理层能够从信息化平台中随时了解物料的采购、中标跟踪、回款确认、应付应收账款明细,以及风险的分析,命令的下达等等内容,真正让科技进入到国有企业的每一个“缝隙”之中。

四、结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国家企业整体水平的拉升,有助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式,让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新的气息,信息深入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来,促进国有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让信息化建设帮助国有企业晋升到新的水平高度。

参考文献:

[1]曹锋.抽蓄电站工程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广东科技,2014,24:92+87.

[2]张巍.建立建设工程市场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平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湖北省建设工程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为例[J].工程质量,2015,04:20-24.

[3]吕俐.信息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体化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经验谈[J].中国勘察设计,2014,05:62-65.

[4]严子波.对兵团金保工程“一体化”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4,03:38-40.

工程建设新模式范文6

关键词 数字资源 个性化服务 学习空间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播公共知识和信息以及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城市公共图书馆工作呈现了免费开放、服务创新、共享工程、服务推广、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城市公共图书馆发挥的基础和主体作用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公认,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还存在总量不足、经费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等突出问题,本文对城市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建设发展模式与服务创新进行探讨。

二、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目标模式与对策

(一)建设公众身边的图书馆,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整合、优化社区服务点设置,建立示范性的社区延伸服务网络。

发挥规划智囊、运作主体、行业整合、服务基层等四方面作用,积极推动和协助政府部门发挥主体作用,确立科学的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条件,争取目标实现,为建设城市“10分钟文化圈”。以现有的市、区网络为基础,推动由市级馆、区县级馆、部分街图书馆构成的城域骨干网建设,争取在市财政设立公共图书馆城域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和资助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城域网的主要对外接口,与国内外各层次图书馆及图书馆协作组织、智慧网络建立连接,实现知识信息的全球获取和共享。

1、推进公共图书馆城域网通借通还服务。牵头建立公共图书馆采访编目协作网;统一规划、规范各馆书目数据和读者数据;联合各馆,共同建设城域网技术支撑平台和通借通还服务平台;制定通借通还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联合各馆共同构建便捷的物流系统。

2、共同建设数字图书馆门户,实现城域网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同城图书馆合作与共享。建立城域网数字资源统一服务门户,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推进城域网成员馆特色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继续维护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直播平台;加强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持续推动各馆共同开展社会阅读等活动。

3、整合、优化社区服务网点布局。增加示范网点资源配置,建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和规范管理制度,扩大服务规模,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益。示范网点全部实现文献的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的共享。示范网点更多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加强凝聚社区共识的功能。

(二)建设促进社会阅读和全民终身学习的图书馆,让社会各年龄段的公众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空间和学习资源。

图书馆承载着促进社会阅读的使命,致力于营造浓厚的社会阅读氛围;作为公众终身学习的平台,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辅相成,为不同年龄段的公众提供相应的空间、资源和服务,以帮助儿童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帮助青少年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成年人获取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技能,帮助老年人善用闲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实现服务周期从定期化到日常化、服务对象从大众化到分众化、讲座主题从综合化到系列化、工作方法和人员不断走向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以多元文化为主题、以多元主体合作为手段的公益展览活动,大力发展数字展览服务。

1、实施专项计划,促进社会阅读。发展一个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阅读推荐系列书目,以此为基础,开展阅读推荐活动;以图书馆网站为依托,建立一个面向公众的网上阅读社区;推广亲子阅读活动,尝试与有关机构合作,从孕期开始,为准父母、父母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阅读百宝包”,鼓励亲子阅读;打造一个年度性、以所有公众为对象、以“阅读丰富人生”为主题的品牌读书活动。

2、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儿童从小阅读的习惯。设立亲子阅读空间,配备适合婴幼儿特点的家具、设备,配备绘本阅读、视听资源,提供日常性的婴幼儿与父母共读的亲子阅读活动,建立绘本阅读活动品牌。设立“儿童小舞台”,开展各种形式的儿童阅读表演活动;建立儿童网站导航系统,制作儿童网页,为儿童提供经过图书馆精心筛选过的阅读资源;定期走进社区学校、幼儿园,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带动更多儿童热爱阅读、热爱图书馆。

3、强化青少年阅读行为,培养青少年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设立青少年“阅读体验馆”,强调新技术、新资源、新媒体的应用,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学习和交流空间;加强绿色网络导航,引导青少年健康利用网络。加强与学校合作,定期组织“图书馆之旅”,为青少年提供固定时段到图书馆集体阅览,加强青少年对图书馆的了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即将中学毕业的青少年提供考试、升学、情感疏导、励志、职业规划、就业等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导航。

4、支持成年人参加各类考试和继续教育需求。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工作,提高读者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提供职业资格、入职、自学、在职学习、留学等各类考试资料和相关信息服务。

5、丰富老年读者阅读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老年读者活动,如主题多样的知识讲座等;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强老年读者阅读推广与图书信息服务。

6、举行志愿者、“好读者”年度评选、表彰活动;探索成立“图书馆之友”会或类似非营利组织,协助其自主经营,进而支持图书馆活动;争取公益慈善机构、商业机构、个人等社会力量对图书馆的公益捐赠,探索设立图书馆基金。

(三)发展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和建设知识城市需要的多元、丰富、动态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与全球智慧网络畅通连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发展能够反映读者现在及未来需求的馆藏,注重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整个城市的公共知识资源。无论是休闲阅读还是科学研究,每位读者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相应的资源,都可以通过图书馆获取世界各地图书馆的资源。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成为全体读者最贴心的图书馆;建立读者服务中心,应用RFID智能管理系统,构建个性化读者服务平台,以期灵敏感知读者需求、及时响应读者咨询、主动引导读者利用,让读者享受到亲切、高效、主动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应用移动图书馆、桌面图书馆等技术,主动向读者推送服务,积极引导读者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无处不在。

1、调整形成多元的馆藏结构,提升资源获取能力。以满足大众基本阅读和知识、信息需求的馆藏结构为基础,强化支持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主题馆藏,增加研究型资源比例。稳步加大数字资源比例,大力增加视听资源数量,与技术发展基本同步,不断引入新媒体类型。因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充实适合老年读者的资源。强化与国内外图书馆界的文献交换,为相应工作的开展建立制度性的保障。与国内外资源丰富的、代表性的图书馆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协作关系。强化与区域内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强化各类型资源的整合,大力增强资源获取能力。

2、实现以人为本的借藏阅一体化服务模式。整合各种读者证卡,实行馆内一卡通。持续推出便利读者注册利用图书馆的措施,争取实现与公众网络阅读方式相适应的网上注册方式。放宽读者外借图书馆资源的数量限制。创设人性化、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提升图书馆环境的亲和力。

3、全面应用RFID智能识别技术,实现高效精确的典藏管理与服务。利用RFID技术,实现高效、灵活、精确的智能馆藏管理;构建虚拟立体的RFID馆藏文献定位系统,实现文献准确定位,快速导航;基于RFID技术,实施馆藏文献自动分拣,为文献上架提速;开展全方位的自助服务;围绕RFID应用,开展读者培训。

4、智能获取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开展个性化的检索服务;建设个性化服务网站。

5、应用移动图书馆技术,让图书馆与读者如影随形。为读者提供短信内容服务;为读者提供掌上图书馆服务,开发适合移动终端浏览的WAP网站,开设移动图书馆频道,开展深入的移动阅读服务等,将读者感兴趣的信息推送到读者手里,使读者阅读更加随心所欲。

(四)重构管理体系,建设一支专业图书馆事业人力资源队伍。

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增进组织凝聚力和认同感。重塑组织文化,包括愿景、使命、发展理念、价值观、服务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增进组织凝聚力和认同感;将组织文化融入新图书馆的视觉识别系统;制作组织文化手册并向馆员、市民、读者、业界派发,让组织文化深入馆员意识,发挥实际作用;在市民、读者心中和在业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导向,打造一个专业化、多层次、学习型的人力资源团队。推进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和人员的专业化发展相结合,以岗位聘用和适应岗位需求的继续教育为主要手段,培养专业化馆员队伍;重视管理人员在事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实施专门的管理培训计划,培养一支以专业化为基础的管理人才队伍;促进业务发展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实施业务带头人培养计划,争取本馆的业务和人才在业界形成一定影响,同时推动本馆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3、以国内外著名城市图书馆系统为参照,实施标杆管理。以洛杉矶、纽约、新加坡、香港、台北等城市图书馆系统为参照,建立比较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年度评估活动,提交评估报告,不断改进管理和服务。组织开展与参照图书馆系统的业务、学术交流和人员交流。参与图书馆国际协作组织活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事业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国内外图书馆界著名专家成立咨询专家委员会。以“公共图书馆国际标准的本土化应用”作为本规划期研究和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向,以正式出版研究年刊作为科研交流的主要平台,组织国内外专家和本馆专业人员开展研究交流活动。

(作者: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化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溢,高春玲.图书情报档案事业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世纪图书馆,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