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精神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实践精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实践精神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1

终于结束了近半年的实践生活,内心真是百感交集,回想这段时间,我从一开始怀着紧张恐惧的心情到xx医院实践,一直到参加许多活动,熟悉温馨的医院环境与职场文化,并调适自己主动去接触人群,不仅是病人,甚至是与其他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都是在学校学习不到的,但却是最宝贵的经验与成长。在实践中最特别的,就是带「精神科团体。以前我对精神科病人的认知是可怕的、具有攻击性的,但是一连带了七次的团体后,我渐渐改变对他们的看法。仔细从团体活动中发现,这一群精神科病人其实是很可爱的,xx医院的医护社工团队藉着活动的设计,激发出他们的潜能。一开始虽然有点错愕要接触到精神科病患,但是现在我却很高兴我可以比其他选一般科实践的同学还要有更不同的收获。

除了精神科之外,在暑假,因为每天都要到医院实践,所以接触的东西变广了,也开始学习接个案。我从见习其他社工员接案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向病人自我介绍,如何用心倾听病人的需要,也了解到一个病人是需要医院里各种专业的相互合作,才能给予病人最大的支持与帮助。

在xx医院里,我看到了许多生老病死,也看到了许多癌症末期的病人不断的在与病魔缠斗,很多病人乐观的心情以及积极想要活下去的那股意志力令我动容,医院志工们对于病人的亲切服务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医院是一个哀伤、难过的地方,但是xx医院透过一些活动,例如爱心义卖会,让整个医院变的温馨有活力起来,让许多的病人及家属在这个医院看到向上的生命希望。

在实践之后,我再回去阅读课本,我发现自己比以前还没实践时更能体会书上所要表达的意思,我想这就是实践最大的功用吧!让我们了解理论与实务的差别,也让我们从实务中学习如何去连接理论。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2

一、精心组织,全力抓好城市道路项目建设。

在今年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中,我处将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科技含量,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效益,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工程当中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好分部工程间的配合与衔接,全力打造系统工程。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做到便民、利民、少扰民、不扰民,全力打造民心工程,最终实现“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保效益”的目标。

二、常抓不懈,抓好全年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贵在常抓不懈,重在狠抓落实,同时也是我们城市建设当中常抓不懈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在施工当中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逐步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施工班组和个人,贯彻到全年的每月、每天、每时,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事前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把麻痹侥幸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并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坚持监督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与监督工程实体防护相结合,坚持全面要求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坚持监督执法与服务指导相结合,通过全处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全年无各种事故发生的目标。

三、转变作风,促进政务公开透明进行。

从有利于群众知情办事和便于监督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公开政务及运行状况,完善和规范政务公开栏,极大地方便群众来我处办事。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从依据到决策、执行、结果实行全过程动态公开,不断创新服务的理念和举措促进行政服务提质提速。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决策上倾向群众,在工作上相信群众,在落实上依靠群众,同时拓展服务领域,细化服务环节,完善服务举措,强化服务质量,严格责任追究,实现由规范化服务向优质服务的转变,由优质服务向亲情化服务的延伸,塑造效能、服务、亲情型单位的良好形象。

四、勤廉并重,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3

【关键词】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智慧城市理念

1 引言

基于智慧城市理念开展的城市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城市资源的应用效率,让城市建筑设计发展更为明确,实现城市管理服务的全面优化,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推动我国城市建筑的持续发展。

2 智慧城市建筑设计

2.1 基本理念

智慧城市的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生活数字化以及大楼人性化理念。简而言之,智慧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能够给予建筑物相应的灵敏系统,建筑物能够察觉周边各项因素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既定反映。在充分应用科学技术的前提下,能够给予城市居民更好的生活。智慧城市的设计核心理念为:要为城市居民打造便利高效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帮助人民及时发现城市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而开展相应的资源部署。智慧城市与城市建筑设计相结合,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建筑设计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场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按照设计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智慧城市建筑设计方案。智慧城市建筑设计的开展能够提升建筑设计工作的效率,为人民提供良好的工作服务,同时也能保证设计建筑物在保留美观性的基础上,提升建筑物的实用性。

2.2 基本特征

1 )集成化智慧城市概念的实际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在互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城市环境中所覆盖的内容将会由同一个母系统进行调动分配,虽然城市网络系统较为繁琐,但是城市网络系统的协调性极高。每一个子系统都对应了各自领域的数据信息,经由母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反馈之后,实现相关事件内容的有效处理,为此智慧城市具备集成化特征。2 )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就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智慧城市的主要运作方式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反馈。智慧城市主要利用传感器技术或是射频识别技术对智慧城市中的海量信息进行获取,经由终端处理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对智慧城市中存在的城市问题进行反馈分析。智慧城市管理的本质就是信息管理,因此智慧城市具备信息化特征[1]。3 )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如智能手机能够在数秒内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爆炸性新闻,国外发生的台风、地震、化工厂爆炸等事件,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人们就能经由智能手机了解事情发展脉络。智慧城市中应用的互联网技术能让每一位城市居民能够与他人产生互动交流,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智慧城市建设下全球化的信息交流共享思维,给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范畴,因此智慧城市具备全球化的特征。

3 城市智慧理念对于城市建筑设计的影响

3.1 推动传统建筑设计发展

将传统建筑设计与智慧城市理念有机结合,对促进传统建筑设计发展极为有利。在智慧城市理念的支持下,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建筑设计作品。新常态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与城市发展背道而驰,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实现智慧城市理念的有效渗透,不仅能够实现传统建筑设计的有效创新,还能基于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美观性以及实用性进行系统性分析,结合城市建设的整体化发展,制定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案,确保城市建设工作能够合理发展[2]。

3.2 扩大建筑设计交流渠道

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是需要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此建筑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先进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化学习,确保能够设计出适应城市建筑发展的设计方案。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为信息技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传递,为此建筑设计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交流学习。智慧城市理念能够拓宽城市设计的融合渠道,确保我国建筑城市设计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4 智慧城市建筑设计的必备条件

4.1 来自高新技术的支持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建筑物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人民的舒适性需求,满足人民对于建筑物功能性的要求。为此智慧城市建筑设计需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以人们实际需求为基础,借助高新技术为建筑物设计的合理性提供参考,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开展整体化分析,确保整个建筑物设计方案的合理性[3]。

4.2 来自设计人员的支持

建筑设计人员的个人观念以及设计理念对于建筑物最终设计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建筑设计环节中设计人员缺乏合理的设计理念,最终设计出的城市建筑将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城市建筑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为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智能城市理念进行合理化分析,对城市建筑设计的知识面进行扩展。此外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设计领域中的新型知识全面掌握,确保建筑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4.3 来自先进设计理念的支持

为了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发展,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实现对先进设计理念的全面掌握和灵活应用。国外城市建筑与我国的城市建筑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如欧美国家的城市建筑主要用料为加强舒适感的普通材料,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但欧美国家的城市用料并不适用于我国,这是由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不能照搬套用,但在进行城市设计过程中可结合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将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与中国建筑设计实况相结合,在提升设计建筑物整体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加强设计建筑物的适用性。

5 城市建筑设计中智慧城市理念的渗透路径

5.1 对建筑空间内部的安全性能进行优化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隐藏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断凸显。如城市建筑过程中应用的有毒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建设设备,不仅会给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同时也会给入住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同时建筑项目施工期间无可避免会应用到新型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存在无法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可能性,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安全。因此在开展智慧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增加建筑设计的安全性,确保人民工作生活的安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智慧城市安全建筑设计主要体现于建筑物的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空间。建筑物的外部构造主要为色彩与造型同时也包括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选择相适应的建筑设计材料,充分考虑楼与楼之间的距离,确保楼内的建筑空间阳光充足,让建筑物的入住居民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4]。

5.2 借助物联网技术加强建筑空间内部感应性能

物联网技术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极为重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突破智慧城市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如可利用Living3.0 展示智慧居住空间,在建筑物主人不在家的情况下,有客人拜访过程中,相关信息可直接传递至建筑物主人的手机上,若建筑物门口有摄像头,建筑物主人能够看到来访者的影像,利用通话功能与来访者进行通话。建筑物屋内的湿度以及温度能够借助感应器感知,窗帘的开启与关闭能够借助光照感应器,在建筑物的书房空间一旦有人入座时,在感应器的作用下台灯能够自动开启。为此智慧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促进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发展。

5.3 建筑设计作品需突出人文关怀理念

每一个设计出的建筑物都能够体现出建筑设计情感,因此建筑设计作品与建筑设计人员个人情感存在极大的关联性。建筑设计作品与建筑设计人员的文化素养、生活经验有着一定的联系,建筑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建筑设计人员的个人品味。部分建筑设计人员由于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因此在建筑作品设计过程中一味模仿他人的设计理念,因此设计出的建筑作品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新型高新技术,对各种类型高新技术进行灵活应用,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作品中的人情味。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实现设计风格的不断创新,在建筑设计路程中不断积累价值素材,在充分整合当地区域文化特征的前提下,让建筑物使用人员能够感受到区域特有的风土人情。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建筑作品设计过程中自主融合地域文化,实现建筑物情感特征的有效增加,通过赋予建筑物无声化的表达形式,继而激发使用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建筑物设计只有突出人文关怀理念,展现当地的区域文化特征,才能确保建筑设计作品满足建筑物使用者的内心需求。

6 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理念渗透进城市建筑设计之中,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高要求,为此在智慧城市建筑项目规划过程中,需要把控智慧城市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考虑高新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借助先进智能化技术以及现代化设计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苗延旭.探究智慧城市中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 (18 ):165-166.

[2]刘钊.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设计问题分析[J].智能城市,2020 ,6 (9 ):53-54.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4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有深远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中,政府在处理自身职责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上,有相对成熟的界限和准则。因此,总结这些国家产业集群的市场化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于我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产业集群长期市场化的良性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产业集群的理解误区

我国产业集群类型多样,涉及到的行业众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这其中,不乏一些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和有一定政府规划性质的,有未来前景的产业集群。但是,也存在非常多的产业集群是在政府未理解或者错误的理解了产业集群意义的情况下,违背了市场规律,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建立的所谓的产业集群。这些名义上的产业集群不仅没有取得很好的经济上的预期成效,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阻碍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因此,客观的认识对产业集群理解上的误区变得十分必要。

(一)把产业集聚视为产业集群

在许多英文文献中,产业集群往往被简单地定义为具有垂直和水平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支持机构的地理集聚。在这个概念中,对于产业集群最根本和初级的判断是地理上的集聚,产业集群一定具有地理上的集聚;另外,必须存在相互关系。于是,产业集群很容易被错误地理解为具有相互关系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更进一步,这种相互关系被泛化:享有同一个需求市场被理解为具有相互关系;享有同样的非专业技术劳动力被理解为具有相互关系;享有共同的水、电、道路等基础公共服务被理解为具有相互关系;甚至形成联盟谈判力量以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也被理解为具有相互关系。于是,大批打着产业集群旗号的产业区、高新区、工业区、开发区、经济技术区应运而生。

除了上述的产业集群的企业之间的关系被泛化得比较极端的例子以外,我国集群中普遍存在的是关系被简化的情况:区域内以横向一体化的分工方式为主的企业关系。在这种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通过相互配套形成的产业链条关系是有限的。他们在临近的区域内生产几近相同的产品,如果需求市场非常大,那么他们就相应地扩大生产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一旦需求萎缩,激烈的价格竞争将使企业面临生存威胁。这类型的集聚因为企业间信息流通快,产品差异化产生的可能性极低,技术创新被看成是一方投入、多方产出的不理智行为,存在很强的创新惰性。因此,这类型的企业集聚应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差,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面对具有相同技术能力的工人,一旦工资有任何形式的降低,劳动力就会向其他企业转移,不利于成本控制。

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来看,相互关系明确指生产组织上的垂直和水平的关系,也就是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是指在一个企业集群中聚集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之间不一定有产业分工联系,整个区域内都是生产或提供基本相同产品或服务。而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组织联系,是指在企业集群内形成了企业在上下游之间的基本链条关系,一个企业集群内虽然也是生产同一种产品,但每个企业只从事某一个产品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活动,或者说,一种产品分别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从获取原材料开始到产品加工组装、最终产品的分配和销售都是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的,而不是由一个企业内部组织完成的。从定义来看,只有同时具有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关系的地理集聚才能被称为产业集群。

我国也存在纵向一体化的专业化分工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在江浙和广东一些地区分布较多,意大利等国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集群也发展得比较成熟。在这样的产业集群通常存在一些大公司和为他们提供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了上下游纵向分工关系,彼此紧密合作。在这种纵向合作关系中,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输出创新信息和生产标准,中小企业将其逐步研发并应用到生产中,形成了良好的研发环境。

(二)把传统产业集群视为低技术产业集群

我国对于高新技术的提倡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当时,为了建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国务院于1991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发[1991]12号),授权原国家科委组织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并配套制定了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获得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地区开始争先恐后的脱掉传统产业集群的帽子,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他们认为凡是生产传统产品的就是低技术含量的;凡是和高新产业相关的,就是高技术含量的。于是,造成了很多地区摒弃了原有的优势传统产业,纷纷转投太阳能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完全没有基础和运营能力的行业,虽然得到了高新产业集群的称号,但是仍然在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完全违背了政策的初衷。

我国的很多产业集群用较低的生产技术来生产传统产品,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产品就是低技术产品,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方面仍然可以通过高技术创新来实现传统产品的高技术生产。但是,我国产业集群的生产以模仿为主,缺乏创新,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意大利的一些产业集群,虽然也生产传统产品,但区域内企业的柔性专业化程度高。区域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上世纪80 年代就开始推广CAD、CAM等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设计和控制产品的款式和大小,从而及时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这些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省了时间,降低了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集群整体的竞争力。

二、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时期的作用

正因为存在上述对于产业集群理解的误区,很多地方政府错误地建立了一些号称是产业集群的产业规划区;或者在产业集群的发展时期主观地、过度地对其进行了干预,忽视了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影响了产业集群之后的发展。因此,只有在明确了产业集群概念之后,才能分辨什么是良性发展的产业集群,才能有效借鉴产业集群市场化建设的国际经验,才能正确处理产业集群在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德国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时期的作用

德国政府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属于较强干预型的政府。这种特点体现在经济发展的诸多环节,当然也包括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方面。20世纪90年代起,德国政府实施了以BioRegio计划、InnoRegio计划和GA—networking计划为核心的三大集群政策。其中,BioRegio计划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建立集群的例子。

德国历来比较重视生物技术,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已经严重落后于英国和美国,为了实现生物技术产业的振兴,德国在1995年启动了BioRegio计划的实施方案。这个计划的研究和具体实施都非常具有科学性和可延续性。德国联邦政府对于17个参选的地区的方案通过9条指标进行评估,最终确定了4个培育目标。政府除了在前期通过评估促使集群的形成,后期对其进行资助以外,未在集群形成后做出任何干预集群发展的决策。

(二)意大利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时期的作用

意大利政府也会直接参与产业集群的创建、财政资助集群内应用性科研机构、信息中心的建立和发展等。但是仅限于成立初期,并且都是一些暂时性的政策。另外,意大利对于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都是通过国家法律加以确定。这些法律将扶持的目的、范围、方法手段、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运作方式都给与清晰的界定,并具有长期的政策持续性。

(三)小结

从产业集群形成时期的国际经验来看,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是不干预。如果确实需要政府干预的话,一般会对干预对象、干预程度、干预过程做出科学而系统的评估,甚至将其归纳成法律文本的形式,排除任何主观的外力对其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以便给予市场长期而稳定的预期。

三、政府在产业集群维系时期的作用

(一)意大利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时期的作用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以极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为显著特征。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从事梳理羊毛等传统初级产品生产的普拉托纺织产业集群的低附加值产品出现了市场需求萎缩。在这段时间里28%的工人失业,37%的工厂被迫关闭,产值下滑。意大利政府通过详细地分析,认为只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才能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解决集群面临的困境。具体到生产环节就是要增加终端产品的附加价值。于是,政府直接加大了对于终端产品生产设备的投入。由于初级市场的继续萎缩以及在终端产品生产设施上的提升,一批生产初级产品的企业被淘汰,从事终端产品生产的企业则在增加。集群产品的结构得到优化,相关的纺织机械产业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

(二)美国政府在产业集群维系时期的作用

美国政府一贯奉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坚持市场和价格将会对资源进行最有效配置的原则。在绝大多数的经济环节中,都很难看到政府的直接干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性因素。

在硅谷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合适的参与,尤其是在制定良好的规则、建立鼓励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体制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硅谷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是硅谷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保障。硅谷的高技术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研究型大学形成了一种紧密相连、共生共息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关系。斯坦福大学对硅谷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开创了三个组织以加强企业和大学之间的沟通:1、建立了斯坦福大学研究所(SRI),从事与国防相关的研究并帮助发展西海岸的公司;2、通过“荣誉合作项目”向当地的公司开放课堂,鼓励电子公司的工程师们直接参加研究生课程或通过特别的电视教育网络在公司的教室里学习斯坦福大学的课程;3、促进了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区的发展。除了斯坦福大学之外,硅谷地区还坐落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4所大学、9所专科学校以及33所技工学校。这些大学为硅谷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浪潮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三)小结

从产业集群维系时期的国际经验来看,谨慎且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的制度仍然是实现市场调节作用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产业集群的直接投资,更应该在符合集群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市场导向的作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进行干预的同时,要给结果一定的空间,允许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产生预期之外结果的可能性。

四、政策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经济中的作用,提高市场在集群发展中的配置效率,政府必须理清产业集群的概念,同时处理好集群培育和维系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

(一)政府干预要科学,让市场调节

无论是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期还是成熟时期,政府对其影响都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产业集群发展的框架之内,制定科学的、全面的干预指导细则。尤其是对于有财政支持诉求的产业集群,更要通过系统客观的指标进行评估和选择。充分实现对于产业集群干预的科学性,给市场充分的调节空间,最终让市场实现对产业集群的资源配置的协调功能。

(二)政府干预要适度,让市场选择

政府对于产业集群的指导和政策要适可而止,对于何时进行干预,干预的幅度和时间表应有比较详细的规则。对于产业集群以何技术从事何产业,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但最终产业和企业的存活与否应该让市场来选择。无论是产业集群,还是组成产业集群的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在利益的驱动下,会逐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王缉慈,谭文柱,林涛,梅丽霞. 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

[3]史永隽. 中国与意大利产业集群的差异比较分析[J]. 学术研究,2007(7)

[4]陈强,赵程程. 德国政府创新集群策动的演化路径研究及启示[J].德国研究,2011(3)

[5]徐萍平. 意大利中小企业聚集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 经济纵横,1999(2)

[6]张帏,郭鲁伟. 从硅谷的产业发展看创新和创业精神集成的重要性[J],中国软科学,2003(9)

[7]孙艳,张宇芳. 意大利与广东纺织产业集群不同年展衍化比较——以普拉托和西樵为例[J].特区经济,2010(1)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5

关键词:低碳社会;低碳经济;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68-03

1 前言

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进入新世纪之后,又成为全球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英国政府2003年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不仅着力于解决其国内的减排和替代转型问题,而且积极推动世界范围的低碳经济,从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政策法规建设到国民认知姿态等诸多方面,都处在领先位置。2010年1月,深圳市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签订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渐进常态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将深圳逐步建设成为全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典范。因此,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理念的最初倡导者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践行者,其创建低碳社会的经验对深圳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2 英国创建低碳社会的主要做法

2.1 明确目标

英国将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通过改变现行的高碳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获得更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和更高层次的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以及《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三个配套文件,就标志着英国不仅将低碳经济作为能源发展战略,更是全面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50年,英国将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C02的排放量也将消减80%(在1990年基础上),不仅要通过发展、应用和输出低碳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而且要在支持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方面成为世界的先导。为此,英国在其《低碳转型计划》中明确了从2010年到2020年英国低碳转型的路线图: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2008年的基础上削减18%,或者在1990年排放水平上降低33%;2010年,将制定2020到2050年间的英国低碳转型计划。

2.2 加强立法

为配合低碳经济战略,英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2002年颁布的相关建筑法规,规定了建筑行业能耗标准;2005年出台的《公路运输可再生燃料法》,要求交通燃料供应商必须出售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燃料。2008年颁布实施的《气候变化法》,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进行强制减排温室气体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气候变化法》确立了清晰、可计量的减排要求,明确了更切实可行的措施。按照该法律,英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

2.3 减排政策措施体系的构建

英国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体系,该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行政手段

在行政方面,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明确各行业的减排目标、任务和标准。自2003年开始,英国政府已开始要求电力行业供应商所提供的电力中,3%的电力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2010年要达到10.4%,2015年增加到15.4%。建筑行业则严格执行《欧盟建筑能耗标准体系》,通过执行这一标准,2006年全英国新建房屋的能耗较2002年前下降了40%。2005至2008年间,英国政府每年投入4.4亿英镑用于技术创新和旧房改造,以配合建筑标准的实施。

(2)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开征气候变化税、实施政策性补贴、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等。英国于2001年4月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climate Change Levy),征收对象包括使用能源的工业、商业和公共部门。主要是对电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固体燃料(如煤)等供应者,当他们向最终消费者供应能源时一次性征收销售税。如果企业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并完成规定的减排目标,则可减免80%的气候变化税。自气候变化税开征以来,迄今已取得减排6000万吨C02的效果。

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UK ETS)的国家,该交易体系已于2005年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近两年来,英国一直是欧盟成员国中碳交易的领头羊,伦敦已成为世界碳市场的中心,全球碳交易总额的80%在伦敦完成。

(3)技术措施

英国政府一直大力促进低碳商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希望以此降低能源替代的成本,并通过向全球提供技术转让和服务而获得经济社会效益。2001年,英国成立碳信托有限公司(carbonTrust),主要资金来源于气候变化税,收益循环投入。目前已累计投入3.8亿英镑,主要用于促进研究开发、加速技术商业化和投资孵化器三个方面。碳信托公司的宗旨是通过投资开发低碳技术、捕捉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向企业和公共部门提供专家咨询、资助和认证服务,协助完成减排目标,激发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最终帮助英国迈向低碳经济。该公司成立以来,已帮助众多英国公司累计减排1700万吨,节省能源支出超过10亿英镑。该公司2006年提出的PAS2050碳测量系统,日前已正式被英国标准协会推出,成为测量产品碳足迹的新标准,被认为是企业第一次有了强制性的、统一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测定标准。该标准将帮助企业了解自己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据此采取减少供应链中碳排放的针对性措施。

为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2002-2008年间,英国政府每年提供5亿英镑用于可再生能源及低碳排放技术的研发,表1总结了英国在这5年中投资的低碳技术项目。

根据计划,英国政府对再生能源项目的财政支持在2020年前将达到20亿英镑。

2.4 为重点行业制定节能降耗目标

英国政府对重点行业如能源领域、建筑、交通等的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潜力进行详细评估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节能降耗目标,然后将这一目标分解到各个行业部门。

能源领域是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6%。目前这一领域的减排重点主要包括:电力企业必须承担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义务;政府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研发的投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发展热电联产、微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能效。

到2020年,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35%,减少电力消耗8%-15%,减少天然气消耗13%。

建筑是英国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其C02排放量占总量的27%。为了降低新建建筑物的能耗,英国政府实施了严格的能耗标准体系,并与2007年4月颁布了《可持续住宅标准》,对住宅建设和设计提出了可持续性新规范。该标准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进行“绿色评级”,分A-G七个级别,A级为节能效果最优,G级为节能效果最差,并颁发响应的节能证书。政府还设立了“绿色住家服务中心”,免费为F级或G级住房的购买者提供改进房屋能源效率的相关措施。

其他行业如交通、农林业以及其他公共部门的主管部门同样制定了类似的行业减排政策和措施,并得到有效实施。

2.5 政府部门分工合作

英国环境、粮食与农业事务部(DEFRA)是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总体牵头部门,财政部、商业企业与监管改革部、交通部、社区与地方政府部、外交部、国际发展部等部门参与,分工合作,以行业执行的方式开展各项减排工作。表2为英国各政府部门在减排工作中的职责。

英国政府于2006年设立了气候变化办公室(Office of Climate Change,OCC),专司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执行和协调。

总体来看,英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互动体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创新和技术措施扩大就业,补偿转型替代的损失。在某种程度上,英国已突破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初瓶颈,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 对深圳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启示

3.1 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深圳市的长期发展战略

根据深圳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拥有的资源和技术基础,发展低碳经济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即使英国已经具备了坚实的资源和技术基础,其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并不冒进,提出的目标是“2050年基本实现低碳经济”,制订了详细的阶段性促进低碳转性的计划,到2020年也只是在某几个领域实现“低碳”。因此,深圳有必要制定长期的低碳发展战略,分阶段分步骤逐步进行,也必须要与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等统筹考虑,将低碳经济和温室气体相关内容纳入“十二五”规划。

3.2 开展相关试点,制定低碳经济政策

目前,深圳市南山中心区以及福田区均在开展低碳示社区建设示范项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进一步考虑在这些示范区进行低碳经济政策试点。一是制定低碳管理政策,例如开展低碳环评,选择示范片区内中的高碳排放支柱产业,将碳排放量作为环评评价指标,出台低碳环评实施细则和指南。二是制定低碳经济政策,对清洁生产、高效低能耗、生产环保低碳产品等的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绿色信贷及绿色保险等优惠政策,研究针对企业和公众环境的补贴政策。三是制定低碳资源性政策,如研究制定相关低碳产品标准,在示范片区的典型产品中开展低碳企业和产品认证、强化绿色采购制度等。

3.3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深圳市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尤以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突出。深圳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5225 MJ/m2,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060小时,具备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天然条件;在太阳能利用领域,深圳是世界太阳能发电产品的主要产业聚集地,拥有拓日、伽伟等产值过亿元的大型太阳能企业,美国杜邦公司在光明新区建立的太阳能光伏电薄膜生产基地,具有技术优势,这些都为深圳市的太阳能系统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风能利用领域,深圳风能蕴藏量丰富,拥有230公里的连绵海岸线,沿海一带及岛屿风速大,平均风速可媲美甚至高于全球最大风电国一德国的风速,有相当大的可开发利用价值。在海洋能利用领域,深圳是靠海城市,发展潮汐能、波浪能、海洋热能、海流能、海盐差能等的条件极为有利,目前全球沿海区域已利用的海洋能就达10亿千瓦以上,但深圳的利用情况基本为零。深圳市2020年要建成具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强市,因此,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

3.4 开展低碳经济相关宣传培训

低碳经济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所有国家力量推动。由于低碳经济是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公众不熟悉,急需组织低碳经济专题学习和开展相关科普工作。为此,应将低碳经济内容列入深圳市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开展针对企业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低碳技术及低碳企业的专门培训;利用现有环境宣传教育与气候变化宣传网络,开展针对公众的低碳经济教育宣传,将低碳生活、产品碳足迹等内容纳入其中;深入社区,开展针对性低碳经济教育和宣传。

4 结语

英国创建低碳社会、减排温室气体的模式较好的处理了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事实上,在1990-2002年期间,英国经济增长了36%,而温室气体降低了近15%,在这段时间里,碳排放强度也降低了35%。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都市,要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法制环境、公民意识等方面都已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优势,借鉴英国体坛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率先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HM Government A Strategy for Household Energy Management,March 2010,UK

[3]DEFRA Climate Change Levy,April 2001,UK

[4]HM Government,The UK Low Carbon Transition Plan NationalStrategy for Climate and Energy,2009,UK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6

一、大学精神的科学内涵

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伟大思想和崇高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成果和价值体系。

大学精神是道德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已对大学所体现的道德功能做了精辟的总结。

大学精神是学术精神。崇高的学术声望是知名大学的“通行证”。

大学精神是开放精神、时代精神。面对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的国际化等形势,要求大学必须敞开胸襟,用开放精神、世界眼光来开拓大学的未来。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不断地渗透到大学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文化载体中,它体现了大学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群体凝聚、社会辐射等功能,在大学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陶冶人文情怀。大学精神文化包含着大学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它包括高扬人的价值;重视终级追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持理性原则和主体意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人文因素。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师生“融知情意行于一体,集德识才学于一身”的科学与人文的交融。

2 培养创新人才。学校的精神文化自由、独立、科学、创新品格,以文化的方式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种熏陶的结果会在师生的价值观、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中反映出来,成为新型人才成长的文化养料。

3 积淀大学品位。大学品位是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大学精神文化品位的灵魂,是大学品位赖以生存的“养料”,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4 引领先进文化。大学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建构是一项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系统工程。大学精神的提升有助于大学培养优秀人才助于社会精神文化的繁荣、凝练和升华。

三、当前大学精神文化的现状

大学精神决定了大学教育活动中的人和大学教育的价值与品质。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有一些改变风尚的办法――这就是树立榜样。”而就是一个树立社会风尚的好地方,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就是给社会输入的新血液。如果血源都被污染了,那么整个社会的肌体就会腐烂。

1 办学利益高涨。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一大职能,但是大学不能跟着市场走,市场经济的过多介入,必然导致大学急功近利的倾向。大学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十年塑木,百年塑人。办学不能盲目追求“短、平、快”。

2 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精神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存在、发展的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人们经常用“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质”来评价当学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而在世俗文化的冲击下,学术腐败现象使大学陷入了诚信危机

3 办学标准同化。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这就注定大学精神具有浓厚的独特性,因此才能彰显出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而现今我国诸多高校的发展有趋同化的现象,没的大学精神为引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 校园文化俗气。在社会体制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古今、中外、主次文化的冲击下,没有大学精神的支撑和引领,快餐文化、速食主义、拜金享乐、唯西方为上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模式。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大学精神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神文化建设的指南。其基本内容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设,才能保证大学精神建设的正确方向。

1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指南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的立场、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大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始终高举的旗帜,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坚持用中国化的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引领新思潮。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和多元价值取向对青年学生的冲击和影响,要学习的理论,确立的科学信仰,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认识世界,从而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繁荣联系起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主题指南

社会共同理想体现出社会成员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共同追求,任何需要社会成员协调行动的重大实践,都需要有共同理想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任务之一,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是大学精神设的永恒主题。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使师生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生价值,感召广大师生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自觉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转化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3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指南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民族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主要传承者。当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碰撞,在大学中,对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认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主旋律和最强音。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通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努力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科学创新素质科学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与当代社会发展与时俱进,随时为大学精神文化输入新鲜的血液。

4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指南

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它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形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