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问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问题研究

民族问题研究范文1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民族问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民族地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

一、引言

“资源诅咒”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正式文献中是Auty(1993)在对矿产丰富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时所提出。对于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来说资源对于经济增长不见得全是有利的条件,相反可能是一种限制。这种观点给当时学术界对资源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的看法截然相反。之后的一些学者对于“资源诅咒”这一假说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开创性的验证,取得了丰富的实证结果同时总结了一些理论。

国内学术界对于“资源诅咒”这一命题的时间较晚,相关文献也只是最近的几年才开始陆续出现,我们国家对于这一命题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尤其对于民族地区的研究更少,并且研究的范围也比较有限。本文对我国尤其是对民族地区“资源诅咒”问题的存在性以及传导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验证“资源诅咒”

(一)省级层面的存在性检验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在中国“资源诅咒”问题在省级层面是是客观存在的。徐康宁,王剑(2006)以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后得出了在我国的省级层面“资源诅咒”这一假说同样成立,我国主要的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的丰裕的自然资源条件并没有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而成为了制约经济的增长的因素。胡援成,肖德勇(2007)以各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实证的验证了我国在省际层面具有“资源诅咒”的事实。张菲菲等(2007)选取了自然资源中的能源、矿产、水、耕地、森林等五种资源,对我国不同种类资源丰裕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资源诅咒”在中国内部区域仍然成立。韩亚芬等(2007)将我国各省区能源生产与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经济总量大、增长速度快的省区,能源的消耗量就较大,相反,如果能源的消耗量低;能源储量就丰富,生产量大的地区,往往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都较低的地区,出现了“富饶的贫穷”现象。段利民(2009)认为“资源诅咒”在我国省际层面存在,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那些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省份其经济增长往往相对缓慢,自然资源没有起到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特定地区存在性的检验

邵帅,齐中英(2008)选取了西部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的西部地区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得出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能源的开发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张千友,王兴华(2011)分析内蒙古、贵州、宁夏、新疆、云南、青海、广西等七个民族地区得出现阶段民族地区“资源诅咒”效应依然存在。周亚雄,王必达(2011)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特征,甘肃省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荷兰病”的困境。李昊邈(2008)证明了云南省矿产资源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许彦(2008)认为四川省虽然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当,资源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导致“自然资源的诅咒”。

(三)对“资源诅咒”存在性的质疑

不同于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方颖(2011)认为已有的文献中普遍将自然资源丰裕程度的度量指标度量为一个和GDP相关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值,导致自然资源丰裕程度错置的指标倾向于得出“资源诅咒”的结论。因此他提出人均概念用来衡量资源丰裕度,进而得出的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郑长德(2006)认为自然资源丰裕度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与经济增长率间的关系不显著,甚至可以说不具有统计意义。丁菊红、邓可斌(2007)认为“资源诅咒”的命题在我国并不明显,因此“资源诅咒”这一命题在我国是否成立仍需进一步研究。

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

(一)“荷兰病”效应

鲁金萍等(2009)选取贵州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作为实例,证实了该类地区产生了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现象,如工业产业结构日渐单一、采掘业的迅速发展削弱了制造业的发展、财政总支出中科学事业、科技项以及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递减等等“荷兰病”效应的典型体现,最终具有陷入“资源诅咒”困境的可能性。

(二)挤出效应

1.挤出教育投资

我国的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自然资源的开采需要较低的知识技能,资源丰裕地区在资源开采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而知识的收益相对较低,因此导致这些地区缺少对于教育投资的激励,大量具有较高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人才流失,人力资本缺乏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胡援成,肖德勇(2007)认为在诸多影响资源诅咒的影响因素中,人力资本的投入的影响相比于制度因素等其他因素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在我国的表现最为明显。李晋枝,赵晶(2013)指出民族地区对于教育的投资不足,从而阻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继而又影响了整个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民族问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大部分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思路比较明确,较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实现了顺利就业,但是必须看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往年未安置从业人员、下岗再就业工作人员的大量增加,给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经调查: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近三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65.62%。与普通毕业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笔者对内蒙古科技大学200名少数民族学生(以大学三年级学生为主)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显示:86.27%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感觉到就业压力大,就业目标不明确,竞争力差,没有自信,这主要是由于平时积累少,专业技能不过关造成的。68.40%认为平时独立性较强,小团体主义明显,尤其是与本民族学生抱团,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不多,造成在毕业时感觉表现力不强,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表现力。闲暇大部分时间以上网游戏,看电影等形式度过,没有很好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89.16%认为,学校的教育资源较少,课程设置不合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造成了部分学生过关大吉的心理,不愿进取,考试应付。74.10%担心不能适应其它地方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坚持选择回生源地进行工作,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范围小,无形中抢夺就业资源,增大就业难度。另外,调查显示79.26%学生表示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要求,64.0%认为实现理想职业的可能性不大。56%的人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资源有限,认为学校除了在就业信息栏公布用人单位信息外,应该做好多渠道就业指导,比如考取公务员、特岗、支援西部等就业手段,这部分人表示对国家的很多相关政策不是很了解,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

以上就是针对200名大三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的主要数据报告,通过这一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关注,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群力群策,既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又体现民族团结的意义,那么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哪些?笔者试着做以分析,力求找到解决途径。

原因探析

1、社会历史原因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疆地区,环境恶劣,与中原地区,

交通不便,信息传达不畅,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进入高校后,与汉族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距,容易形成不良心理情绪,进而不能很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毕业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积累。

由于学生步入大学年龄大约在十八九岁,正值后青春期阶段,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常常表现出敏感、自尊极强、希望自我强大等等心理特征,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是生活方式的明显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格上更具有独立性,不愿意屈从外界的法规原则,形成不愿意依从外界的观念,容易形成对本民族强烈的认同感,随之而来的是对其他民族的排斥与敌意。

2、学校原因

在高等学校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很多学校的教学资源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少数民族学生本身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基础薄弱,虽然很多高校看到这一问题,设置了民族预科班,让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正式的四年编制大学生活前,有一年的时间进行专业预热,熟悉环境,但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很多专业课流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紧跟学生思想动态,没有给学生切实的指导。

3、自身原因

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能确立明确的职业锚,职业锚的形成是日后学生进步的动力,明确的职业锚是择业的预想目标,没有良好的职业锚就不能形成健康的就业观念,不能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势必影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观念淡泊陈旧,对就业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毕业生对以后工作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待遇好,环境好,很多学生对就业认识不全面,认为只有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才算就业,很多民营企业则被认为是不稳固不可靠的单位,这也增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解决对策

造成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找到对策,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以及民族团结进步都具有深远意义,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找到几条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路径,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

1、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就业渠道以及就业方式上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进行倾斜,在少数民族地区鼓励企事业单位吸纳少数民族毕业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名额分配,比如在国家事业单位少数民族要占一定数量。在非少数民族地区,在同等学力、能力等条件下应该给予少数民族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优先录取等等。

2、高校从多角度出发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1)、合理专业设置,科学人才培养

学校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以及潜在市场的内在需求为依据,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结构调整,拓宽专业口径,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经济发展相协调。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进行专门的专业设置并自主进行考核,使他们能够对开设的课程以及技术充分理解掌握,娴熟用于生产,不可求大求全,一方面没有实际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掌握吃力,甚至出现跟不上课程,不能顺利毕业的现象。鼓励毕业生多种渠道就业,改变就业传统观念。

(2)、建立健全指导体系,实现对少数民族学生全方位关怀

学校要成立辅导机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初期,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目标,分析市场,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成立心理咨询室,培训真们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关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素质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社会竞争力。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强大起来,能够适应变化市场的需求。其次,进行了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一定要树立明确目标,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或为找工作增加社会实践发麻,或为继续深造进行理论学习,不断武装自己。

以上我们一调查报告为依据,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稳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王天玉.少数民族就业促进问题研究——兼议《就业促进法的实施》[J].社科纵横,2008,(6)

民族问题研究范文4

关键词: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39-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和户籍制度约束力逐渐减弱,中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就目前中国具体情况而言,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 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民族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量增加,造成的民族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不断的增加。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事实上生活在“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如: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一、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

解放岩乡位于湘西州东南方,与吉首、凤凰两县交界,系泸溪县最为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山区乡。全乡总人口15 000人,绝大部分为苗族。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该乡青、壮年大多长年在外打工,各村留守儿童的比例非常高。目前解放岩乡所辖学校13所,其中九年一贯制中心完小1所,联村片小12所。在校学生1 456人,其中留守儿童828人,所占学生比重高达56.9%,留守儿童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成绩较差。因为父母长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多是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由于监护人或者由于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或者由于要承担沉重的家庭内外事务,时间精力有限,基本上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任何监督、辅导的作用。在调查176份四年级留守儿童平时的数学作业本和测试试卷时,发现近18.5%的留守儿童连最基本的四则运算都不会,近34.3%的留守儿童理解能力达不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2.辍学率比较高。通过走访和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父母往往没有能力供他们上学读书,或者只能选择供一名基层较好、肯专心学习的孩子上学,其他的不是在家闲逛就是外出打工,以此来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农村地区还存在相当浓厚“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贫困家庭甚至只让男孩子上学,姐姐打工供弟弟上学和妹妹打工供哥哥上学现象比较普遍。此外,“读书无用论”也在农村很是盛行。

3.心理发展不健全。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再加上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从而导致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有较强的孤独感。笔者统计调查,45.5%的留守儿童心理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这极大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4.行为习惯较差。留守儿童多数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在隔代监护下,老人对孙辈的溺爱有加,往往重养轻教,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而父母由于愧疚心理也往往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也是重物质、轻精神,因而容易使留守儿童造成道德缺失,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 缺乏自控、不服管教、放任自流、我行我素; 不尊敬长辈、不诚实守信、狭隘自私;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上网成瘾; 有些孩子沾染上了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严重者甚至有违法乱纪行为。

5.安全隐患较多。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自制能力弱,缺乏一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患能力,同时监护也不到位,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溺水、车祸等意外伤亡事故以及拐卖、绑架、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二、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需求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是民族地区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建国以来,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农村经济的长期落后,使得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在现在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中,又有一部分劳动者远离故土,寻找就业的机会。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基础本身较其他地区而言就比较薄弱,教育基础也较其他地区而言也相应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虽然在城市工作,但收入不高,且居无定所,往往无力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高额费用,只好忍痛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成为留守儿童。

民族问题研究范文5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文化特征;发展策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大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形式,即西方发达国家依仗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进行文化入侵,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挑战。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将对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特征、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1、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1.1、地域性

地理环境历来是一个民族、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早期,人们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山东水系丰富,东绕渤海、黄海,泰山居鲁中,胶东是丘陵地带,不同的地域特点造就了各具特色胶东半岛文化、鲁中南文化和鲁西北文化,不同的文化有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烟台的螳螂拳、查拳、孙膑拳虽然其同为武术拳种,但其风格却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为秧歌,地域不同其特点也不同,如胶州秧歌和鲁西北秧歌之不同,就是明显例证。因此,山东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其地域性特征。

1.2、健身性与娱乐性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以认识到了人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喻中可看出古人对运动价值的认识。几乎每项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明显的强健身心的功能。娱乐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最大特点之一。我国的大多数体育项目多是载歌载舞,节奏明快,娱人娱己的体育活动,大多与节日文化密切相关,这些活动要么娱人,要么娱神,要么兼而有之,总之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1.3、传承性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他的传承性指经过不同时代仍然保留原有某些特质的属性。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通过语言、文字、图象等媒体在人们的意识领域和社会价值体系中传承的特性,但他主要是以身体为基本传承形式。特别是我国在前,人们生活自给自足,相对比较封闭,与外联系较少,未曾发生大的变异和更新,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在各自的区域内一代代传承,具有明显的传承性特征。

2、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1、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独特功能是其作为产业商品的最大优势。西方竞技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不断挑战人体的潜能,在运动成绩不断被刷新的同时,也走入了运动伤病、运动猝死种种问题的怪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对竞技体育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同时也开始把目光转向东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的氛围中孕育发展,种类繁多,但多追求生命的延续与长寿,中国传统的养生体育受儒、道、佛的文化哲学思想影响,形成了起独特的崇尚礼让、宽厚和平为价值取向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注重游戏、娱乐和技术,名次在其次。特别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脑力劳动逐渐增多,体力劳动减少,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人们更多的追求健康长寿,同时人们对体育文化内涵的追求也在增多,而民族传统体育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使这正是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所在。(2)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大省,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到2014年底,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9项。山东省的潍坊风筝和淄博蹴鞠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潍坊风筝、淄博蹴鞠、查拳冠县、梁山武术、莱阳螳螂拳被列入其中。在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更是有吴式太极拳、梅花拳、青岛孙膑拳、菏泽大洪拳、崂山道教武术、济南形意拳、青州花毽、临清潭腿等41项被列入其中。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3)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制定,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2、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的缺失。2014年初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1978-2013年,城市常住人口在激增的同时,城市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护与传承我国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孕育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是当前所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有很大部分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使农村失去了天然的继承者,而农村楼房的兴建改变了传统的居住方式,人们的交际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原本活跃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生存环境的改变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是一大挑战。(2)产业开发人才的缺失。传承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家族内传承;二是师徒传承。传承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延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或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濒临消亡而无法生存,或由于年龄老化无法继续现有技艺的承接。曾有老武术家感叹道,以前是徒弟求着师傅学,现代是师傅求着徒弟学,这也从侧面说明传统项目继承人的缺乏。从国家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看他们普遍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民族传统体育的鲜活传承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物质基础,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必要人力条件。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就有了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意义。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和经营人才应该是既具有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又是各项目的行家能手,他能把技术和市场结合起来,使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一般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市场意识较差。虽然我省也设立了很多的研究课题,但真正应用到产业开发的研究却较少。

3、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

3.1、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体育产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是1998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的我国第三产业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增长点。由于体育产业和经济、文化、艺术、旅游、饮食等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于是,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业等进行战略合作,广泛拓展体育旅游的经营领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独异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游客通过民族体育活动感受浓郁的地域风情,体验健身娱乐。这些活动不仅推广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而且促进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强体育部门的活力,甚至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树立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3.2、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战略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结合,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东省已经跨越为体育大省,无论在竞技体育还是全民健身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市市有品牌、县县有特色”的发展目标。然而从山东省的总体情况看,由于山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好多是存在于民间,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山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并没能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其产业链条也远未形成。其实,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市场很广阔,但是我们企业却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脉搏,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无法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3.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战略

人是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而言,所需要的人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维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技术发展的技术人才,它是一个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法定的传承人,他们主要起着传承各种技艺的使命,二是从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运动员,主要通过专业运动员的参赛,提高项目的运动水平,吸引更多人的参与热情。三是参与全民健身的普通群众,促进项目的普及。第二是懂经营、善管理的创新经营人才,他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4、完善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即政府运用政策、经济、法律等手段,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廓清道路,理顺关系,创造一个公平竞争良好有序的产业环境,使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能够依据市场规律健康发展。政府通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的一些盲目开发、不当竞争等问题,这些问题单靠市场调节是无法解决的。这就使的政府规制更加重要。文化产业的政府规制,主要指的是政府为保证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实施,运用行政手段对法规的运行过程施加影响的行为,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经济的干预。政府对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规制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制定有利的产业发展政策,如资源保护政策、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产业合理发展布局等。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协调产业开发,主要是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控制价格、进行补贴的渠道实现。三是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但是目前政府规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制度设计有明显漏洞、社会信用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市场秩序更加混乱,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政府规制、建立健全政府规章体系是培育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邹克扬.民族传统体育的十大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2008,28(4).

[2]赵文,胡小明.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0,21(5).

[3]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传承制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4]王延用,殷平.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民族问题研究范文6

[关键词]民族地区;英语;教学;问题

[作者简介]吕玮,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99-03

一、民族地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

(一)阅读、写作能力强。听说能力弱

在民族地区高职英语课堂训练、平时观察及测试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英语交际能力,这从毕业生很少从事外企外贸工作情况可以看出。然而,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相比却较强,在英语阅读、写作训练和考试中,逻辑推理和意义引申类题型正确率高,词和全文的组织也很少出现问题。以上情况概括来说,就是:(1)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较多进行学生词汇、语法及阅读训练;(2)大多民族地区英语普及率不高,而且推广较晚;(3)大多学生不太喜欢英语交流,而更多采用方言或者普通话;(4)学生主要采取看单词学英语,而不愿意听英语和讲英语学英语,缺乏语言交流;(5)传统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更多地注重“看”和“写”,而轻视“说”和“听”等技能的培育。

(二)抽象思维能力强,实践能力弱

在课堂训练中,被调查学生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抽象思维能力强,并受到学校、教师的好评。然而在教育实习中,却发现他们讲解环节薄弱,实践能力差,有待进一步开发关于语言运用的能力。笔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大多不同程度认可了语言运用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但英语实践能力与教学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实践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与运用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指语言体系和结构,要求语言必须在一定规则与形式下进行,运用能力即社会交往中语言运用的能力。英语实践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综合能力,学生不但要熟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还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与对象灵活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应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差异大,对学生英语学习影响较大

从人类文明发展来看,历史上的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四大源头,如今只有中国文化比较完整,并逐渐形成了东方文化,与后发展的古希腊文化演进而成的西方文化成为当今世界两大文化体系。中英文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语言,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既有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差异,有文化风俗和礼仪方式的差异,也有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还有等方面的差异。这在日常生海中表现很多,在英国,熟人见面往往是谈论天气的话题,而在我国,熟人见面主要讲些吃饭方面话题,比如“你吃了吗?”。而且,西方人不乐意陌生人提出年龄、个人收入等隐私问题,这被认为是很忌讳的。作为交际工具之一的语言,它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并且受到文化的制约。民族地区大学生长期生活在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氛围中,形成这一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如果他被送到另一种文化学习中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产生文化冲突。同时,民族地区的学生发音也是个难题。高职学生要学好英文,不可忽视其文化的差异性。

二、民族地区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

大多数教师偏重于学生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社会文化的导入。这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只注意英文与汉语的对应含义,语言的理解也受限于英语教学环境中的意义。如“blue”为蓝色,但不知此词在东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以及其表达意义与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同。“Blue”在汉语中表示颜色,而在西方文化中表示个人情绪“忧郁”。“dog”在中国被视为不好的人或不祥之兆,“丧家之犬”、“落水狗”等词语皆能反映出这个词在中国的社会文化意义。而在西方文化则代表忠诚,把其视之为人类的朋友。

2,教学条件

(1)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校舍面积普遍不足,教学设施、学生宿舍紧张。同时,一些新的建筑虽然体现了现代化的气派,但缺少原有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2)英语教学设备陈旧,设备配置水平落后,难以满足扩招后的英语教学需要,更无法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趋向。

(3)师资力量方面明显不足。首先,在学生数量大幅度提升的前提下,专任教师的相对数量相当滞后。其次,学科专业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英语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师资短缺,而且很多教师不愿意去教学。教师群体在学历、职称方面所占比例没有达到一定水准。

3,教学教材

对文化教学的内容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外语界关于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材虽然经过多次改版,而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有些教材即使更改较大,对教学目的与方法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关于文化背景知识解析较少,学生不知所措;即便是教师,在没有做充分准备的条件下,也很难讲解清楚课文。对此,笔者认为在教材编著上应该做到:给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关于西方文化的背景材料,为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奠定一些基础。

4,教学管理模式

科层制管理模式以学校领导为主体,以行政权力为特征,以“命令”为方式,从学校制度的讨论与制定到高校教学事务的管理,几乎为领导单方面的行为,未能很好的吸引或征求学生的意见。比如高校考勤,既不考虑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也不考虑教师知识结构状况,一律规定教师都必须给低年级学生授课,这种规定实际上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智力开发和知识更新,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依然停留在原有水平,不利于学校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1,强调教师的地位,忽视学生的存在

受长期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使教师只把学生作为知识接受或灌输的对象,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差异。学生习惯于只听教师讲课,依赖意识强烈,思维受制于教师,很少能去主动思考和积极发言。

2,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参与

教师还不能适应主体地位的转变,不能采取师生互动模式,虽然教学内容和形式比以往更丰富,但学生始终无法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的知识可由学生在课堂情境下主动学习而获得,但也不排除专业教师的传授。

3,忽视学生水平、能力的差异,英语整体水平不高

有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虽然采取了互动模式,但只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学生差异性,不能因材施教。有些学生语言基础不好,掌握词汇少及发音不准;有些学生缺乏语言交际能力,虽有良好的词汇语法知识,但

难于开口;有些不知道开启话题。

4,轻松、活泼、愉悦课堂氛围的缺乏

教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互动产生心理恐惧,学生不能踊跃发言,缺乏思想交锋,没有生机,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充分展开交流。同时,学生对课堂用英语进行交际产生排斥心理,将自己给封闭起来,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或简化交流内容。

5,知识交流实用性不强,社会化强度不大

高职英语教学注重人才市场对学生英语素质、英语人才数量的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工作和就业趋势来构建,同时教材也进行了实用性加工,如加强英语应用文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商务能力。

6,不能有效地设置教学情境

英语学习是积极主动和情境紧密联系的自主活动过程,情境的设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异常重要。情境的设置主要是通过设计出真实的具体的场合和情形,活化所教学的语言知识,当然,情境的设置必须遵循生动化、生活化和形象化等原则。

7,评价方式单一,过分依赖终结性评价

过分依赖终结性评价,尤其是在现行英语等级考试背景下,大多数教师甚至学校片面追求通过率,这样就导致学校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从而不利于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形成。

8,教育管理模式不利于教师主体意识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师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学校管理仅仅把教师当作知识的传授者,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承、结论的给予,要求教师一味按照已有的思维模式组织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方式方法呆板,简单划一,影响了教师英语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民族地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一)民族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编制

我国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英语教学仅仅从初中开始,高职学生突然面对三种不同语言系统(英语+汉语+土语),无法再跟上东部地区本科院校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英语教材。民族地区英语大纲的编制应该遵循阶段性、基础性、实用性、针对性等原则。在高职阅读课程中,内容多数结合商务和外事工作实际来设计和编排,交际能力培育内容贯串了教材始终。

(二)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

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包括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指学生对英语学习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外部动机指学习者受外部环境和英语氛围的支配。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学生得过且过、等级考试的传统观念,把英语的学习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增强语言交际及沟通能力与增强参与世界竞争实力等有效结合起来。

(三)适宜教材的选取

在高职阅读课程中,多数内容应该结合商务和外事工作实际来设计和编排,适当的文化内容贯串教材始终,英美文化因素渗透在其中各个环节,补充教材中文化注释的份量。同时,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领会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事件和典故的内在涵义,因为很多的习语、典故、神话故事来源于文学作品。

(四)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的有效整合

民族地区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中形成性占百分之四十,终结性占百分之六十比较适宜。原因有:高职以培养社会岗位、职业需求为目标,英语语言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并发展,形成性评价正是重视英语实践的评价体系;高职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高职目前实际情况不应该减少形成性评价的比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起步较晚,而由于社会对英语语言能力要求较高的原因,故在相当范围内,考试制度不会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改变,因而终结性评价还占有一定地位。

(五)制度与管理因素

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可以凝聚人心,提高教师对学校或对教学的忠诚度。因此,要留住人才,就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管理制度,促进传统控制观念向服务观念的转变。在管理行为上,要使教师工作导向和生活导向相结合,关心教师生活需要,避免命令式管理。同时,管理要民主化,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由此其忠诚度就会得到升华。

(六)文化因素语言教学中的导入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度引入文化教学,避免单纯的语言讲解,使两者融合,实现学生英语才能多方面的发展。在课堂中,文化背景内容可充分扩展,并利用多形式进行比较。尤其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来说,随着词汇量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应该开设一些西方文化的课程,扩展他们的视野,提高文化鉴赏力。同时,要鼓励学生中西文化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