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1

【关键词】自杀;原因;防范措施

一、精神病的种类和表现

(一)精神疾病的种类

精神疾病分为多种类型: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三种: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医学药物中毒等)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

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8.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9.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0.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

11.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

12.性心理障碍:指两在心理上偏离正常而导致活动行为上的异常。

13.精神发育迟滞:童年起即表现为全面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现

1.性格改变:性格变得与平时不一样了。

2.行为异常:行为作派变化明显或者变得让人不可理解了。

3.语言异常:说话的方式方法变得不正常了。

总之,如果一个人现在与过去相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与其他人相比,明显与众不同,那他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

二、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原因

(一)自杀与精神障碍

1.情感障碍:65%以上的自杀患者有情感障碍(主要为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自杀病因。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自杀率约为5% ~10%。有研究提示自杀与精神病人的自知力有关,即认识到疾病性质,担心今后精神分裂症复发而自杀。

3.酒精中毒与药物滥用:酒精中毒自杀最危险的年龄为40-50岁,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自杀者多在年龄40岁以下,尤以30岁以下最常见。

4.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的住院病人自杀率增高,主要是因为病人有惊恐发作。可能由于受过心理打击,当记忆重现在脑海时,就会造成心理的巨大压力,打击再此重现,于是选择自杀。

(二)精神病人的自杀与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病人由于长期疾病的原因,社会功能受损,许多病人存在人格缺损,不完整,并对社会、家庭均构成一定的危害,很难取得社会的理解与同情,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精神病人所面临的社会心理压力就更大,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矛盾的压力,亲人的拒绝,社会的冷落,面临着经济问题,他们期待着与其他人平等的权利,期待着社会的理解与接纳,由于这些社会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精神病人自杀危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精神病患者自杀的手段

(一)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方法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或镇静安眠药或农药;2、自缢(上吊);3、触电;4、用尖锐物品自身伤害;5、撞头;6、溺水;7、跳楼;8、其他自杀方式。

(二)精神病人的自杀工具

精神病人精神失常,随时都可能发病,严重者随时可能做出一些预想不到的害人害己的事情。身边的物品随时都可能成为精神病人的作案和自杀的工具,如水果刀、棍子、锤子、斧头、电插头、绳子、电线等等。因此对日常不起眼的用品,严加看管。

四、精神病人自杀的防范措施

(一)非住院精神病人的防范措施

对有自杀企图的精神病人,家属要保证在24小时内不离人的照顾,要密切关注精神病人的一言一行,多与病人谈心,询问要自杀的原因及方法,好多时候精神病人的自杀主要来自于犯病、他人的歧视,因此作为精神病人的家属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早送病人住院治疗,只有住院治疗,才能进一步遏制住病人病情地发展,使其尽早康复。

(二)住院精神病人的防范及护理措施

1.严格监测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及时给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产生自杀行为的先兆,及早干预,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控制病情。

2.做好心理护理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主动接触,态度和蔼,加强与患者内心世界的交流,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宣泄,缓解消极的情绪,淡化自杀意念。

3.对有自杀意图者的护理

应床头交接班,将病人放在重点病房,专人护理,形影不离,不让患者单独活动,可让家属陪伴。

4.加强服药监护

每次发药时,应要求患者当场服下并仔细检查口腔,确实咽下方可离开,严防藏药或蓄积后一次性吞服。

5.加强保护性医疗制度

不向外人泄露患者的病情,尊重患者的人格,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给予满足,家属探视时不给患者带任何危险物品,并对物品进行认真检查,不得疏漏。

6.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病人的床铺、室内物品,加强环境的安全检查。

7.做好恢复期的防范工作

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自杀行为发生在恢复期,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加强自知力教育,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病情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疏导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参加各种康复活动,培养生活的情趣,以减少自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明圆:精神科手册,[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由版杆1999.311.

[2]周晓航等:浅谈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相关因素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04,7(5).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2

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精神病患者恢复期患者的心理重建,减少焦虑状态,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病恢复期焦虑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26-02

虽然药物能改善和控制精神病湿性症状,但仍残留有精神症状,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不仅要注重提高治疗效果,更要重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的舒适性。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恢复期后,精神症状得到基本控制,重入社会难以适应角色转换,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1]。因此,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对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对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的标准;②年龄16~6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文化程度初中以上;④入院前心电图在正常范围;⑤既往无心血管病史;⑥精神症状已缓解。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及内、外科合并症,;③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④合并酒精及药物依赖;⑤对语言文字理解和沟通困难者;⑥脑部肿瘤,有意识障碍。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6~63岁,平均41.5±6.3岁,病程2~13年,平均7.5±3.5年。将该组患者分为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支持。护士应使自己从语言、表情、动作到专业技术水平都给患者可信赖和亲切的感觉。尽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注意倾听患者的感受,表达适度的理解和同情,发挥倾听者的作用,在言行上、感情上认可患者的主诉。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启发、安慰、鼓励、诱导、保证、暗示、督促等方法[2]。帮助患者建立合理而规律的生活制度,为出院后的社会功能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1.2.2松弛疗法。教会患者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在心情较为烦躁、抑郁时可自行进行训练。具体方法为:吸气时10s先将身上的肌肉群紧张起来,吐气时缓缓放松,放松部位从双手开始,依次双脚、下肢、头部、最后是躯体。借此可感受到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反复8~10次,使患者充分达到精神的放松状态。期间还也可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作为干预材料。

1.2.3非语言沟通的运用。通过眼神、表情、适当的触摸和手势的运用,让患者感受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表现的有条不紊、淡定、从容,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保持平和冷静、态度温顺,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以减少患者的疑虑、误会。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情况和社会功能情况。其中焦虑: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该量表均20个条目。轻度焦虑:SAS评分50~59分为,中度焦虑:SAS评分60~69分,重度焦虑:SAS评分≥7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越焦虑。社会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价。该量表包括生活需督促、孤僻退缩、对周围活动无兴趣和对他人态度四个方面。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48.54±8.79,对照组为57.87±8.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于兴奋、幻觉、抑郁、妄想等精神症状,常见于青壮年,具有迁延性、易复发、高致残性疾病等特点。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给患病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精神病患者计入恢复期后,心理活动更为复杂多变,一方面他们得益于疾病的治愈,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很多顾虑,担心在社会中收到其实,与人交际也较为敏感、多疑。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护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心理护理着眼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以人为本,通过采用特殊的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相关的负性心理,缓解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本研究对精神病恢复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措施有心理支持、非语言沟通和松弛疗法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3

关键词:精神病人;康复期;失眠;护理

失眠是指从睡眠开始的入睡障碍和睡眠的维持障碍。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清晨觉醒过早,睡眠时间短,睡眠中断,白昼睡眠过多(1)。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康复。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精神病人急性症状控制后,他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自卑感、行为退缩、残留症状、受到社会歧视、精神压力非常大,容易导致失眠(2)。遂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82例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类型,失眠的相关因素,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探索失眠发生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康复期失眠病人。将精神症状控制,病精好转后仍有失眠者82例。男38例,女44例,平均年龄35.62±12.81,文化小学18例,初中36例,高中(中专)19例,大专以上9例。职业农民48例,工人4例,教师11例,学生2例,干部2例,自由职业4例,无业11例。平均病程4.82±3.36年,疾病诊断按CCMD—Ⅲ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43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8例,癔症9例,脑类所致精神障碍2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并通过对20例病人预调查后进行修改,成为正式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1)一般资料。(2)康复期精神病人的睡眠状况,重点是失眠的类型及影响睡眠的因素。

2 结果

2.1 失眠类型

2.1.1 入睡困难

82例失眠者中有42例,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所用时间超过1小时,占51.22%。

2.1.2 早醒

36例病人早晨觉醒比正常时提前2小时以上,醒后即不能再入睡占43.90%。

2.1.3 不能熟睡

有34例病人陈述有轻微的响声刺激便会醒来,一夜睡眠中醒来达2次以上,占41.46%。

2.1.4 睡眠时间缩短

虽然有充裕的时间,但一夜合计睡眠少于5小时有32例,占39.02%。

2.2 影响因素

影响睡眠的因素及排列顺序见表1。

3 康复期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

3.1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入睡困难是康复期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类型,就失眠分类而言,本组42例有入睡困难,超过一半以上,精神病人面对疾病的折磨,环境的变化出现入睡困难,针对这一点,我们首先努力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和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睡前通风、控制室内温、湿度,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人床铺及设施整齐、干净,根据季节变化更换被褥。将兴奋躁动病人与恢复期病人分开,避免影响睡眠。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题下,尽量满足个人生活方式,尊重病人生活习惯,其次指导病人讲究睡眠卫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指导病人采取一些放松的措施、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通过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他们睡眠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3.2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患精神病后造成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和经济负担加重,特别是那些病发时对家庭带来极大伤害的病人家属,对病人有显著的排斥,因此有时病人正常的需求都被家属拒绝,甚至还有恶语中伤。针对这些情况,当病人恢复自知力后及时辅以家庭干预,精神科工作人员要及时将疾病的有关常识向家属讲清楚,以求家属的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属要正确对待病人,善于化解矛盾,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住院经费问题是许多病人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提示我们应站在病人角度合理安排其住院费用,让他们少一分担心,多一点放心。我院院领导非常重视病人住院费用问题。为提高病人的报销比处四处奔走,报销比例达70—75%。提供民政救助,困难患者有村上证明医院减免10%的住院费用,特别困难者还增加减免比例,这样可以尽量减轻经费问题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安心入睡。

3.3 采取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最大难题,在于社会功能的恢复,我国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相对滞后,精神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甚至还受到不公正的歧视,致使许多病人无法触入社会生活,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到致失眠,我院通过保山日报科普栏目、保山广播电台、168心理咨询电话、墙报、黑板报、节假日到市区街道,向社会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阶层不懈地宣传精神病防冶康复的重要性、消除偏见、关心精神病人,呼吁政府利用引导社会福利企业为精神病人提供尽可能多的职业康复机会,呼吁全社会理解尊重精神病人,使他们感到自己仍是社会的一员,从心理上走出疾病阴影,恢复健康心态,从而安心入睡。

3.4 健康教育的开展

为清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及时了解病人睡眠情况及主观感觉,帮助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3)。我们结合整体护理工作,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讲解失眠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以及精神因素不良生活作息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使其正确认识疾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冶疗,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恢复正常睡眠。

4 讨论

精神病人病情缓解,自知力恢复后,大多不安心住院,同时又恐惧出院后受到歧视,有明显的无助和自卑,对前途丧失信心,并在以往冶疗过程中经过无数次失败,他们自感达不到亲朋、社会或自己的期望,心理经常伴有挫折感,个别病人对发病时的行为表现自责自罪,环境的改变,药物副反应都能使病人烦躁不安,因此出现失眠。为寻求较好的护理方法,我们对康复期失眠精神病人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住院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与患者家庭、社会、医疗机构等因素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因此,第一要加强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认真落实医疗安全的各项措施,提高医护质量,在精神病人住院冶疗的全过程中都应密切观察,特别是对那些住院时间长,不安心住院,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家属探视后,情绪发生变化的病人,应进行重点监护,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在医疗制度,病房管理,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第二、做好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全社会都应认识和尊重精神病人,努力协调好医、患、患者家属及社会四者之间的关系,对精神病人发病时病态的行为,要用医学的观点向家属解释,以求得家属对患者某些行为的谅解,积极配合治疗。第三、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支持,努力呼吁政府对精神卫生各项工作的重视,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精神病人住院环境,以利患者在治疗和恢复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失眼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的体力,精力及机体的康复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82例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情况调查分析,使我们对本专科患者的失眠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康复期精神病人失眠患者应仔细分析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失眠患者的护理。

参考文献

[1]何晓明,李文涛,刘晶,等。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47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4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1]。

1.2产后心情低落

发生率为30~75%,是最常见的产后情感障碍、心境失调。产后出现症状,数日内缓解。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情起伏不定、易激惹、流泪、睡眠障碍、焦虑和食欲减退。产后心情低落是短时间内轻度的功能失调,大多数产妇会自行缓解,不需治疗,约20%的产后心情低落可发展为产后抑郁[2]。

1.3产后精神病

不常见,发生率(1~2)/100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后情感疾患,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典型的抑郁发作或心境高涨、行为混乱、妄想和幻觉。此类型发作迅速,可在产后48~72小时内出现,多数症状在产后2周内出现[2]。

1.4产后抑郁

此类型情感障碍处于产后心情低落与产后精神病之间,是一种非精神病性抑郁症状,多发生于产后四周内,主要表现以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2]。

2 界定循证问题

需要循证的问题有:①如何预防产后情感障碍的发生?②如何识别和确定产妇出现的症状?③对产妇产后情感障碍的处理策略包括什么?④应对产妇的配偶及家庭成员提供怎样的健康教育?⑤为伴有情感障碍的产妇提供照顾时,对护理人员和医疗机构有何要求?

3基于循证的相关因素分析

3.1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精神病史者,尤其是有家族抑郁症史的产妇,产后情感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的发生率较无家族史的产妇高。说明家族遗传是产妇发生情感障碍的一个较大危险因素[3]。

(2)产时因素:一些研究表明,有剖宫产、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自然分娩时产程延长、疼痛异常、难产、对分娩有恐惧心理及分娩过程中的紧张情绪等情况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情感障碍[4]。

(3)躯体疾病状态:有研究显示,孕产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路感染、乙肝等,这类孕妇常背负很大的压力,产后因为担心胎儿健康常常情绪低落,易发生产后情感障碍[5]。

(4)内分泌因素:有资料研究表明,产后情感障碍中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密切相关,产后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变化与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Beck抑郁量表( BD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6]。

3.2社会心理因素

(1)产妇人格特征:产妇的个性特征是引发产妇产后情感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后情感障碍多发生于内向性格、敏感性格及神经质型的产妇,一般情况下,这类产妇往往缺乏自信与安全感、情绪起伏不定、易紧张焦虑、自卑等出现多种负性情绪[2]。

(2)产妇职业及文化程度:一些研究表明,文化程度高的产妇往往思虑较多问题,要求一般较高,背负的精神及社会压力较大,易发生产后情感障碍。因为文化程度高的产妇一般年纪较大,对妊娠及分娩的考虑较多[7]。Emma[8] 等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 产妇文化程度与产后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的发生无关。目前研究结果不一致, 在文化程度对产后情感障碍的关系上,还需进一步探讨。某些研究显示,干部、知识分子职业较其他职业产妇更易出现产后情感障碍,与生活节奏快、责任大关系较密切[9]。

(3)生活事件:研究表明,易使产妇发生产后情感障碍的不良生活时间包括:新生儿性别(生女婴被忽略)、职业、居住环境不良、经济条件拮据、早产儿或带有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家庭矛盾、夫妻不和、畸形儿等[10]。这些不良生活事件易诱发产妇发生产后情感障碍。

(4)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因素是影响产妇发生产后情感障碍的外在重要因素,社会支持一般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而社会支持的缺乏会显著增加产后情感障碍的发生,通常社会支持缺乏主要表现在:缺乏家庭支持(尤其是配偶的情感支持)、缺乏知心朋友、缺少可以交换意见的对象、感到社交孤立。研究表明,来自丈夫及亲友的有效情感支持能增加产妇的耐受、应对及解决负性情绪的能力,而丈夫则是最有力的社会支持,婚姻满意度低下、家庭纠纷较多的产妇产后较易发生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症[11]。

综上所述,产后情感障碍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根据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和预测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得出,产后情感障碍较强的预测因子分别为产前焦虑情绪、个人和家庭抑郁史、不良生活事件和缺乏社会支持[2]。

4 循证实践

4.1检索循证资源

通过前期的循证问题,查找经过循证后形成的证据,检索循证资源。途径包括: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实践中心数据库、循证护理杂志(Evidence Based Nursing)等。处理产后情感障碍的干预措施主要来源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最佳护理实践指南》中的“产后抑郁的干预” [2]。证据分级系统为(RNAO,2005)。

4.2基于循证实践的处理措施

4.2.1产后情感障碍的预防

研究表明,对较易发生产后情感障碍的产妇进行产前干预未能有效预防产后情感障碍,尤其是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在Cochrane综述中查询到,给与孕产妇产前到产后一个持续过程的干预措施在降低产后情感障碍,尤其产后抑郁症中没有明显的效果(Ⅰа级证据)[12]。

医护人员给予产妇产后有效地家庭访视可预防产妇情感障碍的发生,访视期间,医护人员可以与产妇家庭建立良好的信任,提妇产褥期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小儿喂养的指导,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给与婴儿预防保健[2]。资料表明,医护专业人员提供的产后支持可以有效预防产后情感障碍的发生,而非专业人员的产后家庭访视支持无预防效果(Ⅰа级证据)[13]。

4.2.2识别和确定产后情感障碍

主要是识别和确定产后抑郁症状。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产后妇女的自陈测量工具是已被临床诊断证实的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采用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可以较快识别产后妇女情感障碍症状,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程度的加重(Ⅲ级证据)。

资料表明,可用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 在产后一年内的任何时间进行抑郁症状的识别及重复测定(Ⅲ级证据)[2]。

研究显示,产妇独自完成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较之有家属或其他人员在场的产妇准确率更高,因此鼓励产妇独自填写抑郁量表(Ⅲ级证据)[2]。

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运用时并非十全十美,结果有时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研究表明,确诊产妇产后抑郁症状要通过产后抑郁量表( EPDS)要与临床判断相结合,不能作为诊断性测量(Ⅲ级证据)[2]。

4.2.3产后情感障碍的处理

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孩子、兄弟姐妹、旁系亲属等)支持首先可以及早识别产妇产后的情感障碍及一些负性情绪,缓解产妇的应激性压力,其次也改善家庭成员的精神状况,有研究表明,情感障碍产妇的配偶也可能存在情感障碍症状(Ⅰb级证据)[2,14]。在Cochrane综述中查询到,产妇照护者和(或)医护人员的支持能有效减轻产妇情感障碍症状。

产妇社会支持的缺乏会显著增加产后情感障碍的发生,为缓解产后抑郁症状,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系统指导情感障碍产妇的应对负性情绪,提供健康教育。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中一种特殊群体类型,即同伴支持(产妇对产妇,母亲对母亲)在减轻产妇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状中有明显的效果。医护人员可组织建立同伴团体,开展活动,让产妇根据自身的情况参与利用此类资源,对存在情感障碍的产妇提供心理支持(Ⅱb级证据)[15]。

资料表明,产妇可以积极参与自我照顾活动,与医护人员一起对抗、治疗产后情感障碍(Ⅳ级证据)。自我照顾活动通常包含饮食、睡眠、运动等,可以有效促进健康。作为医护人员,可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并通过班杜拉自我效能管理、动机教育支持产妇的自我照顾活动[15]。

产妇情感障碍较严重的是产后抑郁症和产后精神病这两种类型。针对产后抑郁症,心理治疗与咨询是一种有效的手段。Cochrane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针对产后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IPT)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治疗手段,可显著减轻产妇抑郁症状[16]。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以及心理咨询也可缓解产妇抑郁症状,效果依个体情况而定[17]。其次非特异性心理咨询(non-directive counseling)是研究中最为提倡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意向性倾听等,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中度情感障碍产妇的康复率,而对于严重产后精神病及抑郁症者效果不好,所以将重症者转诊进一步医疗评估和处理(Ⅰb级证据)[15]。

重度抑郁症或者情感障碍中最严重的产后精神病需借助精神科药物治疗。但目前研究关于药物方面的内容较少,其次无法确定药物剂量对婴儿的影响。研究方法的不便,母乳中的药物浓度及对婴儿的影响也需要论证(Ⅳ级证据)[2]。

4.2.4强化专科护理教育和培训

此项主要针对为产妇提供护理的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护士对产妇产后情感障碍的护理能力提升可以为产妇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及帮助(Ⅲ级证据)[15]。

4.2.5加强医疗机构和政策的支持

医疗部门应建立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和方案用来指导实践,以确保产后情感障碍妇女能够得到有效的干预和处理(Ⅲ级证据)[15]。医疗机构也可以提后情感障碍妇女护理的基础和教育(Ⅳ级证据)[15]。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5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恢复期;心理社会干预

精神病是由于丘脑、大能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引起,而其大脑功能紊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失去平衡所导致。进而引发睡眠障碍,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包括情绪失调、焦虑障碍、滥用药物及精神错乱,如精神分裂症等[1]。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调查结果表明[2],处于康复期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为忧虑、自卑和多疑。因此,探讨精神病恢复期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作为精神康复的有效手段,目前倍受人们的关注[3-5]加强心理社会干预,对解除其心理障碍,进一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经过治疗,临床疗效达痊愈或显著进步,在继续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社会干预,出院后随访,为心理社会干预组。随机抽取60例未实施心理社会干预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1.2 精神病的诊断的症状标准。

1.3 干预措施

1.3.1 加强心理支持和鼓励 护理人员在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时要尊重患者,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给予恰当的称呼。用实际病例鼓励患者,向他们说明精神病经过系统治疗和自身心理调节后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们的长处,克服自身心理。结合工娱疗法、音乐疗法及其他一些娱乐活动,使患者建立起积极、阳光的心态,让他们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3.2 进行心理诱导 对于心理上有羞耻感的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发病时的病态行为,主动热情地安慰和鼓励他们,给患者以一种亲切感,清除其心理上存在的羞耻感。使他们认识到病情康复以后仍能就业、恋爱,发挥自己的才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向患者及家人宣传精神医学常识,如常见症状、维持用药的必要性,如何识别药物副作用及处理,为防止病情复发打下基础。

2 结 果

经过心理干预后的患者,其心理障碍的存在率比未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明显降低,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对于精神病的病因尚未阐明,起病与病前个性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会遗留缺损的症状,部分患者以衰退而转归,只有少数患者能完全缓解[6]。尽管其主要的精神症状已消失或部分消失,但仍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社会干预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消除其消极悲观情绪和各种心理顾虑,改善其不健全的人格及残留症状,帮助患者重建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健康心态,疾病的认识,使病人更容易接受治疗,能更好的适应病后的环境,培养病人与他人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及工作技能(职业能力)提高患者对减少对病情复发的担心与忧虑,达到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薇,付文霞.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工娱治疗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2] 李兆秀,王宗兰,张守菊,李梅.精神科暴力行为与护理干预[J].护理管理杂志,2005,07.

[3] 丁宁,李玉琴.超市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

[4] 李萍,刘艳星,志萍.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07.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6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心身医学研究的进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根据笔者多年来精神科临床护理的工作经验,认为开展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研究,加强其心理护理,是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促进其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老年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精神卫生事业虽然有了很大和发展,但目前社会上对患有精神疾病的这种特殊群体仍存在世俗偏见和岐视,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更为突出。在对住院精神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也常常忽视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其原因,一是老年患者多数是独处一处,不打不闹,引不起护士的注意,二是对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重视心理护理,三是虽已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但由于护理心理学知识掌握的不够,影响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所谓心理护理的意义在于它将心理学与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运用于护理实践,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将老年患者在生理、病理、心理等方面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测来安排护理工作。它指导护士在了解老年患者疾病的同时,还应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点、社会环境等与疾病的内在联系,以便主动地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规律。也就是说,老年患者从护士那里获得的不只是简单的打针服药,还应获得更多的是同情、温暖、鼓舞和信心。因此,搞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先决条件

精神科护士除应具备各科护士素质外,还应具备特有的素质。

2.1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作为自己的神圣天职 由于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需要的是特殊服务,所以护士本身更应有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精神。当患者受病理心理的影响而产生异常行为和不协调的人际关系时,常表现为自伤、伤人、逃跑、破坏、冲动等,但患者缺乏正常的内心体验,是因病态所至的不可抗拒的行为,护士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树立高度的同情心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视患者为亲人,帮助他们尽早从精神疾病的痛苦和绝望中解脱出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2.2 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精神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表现喜怒无常,有的兴奋躁动、手舞足蹈、行为怪异;有的则少言寡语、独居一处、不饮不食,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可以发生转化而出现预想不到的危险。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现象的变化,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在紧急状态下化险为夷的应激能力,以保证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另一方面要有忍者为贵的道德情操,在对待患者的病态反应时,护理人员应忍耐容忍,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保持冷静的头脑,以耐心、细致、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实践证明,对患者的病态行为产生对抗,可激起患者埋在心里的暴力,而反之可溶化患者心灵深处的激情,使事态向好的方面发展。

2.3 有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以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 护士接触的对象是具有各种不同经历、社会地位及文化素质的患者,因此,护士应涉猎广泛,掌握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要学会懂得他们的语言和不同的心理要求,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写诗作画、体育运动等等,以多种形式与他们交流使他们的休养生活丰富多彩,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3 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3.1 急性期 此期包括患者首次发病和复发再入院二种情况。老年精神病患者多因急性精神障碍或老年性痴呆在家中难以管理而住院或长期住院,由于环境和生活习惯改变,离开亲人,往往使患者感到陌生、恐惧、孤独,怀疑被家人抛弃,害怕死在医院。针对上述心理活动,护士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要面带微笑,以和蔼的态度热情接待,将老人安置在阳光充足、安静舒适、患者较少的房间,同时耐心向患者介绍疗区的基本情况,如餐厅、饮用水处、洗漱处、卫生间、同室病友以及经治医生、护士的姓名等,以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尽量使患者感到有人关心和照料,使患者心情舒畅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患者恐惧陌生和不安全等心理因素,对于有自杀、伤人、破坏、冲动的患者应注意掌握其病情变化,严密监护防止意外发生,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痴呆患者,要加强基础护理,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

3.2 缓解期 此期患者通过治疗后,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部分恢复,能基本回忆批判自己的疾病。正因如此,患者更是倍加思念亲人,不安心住院,急切想与家人团聚,个别患者对住院前的伤害亲人和危害社会的行为有后顾之忧,因而产生复杂矛盾的心理反应。此时护士必须熟悉每个患者的病情,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分析其心理状态,向患者疏导和解释,如某患者,入院前因嫉妒妄想将其爱人造成重伤,病情缓解后,非常懊悔,并担心爱人的生死存亡;某患者,入院前因病态心理所至非要买汽车,爱人及子女不同意,故大闹并提出要与爱人离婚,病情缓解后,担心家人能否接纳他,因此,整天少言寡语,情绪低落。此时护士通过心理护理,多次向患者解释,介绍其爱人目前身体情况良好,“对您没产生恶感,理解您是在病态支配下,故请放心。”但患者半信半疑,又经与家属联系,请家属亲自来院探望,经过面对面的交谈,解除的患者压抑在心头的忧虑。

3.3 康复期 当患者的病程进入康复期,自知力完全恢复,即将出院。在离院前,大多数患者心境较好,能顺从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但又有如下心理活动特点,应引起护士的注意。

3.3.1 担心疾病复发或病程迁延转为慢性。

3.3.2 出院后担心能否受到受到社会、邻里、子女的岐视。

3.3.3 忧虑和爱人及子女的感情问题。

3.3.4 多次复发再住院患者,对他的心理影响往往削弱了他战胜疾病的信心,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念头。

针对以上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主要是解决“担心”的问题。因此,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咨询工作,是此期心理护理的关键。首先要对患者做好出院前的心理指导,同时要做好患者家属及子女的健康宣教工作,如向家属及子女说明患者病情恢复的情况,出院后坚持服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对老人应如何关心体贴细致入微,要尊重老年患者的人格,避免冷言恶语和一些不良刺激,应根据病情适当的安排一些户外活动,要注意安全,保证睡眠等等,以确保治疗成果,减少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