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水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管理水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管理水平

科学管理水平范文1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又比较忽视的工作,安全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都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传统管理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管理是安全之基,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训练和科学知识造成的。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别说驾驭它,使用它,就是完好的装备,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聪明起来,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科学”,科学管理就是安全之源,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

二、传统安全管理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

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

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如故,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给下一次安全事故埋下了祸根。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安全工作难以落实。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采用科学管理方式

(一)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电视、录像、黑板报、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就从企业的最终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就可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政府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招投标受影响;2.一旦发生事故,牌子被砸,形象受损,市场减少;3.发生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设备损伤。因此,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博奕论来看,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和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三)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抓、层层管、层层分解,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制定、完善、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并使各种制度正规化、规范化以及有效运作。监督、检查、落实、整改工作,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集中体现“严、细、实”,杜绝走马观花现象。

(四)教育与培训。

要经常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广大员工熟悉和掌握许多安全知识,避免在工作中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整体安全素质,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五)措施要到位。

牢牢把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预防和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检查要做到:“定期查、不定期抽查和复查”相结合,并做到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改变原来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先控制”,达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的,把各种隐患和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六)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四、安全管理方式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单位内部,要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每一名员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员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要经常关心员工的思想状况,进行感情交流,代表员工利益,表达员工心声,使大家在思想上“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消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员工的抵触情绪,从而形成整体的安全意识,给安全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应当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安全宣传教育,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五、安全管理

(一)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二)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三)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各种安全监控,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使用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四)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

科学管理水平范文2

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内涵深刻、境界高远的管理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在管理工作中处处体现这一理念。学员队管理的核心是学员,工作的重心是育人,管理的过程就是全面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激励和满足学员健康积极向上的追求,发挥其内在潜能,最终目的是为了学员的全面发展。在管理中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理念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不但不能正规各项管理秩序,实施科学管理,反而会造成各种秩序的混乱。

一、避免产生“四种误读”

(一)把以人为本异化为“以个人为中心”为本。以人为本理念中所指的“人”是具有丰富内容和多重规定性概念的人。就学员队来说,既是学员的个体,又是学员的群体,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实施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调动大多数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绝非仅仅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那种认为“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就是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了的狭隘想法,没有认识到个人所需要的尊重和自由是建立在维护学员队整体利益基础之上的。那种在管理工作中过度强调满足个人需求是对以人为本精神实质的曲解,会导致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相抵触,与单位的长远发展是相违背的。

(二)把以人为本异化为“以满足人情需要”为本。在学员队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从关注其整体发展出发,尊重每一位学员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把以人为本理念理解为毫无原则的“以人情”为本,就是背离了以人为本精神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就会陷入那种只看人情而忽略规章制度的混乱状态,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给学员队各项建设带来很多危害,直接导致许多问题和矛盾的出现,进而引发多种安全问题的发生。这样的以人为本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是在管理工作中必须杜绝的。

(三)把以人为本异化为“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在管理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在坚持条令条例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所实施的科学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管理正规化的一种体现,是解决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矛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开展的所有管理工作都与现行各种规章制度“不相悖”,反而是为了在管理中更好的坚持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果把以人为本理解为在管理工作中毫无原则的“以满足人在突破各项规章制度之外的需要”为本,为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惜损害集体利益,会直接造成管理中的各种混乱现象的出现,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进而使部队缺乏凝聚力和丧失团结奋进意识,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把以人为本异化为“以包容人的错误”为本。在学员队管理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在各项管理制度中实行人性化措施,实现管理与人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避免“死板管理”的出现。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全面树立“管理是为全体服务”的理念,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环境,以有序的管理促进学员队各项建设的不断发展。如果把以人为本误解为“以包容人的部分错误”为本,把犯错误不处理理解为正常的事情,这样的以人为本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不但实现不了管理的最终目的,相反还会导致各种管理秩序的混乱,会导致对那些自身要求严、遵章守纪好的广大官兵的不公平现象的出现,进而造成各种违纪现象的增多。

二、努力培养“四种意识”

(一)主人翁意识。教育学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员队的主人,应积极投身提高能力素质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去。树立“队兴我荣,队衰我耻”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二)集体意识。教育学员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只有在集体利益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个人要求才能得以实现。以院校即将进行的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团结互助,群策群力,做好应对改革和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竞争意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员完成学业要达到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所学专业与部队需要的结合将会更加紧密。在这种要求下,在院校学习期间的各种考核将会不断增多,只有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培养学员树立竞争意识才能在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以顺利完成学业,免遭“淘汰”。

(四)服从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最基本的素养也是军人的天职,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要明确保持军令政令畅通的必要性和严肃性,正确引导大家区分自由与自由主义的本质界限。教育大家正确理解服从的内涵——从形式上是上级对下级的绝对权威,实质上是集中统一、协调一致和同心协力,这是迅速遂行和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三、严格遵守“三个原则“

(一)坚持公平原则。能否在坚持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中坚持公平原则,是关系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直接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各项管理中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才能充分调动大家支持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好管理工作。

(二)严格奖惩原则。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维护法律神圣性的一种体现,也是维护法律尊严的一种必备手段。在贯彻以人为本实施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同样要如此,也要按章办事,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同志也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纵容,真正正规各项管理秩序,落实各项管理要求。

(三)动用真情原则。中国有句老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脉相承的父子、兄弟骨肉连心、情浓于血,因而用真情管理永远是凝聚人心的一杆大旗。学员队管理者在各项工作中要能够团结一致去“打虎”和“上阵”,把全体学员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发挥集体的巨大力量,共同做好以学习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因此管理者就必须把真情运用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去,用真情团结全体学员,做好本职工作,顺利完成学业。

四、切实创造“两种环境”

科学管理水平范文3

【关键词】 档案管理;科学化;路径

档案管理一般是我国政府相关行政单位或是事业单位所需要进行的日常工作。档案数据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相关领导者在做一些决策时,提供历史事实资料作为参考依据。但是,由于以往所采取的档案管理方式存在很多的漏洞,使得很多档案数据信息欠缺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增加档案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应提高其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水平。本文就针对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阐述。

一、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

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是对档案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并为人们在开展各项业务时提供有效的数据业务,是一种具有较强服务性质的工作,也是判断企业档案管理是否有效完成的重要标准。[1]而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手段和理论,使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更加规范,能够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档案信息是企业当中十分重要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机密性。所以,进行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企业档案信息能够不外泄。企业领导者还应该重视对档案的管理,并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当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2]

企业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给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在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归档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需要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内涵

对于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涉及内容较多、领域较广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向智能化进行转变,档案管理也应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开始进行智能化建设。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其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本身还存在众多问题。[3]所以,为了保障档案管理在社会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其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基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众多不同的媒体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能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还顺应了社会的发展。然而,现行的档案管理方式却出现了与社会发展相脱轨的现象,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提高科学化的管理水平,才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变革。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1、转变思想观念

企业若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其变得更加科学,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改变其管理观念,并正确认识到以往管理理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树立起良好的工作理念。并认识到主观意识是影响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2、创新管理方式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通常是将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形成文本资料,集中存放在档案存储柜当中,如果不发生调档等情况,基本上很少会再次翻阅这些档案资料。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不能够发挥出档案本身所具有的作用。[4]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以往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建立一个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以增加档案信息的利用率,进一步实现相关档案信息的共享,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此外,档案信息资源不仅要具有庞大的数据信息,还需要使这些数据信息具有良好的质量,为人们所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有效的。

3、建设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成本,并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以实现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当完成建设以后,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的工作效率,降低其工作强度。此外,档案的管理系统还需要引进自动化的管理技术,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的管理,从而降低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工作的时间。

4、建设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政府对于一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应给予大力支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需要为其提供足够的建设资金;二是企业单位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系统的建设;三是企业单位应该充分利用相关的科学技术,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以增加存储相关档案信息的空间。

5、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是不可被忽视的,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管理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其所包含的内容不仅要十分丰富,还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便要求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因此,相关单位应加强对其管理人员的培养,除了要培养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能力和素质以外,还需要能够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5]另外,管理人员还要会使用计算机,并能够掌握一些相关的专业技能,如数据库的建立等。只有综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才能够促进档案管理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提高其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水平。

6、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在建立管理制度时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责任制度作为保障,并结合档案管理工作时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和需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单位内部的相关领导者应根据每一个工作人员不同职责和能力分配相应工作内容和任务,然后由领导者指定的人员对其进行全程的管理。除了企业单位内部所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以外,政府还应该根据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用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管理规范。企业所建立的管理制度只有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够使档案的管理顺利进行。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模式也需要逐渐转向信息化模式,而科学化的管理正是管理信息化的良好体现。现阶段,由于档案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所处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生活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因此,为了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应以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建飞.论如何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6.09.120.

[2] 孟祥富.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J].中国职工教育,2013.20.124.

[3] 王法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策略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45.

[4] 张福家.关于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6.06.119.

[5] 郭淑霞.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2.01.20.

科学管理水平范文4

关键词:档案管理 科学化水平 提高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009-01

档案主要指在各种工作中具有多种不同形式与载体的一种历史记录,还是科学研究以及基础建设的一种有效资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档案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文字形式。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变化后,档案管理工作渐渐的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档案充分的实现,使记录的活动情况更真实、具体,所以,使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

一、强化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

1.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在信息技术渐渐融入社会,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档案的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2.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尽管在最近几年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效果,但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还需要相关档案管理机构人员进行不断的探究。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对其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所降低,并能有效的降低因人员的疏忽出现问题,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具科学化的特点,是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具体需要与发展方向。

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符合科学发展的具体需要

不管档案是采用何种形式,其都体现了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国家的精神文化,档案管理属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文化层面角度来说,对国家快速发展的有效分析与完善,也是促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具体需要。

二、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见档案管理的意义,我国从古至今对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古代如史书等档案为后人对古人与古代文化了解与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化档案管理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根据对部分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敷衍了事的问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重视程度不够,盲目认为档案没有具体的用处,致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滞后的现象。同时,在调查中还表明一些企业还没有配置专业性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未建立较为完善的体制以及机制,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管与监督严重缺乏,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与考核评价严重脱节。

2.规范化的进行档案整理

因为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部分企业还未配备专业性的档案管理人员,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不堪,一定情况下通常抽调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而因为这部分人员还未受到专业性的相关档案管理培训,因此,在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归档等方面还不是很规范,致使档案产生了大量的漏洞与遗失。

3.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方式

现阶段,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在向着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发展,但是绝大部分的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出现还存在陈旧的管理模式中,思想意识以及管理观念也未进行及时的调整,导致使档案管理的方法与方式都比较落后,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除了存在管理效率低较低以外,还不能将档案管理工作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促使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对策

1.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只有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才能促使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把档案管理工作置于日常管理工作行程中。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认识,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不断的学习,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专业的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领导者也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带领广大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实现人人重视与人人关心的有效氛围。

2.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要想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够有效进行,在对档案管理机制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必须与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效的结合,将档案管理中的每项章程不断的建立健全,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利基础,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3.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全面素质的不断提高

档案管理有效的实施与档案管理人员全面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质量存在重要的影响。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本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可以采用培训以及深造等不同方式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增强。同时,还需要引进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技术,加大力度对信息化与计算机软件的有效应用,建设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切实的改革,促使档案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强化对档案的开发与使用

档案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对档案的开发与使用,将档案中的有利资料进行有效的筛选,并对档案的开放方式不断扩大,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查阅信息渠道,另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档案资料与具体实际的有效结合的重视,根据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网络平台,促使资源共享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促使档案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性也不断提高,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利用,将信息化技术充分的利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逐渐成为了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也是使档案管理工作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卢鹏.浅析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商,2014,(12):282.

科学管理水平范文5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学科建设;高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250

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向前发展的动力。建设学科同台和构建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是集人才培养、物质条件、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及学科梯队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因此,分步实施、体系建设和统筹规划成为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学科建设的水平代表了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一定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管理,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1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的作用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室的建设,其规模和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

1.1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

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落脚点,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场所。要想为实验室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并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团队。高水平的科研人员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增强其科研能力。例如,在西安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但吸引了国内外的优秀学科人才,也为学校培养了一批科研能力极高的人才,新体制雷达和雷达信号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阶段性成就。例如,“十一五”期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实验室培养的博士中有3人(水鹏朗、欧阳缮、杜兰)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1.2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

一流的实验室才能承担一流的学科研究,所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是分不开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信号处理学科前身是“电路、信号与系统”学科,于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联合申报),1989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获准设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2001年该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重点学科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在教育部历次(2002年、2007年、2012年)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中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离不开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还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条件。

2实验室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研究方向不明确,特色不明显

有些实验室的研究范围过于宽泛,没有集中的研究方向,未突出理论和学术方面的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大多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难以形成统一的力量,无法突出整体优势,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重点实验室的健康发展。部分实验室研究方向落后,部分人员的技术水平、科研水平不高,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都阻碍了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形成,更无法做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影响科研建设和发展。

2.2部分实验室缺乏人才

部分实验室缺乏既有管理经验,又懂技术,且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有些实验室面临科研人员退休高峰期,实验室缺乏年轻的高水平学术人才。再加之高校的实验室待遇比较低、设备不够先进等,很难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实验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流失情况极为严重,有些年轻的实验人员在获得学位后即离开实验室转为教学岗,使实验室形不成老中青搭配的合理阵容。实验室人才匮乏致使重点学科建设难以高效地完成,争取不到重点、高级的科研项目,实验室的实力不断减弱。

2.3经费投入不足

实验室的科研潜力与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同经费投入有直接的关系,投入不足会对新技术领域探索方面、先进设备仪器的引进与使用方面、开放课题的建立方面、攻关项目的合作方面等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缺乏投入,有些实验室在设备的维修、保养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影响实验室的正常实验,且其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科研水平的要求。由于没有先进的设备,实验室的很多数据需要交给校外的研究机构进行测试,数据不及时有时会造成实验室人员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影响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

3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对策

重点实验室是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的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完善程度关系到重点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否正常开展。所以,必须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促进学科研究持续健康的发展。

3.1实验室要进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由于高校对实验室投入有限,所以要想办法吸引各方面投资,扩宽投资渠道。比如,通过开展合作开发和研究争取民间投资,与政府合作吸引政府对重点实验室的投资,通过横向的创收增加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对重点学科和实验室进行捆绑式建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把所有的投资都用到实处。对重点实验室要加强精密设备的配备,为重点研究打下基础。

3.2坚持实验室研究方向,确立研究特色,提高研究水平

实验室建立之初,就要根据本校的主要发展方向、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学科研究的前沿发展等来确立实验室相对稳定且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制定长期的实验室研究规划。特色是实验室发展的方向与动力,实验室规划能确保学科建设的正常进行。实验室要坚持发展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做精、做尖,避免全抓的现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开展深入持久的科研工作,发挥科研优势,形成科研特色,提高科研水平。

3.3建立合理机制,吸引和培养人才

科研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开展科研工作和实验室发展的前提。在科研队伍中,需要科研带头人来引领科研的发展方向,需要实验室人才来进行最基本的实验室创设。所以,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一定要有学术水平高、富有开创力且严谨审慎的学科带头人。实验室需要通过提高实验人员的待遇,形成培养、重用、关心年轻人的风气,并注重选拔、竞争中的公平性,形成一支年龄梯度合理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特别要注意对优秀实验人员的培养,也可根据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选择国内优秀年轻的科研人员作为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不断增加实验室的新生力量,促进实验室进一步发展。

3.4建立科学管理机制,进行科学和规范的管理

科学的管理对实验室的研究效率有很大影响。科学规范的管理与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改变原来实验室的无规则化,实行实验室集中管理制度。实验室要依托单位领导来组织实验室的具体结构,成立由本校资深研究人员和国内外学术专家组成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实验室的实验申请工作,并确立实验室的工作目标和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实行跨学科、跨行业甚至跨学校的实验联合,打破传统的实验方法,实现强强联合,增强实验室的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科研人员的开放意识,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层次,并在不断的实验和交流中提高实验室的实验水平。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划来进行,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措施,并实行实验室目标管理,使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及目的,提高日常的实验效率和实验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永庆,沈元月,秦岭,等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调查及分析――以北京农学院农科研究生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2010(7).

科学管理水平范文6

关键词:档案;科学化;研究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档案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档案管档案工作,对新形式下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公司、机关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档案人员的重要信息的来源。目前,档案管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许多弊端,旧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产生了一些擅自建档、扣档等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

2 档案的特点

档案的建立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针对时间长、环节多、部门多这些不利条件,怎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档案,它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一是宣传建档意义,确立档案的重要地位。二是作为相关部门,除了在部门内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确立建档重要性外,还需向相关部门宣传建档意义,在各部门间形成建档共识,使建档工作引起部门领导的足够重视,仅靠建档单位自己是不够的。

3 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理解性差,认识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目前,许多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它只是保管一类额工作,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认为只要保管好资料即可,只要需要的时候可以查询的到员工的个人资料就可以了。对档案管档案管理工作觉悟性差,忽视了它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造成人员、经费等情况没有足够的保障。

3.2 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单一落后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一套完整而独立的档案管理软件,很多档案管还是依靠手工编辑和检索来管理的,这种情况就很容易造成档案归档的不及时以及资料遗漏、造成资料收集的不完整。

3.3 多头管理影响档案管档案的完整性

档案管人员受到多头的领导,由于人员在政府或企业不同工作岗位的流动,致使档案管档案的多头管理跟不上员工移动的节奏,这样就容易造成记录收集的不完整,档案管档案管理的信息未随着员工的流动而跟进记录,影响档案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此外,随着企业的破产、内部裁员、员工失业、再就业导致劳动管理部门、社会保险部门等无法及时的跟进信息,造成了管理工作的遗漏,比如“丢档”“断档”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档案管档案管理的完整性。

3.4 管理档案工作的人员紧张

我国档案管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专业性、机密性等特点。需要专人去保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档案管管理人员编制不够充足,政府对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也不是太重视,很少去培养专业人员去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的培养这样一个专业人才,大多数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工作层面、即“你送我装”“你借我调”,毫无一丝技术含量可言。即使购买了档案管理软件,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没有充分的发挥大数据知识的应用,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仍处于初始阶段。

4 档案科学化的建设与对策

4.1 强化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档案科学化标准

档案部门首先要制定出档案科学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具体工作的充分落实;其次要建立档案科学化标准,例如在档案的科学化录入时规定包含哪些方面的信息、信息多久更新一次、信息的维护操作等。在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时一方面要邀请相关专家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讨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查等手段收集民众的意见,以此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规范的科学化档案运行机制。

4.2 健全和完善档案科学化相关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和完善档案科学化相关法律制度,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建设法治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科学化法制建设,既是对档案科学化成果上升到法律制度层次的规范和确认,也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面对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具体体现,对提升档案工作和档案管理水平,拓宽档案服务领域和提高档案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4.3 加大档案科学化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在硬件方面,计算机相比传统档案的纸质录入有着效率高、保存时间长、成本低、更新快等优点。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对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应加大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在软件方面,由于档案的机密性以及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如何保障安全稳定的实现档案信息的保管是档案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拿出专门的资金来进行软件的更新与维护,确保软件的平稳安全运行。

4.4 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

由于档案的数据都是百万量级的,因此建立档案数据库显得非常必要。档案数据库的建立要满足一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实现的信息的准确录入和删除操作、二是实现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三是实现档案更新的及时性、四是实现档案数据的长期保存、五是保证档案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安全性。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可以极大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实现档案数据及时更新,使数据管理起来更加方方便。

4.5 建立档案资源共享机制

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内部资源共享主要是通过局域网来实现的,通过软件的对接可以实现档案的共享。此外还可以建立档案信息网站,为外部人员提供查询平台,这方面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为申请者提供档案查看和修改服务。在建立科学化共享平台上建立技术规范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依法查阅、利用和共享资源。

4.6 提升网站建设水平,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在内部局域网、互联网和对接软件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的档案服务网站。把过去静态的档案管理转变为动态的档案管理,利用该网站的建设实现对局决策、档案管理、对外服务等方面的帮助。网站的开发工作既可以自己招聘组建专门的开发团队,也可以把开发建设工作整体外包给第三方软件开发单位,并且要定期对网站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稳定,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科学化档案管理综合服务网站。

4.7 建立部门立卷制

领导重视、加强管理,使档案管理部门和产生档案的部门协同配合,使用统一的档案管理软件,产生的档案就地转化成可被档案管理软件识别兼容的电子档案并上传到档案管理部门。改变档案管理人员费时费力的手工劳动,只需通过管理软件进行网上接收、鉴定、分类、归档,这样既提高了档案的准确性、成套性,又提高了档案收集保管的效率。这种部门立卷、网络上传接收的工作方式还适用文书、教学、科研、出版等多种档案管理。

5 结语

总之,档案科学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软硬件设施具备的前提下,档案科学化成为可能,实现档案信息的接收、传递、存储、检索、查阅、提供利用,建立档案网络化共享平台,实现档案查阅的快捷化,是科学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丽红.档案管理科学化建设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2]张凤霞.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集团经济研究,2006.

[3]邓绍兴.档案的历史沿革出自[J].中国人才,2002.

[4白秀中.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建设[j].理论研究,2010.

[5]赵小兰.浅析档案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J].管理学研究.2011

[6]黄雅君.档案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1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