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专题讲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专题讲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专题讲座

教学专题讲座范文1

1.爱岗敬业的更深体会。

很多团队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爱岗敬业“的口号,而真正体会其含义还是在这次学习中,当我们不是迫于其他外来因素,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教育这份工作时,我们便真正的是爱岗了,而此时我们所要做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内心,自然便会用心去爱学生,爱工作,爱所有与之有关的一切,再也不会觉得这些是负担,孩子天真的笑容、一节成功的课堂,家长一句由衷的感谢都是我们幸福的来源,这时我们已经很好地做到了敬业。而这句号召就会具体起来,那些具体的工作也变成一种了与学生交流的工具,于是所有的教学工作都由原来的被要求做变成了我要去做。

2.对“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的折服。

同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爱学生”,张红老师提出的“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让我耳目一新并为之深深折服。当今教育都让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为什么不像当初的我们那样听话?张红老师便解开了这个问题的关键:传统教育是一种权利教育,而现代教育则是一种能力教育,这就要求做为现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教授知识水平的能力,还要学会用爱去教育学生以及去教育爱。教育爱的伟大之处是爱的永远是别人的孩子,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孩子,学生到学校需求的是关心,需要的是约束,正因为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赞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也会因他们所犯的错误而着急,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教师因为深爱,所以厚望,因为厚望,而不允许学生犯错。而恰恰此时,做为老师的我一定要学会冷静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一切,并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让我们都越来越理性。从而去逐步达到教育的高标,实现幸福的人生目标。

3.终身学习,坚定一生的追求。

教学专题讲座范文2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专题 专题讲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所谓讲座是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内容或新的进展,以扩大其知识面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传统的讲座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但这往往要受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使广大学生受益。进入21世纪,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讲座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的传播,一些与中学教学相关的专题讲座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何制作和拍摄出一个成功的专题讲座呢?

1 专题的划分及分工

“高中生物专题”讲座主要针对高三的学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为高三的二轮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高中生物专题分为八个专题,依次为:“细胞代谢”、“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变异与进化”、“植物的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生物与环境”、“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

2 专题的制作过程

2.1编写体例的确定

在专题制作前,相关人员集中开了一次研讨会,会上老师们交流了各自编写的专题材料,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最终大家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此次专题的编写体例,具体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点展示”,主要是对照最新的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简要说明该专题的考点及其高考等级要求;第二部分是“近三年高考江苏卷考题统计”,主要是比较一下近三年来江苏高考卷考查了该专题的哪些考点,分值各占多少,题型是什么等;第三部分是“考点分析”,就是对该专题的考点逐一讲解,每个考点下面依次细分为:内容分析(围绕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具体展开)、命题方向(内容包括从哪几个方向命题、近五年高考题展示、答案及解题思路点拨、规律指导等)。

2.2专题教案的编写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通晓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专题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在编写专题教案时,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的综合并重;紧密关注高考热点、重点、难点;与第一轮复习紧密衔接,引导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知识理解、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笔者负责的“变异与进化”专题为例,首先是按照编写体例构建好专题的框架,接下来就是寻找素材,积累资料,准备的资料有: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0年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及学习要求》、《世纪金榜》(延边大学出版社)、《5年高考3年模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等等。此外由于专题编写过程中需要引用近五年的高考题,所以先是通过网络收集了2005-2009年各地高考试卷(word版),然后对属于“变异与进化”专题的高考题进行了整理和汇编,这也为教案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编写专题教案时应该多借鉴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多与同行朋友切磋交流,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教案,当教案完稿后还需对其反复修订、校对,防止出现知识性错误或其他错误。

2.3讲座课件的制作

课件制作提出需做到几点:第一是课件要统一使用模板,该模板的特点是底色较浅,布局简单,长时间观看眼睛不易疲劳。第二是对课件的字体和字号作了严格规定,大标题字体为华文楷体(加粗),字号为44号;小标题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32号;正文字体为宋体,字号为24号。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目的是为了保证拍摄后的图像清晰以及课件的容量大小适宜。第三是课件的内容要和教案保持一致,不能出现错别字、图片模糊等问题。第四是课件总体要以简单为主,花式不要多,色彩不宜过多,要考虑色盲及色弱的学生能看清。

3 专题讲座的拍摄

此次讲座的拍摄时要求一次性拍摄,中间尽量不停机,每个专题讲座的拍摄时间大约为90min,在拍摄过程中要求授课者不能出现过多的错误,杜绝科学性错误。因此在正式拍摄前授课者一定要熟悉专题的内容,防止在拍摄过程中“吃生”,最好预先试讲几遍,做到心中有数,也可在拍摄前期多观看一些名师讲座,以积累成功的经验。在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当开始信号灯发出时,要立刻进入授课状态,不可东张西望;讲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同时要端正坐姿,仪态要大方得体;讲课时要用普通话,发音要清晰有力,要注意对语速语调的控制,在适当的时候可使用一些肢体语言,但不宜过多;专题讲座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要事先设计好,简洁明了即可;讲课时力求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重点突出,分析透彻;点击课件时要确保当前幻灯片上显示的内容和讲课的内容同步;当讲座讲完后要等结束信号灯亮起方可离开座位。专题讲座拍摄完成后技术人员还要对录像视频进行编辑、加工,最后将制作好的讲座上传到服务器,并对网站(使用者可以登陆省略/,点击“名师导学栏目”,选择生物学科相应的专题在线学习)。进行调试更新。

教学专题讲座范文3

一、创新辩论课

辩论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1、备课选题。首先,选定辩题。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设计正、反辩题。辩题一般是根据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以及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而定的。正、反辩题的设计要准确、鲜明、有代表性。通过这一论题的辩论,能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向学生布置辩题,把学生按正反方分组,并确定好各组的主辩手,可视辩题的容量和教学时间设一至四辩。特别是自由辩论和群众辩论这两个环节一定不能少。以便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这一步相当于学生的预习过程。让学生课前自己寻找材料,自己独立思考,把自己的立论、观点摆出来,为辩论做好充分的准备。2、课堂辩论。这是最关键的教学环节。教师要注意控制好各方辩论的节奏,并注意避免由于辩手们唇枪舌剑,情绪激动而引起争吵和混乱。教师还要恰到好处地做一些必要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正、反面的辩论,辨明是非。实现教学目的。3、教师作总结发言。教师要利用一些时间对辩论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作出正确的结论。

二、举办专题讲座

对某些章节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如果泛泛地教学,学生往往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深。因此,对一些重要章节的重要理论可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消除其对某些重要理论问题的模糊认识。比如,针对学生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这一重要原理存在不同看法,在教学时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的原理,从实践中以大量的材料分析东欧和前苏联社会主义受到挫折的原因,并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客观地分析,同时用事实展现我国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样的一个专题讲座,无异于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时事教育课。对此,学生反应强烈,效果很好。

三、改革考试的方式方法

以笔试、面试和知识竞赛等多种考核办法代替过去单一的一次性考试。单一的考试弊端在于容易误导学生突击应付考试,平时不注意对问题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分析,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笔者的做法是:期中考核以面试为主,选择多套题目,每道题目两题,让学生从中选择一题进行当面口头答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知识竞赛。改革考试办法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动脑,多动手,多学习知识。

教学专题讲座范文4

【关键词】师范英语;文化;背景

外语教学界认为,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是人们进行表达交流的具体运用符号,文化则是表达者的思想情感所在。增强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渗入,不仅是师范生英语学习综合运用能力的需要,更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增长才智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如下环节:(1)注重日常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素养。(2)优化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文化学习思维方法。(3)引导学生综合表达运用,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一、深化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最为直接的载体资源,也是激活学生英语学习激情和兴趣之源。从课程文本资源来渗入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英语学习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激情,满足他们好奇探究心理。

在课程教学中,从文本文化背景知识要求出发,优化教学思维模式,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鼓励学生以文本文化资源为载体,运用互联网络、电子读物等辅助工具来丰富文化背景知识,能够更好拓宽学生文化知识视野。此外,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中表示风俗和民情的背景,注重阅读素材中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介绍,尤其对现代生活中运用较为广泛的American English、Body Language等方面知识予以综合学习运用。

根据文本资源特点来优化词汇中隐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从文本资源的词汇中来把握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丰富学生英语知识体系。像在有关颜色的文化内涵介绍中,可就像white在中西方文化表达差异来引导学生深入体味其他颜色所表现的内涵意义,像a see red(怒不可遏)、a blue moon(千载难逢的机会)、a green hand(新手)等深刻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加深印象,便于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二、丰富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激情

文本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可学习探究的载体,而课外生活则为学生提供了增强实践运用体验,激活学习激情兴趣的机会。以活动形式来补充文化知识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感受英语文化知识清新活力的前提下,更能够增强学习内驱动力。

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活动:(1)搜集积累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寻找、借阅或到网络上搜索下载,指导他们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英语报刊杂志或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书籍和文章。(2)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以学唱英文歌曲和观看英文版电影或录像来感受英语中深厚的人文背景知识以及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笔者就曾经邀请学生走进电影院观看《Titanic》,并建议学生能够从中体味人物之间的经典对白,像God shall wipe away all the tears from their eyes, and there shall be no more death. Neither shall there be sorrow or dying, neither shall there be any more pain, for the former world has passed away.(上帝擦去他们所有的眼泪。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伤和生死离别,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矣)。让学生能够感受宗教色彩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可通过播放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爱无止境)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唯美凄惨悲剧,感受特有的爱情价值观。(3)创建自由活动交流平台。可建立英语角、英语沙龙,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场景,自编自演,在丰富的表演过程中,感受文化的特有魅力。

三、运用专题讲座,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专题讲座是学生接受英语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也是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底蕴的有效方法。利用英语讲座来深入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感悟。

在教学中,可根据一些西方特有的习俗来制定讲座,以此来深化其认知感官思维。例如,在西方一些重要节日中,就可以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或专题讲座,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如圣诞节到来之时,可以“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为题来进行专题讲座,从纪年、Jesus Christ、《圣经》、平安夜等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中去深入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背景及其来源。学生在这样的专题讲座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有效的跨文化语言学习意识,还能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更为深入地认知和学习。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对师范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渗入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感受跨文化学习魅力的同时,更能够吸引学生英语学习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学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不仅形成地道严密地语言认知思维,而且培养了其世界观、促进了其理想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霞.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入[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2(03).

[2]王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中西文化的渗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3]王丽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教学专题讲座范文5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号文件,以提高学生家长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宗旨,努力优化家教环境,提高家教质量,以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本年度我们在已取得的经验基础更上一个台阶,提高学生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效率。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管理制度。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以保证家长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科学的过程管理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制定和落实《学校家长行为规范》。

(二)认真抓好教学工作,根据本校家长的特殊情况和学生特点,逐步开发校本教材,以学员自学为主,以专家讲座为辅的原则,一方面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加强家教中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家教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1、抓两头,开展新生家长讲座,提高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的水平。开展毕业班学生家长工作,引导家长帮助孩子正确选择毕业志向,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2、根据家教工作实际和经验,每期举行一至二次专题讲座,介绍科学教学的方法,交流家教工作经验,解答家教工作中的难题。

3、定期发放适合家庭教育的学习材料,通过家长自学,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应高度重视言传身教和家庭人文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配合“百万家庭学礼仪学活动”,开展“家庭礼仪之星评比”,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应掌握和遵循孩子心理、生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建立和睦、融洽的家庭环境,能及时解答学生思想上的疑惑,经常开展有意义的家庭教育活动。

三、日程安排

三四月份

1、制定06年家庭教育计划。

2、开展爱心月感恩活动。

3、启动“爸爸妈妈跟我学手语”栏目。

五六月份

1、毕业生家长专题讲座。

2、青春期学生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3、家长开放日活动。

九十月份

1、七年级新生家庭教育讲座。

2、法制与安全教育。

十一、十二月份

1、家庭教育调查。

教学专题讲座范文6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态文明;教育

在追求工业化发展、经济迅猛飞速的过程中,人们一开始认为只要有科学技术就可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可以解决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但让人们感到出乎意料的是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竟然又会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对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相继提出,人们发现科学技术并不是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最根本手段,它只能暂时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中学生如初升的太阳,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高低程度决定着能否有效改善当前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中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中学生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生物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

中学生物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共同要求学生要熟知生物科学知识,要积极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生物科学、生态文明知识向周围的亲朋友进行广泛的传播,促进书本上的生物科学知识进入到每个人家庭的生活中去,每个家庭、每个社区到每片区域共同营造生态文明的社会风气。对我国的生物资源的短缺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忧患意识,为我国的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优异成果而感到骄傲自豪。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观念,为我国的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前途产生使命感与责任感。要热爱大自然、明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重大的意义、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爱护自然界的众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重要观念。中学生在生物学习阶段过程中,随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逐步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举办专题讲座

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相关机构,要定期举办环保、生态文明等专题知识讲座,专题讲座所宣传的生态文明知识要让老人、成年人、学生等各个社会群体都能理解、接受,达到普及环境知识的目的。专题讲座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专题讲座的结果就是人们将逐渐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能够自觉地关心生态环境问题还可以带动他的同事、他的亲朋好友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发展。

(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指导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食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根本不考虑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是很强。俗话说“病从口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埋下疾病的祸根,造成影响各种身体健康的问题。忘记随手关电,忘记随手关闭水龙头、忘记应该把垃圾按照分类扔掉。

(三)在日常的习题、试卷中加以渗透

在准备习题课前,教师合作编制新型有关生态文明知识的生物练习题,在习题中渗透生态文明,帮助学生在学好生物和建立生态文明行为上互相不耽误。趁期末考试机会通过在习题、试卷中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学生在提高学科成绩的同时就可以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四)在实践活动课中渗透设置生物兴趣实践活动课,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生物老师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生态文明资料,将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制成生态文明宣传手册、生态文明知识手抄报、宣传画、环境保护节日海报等。一方面在周末或者假期可以组织学生在郊外进行野外实习考察。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