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1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儿童本位意识不足,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先考虑这篇文章可以先讲哪些内容、再考虑应该用什么方法教,最后才考虑儿童是否能够接受,甚至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儿童能否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直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教师仅仅将儿童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并没有切实结合儿童的身心需求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一唱一和式的教学,如:“大家说对不对啊?”,回答“对!”,并没有注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儿童是否真正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并不了解,教师单纯的认为只要课堂有声音,就说明儿童乐于学,儿童学会了,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1.语文教学融入游戏
作为儿童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语文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将游戏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使儿童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教学内容,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语文学习为其带来的快乐。例如,在小学语文《燕子》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如下游戏,找出几个儿童扮成燕子,之后使其他儿童几个一组围成一圈,四个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之后教师为儿童讲解游戏规则,扮成燕子的儿童应听从教师的口令,教师说北方的冬天到了,这时“小燕子”应立刻“飞到”南方“春天”怀抱中,教师说夏天到了,这时“小燕子”应立刻“飞到”“夏天”怀抱中,教师不断变换季节,使学生充分掌握燕子的生活习性,加深儿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当教师突然说出“秋天”时,有些儿童没有立刻反应过来,还原地待在“秋天”里,这时教师就让这部分儿童为大家进行短时间的文艺表演作为小小的惩罚,有趣的游戏极大的提高了儿童学习兴趣,在生动、形象的游戏中,儿童充分了解了教学内容,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2.语文教学中体现自由
正处在儿童阶段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与传统沉闷的课堂相比,儿童更喜欢在轻松自由的教学课堂中学习,这时儿童更愿意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儿童视野中发现教学问题,槠浯瓷枨崴伞⒂湓玫挠镂难习环境,在教学中给儿童自由,使其自主学习、自由发散思维思考问题。例如,在小学语文《称赞》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儿童学习教学内容,之后给学生留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对教材课后的问题进行探讨,学生可以大声探讨,发散思维,说出自己的见解,经过自由讨论,学生找出了课后问题答案。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进一步设置问题“大家认为称赞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称赞的话语都有哪些?”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待儿童讨论完之后,教师鼓励儿童自主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答案和见解,语文教学满足了儿童对自由的渴望与需求,使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3.将生活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发展价值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也是我国民族的根源和文化的精髓所在,推动着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学前教育界对于民俗文化的教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由于当时不健全的教育结构,没有完善的民俗文化课程体系,这些都导致了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没有取得其应有的效果,甚至对儿童真善美三方面的追求也逐渐发生误导,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 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课程教育的含义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就是为了将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悠久的民俗文化以简单的形式传递给儿童,为其以后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其所在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进行重点介绍,同时也要兼顾好其他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
针对于当下学前教育界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将传统的普适性知识和境遇性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其满足于当下儿童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需要,并在教学方式中实行体验式的情景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故事、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接受民俗文化知识,并将知识进行深刻记忆,以至于在未来的生活中充分运用和传承,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来说,本文经过相关的总结分析,将其总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一) 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类
这类民俗文化课程主要是指以家庭、社会组织和宗教等集体形式存在于组织类型中的文化。它是以个人为主体,通过逐步的向外延伸,不断的发展到家庭、社会、宗教等其他组织之中去,主要包括传统的节日风俗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内容,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二) 物质民俗文化资源类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辛苦劳作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物质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的农业、渔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算是一种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三) 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类
自从人类进化开始,身体语言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身体语言也作为一种经典的民俗文化类型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当下许多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文明和发展。学前时期的儿童,由于其不健全的语言组织结构,有很多语言是用他们各自的身体来进行传达,因此,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的类型能够引起他们高度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
三、 民俗文化课程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时期儿童的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时期的儿童,由于其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处于十分不健全的时期,同时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儿童进行民俗文化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他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其对儿童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增强文化认同感
所谓的文化认同感就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产生的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强烈的肯定心理和情感支持。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对于本民族人们的强烈文化形式影响,是最主要的引起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式。在学前教育时期就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正是增强这种民族认同感的有效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二) 有助于培养文化包容的意识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没有集体意识、不懂得包容他人。因此,对于其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他们对于他人的包容意识,同时也能很好的提升其对于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学习,充分了解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时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授工作,有助于其深刻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一个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八[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09)
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3
儿童文学的巨大商业价值与儿童文学特殊的受众是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且,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启蒙功能和教育功能也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因此作为商品来说,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而言可以说是成长道路上的“必需品”,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一种“刚需”。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文学在当前只是文化消费的选项之一,与影视和游戏相比,文学在成年人文娱市场所占的份额可谓微乎其微。两相对比之下,儿童文学稳定的消费群体为其提供了足够的市场保证,这也使得儿童文学的商业价值明显高于。所以,与其说儿童文学太像商品,不如说因为无法产生巨额的利润,在与其它文娱产品进行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没有彰显出其本身应有的商品属性。此外,从商品消费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的消费者也有其特殊性。文学作品的消费包含购买和阅读两个层面。对作品而言,通常情况下购买者即为阅读者。当读者有阅读需求时,便会购买文学作品满足自己的需求。换言之,一旦阅读需求被满足,购买行为便不会发生。但儿童文学不同,虽然儿童是文本的阅读者,但购买者却通常是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待,以及在期待中不自觉形成的焦虑往往会造成一种过度消费,即家长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购买量会超出儿童的实际阅读量,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儿童文学的消费市场。而且,鉴于教育与升学竞争的日益激烈,语文学科在高考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文素养的重视,可以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儿童文学市场将会呈现出继续扩大的态势。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面对这样一个日益扩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涉足其中。资本的介入一方面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和推广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也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引入了儿童文学领域。这也意味着儿童文学被纳入商业市场,儿童文学的创作一定会受到商业生产准则的影响。2018年9月15日,湖北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和武汉出版社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成立了“董宏猷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首个由出版机构、研究机构和作家共同组成的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北儿童文学又一次开了全国之先河。出版社为作家的创作和学者的研究提供经费支持和出版便利,此举对于湖北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无疑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出版社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单位,在儿童文学事业中追求经济效益也是合理的诉求。资本、创作和研究三者结合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创作、编辑、出版、销售等各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商业社会中,不管儿童文学的从业人员是有心还是无意,儿童文学都已经势不可挡地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
二、商业化对儿童文学的积极影响
儿童文学与商业化生产模式结合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能为儿童文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资本和人力上的保障。中国儿童文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终于在21世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正是得益于儿童文学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庞大的少年儿童消费群体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有着巨大的需求。但这并不表示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是成为书架上待售的图书,而是说商业化社会使得儿童文学拥有能够更好发展的条件,商业资本也成为了推动儿童文学发展的动力。在商业化社会中,作家与市场之间的付出是双向的。作家为市场提供了作品,市场也不会辜负作家的心血,除了受到读者的接受和认可,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对作家劳动的应有回报。以前,对于体制之外的作家而言,全职创作即便不是一种幻想,也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事业。但现在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却使全职创作成为一份收益颇丰的工作。当创作不再需要靠情怀苦苦支撑,而是能够带来足以谋生的酬劳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这一事业,从而促使儿童文学创作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就当代湖北儿童文学创作而言,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梯队齐全的队伍。董宏猷、徐鲁等老一代作家继续肩扛湖北儿童文学的大旗;萧袤、黄春华等中年作家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舒辉波、陈梦敏等青年作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跻身国内一流儿童文学作家的行列;邹超颖等新生代作家也是佳作不断。众多有才华的作家源源不断地出现并且能全身心地投入创作活动之中,与儿童文学市场为他们提供的收入保障是密切相关的。有市场就会有竞争,竞争也是进步的动力之一。哈罗德布鲁姆曾用“影响的焦虑”来描写作家之间的关系,但他对这种关系的描述只是局限在作家与前辈经典作家之间,即“为了摆脱前驱诗人的影响阴影,后来诗人就必须极力挣扎,竭尽全力地争取自己的独立地位,争取自己的诗作在诗歌历史上的一席之地。”[2]对于商业市场中同代作家之间的竞争,布鲁姆并没有考虑。事实上,儿童文学商业化的环境下,当代作家包括儿童作家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精神文化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商品生产者。这就使得所谓“影响的焦虑”在他们身边变成了双重焦虑。一方面,作为精神文化产物的生产者,他们渴望自己能跻身经典作家之列;同时,他们也必须通过与同代作家的竞争,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从这个角度看,今天的作家,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家,其实背负着比自己前辈更大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也促使作家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以便在竞争中彰显自我。以湖北作家黄春华为例。黄春华的文学生涯始于小说创作,以《杨梅》为代表的系列中短篇小说帮助他奠定了自己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地位。但此后黄春华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近年来在童话、绘本等领域多有新作,作品基调也逐渐由伤怀抒情变为轻松诙谐。这种变化既是作家的一种自我突破,也是对于日益扩大的低幼童话和绘本市场的一种回应。当竞争的压力使得作家无法安然躺在功劳簿上,只能不断寻求新的创作增长点时,最终受益的依然是读者和整个儿童文学事业。从商业化中受益的不只是作家,还包括读者。用户购买商品,是因为有使用该商品的需求,但现代商业运营已经进入了主动创造、挖掘用户需求的时代。如果说以往儿童文学作品是静静躺在书店的书架上等待读者去选择,那么在当下,资本已经将作家和作品推送到了读者面前,主动激发读者的购买和阅读欲望。当其它文学作品还停留在传统的作家签售这一营销方式的时候,儿童文学已经在资本的助力下主动走进了校园和社区,各个绘本馆、亲子阅读机构和儿童阅读推广组织也成了推介作家作品的前沿阵地。这种几乎无孔不入的推荐方式不仅让儿童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作家和作品的机会,也强化了他们对于儿童文学的认知与认可,进而从文学阅读中受益。
三、商业化对儿童文学的消极影响
商业化确实为儿童文学注入了活力,但是商业化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都是以逐利作为最终目标的,而这种逐利动机一旦渗透到从文本创作到终端销售这一系列环节中,一切都将以利益为先,使得文学艺术有“完全掉进了商品世界之中,是为市场生产的,目标也在市场上”[3]的风险。儿童文学市场亦是如此,销售量成为衡量一本童书价值的主要标准。在消费社会中“顾客就是上帝”,商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虽然儿童文学作品的实际购买者是作为家长的成年人,但其真正的精神消费者依然是儿童。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市场中的儿童文学就是待售商品,儿童是目标顾客,儿童文学“一切为了孩子”的创作宗旨在这种环境中就多了一层刻意迎合的意味。“儿童至上”的内涵在某些情况下从“儿童文学创作应该引导儿童”逐渐变为“儿童引导儿童文学创作”———即儿童文学创作以取乐儿童为主,投儿童所好,用儿童喜欢的题材、语言和内容吸引儿童。商业化的儿童文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儿童文学的艺术性和儿童文学独特的审美意蕴,而是儿童是否愿意、喜爱阅读。有意地去满足儿童的喜好,归根结底,能够成功出售才是商业化儿童文学的首要目标。这显然有违儿童文学的创作初衷,因为“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的教科书”[4],其价值之一就是引领孩子更好地成长。在市场的指引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畅销因素、商业写作技巧显露、成型,再被投入创作中运用,久而久之儿童文学的创作之路会越走越窄,最后被困于儿童文学市场的某一端。短时间内速成的儿童作品几乎没有生命力,儿童文学创作也容易陷入儿童文学市场的虚假繁荣中,在市场动向的指引下进行模式化创作的儿童文学必然缺乏不断拓宽写作范围的创新力。当然,这种创新的阻力并不主要来自于作者对市场的迎合,更大的阻力其实来自资本的要求。因为出版社会更乐于投资、出版受到当前市场欢迎的作品,这就从根本上遏制住了带有实验性的作品的出版路径。对任何一种文学来说,创新都是其不断向前发展、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动力。失去创新就意味着失去生命力,图书市场中成功的商业化童书背后的成功轨迹正在不知不觉中削弱儿童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在现代商业社会,为了童书的热卖、畅销,最大程度地吸引尽量多的儿童读者,除了作品本身的内容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外,宣传造势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各种作者见面会、签售会、分享会。商家创造出一个平台,提供儿童读者和儿童文学作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往往有一个隐性且必须的要求,即需要携带或现场购买作家的书,实际上这是一种以作家亲笔签名为表象的捆绑销售行为。这样的活动对于作家、出版社、书店来说自然是多多益善,却无益于儿童读者的阅读和儿童文学的发展。现代的儿童也面对着沉重学业压力,课余阅读时间本来就并无富余,频繁的宣传活动反而会占据儿童原本的学习时间以及课外阅读时间;另外儿童读者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很薄弱,在商家的大肆宣传下更容易跟风而行,盲目购买图书而不顾作品本身是否具有阅读价值;对于儿童文学作家来说过多的宣传活动也会占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创作的时间、精力被挤压、被分散,在这样的状态下也很难创作出优秀的儿童作品。
四、商业写作与童心坚守
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新媒介 儿童文学 游戏精神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从内容、语言、文本体式到内在精神,体现了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性,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重要的美学品格之一。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媒介的兴起和普及,影视、电子游戏中的技巧、方法及内容等也进入到儿童文学的视野,给儿童文学带来全方位的变化,在新媒介环境的影响下,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和形态。从游戏精神的内涵入手,分析游戏精神的文本呈现形态,探讨新媒介时代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
一.游戏与游戏精神
游戏是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手段和途径。游戏与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关系,儿童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在儿童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儿童对游戏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游戏是儿童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状态,伴随着儿童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因而,以反映儿童生活为主旨,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必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于游戏精神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游戏精神做出了相应的定位和评析。自十八世纪康德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之后,以游戏来解释艺术与审美成了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席勒、斯宾塞、伽达默尔、胡伊青加等从不同角度对游戏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将游戏精神的价值意义延伸到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
在中国,班马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游戏精神研究和论述最多的一位,在他的《游戏精神与文化基因》等三部专著中都有专门的章节从心理机制和审美的角度来切入“游戏精神”,对儿童文学的游戏性进行论述,他认为,“‘游戏精神’是‘玩’的儿童精神,也是儿童美学的深层基础”。此外,孙建江在《二十世纪儿童文学导论》、刘绪源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也有关于儿童文学的游戏性的分析。刘绪源认为:“‘游戏精神’就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玩’。”孙建江认为“在儿童文学中,游戏精神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强烈的幻想性。而这一点显然与儿童的游戏活动本身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黄晨也曾撰文发表过对“游戏精神”的看法。黄晨认为游戏精神是儿童的真正精神,在文本中包含两个层面的美学意义:一为显层面,具有游戏的外在特征,富有玩的色彩和功能,是游戏精神得以展露的物质基础;二为潜层面,揭示的是游戏的本质,即自由、力量和自主,表达潜隐的儿童生理和心理能量要求释放投射的愿望。近年来学者李学斌在论著《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中深入探讨了“游戏精神”的现实内涵以及“游戏”对儿童精神人格建构与和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游戏精神的审美发生与现实效应之于儿童文学具有本体价值,倡示游戏精神乃儿童文学的核心价值。
结合上述对游戏精神内涵的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儿童文学把儿童作为主要的接受对象,儿童的游戏心理以及特殊审美机制,决定着游戏在儿童文学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儿童文学从内容、语言、体式到内在精神,都体现了一种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性。儿童文学所具有的对于儿童内在生命精神的理解和尊重等深层内涵,构成了儿童文学所独特的游戏精神,它既是一种天然的童年游戏趣味,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游戏,始终与游戏特有的快乐、自由的愉悦联系在一起,但又不仅仅是好玩、热闹、动感、轻松,实质上更是对快乐、自由精神和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游戏精神能将儿童喜欢与文学品性统一起来,将儿童文学的诸多功能统一起来,因而,在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中,游戏精神应该成为儿童文学存在前提和美学品格,成为儿童文学永恒的精神。
二.新媒介时代游戏精神的文本呈现形态
作为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的游戏精神,在具体的儿童文学文本中,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设计、语言组合运用、情境氛围的营造、荒诞、夸张、变形等魔幻手法的使用等方面显示出呈现形态的多元化,在新媒介时代更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和形态。综合起来,至少有以下具体的表现:
1.幻想、强化甚至夸大、变形现实故事里的小主人公能力,例如郑渊洁童话《皮皮鲁外传》中皮皮鲁乘“二踢脚”上天,把地球时钟拨快等荒诞举动。
2.虚拟故事或现实场景中的以弱制强,例如《猫和老鼠》中颠覆了以往的角色,占上风的往往是处于弱势的“老鼠”。
3.幻想奇游记、历险记、漫游记、奇遇记中主人公的冒险经历、神奇遭遇以及主人公在特定的场景的变异,例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爱丽丝掉入兔子洞后的一次神奇之旅。
4.塑造力量超凡、足智多谋、精明强干、勇武过人的人物的形象,例如《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快乐的冒险家、吹牛大王闵希豪森伯爵、《杜立特医生的故事》中才能超凡的杜立特、《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中智慧热情的玛丽.波平斯阿姨、《哈利·波特》中睿智宽厚的邓布利多校长等等。
5.推崇、欣赏、肯定现实性或幻想性顽童人物,例如《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乔;《长袜子皮皮》中的皮皮;《淘气包埃米尔》中的埃米尔
6.弱势的小主人公借助宝物实现愿望,例如苏联卡达耶夫的《七色花》中小姑娘珍妮手中那朵有七片不同颜色透明花瓣的花朵;洪汛涛《神笔马良》中的神笔;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中的飞天扫帚、隐身披风……
7.现实人物在幻想空间里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例如《哈利·波特》中像可怜的灰姑娘那样寄人篱下的哈利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里大战伏地魔。
8.现实人物的尴尬和洋相,如任溶溶《没头脑和不高兴》中“没头脑”和“不高兴”这对活宝的一系列童稚举动。
9.现实人物冲动、冒险、卤莽行事而遭遇挫折之后的顿悟。如杨红樱《淘气包马小跳》中的马小跳、班马《六年级大逃亡》中的李小乔等。
10.荒诞、滑稽、幽默人物及情景,如《“没头脑”和“不高兴”》中“没头脑”和“不高兴”这对活宝及一系列不谐调的想象场景和意象组合;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中唧唧少爷与乌龟、蜗牛赛跑的情境等。
11.利用语言的变异和重组,创造极富幽默、滑稽、趣味的语言游戏,例如传统儿歌的“颠倒歌”《小槐树》、“绕口令”《四和十》、“连锁调”《做习题》等等。
12.伴随儿童游戏活动,直接表现“游戏精神”的歌谣,如传统儿歌的“游戏歌”等等……
正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游戏精神的氛围,使得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生气与活力,为儿童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世界。深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儿童欢迎并永久流传。
三.新媒介时代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一)游戏精神有利于促进儿童精神成长和身心和谐发展,更好地实现儿童文学审美娱乐功能
高尔基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一本正经地给孩子讲述儿歌和童话,孩子未必感兴趣,他们需要有趣的东西,这就要求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应创造出一种游戏的情境,并且孩子也并不一定去理解,而只是感受一种游戏的快乐,让孩子在有意无意、似懂非懂中获得儿童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授予。”对于儿童来说,接受儿童文学首先是在游戏的快乐中实现的。在儿童文学这个充满游戏精神的世界中,儿童不再是被动地去聆听成人的教诲,而是自己去主动地体验属于自己的活动,去实现自己自由生命的梦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对于眼前的现实世界,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去实际地改变它,因而常常感到压抑、不满足。但是儿童的心理中又有着强烈的“参与”愿望,他们渴望通过游戏活动来了解、改变现实世界,抛却心中压抑和成人世界种种既定的强大的异己力量而感受到的无奈。而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恰恰吻合了儿童读者这种强烈的“参与”愿望,给他们提供了体验空间,为他们创造了“参与”条件,使得他们在假定的艺术世界中实现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渲泄了心中受压抑的情感。与此同时,游戏精神中独特的美学品格还能诱发儿童读者的审美意识,满足儿童读者喜欢幻想、追求新鲜、变化、刺激的审美心理和阅读趣味。使儿童读者在一个个有别于现实的、能让儿童充分施展自己的狂野想象的空间里,构筑起幻想精神的家园,放飞想象力,从而在心理能量的释放中获得愉悦和欢快,获得一种心灵的补偿和替代性的满足。
(二)游戏精神使得更多的小读者亲近文学阅读
儿童文学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培养未来一代精神健康成长的宝贵财富。然而,伴随着传播新技术的极大发展、信息时代的快速来临和消费文化浪潮的空前侵袭,电子媒介对的童年生活和儿童文学进行了全方位渗透,其中既有正向的审美生成和价值取向,也更有负面的心理影响乃至精神断裂。美国学者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模糊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使儿童“成人化”而成人“儿童化”。正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所阐述的,媒介的高度发达和普及造成了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侵蚀,小读者日益被卡通片、视剧、MTV、网络小说所吸引,视听文化的易操作性、易选择性不可避免地抢走了小读者。新媒介时代给少年儿童的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是对少儿阅读的影响。电视、网络的出现使得许多少年儿童不再喜欢文学阅读,在嘈杂而拥挤的现代生活中,在海量信息与媒介轰炸的阅读语境下,一些中小学生连很多常见的汉字都不会写了,很多青少年已经失去了阅读体验,更谈不上从中得到快乐。然而,渗透着游戏精神的作品契合了小读者的游戏心理,让儿童张扬想象力、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梦想里,在对富有游戏精神的文学作品的激情阅读中,儿童从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和束缚中逃避了出来,以游戏的方式超越了现实中的真实,消除了幻想世界与真实生活的界限。儿童以游戏者的身份,营造出一个主观自我的梦想世界或自由王国,并在这个儿童自己主宰的王国里,他们以游戏的形式反抗生命的束缚,释放内心的压抑感。渗透游戏精神的作品在和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争夺读者方面,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更多的小读者开始亲近文学阅读。
(三)游戏精神与教育主义的完美融合——教育认知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的双向实现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精神塑形的重要手段,游戏与教育对儿童来说,两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永远无法分开。儿童既需要精神、理想、人格方面的教育,也需要快乐、无拘无束的游戏。将游戏作为教育的存在方式,使教育过程成为儿童生命表达的一个过程,有助于最大价值地发挥教育的功用。因此,儿童文学文本中的游戏精神与教育功能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富于游戏精神的儿童文学,既是儿童“玩”的天性的载体,又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的资源。教育的契机隐含在自由自主、愉悦快乐的游戏因子中,渗透游戏精神的作品可以更好的实现教育功能。具有“游戏精神”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实现教育目的,还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真正体现“儿童本位”的创作宗旨。游戏精神与教育主义的完美融合,是儿童文学中教育认知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的双向实现,也是未来儿童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
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作为一种创作心态或思维特征,既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时所拥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也是作家童心创作的一种追求和美学目标。对于一个儿童文学创作者来说,能否把握住游戏精神并将之熔铸到作品中会直接影响到其作品的成功与否。因此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自觉地高扬游戏精神的美学旗帜,保持一种“游戏性”心态,以儿童为本位,关注和把握儿童独特的心理及思维,真诚地与儿童对话,以孩童的心灵及期待打动孩童,最大限度地避免创作的成人化倾向,真正实现儿童文学最本真的美学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游戏性是儿童文学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失去了教育性的儿童文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快乐的阅读中享受到审美教育,是儿童阅读的理想境界。但过度强化游戏精神,甚至以游戏性遮蔽教育性,以快乐教育替代儿童教育,也有失偏颇。正如当下有些儿童文学作家为了取悦读者,过度膨胀儿童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单纯地追求游戏性的热闹、快乐,刻意的幽默、过分的调侃和恶俗的搞笑,将快乐庸俗化,这是当下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令人担忧的问题。强调儿童本位,张扬游戏精神,并不意味着要追求一种纯感官化的热闹与快乐。因为游戏精神作为一种美学精神,它带给读者的不仅有快乐和热闹,而且应保持文学应有的庄重性和诗性。因此,要正确看待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避免游戏性的极端化。
总之,对于儿童文学创作者来说,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上,通过对游戏精神书写、表现和传达,创造出渗透游戏精神的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崭新世界,使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散发出独特的美学魅力,更是新媒介时代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高小弘.论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游戏精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2]张辉.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D]. 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张利芹.论杨红樱校园小说创作的游戏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李学斌.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5]周国清,莫峥.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突围[J].书屋,2011(09).
[6]张国龙.2000—2010年中国儿童文学现象考察[J].东岳论丛,2011(09).
[7]方卫平.“玩”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06).
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应用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类读物,本身在文学价值上就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培养儿童内心文学兴趣,开启儿童对于文学世界探索的钥匙,儿童文学的出现对于整个文化传播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语文作为儿童教育初始阶段的主要学科,在整个文学的学习和启蒙阶段也具有关键性作用,两者作为文学的基础教学类文献,在实质上同出一脉,相辅相成,所以加强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的互补和联合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有着创新性意义。下面通过对小学语文和儿童文学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一、儿童文学定义
儿童文学是在中华文化背景下,经过反复的节选和改变,专门针对于青少年和儿童设计的启蒙性文学读物,其目的就是激发广大儿童和青少年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对整个中华文化进行学习和积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儿童文学的定义和内涵也不嗟谋桓新和发展,但是不管经过如何的改变和创新,儿童文学本身大致包含下面几个方面含义:第一,儿童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产物,是结合儿童特性而编写的文学类读物,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思维有着引导、启蒙等作用的启蒙性书刊,是在文学基础上的应运而生。第二,儿童文学的应用对象是广大儿童和青少年,儿童文学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身处地的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立场上去引导儿童和青少年走进文学的世界,用一颗纯洁、积极、善良、美好的心去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内心性格;第三,儿童文学是优秀文化的剪影,具有广泛的价值和作用,特别是儿童文学都是经过精心的编写和排版,不论文字还是图画都是对儿童内心世界的映像和美化,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多种优秀文化特点,目的就是启蒙儿童和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表现形式
(一)小学语文中的英雄主义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底蕴,同时我国的文化教育历史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不论是古代教育中的私塾教育,还是现代教育中的大众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颂扬文化就是英雄主义,从古代教育中的《山海经》中炎黄五帝,再到现代教育中的“感动中国”,这些文学书刊都是对我国历史优秀任务品质的传扬和赞颂,比如:古代教育没有文学读物,是通过石碑记录英雄传记,目的在于培养儿童见义勇为,勇敢正义的性格特点;儿童文学虽然并不是语文教育中的指定课本,但是却在树立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起到重要的正面作用,特别是对于英雄主义的赞颂,所以文学读物是促进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工具。
(二)儿童文学和小学课本的互补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课程教育性书籍,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对课文内在进行适当的改变和修订,适当的修订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对整个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造成一些文化史实的残缺和误解,虽然在一定阶段有效的对儿童的内心世界进行培养,但是在长远的阶段会影响整个文学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儿童文学虽然不属于素质教育的指定用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拥有较为完整的文学内容和思想意义,所以适当的通过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补充小学语文课本删减的内容,对于以后长远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补充小学课本,通过二者有机的集合促进儿童内心世界的完善和文学文化的培养。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教学中的特点
(一)材料内容的冗杂性
小学语文教育要求是课文内容简介、中心突出、中心思想集中,儿童文学作为文学材料而言,是对整个材料的完整叙述,强调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所以在一定程度是不能够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文学不属于文学教育的优秀材料,我们要正确对待小学课本和儿童文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积极学习尊重小学课本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儿童文学的重要意义,根据两者不同的特点吸取积极因素,促进学生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二)多元化思路分析
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视野;儿童文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35-01
语文课程是学生开始接触知识的重要学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新课程教学改革之后,儿童文学更多地融入语文教材,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课程中的儿童文学教学值得重视和研究。
一、合理把握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的独特价值
语文课程中的儿童文学教学,对开启学生智力、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儿童文学内容丰富,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大都与日常生活相关,学生易于从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还有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启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一些童话故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平台,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和释放。例如,小学语文课程当中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都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生需要在对生活的观察探索中、在各种各样的实际体验和经历中成长,儿童文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既丰富又安全的感知和体验生活的平台,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能净化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从而感受到快乐与满足。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是其他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提倡素质教育,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文化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素质,这个过程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文学作品能影响学生的成长,科幻类作品会激发学生的幻想,知识性的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阅读童话故事类的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阅读种类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对塑造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另外,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些优秀的品质、美好的情感,都能够通过儿童文学作品传递给学生。
二、合理优化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的教学方式
儿童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以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感受和认知世界,经过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主要的课程资源。如儿歌、童话、寓言等,都属于儿童文学体裁的范畴。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体现出儿童文学的特色,因此,需要合理把握儿童文学的特点,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讲授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在讲《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科学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则需要根据儿童文学的特点,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先结合本课的图画给学生讲一个精彩的故事,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在复述过程中,应把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几次“坎坷”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在体会故事情节中领会其中的含义。小蝌蚪不放弃,直至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边“找”边“变”,找到妈妈的时候正是自己变成青蛙的时候,这让学生既了解了青蛙的成长变化过程,又从中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表演课文所讲述的故事,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会更为深刻。教师要利用好儿童文学形象生动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科学分析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的有效应用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构成了一个整体,为语文课程中的儿童文学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学生的阅读内容应当与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相当,这样他们才会感兴趣,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例如,在学习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一课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让学生阅读《自相矛盾》《画蛇添足》等寓言故事。学习了童话故事《丑小鸭》之后,可以建议学生适当阅读一些安徒生的童话。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的演讲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点评,逐渐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儿童文学中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都蕴含着美好的意境和深刻的道理,只有学生具体完整地感受和理解了,才能够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真正领会它的寓意。儿童文学作品丰富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想象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教学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影响和教育学生。创新儿童文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儿童文学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