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高校;项目团队;理念;创新团队

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简单地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组织到一起,申请课题时,根据相应的研究方向简单拼凑,申请到经费后,每人分得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各自进行研究,这种松散的所谓团队并不能形成合力,学术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建立科学的创新团队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1. 项目团队概述

项目团队管理的对象都是以项目团队为单位的,构成项目团队的因素除了客观的硬件设施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人,这里的人指的是在团队中紧密协作,互相负责的一个小群体,并且有着共同的目标以及工作方法,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一群人。特点与优势。

1.1 特点。由于项目团队自身的定义,使得优秀的项目团队都具有以下特点:

(1)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2)在工作中能够分工协作,既能够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与职责,又能够进行互相的协作。

(3)成员间有着高度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使之可以为共同的规范所约束,以便达到工作能够正常运作。

(4)具有临时性,由于项目团队是出于共同的研究课题等共同的目标所临时组成的,所以每个项目团队都具有临时性。

1.2 优势。相较于没有规划的项目运作,通过项目团队管理来进行就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可以更合理的分配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方面;其次,有计划的分工协作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项目团队管理有着非常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能够使工作人员在更为愉悦的环境下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2. 高校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大问题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军,高校创新团队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一国未来竞争力。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团队组建目的时有不“纯”。在团队组建的目的上,不少团队的组建目的并不是真正为了大家在一起共同搞科研,而首先是为了拿到经费,争取资源,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一些高校临时拼凑和包装了“阵容强大”的团队。平时,这些“团队”的成员彼此很少进行学术交流,只是在申报项目或应付检查时才临时将各自的成果打包在一起,组成一个“团队”。这种“团队”,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的团队。

2.2 团队组建方式缺乏引导。

(1)在团队组建的方式上,缺乏理性的“自觉”。虽然,高校科技创新的特点是自由度高、不确定性大,教授和研究人员可以凭借个人意愿和兴趣决定研究的领域、方向和内容,并根据个人意愿,“自发”地形成创新团队。但是,在大科学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团队建设离不开行政的有效引导,除了“由下而上”靠自发自愿组建创新团队的方式外,还应该运用行政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集中优势科技资源,组建创新团队,进行集中攻关。

(2)缺乏科学的团队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团队建设,各高校所作的主要工作大多雷同,就是先对创新团队进行认定,然后对经认定的团队提供资助,而当创新团队成立后,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团队支持体系,缺乏科学的团队管理制度,团队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责任不明确,负责人被琐碎事务缠身等问题,从而使科研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一些高校对创新团队的管理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行政权力在学术管理中的作用过大,致使代表学术的广大教授和学者的发言权和参与管理权不够,从而导致行政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的主从关系错位,形成了“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现象。

(3)评价考核体系不科学。科研工作中的评价体系对科研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

3. 以项目团队建设理念打造高校创新团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想建立高效的创新团队,必须引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既以项目团队建设的理念打造高校的创新团队。

3.1 明确的项目目标体系。作为一个项目,要想拥有优秀的项目团队,使项目能顺利进行,对项目管理者来说,必须建立明确的项目目标体系。项目管理者在进行项目计划时,必须明确项目目标及对项目的工作流程作出清晰的分析,同时还应对项目目标进行工作分解,结合各阶层项目成员的实际情况,将项目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种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使团队中各种人力资源明确自己在项目目标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形成优秀的项目团队,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

3.2 合理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创新团队建设方针和目标明确后,需要具体的执行部门和执行人员来实现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体系,其合理性体现在是否具有清晰的组织关系、高效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内部沟通。完善的创新团队组织机构框架应至少包括以下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高学术领导层,负责建立和把握创新团队的科研方向、建设方针和目标,并统领创新团队的发展,解决创新团队的重要问题;第二层次为条件保障和监督部门,条件保障部门负责为创新团队提供人员、经费、科研平台等保障资源和条件,监督部门即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制订完善的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第三层次为创新团队本身,包括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应尽可能按岗位、职责设置,项目负责人和成员之间应形成一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消除个人因素和主观因素。

3.3 创新团队运行监督管理与内部沟通。创新团队作为体系运转后,为使创新团队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监督部门进行督促和协调管理,制订完善的科研团队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创新团队创新过程的监督管理,同时为创新团队体系提供一条内部沟通的渠道,及时解决当前问题。

3.4 适宜的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措施。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措施是目前研究创新团队建设的热点,目前国内对创新团队绩效评估的研究重点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但还未形成公认的评估指标系统,还需要根据不同评估需求者的需求特点,在考虑不同学科特点基础上作深入研究完善合理的创新团队考核评价与激励措施,势必会对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创新,制订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又好又快地实现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促进创新团队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2

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

人才资源是高校科技工作的第一资源,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聚集各类高层次的人才,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改善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各类富于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学的科技创新才会形成一种气候。

创新团队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

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更多地走向综合化、大型化,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往往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

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是队伍,是群体。没有人,没有队伍,没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群体,要想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

创新团队建设是兴校、强校的关键

只有通过科技团队建设,才能有效地组织起一支又一支学术队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并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批又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群体。这样才能有效地稳定科研队伍,凝练学术方向,使科学研究能够纵向深入。横向融合,得以可持续发展,建设出有特色的优势学科。

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开展学校的建设工作。所谓一流的学科主要的标志就是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科研和成果,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一流的队伍是核心、是关键,没有一流的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科研和成果,更不可能有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因此可以说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科技工作发展的动力。

创新团队建设的重点在团队

人才问题,特别是尖子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任何学科、任何研究工作仅靠一、两个人是很难发展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创新团队建设中要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给以公平的对待,形成由学科总带头人、学术方向带头人、骨干后备队组成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在该群体中,必须注重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机制,是创新团队建设的保证

创新源于个性特色的充分发挥,成功在于团队的团结和密切合作。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既需要有利于个性特色充分发挥,也需要团队合作的良好、宽松、和谐以及学术活跃、自由的氛围,更离不开规章制度所形成的机制和体制以及相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将有利于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聚集必将形成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的群体,形成一个重视人才、实施创新的大气候。在这样的良性循环状态下,学校的科技工作必将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医科大学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建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大投入力度,调整结构和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引进、稳定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加强了创新团队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政策牵动,规范管理

学校明确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分析学校校情,使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完成学校奋斗目标的重中之重,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决定性因素。

学校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通过规范管理,保证学校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1)制定了“551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和引进5名国际知名学术带头人。50名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10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的目标。

(2)制定了引进人才实施办法。对引进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条件、范围、待遇及相关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

提出引进人才以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优化队伍结构。加强队伍建设为目的,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培养”、“稳定”现有人才关系的指导思想。

根据引进人才的不同层次,提供12万~60万元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10万~5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及良好的工作条件,在专业职务晋升中不占指标等。

(3)制定了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有关规定,旨在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4)在科技奖励条例中,设立了学科建设突出贡献奖等六个奖项。对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者予以重奖,同时在《学科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特殊贡献奖励津贴实施办法》。《绩效津贴实施细则》等文件中,对承担科研课题、获奖科研成果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均予以相应的奖励或用以改善科研条件的经费支持。

(5)出台了支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有关政策,利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金,主要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再次出国学习和创新团队的成组派出。

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聚集人才

根据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学校对原有学科进行了调整。新组建了发育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医学基因组学教研室或研究室。建立了肿瘤与血管病治疗中心,普通外科研究所,艾滋病研究所,实验动物转基因与基因敲除中心,器官移植研究所,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人才的集聚搭建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协作,学校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加强创新人才的汇聚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基础学科间、临床学科间,特别是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普通基础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营造环境,延揽人才,加大投入,突出重点

创新团队的建设,在于以事业为核心去整合和组建,相关学科的专家只有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团队才能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才会有生命力。学校在整合和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工作中,工作的重点放在为他们营造良好、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活跃、自由的氛围,同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重点做好组织和服务性工作。学校的科技创新团队都是在他们各自有意向的前提下由学校组织建设的。

在延揽人才方面,近年来,学校领导和科研处、人事处、国际交流处处长定期到日本、美国等学校在外留学校友较多的国家探望、拜访,宣传学校有关政策,吸引他们来校工作。

为使科技创新团队更好地开展工作,学校加大投入力度,投入的重点放在各团队建设中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创新项目的开展。

几年来,学校用于引进人才的支出已达1000万元,用于创新项目开展的投入近千万元,同时学校每年用于学科建设经费每年不低于1 000万元。主要用于他们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设备的购置。

对整合建设的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在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并在申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方面予以倾斜。部分创新团队已经形成,促进学科建设科技工作水平提升

几年来。学校在一些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已经形成。对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0个。

(1)在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领域,融合皮肤病学教研室、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免疫学研究室共同组建了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创新团队,在今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考核中顺利通过。并获得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称号。该创新团队中既有院士,又有引进的长江学者课座教授。

(2)在普通外科学研究领域,整合了器官移植、甲状腺外科、肝胆外科、胃肠肿瘤外科、乳腺外科、胰腺外科、急重症外科、血管外科的资源,形成了以全国副主任委员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中,面对国内普通外科强手如林的竞争局势,以90%的投票通过率新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近五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获得“863”项目、全国公益类科技专项各1项。单项资助经费300万元。

(3)在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研究领域,整合了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地球化学性疾病研究室等单位,形成了以全国副主任委员为学科带头人,以氟、砷中毒研究为特色的创新团队,在2007年通过了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实现了学校预防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该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近三年,平均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

(4)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整合了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医学基因组学和生物芯片研究中心等机构,组建了创新团队,被批准为辽宁省细胞生物学重点学科、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A级)和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该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规划教材。

此外,在肿瘤学研究领域,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实验动物转基因与基因敲除等领域的创新团队正在形成。

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科技创新成效斐然

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措施,开创了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科技创新成效斐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重点学科数量明显增加

“十五”期间,学校的国家、省重点学科数量成倍增长,分别由原来的1个、5个增至2个、10个;今年学校又有3个学科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使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达到5个。无论是新增补数还是现有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辽宁省属高校前列。

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学校原只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十五”以来。新增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26个,其中教育部1个、卫生部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个、辽宁省5个、辽宁省高校15个,沈阳市3个。

重大科研课题及经费取得突破

承担了7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863”项目和3项“863”项目子课题,6项“973”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公益类行业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加,由“九五”末期2000年的18项到2001年~2007年的21项、22项、30项、34项、44项、48项、54项,呈现了良好的上升态势。

全校科研经费在“九五”期间年均不足1000万的情况下。2001年~2003年均突破1000万元,2004年-2005年突破了2000万元,2006年~2007年突破了3000万元。仅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个渠道。研究经费近三年已连续突破1000万元,超过“九五”期间每年全部科研经费。

重大科研成果和高水平学术再创佳绩

继2000年学校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十五”以来,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参加5项,共9项。牵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3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项均居辽宁省属高校前列。

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创新团队 团队建设 创新能力 质量工程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校改变过去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此外,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科研活动已经由传统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协同作战”转变。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金,建立创新实验班,开展各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助计划等,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不够成熟,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科学,对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精神的培育不足,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不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创新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明确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旺盛的需求,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学生创新培养平台,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学生创新团队的全面普及与重点扶持工作等。

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并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将在相应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激励措施、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

2.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践平台建设

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资源,寻找合适的载体,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1)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团队以及本科生开展科技项目实验研究的平台。专门设立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的指导老师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小组,帮助本科生进行本专业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同时鼓励他们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开放与管理工作,并建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由教研较为丰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可行的课题,将课题题目公布,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查阅文献、组织讨论和整理材料,提交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加强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建设。

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延长了实验室的利用时间,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内容的多样化、方法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求知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开放实验室要做到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对象开放等全方位开放,使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建立新型教研工厂,开展多层次的创新科研活动。

新型教研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出的产品或技术应用到中试生产线上来,解决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教研工厂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利用设平台可以更好地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接。教师也可以把科研项目和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向学生开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能通过该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学生能通过该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工艺改造与设计、设计竞赛等,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载体建设

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了更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有了好的创新平台,还必须有好的更多的创新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创新能力。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外,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1)以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组建一引起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成员一般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团队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组成不同的学生创新小组,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

(2)以教师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人才。

教师承担的基金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可以吸纳本科生参与,在项目内部成立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创新成员不要限于打杂,做一些边角工作,要切实参与到项目的主体活动中来:参与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修改;实验方法的讨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定期的项目组内研究进展报告;项目的结题验收或产业化对接等等,多方面、全方位得到锻炼。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提供1项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创新实践机会,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3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管理

(1)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保障创新团队的活动。

“创新团队”是一个群体的模式,因此需要把一大批学生都吸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创新团队活动中来。组建创新团队时按“宽进严训的原则,制定宽松的创新团队准入条件,成立完善的团队组织机构,建立卓有实效的管理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小组,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给学生创新团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要成立以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加强与学生创新团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指导,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团队稳定发展。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将参与创新实践的成果写成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根据成果的类型和层次,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学分奖励或精神奖励。

(4)要确立长期的创新团队任务。

创新团队的任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活动、某个阶段的层面,要设立近期、中期、远期的系统目标,做好跟踪调查,完成长期研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不断凝练先进的团队理念。

通过对学生创新团队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先进的创新团队理念,深刻挖掘其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总结摸索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原则、发展原则、形成规律、与教学科研以及各部门的关系等。

3、结语

高校要以推进质量工程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以及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着眼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玥,张祎.以创新和实践构建开放性实验室[J]. 黑龙江:科技促进发展. 2010(3):279.

[2]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23

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4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已经成为推进各类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抓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质量与水准是衡量各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主管部门评价办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参数。以教学团队建设为载体,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夯实实践实训基地条件,加强实践性,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才能赢得发展空间。本文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院级重点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和成效,以供参考。

一、院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的现状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起步较晚,组建于 2009 年,2011 年被学院遴选为院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共19人,生师比达11∶1。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博士2人,硕士7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讲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双师素质教师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0%。专业带头人司文会教授现任学院食品科学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首席专家,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首届“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项目获得者,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学名师、首届科技为农服务优秀团队带头人、首届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优秀科技工作者,历任学院首届实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人文科学系副主任兼基础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基础部主任、食品系主任兼基础部主任等职务。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工教育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分析测试学会仪器仪表学会会员,等。与苏州的企业联系密切,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独撰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9本,主审教材2本,《无机及分析化学》获中科院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优秀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项;已结题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10项,在研项目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7项,设计专利6项,已获授权12项。

二、院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基础

为了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建成院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我们仔细研究了苏州、长三角区域生物技术产业水平,同时,根据学院的专业布局实际,遵循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建设。

1.紧扣“2+0.5+0.5”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建设紧密型校企联盟专业教学团队

当代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学过程中需要大批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专家深度融合到团队中。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依托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以“2+0.5+0.5”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与苏州泰事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BD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州天马医药有限公司、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贝朗医疗(苏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起产学研合作,一批企业专家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规划制定、毕业设计指导、校企合作教材开发、精品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推动教学改革。考虑到企业的具体特点,差别化开发不同教学方案,实时满足生产需求,构建了紧密型的校企联盟教学团队。

2.加强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建设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了教师的专业规格,既能上讲台,也能下车间,即常说的双师素质教师。为了加强团队成员的双师素质培养,团队依据《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苏农院〔2011〕1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有关规定》(苏农人〔2012〕1号)的有关规定,对团队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出统筹规划和具体安排,按学年填报《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表》,分期分批安排教师进行社会实践锻炼。据统计,建设期内,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共派出9人次参与实践提高,为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3.提高团队成员专业面,建设宽口径强技能专业教学团队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朝阳产业之一,是新兴交叉学科,涵盖化学、生物、食品科学、仪器分析、药学等知识,因此,务必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面,建成宽口径强技能专业教学团队才能满足培养要求。三年来,团队引进博士2人,全部按此标准进行,效果良好。

三、院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

我国举办高职教育时间较短,专业教学团队与运行机制建设具有创新性,各校有自己的成功做法。根据《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意见》,在学院职能部门和专业所在系部的指导下,专业带头人主持本专业的团队建设。包括专业设置或调整调研、专业培养的目标、教学计划的制订或修订、课程设置、教改方案的制订,主持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和实训资源建设,优先规划本专业的师资配备、任课安排,推荐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向各级推优等。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1.以能力培养为本,团内分工合作

根据本专业工作岗位分解表,细化岗位知识和技能单元,组建以课程为单位的若干组,除了专职教师外,每个小组至少配备1名企业兼职教师。各组分工但不分职,相互协作。

2.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团内教师责任明确

在教学团队内部分工合作基础上,团队实行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明确团内教师责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3.以量化考评为依据,构建团队建设管理体系

组建了专业教学团队,如何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是关键。根据建设实践,生物技术与应用团队建立了以量化考评为依据的建设管理体系,团队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带头人负责量化考评,系部负责具体实施 和管理,学院依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进行检查和验收,效果较好。

四、院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效

1.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围绕《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意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几年来,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省市级培训。其中,3人参加“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国家级培训;1人赴苏州第四制药厂挂职锻炼;1人赴吴江农产品检测中心顶岗实践;1人参加“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1人赴合作企业——苏州泰事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实践锻炼。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科研项目

在专业带头人的带动下,团队成员积极申报各类课题,目前有“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级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富硒鸭生态养殖与产品开发”“优质富硒黄桃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省市级项目8项,“农产品质量信息化溯源技术应用研究”等科研项目课题4项,“推进生物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教学研究项目课题4项。团队成员主持、参与建设院级精品课程2项,主参编各类教材15本。

3.课程与教材建设

生物技术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色,积极承担校级精品课程,参与各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本专业课程现有中科院优秀教材一等奖《无机及分析化学》以及两门校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仪器分析》。教师主(参)编15本高职高专规划教材。5本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训指导书》《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制药方向)实训指导书》《生物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食品安全评价与质量检测》《基础化学》。

专业课程考核也由原来的“理论+实践”传统考核方式改变为“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综合实训考核+职业技能证书考核+顶岗实习考核”,全方位考评学生的岗位知识技能。

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生物技术专业共享学院“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生物技术中心”“食品科学研究所”等实验(训)平台5个,拥有生物工程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14个,与江苏众诚鸭业集团、BD快速诊断(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苏州第四制药厂、华润雪花啤酒(江苏)有限公司、深圳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金阊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等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22个稳定的校外实验(训)和就业基地。

5.社会服务

生物技术团队在院系支持以及专业带头人的指导下,与社会、企业良好互动,积极参与社会、企业项目。2011年度,团队省、市级社会化服务项目“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苏财教[2012]115号,总经费51万元)进入第三年建设周期,“富硒鸭生态养殖与产品开发”(吴江市科技局,江苏众诚鸭业有限公司,总经费40万元)等省市级项目4项,其他横向课题多项。同时,为BD快速诊断(苏州)有限公司、苏州泰事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输入了一批优秀毕业生。

五、院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启示

1.科学制定建设目标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因此,科学制定建设目标是关键。目标的确立以学院的建设规划为依据,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形成可迁移性的专业建设成果,发挥专业示范作用。

2.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1)专业带头人培养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遴选与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要求专业带头人具有较深厚的本专业知识基础、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有主持专业建设、实验(训)资源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近3年在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科技服务项目、及出版专著、教学资源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成绩显著。经过培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带头人基本具备要求。

(2)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是关键。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团队依托紧密型校企联盟企业,不断加强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该专业技术技能类课程50%由双师型兼职教师完成,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得到保证。

(3)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人才培养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州经济发达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高,对毕业生要求高。所以,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人才培养成为生物技术与应用的必然选择。建设期内,通过“2+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联盟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达到86.12%,就业率99%,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管理学(中文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铁岩,吴兴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3]姚裕群.团队建设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职校 教学团队 团队建设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b)-0242-02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苏联院〔2010〕1号)和《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苏联院〔2011〕7号),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要求。职业学校即将跨入“十三五”发展之际,教师教学团队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层教学组织模式,能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平台。笔者通过理论学习,结合该校3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实践研究,提出以下4个有效策略。

1 遴选与配置策略

1.1 遴选团队带头人

遴选和培养团队带头人是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环节。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引导者、组织者、建设者,是整个教学团队的核心、灵魂,起着学术引领和团队“脊梁”的作用。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引进、培养一批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能把握学科或专业发展前沿、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实践技能、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胸襟开阔、乐于奉献的领军人物担任团队带头人。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还需具有很强的双师素质[3]。总之,要能充分利用团队资源来实现团队的目标,使每一名团队成员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创造团队工作的方式,使成员能关注到团队目标和愿景的落实。

1.2 合理配置团队成员

为使团队成员间达到优势互补,主要从规模设置、结构优化、梯度分配三方面合理配置成员。首先,规模设置方面,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过多不便于管理,过少教师资源部充分;其次,结构方面,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主要考虑团队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个人特长等,由高讲、中讲、初级职称等构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不同年龄层次搭配;最后,教学团队成员在教学水平、经验和研究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的梯度差异[4]。这样才能使得不同层次的成员得到不同的发展,扬长避短,相互补充,有利于发挥整个教学团队的作用。

2 愿景与目标管理策略

2.1 开发共同愿景,激发团队成员

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必须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愿景。教学团队共同愿景是渗透在教学团队的日常工作中,它需要成员和负责人一起来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团队负责人要能充分了解、善于倾听员工对团队未来状态的描述,这将形成强大驱动力。成员参与性高了,共同愿景所起的激励作用才会发挥出来。

2.2 瞄准共同愿景,确立团队目标

当教学团队有了共同愿景之后,还需要瞄准,一是需要协调成员的个人愿景与团队的共同愿景冲突,使其达成相对一致,才能有效改变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才能使团队更具凝聚力。二是在共同愿景下,明确教学团队的总体目标,全体成员要统一思想观念、建设思路和行动方案,该目标必须能成功转变为成员为之努力的心理契约。为此,在制定教学团队目标时要分析成员与团队建设发展的不同需求、发展阶段特征、期望目标与现有条件差距等,权衡各要素的重要性与制约性,成员才能认可并愿意实施,从而让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均协调达成。

2.3 跟进目标监控,促进目标落实

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并不等于团队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牵一发动全身。因此,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抓好建设周期内的阶段检查,平时多主动和成员交流,多接触,进行阶段总结反思,从而及时掌握信息反馈,便于团队总体目标的监控;其次通过信息反馈汇总,要向团队成员通报总体进度,便于整个团队统筹调整;再次多了解成员推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出现不合理或意外,影响个体目标实现时,也可以对原来的目标予以修改。结合团队目标和规划,每个成员制定个人的发展目标与规划,团队和个人均有远期、近期目标,这样才能将总体目标予以分解、最终得以落实。

3 合作与平台策略

3.1 有效组织,引领合作

教师合作文化不是天然存在的,特别是团队成立之初,更多的需要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学校通过一定的组织来边引导边管理而逐步形成的。通过合作过程,不断地向成员渗透合作的意识,熟悉合作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合作的规范,逐步使得组织管理机制走向自下而上,培养团队成员们自主、自律的合作行为。同时,学校应明确要组织形式,例如:学科组、课程组、教改组、项目组、课题组等形式,创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学团队,这样也有利于引领教师合作。

3.2 搭建平台,促进合作

搭建平台,就是有计划、有目标地为教学团队提供展示个人或团队风采的机会,包括教师个人教学技能和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所教学生的技能水平等。首先,学科或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交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涉及教学理念、方法、模式等,如,组织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两课”评比、微课大赛、课件大赛、说课大赛等,组织成员参与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评比,组织成员参与教学研讨会。其次,专业技能交流。专业技能交流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及教师团队,也可以是学生及学生团体,如,技能大赛、专业基本功大赛、创业创新大赛等。最后,科研交流。一个优秀教学团队的成果重要推广形式可以通过科研交流,让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研研讨会、交流会等,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促进成员总结反思,学习研究课程与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促进成员深度合作。

4 评价与激励策略

4.1 系统评价,及时反馈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紧紧围绕教学团队工作的内涵与特征、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来设计。在评价内容上,既有对团队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有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既有上级管理部门及同行专家的评价,又有学生的评价;在评价环节上,既有结果性评价,又有建设过程性评价[2]。在整个建设周期内,成员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同时也需要将阶段性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成员,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反馈网络,从而便于成员及时调整措施。

4.2 机制跟进,多样激励

激励理论中,员工的绩效水平与激励密切相关,在员工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激励程度越高则绩效水平越高。团队激励机制要跟进,而且多种形式并存。可以是合理的具体项目对应的物质奖励制度,实行按劳取酬、优劳优酬,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进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同时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锻炼的机会,使团队成员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成就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

总之,构建优秀教学团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用思想引领、用规划先导,用合作智慧创造,让我们一起为教学质量提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国才.团队建设与领导[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志蔚,张彩云,王红玫,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32-36.

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示范校建设 项目管理 问题 对策研究

项目管理源于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对项目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在社会很多领域广泛应用。项目管理以具体项目为研究对象,为达到预期项目目标,通过专门组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项目管理最大优势是能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有限资源,保证取得最优建设效果。

随着高职教育政策的变化,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利用项目管理理论高效推进示范校建设,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成为示范校建设单位需要面对的挑战。

一、高职示范校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示范校以项目建设为发展契机,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在办学实力、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方面全方位提升。由于项目涉及面广、难度大、时间紧等特点,在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内容规定笼统

通过梳理,笔者发现大部分示范校项目管理制度有《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高职示范校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集中采购工作细则》《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项目总体及阶段性监控评价》《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实施意见》等,关于项目绩效考核、专家论证、项目验收和监控等方面尚未形成制度,造成实际项目管理缺乏明确统一标准。此外,项目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项目建设的条件在变化,制度也要及时完善。

(二)缺乏合格的项目管理人才

示范校项目负责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和管理能力,还要精通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只有配备德才兼备的项目负责人,才能保证各个项目的科学设计、分层管理和逐步推进。目前,大部分学校建设项目的负责人都是系部专业骨干教师,对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技巧缺乏系统认识。以笔者学校为例,8个建设项目中,有5个项目没有管理人员的参与,对项目管理缺乏科学设计。

(四)项目管理交流平台单一,沟通机制不健全

搭建畅通的内外交流平台是促进项目有效运作的保障。高职示范校建设项目通过项目计划编制、信息、绩效报告等实施沟通,对于建设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项目领导小组例会、项目负责人例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此外,项目管理自动化、网络化沟通方式利用率较低,造成沟通上的延迟,不仅严重影响沟通效率,也对项目建设进度产生一定影响。

二、完善高职示范校项目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示范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为依据和基础。任何一项工作缺乏制度保障,必然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一是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项目建设档案搜集整理管理办法》《建设过程跟踪记录规定》《子项目建设组目标责任制与绩效考核及奖惩办法》《例会制度》《专家论证制度》等,争取项目的启动、实施、监控等各环节有据可依;二是修订、完善已有制度。随着示范校建设的深入,学校应根据管理经验和实际及时修改或删除不适合项目建设的条目,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二)继续加强对项目监控

项目实施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对项目实施有效监控,使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一是借鉴Project2000管理软件,自主研发示范校项目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组对建设目标和内容进行分解,并填报在管理平台上。监控组根据平台的数据把握项目组每周的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为领导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邀请专家组对项目建设进行指导,听取教学基地和实习医院的意见。借鉴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训基地建设。

(三)完善项目管理沟通平台

项目建设是学校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平台,完善交流平台对项目建设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完善内部交流平台。除定期汇报、调度会、个别访谈项目成员等以外,借助QQ群、OA办公系统对项目进展、问题及经验进行交流,以及时提出意见、调整工作偏差;二是建立专家指导、行业参与的指导平台。示范校建设没有规律可遵循,需聘请示范校建设专家、行业医院专家参与重点问题研讨,解决改革创新设计及示范校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建立内外协作平台有助于沟通渠道的顺畅与高效运行,保障项目沟通及时有效。

(四)加强项目团队建设

高素质、高凝聚力的建设团队是加强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一是举办专题讲座,讲授项目管理基本知识、职业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职工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二是选派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其他院校及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以专题汇报形式向其他老师汇报工作体会;三是充分挖掘项目组爱岗敬业、把职业当成事业的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团队成员形成合力和凝聚力。

(五)继续落实科研保障措施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项目,以项目承载科研,把科研工作与示范校建设相结合,科研的视角、科研的方法、科研的思维引领项目建设全程,促进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通过科研探索卫生职业教育的教育规律与本质,形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同类型高职院校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