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人文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的人文价值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1

一、教师应该具有人文精神

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老师更要具有人文精神。可惜,我们中职不少语文老师最缺少的就是人文精神。在课堂上以灌输代替认识,以统一的标准抹平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强迫命令取代启发诱导,不见合作与探究,以个人的认识取代学生的认识。语文独特的人文特征要求我们中职语文教师更应重视“容许个别差异的存在”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看不到语文的妙处及其威力的老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可见,老师应该看到语文的“妙处”,才能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刺激力”。而这又来源于老师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获得的前提就是要不断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推陈出新,左右逢源,发现语文的“妙处”,给学生以“刺激力”,使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不会流失。老师要善于引导,在学生面前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要课上一套,课下一套;要教给学生审美体验,何为美,何为高尚,老师自己首先要有审美体验;要善于把好的审美因素分析出来,将其传播给学生,教会学生发现美;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只是社会所需要的一个方面,而人在社会立足还要靠其他一些素质,比如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健康的情趣等等。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是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所以,把中职语文教师打造成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而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师,显得十分重要。

二、教学方法渗透人文性

人文性的本质就是以关注人本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与灵魂等,最终全面地关注学生本身及其发展。中职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教材的优点,突出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性,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情境。 如教学《藏羊跪拜》一文时,可以挂出图片,叫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读“当枪声响起后,藏羚羊栽倒在地仍然是跪卧的姿势,眼里还有两行泪水”的语句。配合图片,让学生充分体会藏羚羊临死时的复杂心理,学生大部分能体会到藏羚羊的跪和泪浓缩了伟大的母爱,对生命的渴望,可猎人还是无情地开枪了。这时再引导学生讨论、谴责猎人杀生的举动。当学生体会到作者“对人性回归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呼唤”这一主题后,让学生结合实际行动,今后在保护自然、对待野生动物或者有益的弱小动物时该如何做。至此,教学的“人文性”就水到渠成了。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2

当下文学批评正处在一个空前的文学繁盛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更为批评提供了相对自由独立的话语场。作为文学批评,其宗旨始终是“为读者的批评”,是文学的捍卫者和守护者,立足作品之上的纯文学批评文本是规范、健全文学市场的关键所在,由此,文学批评对文学的匡正意义远大于其批评文本本身的意义。然而,“批评的多元化和现实社会的干预性淡化了纯文学的研究倾向,‘媒体批评’、‘文化批评’、‘民谣批评’、‘快餐批评’彻底解构了以往文学批评文本的学究气息和宏大模式,批评话题和话语具有泛文化的特点和社会政治针对性,如‘人文精神’、‘精英意识’、‘跨文化’、‘异质性’、‘失语症’、‘知识分子立场’、‘民间化’等问题都有社会批判、道德批判、审美批判和政治批判相互渗透交叉的学术倾向。”在信息传播的高速覆盖性和巨大影响力之下,传统的文学批评正面临着来自其他批评样式的冲击,但无论如何对文学批评价值的坚守,是批评家的创作前提和坚持纯文本批评的意义所在。

无论批评形式发生多大变化。对文本的质疑精神,合理客观的批评态度,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及对文学批评价值的坚守,都是批评家从事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当代文学批评的现实环境是学理性正逐渐淡化,一些大众化批评文本正悄然成为文学批评市场的新生增长点,较之以往被束之高阁的“学院式”批评,现在出现的这种泛文化批评样态确实给传统文学批评以冲击,但一些新兴的批评形式自身仍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为了迎合公众的娱乐化需要而将作品庸俗化处理,掺杂不少戏说甚至恶搞成分。当下批评界产生的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批评家与文学批评环境正逐渐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以一种相对自由的姿态参与文学对话,另一方面却对批评家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有些批评家缺乏自觉性地落入商业陷阱中,以违背批评良知的著述赚取知名度和经济利益,这是文学批评的悲哀。我们有理由对文学批评的精神规范“温故知新”:“文学批评是一种发现问题并依据事实分析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它强调批评者的批评立场要真实、客观、公正,行文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简意赅。”批评家应该始终坚守从事文学批评固有的独立精神和客观立场,扬弃偏执的“主观主义”批评观念,以严谨文风,坦诚的质疑精神,甚至苛求态度,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再创造,而不是一味满足于表面浮夸或贬损的低档次创作。

文学批评呈现给读者的是文学感官上的享受与精神上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强调坚守,批评才更有价值。真正的批评文本是能够展现作者详实的业务功底和崇高的批评精神,字里行间激发读者与之产生共鸣乃至思想上的碰撞,于阅读之余,读者真正能够体验到一次纯粹心灵上的愉悦与振动,我们所说的批评精神大抵于此,“真正的批评精神是什么?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就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鲜明立场,就是向时代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这种批评精神拒绝温文尔雅,拒绝不偏不倚,拒绝四平八稳,拒绝跟风趋时,拒绝随便妥协,更拒绝为金钱所收买而违心地阿谀奉承。”这是对批评精神的有力诠释,也是对文学批评价值坚守的具体要求。的确,文学批评就是要维护文学的纯洁性,文学带给我们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种关于爱、尊严、崇高、无私的人文净化,而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的守护者,就应该站在人道的立场上,以一种纯粹的文学姿态给予文学以客观详实的评价。

可以说,批评家强烈的批判意识与坚定地职业操守,是文学批评价值坚守的必要前提,也是批评之本,更是维护文学纯洁性的一道屏障,如果批评有失偏颇,那么这道屏障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弱。而当今文坛出现的种种失实判断,正在消解文学批评的固有属性。文学批评是建立在说真话讲真话基础上的一种判断,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对错之分,而是要求批评家站在理性客观的学理化立场上,从文学作品入手,对其做出一种上升到理论化高度的审美价值层面的深入探索与表达,因此失去判断或者有违本意的失真判断,对文学作品与作家而言都是莫大的伤害,更是文学批评自身的倒退。

作为文学的守护者,文学批评在精神层面上的价值与意义远大于文本表层的含义。从事文学批评,经历的是一次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是对文本解读之后的再创造,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个建设性的并具有指导意义的参阅读本,优秀的批评文字会带给读者一种精神洗礼。因此,文学批评是有效沟通作者与读者的重要媒介,文学批评价值坚守的意义自不言而喻。

二、批评家的责任意识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3

文章概述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扭转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教育的局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高校人文素质评价体系,改善教育评价标准。

【关键词】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后天形成的体现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意识的内在品质。它是建立在人文知识基础之上,通过吸纳人类优秀文化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具体表现在人的道德修养、个性人格、理想追求、思想品位、心理素质、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一般来讲,人文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通过人文知识和人文方法的传授与掌握,陶冶人的人文思想,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其本质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将人类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或个性品格。

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促进科学技术和人文素质教育融通发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注重的是专业技能,而人文素质注重的是指导专业技能运用的思想。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不仅是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它比科学文化素质更加重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所在,它能够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强烈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等;良好的人文素质也是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产生的内在动力因素,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乐于奉献和创造;人文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当今大科学(或曰复杂科学)本身文理渗透、融合,使得科学技术的研究越发需要涉及更多的人文元素和知识,需要多学科的集成和团队精神,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喊了许多年了,各高校也都纷纷采取措施强化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比例上有所增加。但似乎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健康发展的仍然还是一些前提性基础性的方面未得到真正解决。换句话说,问题的症结远还不在于人文素质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在于人文素质究竟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培养?即基本的认识和态度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使得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少特色

从当前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看,多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模式相同,个性不鲜明,不注重自身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和自身的特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良好的社会现象,同时具有所有文化现象的共性。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教育管理上都是遵循社会所需,这就反映出多数高校在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上有相同点。在“整齐划一”的理念和模式下,“千校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例如,部分理工科院校盲目模仿文科高校的人文教育做法,按照文科高校的思路安排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和活动,使人文教育的开展与专业教学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和矛盾,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效果并不理想。

2、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现象严重

在高校多年的教学课程设置中,理工科专业课程所占比重比较大,师资配备都比较强,而人文科学被置于比较次要的位置,无论在课程设置、内容比重,还是师资配备都比理工科薄弱。因此,造成了课程重视偏差的问题,形成了轻文的教育状态。许多高校虽然给理工科学生开设了一些人文知识方面的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专史、断代史等课程,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这些课程所配备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往往以硬性、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养成被动、懒惰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这些理论的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再加上部分理工科学生认为学习理科知识和技术是有前途的,而学习文科知识和培养人文精神是缺乏实际价值的,从而导致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文关怀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的衰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3、应试教育体制、观念的不利影响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及观念长期存在,使得家长、学生、学校对于考试的重视程度超过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缺乏内在体验,只会应试,不会应用。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这就导致专业划分过细,学科单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储备“单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体系无论在学科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过分注重实用性,表现出片面的功利性和短期行为,使科学、教育、文化受到了整体性的损害。现今人文素质教育变得如此艰难,主要是由应试教育的弊端、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缺陷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所致。

4、市场经济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现今社会由于经济价值观念的普及和被重视,商业化的倾向充斥着整个社会,正义、良心、人道、理想、真诚、信仰、道德等少被提及。市场经济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它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以价值来衡量任何事情,它的负面效应引导着人们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看重功利的“经济人”而忽视全面发展的“文化人”。市场经济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高校中某些与市场经济联系密切的学科的发展,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有影响的,使他们的观念变得世俗、功利。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1、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或唯科学主义的教育,而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科学教育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人文教育则能使大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获得理性的升华,能使自我发展进入真、善、美的境界,它能长远的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科学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

2、扭转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教育的局面

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时代,高等教育已演变成一种宽口径的素质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将超越计划体制对人才的单纯专业要求。如果学校只仅仅局限于专业教育和科学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养成,那么学生就很难得以全面发展。目前大学生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现状,迫切需要把人文教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通用课,同时改变原有教学模式,采用互动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与教师进行相互交流,激发他们对人文关怀的热情,提升人文感悟能力。为了适应现代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并驾齐驱的时代要求,学科发展既要高度分化、又要高度综合的趋势,高校必须具备能涵盖自然、社会、人文等三大学科领域的综合化学科结构,开设一些具有通识教育功能但与专业学科或方向无关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作为必修基础课。在理工科院校课程结构上,学校除了抓好“两课”教学和必修的职业道德课之外,还应开设大学语文、东西方哲学、中国历史等课程,辅以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选修课,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感悟,产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个性,获得能力等。高校教育环境包括校貌、师貌、校纪、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学术氛围,以及职工、学生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等等。良好的校风、校貌和高尚的师德以及学术、文化氛围组合起来会构成一种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能促进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育人质量的提高,还能对大学生的德与行产生积极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在突出科技精神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文素养环境的营造。如开设一些中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名师讲座,开展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校园文艺活动,建造人文景点和艺术家塑像等。因此,为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4、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传承者,是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创新的关键,在学生思想文化观念的形成中占主导地位。因此,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然而,近些年来,包括人文社科教师在内的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在逐年下降,学生人文素质低、修养差与教师有必然联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此,高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

5、建立高校人文素质评价体系,改善教育评价标准

人文素质教育搞得如何,最终要体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有效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对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以保证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评价标准除专业考试之外,可以通过面访、小论文等方式让学生抒发自己对社会现象的领悟,以及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将其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行为表现作为参考,如演讲比赛、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奖学金评定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应试分数固然重要,但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几个问题仍然是关键,不解决这些关键问题,人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口号或形式,即使是开设再多的人文课程也不可能扭转这种局面,因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是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在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素质问题存在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深刻反省我国现有的人文教育模式,改进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做出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唐英,王洁,张雪永,汪铮编著.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8.

[3]陈荣华,吴亮.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初[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

[4]陈再平,汪涛.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讨[J].文学教育,2011.

[5]杨发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8).

[6]王彩霞,张君,蔡锋.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 (6).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4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由知识、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而包括较强的创性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内的人文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后者在大学生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甚至起着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1-2]。

近年来各国都在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1 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存在文化底蕴的缺失、价值观的功利倾向、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的缺乏、科学至上与人文贬值等严重问题[3]。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形成理工科大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言及其记录符号——文字,是表达人的思维、交流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基本工具。对语言表达,大学生理应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与表达能力,但现实并非如此。一些理工科大学生不懂文、史、哲知识,对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对中国文化、中国地理、中国历史知之甚少,这也正是一些大学生被批评为“有知识、无文化”、“高学历、低素养”的原因所在。

(2)有利于科学性学习和思维方法的养成。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想象与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逻辑思维。有利于保证我们撰写的实验报告、学术著作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3)有利于责任意识的强化。通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促进理工科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世界剧变,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族兴衰,关注周围变化,关注他人感受,从而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亲人、对他人的责任意识。一个人美好精神风貌的形成、高尚道德的建树、伟大人格的升华,无不得益于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塑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有利于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的增强。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促使大学生认识复杂时代的发展趋势,感受到竞争的严峻挑战,不断增强面对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尽快提高自我发展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真正朝着高智商、高情商兼备的方面努力迈进,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变化和市场竞争的高素质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自然科学越发达,越应重视人文科学。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是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与失衡向二者融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5]:

2.1 领导重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的方式与行为,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与结果。教育主管部门和理工科院校的管理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这是教学改革的先导。要拓宽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树立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并以此指导教学改革,大力改革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文化素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受到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

2.2 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

理工科院校应制定一定相关管理规定,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教学任务中,尽量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鼓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学校应把学生参加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纳入正常管理,建立管理体系。将学生参加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情况,作为学生的重要考核资料进入档案管理,且纳入学生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等内容。

2.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文化品位。举办系列科学、文化、学术、艺术讲座,使学生从中汲取知识,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娱乐身心的作用,从而对学生起到熏陶、教育、感召、净化的作用。

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浓厚的人文氛围

对学生来说,其人文素质的培养都需整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理工科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括动的积极性,促使其成为各种校园文化括动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主体,促进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的转化,使广大学生受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和文明情操的陶冶。

3 结语

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不断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将人文素质教育应渗透到教学计划中,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靠影响和熏陶而不是传授,教师要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穿插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紧密联系实际,理性与情感相结合,抓住有利时机,掌握学生心理,用爱心、用真诚去关心和体察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进行劝解和指导,从情感上建立起与学生交融的桥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从而达到人文素质养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克,谢冠华.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高教探索,2004(1).

[2] 朱茵,孟态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23(5).

[3] 黄玉莉.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培育[J]教育探索,2006(12).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5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88-02

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展战略已经明确,将生命科学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专业领域。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实践,医学和生命科学都面临着范围与结构的调整,其包含的范围更加扩大,医学向其他学科渗透及其他学科向医学渗透的趋向愈发明显,边界更加模糊。从而也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如何把医学科学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定位和范围、结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的重要课题。

1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人文学科的教学;突出知识的积累,轻视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着重视属于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范畴的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社会科学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 医学高等院校人文学科课程相对来讲,真正属于医学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很少。抽样调查在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结果显示,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不足,掌握情况也不佳,特别是高年级医学生,他们往往只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而缺乏人文知识、伦理道德修养,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平时不愿意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之类的活动,因而,政治敏感性不强,很难掌握时展主潮流。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低,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则相对较强,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缺乏爱的观念,对待病人冷漠和不负责任;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总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和社会利益,缺乏吃苦奉献的精神等。

传统的学科分类导致医学生轻视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具体体现在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认为医学院是理工类学校,学习中重理轻文,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人文知识的储备;重医学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医学技术的学习,轻医学人文观、价值观、伦理观等人文精神的修养。部分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凭借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之上的医学理论、技术认识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忽视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心理、社会原因;不能自觉地应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心理、社会手段;只见疾病,忽视患病的人;只重视人的生物学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医学人才观的形成。

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是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其本质为人性化的医学,医学教育不仅要有医学科学知识、医学专业技术的传播,同时更要有科学素质、人文精神、人类文化的修养。医学科学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素质教育的陶冶。而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中,专业教师偏重名词概念的解释,基本原理的灌输,而忽略了展现逻辑的力量、缺少对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的教育,达不到应有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结果。

事实上,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医患冲突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医学教育中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现代医学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懂得生物医学知识,也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须让每个医学生懂得,要做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这与目前在现实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的倾向有相当的关系。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这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前期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技术层教育的同时,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环节薄弱或欠缺有重要关系。

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生不但要懂得生物医学知识,更要懂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要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使他们走上社会后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方面尽快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能正确运用现代医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为人类社会服务,尽快完成角色的选择,始终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高度发达的社会更要求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精湛的医疗技术,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人类、了解社会,了解医学与政治、经济、法律及生态环境的关系,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负载了更为广博的内容,新时期、新形势下,亟待更新医学教育的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

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调整医学生生源结构,逐步实现文理兼收。适当增加文科学生的比例,这样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变人们对医学教育的偏见,有利于医学上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这样既可形成医学、自然科学、医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并存的全方位教育结构,还能在课程、教师-资源设施、活动基地、校园氛围、文化活动等各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共享。文理科知识互补,有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教师的专业途径和知识视野。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作用外,更要强调医学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内容。要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等。这样既可造就高品质、博素养、高品性的教育家,更可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当代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⑴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病人的必修课程;是全面掌握现代医学克服生物医学模式缺陷与不足的迫切需要。⑵ 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地位,构建医学院校人文精神的落脚点,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⑶ 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佐证,确定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为我国医学院校调整教育目标,改革教学计划和调整专业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提供佐证。⑷ 切实营造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制定以各级各类教师为主体的人文教育网络,提高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认识,把培养中国现代医学生人文素质融入于整个医学教育之中,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

注重全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入学开始即对学生进行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要增加见习和临床期间的医德教育。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注意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开展高层次的政治教育活动和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体察国情民情,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精神融入于医学教育之中。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塑造医学生医学科学技术的同时,以“德高医粹”为座右铭,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社会、历史和未来赋予我们的责任。这也是时代对医学生的要求。所以,当前要在认真总结各地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文明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进一步明确高等医学院校在“十一五”期间开展和加强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惠清.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医学教育探索,2002,1(1):2.

[2]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3,24(3):5.

[3]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中[J].医学与哲学, 2003,24(3):16.

[4]张丽霞,吴永盛.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14.

[5]孙英梅,朱红.人文精神培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药学教育,2006,22(2):1.

[6]林建苗,汪建梅.医学实习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130-132.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6

关键词:小学科学;照料活动;教育意蕴;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62-02

教材多元化政策促进了小学《科学》教材市场的百花齐放,虽然不同的版本风格各异,但都继承了传统《自然》教材中“照料”动植物的内容。传统的内容在新的科学课程理念下到底能给孩子的成长注入什么样的新鲜血液,科学教育除了让今天的年轻一代变得更富有理性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与之同等重要的意义?

一、除了科学知识,“照料”活动还能给孩子什么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各门学科都更加注重了“儿童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教材开发,尤其是现今的小学《科学》教材,日益成为孩子们真刀真枪“做科学”的有力工具。虽然不同的版本各有千秋,但都保留了《自然》教材中“照料动植物”的内容,如苏教版四下教材的《养蚕》、教科版三下教材的《种凤仙花》。当然,由于《自然》和《科学》课程在价值定位上的差异,相似的内容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自然》在课程性质上表现出浓厚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色彩,偏重科学知识的掌握,遗忘了科学的主体——人的价值。现在的《科学》是一种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充满人文意蕴的美好文化,追求的是一个复合型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它所关注的是科学对于全人的培养意义。

在这方面,《养蚕》、《种凤仙花》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通过给儿童亲身经历动植物生长全程的机会,不仅使其了解动植物的生命历程,锻炼观察、测量、记录等探究性技能,而且还让他们体验自然力量的神奇和生命的坚强与美好,并逐渐培养起持之以恒、细致入微、尊重事实等宝贵的科学精神。这些情感和品质正是科学作为一项文化事业的独特内涵,也是科学的本质之体现。实践证明,经历过照料过程的儿童,对周围的生命会流露出更强烈的爱心,更能体会生命的意蕴,也会产生一种比平时更强烈、更敏感的问题意识和观察态度。就如孩子在科学日记中写到的,“通过这次养蚕,我不但体会到了蚕一生的艰辛,还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的一生是多么的艰辛。想起那些为了小事就要寻死的人,我真为他们惭愧,连一只小小的蚕都懂得生命可贵,难道人就不懂得吗?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可贵呀!”更重要的是,“照料”是一个周期长、工作量大的过程,照料期间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诸如动植物死伤之类的偶发事件。亲历了这些冲击性的事件,孩子们对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科学精神品质都有了深刻的体验,并形成独特的自我理解。

然而,理想的初衷并没有完全得到实践的积极响应。可以说,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看来,原本只需要几个课时的讲授就能结束的内容,如今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无疑是耗时耗力耗财的“多此一举”;或许给学生提供了照料的机会,但目标也仅仅指向动植物一生发生的具体变化;或者就是形式主义的带学生上一节课便置之不理,以致这些可怜的生命从此便自生自灭。实际上,是否掌握生命周期的知识,是否能得心应手地完成这项工作并非至关重要,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获得了行为背后的体验和感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延伸到科学教育中,剩余的那点东西就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的人文关怀,这些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

二、“照料”活动为什么能让孩子感动

照料动植物的过程为什么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体验呢?其之所以有效,在于顺应了儿童亲近动植物的天性,符合态度的形成机制。

儿童的思维方式留有祖先思维方式的影子,可以说“儿童是古代祖先在现代文明中的‘遗留’、再生,是古代祖先在现代文明中的代表”。[1]幼小的儿童和原始人一样都不能把精神界与物质界、自我与对象区别开来:下雨是因为云彩伤心了,打雷是因为雷公公生气了。总之,他会通过“移情”和“拟人”的方式赋予万物以生命。这一与生俱来的天性如若得到及时且细心的呵护,就能够为以后完整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对别人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们小时候对飞鸟、花草和树木的态度” [2]。“善良之情应当在童年扎下根来,而人性、仁慈、抚爱、同情心则在劳动中、在爱护和关怀周围世界的美中产生。”[3]然而,审视现实,都市生活已经使孩子们太多的体验了“被四角天空”禁锢的感觉。在学校和自然之间矗立的是一道不可攀越的高墙,环绕在孩子身边的是成堆冰冷的书本和媒体。生长在一个与大自然逐渐远离的社会中,要实现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目标更是无异于闭门造车。科学课中的“照料”活动正是在不利的生存环境下给潜藏于孩子心灵深处的这颗善良的种子提供充裕的养料、富足的土壤,使其能够在最佳生长期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一方面,根据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体验学习,主要解决“信不信”和“愿不愿”的问题。它根植于行为主体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深层认识。“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或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4]所以,当孩子们在亲自照料动植物,并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感到快乐和幸福的时候,心灵就变得善良与纯洁,也会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在成功中感受精神的满足,也由此产生了对客体的感情。所以,早在苏霍姆林斯基时代,他就提倡让每个学生从入校时起就在校园或学校附近栽种各种花草果木,照看各种飞禽走兽,这既是他们的日常活动、劳动和工作,也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当孩子们接受到来自植物生命体本身的成长信息,亲眼看见一颗花种从破土而出、含苞欲放,到开出绚丽的花朵直至凋谢的整个生命历程时,他们对生命力量之伟大的惊叹,对生命意义之宝贵的体验都是刻骨铭心的。

三、“照料”活动何以焕发人文光彩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永恒命题,要充分发挥小学科学教学的教育功能,要实现小学科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价值,首先教师必须重新认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完整意蕴,认识到科学不仅仅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包括隐藏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背后的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课的价值不仅在于理性的启蒙,还承担着人性教化的职责。据此,科学教育的过程也不仅是简单地包括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做实验、最后分析、得出结论、总结交流等环节的一个程式化的过程,更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知识的快餐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孕育美好人性,构筑完整心灵的过程。唯有如此,科学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一直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其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行使“课程创生者”的权利,承担起“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责任。照料的对象可以不拘一格、因地制宜。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选择,充分挖掘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资源,例如,海滨学校就可以利用海洋优势,鼓励学生照料不幸被海水冲刷到岸边的小动物。城市学校也可以让孩子领养校园中的植物或者流离的小动物,作为自己悉心呵护的对象和倾诉心情的伙伴。当然,教师的任务不仅仅限于给学生提供照料的对象。因为对于一直处于被照料位置的小学生来说,要坚持扮演长达三个多月的照料者的角色,要面临照料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突发事件,确实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当他们不知如何处理动植物的一些生长现象的时候,当出现伤害动植物的粗暴行为时,当为动植物的死伤感到伤心、泄气乃至要放弃的时候,当劳动成果喜获丰收的时候,教师都需要给予耐心的帮助和点拨,适时的鼓励和支持,真诚的欣赏和喜悦,并给学生提供交流经验、表达感受的平台。总之,他必须一直思考:如何使普通的“照料”行为成为润泽儿童心灵的潺潺流水;他必须一直铭记后现代学者多尔的告诫:“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5]

参考文献:

[1]刘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2.

[2][3]苏霍姆林斯基.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