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专题讲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专题讲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专题讲座

生物专题讲座范文1

[关键词] 通识教育;教学构成;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036-03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通识教育以便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创新型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界进入21世纪以来的当务之急 [1]。

通识课不同于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它为大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 [2]。有效的通识教育,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又可以引领学生的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通识课的教学和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大有不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知识结构的日新月异,通识课教学本身也在不断地向科学化挺进,它需要系统地介绍背景科学典故,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需要进行专家学者专题讲座,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需要进行双语教学,以培养学生与世界接轨的意识;需要进行课堂讨论,以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精彩的多媒体动画,以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需要板书交流,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毋庸置疑,上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各组成部分对通识课的教学效果都有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各部分的比例安排不当,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望的满足、正确思维的培养、视野的开阔、潜能的开发;如果各部分的比例得当,则一定能够达到令学生满意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开展通识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比例构成和教学效果的研究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笔者以十年来的通识教育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用学生对各教学阶段的满意程度来评判教学效果,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技术、遗传算法优化技术引入到通识课教学研究中来,建立了科学典故比例、专题讲座比例、双语教学比例、课堂讨论比例、动画说明比例、板书交流比例等影响因素与学生满意程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模型,优化了通识课教学这一复杂过程,并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验证,得到了令学生满意的通识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合理构成,这一探索结果对通识教育中如何确定与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比例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通识教学模型的建立

对于通识教育,在通识课教学过程中,科学典故、专题讲座、双语教学、课堂讨论、动画说明、板书交流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都有影响。要想得到学生满意的良好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明确上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比例安排与学生满意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才能加以优化控制。

科学典故、专题讲座、双语教学、课堂讨论、动画说明、板书交流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比例与学生满意程度构成的是多因素非线性复杂系统,表1给出了2002~2008年《前沿材料科学》和《创新工程》通识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比例与学生满意程度(学期平均值)的数据,可见各比例与学生满意程度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传统的回归方法根本无法准确地确定其关系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估计、预测、诊断和自适应控制等领域[3,4]。BP网络是一种前馈式全连接多层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联想记忆和推广能力,可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何非线性连续函数,效果非常理想。因此,本文将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引入到通识教育领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技术来建立科学典故、专题讲座、双语教学、课堂讨论、动画说明、板书交流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比例与学生满意程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本文采用24个样本训练网络,4个样本检验网络的推广能力。训练66000次时,结果如表1所示,学生满意程度的期望值为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平均值,学生满意程度的输出值为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模型的理论计算值,可见,无论是训练样本还是检验样本,其相对误差均稳定在3.3%以内,说明此时已建立了准确的科学典故比例、专题讲座比例、双语教学比例、课堂讨论比例、动画说明比例、板书交流比例与学生满意程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模型。

2 合理教学构成的确定

本研究是针对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来寻找合适的科学典故比例 、专题讲座比例 、双语教学比例 、课堂讨论比例 、动画说明比例、板书交流比例 以使学生满意程度 取得最大值,这是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维空间函数,求其导数非常困难。遗传算法优化技术是根据生物的优胜劣汰、遗传变异的种群进化规律形成的一种优化算法,能较好地解决上述优化问题[5]。

本文将遗传算法优化技术引入到通识教育领域,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技术繁殖2500代后,得到的最优点为(8.6,10,19.5,5.2,11.2,4.3),最优值 =97.8,即采用科学典故比例为8.6%、专题讲座比例为10%、双语教学比例为19.5%、课堂讨论比例为5.2%、动画说明比例为11.2%、板书交流比例为4.3%进行通识课教学时效果最好,得到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最大值为97.8%。这一合理的通识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比例构成已被2009~2011年以来的后续实践教学所验证,数据如表2所示。可见,本研究比较符合通识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新时期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结束语

在通识课教学过程中,科学典故、专题讲座、双语教学、课堂讨论、动画说明、板书交流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当科学典故比例为8.6%、专题讲座比例为10%、双语教学比例为19.5%、课堂讨论比例为5.2%、动画说明比例为11.2%、板书交流比例为4.3%时,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较大,均在97%以上,教学效果较好。这一探索结果对现代通识教育中如何确定与把握各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比例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松林,朱逾.通识教育呼唤高校教学及课程体系改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105-107.

[2]冯惠敏,曾德军.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调查与分析报告[J].武汉大学学报,2003,(4):522-527.

[3]Saad E W,Wunsch D C.Neural network explanation using inversion [J].Neural Networks,2007,(1):78-93.

生物专题讲座范文2

〔关键词〕网络 生物课外活动

网络的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性强,它在时间、地域、学习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方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都是开放性的。利用网络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网络下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

1.宣传生物科普知识,以往,我们用来进行生物科普知识宣传的黑板报和宣传栏所承载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同时,它们也只能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来达到宣传目的,其效果也不够显著。但利用校园电视网和校园局域网来进行宣传,则将使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这样,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例如:4月至5月的“爱鸟周”,我们大力进行了爱鸟、护鸟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栏进行了“爱鸟周”的介绍之后,我们充分利用每天学校电视台演播时间,播放了像《朱 》、《白鹇》、《丹顶鹤》等有关珍贵鸟类的纪录片。同时,还在局域网上了配以精彩动画、漂亮图文、悦耳声音的网页《鸟类――我们De朋友》,从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对森林、农业虫害的防治、鸟类对鼠类的捕食作用、鸟类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鸟类的保护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每个学生在课外随时都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或教室的终端进行浏览。对这一切,他们无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并不是天然地具有剥夺动物生命的权利,而要学会与动物和平共存”,培养了他们的生态道德。

2.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利用校园局域网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广泛性和统计的及时性上,取得的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问卷调查。

例如:在校园电视网上播出了关于“克隆”的系列纪录片、科幻片之后,我们做了一个网上调查:没有被调查过的同学在登录后都会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克隆”的调查问卷。学生通过鼠标的点击进行选择,提交后计算机就会立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以迅速、全面地获得充实而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3.组织专题知识讨论,网络在时间、地域和交流方式上具有开放性。在网上进行专题知识的讨论,能更好地扩大参与面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我们在完成了关于“克隆”系列片的播出和关于“克隆”的生物调查后,在校园BBS上设立了一个专门讨论组,讨论的主题是《“克隆人”将带来?》。很多同学在网上自由地发表了言论,有的持肯定意见,有的持谨慎态度,有的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表示赞赏,有的又提出质疑……参与积极,争论热烈。在讨论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组织了大型的专题讲座《克隆与社会》。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使他们对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课堂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4.设立青春心理信箱,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性征的出现,给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带来了烦恼和困惑;对他们心理问题的解答,也是生物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得到老师的帮助,我们在校园网上设立了“青春心理信箱”。凡是需要帮助的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要求写到信箱,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用密码打开信箱,了解学生需要后,根据不同要求,采取合适方式进行心理指导,或面谈,或回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二、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注意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让大部分学生浏览我们的生物网页的同时,也要让对生物、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网页制作中来:让他们去查找资料、制作软件、维护网站,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网站。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品质、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一批生物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不能替代实践活动 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和创造的学科,生物课外活动更应重视实践。在实际活动中,无论是采集标本或栽培、养殖生物,都需要仔细观察、分析各种生物现象,并参阅大量资料,去说明和解决一些问题,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这是网络不能替代的,所以不能因为网络的使用而削弱甚至替代了实践活动。

3.渗透必要的专题讲座,为学生活动奠定必要的认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据调查得知,班级所有的学生都会上网,30%左右的学生还经常上网,不过大都是上网看新闻、听音乐、玩游戏等等,很少去搜索专门性的资料。当同学们在网上查找有关"SARS与生物武器"的资料时,结果只有50%的组员找到了一些有关资料和文章,其他同学却不知道找什么、如何去找。所以,应在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之前,老师最好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给同学们介绍了搜索的渠道和方法。正式搜索时,再通过集体的讨论,集思广益,初步定出搜索的关键词。再去搜索,就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如何进行信息的存储。机房的电脑是写保护的,一旦关机,下载到计算机上的内容都会被删除。要保存资料和方便小组同学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可以申请一个容量较大的师生公共邮箱,将资料上传到公共邮箱里。这也需要给学生介绍相关的邮箱的申请、使用等知识。

生物专题讲座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70-02

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以传承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正向强调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转变。如今,创新已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时代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但由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制约着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凸显其空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着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不足,研究创新能力较低,而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教学体系对研究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培养不够[1]。在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中,讲座式、研讨班式和案例式的课程比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高达40%~50%。与国际著名大学相比,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以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为主,进行灌输式教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分子生物学自诞生以来,是生命科学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分子生物学》一直是本校基础与临床各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但由于其内容偏抽象难以理解、知识更新又快,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新时期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原理,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医药科研难题。鉴于此,笔者尝试对我校2014级医学类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基础上注重多种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以未采取教学改革的2013级研究生为参照,评估教改前后教学效果,以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对研究生自主性学习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一、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式的实施

1.教材与最新研究进展的结合。在讲授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笔者注重介绍最新的国际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例如在讲到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染色体结构与真核基因表达密切相关时,我们会给大家提及现在比较热门的“表观遗传学”。给学生们介绍些影响因子比较高的表观遗传学方面的英文文章,布置他们阅读文献后写出相关综述。使大家认识到表观遗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不仅体现在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甲基化以及一些非编码校RNA的调控都属于其调控范畴。这样,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表观遗传的概念,对其技术路线和应用等方面都有所涉猎;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他们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对他们以后进入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2.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的应用。PBL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2]。它是由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目前被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

PBL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提出问题―个人查找资料准备―集体研讨”。首先教师要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一方面要兼顾教学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内外研究热点。比如在讲到分子生物学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各种组学研究时,我们针对医学类研究生提出的问题是“试述主要组学有哪些,组学如何推动未来医学的发展”。同学们分组进行准备和讨论,考虑到学时有限,2014级选修学生数达358人,我们采取的是8~10人一组,每个小组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讨论,自行选定题目,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认真地分析讨论,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以PPT形式在课上进行总结汇报。根据汇报内容的完整性、条理性、创新性等由老师及其他组人员分别进行打分。该种教学模式引发了同学们对分子生物学学习的兴趣,不仅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3.专题讲座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安排中,我们还尝试邀请校内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何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和“如何撰写基金申请书”两次实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专题讲座。例如我们邀请本校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拥有“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殊荣的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写法及体会。进行讲座的老师从项目题目的写法开始,到立题依据、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特色与创新、经费预算及工作基础和条件,不仅向同学们展示了基金书写的全部流程,还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宝贵经验。通过这次讲座,不仅对同学们马上要进入的选题阶段有很大益处,从长远来看对他们以后独立进行课题申请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教改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目前,我校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课程考核还是以试卷考核为主,试卷考核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试卷70%的内容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主,30%为课堂相关内容的拓展和深入。平时成绩由上课出勤情况和平时作业组成,作业由教师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和综述组成。为了评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实施教改的本校2014级358名医学专业研究生与以单一式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的2013级362名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平均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2014级研究生无论是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还是最后总成绩均高于2013级研究生,其中总成绩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以上比较结果显示,教改后的2014级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成绩普遍高于2013级学生。平时成绩高不是出勤率变化有多大,主要源于2014级学生平日作业成绩提高,考虑可能是老师设定问题后,同学们以小组形式查找文献资料再讨论、总结,比原来自己单独查资料更有效,从而获取的信息更丰富、材料组织得更加全面和深刻。期末成绩比原来高,其实基础理论成绩变化不大,主要是拓展内容部分成绩提高了。笔者考虑这与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使同学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并思考最新的科研进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结语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往的研究生课堂教学以传授性方式为主,老师作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听众,培养的人才大多缺乏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与21世纪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3]。本文笔者以医学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教学方式由原来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向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式转变。将PBL和专题讲座等启发性教学方式渗透进传统教学模式中,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指导和促进者的转变。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增加学术前沿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教改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型教学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帮助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创新能力,这对于培养新时期同时从事教学、科研、医疗的高级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彬,杨克虎,田金徽,等.改革培养模式,造就创新人才――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481-483.

生物专题讲座范文4

1.集中培训阶段的培训模式

1.1 学习-讲座-研讨。据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学员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安排了讲座。学员们结合讲座内容,与主讲者进行互动、研讨,以促进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家讲座与研讨交流、学员沙龙和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普遍性与区域性生物多样性特色教学、体验反思与训后提高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分享教学经验与智慧,着眼于提供专家与培训者互动的平台。

1.2 优质基地中学跟岗研修。到有特色的优质中学进行跟岗指导为特征,以参与式培训为主打形式,通过专家专题发言、学员参与式讨论、观摩课堂教学和以学科为载体的校本培训等形式实施,力求在参与互动中建构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修中既注重方法引领、理念内化,又注重实践指导。

1.3 通过送教下乡活动,展示成果。针对兵团农牧团场中学生物教师对各类培训的需求,做到按需培训、送教下乡,努力解决农牧团场生物学科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员献课、学员教学反思、学员专题讲座、学员组织参与式讨论、专家组评课及评估考核等形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以展示培训研修的成果。

1.4 经验共享。通过“结业考核与学员经验交流有机融合”的形式,使学员之间交流分享经验。从培训内容的板块设计来看,各学科的培训形式基本上都包括以下三大板块:(1)学员交流。学员先分组交流自己近5个月来的培训成果、个人体会、教育故事和教学案例,再把小组交流中表现优秀的学员推荐到全班交流。(2)论文答辩。由高校学科教育专家和省、市、区教科所教研员以及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论文答辩小组主持论文答辩。(3)提交丰厚的结业成果。学员需提交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期间的个人发展规划、培训总结、个人教育教学中的叙事小故事、优秀公开课教案、校本研修方案、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优秀课堂教学实录(或视频案例)等内容。每个学员都将自己提交的培训成果装订成册,相关电子文本刻录成盘,并放在班上展览,以达到经验交流、智慧共享的目的。

2.分散培训阶段的培训模式

分散培训阶段,对返回工作岗位的学习、研究,我们注重发挥这些骨干教师在当地的辐射、引领作用。为了保证分散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采用的培训模式为:

2.1 个人课表学习。通过培训中心引导教师结合课程改革,设计教学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学习者自主制定学习与培训的时间表,为学习者提供读书、讲授与实践活动的“菜单”供他们自主选择,设立开放的培训和信息资料中心,创造丰富的信息环境。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养成专业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兵团农牧团场中学生物教师与本师(市)城镇内市级骨干教师结对子,进行相互听评,个别指导和相互交流,并将结对子情况作为城镇骨干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促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构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等,建立良好的可持续跟踪交流发展态势。

2.2 远程网络学习。培训中心利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通信开展的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起兵团农牧团场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以教研活动为支撑、以信息资源为支持的交流网络,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关注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贴近教师专业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让凝聚在基层教师身上的实战经验与各位专家教授的高度理论指导相碰撞、熔合。

2.3 课题研究形式。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培训方式。指导教师选择适当的教育科研课题,并担任申报人,然后分设若干个子课题,组织学员分工承担研究或实验任务。其目的是使课题研究或实验的全过程成为培训学习的过程,从中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兵团农牧团场骨干教师基础较薄弱的情况,选择了贴近学员实际的小课题(具有近、小、真、准、高、深的特点)。

2.4 教学实践反思。这种做法是指学员运用所学理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梳理,重新审视,作出理性思考。要求学员分散培训时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培训模式。具体流程为:(1)实践:组内备课、上课,完成课堂实录;(2)反思:与所在学校教师一道对课堂教学细节共同进行研讨,结合案例研讨方式,赏析课堂的愉悦与困惑。借鉴他人创意,突显自我风格,完成新的实施方案;(3)再实践:组内教师对同年段不同班级学生,进行二度实践,完成第二轮课堂实录;(4)再反思,再调整,完成第二次修改方案。

2.5 特色式校本在研引领。通过与受训学员及单位的“手拉手”长效性培训机制,探索结对申报、资源共享、合作论坛、互访交流、对口支援、“捆绑式”评价、彼此促进的均衡发展模式,为学员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提供方向性与策略性的引领。推出一批新时期优秀初中生物教师的典型及初中生物教师工作的示范区。

生物专题讲座范文5

关键词:污染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15-02

《污染生态学》是一门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边缘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污染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读研深造或从事污染生态研究、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污染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改革进行了若干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

1.课程特点与知识体系。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融合、相交叉的产物,其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化学、土壤学、物理化学、植物学等。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相关课程基础,因此本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仍应注意回顾与补充相关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本课程知识。

污染生态学的课程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大体可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两部分,基础篇主要介绍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即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具体包括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迁移、生物富集、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危害、生物体对污染物的抗性及生物在长期污染条件下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这几个部分分章节讲述,但相互联系紧密,并且可在生物生命过程中同时发生,应从整体把握。应用篇主要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重点是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此外,污染环境的生物监测与评价也是污染生态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将基础篇和应用篇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联系实际,两者互相印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结合学科特色,突出教学重点。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中实践意义较强的一个分支,将该课程与学科优势和特色结合起来,有利于生态学综合人才的培养。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于1989年成为首批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与特色。主要是以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重点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理与技术,土壤生态学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湿地濒危物种生境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湖植被缓冲带与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等。因此,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科特征,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污染物的生态过程的基本理论、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危害、评价及修复对策、水污染的土地处理系统修复原理、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而且,在授课过程中,可将本学科教师的研究成果与案例融入理论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在原教学大纲中理论讲授学时数为48学时,并未设置实践学时。针对本课程的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特点,将学时调整为理论讲授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实践教学与理论课同步开设,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本课程拟开设的实验实践内容具体如下:

1.重金属对植物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影响(4学时):将上课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进行不同重金属(Cd、Cr、Pb)对不同植物(小麦、白菜)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影响,考察不同重金属对不同植物种子的毒性效应,加深对效应浓度、安全浓度等概念的理解。通过不同组的实验结果比较,还可了解不同重金属的毒性大小和不同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敏感性。

2.人工湿地对城市尾水的处理效果研究(6学时):参观人工湿地尾水处理厂,调查人工湿地的植物种类配置和运行参数,采集人工湿地的进水和出水,了解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如有机物、N和P的去除效果。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对污染物的吸收去除能力,综合分析理解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原理。

3.采用观赏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实验研究(6学时):分组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观赏植物,研究观赏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量,评价观赏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性能。该实验一方面可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生物富集的概念,掌握生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计算,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理解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掌握超积累植物的筛选方法。

三、教学方式的应用

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讲授方式。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理论基础概念、专业性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承载信息的载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给学生以视、听新感觉,调动联想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污染物对植物超微细胞结构的损伤时,可以通过直观的照片展示不同浓度的污染物胁迫下,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损伤情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多媒体技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播放速度快,信息量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缺乏足够的时间消化和记笔记,因此,应根据具体知识内容,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重点概念,通过板书的形式,放慢讲授速度,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案例教学与学生演讲相结合的方法。污染生态学的课程内容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污染生态过程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的生态响应机制和其毒害表现,探讨污染控制和污染修复生态工程的学科。但是环境中污染物种类众多且对生物具有不同的毒性效应,课堂学时有限,仅能挑选比较经典的案例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效果欠佳。因此,对于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指定阅读材料或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最新资料与案例,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给予针对性点评并引导学生讨论。如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迁移章节中,比较经典的案例是铅和镉在玉米根系中的吸收和迁移,可以引导学生查阅铅镉等在其他植物或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规律,并在课堂上讲解、讨论植物吸收重金属的途径。该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了解学科最近的研究进展,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3.专题讲座。污染生态学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随着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其学科内涵更加丰富。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污染生态学中出现的新污染物、新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因此,有必要开展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前沿与展望的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主要介绍目前污染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如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内分泌干扰物、生态风险等。这些新兴污染物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吸引一批学生投身于科研事业中。

四、结语

《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与学科优势特色,优化教学内容,并合理设置实验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生物专题讲座范文6

二零零四年度第二学期是研究生会学术部发展和壮大的一个学期,在各级领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关怀和帮助下,学术部为研究生的学术繁荣做了一定的努力,通过举办不同学科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以及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逐渐地实现学术部为广大研究生服务的工作目的。

一、学术讲座

XX年年3月17日晚,研究生会学术部邀请到4b基金会主席ob先生在生科院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为广大同学们做了一场题为“american respective:science and religion.is it a contradiction?”的学术讲座,同学们积极参与并提出了许多问题与ob先生进行交流,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XX年年3月26日,研究生会学术部邀请著名创业策划师刘山川先生举行了一场关于大学生如何创业的专题讲座。在短短的2个小时里,刘山川先生用他二十年的创业实践经历为大家做了一场生动,翔实而又实用的创业实践课。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围在刘先生的周围,就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问题向刘先生咨询。学术部准备举行更多的类似讲座,为研究生进入社会后的创业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XX年年5月16日,研究生会学术部邀请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唐捷研究员以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唐世明研究员在生命科学学院做了两场专题报告学术报告,题目分别为“人源化抗体的开发”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大脑如何存储世界”,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XX年年6月11,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胡志红研究员以及病毒所陈士云研究员应研究生会学术部的邀请,在生科院为广大研究生做了两场题为“a review of sars research.”以及“cell-to cell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procaryote ?eucaryote boundary;quorum sensing.”的学术报告,并和生科院师生就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胡志红是武汉大学生科院毕业生,34岁就担任了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是中科院最年轻的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她在病毒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XX年年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是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青年的最高荣誉。

             

二、学术交流活动

XX年年4月9日下午,研究生会学术部成功举办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学术研讨会,参加者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系主任、免疫学研究所所长龚非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免疫学研究所副所长沈关心教授以及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德银等三十多人。研讨会以交叉报告的形式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三百多名研究生、本科生旁听了这次研讨会。

        

三、协助其他部门工作

学术部的这些工作与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是分不开的,没有整个研究生会的共同付出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同时学术部也积极参与并协助了研究生会其他部门举行的一些活动。

    

在新学期工作中,我们将迎来更多精彩的学术活动,努力树立起我们研究生会自己的学术品牌,使广大研究生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多彩。在此万分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怀,研究生会兄弟部门的热情帮助以及广大同学们的热情支持与关注。让我们共同为实现珞珈学术的振兴与繁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热情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