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1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常见问题

随着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断应用,档案管理设备以及档案管理软件层出不穷,提高了检索效率。同时,档案分类也逐渐增大,数量也呈现指数增长的态势,这就给档案管理人员带来了新的压力和目标,对他们的业务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普遍存在水平低下、设备落后、资金不足的情况,并且工作人员大多处于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状态,这都给档案管理工作带了很大的阻碍,难以适应单位发展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可以说刻不容缓,在工作的管理方法和实施手段上都要进行优化改革,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档案管理创新的实施路径

(一)从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上谋求创新。在一个单位中,上到各层领导下到基层员工,无一不与档案息息相关。因此,可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使员工或者领导查询档案做到快速准确。同时类别清晰的档案管理也有利于管理人员查漏补缺,保证档案工作的完整性。

(二)适当扩大档案存储类型。传统的纸质档案应纳入管理,电子档案也应相应备份,其他类别的资料也可以不断吸收,使企事业单位能从多个方面和角度,科学完整地对每一项档案做到详尽掌握,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和使用。

三、合理化建议

(一)创新理念。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工作人员思想意识层面的观念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思想上具有了改革创新的理念,才能付诸于行动,实现档案管理创新。倘若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创新的主观意愿,即便各项技术设备再先进、规章制度再完善,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档案服务工作。档案管理人员树立了科学的管理创新理念,紧跟时代潮流,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二)人才培养。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随着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断应用,档案管理设备以及档案管理软件层出不穷,其在企事业单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并且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才能不断创新,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企事业单位应该从人才引进以及员工培训方面入手,保证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工作。可以采用定期培训以及末位淘汰等机制,使档案管理工作者有压力与紧迫感,自觉地自我加压,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企事业单位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员工群策群力,为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提供建议和意见,可以适当地采用奖励机制,对提出并且可以付诸实施的意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总之,充分调动企事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才的重大作用,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是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

(三)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工作,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所以实现这项工作的创新首先就是从传统经验中吸取好的方法和手段,然后结合现代化的设备和理念,比如采用计算机、网络、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满足档案管理创新的需求。

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2

关键词 高校 档案工作 新模式

有教育部以及国家档案局联合签署并颁发的,以教育部27号令的形式予以实施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高校档案工作作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档案工作的新内涵,要求档案工作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予以积极有效的创新。高校档案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发挥档案工作新职能,不断开拓档案工作新领域,这是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的行动方针与指南。笔者依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并有效结合档案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档案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开放三个方面来探究高校档案工作模式的转变,为推动高校档案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和谐创新精神,构建“发展”型档案工作新模式

高校档案工作新模式的构建:

(一)需要档案工作者强化和谐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切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只有具备积极的创新精神才能够激发自己的思维,创造出新的工作闪光点。高校档案工作应该以创新精神为指导,积极构建起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整合、加工、开发、宣传、交流、教育、开放、利用的协调发展模式。这首先需要构建起以高效档案管理部门为主导的高校档案信息系统组织,成立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委员会,建立起与学校整体发展相互适应的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加强档案网络化建设,逐步实行“分级分层、定岗定责”的机制,高校档案管理要能够明确责任制,理顺档案管理机构与学校其他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制定出相应的档案机构管理办法。其次就是要做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各个档案部门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校档案管理系统。

(二)要实现“协调”发展

高校要进一步突破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赋予高校档案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努力发挥高校档案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服务的功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协调一致发展。这是当前高校档案工作必然的要求,是实现档案价值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二、加强统筹规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档案管理模式

(一)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档案工作

档案部门要制定全面、系统的档案管理机制,对档案事业进行综合管理,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对于档案事业中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

(二)加强档案制度以及业务基础建设

对于二级院校的档案工作要加强监督力度、检查的力度和指导的力度,制定综合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要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科学合理地整合档案资源。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要努力强化高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强档案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制定网络档案管理工作的章程。加大对校内档案业务工作的指导,关注成人教育及二级学院档案的管理与开发,解决分散管理的弊端,探索各类档案统分结合的管理新模式。

(三)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

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人才,高校可以在教职工当中挑选专业素质强、能力优秀的教职工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并且定时组织档案管理工作培训和学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质。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更要加强对这些档案工作人员的信息技能的培训,而且还要不断地增强这些专业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业绩意识,提升他们对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构建多功能的档案工作服务模式

当前,国家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如何使得高校档案工作符合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形势是档案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进一步拓宽档案工作的新领域

高校要大力开发档案资源,挖掘档案资源的增值价值,要明确档案工作的性质和定位。档案工作不仅仅要服务于高校师生、教学、科研,推动高校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实现档案利用的社会化服务,将档案工作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

(二)高校档案馆应该成为信息服务的中心

高校档案馆应及时一些有关党政管理、教学科研、学校建设方面的信息。与此同时,档案馆还应该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本区域政府、教育信息、政务信息的宣传中介部门,积极为党和国家的大局以及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和服务。

(三)多多举办与档案事业相关的展览、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档案事业的宣传力度

档案工作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去开展有关档案信息交流、沟通、宣传以及服务工作,进一步加深广大民众对档案工作以及档案价值的认识。引导广大民众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者单位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档案室)

参考文献

[1] 彭志斌.高等学校档案分级管理研究[J].档案与建设,2009(11):20-22.

[2] 吴文婧.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趋势[J].人力资源管理,2012(9):156.

[3]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国家档案局27号令)[S].

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3

Abstract: Since long, our country dossier supervisory work relative lag, existence dossier consciousness is weak, the control system not to be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to provide the insufficiency, the hardware condition meets the file safe storage requirement not completely,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he modernized level not higher ques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limited the dossier function display.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regarding this, in view of these questions, proposed strengthens the university dossier supervisory work comprehensively several suggestions.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化建设

Key words:The university dossier management dossier control system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s

作者简介:张丽娜(1981―),女,汉族,陕西宝鸡人,黄冈师范学院人事处,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一、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人事档案就是裁剪、装订、保管等事务工作,与教学和科研没有直接联系,不能为高校创造经济效益,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干部调动或提拔时的查档工作就行。因此,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很少有人过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2、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有的高校没有明确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有查(借)阅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随着高校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教职工人事档案数量增多,个人材料进档频繁,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由于重视不够,高校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高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这将不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4、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

5、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严重冲突。

二、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事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的人事档案意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紧密围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3、增加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首先,高校人事档案部门应该落实有专人负责,根据档案册数的增长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建档及对档案材料进行开发利用。其次,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严守工作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加强档案保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按照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配备档案柜和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人事档案的完好保存。

5、加快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依靠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充分听取人事档案工作第一线人员的意见,选用适合本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软件,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查询系统,对相关管理部门和个人设置访问权限,利用网络平台了解人事档案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公开。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更快捷、更准确地为人事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全面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促进档案管理尽快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手工操作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从实体档案管理向虚拟档案管理转变,使档案管理者向信息管理者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事档案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焱,改革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3

[2]潘廷将,试论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4

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4

关键词:档案管理 信息化

接触办公室工作已经整整三年了,在我的本职工作范围内,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中的一部分,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并没有把它看得有多重要,就把主要精力放到其他办公室事务工作上了。直到开始整理档案的时候,才发现和我的看法大相径庭,尽管归档的都是些平时收发的文件,可是整理起来却有些力不从心,一些基本的概念还弄不清楚,只是照着葫芦画瓢,这时我才开始体会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才想法努力去做好这项工作,为此,没少费工夫,专门下功夫学习了有关档案管理的知识,还到局办公室向有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学习,通过学习,才逐步掌握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悟出了一些道理。这里我就从个人在这次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的转变上,参考着一些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单位的档案管理谈几点个人肤浅的体会,不对之处,请各位领导给予指正。

1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对这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

在开始整理档案时遇到的诸多问题,正是源于我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感觉无非是把上级来的文件和本单位下发的文件归类封存而已,以为是一个特简单的问题,我想,和我有同样看法的人不会在少数,正是由于有这种看法,所以开始整理时弄得一团糟,无从下手,文件摆了一桌子,手忙脚乱,直到那时才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其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宏观上讲,档案是在各项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件转化物,是历史凭据,也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从小处讲,小到我们地勘单位,我个人认为,档案资料是单位发展过程的经历纪录,记录着我们地勘单位经济、政治、文明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思路的形成、制度的完善、措施的制定、人事的安排等重要方面,所以说,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单位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了解它的重要作用

档案资料非常重要,一是因为档案材料具有凭证作用:档案记录着单位的发展历史,是得到法律认可的凭证,这是档案有别于其他文献的一个特点。档案本身的作用及其形成特点决定其具有特殊的凭证作用。档案随着单位的发展进程而逐渐形成,它能够客观反映单位的发展历史,因此说档案是一种历史凭证。从档案本身的物质体态上看,它保留了单位发展的历程和历程进行中的原始制度和记录,还有当事人的印信和亲笔手稿等历史真迹,因此说档案是确凿的真凭实据是无可厚非的。二是档案材料具有参考作用。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不仅具有凭证作用,同样也具有广泛的参考作用。就如我们局的档案,它不仅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我们地质局从创建之初的艰难到今天跨越式发展的辉煌,而且也反映了我们局发展过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开拓市场的广度,这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抓住机遇,继续开拓新的市场提供了详尽的经验和参考。它的参考作用主要在于它的可靠性和广泛性。首先,档案参考作用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它是原始记录,是第一手资料。历史学家称档案是“没有掺过水的史料”,它比其他资料来源可靠。其次,档案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档案是单位在发展中形成的,发展的过程是广泛的,因而记录发展过程的档案也是很广泛的,其内容也是丰富的,它是各单位和个人广泛利用的资料,因此,每个地区有档案馆,每个单位有档案室,保存着本地区、本单位各种内容的档案,单位发展过程遇到问题,可以查阅档案作一参考。个人遇有难题,也可以查阅档案,寻找答案。由此可见,档案在生活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3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

档案工作是整个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勘单位来说,档案不仅记录了煤田地质事业的发展历史,也服务于煤田地质事业的今天,并且为地勘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因此说档案对于地勘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需档案管理人员要有敬业精神和具备一定业务素质。

一是档案管理人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同时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最终目的。在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保管好所有档案资料,确保其不乱、不散、不丢、不坏。具体要求如下:不乱:档案保管工作要条理分明,整齐排列档案排架,做到目录清晰、章程明确。不散:如果档案资料过于分散,不仅容易丢失或损坏,而且会增加管理难度。因此,档案资料最好归类集中保管,以减少工作量,提高管理质量。不坏:确保档案资料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补救。不丢:在保管过程中,确保档案不遗失,严防档案资料或档案内容被窃,确保档案资料绝对安全。

二是档案管理人员要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对企业中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单位档案资料的完整、齐全、安全以及利用效果与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加强业务锻炼,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这样,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爱岗敬业、严肃认真。其次,档案工作人员应该踏实、敢于平凡,要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为档案查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管理服务,这是档案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

三是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遵纪守法、严守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为有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夯实了档案事务工作基础。档案保管者应该执行《档案法》中的相关规定,严格按法定工作流程办事,强化档案保管工作的法制性。在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注重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地提高执法的自觉性和执法能力。

四是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勇于开拓创新。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文字材料的写作能力。文字处理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档案管理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扎实的文字功底、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样才可以将零散的文件材料编纂成党政管理、科技管理文件及汇编、史志、年鉴等编研材料,直接为各项工作服务。

五是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应用现代化手段的管理能力。现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档案管理的工具选择,也使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更多考验。为迎合新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各类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加速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和数字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注重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为使用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档案查询服务。

4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认识和做好工作的基本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保障。由于档案工作具有服务的特殊性、管理的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是做好档案管理的根本保证。

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一般单位的档案管理的现行规章制度,主要包括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

二是要理顺管理工作程序。档案管理应按照科学的工作流程操作,因此要先理顺档案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程序。以归档为例:各部门需将文件按要求整理后归办公室,办公室将各部门的归档文件与收发文处理的文件一起统一编排件号后进行归档。针对这一工作流程,档案管理需要设计、建立相应的登记表,满足管理需要。只有事先理顺好管理工作程序,才能避免走弯路。

以上是个人通过学习和理解,以及借鉴有丰富经验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见,形成的几点体会,有一定的片面性,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参考文献:

[1]田建君.档案管理促进煤矿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探究[J].煤炭技术,2012(10).

[2]段士鸿.浅析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1).

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5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服务机构

中图分类号:TE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46-01

前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所属档案,这份档案会跟随我们的一生,但是这份档案却不是真正的一直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将其放在所属的单位,当没有所属的单位时,这份档案应该被保存到当地的人才服务机构。因此,人才服务机构对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他们不但要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还要重视工作的效率,确保能及时有效的找到相关档案。但是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却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弊端,导致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且成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将会分析现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据此给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1 分析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当前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却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缺乏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也不是单一的工作,它涉及到很多程序,如清点材料数量、登记、入库分类保存等等。这些程序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的话对于今后的管理工作和未来的查找信息都是相当不方便的。而目前,人才服务机构有关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实践中这些程序有时会出现漏洞,也许在开始的收集档案时显得很轻松,但是对未来的工作很可能造成不小的麻烦。

1.2 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人才服务机构的基础实施建设不足。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但是人才服务机构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还比较陈旧,还停留在全面的人力管理上,人力管理从收集档案到档案信息的核查和审阅,再到档案的入库保存以及后期的调取等步骤都是有人力来完成的,这种管理不但效率很低并且对于保证人事档案资料的安全性也不足,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资料内容容易丢失,或者调取资料的时候比较麻烦等情况都是现在面对于重要问题之一。

1.3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养不高是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又一个问题。许多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他们没有认识到人事档案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有时工作只是盲目的追求工作效率,这固然很重要,但是工作质量却大大降低,同时,档案的管理工作本来就比较枯燥,很多工作人员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常常消极怠工,这些都为将来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1.4 人事档案收集资料真实性不足

人事档案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供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的参考作用,所以,人事档案资料的真性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深入我们的生活,许多人才服务机构在收集人事档案材料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调查,其信息的准备性得不到保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为档案信息的丰富和华丽,会有造假的成分,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如果在收集档案的时候忽视了对档案内容的核查,就会严重影响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度,人事档案收集资料的真实性不足对于档案发挥其重要作用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2 探究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当前人才服务机构缺乏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这个制度是需要全体的人事局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做到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分工,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其次是要有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从档案的收录、审查、借阅、定期沟通等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全面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发展。还要实行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激励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重要手段,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本就枯燥,有了奖惩制度可以有效的帮助管理人员树立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 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方式

创新是保证科学技术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当前,正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这是科技信息时代,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可以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当然,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应该重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原有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落后,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人才服务机构应该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建立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安全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目的在于便捷和安全高效的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个系统既可以保存人员的基本信息,将个人档案进行编码录入系统中,在调取人事档案是可以根据数据的记载迅速到资料库找到,同时这个系统也应该是一个安全体系,在非正常调取状态下是不可以随意查阅个人档案的,确保资料库的安全和人事档案的机密性。

2.3 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主体,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自身素养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的能力和素养都还不过关,所以要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整理工作人员队伍,要选用本身素质高、原则性强以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其次是要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要给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使他们可以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不但如此,还应该建立竞争和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能力高和态度认真的员工给予奖励,同时给态度不认真,服务意识差的员工一定的惩罚,还要定期的进行考核,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也会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4 核查人事档案资料真实性

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广泛运用,繁杂的信息也随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快速的找到重要想要寻找的信息数据和相关资料,其便利程度和信息的含量准确性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很让人头疼,例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人事资料时,很难分辨出认识档案中材料是否真实,是不是与人员的具体信息相符合,有些工作人员更是忽视了仔细核查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就草率得将信息记录到有关的档案之中,这对于人事档案的未来使用非常不利。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人才服务机构重视对工作人员工作内容的指导,帮助其树立责任意识,在收到人事档案之后要注意严格审查,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但如此,更应该与材料中记录的有关组织和单位进行必要的沟通,确保之前材料的真实性,对核查档案内容做到真正的认真负责。

3 结语

人事档案对于个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这份珍贵的资料一旦丢失是很难复制的,同时,这份资料也是具有很高的机密性的,任何人不可以轻易的查阅和翻看。因此,对于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服务机构而言,他们的工作就十分的重要。当前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但这些不是不可避免和克服的,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为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的管理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1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优势

首先,实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可以利用数字化的网络系统对不同种类的档案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还可以对档案进行多维度的传输,并且也不受空间的限制而进行不同领域内资源的共享,此外还可以跨行业和领域进行相关信息的分发和收集。而对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时代的一大优势,同时还可以结合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档案信息快速有效的传播。实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还可以促进不同部门和机构在信息资源上的连通,进而对相关档案信息进行结构化的保存,此外,借助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还可以方便用户对数据的访问,从而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其次,在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覆盖,从而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可视化检索。而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让管理者和查询者更好的借助搜索引擎来进行信息资源的搜索,同时,搜索引擎还可以依据相关关键词给予有效的参考信息。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来管理档案,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在对除了以纸质文献为载体的档案数据管理外,其中还包括一些电子类和录音影像类的档案资源,如果利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有可能使录音影像类资源在高频率使用的情况下出现信息无法显现的问题,进而导致后期档案信息文件的缺失和损坏。但在利用网络系统进行档案信息保存,可以有效存储音频类资源,并在后期对档案数据进行安全加密,以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推进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意见

2.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意识,进而使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来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可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为了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需要对档案管理的工作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不断优化其架构,并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合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管理的数字化构建,从而实现高效的档案管理。

2.2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意识

构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体系,需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管理意识。并将先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实践中。此外,还要将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引入到档案管理部门中,并定期开展专业的讲座,以此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3推进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方法

首先,对外部机制环境的完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需要对其中关键性的重要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促使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核心的生产力。同时,还要保障档案信息网络数据以及用户隐私的安全性。而基于网络的数据信息非常大,因此有部分数据资源会曝光在网络环境中,因此,制定相关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律法和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保障档案信息管理体系安全运作的有效措施。其次,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开发和利用的门户网站,并确立开发和利用的大数据挖掘机制。对于档案信息而言,有长期保存而很少利用的,因此这部分档案数据就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而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可以方便用户对各方面档案数据进行访问和利用。但要在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最大限度对大数据进行挖掘,进而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利用。

4推进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方法

首先,建立完善的制度,对于现阶段我国档案管理部门在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因此,制定有效可行的制度来加强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版权等问题。并利用制度去约束各项工作的落实。其次,合理分配和利用以及共享资源。例如,对于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在对物流库存进行统计时,如果使用手工盘库存就会既费时又耗力,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其进行统计,进而避免繁琐的程序。此外,通过档案资源共享,可以方便出版社相关人员对发货记录数据和库存数据有全面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出版社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也间接的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基于网络建立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提升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要实现档案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构建,就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调整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实现资源合力开发分配和利用以及共享,从而更好的实现档案信息数据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