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策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策划范文1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规格
建设世界城市已成为北京市未来发展的新目标。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作为新兴生产业的会展业,以其特有的集聚性、辐射性和带动性,将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会展行业的大力发展催生了对会展人才的巨大的需求。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强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强调会展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充分分析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逐步形成了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合作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见下图)。
所谓“GPTC”是指通过搭建“通用平台GP”实施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养,通过建设“技术中心TC”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其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用能力,指那些跨越职业的、对于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素质与能力。二是专业能力,指从事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个能力也应该具有综合性,而不是单独割裂肢解的,具体可包含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社会能力(社交沟通)、方法能力(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方法等)、个人能力(耐心、细心、认真、宽容、快乐、耐挫等能力)等,专业能力中渗透通用能力的培养。该模式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提出的能够实现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近(零)距离对接的模式,是指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学校和企业间采取专任教师下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学生深入企业实践的方式实现融合。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合作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成长的三个阶段:会展项目助理人员、会展营销人员、会展项目主管;设置三个发展阶段:即会议会务和展览展务能力阶段、会展营销服务与管理能力阶段、会展策划能力阶段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每一阶段均围绕专业核心技术课形成理论课程与实习实训课程相结合的闭环结构,以实现使学生理论水平逐步提升、专业能力逐步熟练、就业能力逐步增强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结合本地区会展人才需求精准定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会展业人才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是专业的会议或展会组织者人才,包括策划、现场管理、招展招商人才;第二是场馆管理人才和参展商方面的会展人才;第三是服务人才,如翻译、物流、广告、旅游、饭店和搭建人才等。会展人才也可按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人才与会展支持性人才来分类。目前市场较为紧缺的是会展核心人才,即熟悉行业情况、擅长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专业会展活动策划和营销人才。结合北京市会展企业人才需求、学院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师资队伍特点等条件,确定了具体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满足北京地区会展业发展的一线从事会展策划、现场管理、招商招展以及从事服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二、确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基于GPTC人才培养模式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将人才培养原来的单纯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变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提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改善其综合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既注重通用能力的要求,也注重了职业能力的要求,同时在职业能力上也注重体现含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表述为专业技能。同时在确定人才规格时对学生提出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例如,《会展策划师》。同时,鼓励学生取得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公务员资格证书》、《助理营销师证书》等同等水平的证书。
三、围绕会展核心人才的培养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可以分为会展辅人才、会展核心人才、会展支持性人才。经过调研,确定了会展核心人才作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定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基于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而设计的。
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融合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阶段:会展项目助理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会展营销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
核心技术课程全部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学习任务为载体,课程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基于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或是对实际工作进行了加工整理或改造,以适应学校教学环境的任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操作中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学习任务的设计、安排和学生完成情况的考核均有企业专家的参与。
四、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1 根据工作过程的复杂性,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确定了课程的先后顺序。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建设核心课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的阶段,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情况如下图:
专业核心课程内在逻辑链路及对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见图2:
2 根据从简单的综合到复杂的综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思路,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前后顺序的安排。
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工作任务中涵盖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每个工作性学习任务均来源于实际工作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每个学习任务都是完整的任务,体现出完整的业务流程。从简单的综合到复杂的综合过程中,每个工作任务中都会有一些重复的内容,这些能够强化学生基本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态度,随着每个工作性学习任务的复杂度和理论高度的提升,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也逐步提高。五门核心课程内容的工作任务先后顺序如表2。
3 改进了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1)与企业教师合作,将授课地点搬到展会现场。
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一线技能人才,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和企业的零接触。在展会现场,企业教师与专任教师同时到场,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同时,解答提出的各种现场的问题,解决临时的突发事件。现场教学后,每个项目小组制作项目汇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在研讨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汇报的修改稿。
(2)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设计与实施课程
多数核心课程的工作性学习任务均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和设计,有些工作性学习任务引入了企业的评价标准,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如会展设计、展览策划等,并让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搭梯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基础,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设计为了完成工作性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搭梯子”。这里的“梯子”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包括项目指导书、学习工作页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资料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设计项目指导书、学习工作页是特别注意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实现工学结合。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指引方向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陪伴者和评估者,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第一,教师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撰写详细教案进行路径的引领。第二,通过制作演示资料帮助学生在做中反思,对理论进行归纳。第三,通过设计课堂考核方案、日常测评表、试题库、技能测试题库等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的验证。第四,通过撰写教学分析,进行教学反思,改进和完善该课程的教学。
工学结合课堂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四、建设专任教师师资队伍保障人才模式创新的实施
人才培养策划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创竞赛 创新 人才培养 途径
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全国高校中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前身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是由上海团市委、市学联共同主办和上海金融学院承办的一项面向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大型校园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经过五年五届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逐渐成为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大赛以“参与、实践、创新、成长”为主题,旨在激发大学生探索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促进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本文拟从组织、参与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的具体实际出发,对高校科创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有效作用进行论证以及对竞赛实现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科创竞赛是高校创新教育体系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动力因素
何谓创新人才?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七条标准,简而概之,创新人才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则更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以上几方面有效的推动了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动力因素。
1.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新动力
根据激励理论的目标引导原理,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伸一伸手再努力跳一跳就可能摘取的目标物时,他就会受到正面的激励并努力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大学生科创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可激励的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渴望。于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新动力。首先,通过竞赛学生们感到自己受到关注,自身的创新潜质被激发,自信心增强。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先后有近400支小组约2千多名同学参赛。参赛学生的整体表现和素质获得了专家评审团和各高校以及媒体的高度赞赏和好评。其次,通过竞赛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成为参赛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团队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灵魂。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要求参赛项目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竞赛,要求学生至少5人组成一个竞赛小组,开展至少为期一年的市场经营实践项目。从寻找项目到开展实施项目计划,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密切合作。没有集体合作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参赛项目就无法开展,更无法走向竞赛的舞台。
2.竞赛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是助推教育体制改革的引擎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师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学生人格的自我塑造,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意识,理论上皓首穷经,实践上循规蹈矩,只能从业,不能创业;只会模仿,不会创新。正像徐匡迪院士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是读书、做题目、考试。这种办法注重的是继承,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填补了这部分空白,为学生创新人格的自我塑造提供了有利机会。一方面,学生通过竞赛磨炼了意志,增强了竞争意识,明白了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放弃,而这些正是创新人格中重要的内涵。2008年,上海市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特等奖“甘肃苦水玫瑰”的项目组成员曾经利用寒暑假在甘肃省苦水镇进行实地调研,历时两年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积极营销推广甘肃苦水玫瑰,并为苦水镇当地的农民带来了的经济收入。项目组成员普遍认为通过竞赛自己的意志坚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也增强了。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体制因竞赛逐渐改革。长久以来,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如今,学生科技竞赛的奖项也得到大部分高校的认可,将其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一项考察要素。当然,目前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除获得竞赛奖项以外,学生的创新素质很难被量化进行评定。
3.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助燃器
拥有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关键要素,举办竞赛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兴趣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创新实践的机会,从而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整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美国大学的研究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外”。 首先,竞赛增强了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要求学生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标,撰写和陈述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注重考查学生在课外所作的调查研究,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如新闻晚报的评论所说,通过参加市场营销大赛,参赛的学生更加注重实际问题。其次,竞赛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从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来看,那些在校园里接受过市场营销大赛锻炼的同学,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合作和工作能力;2009年,上海金融学院的两名毕业生成功地开办了两个创业项目,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正是在参加市场营销策划大赛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
4.竞赛有利于在校园内营造创新的环境,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催化剂
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当其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就需要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造力的环境。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大脑功能的开发是很不够的,尤其右脑的开发几乎没有进行。因此,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在校园中营造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参赛学生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第二课堂,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参赛学生总结参赛项目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第一课堂学习,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断创新。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带动了整个第一课堂的创新氛围。
二、完善大学生科创竞赛,引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探讨
大学生科技创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重视,其有效性也在国内外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院校都将组织学生参赛和举办校园竞赛活动作为激励创新人才成长的一个新途径。但由于各种限制因素,这种作用和效用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第一,数量有限的竞赛活动无法全部覆盖到全体大多数学生,竞赛的受益面还偏小。经调查,上海金融学院5.8%的学生曾经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提高。第二,随着科技创新竞赛的不断增加和拓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竞赛中来,教师资源越发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对辅导老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第三,各高校的教师激励机制还没有健全,缺乏针对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从长期来看会抑制教师的热情和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第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限制大学生科创竞赛的重要物质因素。当前,学生科技竞赛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和企业赞助。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其他方面的投入是极其有限的,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第五,各个学校由于历史、专业地位和行业背景等原因,拥有的企业资源差异很大,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借助更多企业的力量。就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而言,大赛可依靠的企业资源相对有限。随着大赛的发展不断壮大,竞赛宣传不断扩大,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资源。第六,参与竞赛的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没有经过系统性的长期项目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报名参赛,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竞赛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功利性追求。
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使竞赛进入到良性发展,笔者针对目前竞赛中的限制因素提出几方面完善建议。
首先,多途径提高竞赛参与率,扩大竞赛受益面。如学校依托某个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大型综合性的校内外竞赛活动,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和办学特色及自身条件,创办适合本院系学生特点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相关的竞赛活动。只有竞赛项目的多样化,更多数量的竞赛平台,获奖项目的增加,学生才会有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热情,竞赛活动的覆盖率和收益率才会提高,科创竞赛才会有价值。另外,组织一些辅助竞赛的科创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了解科创竞赛,提高竞赛在学生中的知晓率,例如以辅导竞赛项目为内容的讲座,参赛项目交流会,得奖项目总结宣传会等。
其次,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护辅导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学校可以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以提供教师培训和去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作为激励的手段,学校应该设法为教师培养和到企业挂职锻炼提供必要的资金、条件和机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再次,提供物质保障,维持竞赛的良性发展。必要的资金、场地、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学校加大对学生科创竞赛资金投入的同时,学校更应该拓宽对外交流的渠道,开展校企联合、校校合作,更多的整合社会资源,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充实的物质资源保障。
最后,注重竞赛项目的实践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非获奖的能力,尽量减少比赛的功利性。竞赛除了规定参赛项目前期开展的时间(一般应至少一年),还应该重视参赛团队开展社会调研的过程和质量。一届竞赛的结束并不表示参赛项目的终结,一个科创项目一般在两三年后才能发展成熟,显现它的实际效益。因此,竞赛更应该关注参赛项目的持续发展,培育出能够产生具体社会效益的科创项目实体,而不是仅仅以评比出获奖项目为结果。
参考文献:
[1]余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2,4
人才培养策划范文3
【关键词】高职 市场营销 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06-04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根据企业需求修订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项目组成员对1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9份),对15名在企业担任中层管理以上岗位的历届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结合广西人才市场官方网站公布的岗位供求信息资料,对企业营销人才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一、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
(一)中小型私营企业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输出的主要渠道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3年11月参加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双选会的企业,采用的是随机抽样调查法,被调查的89家用人单位中,基本为私营企业(85家),企业规模集中在30人至1000人的中小型企业,说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输出渠道主要为中小型私营企业,见图1、图2。
(二)目前市场营销人才仍供不应求
被调查的89家企业中,有市场营销人才需求且需求人数在10人以上的企业占比79%,仅有1%的企业没有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同时通过广西人才市场2013年全年四个季度的人才供求分析报告显示,销售类岗位人才需求一直高居榜首,供不应求。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企业对营销人才的总体需求呈现需求量大、需求增长的特点,即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见图3、图4。
(三)市场开发类营销人才需求量最大
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及对历届毕业生访谈,应届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以市场开发类营销岗位为主,主要集中在市场业务员和驻店销售员岗位。尽管企业对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但通过调查发现,此类营销岗位一般要求3年以上业内销售工作经验,主要通过内部培养选拔和外部猎头招聘获取,同时也说明营销专业毕业生发展空间大、发展机会多,见图5。
(四)网络营销和客户服务类营销岗位需求呈上涨趋势
随着网络普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和发展,网络营销已成为企业主要的营销渠道之一和竞争的重要手段,在调查中发现,不管企业是否设置专门的网络营销岗位,大多数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和消费者可选择性空间增大,企业对客户服务也越来越重视,纷纷设置专门的客户服务和客户管理等岗位,企业客户服务类岗位呈现需求上涨的趋势,见图5。
二、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群及能力素质要求(见表1)
表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群及能力素质要求
主要工作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能力素质要求
工作岗位一:
一线销售人员(业务员――业务主管――区域经理) 1.市场调研与分析
2.市场开拓
3.产品推介
4.渠道开发与管理
5.终端促销
6.售后服务
7.货款回收
8.销售团队管理 1.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
2.市场分析与判断能力
3.产品推销与介绍能力
4.商务沟通与谈判能力
5.促销能力
6.客户服务与客户管理能力
7.货款回收与财务分析能力
8.销售团队管理能力
工作岗位二:
驻店销售人员
(商场导购――品类主管――店长) 1.商品陈列与管理
2.顾客接待与识别
3.促销策划与实施
4.商品导购与异议处理
5.收银
6.店员组织与管理 1.创新、创意设计能力
2.沟通能力
3.促销策划与实施能力
4.谈判与公关能力
5.财务管理能力
6.销售团队管理能力
工作岗位三:
网络销售人员
(网络营销员
――网络营销主管――网络营销经理)
1.网络营销活动策划
2.编辑商品资讯及公司新闻动态
3.查看并处理后台订单
4.查看并处理客户投诉
5.关注竞争对手网站信息并适时做出调整
6.整合商家联合促销
7.商品物流配送管理
8.网络销售团队管理 1.营销策划与广告宣传能力
3.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4.客户服务与公关能力
5.市场调研能力
6.资源整合能力
7.物流管理能力
8.销售团队管理能力
工作岗位四:
客服专员/销售内勤
(客服专员――客服主管――客服经理)
1.客户资料收集与管理
2.客户投诉处理
3.客户回访及后续消费需求挖掘
4.定期向厂家、供应商等合作单位传真、邮件报送相关表单和数据
5.客服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1.office软件应用能力
2.CRM软件应用能力
3.电话沟通能力
4.客户服务和管理能力
5.营销及公关能力
6.培训能力
(二)企业关注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推销技术、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渠道管理、网络营销、商务谈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看重,企业认为这些是取得良好业绩和维护良好客户关系所必须具备的七大核心专业能力,见图6。
(三)企业关注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素质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认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员工才会将工作当事业来做,哪怕专业技能差一些,公司完全有能力进行培养和帮助其提升。其次关注营销专业毕业生的服务意识,企业认为服务意识强的毕业生才能更好地为客户、为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取得良好业绩。除此之外,企业对营销专业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积极主动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十分关注,见图7。
(四)企业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
通过访谈得知:企业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比如工作方案和工作总结要求编辑word文档、新产品推介会和工作汇报要求使用到ppt展示、促销赠品发放统计和销售记录要求使用到Excel列表统计等,但目前的大多数市场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的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还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五)非涉外企业对营销专业毕业生英语水平无明确要求
通过调查发现,非涉外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英语水平无明确的要求,内资企业客户为广西区内或者国内客户,没有明确要求市场营销岗位员工熟悉和使用英语。用人单位同时反馈,如果市场营销岗位员工能使用工作地方言与客户交流,能为营销工作带来帮助。仅涉外企业要求员工会使用基本的英语口语交流以及识别产品相关的英文词汇。
(六)企业会优先招聘持有驾驶证的营销专业毕业生
在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职业资格有何要求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并不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持营销师证或其他职业资格证上岗(特殊行业除外),企业同时反馈营销师职业资格证只能一定程度上代表该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营销理论基础,但并不能代表其营销实战能力,企业目前不会将是否持有营销师证作为上岗的门槛和加薪的理由,仅将其作为企业招聘营销人才的一个参考指标。相比之下,企业会更为关注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是否持有驾驶证,特别是市场开发型岗位会优先考虑持有驾驶证的毕业生,因为营销员是否持有驾驶证,对企业营销业务活动开展会起到较为直接的影响。
(七)多数企业认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该有较为清晰的职业定位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企业认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定位不清晰。被调查的89家企业中,有50家企业认为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生职业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为:不清楚自己具体适合哪一类营销岗位;面对众多的行业无从选择;大多数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缺乏抗压能力、挑三捡四、频繁跳槽;营销专业女性毕业生思想顾虑较多,大多选择从事驻店销售工作,部分选择从事企业文员工作,选择从事市场开发型营销岗位的女同学数量较少。因职业定位不清晰而引发的频繁跳槽,既不利于毕业生个人发展,也不利于公司经营,见图8。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优化对策
(一)加强企业调研,掌握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变化
学校每年应该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以二层机构管理负责人或教研室主任牵头,以洽谈合作、指导实习、毕业生回访、教师挂职锻炼等为契机,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变化。以及通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专家座谈论证分析会,动态完善和修订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
(二)依托行业办学,打造专业特色
依托行业、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行业企业需要和资源优势打造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比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利用涉农行业资源优势,打造涉农营销选修方向,开设基本涉农入门课程,让毕业生掌握最基础的农业专业知识,针对农业行业培养涉农营销专业人才,打造办学差异和专业特色。
(三)提升专任教师营销实战能力,组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根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内在需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实战操作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缺乏企业营销经验。因此一方面需要制定教师实践锻炼计划,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参与营销实践锻炼,提升教师营销实战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或创业项目由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授课和指导;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来优化教师结构,弥补专任教师营销实战经验不足的短板。
(四)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素质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比如引企业进校园、学生移动课堂进企业、校企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企业营销实战项目和创业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员工意识和营销实战能力,让学生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方案、操作实施与考核评估,提升学生的office软件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深度挖掘企业人力资源和校友资源,形成企业校友传帮带机制和创业导师制,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真实的市场零距离对接。
(五)引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学校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通过教师的专业介绍、历届校友的互动交流、企业家的专题讲座、企业参观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营销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引导学生早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细化为大学学习的具体目标,不断检查和跟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素质拓展项目、课外实践活动,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执行能力,让学生克服营销心理障碍,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六)适应市场变化,补充完善网络营销、客户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网络营销逐渐发展成为企业主要的营销渠道之一,客户服务与管理工作也逐渐被提到企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的开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需要适当补充完善网络营销、客户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能熟练使用网络开展宣传、经营及创业活动,应用CRM等客户管理工具对客户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深度开发。
(七)迎合企业需求,将驾驶考证培训纳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选修课系列
针对企业比较注重营销专业毕业生是否持有驾驶证的情况,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将驾驶考证培训纳入市场(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08页)营销专业选修课系列,与知名驾校进行合作,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到合作驾校进行驾驶考证培训,合作驾校为学生提供费用优惠和优先安排考试,学生考取驾驶证后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以此来降低学生考取驾驶证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提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获取驾驶证的人数比率,迎合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总之,高职院校应该以企业市场营销人才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适合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廖远兵.企业营销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2)
[2]沈侃.浙江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11(89)
【基金项目】新世纪教改工程2010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2010JGA167)
人才培养策划范文4
摘 要 当人们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都会科学地采取措施,以便狠狠地打败竞争对手,这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转变经营策略。在国际体育行业,赛场竞争从未间断过,尤其是当代短道速滑竞技水平的提升决定着我国速滑运动事业的兴衰,只有增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才能使我国速滑项目在国际市场中永立不败之地。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而探讨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短道速滑 后备人才 培养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深入推进,体育活动倍受广大民众喜爱,不管冬夏秋冬,人们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其中,短道速滑不只是许多市民最为喜欢的冬季运动项目,还是我国冬季竞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我国体育运动竞技项目实力的强弱,而这一切离不开高素质的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策略,以此不断促进我国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整个培养过程都夹杂着陈旧的思想理念,无法体现时代精神,严重影响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具体地讲,首先是缺乏专门的短道训练场馆,因为我国的人工制冷冰场非常少,而且全部集中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的范围内,尽管包括花样、冰球、短道等多种训练馆,但是在短暂的时间限制下,参训者只得匆忙滑过,在训练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下,成材率自然不会提升;其次,青少年参训人数非常少,据某次参赛调查了解,在15-18周岁的短道青少年选手中,我国青少年参赛人数约占五百人,加拿大青少年选手约一千人,韩国短道青少年选手约一千四百人,明显看出我国培养出的短道速滑后备人才数量远远落后于加拿大和韩国;第三,教练员训练业务水平低,由于我国短道速滑教练员的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甚至不够敬业,在教学枯燥无味的情况下,青少年没有任何学习兴趣,以至于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进步缓慢。
二、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短道队伍梯队建设
有一句谚语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功的,培养人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艰难的过程,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短道队伍梯队建设。首先,提升短道速滑青少年成材率,尽管我国已经建成了国家队和国家青年队的梯队格局,但是在不断推进短道队伍梯队建设的同时,还要始终把“青少年成材率”摆在首位,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竞争体制,优先录用新人,鼓励青少年积极进取,走向成功。其次,国家还要重视专门短道训练场馆的扩建,以便为短道训练提供充足的时间,确保训练质量。
(二)丰富短道速滑比赛项目
加强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必须丰富短道速滑比赛项目,这样才能满足青少年的喜好心理。目前,我国的短道速滑比赛项目较少,限制了许多青少年参赛的机会,严重影响了一部分参训青少年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更别提取得更大进步,这种情况下容易使青少年对速滑项目失去信心。可见,相应地增加短道速滑比赛项目,让绝大部分青少年都有机会参与训练,也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训练,关键是要提升他们参与短道速滑比赛的热情。
(三)完善速滑竞赛评定标准
为了鼓励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应当完善速滑竞赛评定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一些大型速滑竞技比赛中,评定标准是相当严格的,这样的比赛往往能够公平地测试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此可见,不断完善短道速滑竞赛评定标准非常重要,要求合理制定评定方式,真实反映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技能,同时给予优秀青少年以奖励,激励他们再接再厉。
(四)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
增强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运动技能,还必须重视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有一句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业务技能高的教练员才能培训出业务技能高的运动员,所以我国必须对教练员进行严格考核,同时要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首先,针对教练员进行定期的业务理论考核,只录用合格的教练员;其次,重视年轻教练员的栽培,派送他们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和锻炼方法,从而为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是我国短道速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不断为短道速滑后备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科学化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本文从加强短道队伍梯队建设、丰富短道速滑比赛项目、完善速滑竞赛评定标准、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策略,希望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一.速滑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
人才培养策划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材管理 质量保障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传播媒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尤为重要[1]。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原使用的教材已经不适应当前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何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高质量教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如何评价当前使用的教材质量,以及如何提高教材出版质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高水平、适用性强的教材进入学校课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强教材质量保障方面的研究,加强教材选用与评价,推进规范化管理,构建科学、全面的教材质量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用制度执行不到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材选用流程一般为:任课教师选用教材,系(教研室)主任负责审核,二级学院分管院长负责审批,教务处负责汇总统一征订[2]。但是,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二级学院不执行学校教材选用制度,不按照规定流程选用教材;教师自主选用教材权限过大,部分教师仅凭个人喜好选定教材;教材不固定,任课教师更换,教材随之更换;部分长期固定教材,方便了教师,影响了最新知识的传授。有些高校出于自我保护意识,选用自己教师出版的教材,使优秀教材难进课堂。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课程门数的增加,教材使用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大,对教材选用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难免使一些质量低下的教材进入学校课堂。
2.教材出版质量有待提高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自身定位需要更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适用教材,但市场上更多的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部分教材不适用于本校学生。为此,很多高校出台了鼓励本校教师自编教材的制度,部分高校将教师编写的教材认定为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很多教师愿意编写教材。而一些出版社有出版任务,只要教材质量说得过去就出版,造成低水平重复出版[3]。学校缺乏教材建设的规划,对出版教材质量没有严格把关,而且又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教师投入教材编写的精力与动力不足,编教材只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这些也是劣质教材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导教材偏重于理论阐述,实践动手能力阐述不够深入,导致部分教材实用性较差。
3.教材评价制度不完善
保证教材质量需要实行教材质量评价制度,但是教材质量评价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很多高校没有全面开展教材评价制度[4]。上世纪90年代起,教育部开始组织著名高校的专家编写各专业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大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问世。但是高校教材市场,仍有一些内容相近、体例相似、粗制滥造的教材。由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即使是以前的优秀教材,也有可能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进入课堂的“问题教材”有几种情况:许多高校教材偏重于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理论方面面面俱到,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新版的教材换汤不换药,内容仍然是陈旧的,教材不能体现最前沿的成果,没有最新的理论技术;缺乏实验实践类专业教材,高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要求,但是教材市场上实践类教材种类太少,没有足够的教材供选择。对于这些问题教材,缺少必要的评价环节进行监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4.高校自编教材(讲义)造成校外优秀教材难以选用
国内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材选用时都会优先选用本校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讲义),而不是选用国内最优秀、最适用的教材,高校这种过度保护意识使得国内外优秀教材难以进入课堂;某些课程在国内有多种教材,但是部分教师并不选用这些教材,而是采用自编教材。这是因为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审查、审核教编写出版制度的实施不严格,多数情况下高校会从制度层面上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获得一些教学科研工作量[2]。教师往往将备课笔记整理好提交校内出版社或校内印刷厂出版或印刷,教材(讲义)中出现大量知识陈旧、印刷错误等方面问题,导致部分自编教材水平不高。
二.教材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对策
1.健全教材建设组织管理体系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提高教材建设重视程度,首先要从组织方面保障教材建设。要建立健全校内教材建设与管理机构,成立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教材建设的规划、教材建设的立项、教材质量评价等方面工作,委员会可由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教务处,应有专门科室负责教材日常监事与管理工作,不宜将其职责划入某个科室;各教学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教材建设工作组织,加强对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保证教材质量。
2.实施全面的教材选用制度
教材选用制度的目标就是促使教师选择优秀精品教材,从而提高教材质量。有特色的教材不仅可以提高学校教材建设水平,还可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制定教材选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材选用工作流程,杜绝教师随意选用教材和随意变更教材。任课教师选择专业教材后,要经过系(教研室)论证,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对教师的选择予以建议。选定后的教材须经学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同意才可以变更教材。其次,应建立教材管理信息库。教材管理信息库中的教材应是经过专业负责人和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审核过的本专业中优秀教材。在以后的教材征订过程中可以将信息库中的教材作为参考,这样既保证选用优秀教材,又保证教材的稳定性。第三,教务管理部门应在教材选用前搜集各专业优秀获奖教材目录供教师参考,或者定期组织优秀教材展示活动,使教师更好的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3.构建完善的教材评价体系
由于市场上的教材良莠不齐,为了准确掌握选用的教材信息,提高教材选用质量,对已选用教材要进行多元主体的评价。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特点的教材评价体系并非易事,它需要在对国内外现行教材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特色和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对师生、同行专家、企业专家构建不同的评价指标[5]。对于教师以及同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材内容方面的更新、知识体系的完善、配套资料完整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对于学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材的掌握程度、对他们学习的启发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于企业专家,评价指标应主要包括教材的实用性、教材内容和岗位的适用性等方面。另外,还要对教材的印刷质量和教材的配套资料进行评价。对于教材评价形式,应开发使用网络评价系统,避免大量发放调查问卷,减轻评价统计工作量。评价结果可以实时反馈给教材管理部门,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时效性。根据对教材的评价结果,教材管理部门可以把评价差的教材信息反馈给教学单位,任课教师应及时换用适用的高质量教材。通过对不同的主体、不同专业的教材进行分别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保证了选用教材的质量。
4.建立教材建设激励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进一步健全教材出版激励机制,从政策方面鼓励教师出版高质量教材。首先,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教材建设规划,避免老师随意出版教材和重复出版教材。其次,学校要加大教材立项建设力度,对有特色的立项教材进行经费资助,对于出版教材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可以增加分值。针对目前实践类教材短缺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类教材立项比例。对于本校出版的优秀教材,可以积极向其他高校推荐,提高教材知名度。第三,学校加强出版教材的审核,保证教材质量。学校教材指导委员会要对教材主编资格进行审查,鼓励高水平、高职称教师编写教材。组织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审核,避免低劣教材进课堂;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审核,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对于审核优秀的教材可以加大用量,推荐其参评省级、国家级精品教材、重点教材。
5.加强教材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教材管理工作,保证教材质量,需要一支素质精良、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材管理队伍。要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提升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图书情报方面相关知识,熟悉校内教务管理系统各环节和相关管理制度,熟悉学校及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把握教材编写的原则、规律和特点,明确教材建设的标准;工作要耐心、细心,服务意识强;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熟悉网络平台操作技术;建立教材信息样本库,引入现代化计算机操作平台,采用先进的教材管理系统控制采购计划、财务、库存;完善教材信息内容,供教师和学生等不同权限的群体查询;建立教材样本书库,供教师随时查阅和教材选用参考及时处理师生意见,提高教材选用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范富春.高校工科类专业教材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4):70-72.
[2]徐容.高校教材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2):112-114.
[3]李辉,吴博.基于新一轮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工作实施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9):84-86.
[4]崔青峰.浅析当下高校教材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举措[J],出版发行研究:2014(9):33-35.
[5]蔡国宏,李欣东.浅议教材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北华航天工业学报,2014(1),59-60.
人才培养策划范文6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不足;强化策略;教学理念;考核模式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现状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未来“创新型”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更要求他们具有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本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以便适应发展着的世界形势,从容面对新的问题与新的情况。所以,强化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要求与历史的必然,更是一个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如何监控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实现大纲规定的基本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成为各高校与主管部门日益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与实施,淡出了部分高校特别是二三类高校的视野,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盲点。
部分高校培养方案僵化过时,未能为培养创新人才留足空间;教师非大纲范围不讲,学生非大纲范围不看,教师非教材内容不谈,学生非教材内容不学;部分教师甚至把大学教育“中学化”,搞大学的“应试教育”,不敢越雷池(大纲与教材)半步。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被动消极,学习兴趣不浓,必然限制其思维的发散与求异,泯灭其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也必然限制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利于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经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理念陈旧与课程考核模式僵化。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弱化的原因
(一)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1.教学内容固定划一。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监控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部分高校与主管部门在教育理念上就特别强调培养目标的量化考核,特别强调评价标准的客观精密,进而特别强调教育教学上的“依纲扣本”。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高校对课程统一设置大纲,统一选用教材,规定必须传授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规定必须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甚至规定各个平行班的课程进度;为了加强教学管理,高校还实行教学督导制度,督导员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对超出大纲与教材范围的讲授质疑和提出建议。
以上做法的确有效避免教师“上课时重数量不重质量,讲课时重兴趣不重大纲”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基本培养目标的实现,但冲淡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扭曲了大学精神,异化了教育目标;同时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激情,禁锢了学生的开拓意识,助长了学生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学习风气,必定不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2.教学方式“机械灌输”。由于深受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过分注重理论体系与结构的周密与完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过分注重基础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过多使用讲授与讲演法,在教学手段的选择,多是“黑板+纸笔”。教学过程缺乏对现象观察,问题发现过程的组织与引导,学生缺乏相应感性认识支撑与解决问题的欲望;理论讲授枯燥干瘪,缺乏启发与诱导。
3.实验学时开设不足。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特别强调在“做中学”,因为做的过程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激发持久的学习动力,更有利于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散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当前我国高校,或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理念上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或是由于学校规模迅速膨胀,实验设备与相应师资短缺;或是实习基地不足,普遍实验学时过短,实验开出率不高。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简单套用原理、公式,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束手无策,缺乏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先天营养不足,后天发育不良”。
(二)考核模式陈旧僵化
考试历来是监控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但当前高校僵化的考核模式阻碍了实用人才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考核目标,重知识储备轻应用能力。相当数量的教师主要瞄准教材甚至授课内容的知识密集点进行“照本宣科”式命题,并多采用填空、选择、简答、判断等客观性试题为主。这种考试仅能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保持、再现与理解等低层次认知目标,对分析、综合与应用等高层次认知目标考核较少,更难以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与灵活求异品质。正如清华大学有一位教授所说:“高校组织的考试就是知识搬家,从书上搬到大脑,再从大脑搬到考卷。”
2.考核方式,重闭卷笔试轻操作测试。调查显示:课程考试中闭卷笔试方式占90%以上,其他考试方式很少。普遍存在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形式少,其他诸如设计、制图或模型、个人研究项目、实验(践)能力测试、上机操作等更未被有效使用。每一门课程都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与能力,每一种知识与能力都有其最适合的测试方或者需要几种测试方式的巧妙组合,这种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难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难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3.考核过程,重终结评价轻过程诊断。目前,大部分课程是“一考定终身”,考生成绩仅有期末卷面分数构成,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如课堂提问、课程作业、中期测验等阶段性情况不予考察。无针对性诊断测验,未能对学生出错率高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未能对学生在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等方面确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考试仅仅发挥着甄别优劣、区分高下的评价功能,根本没有发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诊断与反馈功能。
三、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教学内容,在“依纲扣本”的前提下适当“超纲越本”。没有大纲的依据的授课根本无法避免主观性与随意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授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与教材,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与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掌握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严格执行大纲与教材,传授大纲与教材规定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大约1/3的教学内容分布在大纲与教材之外,特别是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大纲与教材是相对滞后的,教学要尽量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思想,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主动的查询与检索文献的习惯,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铸造学生的创新品质与创新能力。
2.教学方式,在“传授结果”的前提下适当“抛出问题”。《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知识,解答问题,指点迷津似乎是为师者亘古不变的职责,而且是继承前人知识经验,增强自身修养本领,解决当前困惑与疑问的一条便捷而有效的途径,正如《劝学》中所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可社会的发展常常使我们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飞速变幻的情况面前捉襟见肘,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独立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具备独立探索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还要在适当的时机,抛出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上要尽量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尝试在不同知识范围里,以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采用不同途径去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次,对虽非最优的解决方案,只要解决问题有新思路,解决方法有创新点,解决途径有新突破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再次,在教学具体过程上要尽量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多采用谈话、讨论法,“苏格拉底方法”等,也即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直接告诉结果,而是通过逐步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以上做法,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开拓意识。
3.学时分配,在“理论先导”的前提下强化“实践教学”。高校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在保证理论学时的前提下,一定要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留足学时,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积极采取措施购置必要实验设备,引进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积极构建产、学、研平台,建立充足的实习基地,保证实践环节课程的开出率;实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制度,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为学生自觉锻炼实践动手能力营造良好氛围。
(二)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笔者通过对当前高校整个考核模式的深入剖析,提出“三维一体”的考核模式,即在考核中闭卷笔试与操作测试平行、终结评价与过程诊断并举、知识储备与应用能力兼顾。
1.闭卷笔试与操作测试平行。根据考核性质,对高校开设的课程进行分类,研究每类课程适合的考核方式的组合状况,并确定每种考核方式在该类课程中成绩比例与实施时间。
如对公共基础课程,实行平时作业+期末的形式,以促使学生对理论体系的系统掌握;对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采取口试+笔试的形式,以诊断考生对重点、难点的把握状况;对操性较强的专业课采取实践考核+课题设计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两课类课程则采用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庆交通大学已对全校性课程进行分类并初步形成了“1+1”的考核模式,且已在建筑设计类课程与“高等数学”课程中进行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终结评价与过程诊断并举。“三维一体”的课程考核模式,要求对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与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固定时段,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考核,以期减少“一考定终身”的偶然误差,避免“一卷下结论”的失之偏颇。通过考试,全面探测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全程记载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使得考试过程真正成为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有力工具,成为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强大动力。
为此,除了要实行终结性评价考试――期末考试,还要实施形成性考核与诊断性考核。授课教师可以采用单元测验、课程设计、学科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进行形成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并将其纳入期末考试成绩,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诊断性考试侧重考察教学中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难点、疑点,深入挖掘考诊断试数据蕴涵的宝贵信息,通过对数据系统分析与整理、反馈,让学生清楚自己对各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缺陷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激起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3.知识储备与应用能力兼顾。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可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其中知识、领会是低等认知目标,是知识的简单累积与储备;运用和分析、综合和评价则是中等与高等认知目标,指从低到高的应用能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