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减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节能减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节能减排方案

工业节能减排方案范文1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燃油、节约土地、岸线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规划、政策、督查、服务为着力点,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保障,扎实做好交通行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湖北交通“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

二、节能减排目标

(一)节能目标。到“十一五”期末:

全省交通营运车辆百吨公里油耗、船舶千吨公里油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其中:营运汽车百吨公里油耗下降到汽油客车9.52升,柴油客车8.56升,汽油货车6.48升,柴油货车4.08升;营运船舶千吨公里油耗4.48升。营运车船实现节约汽柴油折合81.5万吨标准煤(其中汽油车节约19.1万吨标准煤,柴油车节约51.7万吨标准煤,船舶节约10.7万吨标准煤);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5%。

(二)减排目标。到“十一五”期末:

1)省级以上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达到100%,省级以上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营运高速公路声环境达标率达到90%,高速公路附属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排放达标率80%;

3)内河运输船舶油水分离设备配备率达到100%,船舶油污水处理率达到100%,船舶主要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活垃圾)排放总量减少10%,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率等级航道水域达到100%;

4)营运汽车尾气排放达标率80%,维修汽车竣工出厂尾气排放达标率90%。

(三)管理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在我省交通行业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节能减排管理长效机制,形成管理顺畅、机制严密、考核到位的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方案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湖北省交通厅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志慧

副组长:徐佑林、龙传华、徐健、马立军、张月斌、熊涛、高玉玲、李光辉。

成员:省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高管局,厅办公室、法规处、计划处、基建处、财务处、运安处、科教处、机关党委、工会、团委的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统筹解决在交通节能减排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厅科教处),承担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企事业单位也要切实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尽快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做到节能减排管理责任到人,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二)工作任务

1、研究制订节能减排规范性文件。按照建立健全综合运输体系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要求,在充分调查我省交通行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湖北省交通行业节能中长期规划》,《湖北省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奖惩办法》、《公路生态环保技术指导意见》,《道路运输经营者生产过程能耗考核办法》和《湖北省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计划处、科教处、运输处、法规处、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

2、优化完善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要在交通发展中抓好资源节约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网络,全面推进不同层次路网间的衔接配套,最大程度地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要科学规划建设综合运输体系,通过优化配置不同运输方式和公路运输站场布局,使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要充分发挥我省发展水运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航道、港口建设步伐,通过优化港口布局、改善航道条件、实施船型标准化建设,提高港口的通过能力和水路运输效率。(计划处、运输处、公路局)

3、推广应用交通节能示范项目。全面总结推广神宜科技环保示范路建设经验、沪蓉西科技示范工程技术经验、武汉工交系统“王静驾驶操作节油法”和麻武节能环保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创建一圈一市两条线公路养护生态环保示范路、一条高速公路节能减排示范路;推广应用沥青冷再生、热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等技术,推广应用山区公路节能环保型安保设施;推广4-6项交通运输部推出的的节能示范项目,在省内道路运输、公路工程、船舶运输、港口物流领域各推出1-2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鼓励推广使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电力等替代能源。(科教处、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高管局、设计院)

4、建立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行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和交通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开展行业用能状况的统计普查,全面掌握和监测行业用能状况和水平,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相关交通企业均要建立相应的能源消耗统计体系,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统计数据的填报整理和汇总上报工作。(计划处、科教处、运输处)

5、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联系点制度。对全省交通行业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耗能装置建立并实施严格的监控制度,实施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管理企业用能绩效、设备用能单耗考核制度,逐步建立交通行业节能监测服务体系。(科教处、运输处、计划处、运管局、港航局)

6、开展节能减排项目专题研究。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材料再生等技术;开展营业性车辆能耗准入与退出、节约和集约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公路建设节约与集约用地和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4个专题研究;开发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交通发展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重点开展《天然气燃料在湖北省三峡库区标准船型上的应用研究》、《节能减排测算和分析方法研究》、《沪蓉西高速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在用汽车燃油消耗测试方法研究》、《敏感水域桥面集中排水设计研究》、《公路典型路基滑坡灾害整治及预测预报研究》、《农村公路弹石路面施工技术指南》,开展内河新型船舶及动力装置、内河新型港口装卸工艺及装备以及船舶节能技术与代用燃料的开发应用。(科教处、公路局、港航局、运管局、设计院、沪蓉西指挥部)

7、加强节能减排培训。充分利用交通报刊和交通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国资源环保形势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宣传交通节能“四新”技术等;对交通行业各类从业人员开展交通节能专项培训,在营运驾驶操作员从业资格考核中增加节能驾驶操作知识的考核内容。交通教育部门和交通学校要将节能知识纳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交通工会、共青团要重视对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节能教育,广泛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和系列科普活动。(科教处、运管局、港航局、机关党委、团委、工会)

8、建设节约型机关。厅机关和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行动示范,发挥政府部门节能减排的表率作用,倡导健康文明、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从决策计划、资源配置到日常管理建立节约资源的量化管理体系,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设备;从节约用电、用水、节约使用办公用品和推进公务用车节能等方面提出要求,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办公室、机关党委、后勤服务中心)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宣传造势。深入开展全方位节能减排宣传工作,重点宣传新颁布的《节约能源法》、《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交通行业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增强全行业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全行业人人讲节能、事事为节能、处处抓节能的氛围,使节能减排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

2、加强行业管理。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市场准入、监督管理、信息服务等,落实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管理和交通工程管理中的节能减排工作内容。在制(修)订相关规章和政策时增加对企业节能降耗的扶持条件,增加对企业节能方面的要求;在公路水运工程的投资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及验收审批中,增加对土地、岸线的合理利用,对施工装备选型的节能性评价;在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加大施工机械装备技术改造、更新力度;在加强监督管理中逐步建立并实施有效的行业重点耗能设备和运输装备准入与退出制度;贯彻实施交通运输设备能耗限值标准,开展对行业内在用的重点耗能设备和运输装备的抽查检测,不符合能耗指标的要坚决退出。

3、推进结构调整。重点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在道路运输方面,实施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引导和鼓励发展高效低耗的新型客车和中高级客车,推广农村客运经济适用车型;通过规费征收政策导向,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运力,加速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型;引导和鼓励使用柴油汽车及重型车、专用车和厢式车,逐步提高其在营运货车中的比重;重点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汽车列车和短途集散用小型货运汽车;推进拖挂、甩挂运输,提高牵引车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运力增长,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得再新增运力;建立并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车辆维护制度,建立全省统一的车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动态监管;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道路运输扩展仓储、配送等运输功能和服务范围,为道路货运中小型企业提供社会化的货物配载、交易及其他的信息服务,提高货运实载率。

在水路运输方面:加快航运结构调整,用足用好运力发展引导资金;加快船型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自航船,加快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开发推广节能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在三峡库区试行天然气燃料标准船型;发展集装箱运输、大宗散货专业运输和多式联运、江海直达等现代运输组织;限制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船型,杜绝使用报废改装拼装船;加强船舶运力调控,引导航运企业优化结构,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4、推进科技进步。开展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积极推广和研究制定交通行业有关节能减排的标准规范,积极推广使用交通部评定认可推荐的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加强路面结构、材料、工艺技术研究;开展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报告节能评估审查;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

5、加大和争取资金投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资金投入,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项目,采取多项措施,引导企业、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交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工业节能减排方案范文2

关键词: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钢铁企业

引言

钢铁工业在我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给环境也带来了危害。钢铁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粉尘等。通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节能减排等措施,钢铁行业整体环保水平在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国家“十三五”规划又明确提出“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核心目标,不仅资源要高效利用,同时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等。钢铁企业作为工业主要排放源之一,仍然存在着巨大节能减排潜力。“十三五”期间,钢铁企业也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系统动力学能够对企业复杂的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模拟推演,并做出动态分析,它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企业生产中各环节的动态特征。强瑞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与方法,构建企业节能减排系统的模型,并以某铸造厂为案例进行仿真分析[1]。刘丽娟等[2]以火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分析了节能与减排系环节对企业经营利润的影响。黄飞等[3]运用系统动力学,对煤炭矿区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矿区主要能耗,以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张华等[4]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状况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分析不同节能减排投资方案下,企业的节能减排效果,为企业节能减排投资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杨勇波等[5]建立了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政府、企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动态分析,并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模拟推演。系统动力学在不同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主要侧重于对企业生产事后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对生产环节与节能减排效果之间的动态关系涉及较少。本文将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企业节能减排系统模型,分析环保投入、钢铁产量以及企业成本等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

1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

1.1系统动力学简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Forrester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创立了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以分析研究控制反馈为基础,通过建立系统动态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对系统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仿真预测的学科,是一种以以定性分析为先导,定量分析为支持的系统、分析、综合与推理的方法[6~8]。它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和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最适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行为之间动态的辩证对立统一关系,而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系统恰是一个具有非线性反馈性动态性等特点的复杂系统,因此本文引入系统动力学对其进行研究。

1.2模型的主要假设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庞大且复杂,系统内部受众多因素影响,为了能够更直观地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合理假设对模型进行简化:(1)模型边界为钢铁企业,不考虑相关政策以及市场变化等外部因素对模型的影响;(2)钢铁产量平稳下降,能源价格相对稳定。

1.3因果关系回路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存在一种因果关系,通过分析得到相关因果关系:(1)钢铁产量增加,使得能源消耗量上升,能耗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随之减少,最终导致企业治污量降低,使得企业污染排放量增加,从而限制了钢铁生产,形成负反馈回路。(2)钢铁产量增加,直接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增加,对钢铁生产产生制约影响,形成负反馈回路。(3)钢铁产量的增加,使企业总产值增加,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投资,最终使企业增加对污染物的治理力度,使得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从而减小污染物排放对产量的制约影响,形成正反馈回路。

1.4节能减排系统主要参数及方程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反馈回路中各变量之间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节能减排系统模型涉及的主要参数及方程:利润:INTEG(利润变化量,0);节能减排投资:减排投资比重*节能减排投资;SO2排放量:INTEG(SO2产生量-SO2减少量,18186);COD排放量:INTEG(COD产生量-COD减少量,736);总能耗:产量*吨钢综合能耗;总成本:其他成本+能耗成本+节能减排投资;SO2产生量:总能耗*单位能耗SO2产生量;SO2减少量:DELAY1I(单位投资SO2治理量,治理量延迟,0)*废气治理投资。

2实证研究-以宝钢股份节能减排系统仿真分析

2.1模型参数的确认

本文以宝钢股份为例进行研究,时间边界定为2010~2020,2010年作为基期,仿真模型步长DT=1。以企业2010年相关数据为初始值,涉及企业2010~2015的历史数据,相关参数主要通过以加权平均法、回归系数法等方法得到。

2.2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通过对企业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建模目的,认为模型边界、变量设置和调控参数选取符合实际,企业节能减排因果关系图、流图和方程表述合理,方程的钢量也一致,因此,认为模型通过结构一致性检验。本文选取宝钢股份2010~2015年主要指标的历史数据,如钢铁产量、企业产值、成本、废水、废气、粉尘排放量等,对模型进行历史检验,发现仿真值与实际值基本拟合,各指标最大误差率均不超过20%。由于模型是理想状态下的简化模型,故仿真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决策方案下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允许误差存在,因此可以进行模拟仿真。

2.3节能减排模拟仿真

宝钢股份作为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多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钢铁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通过对宝钢股份实际情况分析,认为钢铁产量、节能减排投资比例以及成本是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减少产量(方案一)、增加节能减排投资比例(方案二)、降低成本(方案三)、所有方案同时(方案四)四种不同的方案,通过模拟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

2.4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运用VensinPLE软件仿真得出不同方案下企业大气污染存量、水污染存量和粉尘存量的变化情况。通过仿真模拟得出企业污染物存量呈累积上升趋势,但不同方案下引起的污染物存量不同。污染物产生的源头来自企业钢铁的生产,对产量的限制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分析,发现当产量下降5%时,与现状相比,污染物存量都有所下降。其中,SO2存量下降了14.6%,粉尘存量下降了3.2%,COD存量下降了4.16%,说明适当的降低产量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投资比例,由原来的0.01911增加到0.02,企业SO2存量下降了9.09%,粉尘存量下降0.62%,COD存量下降了2.72%。企业通过增加环保投入,改进了节能设备与工艺,优化了能源结构水平,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同时,通过减排投资增强了企业治污能力,从而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企业节约成本,将原来成本降低5%,通过仿真得出:企业SO2存量下降了7.00%,粉尘存量下降0.41%,COD存量下降了0.56%。企业降低成本的消耗,增加了企业利润,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加企业环保的投入,进一步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最终降低企业污染而排放。当所有方案同时进行时,企业污染物存量最低,节能减排效果最佳。

3结论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能够对复杂系统作出动态分析的特点,用SD方法建模。通过对钢铁企业历史数据检验后仿真,得出不同方案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路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要注重从源头治理,这就要求政府根据钢铁行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限制钢铁企业的产量。这样不仅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化解过剩的钢铁产能,同时也有利于淘汰一批技术落后的企业,有利于行业的优化整合。同时,企业不仅要注重增加环保投入,还应重视节约企业的成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企业节能减排应制定实施“多脚”并行的发展战略,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不断增强企业环保意识,促进企业早日走向能耗低、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强瑞,廖倩.企业节能减排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4):126-132.

[2]刘丽娟,王灵梅,杨春.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J].华东电力,2010,38(10):1499.

[3]黄飞,李兰兰,於世为.煤炭矿区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J].煤炭工程,2012,(2):108-111.

[4]张华,陈凤银,王艳红,等.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投资系统动力学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2,(7):22-25.

[5]杨勇波,陈缨,羊静,等.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政策模拟推演[J].系统仿真学报,2016,(4):972-978.

[6]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有限公司,2009.

[7]钟永光,贾晓菁,李旭.系统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工业节能减排方案范文3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但是,随着行业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和能源消耗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纺织工业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能耗、总水耗、总废水排放量的4.3%、8.5%和1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纺织行业的年总能耗为6867万吨标准煤,年耗水量达95.48亿吨,新鲜水取用量居全国各行业第二位,废水排放量居全国第六位。

其中,印染废水则占全国纺织废水排放量的80%。化纤行业中的粘胶长丝、维纶行业在根据国家千家能耗企业统计按单位产品消耗标煤数量计算时,分列第1、2位,高于电解铝、铜加工、烧碱行业;粘胶短纤排位第8位,腈纶排位第12位,涤纶长丝、短纤排位第26、27位。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纺织行业节能形势仍很严峻。

为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2009-2011年纺织工业节能减排的规划目标:全行业实现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5%、水耗年均降低7%、废水排放量年均降低7%,三年内行业节能减排要取得明显成效。《规划》强调:加快振兴纺织工业,必须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巩固和加强对就业和惠农的支撑地位,推进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可以说,节能减排作为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一项中长期战略规划,影响深远。

以创新促调整

2008年12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日本九州电力株式会社共同签署了《关于面向中国纺织行业全面开展节能潜力诊断协议》,今后将继续深入推进中日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潜力诊断工作,并在染整、棉纺等行业企业节能减排潜力诊断的基础上,积极协助中国纺织企业将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方案形成项目,向国家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推荐,在企业中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和初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环境能源管理体系,这为全面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合同能源管理奠定了基础。

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是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重点,特别是推进ERP等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技术,该技术应用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软件无缝连接整合平台技术,解决行业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工艺技术、质量控制、能效管理等实际问题,可以将车间平均综合能耗成本下降5%~8%以上。对染整企业而言,还可使企业染化料消耗减少16%,废水排放减少50%,能显著提高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其次是印染业自动调浆技术和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和自动配比,用工业控制机自动将对应阀门定位到电子称上,并按配方要求来控制阀门加料,实现自动调浆,达到高精度配比,应用此项技术可节省水、能源,减少染化料消耗,降低打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30%。以及染色车间集中监控系统,实现染色车间染缸(染色机)集中控制,通过对每台染色机的监控,集中控制室能完全掌握车间染色全过程,记录染色全过程的数据,从而大大减少染色控制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缸差、色差,预防因设备故障引起的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能快速、有效地分析产品质量、生成统计报表、管理染色加工工艺等。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在参与制定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据了解,国家正在组织编写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其中《纺织染整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承担,目前初稿已经完成。《方案》基本思想是通过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纺织染整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纺织染整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其中,在清洁生产标准方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53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其中涉及纺织行业有3项。

全面推广新技术

大力推广和应用技术,是实现振兴规划中纺织行业节能减排的保证。而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事关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全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与推广,主要有以下几点:

纤维原料方面,主要有绿色再生纤维及其产业链应用开发。即充分发挥农作物副产品(棉绒、秸秆、麻秆、棉秆),植物秸秆、速生林、竹子等资源优势,实现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的产业化,加快溶剂法纤维素纤维(Lyoeell)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

工艺、技术及装备方面。自2000年国家共分三批公布了《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其中涉及纺织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有17项,为纺织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引导纺织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防治工业污染起到积极地作用。此外,行业还推荐如高效、退煮漂短流程纺织印染前处理技术、喷墨印花技术、冷轧堆染色技术、小浴比染色新技术及其装备。

新能源利用方面,主要有太阳能加热系统。太阳能加热系统主要通过利用现有厂房集中平整的优势,在厂房屋面上建造太阳能集热器。将冷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70'E左右)后进入保温储热水箱,再将水箱的热水通过泵输送至用水设备,再利用蒸汽加热至90~C~120%。

工业节能减排方案范文4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并配合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开展节能执法检查的工作要求,财经工委会同城建环保工委,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对本区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了专题调查。7月中旬,课题组专题讨论并制定了调研方案。7月下旬,吕玉龙副主任带队走访区经委,并召开区发改委、经委、科委、建交委、财政局、环保局、房地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负责人的座谈会,了解本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8月上中旬,走访了上海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单位,实地察看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设施改造情况。8月下旬,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视察宜家家居、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龙华水质净化厂,听取了区经委、区环保局、区机管局和三家被视察企业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现将有关调查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来加以落实,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本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明确责任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方案。XX年初成立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区经委下设节能办,形成了由政府、部门、用能企业组成的产业节能三级管理架构体系。制订《xx区产业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方案(XX-XX年)》、《xx区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xxx”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xx区能源统计实施方案》等配套规划和制度,明确总体思路和政策导向,将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

(二)抓住重点环节,深化重点监管。在加强能源统计、摸清能耗底数的基础上,对年耗3000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和500吨标煤或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宇)等能耗大户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管理,重点服务。以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我区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目标,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黄浦江准水源保护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漕河泾开发区和都市型工业园区、高校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等专项整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工业节能减排方案范文5

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工业节能压力较大,第二季度依旧任重道远。但在整体形势依旧严峻之外,行业发展也带给我们很多亮点。

首先,整体上讲,第一季度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速趋缓,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较快。

这种下降趋势反映了国内工业增加值增速和GDP增速相对去年都在下降。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从整个工业用电量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6.5%。

具体来讲,第一季度共用电8538亿度,同比增速3.7%,相比去年同期增速4.5%,下降了0.8个百分点。在标准煤消耗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末共消耗1.61吨标准煤,比2010年同期1.92吨的消耗量下降了16.1%。

其次,我们应该看到,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等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增长较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仍然保持下降态势,但下降速度已经趋缓。

与此同时,粗钢、水泥、平板玻璃、乙烯、十种有色金属等“两高一资”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使主要污染物减排压力增大。

从四个行业电力消费弹性指数来看,都是比较健康和良性的,四个指数都是低于1,说明用量的增速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结构上是合理的。

从重点产品产量上来看,今年第一季度产量全面超出去年同期产量,其中乙烯、水泥、平板玻璃、粗钢产量大幅增长。

再次,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该地区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

1~2月份中西部20个省份中有17个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了全国9.9%的平均水平。其中排名第一,贵州第二,广西第三,北京排在24,上海和海南排在最后。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加大了能源消耗量。新疆、广西、甘肃、云南和青海等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10%,远高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

长效机制进步

一个利好消息是,第一季度国内节能减排市场化长效机制有了进一步推进。

第一季度国务院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和《2013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节能减排从结构上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正在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市场化和有效机制建设。

最后,我们应该注意到,通过技术进步推动节能减排在第一季度取得了新进展。

为促进高效节能机电设备(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四批)》,与此同时,为推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一批)》。

在当下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注意工业节能减排领域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工业结构重化趋势仍在继续,而这种现象对节能减排有比较大的影响。从2012年8月开始连续8个月保持重工业同比增速快于轻工业。而重工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总量的比重超过80%,工业结构不断重化将对节能减排形成制约。

其次,我们应该看到,推进结构节能的政策空间正在逐步缩小。

部分“两高一资”行业已没有多少淘汰落后的空间,如我国电解铝行业单位产品电耗已是世界先进水平,水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而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也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和潜在风险的制约。

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目前我国节能减排标准滞后于工业绿色发展需求。

部分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值偏低,特别是2008年的首批22项中的粗钢、焦炭等,指标已相对滞后。与此同时,钢铁、电解铝、电池等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10年前我国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制定的,部分指标已不能满足行业绿色发展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及行业发展问题,在第二季度节能减排工作中,我们更需要及时调整,加速节能减排工作进展。

第二季度不乐观

从目前分析来看,第二季度的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以往五年规划的第三年和地方政府换届年都会出现以基建投资拉动为主的投资高峰。前期稳增长系列政策的效果也将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而如何避免高速发展带来的能耗、污染加剧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深思。

3月份,部分高载能产品产量延续前2月的较快增长态势,乙烯产量同比增速更是增加了一倍。而需要我们提前注意的是,目前一批重大工程已经相继开工建设,如第一季度我国铁路基建投资同比大幅增加了28%,对钢铁、建材拉动较大,这有可能加大节能减排压力。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节能环保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多地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随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深入贯彻落实,环保产业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针对眼下面临的节能减排问题,我认为首先应继续提高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严格新上项目能评环评。其次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监督执法力度,落实兼并重组指导意见。

此外,我们还需要落实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

工业节能减排方案范文6

(一)提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到2015年底,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以上。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预计全年削减二氧化硫7万吨、氮氧化物6万吨、工业烟(粉)尘4万吨、挥发性有机物2万吨。

(二)建立覆盖2000家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实现对试点地区工业能耗数据的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测。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完成钢铁、建材、石化等200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验收工作,新启动100家项目建设。在通信、金融、电力等部门启动30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

(三)初步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机制,完善产业链。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尾矿、冶炼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6000万吨/年。 二、重点工作3.1 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结构优化,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1.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印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指导煤炭消耗大的城市,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围绕焦化、煤化工、工业炉窑和工业锅炉等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加大地方政府组织协调力度,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动辖区内相关企业实施工业用煤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改造,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高能效的锅炉生产企业和节能服务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业融合,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实现控煤、减煤,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2.提升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实施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在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推进贯彻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制定能效“领跑者”试点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督促地方按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和地方编制的实施计划,加快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幅削减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出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开展绿色建材评价,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3.加强对重点区域工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指导。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对有关地方工业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及工业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指导地方和重点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按照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会议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小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小组会议部署,履行成员单位职责,指导重点地区做好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3.2组织实施数字能效推进计划

1.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能管中心建设。制定钢铁、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规范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设标准、验收标准,指导支持各行业加快建设能源管理中心,提升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2.推进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制定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方案,组织试点省市围绕生产制造、能源、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宣传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和运维管理方法,引导和培育数据中心联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化协会等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解决方案、运维服务的第三方机构。

3.推进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监测工作基础,编制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系统对接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系统与上海、山东等试点省市系统联网,按月自动采集工业能耗数据。通过部分地区的试点连接,规范与国家系统相一致的平台连接、数据传输方式,研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制订相关标准规范并予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确保系统对接的顺利完成。3.3 组织推进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

1.制定专项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推进尾矿、废石、粉煤灰、废旧电子电器等资源跨区域协同利用,加强产业对接,探索大宗工业固废及资源化产品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完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2.指导地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协同制定各地区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工业固废协同利用目标,确定重点领域,明确协同发展的骨干企业、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并提出保障措施。

3.加强督促与协调。建立统一协调指导机制,加强对地方实施方案制定及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督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项目实施,促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和生态一体化发展。 四、进度安排 ――印发实施方案.启动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一季度)

――《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一季度)

――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二季度)

――指导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制定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对接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试点省市完成与国家系统联网,初步建立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二季度)

――积累监测分析平台运行经验,逐步完善系统建设、数据采集传输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要求,组织现场验收。(四季度)

――组织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生产能力培训和重点地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培训,督导地方落实工作职责,编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方案。(全年)

五、保障措施

5.1 加强机制模式创新

我部将联合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机构,整合相关行业协会、科研设计单位、节能减排咨询服务公司、投融资机构等资源,加强机制模式创新。组建多领域、跨学科的创新联盟,指导关键共性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的研发设计,增加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规范化服务的节能服务公司,加快规模化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强与产业基金、投资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接,探索政府组织协调、企业为主体、第三方机构担保、金融机构支持的投融资模式,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撑。5.2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紧紧抓住国务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注重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加强与发改、环保、财政、科技等部门紧密合作,推动建立部门互动、区域联动、上下齐动的工作机制,营造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及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跨区域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产业对接,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促进区域间节能环保产业实质性合作。

5.3加大政策支持

利用中央财政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专项资金,支持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重点项目建设。研究利用产业基金等资金渠道,支持重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请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中小企业、信息化等专项资金,支持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