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实习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务实习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务实习内容

政务实习内容范文1

1我国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概况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国内高校较早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的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2]。该实验室以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政务人才为主要目的。随后的两年多时间内,以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实验中心[3]、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字化管理实验室[4]、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5]等国内知名院校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展开了围绕电子政务科研教学体系的实验室项目建设。2005年以来,我国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主体已经涵盖工科、理科、文科类,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多专业领域。这些实验室在功能定位上,不仅有用于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的,也有重在管理应用、实践操作方面的,它们从不同方面开展了科研与教学实践。一些院校在筹建实验室的同时,也注意与国内同行间的横向交流。据东北财经大学网站新闻报道,19所高校共同发起的“中国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于2004年8月28日在西安签署[6]。2005年1月,在浙江林学院召开了中国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第二次研讨会[7]。2008年4月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组织的公共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研讨会就电子政务实验室组织机制、运作机制、资源共享与运用机制等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整体状况呈现出实验室建设由少数重点院校开展向各类型、各层次院校拓展,多维度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由各院校独立建立向“校校联合”发展等特点。

2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类型

通过分析采集的样本,进一步归纳其建设方式、业务性质与功能等方面的特点,结合类型学方法可对其进行子类型的划分。

2.1按建设模式分类

按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主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独立建设、委托建设、校企联合建设与校校联合建设等四种类型。独立建设是指由高校自行立项,依靠自身力量组织项目建设队伍、承担全部建设资源投入。这是一种常见的建设模式,其主要问题是对于基础条件一般的学校,可能会因经费等条件而导致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可开展的实验项目有限,不能进一步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委托建设是指由政府部门或企业将某一项目委托给高校进行建设,高校运用项目建设经费建设相关实验室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为学校节省大量经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吸引社会资源提升自身建设。但这种模式往往需要接受委托方的管理与评估,对建设成果有严格的要求,学校需要承担一定的压力与风险。校企联合建设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人力等基础资源,企业提供经费或投入其它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性资源,如实验设备、实验系统等。这种模式既可以帮助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可以实现产学研体系的构建,更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与实践机会,是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模式。校校联合是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一种新模式。目前,该模式主要采用院校负责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院校之间互通教学软件资源的方式进行。教学软件资源包括电子政务教学软件系统、教学课件、教材教案等内容。这种模式丰富了实验室建设的方式与内涵,但还有许多实质性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2.2按业务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电子政务实验室业务性质可以分为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与项目建设型等三种类型。教学主导型就是以开展实验教学为主要任务的电子政务实验室。这种类型的实验室又可以分为以专业为主导的教学型实验室和以课程为主导的教学型实验室等两个子类。前者是以某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基础,设置学科综合实验室,由实验室开设出与电子政务教学相关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后者以电子政务为基础,围绕电子政务课程开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在满足电子政务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为相关学科、专业提供实验环境。科研主导型就是以电子政务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的实验室。与教学主导型相比,教学主导型侧重对理论与技术的验证性实验活动,而科研主导型侧重理论与技术的探索性实验活动,较更注重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但在科研与教学实践中,两者密不可分,没有对理论的验证与探索,就不会有创新。项目建设型就是面向社会、政府、企业,承担各级各类的电子政务科研、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管理咨询为主要任务的实验室。这种类型的实验室通常隶属于综合性或专业性研究型机构,一般不直接参与教学工作,但也承担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

2.3按功能进行分类

按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应用和教育培训等四种类型。理论研究是指实验室建设以探索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探求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间的契合点等为主要目的。着重进行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如政务信息公开、电子民主、电子监督等方面的内容。技术研发是指在计算机通讯、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技术队伍的支持下,结合管理科学理论、管理技术,开发具有实用性的电子政务的技术与管理系统。包括政府网站系统、政务信息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安全系统、管理决策系统以及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电子政务标准化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管理应用是指以电子政务理论、技术的验证、演绎为主要目的,以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将管理技术运用到电子政务实践中,包括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政务流程优化与再造、政务协同、电子化采购管理、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教育培训是以实验教学为主要功能的电子政务实验室。该类型更强调政务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办公自动化常用软件、硬件应用,电子政务集成软件、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的操作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类型的实验室既体现了其教学、科研的基本功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科研成果社会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代表了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3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是一个具有高度应用性的专业领域,电子政务实验室作为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与保障条件,在不长的一段时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笔者认为,电子政务实验室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3.1资源整合、横向联合

资源整合、横向联合将体现在高校内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流动与联合。校内资源整合是在本校各院系之间建立广泛的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8]。对于多数高校而言建有多个学科,整合相关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从不同领域切入电子政务的教研,提升实验室建设质量。校企联合是将高等院校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在技术应用、实践经验丰富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化高校科技力量为社会生产力。第三是校校联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较强的项目,如果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学术互通,甚至开展网上联合实验,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投入,还可以充分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第四个方面实验室还可以与政府、职能部门协作,取得政府支持、把握国家政策导向,通过专题研究、建立实习点、共建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3.2注重软件环境建设

电子政务,“电子”是基础,政务是“核心”。政务科学本身就是软科学,实验室建设应紧扣这个规律,突出电子政务特色。首先在规划上,应当率先做好软件规划。软件投入不应低于硬件投入,甚至应当超出硬件投入,应当通过挖掘软件的潜力提升硬件的使用效率。其次,应当将实验室布局、制度建设、管理体系、工作模式等多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模拟电子政务环境。只有在模拟好政务环境的基础下,才能更好的突出“政务核心”,更大地发挥教育与科研功能。同时,加强实验室宣传,建设配套网站、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3.3注重技术集约

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立,离不开各种技术,包括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科技。技术集约,就是要将多种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和分析电子政务的实施技术,突破技术瓶颈[9]。因此,电子政务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日常管理中,应大力促进理论研究、管理体系建设与技术进步的融和,不断拓展科研、教学项目,通过增加支撑项目的形式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化。

3.4突出自身特色、培养不同类型人才

专业人才是电子政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10]。各地区各部门有其特定的电子政务需求,各类型院校有其自身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当紧扣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与需求,结合院校特色与培养目标开展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例如,对于理工类院校,应以培养系统开发型人才为主,突出技术优势;文科类院校,可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教研工作。基础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建设专门化、独立实验室;教学科研经费等资源有限的院校,可以利用学校公共设备等方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政务实习内容范文2

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和校外两个平台共同搭建。(1)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解决平台的配套建设,采购相应的实验设备,建立规范的实验室。(2)大力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学校、院系积极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结合本专业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适当的实践活动,提高实践的针对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介入,为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便利条件和支持,以保证高校和接受学生实践的单位与部门都能在实践教学中受益[9]。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个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学实效。(3)在实践基地配备专门的实践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为合作单位提供服务。同时,使实习的机构了解学生实习的目的、要求和任务,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从而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

2注重实践教学,科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1)注重实践教学,改变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学校、教师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切实把实践教学当作关系人才培养的大事来抓。(2)科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即解决实践什么的问题。一要瞄准市场,定位专业特色,凝练办学特色,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要将市场需求转化为特定人才素质培育目标,理清人才培育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要求。三要根据育人的核心能力要求确定实践教学内容。(3)明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而确立。并以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确立具体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4)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得到锻炼。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抓好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认知实践、毕业实习等。(5)学校要对实践活动做系统的安排和管理。实践活动开始前,对学生应进行多项相关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符合自己的、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实践活动中学校应加强管理监督,督促学生切实完成实践任务,总结反馈实践效果。

3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应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1)使实践教学贯穿于课程体系中。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要求出发,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体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和进度[1”]。(2)课程体系要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在培养目标、规格等方面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学生毕业时实践环节学分及占整体学分的比重。(3)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1]。实践教学课程应涵盖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除开设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外,还应根据社会现实的需求,结合各校的师资力量,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

4全面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1)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教师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从政策上鼓励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去锻炼,通过生产实习、挂职锻炼等途径,使实践教学能力持续提升。(2)聘请兼职和客座教授。聘请在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能力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些专业课程聘请兼职教师讲授。聘请客座教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学术知名度的资深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3)建立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评体系,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4)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人员到高校任教,以及要求专业理论教师通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建设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机制

(1)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执行的监督和责任机制,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责任意识。同时,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来考核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2)完善实践教学的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建设,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的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根据考核结果来调控实践教学。

6加强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

案例教学法关注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实际案例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加强案例教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实用性特征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必要。要想使学生尽快了解行政管理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须选择代表性强、研究价值较大的案例恰到好处地引入案例教学中。(2)建立教学案例库,创新案例教学[12]。首先,高校要投放较大的力量尽快建成案例库,以供教师在教学中随时选用。入库的案例须具有时代特征,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其次,组织学生动手编写案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收集第一手资料后编写。教师可从中选择优秀的案例进行交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案例分析水平。

7建设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行政管理是一门与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要建立以公共部门为主的实践基地,加强教学的实践性。(1)建立以公共部门为主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积极协调,发挥主导作用。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群。通过现场的行政环境,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发学生对行政管理的基本观点、原理的理性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保障实践教学基地。充足、稳定、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应积极与实践教学单位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3)实践基地应发挥实践教学作用[13]。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升华。同时,也鼓励教师深人实践基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好地开展工作。

8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为使实践教学能够稳定有序并取得实效,充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应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1)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这一考核体系的考核主体:教师、学生、专家,重点考核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资格、能力与责任意识。在规范的考核制度与流程的指引下,公正考核,利用考核结果,鼓励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研究和改革。(2)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4]。评价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大纲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践活动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实践教学管理是否科学规范;实践主体是否有较高的积极性;实践教学档案建设是否完备;实践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3)建构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估系统。评估系统包含:多元参与的评估主体;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规范的评估制度与流程等。通过建立实践评估系统,切实评估实践教学效果。

9充分利用实验室开展行政模拟实践

实验室模拟可将抽象的、静态的理论形象化和动态化,而且它的设定性和可控性使它更方便地满足教学的需要。(1)为发挥行政管理实验室模拟教学的功能,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建设电子政务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个案工作室等,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或针对典型个案进行讨论和模拟操作,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15]。(2)利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电子政务模拟实验。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处理政府事务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系统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电子政务体系,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前台和后台进行实际操作。(3)情景模拟。情景模拟通过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管理工作情境中担任某个角色,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体会到某些角色的地位、作用、处境和工作要领。如充分利用模拟法庭进行情景模拟、公务员面试环节模拟等。

10开展贴近实际的社会调查研究

对实践高度依赖性的特点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须理论联系实际。行政管理专业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应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社会调查研究能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研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也可使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1结束语

政务实习内容范文3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电子商务;软件模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119-02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eaching of E-commerce//Han Xiaomei, Liu Zifang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mmerce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teaching of vocational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ans make for E-commerce teaching with intuitive and operability, and greatly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reform and exploration to the students as the theme of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which is the urgent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of each teacher.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mmerce; software simulation

Author’s address Zibo Industrial School, Zibo, Shandong, China 255400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成为现代商务活动的一大主流,同时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也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电子商务教学则迫切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1 信息化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乌家培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计算机最伟大的发展是因特网,因特网最伟大的应用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在互联网上展开的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因此,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不是去理解信息技术如何引入商务活动,也不是理解商务活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而是如何深刻理解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业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认识理论教学所阐释的电子商务的功能、特点、优势,才能够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

信息化技术和电子商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课程就不能以理论课程为主,而偏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途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践,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掌握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满足学生进行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的模拟操作和电子商务运行的模拟化组织和管理。因此,信息化网络技术教学在学生学习电子商务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 信息化教育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

2.1 专业特点,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形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电子商务实践操作的场所,网络化的教学平台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操作的教育平台。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日趋成熟,良好的网络建设和设备完善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室是开展和推广电子商务的硬件基础。没有一个顺畅的网络渠道,电子商务实现就如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同时数据通讯的网络化为商务实习提供了硬件条件,为学生进行真实与模拟“商务”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便利。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使教师在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上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2 整体印象,专项教学

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对电子商务有一个整体印象,在这个整体印象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分块教学,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理论知识的分块教学,往往致使学生学习如盲人摸象,仅仅认识到了大象的各个部分,却很难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整个大象的整体印象。而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存在,却整合了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学生头脑中对所学有系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其分割,进行专项教学。学生在理解了学习任务及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时,学习有的放矢,同时便于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2.3 切身体验,构建知识

信息化的网络在学生头脑中已不陌生,并且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和向往。在学生熟悉的网络下,只需要教师做出合理引导,让学生学会上网,从正面认识网络,认识到网络的商务性和它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产生极大的兴趣, 在网络中寻找一切商务信息,体验网络的神奇,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网络王国,才能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的魅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 信息化教育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政务实习内容范文4

由于电子商务具有高度商业实践性和专业的综合性,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概念不断受到电子商务实践的影响而更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不宜沿用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而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电子商务实验,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将对此进行探讨,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以说明。

1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又是一门交叉性技术学科,涉及计算机、信息、商务、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等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而应当打破课程界限,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大多数高校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实际问题。

1.1教育观念的问题

“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在文科院校尤其突出,在一些综合性院校,也普遍对文科的实践教学投入不足,而电子商务专业一般都作为文科对待,因此对其的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1.2学生的认识问题

学生对电子商务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被动的去做一些实验,而且在做实验过程中不认真,老师讲的时候觉得自己会了,真正动起手来又觉得无从下手。很多同学利用电子商务实践上机的机会,上上网,打游戏,学生对实践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1.3教师水平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师资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师资更是严重不足。从西安财经学院来看,除了最近两年有电子商务方向的研究生加入师资队伍外,其它大多数老师都是从计算机系和经济信息系调整到电子商务系的,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拥有的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结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电子商务实践体系的认识更是不足,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也有待加强。

1.4实验条件的问题

多数高校实验教学投人不足,这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以我校为例,前几年,我校的实验教学条件比较简陋.一些实验虽然规划,但没有条件付诸实施。这两年,学校加大了投入力度,信息学院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其中一个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拥有120台学生机,连接了互联网。配置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在硬件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们也注重软件的建设,现在已有部分软件投入使用,另有软件也在购买之中。

2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和指导思想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指利用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理解专业知识、解剖专业知识、认知专业知识,通过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案例对网上商业活动过程了解、参与和分析,掌握电子商务经营规律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电子商务技术知识应用的理解,掌握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中学会发现需求、提出商业设想和找到解决关键技术的方法。

加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在于:①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过程;②提高学生实践意识,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④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培养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⑤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探索进取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指导思想是要以企业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①实验课程体系相对独立。这有利于建立与多学科的理论课程结构相结合的、系列化的实验课程,体现学科交叉以及学科综合应用的特色。②建立多层次的电子商务实验体系。开设多种类型的实验,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项目,从而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综合应用、创意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并可满足对电子商务不同理解所形成的专业特色的需求。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各门实验课程和各层次的实验项目中,应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将这些创造力在以后综合性课程和高层次的实验项目中得以集中地体现。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电子商务专业应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着力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平等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西安财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3.1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

考虑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七类实验,七类实验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3.1.1演示型实验

教师进行演示和示范操作或者播放生动活泼的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现象;帮助讲授困难的知识点和比较复杂的程序步骤。例如,学生通过网上购物,网上支付,信息搜索等流程的操作演示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和特征。

3.1.2操作型实验

对于那些难以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操作型实验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通过动手连接计算机网络及Intemet,安装配置管理域名服务器、文件传输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加深对因特网的原理及基础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申请电子邮箱并发送邮件、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申请数字证书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

3.1.3制作型实验

制作型实验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让学生使用给定的工作平台及工具,按照规定的制作步骤,完成指定的习作或仿制性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老师先给出一定的示范操作,学生通过模仿或者书上的提示进行操作。比如网页设计和一般的程序设计实验,学生刚开始都无法独立的进行实验,这时就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操作,或者模仿书上的例子进行实验。如果通过模仿能够得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逐渐理解和消化了相关知识,就能达到应用自如、自我创新的程度。

3.1.4模拟型实验

模拟型实验是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最典型的一种形式[71,功能多且使用普遍。模拟认知型实验就是利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在一种虚拟的场景中,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在这种模拟认知型实验中,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代表一个特定的电子商务活动参与者角色,然后进行仿真电子商务运营。为了掌握EDI的基本原理,可以模拟在真实环境下的贸易过程和流程操作;为了理解电子商务物流,可以进行如供应链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角色的模拟等。

3.1.5设计型实验

通过详细调查分析,搜集特定的数据资料,构思设计流程和步骤,完成个性化的设计实验。设计型实验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考、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都是直接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例如,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前后台的设计和实现、开发一些小型应用系统、包括工作流程的设计等。

3.1.6创新型实验

教师只给出应该达到的实验目标要求,而实验的内容、方案、步骤、方法完全由学生自主确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创新实验的实施一般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进行发明创造,或者根据生活工作的实际,提出一些科研设想,进行创新。

3.1.7创业型实验

创业实验是以商业计划为教学目标进行的训练和活动。例如比较容易实现的C2C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就可以建立一个基于校园网的C2C电子商务网站,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开发、设计、管理和实际的运营,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中,并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2课程设置与实验类型

西安财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其中41门包含实验(包括选修课),05级的专业实验课有20门,06级的专业实验课有22门,对每门课我们都制定了实验大纲,并编写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我们把专业课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综合性专业课三个层次,大部分的实验项目由课程提出,确定具体的实验项目内容。具体实验课程所涵盖的实验类型如表1所示(具体类型由每门课程的实验大纲确定)。

3.3实验体系实施方法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系不断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着重研究与更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增加了创新型和创业型实验。

为了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结合相关的课程,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实验项目和要求。包括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时间,到相关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考察,了解该部门的组织与管理和业务的处理过程,获取有关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了电子商务课程后,在模拟实验室进行电子商务各环节的实习。通过实习,掌握电子商务的流程操作技能;学习了网络营销课程之后,根据市场的需要,针对某一产品或行业进行调查。要求提交调查计划与调查分析报告;学习了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公司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其电子商务模式及公司电子商务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基本开发技能和实际运作;在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第7学期在我校电子商务实验中心进行电子商务项目实践;第8学期进行8周的毕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情况;在第8学期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报告,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以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的项目为课题,进行毕业论文的综合训练。

政务实习内容范文5

一、工作实绩

在履行分管业务庭审判管理、队伍管理、政务管理和党组、审委会等职责外,拓展性地开展了以下工作:

1、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取得全国空前的成效,进而带动全院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2011年,法院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为“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司法成本与效率试点法院”和“司法公开试点法院”。

2011年8月18日——19日,我和立案庭马学彦庭长在最高院参加了最高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效率改革的有效途径探索》和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提高司法效率工作指南》论证会和写作分工会,并被确定为八名作者之一。

以上这些,都是最高人民法院对经验给予的充分肯定。

经过对其他地区多元调解先进法院的考察、比较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们的多元化调解工作在理论和实效方面,仍然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法院。

2、持续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

首先,通过多元调解和繁简分流,使审判业务庭的案件难度增大,促使民商事法官的自然优化。今年年初以来,8名民商事法官陆续被其他机关和上级机关“遴选”,占一线审判法官的25%。但是,由于法院的结构优化和诉讼案件对职业化的要求,我院的法院专业水准没有降低,依然坚持“少数精英法官审判少数疑难案件”的法官职业化道路。在艰难困苦的司法环境背景下,民商事法官依然圆满完成了审判工作任务。

其次,继续坚持由主管院长、庭长列席的正规合议制度,案件庭前研讨制度、当庭宣判制度、判后答疑制度,并加强裁判论理的公开审判制度。在制度基础上,营造职业法官平台。

第三,继续发挥审判学会作用,《审判》会刊(双月刊)发刊、法官论坛和每周三下午召开审判学会等学术活动运行正常。不仅解决了部分疑难案件和一些法律前沿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及良好的风气。

第四,加强管理。首先是审判管理。今年深化了合议制度创新、实行庭前会议、审判学会研讨、当庭宣判、判后答疑和加强裁判论理等“阳光审判”制度。

第二是队伍管理。一年来,干警无一人违法违纪。

第三是政务管理。在协调相关庭室业务配合及后勤保障的同时,严格要求分管庭室的政务管理工作。明令禁止分管庭室拉赞助、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

3、自主优化创新审判环境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通过我院法院工作网站,进行宣传、建立沟通和工作的平台。

其次,以审判学会为主体,和北华大学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包括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互派专业人员作专题讲座、共同申请科研项目等,实现法律资源优势互补。

第三,打造法律人共同体。首先,和北华大学联手,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互邀讲座、共同研发科研课题和以审判学会为平台的学术交流活动。其次,邀请上级法院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企业法律顾问等,到院里参观交流,彼此加强沟通理解,特别是对多元调解改革中,司法资源重新配置和故意利益平衡的打破带来的各种新问题,获得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组织法院部分法官在审判工作之余进企业、军营、社区、乡镇村等,通过巡回审判等方式进行法律和改革的宣传活动。

4,以人为本,建立服务设施

在立案大厅和多元调解大厅,我们设立了法律援助窗口(和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远程义务法律咨询等服务)、诉讼流程咨询窗口、多元调解咨询窗口、设立诉讼导引服务,并设触摸屏、诉前提示栏、报刊阅览、休息席等等服务项目。

5、自身建设

(1)被省高院评委吉林省专家法官。

(2)参与最高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效率改革的有效途径探索》和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提高司法效率工作指南》的写作工作

二、问题和未来打算

首先,法官职业化推进过程中的很多措施的落实还有部分仍然没有到位。原因是:一方面,有些措施本来在设计中就是先务虚后务实的;另一方面,新的法官理论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都很高,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经验的积累等方面,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诸如当庭宣判等制度不能马上全面落实到位。

其次,对多元调解的总结性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主要是总结经验的亲历性,导致搞总结的人必须了解改革、理解改革的精髓,而目前尚没有组织成立这样的写作团队。

再次,在对外衔接的很多方面,没有落实到位。一方面原因是个人精力有限、法院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我本人对务虚性的工作重视不够。

第四、司法公开具体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日常落实。

第五、司法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法律援助窗口的建设问题。

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狠抓落实,工作做到虚实结合。

首先对多元调解组织具体指导和调研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在院内民事审判工作走上正轨后,把便民诉讼和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进一步完善,并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同时,审判工作向延伸审判服务提高审判工作质量、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和扩大审判的社会效果方面有所转移。

其次,对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的总结探讨应当抓紧进行。

再次,探索新的法官管理模式,如法官的集约化管理机制。阳光审判的落实,需要管理设施及机制的创新。集约化管理应当是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审判质量的有益尝试。

政务实习内容范文6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应用型

秉承盐城师范学院“面向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发展、面向盐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面向”办学宗旨,落实“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大力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深化完善“中心+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培养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人才。为此,中心将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模式四大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着力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面对公共管理日益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中心以公共问题为立足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依据公共管理实践流程,在原有“三层次三模块”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及其内容,并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基础实验模块、技能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研究创新模块四大实验模块,以提高学生公共管理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三分”: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分阶段的实验课程设计、分类别的实验教学过程。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各种能力,具体培养以下公共管理能力:①专业认知能力,即对公共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熟悉和了解;②专业应用能力,即行政管理事务、社区管理事务、应急管理事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技能的操作与应用能力;③专业创新能力,即在公共管理的专业认知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研究创新能力。分类别的实验课程设计。根据能力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分类别设计实验课程体系:①专业基础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基础认知实验和专业基础验证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普通逻辑、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政府结构、政府过程、人事行政等基本理论与知识;②专业技能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技能实验和综合实践实验培养和训练学生公文写作与处理、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事务、公共危机预警与预测等专业技能;③综合实践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综合模拟和专业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社区服务、电子政务、应急媒体管理、应急决策模拟等综合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实验,主要是通过推演仿真与实践创新实验培养学生,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结构设计和治理治理创新以及运用知识参与公共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创新的能力。分阶段的实验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及其个性化特征,分阶段实施实验教学:①低年级学生的初级实验教学;②中阶段学生的中级实验教学;③高年级学生的高级实验教学。“三统”: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统一、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统一。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统一。实现实验场所的统一,把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的教育实验教学与合作单位盐城市政府部门、盐都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校外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校内中心和校外基地实现轮训,有效地训练实践技能。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现课程设置上的统一,推动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统一。例如危机事件推演、应急资源调度仿真演练、沙盘推演、虚拟政府、虚拟社区等模拟仿真课程与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实务、管理职能实践、危机预警与预测、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现场实践的课程有机地搭配起来进行课程设置,实现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的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的统一。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推动科研反哺教学。一方面,通过实验教师主持和参与实践教学课题,提升教师对实验教学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理解,用理论指导教学,提升实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主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学科竞赛等激发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提升科研创新的能力。“四模块”:①基础实验模块,主要面向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均衡发展;②技能实验模块,主要面向二、三年学生,强调具体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岗前培训创造条件;③综合实验模块,面向二、三年学生,强化对知识点和理解,为后续的综合模拟实践打下基础,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模块。主要面向全校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五大实验教学平台

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的实验教学平台,有效地整合中心资源,充分发挥平台的实验载体功能。具体完善如下五大平台:

(一)应急管理推演仿真模拟平台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践危机预警与预测、危机问题发现与应急、危机事件推演,危机方案优化设计等。

(二)实践案例研发平台

这平台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智能型的公共管理案例实验教学数据库,为中心实验教学提供决策咨询和文献支持,为政府、社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依据与咨询服务。

(三)电子政务实践平台

基于此平台,学生可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掌握电子政务,让实验者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四)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平台

以盐都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依托,联合盐都区多个社区,建立社区实践实习基地,构建一个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实验社区工作实务、社区管理等内容。

(五)创新实践项目孵化平台

组建专门的实验教学队伍、培训与指导等学生教学科研创新,主要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团队学习、集体讨论、模拟竞赛、中心选拔赛等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打造一支多元化实验教师队伍

通过实验教师的培养、引进、激励等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打造一支多样化的实验教师队伍。

(一)教师来源多元化

采用“双导师制”“非全职聘任”“双聘制”“月薪制”等制度措施,从实践教育中心的合作基地、基层政策、社区委员会、科研院所等聘用实验教师队伍;从盐城市政府部门、盐都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区行政服务中心聘请高水平的实践管理者与中心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形成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采用“非全职聘任”引进政府、社区管理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非全职聘任人员是指根据中心任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吸纳政府、社区人员参与到实验教学之中,将公共管理实践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采用“双聘制”引进科研院所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二)教师结构多元化

在实验教师年龄结构上实现老中青的优化组合,在实验教师的智能结构上,实现多种气质类型的实验教师合理搭配,在实践教师的能力结构实现专家与实务家合理组合;在实验教师的知识结构上实现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完美呈现。总之,在建设期间,要打造一支多元化的年龄、智能、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验教学教师队伍。

(三)教师培训多元化

主要包括:①校内实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②选派教师到政府、社区组织中进行实地考察和关注锻炼,深入实践部门培训;③国际化培训。这是中心的一大特点。选派中心的实验教师,到国外进修。(四)保障机制多元化通过多元化机制创新,保障多元化教师队伍建设:①建立定期聘任机制,定期在国内外聘请一定数量兼职实验教师,逐步在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②建立教学评估机制,中心要结合兼职教师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院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③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中心培训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专家教学信息库,为兼职教师收集整理教学信息资料,并与他们开辟有效的沟通联系渠道;④建立咨询合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征求兼职教师对中心事业发展、培训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咨询和智囊作用。

四、完善“三化”集成管理模式

中心将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网络化和一体化管理为基本运行特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三化”教育实践集成管理模式。

(一)信息化管理

在实践教育中心与校外合作单位之间建成一个实验教学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共同利用开发,实现实验资源、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模式、国际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体系等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在具体建设中,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依托盐城师范学院校园网络构建的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基于B/S和C/S的混合模式和三层逻辑体系结构,采用ASP.NET2.0和AJAX作为主要技术,SQLServer2007作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实现。

(二)网络化管理

主要是要研究和开发一个网络化实验教学信息服务平台,解决目前中心和实践基地公管的共管的实验室在空间场地、仪器设备、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管理方式存在“分割”的问题。具体建设步骤是:在功能、用例、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tmts、Spring、Hibemate三种框架相结合的网络化实验教学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实践教育中心与基地所有的实验资源,在资源网络共享模块、实验预约排课等模块、虚拟网络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实验资源、实验教学、实验教师网络化管理。以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例,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实现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内容、实验指南、多媒体课件、典型教案、实验习题、实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环境、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实验预约、典型学生设计实验报告等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利用。

(三)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的高度整合,是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最突出表现。中心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内两级管理、校外合作协同管理模式。在组织体制上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统筹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管理的一体化。同时通过“三分三统”的实践教育体系,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践教育内容,并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高度地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体系的一体化。在具体的实验教学环节中,采用先进的“三种能力、四个层次”教学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的高度一体化。在一体化管理中,集成实验教学资源、管理体制、教学体系、实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等基本要素,实现智能性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高燕妮.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电子政务,2008(09):54-58.

[2]王帆.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4):96-98.

[3]潘娜,陆辉.可视化:公共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57-260.

[4]蔺雪春,傅志明,于秀琴,彭诵.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9):220-22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