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的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节能的案例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1

关键词:节能理念 节能设计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节能理念在设计中的必要性

、降低能耗的必要性

将节能理念加入建筑的设计中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要求,在设计阶段将节能的理念加入建筑中,是大势所趋的。其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然要求在各个方面做到节能环保,这也是建筑行业的未来。最后,现在的社会发展是基于环境不友好、能源浪费的基础之上的,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我们只能在进一步的城市化进程中,将节能理念融入建筑设计,这样才能改善建筑的耗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节能设计在居家生活中的必要性

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生活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环保和生态节能设计就成了生活品质的保证。首先,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环保理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健康的生活。其次,建筑节能环保设计有利于人们的开支减少。节能直接意味着对能耗开支的减少,大大的节约了建筑的成本,也能在很大的程度的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增加生活品味。最后,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社会水平停滞不前,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更符合人们的需求。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更多的社会进步,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节能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必要性

新型的节能设计理念才刚刚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起步,虽然缺少实战经验,但这些因素都不能阻止节能设计理念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发展,节能理念在今后的建筑行业中一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应用的节能设计定能为建筑行业带来新鲜的血液,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很多人认为节能的设计理念会使建筑的建筑成本增加,不利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相比以前的环境不友好建筑来说,融入节能理念的设计更能节约运营成本,同时能减轻城市的负担。所以,节能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真正的将节能理念融入建筑中,才能达到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理念还不够成熟的问题

由于现代的节能设计还是新的设计理念,所以很多的理念并不是十分成熟,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明白这些理念带来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权衡利弊。做到对节能理念的充分理解,这样不仅能更好的贯彻设计理念,更能帮助节能理念逐步走向成熟,更有效的服务于建筑设计。

、环保材料的问题

新的节能环保设计理念大多数都要求使用新型的材料,但是同节能设计理念一样,新型的材料也是新兴产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且因为这个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质量的监管、行业规则和各类标准都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对这些新型材料尽享充分的了解,不仅要使用真材实料的材料,还应帮助材料的设计制造人员完善这些材料。更好的帮助这个行业的发展,也能对建筑节能设计理念进行很好的贯彻。

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初期的应用分析

、外部设计

外部设计是指建筑在初期的设计中,就能做到充分的节能设计。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能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资源,达到节能的目的。

1.合理的建筑地址

主要是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由于建筑设计一般都是在外部大的地址已经选定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建筑设计中,怎么选择内部小地址的要求就十分苛刻,做到既要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微气候环境良好,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平衡就比较困难,这是初步设计的第一个难题。

2.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体型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业主的需求,更要考虑建筑的困难程度。体型的设计是建筑的美感体现,在充分规划建筑日照及朝向这些问题的同时,需要对体型和组合等进行考虑,不能因为之前的需求就将建筑设计得不具美感,这是不合理的。

3.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是:首先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为业主提供良好的人造自然环境;其次是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作用。

、建筑室内设计

1.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之外,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充分利用设计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节能设计的一大环节,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光照和吸热减排的功能,利用太阳能来帮助我们。可以使用带有坡度的屋顶,加强屋面保温。另外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就是架设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到的电量不仅可以维持建筑的能源消耗,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隔热的功能。

3.墙体的节能设计

墙体是热量交换的主要通道。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既能改善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又可起到减少空调启用时间、提高节能的效果。建筑护结构,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我国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例如,JGJ26一1995标准中规定,在建筑物形体系数O.3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时,若某一个地区传热系数不超过1.16w/m²K1,所以目前常用的内抹灰砖墙,传热系数都大于上述节能标准数值。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必须使用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

4.门窗通道空体的节能设计

门窗通道空体的节能设计很容易被忽略。例如,夏季,建筑可以依靠自然通风来降低建筑的室内温度,空间布局应比较开敞,较大的空体设计有利于自然通风。但是现在大多数建筑都设计有空调系统,其空间布局应十分紧凑,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空体设计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同时空调设置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房间,尤其是有东、西向窗户的房间。而大量节能玻璃的设计使用也给建筑的有效节能提供了选择。如热反射阳光控制玻璃,对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而对近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很低的透过率。但是不能大量的使用,这样又会带来光污染的环境问题,让环保的设计不合理。

总结

新型建筑的节能设计是我国新时期建筑设计重点之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将会是我国建筑行业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加强房屋建筑的

节能设计,不仅有助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磊,李文.新型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与技术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2

论文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教学改革;土建

“建筑节能技术”此前只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但是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河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等专业增开了“建筑节能技术”这门课。目前,我国每年全社会终端能耗折合成电力总计为20000亿度/年。其中,正在飞速发展的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总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住宅一般都配备了采暖和空调设施,建筑能耗大幅度增加,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发达城市,夏季空调、冬季采暖所消耗的能量已占建筑物总能耗的40%~50%。因此,在与建筑相关的专业中开设“建筑节能技术”课,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作为该课程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就遇到了新的问题:能不能照搬给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授课时的所有内容和教学方法?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因为授课对象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将来的就业方向不一样。如何给土建类学生上好“建筑节能技术”这门课,怎样安排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改革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建筑及其设备的节能原理与技术,可以分解为建筑本体或围护结构的节能、空调系统的节能和供暖系统的节能,每一部分又包括很多具体的节能技术。对于土建类专业来说,应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第一,由于土建类学生没有学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直接讲“建筑节能技术”他们可能很难理解,所以笔者在讲具体的建筑节能技术之前,先给他们补充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知识,这样在后面讲授墙体保温隔热、窗玻璃遮阳、低辐射玻璃等节能技术时学生就容易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基础课的内容比较多,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又不能占用太多课时,所以教师在讲课之前要精挑细选,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并进行精心编排。

第二,根据土建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建筑本体节能这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包括建筑节能与气候的关系、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合理利用太阳光、改善通风等。这些内容与土建专业是相关的,所以要安排较多的课时,对于空调系统节能和供能系统节能部分可以安排得相对少一些。比如,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毕业后做的主要工作是建筑外形设计,我们重点讲授建筑本体节能,就能让他们明白建筑外形不是越美观越有艺术感越好,还要考虑不同建筑形状对能耗的影响,要考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参数,要让他们知道我国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中对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比都是有要求的,如果设计出来的建筑不满足标准规范要求是不能通过审批的,这对他们将来工作和推动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都很有帮助。

第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贯彻两种观点:节能不只是减少需求,不用能或少用能,不是要求所有建筑夏天都不开空调、冬天都不供暖,其真正的含义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技术有很多种,但是,每一种具体的建筑节能技术都有其适用性,而不是万能的。对于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如果不加分析地把国外那套拿过来用,可能不但不节能反而更加耗能。所以对于具体的建筑工程来说,要根据其地理位置、建筑类型、可用能源等选用适合的建筑节能技术。

二、教学方法改革

1.采用专题讲授的形式

对于土建类学生来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用的建筑节能教材都不太适用,况且该课程课时较少,一般在28学时左右,适合采用专题讲授的形式。专题讲授是指每次课讲授一个主题,它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可以针对这一主题通过网络搜集很多资料,特别是跟这一主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不同的学术观点,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并且及时了解到最新最前沿的东西。 转贴于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讲外墙保温技术时,讲过外墙保温的基本原理和做法之后,可以向学生提问:保温层是不是越厚越好?不同气候区外墙保温层的厚度是否都一样?外墙保温技术是否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互相讨论,然后教师再给出答案,这样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取得良好的效果。

3.与案例相结合

“建筑节能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挑选一些典型工程案例讲授,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热泵技术时可以介绍上海世博园区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联合系统,在讲空调系统节能时,可以介绍焦作本地的案例——解放军91医院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选择这些案例会使学生感觉更加亲近,更感兴趣。在讲授案例时不能只是教师讲,还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

在课堂讲授案例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融入社会的大课堂,到外面进行参观并据此写出调研报告,对节能工艺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等融为一体,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繁琐内容精练化,实际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例如,在讲墙体外保温技术时,可以通过插入图片,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外墙保温的做法;在讲热泵技术原理时,可以通过动画形象展示热泵机组各组成部分以及流体的流动传热过程;在讲工程案例时,可以通过大量现场图片展示建筑外观、空调机房、室内末端等,使学生更快地了解该案例。

5.学生讲授法

学生讲授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讲授部分教学内容,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讲授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定课题,拟定提纲,课前准备,学生讲授,补充、评价总结。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学生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建筑节能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1~2次课让学生来讲,比如让学生自己来搜集国内外著名的节能建筑实例,选取一个来分析其所用的节能技术及其优缺点。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查阅文献搜集资料,还要认真写讲稿,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授,这样其查阅文献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并且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加深刻。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3

【关键词】节能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实践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的现象逐渐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在后续落实阶段以生态经济作为基础,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形式要求进行实施,不断促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属于能耗较大的行业,会给环境污染带来一定的影响,建筑行业在创造经济利润的同时,需要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加大设计力度,不断促进城市规划水平的进步。

1建筑节能的优势

建筑节能设计是重点和关键,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以“以人为本”作为基础理念。此外以建筑节能设计作为基础,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以下将对建筑节能设计优势进行分析。1.1促进建筑节能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筑物和周围环境构成了人类的居住地,和建筑物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联系。除了自然环境外,还包括人文环境,各类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协调的作用,能实现环境的平衡。在建筑设计中,设计是出发点,为了达到高质量的标准,要因地制宜进行设计,针对采光和采暖等方面内容可知,按照设计要求实施,选择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建筑。此外建筑施工阶段做好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作,能保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健康[1]。

1.2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建筑设计阶段对资源利用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倡导节能设计。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如果能耗比较低,能实现其有序发展。尤其是在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低效率使用的现象,会造成极大的浪费。针对其特殊性,在后续实施激热段,需要制定提升能源利用率的方案,发挥资源管理体系的最大化作用。此外建筑规划阶段要选择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等。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能保证建筑和自然生态的和谐。

1.3创建舒适的建筑环境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提倡建筑节约设计,能减少材料的浪费现象。此外建筑环境的舒适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文明的居住环境是社会人们的基本需求,在建筑实体设计阶段,要着重加强对建筑本身的设计,打造一个外观和结构科学的建筑物,构建和环境紧密联系的环境,能实现建筑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性。此外在建筑物装修和改造阶段,以协调发展作为基础,将建筑设计和社会各方因素密切结合在一起,能实现建筑设计有序性。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方案类型、节能设计要求和重点等掌握,按照设计规划形式要求落实。

2建筑节能设计行业中节能设计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取得突出的进步,针对节能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可知,在整个实施阶段需要加大各地节能措施的落实,按照建议要求实施。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部分问题,以下将对建筑节能设计行业中节能设计现状进行分析。

2.1建筑系统参数设计不合理

在节能设计中对各项参数有严格的要求,以规划设计案例和具体要求可知,为了避免出现布控不合理或者其他类型的问题,要突出设计流程,以现有参数指控案例作为基础,实现有序布控。节能设计中以节能软件计算作为基础,涉及到能耗公式、参数选取等项目,整体设计中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2]。

2.2缺少完善的法律规定

当前对节能法规和案例等有严格的要求,设计单位意识到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将节能设计纳入到整体规划中。以各类计算软件作为基础,在行业布控过程中,需要掌握建筑和暖通设计要求,建筑需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外墙、屋面和性能等方面要求等,对屋面性能和外窗性能和建筑体型等评估。暖通专业作为建筑能耗大户,必须以完善的法律规定作为基础,优化建筑系统,达到节能设计的目的。

2.3节能软件应用不合理

当前市场上应用到计算软件类型较多,包括:天正、浩辰等,各类软件日益完善,经过不断发展后,形成一套系统的节能设计方式。但是各类软件的设计参数不同,在选择阶段需要最大程度满足节能设计要求,按照流程和需求实施。如果软件设计不当或者存在其他问题,势必影响建筑软件的实施。

3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规划中的实践

针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要求可知,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要掌握实践要求,按照建筑规划具体要求落实。以下将对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规划中的实践进行分析。

3.1整体规划模块的设计

建筑整体的外部环境是整体规划的重点和关键,在设计整体和外部环境的阶段,建筑师和能源分析专家需要协商处理,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计划。建筑物本身存在不可移动和固定性,在保证建筑物质量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协调处理是关键。以节能设计作为基础,可以从规划节能的角度入手,太阳辐射和风流是影响建筑周围气候的环境的重要因素,规划设计阶段要降低太阳辐射,提升建筑的空气流通性。建筑的朝向、间距和建筑之间的排列组合式设计重点,其朝向要顺应季节设计要求,便于空气流通,增加居住的术式性。作为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夏季受到太阳辐射比较严重,可以节能夏季空气的用量。设计师在设计阶段要从整体布局的方面入手,合理进行安排,优化节能设计,同时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有序的监督和处理[3]。

3.2单体规划模块设计方式

除了建筑整体的外部环境外,建筑设计朝向对建筑节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太阳辐射的风向,建筑物的朝向以节能作为前提,增加建筑物在冬季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在夏季受到的辐射。朝向的设计要注意空气流通性,从以往经验而言,南向是适合我国各地的最佳朝向,建筑设计阶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和制约可知,因地制宜起到重要的作用。

3.3节能设计中技术和材料的应用

3.3.1节能材料的利用新型建筑材料是基于环保理念的一种材料类型,其科技含量比较高,不仅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能发挥装饰修饰效果。以墙体材料作为基础,当前研制出的墙体材料以新型板材为主,能改善房屋使用质量,和传统材料相比,材料质地比较轻,能提升建筑物的自重力。3.3.2建筑新技术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节能设计取得突出的成就,根据设计模式要求可知,为了凸显出设计具体优势,要突出新技术的最大化作用,实现节能设计。以太阳能作为基础,在大型区域应用优势明显,因此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实现有序设计。

3.4外部结构的节能设计

从建筑规划角度而言,建筑物的外部结构设计要想达到整体效果,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适当进行装饰设计。例如在墙体立面设计中,要发挥其节能设计效果,减少能耗。具体设计流程如图1。外部设计以屋面和门窗设计为主,可以进行充分的节能设计,屋面节能预设要加设保温层,充分利用通风板进行隔热处理[4]。此外也可以采用坡型屋顶设计形式,利用阁楼实现通风散热。通过隔热保温层的预设可知,实现太阳能室内传导设计,架空保温层,能实现有序设计。将所吸收的热量通过通风空间转移到空气中,在屋顶种植一些植物遮挡太阳辐射,能实现热辐射资源性能的转化。门窗设计阶段以节能设计作为基础,门窗作为建筑物最容易吸收和损失的热量,对保温性能和密封性有严格的要求,为了实现节能设计,提升密封性能,要掌握设计比例。此外后续设计阶段采用合理的比例进行预设,增加门窗玻璃的层数,采用百叶窗设计,提升保温和隔热性能。建筑构件、材料和新能源的节能设计比例是重点和关键,按照预设要求进行实施,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整体化要求,优势明显[5]。

4结束语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功能,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由于能源利用比较匮乏,对可再生能源建设有了严格的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从根源上入手,实现设计创新。此外要制定完善的法规政策,从各个方面入手,掌握降低能耗的基本要求,注重环保和低碳可持续理念的整体应用。实践证明,实现能耗损耗和经济效益的有序处理后,能减少节能损耗。本次研究中从整体规划模块的设计、单体规划模块设计方式、节能设计中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外部结构的节能设计方面入手,按照具体要求实施,进而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谦.节能玻璃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节能,2014(06):48~51.

[2]鲁春华.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实践应用[J].江西建材,2014(22):38.

[3]陈洁.浅谈建筑节能软件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节能,2009(12)2:8~10.

[4]赵虹.分析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实现[J].建材与装饰,2016(27):115~116.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4

关键词:4C营销理论;建筑节能改造;消费者利益导向化

1.建筑改造背景

建筑改造是以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延长建筑的有效使用年限,相当于赋予老建筑第二次生命。CatarinaThormark提到回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里很重要的步骤,回收再利用对节能很有帮助[1]。NalanieMithraratneandBrendaVale用新西兰的一栋别墅作为研究实例来更好的解释全生命周期这一概念并且把这个概念运用到实际当中[2]。建筑改造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最初进行建筑改造的目的大多是改变其使用功能来延长建筑的有效使用年限。近些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主体被作为重点对象,建筑节能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改造项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与使用者的行为往往是脱节的,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改造设计被浪费,改造后的建筑未能达到原有设计的节能目标,将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可以解决此以上问题。本文介绍了建筑节能改造的现状及问题,论述了将经济学中的4C营销理论应用到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中的可能性。

2.节能改造政策

长久以来,政府做着努力来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国家在2011年-2015年间制定了“十二五”计划来明确节能的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演绎能源消耗16%,演绎排放二氧化碳的17%。推断主要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减少10%。”这个目标牺牲了经济增长,极大限度地增加了对于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中国政府逐渐消除高能耗行业和探索国内需求和新兴产业的决心。仇保兴指出,建筑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30%,所以做好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对减少总能源消耗大有益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做了很多努力。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强调了“在建筑节能领域推进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严格执行现有节能标准”[3]。为了加强落实,国家开展了相应标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各个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政策,建筑行业也在积极制定着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改造是解决环境与建筑高能耗问题的关键环节。

3.建筑节能改造的步骤

经过长久以来的实践,建筑改造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步骤与框架,ZhenjunMa等人[4]曾作出总结,如表1所示。建筑节能改造分为5个阶段。首先在项目确立之初要明确改造目标,梳理可利用的现有资源,总结现有的既有建筑的改造条件。然后,对既有建筑进行能耗测试与诊断,判断能耗的薄弱环节并锁定改造重点。随即,对建筑改造方案进行设计优化与能耗评估,对其经济性和风险系数进行评估并经过比选选出优秀的改造方案。之后,按照之前的设计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最后,对改造后的建筑进行实地测量与修正,并且进行改造后的使用状况调研。建筑改造的技术是很重要的一项环节,它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对建筑本身的改造,包括对建筑本身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对建筑构件如门窗的改造技术;对建筑系统的改造如通风系统,采光系统,采暖系统,降温除湿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用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的运用。随着建筑节能改造的进行,一些问题也凸显了出来,虽然一些建筑改造的步骤清晰,并且配备了先进的改造技术,但是最后节能效果却不尽人意。FernandoPachecoTorgal认为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糟糕的设备运营管理与业主行为会导致整个节能设计的崩溃,也就是说,不当的使用也会造成巨大的能量浪费[5]。在以上讨论的节能改造步骤中未有体现对此问题的详尽考虑,即便是最后在节能改造完成后有对使用状况进行调研,但并未有对建筑节能改造设计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由此可以得出,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与后期的使用是脱节的。

4.建筑节能改造所面临的问题

建筑节能改造的相关法律在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建筑节能改造实践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步骤,改造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最初的改造目标未能够很好地贯彻于使用阶段。许多研究都发现了类似此类问题,金占勇等人认为,很难将节能改造的意愿落实为节能改造的行为。[6]虽然我们正在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建筑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减少建筑能耗显然是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相比日常的生活,他们并不是特别关注建筑的能源消耗与环境的确切关系。准确的说,他们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对建筑进行整体的系统化的改造,他们所认为需要的,多是解决特定的问题。比如冬天天气寒冷,可以通过改造采暖设施或者升级建筑的保温结构来提高室内舒适度,这些是人们实实在在看得到,感受得到的。然而建筑改造是一个整体,解决单一的问题有时候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一直以来存在着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推广建筑节能改造行为,但是缺乏用户的主观意愿与改造的积极性。

5.使用者导向化的建筑节能改造市场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被逐步的市场化,而增加消费悄然成了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江天风指出,建筑在当代作为商品而存在着[7]很大一部分,归根结底是商品,建筑节能改造就是商品的升级行为,从改造技术的选择到后期的使用方式都夹杂着消费者(建筑使用者)的主观意愿与习惯,在以往众多建筑设计的实际案例中都提到了此点。GeorgeBaird在其书中就强调了使用者的意愿[8],目标就是以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可持续建筑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并试图将反馈运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中,从而帮助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做出合理的决策。使用者的反馈直接反映了一项设计在实践中的效果。建筑节能改造正在经历瓶颈期,解决特定的房屋问题以后,大众对节能改造的需求不是很迫切和必须,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就是要把大众的需求与节能减排这个全球性的目标结合起来,并真正落实到实处。本文就提出了一种尝试,将4C营销理论与建筑节能改造进行结合。4C营销理论着重强调了“消费者”这个影响因素,这样就进行了详细的市场划分,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最大限度地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接受并且愿意购买。4C营销理论在房地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尝试。金雪娇与薛小龙就在做出尝试,把营销理论与房地产结合,以消费者的需求来定位产品。[9]卢红民指出4C营销理论以消费者为出发点,能更好地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10]。因此,将4C营销理论运用在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当中,有着理论上的可行性,它将会解决目前节能改造的市场化问题,将建筑节能改造推向市场,普及到千家万户。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将有助于4C营销理论在建筑节能改造领域中的应用:首先,要加强建筑改造信息的透明性。建立建筑改造平台,加强信息透明,使得使用者可以随时跟踪改造进度,便捷地参与到改造项目中。在大型的改造项目中比如大型的公共建筑或者业主众多的项目当中可以借用新媒体来记录与宣传整个改造的过程;在小型的改造项目中,建议业主全程参与到改造过程中。这样使用者对改造的全过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就会对自己的使用行为有针对性的调整。其次,建筑师要加强与使用者的沟通。使用者(消费者)并不是专业人员,他们并不知道用何种方式进行专业的建筑节能改造。所以,这就需要建筑师作为沟通的桥梁,在建筑改造项目的初期对整个改造项目进行预估,正确地引导消费者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所以,在以往的建筑设计当中,建筑改造工程的设计总是偏向于解决特定的问题或者是依据政策对建筑进行升级改造。而现在,在改造进行的每个环节当中都要加入使用者的因素,将反馈及时落实。Kaklauskas,A等人就做出了此项尝试,在其研究中用替换旧窗户的方式来改善热工性能,他们对比了不同的改造方法,帮助业主选择适合的窗户类型[11]。建筑师将是“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与“使用者”之间有效的桥梁。最后,加强节能减排科普教育。石峰认为,中国社会缺乏对建筑节能服务的文化认同,节能属于生活中的非必需品,绝大多数人选择成本规避[12]。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通过一定鼓励政策来激励人们,通过典型的案例来教育人们,做好节能减排的思想工作与科普宣传教育。

6.总结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5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工业建筑节能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工业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特征

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相比,工业建筑具有以下特点,它们决定了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特征。

1)工业建筑是以生产或贮存商品(产品)为主的建筑物。我国目前已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并且参加世界经济一体化活动,竞争激烈,生产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只有抓住商机及早投产,才有竞争力;更何况生产和商品(产品)更新换代快,机遇一转即逝。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工业建筑使用周期短、建设周期短。 按生产或产品使用周期确定工业建筑的设计寿命是不合理的,要使工业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得到充分利用,就必须按可持续使用与发展的理念进行设计,如采用大柱网灵活空间以适应工艺流程、产品的改造、改变;设计使用年限短的建筑物,应采用可回收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建造。

2)工业建筑的室内空间规模、室内环境质量取决于合格商品(产品)的生产和贮存,并兼顾工作人员高效率工作所要求的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这就导致工业建筑类型多,既有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等生产厂房,也有以机械化生产线为主的汽车加工、饮料罐装等人流少、大空间的工业建筑;既有对室内温湿度基本无要求的常规的机加、装配等普通工业厂房,也有对室内温湿度有较严格要求的精密数控加工厂房;既有敞开生产空间的维修机库等高大空间的厂房,也有要求恒温恒湿且洁净度高的封闭的血液制品厂房;既有需要室内采暖、空调且环境质量高的理化试验厂房,也有生产过程中发生余热或废异物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等可能会污染环境的工业厂房等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厂房、仓库,其室内规模、室内环境质量要求差异悬殊,这为工业建筑节能带来了复杂性。 另一方面,不同室内空间规模、不同室内环境质量要求的用房,往往会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组织在一栋建筑物中。这就决定了工业建筑节能设计不是1栋建筑取1个统一设计参数,而需按工艺要求,对1栋建筑中的不同房间或不同部位的设计参数取值不同。换句话说,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不仅要考虑护结构的节能措施,还要考虑采暖或空调房间(或建筑部位)内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的高大空间的工业建筑,处理好自然通风比提高外墙的隔热性能更重要。对于单层工业建筑完全有可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机械通风等……。

二 工业建筑节能标准的确定

民用建筑:国家政府部门或地方将之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并按不同的建筑气候分区,制定了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 建设部和各地编制的现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是按建筑气候划分的,只有北京市还将之细分为3层及以下建筑(具备别墅特征)和4层及以上建筑两类;它们都只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提出定性要求,对护结构(包括屋面、外墙及其上的外门窗等)的传热系数等提出定量要求,对采暖设备的效率、建筑照明的功率密度等提出定量要求。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同样是按建筑气候区划分的,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出定性要求,对护结构(包括屋面、外墙及其上的外门窗等)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等提出定量要求,对采暖、空调系统及设备的节能以及建筑照明的功率密度等提出定量要求。这些要求对应的是公共建筑类型多、使用人流复杂且相对密集,在满足使用人舒适性室内环境质量前提下,提出的适应我国目前经济状况的节能标准。

三 我国的工业建筑节能标准怎么定

通过上述对国内外一些现行节能标准规范的分析1)需要制定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国家标准,该标准的重点在于工艺生产和设备的节能标准,其次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其建筑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等系统设备的节能标准。 2)理想的方案是我国的工业建筑节能标准宜类似于德国现行建筑节能规范EnEv2007,即采专门的建筑节能计算软件,输入消耗的各种一次性能源及补充的可再生能源,对建筑物作整体节能计算,使建筑节能真正做到量化,一目了然。 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一要积累足够的基础性参数,使模拟计算与实际发生误差小,二是要在建筑、改造、销售、租赁市场全面推行能源证书体系,才能做到各方面都有建筑节能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这两个前提目前都不具备,目前实现不了,但这是方向,有必要为之创造条件并进行试点。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6

一、公共建筑节能领域的市场失灵现象

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内的市场失灵主要由两个因素形成,一是建筑节能具有外部性;二是建筑节能领域内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福利经济学认为,当生产者从事一种影响他人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经济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1〕外部性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的情况,也就是市场失灵。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具有正外部性,这种正外部性导致公共建筑节能供给量不足或者能效不高,在完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由资源配置带来的私人生产活动水平没达到社会要求的水平,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可以通过私人协商和产权的界定来实现,而事实上,由于享受建筑节能所带来的外部收益的个体太多,谈判方式、交易成本等都会影响资源配置,这两种方式的具体操作性都不太现实。这时必须通过政府的经济激励政策,引导和约束开发商及业主的行为,平衡市场配置资源的不均衡性,让各主体在利己和利他的双重动机驱使下,共同实现个人和社会目标。这类似于经济学家庇古所提出的庇古津贴方案,通过补贴促进生产者进一步从事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内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能建筑的品质无法从外观直接体现,消费者无法真正了解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的能效购买量总是在寻求一个最高的性价比,而不是随着价格的减少而增加或者随着价格的增加而减少。当产品价格和建筑能效的比值在某一特定价格下达到最大时,价格再下降或上升,性价比都将随之下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这导致高品质的节能建筑无法占有市场;二是节能建筑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等因为信息不对称,无法顺畅地在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传递,导致新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滞后,节能产业难以快速形成。三是政府对建筑节能市场被监管方的信息掌握不全,部分建筑节能产品供应商缺乏职业道德提供虚假建筑能效信息,市场上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政府无法全面掌握建筑节能市场的真实反馈信息,也将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理论上讲,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持有者将有效信息公开,实现完全共享,或者加强信息需求方的信息辨别能力,通过第三方机构强行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等,但这些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依靠市场难以自发地实现。所以,客观上来说,政府必须通过积极的经济政策介入解决建筑节能领域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我国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86年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以来,逐步建立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技术标准等政策体系,有力推动了公共建筑节能的发展,总体看,强制性干预多于经济激励,存在以下问题:

1.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形式单一

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内,我国的经济激励政策主要采用的是财政补贴的方式,而税收优惠和贴息贷款使用较少,贴息贷款目前只用于公共建筑监管体系建设的示范试点工程中,经济激励的方式比较单一。〔2〕财政资金可以补贴投资者、生产者或者消费者,我国当前主要采用的是补贴投资者,投资补贴有利于建设监管体系,但对体系建成后的节能运行管理激励作用不明显。我国没有建立专门的节能基金,也没有征收相应的能源税,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渠道单一,这种激励方式对政府预算是一种很大的消耗,不是公共建筑节能的长久之策。此外,我国公共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大部分是近几年才建立的,大多停留在宏观的法律法规层面,可操作性不强。

2.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缺乏层次

公共建筑节能涉及的主体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设计施工单位、业主、物业管理公司、节能服务公司,材料与设备供应厂商及科研机构等,各主体所处的层次不同,直接或间接地从节能建筑中获取的利益不同,有效的激励应该是针对不同的主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设计激励内容,但当前的激励政策主要是由中央层面出发的,地方性的经济激励政策很少,以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为例,中央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示范有专项的资金支持,全国只有山西和内蒙等少部分省市出台了配套资金的比例,大部分省市配套不足或者完全靠中央财政推动,由于缺乏地方的多层次激励,无法形成将高层的微小政策变动向下逐步放大的“蝴蝶效应”,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发展非常缓慢。而且建筑节能市场发展初期、中期和成熟期,应根据各自的阶段特点实施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在市场发展初期,主要以惩罚和限制性政策为主,以保证市场向着高一级过渡。随着节能交易市场的发展,激励政策应成为主导,当市场达到成熟后,政府对主体的激励要逐渐弱化,发挥市场对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资源配置作用,目前我国的激励政策从时间和空间轴的角度考量还不够。

3.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正负力度不够

公共建筑节能领域的激励政策既包括正向激励,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价格优惠、贴息贷款等,也包括负向激励,如强制性干预、排污费征收、能源税等。在我国由于资金缺口比较大,正向激励不够,以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为例,我国对所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每年的财政补贴为40亿人民币左右,分摊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财政补贴只有2.6亿左右,这对庞大的既有公共建筑面积来说,激励力度很小,无法调动业主的积极性。同时,我国对公共建筑节能的限制性政策也比较缺乏。如2008年颁布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要求公共机构对能源实行计量、监测和报告制度,但是对具体的节能目标没有要求;公共机构的能耗超出定额的,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作出说明,但具体限制性措施没有,导致公共建筑机构推进节能的积极性不强。特别是政府机关办公建筑,由于此类公共建筑为政府全额拨款,能源费用不与部门利益关联,超额用能几乎没有限制性政策约束,不利于公共建筑节能的推行。

4.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配套措施不全

经济激励政策的执行有赖于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能源价格机制、能源评估审计体系等配套措施的健全,而目前我国的这些配套措施都还不够完善。公共建筑领域内的超额用电定价机制尚未形成,峰谷用电差价不明显,能源超定额加价制度进展缓慢。同时,能源审计没有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量的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在具体的节能改造案例中,节能服务公司和公共建筑业主在最终节能量的评估上存在分歧,节能服务公司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发展缓慢。发达国家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推行都依赖于节能服务市场的发展,而我国公共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还尚未形成,这极大地阻碍了既有经济激励政策的推行。

三、公共建筑节能主要经济激励政策建议

经济激励政策的设计原则是将个体行为活动的外部影响核算到经济成本中,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整公共建筑节能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奖励正外部性活动,限制负外部,把公共建筑节能主体的短期个体利益和全社会的共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政策的核心理念是赋予公共建筑节能主体自主选择最优成本实现最高能效的消费行为。

1.确立不同层次的激励目标和对象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公共建筑节能更是在2005年后才有相应的法规,公众对公共建筑节能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提高公众意识应作为公共建筑节能的短期激励目标,努力把潜在的公共建筑节能需要转化为现实的节能需求;长期的激励目标是,在大量释放的节能需求基础上,建立公共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节能市场,通过税收、补贴、贷款等经济激励手段,激励各节能主体开展节能改造,推动公共建筑节能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每一种激励政策都应有具体的激励对象,在设计激励政策的时候,应根据公共建筑各主体的经济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内容,形成政策合力,实现激励相容。激励政策应该包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地方政府对业主的激励、业主对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者的激励、业主对公共建筑用户的激励等。

2.完善公共建筑节能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就是利用各种优惠规定,实现税收的豁免或减少,达到刺激投资增长和降低资本成本的目的,从而影响消费者行为。我国目前实施的建筑节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等,总体来说形式比较简单,针对性不强,激励程度不高。因此,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征收能源消费税,调节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可以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同能源消费挂钩,单独征收,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节能投资资金来源。对建筑节能产品供应商所得税和建筑节能产品的流转税实行优惠,从而鼓励建筑节能产品的生产。

3.设立针对建筑节能的专项基金

我国省级政府都建立了节能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三个领域,但这三个领域的资金使用比例没有进行严格的划分,导致部分省份用于建筑节能的基金比例非常低,不符合建筑领域对节能的贡献率。建议对各级政府的节能专项资金进行划分,建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发挥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公共建筑节能各主体的积极性,通过财政激励,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在建筑节能的前期阶段,专项资金应向节能宣传教育、试点示范、节能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基础理论研究倾斜,在中期阶段,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应主要用于补贴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维护公共建筑节能市场机制。同时要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弥补政府财政拨款的有限性,进一步充实建筑节能专项基金。〔3〕

4.创新公共建筑节能投融资政策

在大多数公共建筑中,通常由建筑开发商提供能源设备,而建筑使用者负责缴纳能源费,这种结构性原因导致双方都不愿意为节能改造投资。这个时候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但节能改造项目涉及方案设计、专用设备采购、安装、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银行对技术经济方面的情况不了解,对预期的节能投资收益不清楚,节能项目的融资申请难以被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国家应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的融资需求特点,拓宽担保产品的范围,创新信贷产品,成立专门的建筑节能融资机构或担保基金〔4〕,简化融资申请审批程序,克服金融机构在节能技术及收益方面的信息障碍,实行商业化的运作体系,普及建筑节能项目。

5.建立多方位的激励政策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