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管理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准则

档案管理准则范文1

关键词:环境;会计;档案管理;对策

近年来,合并组建的高校非常多。这些新组建学校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及时转型,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对学校的其他工作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我院是由两所中专学校组建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合并后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环境变化引发了会计档案管理的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

一是,认识不到位。其表现为:学校组建了,但档案管理所需要使用的场地、设备、器具、没有增加。认为只要有地方存放档案就可以了,只是会计档案管理达不到要求。学院的会计档案管理,是保存学院领导进行财务决策、每年资金筹集及使用等惟一的载体,本来与学校发展联系十分密切。但由于组建初期,各种工作压头,单薄了领导抓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缺乏相应管理技术。近两年,学院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对电算化下会计核算的会计档案怎样保存知之较少。表现在:首先,对电算化会计的会计档案载体了解不深,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其次,使用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完成,我们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会计知识比较全面,对会计软件安装、系统升级等计算机知识懂得较少,容易导致电子数据的损坏或丢失。

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改进工作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其一,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在组建开始就明确目标,把会计档案移交是否安全。把抓会计档案的管理列入其工作议事日程。其次,将信息建立和利用的能力作为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重要内容之一。

其二,抓好会计档案管理队伍培训。要建好队伍必须做好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划分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笔者认为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有两个层次:群众性会计档案员、专业会计档案员。二是,根据不同对象规划好培训。对群众档案管理人员,加强会计档案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其档案意识;对财会人员加强高校会计业务规范处理的培训和会计档案业务知识培训等等。

其三,提供新环境下技术支撑。一是配制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包括硬件和会计软件;二是配备既有过硬计算机技术又能熟练处理会计核算业务的档案管理人员,满足会计档案拥有双重的会计档案载体需要;三是建立相应管理制度,适应会计档案管理在电算化操作流程及电算化信息系统维护要求下带来的会计档案涉及范围的新特点;四是让财务人员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同时逐步掌握系统安全、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

其四,与新会计准则环境接轨。2007年1月1日我国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技术条件上看,新的会计数据的采集、处理会带来软件和硬件升级。从会计核算看,使用会计准则后,学校会计核算的记账方法和报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应加强会计档案人员的培训,让他们熟悉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档案的收集、立卷与归档;会计档案的保管、销毁、调阅与利用,研究新准则环境下学校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律,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其五,搞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再利用。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整理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并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高校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我们还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数据设计出一些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再利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单位内各分支、各相关人员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我们还应对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做一定的工作。

其六,加强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规划初期,应该由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分别从财务管理角度和档案管理角度提出设计思路,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缺或重叠,提高效率。在财务软件方面,应采用一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实行电子签单制度,建立和健全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电子文件签入、签出制、安全日志制,从而保障财务档案不被篡改或便于追溯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此外,为便于财务软件升级,保证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必须提高财务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可续性。

其七,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始终要依赖于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档案干部队伍,是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财务部门要补充具有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单一的情况,满足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加强财务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分层次、分阶段和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培训为原则,着重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提高其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意识和技能。建立合理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效绩考核评价规定,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力强、成绩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表彰,激励大家学信息化、用信息化。此外,还要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档案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介绍,使其了解财务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更好地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其八,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性的指标主要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采用密码管理和登陆制度控制网上财务数据的读取;起用防火墙,隔离会计电算化系统与外部访问区之间的联系,限制外界透过防火墙对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非法访问;采用数据加密、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网络管理以防止由于遮荫问题、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以及不法分子非法拦截盗用财务数据信息等安全隐患,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的安全运行。

总之,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财务档案管理是必然趋势。目前,中国的高校改革逐步推进,档案管理优化已经在各个高校广泛应用,成为在财务工作以及在整个高校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财务档案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管理和效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高校发展的蒸蒸日上,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也一定会更出色,我们的工作也将会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准则范文2

(一)归档率低

首先,农业科研工作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多的漏洞,很多的单位研究管理工作和研究成果归档工作不协调,严重脱节;其次,因为农业科研工作的周期性较长,因此,档案的来源较为分散,在收集整理时由于各个档案的来源时间不确定,会出现部分档案丢失现象;最后,研究者自身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曲解,认为研究的成果档案属于个人成果,对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存有疑虑,从而出现研究档案的断档现象。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具有很长的应用历史,正是因为历史较为悠久,很多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与新时期的发展形式严重“脱轨”,没有及时的更新完善,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大多采用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式,因此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上也有了相对应的要求,当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仍然是传统的人工方式,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到农业科研技术工作的深层发展。

(三)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管理方法,能够对各种不同的档案进行正确合理的分类,为后期的档案查阅提供便利,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功能。然而,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不够完善,学识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素质薄弱,对各种研究成果档案定性不明确,出现分类混乱的现象,迟滞了规范化管理的步伐。

(四)保密工作不够深化

虽然现代网络化技术在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了一定的应用,对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但是,网络化也增加了档案信息的渠道,的载体在管理上也没有强有力、严格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化,容易使研究成果外泄,另外,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高,对于查阅的程序检查不够严格,这也是导致档案信息外泄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问题的应对对策

(一)加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针对于不同的档案特点,要有合理的收集方案,对档案进行统一式管理。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把研究工作与档案归档工作协调起来,对每一研究项目进行实时档案跟踪,严防因为周期长的原因,造成档案的遗失,可以有专门的人员分工进行细化管理,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归档观念的强化,灌输正确的归档意识,以确保档案的整体连续性。规避断档现象发生。

(二)完善制度建设

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更是日常管理的行为准则。管理人员要按照科学的归档程序对各种档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操作,不能主观的对档案进行随意安放,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对档案管理的一些基本法规准则进行学习深化,进一步促进各种的标准化,使档案管理工作在制度的强化下更加有序。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技术和经验,对各种农业科研成果有一定的认知,在档案归类上可以进行明确的划分,按照不同档案的属性进行分区、分层放置,不断的提高完善自身的素质,与时展形势相接轨。

(四)强化保密措施

档案管理准则范文3

仪器设备档案作为科技档案的一种,应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同时根据检测机构的特点,制定本单位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办法”,实行档案室和各实验室共同负责。

1.1档案室对仪器设备档案实行统一集中管理

凡固定资产原值在一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其档案原件由档案室负责保管,各实验室留存复印件。若复制确有困难,经档案室立卷、各实验室办理档案借阅手续后,由各实验室负责保管。仪器设备到货后,档案室人员到场参加开箱验收,监督、检查、指导仪器设备随机文件材料的清点、验收工作,并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盖章。

1.2将积累的文件组卷成册,定期向档案室移交

1)各实验室兼职档案员将收集到的随机文件材料整理、立卷成册。凡属建档的仪器设备,一律按归档范围及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立卷,填写卷内目录、仪器设备履历表、备考表及档案编号。凡属仪器设备的随机资料,应将原件存档,复印件随机使用。归档的文件材料,要字迹工整、图样清晰。文字不得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书写,以利长期保存。

2)给仪器设备粘贴唯一性标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有了唯一性编号(档案编号)后,才可以给仪器设备粘贴唯一性标识。用于校准、检测对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台仪器设备,应该既有检定、校准状态标识又有唯一性标识(档案编号)。

3)各实验室通过掌握仪器设备的动态信息,督促仪器设备使用者做好使用、维护记录。每年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资料,加入该仪器设备档案盒,实现仪器设备档案的动态管理。

4)各实验室兼职档案员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将仪器设备档案数字化,并录入到实验室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仪器设备档案的网络化动态管理。

2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动态化

为提高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水平,在开发“实验室管理系统”时,设计了设备管理子系统(图1)。该系统包括“设备器具管理、检定记录管理、标准物质管理、设备查询、计量器具台帐查询、计量器具送检计划查询、计量器具送检超期报警、检定记录查询、强检计量器具查询、标准物质查询”共10个模块,涵盖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要求。

1)确保了仪器设备档案的安全。原始档案经数字化后就不需要反复借出,保证了原始档案的安全;对于软件和驱动程序之类档案,也因网络系统提供的备份而防止了原始光碟因时间延长而造成的数据无法读出,保证了数据安全。

2)提高了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效率。数字化档案统一了多种形式的档案,较实物档案节约了大量空间;原始档案经数字化转换后归档,除维修时基本不被扰动,极大地减轻了后期档案管理的工作量。

3)方便了档案的借阅利用。数字化档案的查询通过网络搜索功能可以瞬间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档案查询速度;档案网络化管理可以全天候供需要的技术人员下载,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学习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的第一手资料,这一优势是实物档案管理无法实现的。

3结论

档案管理准则范文4

【关键词】民政档案;管理要点;创新方法

我们都知道,民政工作的工作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关乎着我国民众的生活健康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甚至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状态都能构成一定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如何改善民生工作一起吃非常重视,所以想尽一切的办法推进我国的民生工程建设,尽可能的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大的利益,如今,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我国各级民政也开展了很多公众服务项目,这样使我国的民政部门的各项资料也在日益的增加,所以这些档案真实记录着我国民政部门开展工作的情况,同时也是我国在进行下一妹裾部门工作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同时作为我国民政工作的重点,是民政档案管理方面的基建重要方面和创新方法的研究上重要保证。

一、当前我国民政档案管理的现状

在我们的认知中,现阶段我国的民政档案管理主要是主要是以部门为单位来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民政管理档案的管理都是由民政部门的不同科室的工作人员将我们所收集到的民政档案进行有效的分类,收集,保存以及整理,这样可以对我国的社会工作开展提供较为可靠的档案资料,这样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并且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民政档案的现状作出贡献,以及切实提升我国的民政档案管理有效能力。

二、现阶段我国民政档案管理过程中现在的要点

(一)我国民政部门的民政档案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目前我国的民生主管部门主要是用来发展诸多公共事业服务项目,公共事业服务项目的开展就有利于我们进行民政档案资料的收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民政档案资料正在逐渐的增加,这样使我们的国民经济正步入发展新常态时期。另一方面,我们的民政部门的民政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所以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民政档案管理制度并且对相关收集到的民政档案进行专业的分类收集,现阶段我国的各级民政部门,通常都是按照传统的要求,将收集出来的民政档案进行机械化的分类归档,并且对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资料查询工作缺乏必要的有效管理制度。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当前所建立的民政部门,不能对民政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二)民政管理档案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意识

如何加强民政管理档案人员必要的管理意识,是当前我们作为民政档案管理的要点之一,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民政单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将其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的规章制度都是一种形式都没有发挥到真正的实用性并且我们可以知道大多的民政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所以,在某些方面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所以一旦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系列的紧急情况出现,他们就只能进行简单的收集和装订并不能对所收集的档案进行实质是性的分类管理,所以,这种情况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

(三)我国民政档案管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我国的民政部门开展了众多的公共服务平台,所以当前的民政部门是一种集多种服务群众的地方,这就决定了他的档案数量大且种类繁多的特点。所以没有办法将这些档案进行完整的收集,难免会遇到遗漏的现象,这就是我国的全民档案资料查询遭遇一大考验,无法更好地共享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民政档案管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三、档案管理创新优化途径

(一)对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

由于当前我国民政档案管理制度欠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求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彻底的排查并且对现在存在的民政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达到档案管理创新优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对于各级档案部门时,我们应该主动和积极配合相关的民政部门监督工作,各级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认真履行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准则,将有关法律准则落实到实处并建立起相对应的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二)从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方面来重点加强

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各级档案主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并且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现代化档案信息管理的应用能力。打造出可是适应时展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可以不定时组织召开档案管理经验座谈进行经验的交流,提出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结束语:

民政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民政部门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作为关乎民生的民政主管部门,应该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切实的为百姓考虑,这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的民政工作必须要围绕着民生建设为主,所以要抓住民政档案管理要点并进行创新民政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以最优秀的服务给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艳洁,杨亚坤. 探究社保档案管理建设的有效措施[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7)

[2] 陈丽. 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探讨[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14)

[3] 刘冰. 试论基层民政系统档案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J]. 办公室业务. 2016(19)

档案管理准则范文5

关键词:医疗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38-02

一、基层医疗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档案存储设施简陋,缺乏现代化管理条件。目前,众多基层医疗单位存储各类档案的手段仍然是以纸媒保存为主。影像类资料,如照片、录像带等数量极少。我们知道,纸媒存储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材质原因,纸媒类资料如果存储时间过长,再加上存放空间的温、湿度控制不好,非常容易腐蚀、变质继而损坏。另外,随着长期的积累,纸媒类资料会越积越多,造成存储难的问题,同时增加调阅及保管的困难。各基层医疗单位由于财力、人力的限制,很难改善档案管理的条件,因此造成了档案存储设施简陋的现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省市级大医院的广泛应用,电子病历应用而生。电子病例使信息与载体相对分离,信息存储量大,且存储简易,方便调阅,成为新型有效的档案存储及管理手段。然而在基层医院,缺乏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条件——财力和专业人才,因而在短期内,基层医疗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很难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

2.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管理准则。任何管理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准则,基层医院的档案工作也不例外。严格的标准,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档案管理的标准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类:(1)横向的档案文本在标注、编排、分类等整理工作中应实现标准化。档案的整理包括分类规则,组卷的方式和格式、档案著录和标引规则、档案文献编纂规则等。这些内容必须标准化,统一化,绝不能多标准,多形式。我们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或非专业人员,在进行这些工作时,难免有随意为之的成分,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无标准可循。(2)纵向的数据必须保持一致。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必须在不同层面保持一致,形成科室与科室、医院与医院、医院与政府管理机构间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的管理体系。目前,很多基层医院存在着各科室间的医疗档案、文书档案等各类档案相容性不强,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因此,我们亟待建立起档案信息在纵向的统一标准,使得档案数据在不同层面保持一致,提高档案的准确性和利用率。

3.档案管理工作落后,档案利用率不高。病例是反映病患疾病诊断、治疗信息及过程的依据。病患的现实医疗活动不可能只限于一家医院,他们的流动性决定了同一个人的医疗信息会出现多个断层。这是由于各家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后,不能实现病患信息的信息化,从而造成各家医疗机构的诊断结果不能互认,产生了病患重复、无用的检查。这样不但增加了病患的医疗成本,也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浪费了医疗资源。

二、基层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景

上文我们讨论了基层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信息化,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引进档案管理工作,改变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1.采用光盘图像存储档案信息。光盘图像具有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我们可以用它来代替笨重的文件柜、切片柜和档案室等,从而节约大量空间和人力付出。另外,由于光盘可随意移动,也便于档案信息的调阅和交流。

2.建立档案信息化平台。通过互联网,不同地域的档案信息可实现异地互享,不仅节省了传统纸媒信息在运输时的成本,缩小了时空距离,也省去了病患重复检查的麻烦。特别是进行异地会诊时,我们无须携带和邮寄文字、影像资料、切片等,大大方便了诊疗。 对病患来说,档案信息的公开化也使患者对医疗消费的知情权落到了实处。患者可以随时对自己的治疗进行监督,查询。如果产生疑问或是纠纷,医患双方都有依据。

3.建立智能的档案信息系统。我们理想的档案管理系统不仅能将零星采集存储的信息按任意要求,如时间、疾病、年龄、性别、就诊医生等分类进行自动查找、提取。还能在瞬间完成信息录入、修改等,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登记、查找和归类的繁杂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已开发出适合自己医院特点的档案信息系统,通过应用,反馈效果良好。这些医院的成功之举,在相对落后的基层医院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4.加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目前,在基层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因此,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医疗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成为迫切需要。当我们将先进的计算机档案管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引入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时,我们的管理人员将肩负重任,他们对技术的熟练应用及精确的管理是保障医院档案管理生命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准则范文6

【关键词】企业文书;综合管理;档案

一、综合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准则

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重点,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书档案,是记录(包括党务、行政管理等)的档案。它记录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的各种管理性活动,如党务管理、政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科研管理等。因此,文书档案通常也被称作管理性档案。档案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定、档案业务建设标准等,是文书档案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准则。在文书档案档案制作产生、收集整理、建档保存、日常管理、合理利用等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机关无论大小,都会产生文件等各种信息载体,产生时往往是随机的、渐进的,甚至是芜杂的,必须经过一个日积月累的收集过程、一个科学研判的取舍过程、一个规范有序的管理过程,使鲜活的原始记录固化为纸质或电子形式的文书档案,为今后的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文书整理是形成文书档案的起始环节,对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整理,文字档案要符合《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照片档案要符合《照片档案管理规范》,音像档案整理要符合《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各就各位,对号入座,从细节入手,真正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安全性、规范性。

二、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衔接方面存在问题

文书档案工作是将两个不同的职业综合成一个独特的门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之间既有相互交叉的通性又有各自独特的工作部分。理论的工作当中,应该将两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分体式的档案管理系统。但在实际的企业之中,文书管理和档案管理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实行的是分块管理,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拉长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之间的工作长度,常常会导致两种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正常衔接,出现短节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文书人员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档案人员也很少会考虑到相关的文书工作,致使二者之间在衔接上出现较大的难度。

2.人员偏少,并兼顾其他工作

在一些企业尤其是在农场这种自我经营的环境里,办公室的办公人员一般只配备最多3名专职人员,而档案管理人员是更加的缺乏。于是一些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由办公室的职员承担,这些工作人员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需要负责办公室的各种文件的收发、电子文件的综合处理、后勤保障、信息传达、各种文书档案的收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工作人员真正投入到档案管理上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种状况往往就会导致文书档案和资料的收集范围不集中、不明确、收集工作不及时、材料的准确性辨别困难、收集合力不强劲等方面的问题。

3.档案员的培训工作仍需加强

在一些工作单位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从事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关于档案的管理、分类汇总、立卷等知识是一知半解,不得要领,这些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新时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相差甚远。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但缺少对新型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相关档案管理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较为缺乏,对档案工作有一定的概念和了解后,又没能及时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文书档案科学管理的手段

1.文档一体化

所谓的文档一体化就是要把当前在管理工作中的各单位相对分散并独立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进行有效的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档一体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新颖模式,这一新的文档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彻底改变过去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相对独立而分散的状态,把它们统一成为一个更容易实施管理的有机整体去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新颖的管理模式真正地体现了文书档案管理有了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

2.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普及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融入到各个行业。以往的工作经验表明,计算机操作管理能够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文书档案的计算机化管理越来越普及,文书从形成、运行,到积累、转换等各个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全程计算机化,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登记、流转、汇集、统计等进入了无纸化流程。

首先是电子文件的归档与接收,电子文件归档的同时还要有附属于每一份电子文件的静态数据信息动态、数据信息。静态数据信息包括主要满足普通用户查询的原件属性信息以及原件存储格式、处理工具、版本等生成环境的记录。动态数据信息包括创建、校审、审定、下载利用等贯穿于该文件一切处理过程的记录,以加强档案原始性的认定,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是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备份,如文本文件、图形文件等,应采用通用的主流存储格式,对非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提供格式转换功能;对电子档案的存储设备应考虑其成熟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对不公开的机密电子档案应具有脱机保管的能力;电子原件的存储方式也是关键,应建立一个从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网络备份到电子原件备份的有效备份、恢复系统。

3.建立必要的激励体制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要提高质量就必须从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适当引进激励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业绩能力突出、工作态度端正、并能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发展计划的优秀工作人员可以适当给予奖金和职称等奖励,而对业绩能力比较差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

4.加强文书档案的法制建设

任何一个企业和工作部门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措施就难以落实和执行,因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进行法制化建设。必须保障该项工作有法可依,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能够找到法律的参考标准,便于落实责任,追究事故责任和管理漏洞等。现有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规范不健全,有明显的漏洞,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改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也随之加大了难度。因此,作为文书档案的管理人员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慢慢地转变,在实际的工作中断创新、不懈努力。提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切实做好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衔接,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做好文书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建立完善和管理机制和工作程序,树立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切实提高文书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保证单位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